2009年名师点评浙江高考作文题新材料作文要点

合集下载

2009年高考浙江卷作文范文(2篇).doc

2009年高考浙江卷作文范文(2篇).doc

2009年高考浙江卷作文范文(2篇)【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范文】绿叶对根的情意有一种情意,使人心心相印;有一种情意,让人牵肠挂肚;有一种情意,将人紧密联系……这样的情意,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就如千里马被伯乐赏识的那种感恩,就如浮云游子受慈母关切的那种感动,就如雨露对幼苗滋润的那种感激……绿叶对根的情意,跨越一切,深深地,深深地,让人无止境地感慨。

绿叶对根的情意,是令人感动的奉献。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即使生命凋零,也要化作春泥,用尘泥的挚爱来滋润花儿,使花儿茁壮成长。

落红啊,你就如同绿叶对根的情意般,对花儿的爱,那么深沉,那么无私,那么真切,让我不由得叹息。

绿叶对根的情意,是让人震撼的付出。

《聊斋志异》中,富家小姐史连城与穷苦书生乔生的故事家喻户晓。

他们之间的知己之恋,跨越了生死的界限。

连城择婿,出亲自绣的《倦绣图》,征得题咏,乔生献诗:“慵鬟高髻绿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

刺到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蛾。

”连城大喜,对乔生有意,私自传父亲之意,赠金以助乔生灯火。

乔生感叹连城乃他知己。

后来连城重病,乔生为报答知己之爱,亲手割下胸前之肉给心上人治病。

“士为知己者死”真可谓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乔生对连城的情意,早已跨越尘世间平淡庸俗的爱,不计名份,不论身份,不管生死,在我看来,唯有这样纯洁的爱才配得起是那绿叶对根的情意。

2009全国满分作文欣赏与点评:叶落归根(浙江卷)

2009全国满分作文欣赏与点评:叶落归根(浙江卷)

2009全国满分作文欣赏与点评:叶落归根(浙江卷)浙江考生不知从何时起,每每回家吃饭,遇到餐桌上有鸡鸭,父母总坚持将翅膀让于我,即使我表示已经饱了,他们仍是坚持。

直到某一天爸爸再次夹与我时几乎低不可闻地说了一句:以后飞得远些。

我愣住了,心里翻滚着复杂的情感,是百感交集。

那天与鸡翅一起哽在喉间的,是我心里早有的认知:离家是必然的,思家也是必然的。

十八岁的我,是羽毛甫健的雏燕,向往着远方的高山大河,向往着高阔的天空。

我的翅膀将带着我离开这儿低矮的山和涓涓的细流。

但在飞行途中落脚停歇时,我的头必向着这儿,我的眼光必穿过山河抚摸这儿的山,这儿的草和草上的露珠,那是能洗去我身上的疲惫的水。

离家,念家,归家,是人的必然,也是人生的一种模式。

我虽未踏上离家的路,却也明白那是怎样深沉的情感,刻在心上挥之不去,连逝水一样的时间也无法洗去的痕迹。

自古多少的少年意气风发地与家园作别,当脸庞印上了皱纹,鬓角染上了霜华,归家后“儿童相见不相识”才明白乡音未改,家园未变,只是心老了。

再摸摸那已经坍圮的残垣,已经衰败的破瓦,几十年的想念便涌上来,把坚强卸下,把疲惫拿出,伏下身去痛哭一场。

我拙劣的笔未必能写出他们心中的千丝万缕。

我的眼却忙着印下眼前的青山蔼蔼,溪流潺潺。

我的耳边忙着记录鸟鸣莺啭。

这是未离家的人从思乡人处解得的情怀。

我们也正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却不知能否再回到这片故土,因为现在我们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所以我愿意先刻下一刀,把故土深深印入心里,让它发芽抽枝,长成一棵大树,庇护旅途中无助的我,萧索的我,更与我分享喜悦和感动。

我站在路途的起点,向故土投去眷恋的一眼,贪婪的一眼。

它无言,我也明白它,那是父母对游子的无言,是树对绿叶的无言。

这无言里或许有祝福,我却不愿接受。

有故土滋养长成的大树,便足以伴我山水一程。

我亦没有祝福与它,只愿,某一日归根时,它仍站在这儿,挺拔地站立着,接受这片落叶。

名师点评:文章巧妙地以餐桌上的鸡翅承载的“以后飞得远些”这样的期望起笔,围绕叶落归根的情感主旨写出“离家、念家、归家”的情感历程。

2009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体贴考生,引导教学

2009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体贴考生,引导教学

2009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体贴考生,引导教学[高考真题]26、阅读下列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根据歌词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

[命题点评]体贴考生,引导教学和其他省份高考作文试题比较,浙江高考作文的命制是最关怀考生、体贴考生的。

在命制类型上不做大的变化,在命制形式上不玩大的花样,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而将重点放在如何激发考生的思维、如何释放考生的写作潜能,真正将写作落实在“写”上。

09年高考作文命制类型为新材料作文,和前几年相比略有变化(04年到07年为话题作文,08年为标题作文),但近年新材料作文在呼声渐高,浙江出现新材料作文也属于意料之中。

新材料作文写作,考生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偏题。

考生对命题材料的不理解、无法理解而造成偏题,是历年产生低分作文的病根。

根据历年的作文命制经验,浙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命制形式,注重命制形式的规范性,不从形式上为难考生,历来以“材料+提示+要求”形式展开,09年作文也是如此。

“材料+提示+要求”稳定的命制形式,实际上是降低了审题难度。

因为材料和提示都具有启发考生思路的功效,只要考生对材料做整体理解,然后在整体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分析,一般都能够将立意呈现出来;这样考生就可以将重点放在内容的表达上。

就09年作文而言,考生当然首先必须对歌词材料进行整体理解,理解什么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如果没有上下语境,考生就有可能对“绿叶”“根”“情意”等词语不知所云。

2009年浙江卷高考作文解读三要点

2009年浙江卷高考作文解读三要点

明 白 了歌 词 中主 旨句的 寓意 。 应 该 说 这 个 题 目 对 广 大 考 生 而
言 并 不 太 难 , 从 立 意 上 讲 足 比
较 好 把 握 的 。 但 须 注 意 ,要 从 材 料 中 提 炼 观 点 而 不 是 话 题 。 如 有 的 考 生 只 从 材 料 中 引 出 话 题 “ 意 ” 以致 漫 无 边 际 地 写 “ 情 , 情 意 ” 比 如 朋 友 之 间 的 互 相 关 , 心 ,陌 路 人之 间的 善 意微 笑等 , 这 就 与 材 料 中 的 “ 恩 ” 有 了 距 感
第 一 , 审 清 材 料 的 限 制 因 素 。 作 文 要 求 “ 据 歌 词 所 表 达 根
t 糍
是 “ 根 ” 的 “ 叶 ” 而 是 离 归 落 ,
开 “ ” 要 飘 向远 方 的 “ 叶 ” 根 绿 。
限 制 因 素 , 才 能 保 汪 不 偏 题 不
跑题 。
那 么 这 样 的 “ 叶 ” 对 “ ” 会 绿 根 怀 有 怎 样 一 种 “ 意 ” 呢 ? 我 们 情 知 道 , “ 叶 ” 的 一部 分 营 养 是 绿 由 “ ”所 输 送 的 ,“ ”与 “ 根 根 绿
材 料 作 文 , 但 又 不 限 制 文 体 , 同 时 保 持 了 话 题 作 文 的 “ 自 ” 开 三
的 主 旨 ” 那 么 , 歌 词 的 主 旨 是 , 什么呢?要确定这一点并不难 , 因 为 歌 词 中 有 一 句 归 结 性 的 句
子 ,这 个 句子就 是 “ 是绿 叶对 这
第 二 , 拓 展 材 料 中 的 未 限 制 空 间 。 虽 要 求 “ 据 歌 词 所 表 达 根 的 主 旨” 作 文 ,但 可 以选 择 一 个

2009浙江卷_高三作文

2009浙江卷_高三作文

200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根据歌词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考题解读凸显人文精神,倡导真情实感200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这道作文题的出现,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它宣告了浙江省高考作文一直以来沿用的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时代的终结,开创了材料作文的新局面。

一、诗意哲理并举200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以一段歌词作为主材料,这在以往的高考作文命题中是极为罕见的。

歌词的题目就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其内涵也就是主旨。

诗意与哲理并举,是浙江卷作文命题的一贯风格,它从不同角度延续着文化大省的命题走向。

诗意的命题本身就具有耐人寻味的文学魅力,重视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注重理性思维,在诗意的命题下蕴藏思维的内核要求。

二、体现人文关怀自从2004年单独命题以来,浙江省的高考作文命题自始至终都沿着弘扬人文的道路前行。

2004年的“人文素养和发展”直接呼唤人文精神,推崇人文素养,但却比较空泛,有口号化倾向,过于急功近利;2005年的“一枝一叶一世界”坚持人文素养不放,同时还注意到具体的方法,命题富有灵气和诗意;2006年的“生有所息/生无所息”以更加务实的姿态,呼唤人文;2007年的“行走在消逝中”不但继承了上两年命题的诗意和哲理,而且进一步加强了思辨的内涵;2008年的“感受乡村”或“触摸城市”,既保持了浙江省语文卷重视人文性的传统,又避免了过于“虚化”,强调人文精神与现实关怀的统一。

2009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全点评

2009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全点评

2009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全点评作者:承英/辑来源:《内蒙古教育·基础教育综合版》2009年第08期专版要目■总体难易程度评比全国卷1 全国卷2 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重庆卷广东卷浙江卷山东卷湖北卷宁夏卷江西卷辽宁卷福建卷安徽卷海南卷湖南卷一年一度的高考开始后,高考作文必定成为一个焦点话题。

不仅可以从中窥见“国考”中的一些引导与走向,还可以看出各地命题老师的水平。

从全国19套试卷中可以看出,今年的作文依然将诗歌打入冷宫,除深表遗憾以外,我不想再赘述诗歌的重要性。

我只想说,限制诗歌作为高考作文的文体,绝对会扼杀不少具有诗歌天赋的莘莘学子,这是极大的不公平。

2009年的高考作文出题水平整体下滑,与去年相比,新意不足,令人眼前一亮的题目不多见,简直是大跌眼镜,与考前不少教师穷尽智慧押题、不断想象南辕北辙。

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原来这么容易,这是很多老师始料未及的。

今年的19套作文题目多侧重于考察学生的想象力、生活能力、观察事物等综合能力。

不读死书,要与时俱进,两耳要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恐怕很难写出高分作文,要吃大亏。

比如江西卷的兽首拍卖的议论文,如果平常不关注时事、新闻,不看新闻、不看报,对兽首拍卖是咋回事都摸不清楚,就绝对会两眼一抹黑,事件源头都搞不清楚,就无从下笔。

只要你平时关注了,看得多,这个题目下笔就有神,绝对会妙笔生花。

即使不会写,只要看了轰动一时的这则新闻评论,背也背得了一些。

这个题目既容易,同时又最难。

与江西卷如出一辙的辽宁卷,也是考察学生了解社会的程度。

写沈阳读书月活动,如果你都不了解沈阳的读书月活动是啥时候举办的,都有哪些内容,而且还要从构形的角度来写,这就麻烦了,抓耳搔腮也无计可施。

这就给出一个信号,学生不能简单地死读书,读死书,学以致用将得到重点加强。

如果教与学与社会脱节,那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很难就业,这是如今社会的一大现实。

学校的知识讲授与社会需求切合度不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弱,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很差,我国缺乏营销人才就是一个明证。

200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分点解析

200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分点解析

200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分点解析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周红阳一、审题(立意)2009年的浙江省高考早就尘埃落定,有关我省高考作文试题的“热议”也如风过耳,飘散于九霄云外了。

此时重拾话题,与面临2010年高考的同学们谈论高考作文,也许不算是狗尾续貂,估计也不会有充当“事后诸葛亮”之嫌。

今年是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

作文命题的模式类似于近年势头正劲的“新材料作文(即命意作文)”,但又不是通常意义的“新材料作文”。

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合三为一”——采用了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延续了话题作文的要求,还规定了标题作文的中心。

如果从积极方面评价这种模式和导向,可以说是将开放性、自主性、多样性和限制性、明确性、指向性等有机融合,有利于广大考生努力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

我省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作文命题一直以“稳重”为主要风格。

今年出现这样的命题模式,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突破。

从审题立意角度看,关键在于把握两大要素:一是“主旨”怎么确定,一是“情意”怎么表达。

先看“主旨”。

命题要求“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立意,而歌词的主旨就是卒章显志的结尾句“绿叶对根的情意”(歌题)。

即使对这首流行歌曲的背景没有多少了解,也不难领悟歌词中的“绿叶”和“根”至少表现为两方面的“情意”,即显性的与隐性的。

从歌词内容分析,“绿叶对根的情意”是显性的,而“根”对“绿叶”的情意则为隐性的。

两种“情意”之间存在着“哺育”和“回报”、“前提(原因)”和“生成(结果)”等内质关系。

或许“根”与“绿叶”这种内质关系不一定就是非常确定的整体和局部、源泉和涓流、本质和现象、施恩和报恩、施与和接受、上位和下位等,但也不是某些同位、并列或平行关系,更不是一般的相互交往关系。

由此可知,尽管“绿叶”“根”都属于比喻性和象征性意象,可以联想、拓展到不少相关事物,如祖国和人民、故乡与游子、文化与民族(群体、个体)、长辈(祖辈、父辈、师长等)与晚辈等之间的多种“情意”,然而并不是一切“情意”均可以纳入歌词主旨的范畴,如友情(谊)、爱情、交情等。

2009年高考作文名师点评(辽宁、浙江、江苏卷)-作文

2009年高考作文名师点评(辽宁、浙江、江苏卷)-作文

2009年高考作文名师点评(辽宁、浙江、江苏卷)2009年高考作文名师点评——辽宁、浙江、江苏卷2009年高考作文名师点评——辽宁卷点评:今年辽宁高考作文采用了多角度材料作文的形式,多角度材料作文也叫新材料作文,对于这类的作文,考生最关键的是要找准主流立意,通过抓住一个关键词或者是一个关键句。

今年辽宁作文的材料,考生主要是要抓材料中“丁”说的一个关键词,即“责任人”。

再结合整个材料,可能从明星承担社会责任谈起。

材料中给了5个人的观点各有不同各有侧重,但实际上都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明星做代言,这其中涉及到了明星承担的社会责任及诚信等问题,但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不可能只针对一个人的观点谈起,如材料中“甲”的观点,考生可提炼出明星做代言人是由于商家考虑到明星的社会角色,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出于这样的角色,和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明星做代言人就更需要谨慎不应该随便说话。

再如材料中“丁”的观点,很多明星代言的产品出了问题以后明星则以“不知情、受害人”等说辞推脱责任,这就反映了责任诚信等社会热点问题。

最后,材料中“戊”的观点中又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在明星代言方面立法、执法方面还存在漏洞。

总之,考生只要结合五段材料抓住关键词,找准立意,跑题的可能性不大。

相对于2008年高考作文今年作文的难度相对较低,只要学生平时对社会热点问题有所关注基本上都能做到“有话可说”,几年的作文不仅反映了社会热点问题,也是对学生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的考察。

2009年高考作文名师点评——浙江卷点评: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浙江卷自04年自主命题开始,都是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还是第一次。

从本质上讲,新材料作文脱胎于材料作文,但又不限制文体,同时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三自”,更具灵活性、新鲜性与开放性,也更能发挥考生的主观能动性。

但新材料作文因其“新”的特点,容易给考生设置一些无形的障碍。

笔者认为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全面理解材料,不能脱离整体材料的意思另起话题,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名师点评浙江高考作文题:新材料作文要点
浙江省余姚中学潘昭娣
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浙江卷自04年自主命题开始,都是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还是第一次。

从本质上讲,新材料作文脱胎于材料作文,但又不限制文体,同时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三自”,更具灵活性、新鲜性与开放性,也更能发挥考生的主观能动性。

但新材料作文因其“新”的特点,容易给考生设置一些无形的障碍。

笔者认为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全面理解材料,不能脱离整体材料的意思另起话题,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就是说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而不是话题。

如有的学生从材料中引出话题“情意”,则有可能偏题。

第二,必须考虑绿叶与根的双元关系、辩证关系。

根滋养抚育绿叶,绿叶才得以葱绿昌茂,绿叶心怀感恩之情,纵使飘零一生,也眷恋不忘根对自己的呵护。

根作用于绿叶,绿叶反作用于根,这是相互的。

有很多考生应该会提炼出“感恩”的观点,比如“游子对故土的感激眷恋”、“华侨对国家的回报感
恩”“孩子对母亲的依恋爱戴”等等都可以,但是像一般的帮助别人,比如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情人之间的互相体贴,陌路人一个友情的微笑,身处尴尬时一份温馨的怜悯等等就与材料中的“感恩”之味有点距离,因为它们都脱离了“绿叶与根”的关系。

第三,要写好这篇文章,对考生的的思维能力要求较强。

近几年浙江省命题导向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激活学生库存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关注现实的认识观,引导学生心灵的真善美和思维的开阔和多样。

如果考生能超越“感恩”,能从材料中品出根与绿叶的延续性关系——“给予与吸收,及再给予”,将个体心理上升为一种群体情感倾向,比如“乡愁的文化心理”等,则能写出一定的思想深度,容易得高分。

总之,在全国大范围一片话题与命题的作文大潮中,今年的浙江卷昂扬走在“新材料作文”的行列,与全国卷Ⅱ及上海卷一起,情理兼重,相信积极参与生活,思考生活,注重生活积累与情感积淀的考生定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