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鸣投资孙培源行研篇)所谓行研

合集下载

《龙头、价值与赛道:我对投资哲学与逻辑的深度思考》笔记

《龙头、价值与赛道:我对投资哲学与逻辑的深度思考》笔记

《龙头、价值与赛道:我对投资哲学与逻辑的深度思考》阅读札记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投资哲学的重要性 (3)1.2 股市投资的基本概念 (4)二、龙头企业的特征与价值 (5)2.1 龙头企业的定义 (7)2.2 龙头企业的特征 (8)2.3 龙头企业的价值创造 (9)三、投资赛道的分析 (10)3.1 赛道的选择与判断 (11)3.2 赛道的发展前景 (13)3.3 赛道的竞争格局 (14)四、投资策略的制定 (16)4.1 价值投资策略 (17)4.2 成长投资策略 (18)4.3 混合投资策略 (20)五、投资风险管理 (21)5.1 市场风险 (22)5.2 流动性风险 (24)5.3 信用风险 (25)六、投资实践与反思 (26)6.1 实际投资案例分析 (28)6.2 对投资哲学的深度思考 (29)6.3 对投资逻辑的反思 (30)七、结语 (32)7.1 投资哲学与逻辑的重要性 (34)7.2 不断学习与进步 (35)一、内容综述《龙头、价值与赛道:我对投资哲学与逻辑的深度思考》是一篇关于投资哲学和逻辑的深度思考的文章。

作者通过对龙头企业、价值投资和赛道选择这三个方面的探讨,试图为投资者提供一种新的投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以期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投资哲学与逻辑。

文章从龙头企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龙头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龙头企业不仅具有强大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还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投资者应该关注龙头企业的投资机会,以期获得较高的收益。

文章重点讨论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和方法,价值投资是一种基于企业内在价值的投资方式,强调投资者应该关注企业的基本面,挖掘企业的潜在价值。

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价值投资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包括估值方法、行业选择、公司治理等方面,以期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实现价值投资的目标。

文章深入剖析了赛道选择的重要性,赛道选择是投资者在众多投资机会中筛选出优质项目的关键因素。

行研是什么_行研培训第二期

行研是什么_行研培训第二期

皆大欢喜,如若不然一定是研究中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市场因
素。
13
Part 2-行业研究员职业介绍
研究员种类: 资源型+服务型+研究性+默默无闻型
14
Part 2-行业研究员职业介绍
卖方工作内容: 卖方研究员的工作主要包括调研上市公司、撰写研究报 告、向客户推荐股票以及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研究支持。 作为卖方研究员,做好调研、写好报告、服务好客户是 三大主要工作职责,唯有达成上述工作目标,方能称之 为优秀的研究员。 买方工作内容: 买方研究员每天要在第一时间搜集相关行业的各种信息 和数据,去芜存菁之后,对这些信息和数据进行定性、 定量的分析,横向和纵向的比对,然后提出投资参考意 见。这个过程仿佛是沙里淘金,既要体力也要脑力,更 需要强大的神经。因为一旦费力研究出来的投资建议出 了问题哪怕是一点小纰漏,都会给研究员带来巨大的压 力。
自营和资管、私募基金、保险资管等。
买方研究员的价值:
为基金经理提供投资建议和服务,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上市 公司调研、研究报告撰写、卖方研究员交流和内部服务等等。 最终综合卖方研究逻辑和观点,结合自己的判断进行更深层 次的独立研究,同时必须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10
Part 1-行业研究是干什么的?
行业研究的整体原则:
3
4
金工/量化: 金融工程主要 是指通过数理 模型来实现投 资理念,由计 算机产生交易 策略的一种投 资方法。
行业研究: 侧重于对某个 具体的行业 (比如医药, TMT,机械等 )和产业链进 行研究,分析 相关行业的现 状和投资机会。
公司研究: 侧重对具体的 某个公司和股 票进行研究发 现,发掘具体 标的的投资机 会。
Part 3-日报、周报的意义是什么?

PE孙培源(转自义云堂)张小五的新PE故事

PE孙培源(转自义云堂)张小五的新PE故事

小五经过寒窗苦读,终于拿到了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金融学博士学位,这几天到纽约华尔街头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一条消息在Ipad上弹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公告:截至2010年8月9日: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我公司将面向全球开展新一轮集中招聘活动。

我们诚邀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英才加入,拓展个人职业生涯和发展机会。

”在Ipad上查阅到:“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29日,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设立的从事外汇资金投资管理业务的国有独资公司。

中国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筹集15500亿元人民币,购买了相当于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作为中投公司的注册资本金。

,在全球主权基金中的排名第六位,网页提供的资料显示:中投公司当前所从事的外汇投资业务以境外金融组合产品为主,经营宗旨是持有、管理和投资其受托资产,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努力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小五毫不犹豫的订好了从最快的从纽约到北京的航班,赶往机场的路上,小五从一些网站上恶补了大量中国PE动态,一家董事长屡屡获奖以投资项目数量著称的某创新投资集团小五也默默记在心上,反正是非PE行业不进了!登机坐好位置,小五开始在Ipad上翻阅Private Equity的电子书。

“新PE吧?”一个年纪看上去和自己差不多的华人不知何时在旁边坐下,看了一眼小五的电子书问。

小五纳闷:“您咋知道?”“哦,我也是干PE的,但老PE哪还看这些教科书的,你先讲讲看你理解PE是什么意思吧”小五心中一阵狂喜,居然旁边碰上一个PE老江湖,心中想,这绝对不是回答“私募股权投资”这么简单的答案可以吸引前辈的,于是说:“应该是严格符合4P原则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第一个P,Philosophy理念。

第二个P,People 团队。

第三个P,Process流程。

第四个P,Performance绩效。

”“果然新PE,老PE都知道,PE就是Party Easy,Party要求PE平台是个赢家俱乐部,投资人LP,管理人GP,被投资项目,买被投资项目的股民,合作机构都能从PE平台获得满意的回报;Easy是要求PE平台简单流畅从容,让投资人真正做到像思想者冯仑说的一样:离钱近、离事远、离是非更远、不劳而获!”小五那五体投地的心比飞机颠簸得更厉害,“前辈,我认为PE行业是个蓝海,古语说‘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我这次博士读完回国就是决心要进入PE森林的!”“哈哈,同龄人不敢说是前辈,只是请博士你做好准备:进入森林后会发现砍树的PE比树多!国内现在登记在册的PE已经超过5000家了,今年预计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多IPO事件的一年,也不会超过400个案例!”小五的心凉了一截:“难道做PE比考博士还难!”“新PE吧!我还没讲完呢,虽然砍树的PE很多,但是其中的大部分都是不用工具的,是用手掌砍树的!先说说看你目标是哪个PE?”“中投!正在全球招聘的中投,2009年净赚416.6亿美元境外投资扭亏为盈;2008年在全球金融海啸背景下,境外投资收益仅亏损2.1%”。

国鸣投资孙培源(做人篇)创业的三秘诀

国鸣投资孙培源(做人篇)创业的三秘诀

创业的三秘诀-雷军[2010-8-316:27:00]金山软件原总裁、卓越网创始人,天使投资人创业成功的路有千千万,每个人创业成功的经验都不相同。

所以,我也只能讲讲自己对创业的体会和我的一些创业思路。

到底怎么才能创业成功呢?我觉得,其实创业成功80%是靠运气,无论是谁都不例外。

为什么这么讲?去年我给很多朋友推荐过一本书,叫《异类》,那本书讲成功的两个要素,我自己看完以后特受启发,讲的一个案例。

作者讲的是加拿大冰球队,他列了过去五年的获奖名单,说你找找规律。

我把那五年的名单仔细看了好几遍,我也没找出什么规律。

然后这个作者说,他研究半天发现,4月份以后出生的一个没有,就是在加拿大冰球队五年冠军获奖名单,4月份以后出生的一个没有。

也就是说,统计规律发现,4月份以后的人在加拿大就别打冰球,基本没戏。

他说这个规律很怪,他就去研究,为什么这样呢?他研究了美国冰球队,世界上各个国家冰球队,都没有这个规律,为什么在加拿大打冰球就一定要4月份以后呢?他研究了很久时间,他发现跟一个小事情相关,就是加拿大冰球队的少年队的入选标准是在当年1月1号满9岁的人可以入选少年队。

大家理解这中间的规律吗?为什么1月1号能够入选少年队,会对以后有这么大影响?我们想一想,1月1号满9岁的人,如果他的生日是1月份的话,意味着他已经快10岁了,而如果你是12月的,也就是你刚好9岁,在冰球的赛场上,那个10岁的小孩肯定比9岁小孩体能好,这样在一层一层选拔的结果里,4月份以后出生的全部被淘汰,就变成1月份出生的40%,2月份出生的30%,3月份出生的30%,4月份以后出生的一个没有。

这就是偶然中的必然,这就是运气,对吗?你说你的体能也很好,素质也很好,打冰球一级棒的选手,你4月份出生的,没戏了。

再以美国IT业的成功创业者为例,比尔·盖茨在1955年出生,史蒂夫·乔布斯在1955年出生,许多数得上名字的人物全在这一年出生。

谈谈我对投行的理解

谈谈我对投行的理解

谈谈我对证券公司一些部门的理解[原创] 作者:cnfake一、序刚才看了论坛有一篇“科普 - 证券公司各部门介绍”,想必这位哥们是09年刚进南京(华泰?)证券研究所工作吧。

没经历过市场变迁和动荡。

想必到现在2013年的时候,感悟有所不同了吧。

本人自研究生毕业起,就一直在证券行业转,券商呆过,基金公司呆过,也在市场其他机构呆过,一共10年多了。

所以不敢说十分了解,但是可以给这哥们的文章提供一些补充。

二、前台业务部门任何公司,都有前中后台之分。

证券公司因为接受证监会监管,因此和银行、信托、基金、期货、保险公司一样,都分比较明显的前中后台。

这区分,是按接触客户的远近(或者说业务角度)来区分的。

先从前台说起,前台一般就是纯业务部门,给公司创造价值。

从传统意义来说,证券公司业务包括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证券自营业务、投资咨询业务。

大家可以从《证券法》和《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中看到对这些业务资格的定义。

所以早期,证券公司一般都按照业务设了单独的部门,比如经纪业务总部、投资银行部、资产管理部、证券自营部、研究所等。

1)经纪业务经纪业务最为广大投资者熟悉,为投资者提供代理买卖证券服务。

在公司总部一般有经纪业务总部,管着全国几十个或者几百个证券营业部,而这些证券营业部通过现场或者非现场的方式给投资者提供了股票、基金买卖的平台。

证券公司按照国家规定从中收取佣金。

这块业务是证券公司较为稳定的业务来源。

为什么说较为稳定呢,在早期大约5-10年前的时候,这几乎是证券公司几乎的业务来源,有些全牌照的公司达到收入60%以上,一些小公司甚至达到收入的90%以上。

但是这从交易中收取佣金,又不太稳定。

因为佣金是交易量乘以佣金费率。

交易量么,你打开行情软件看看就知道了,每年都不稳定,行情好的时候交易量上千亿一天也有的,交易量不好的时候甚至只有一百亿。

(记住是交易量,不是指数)。

此外,佣金费率和竞争关系密切。

在一些竞争密集的地方,如北上广深,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方,一个城市有上百家证券营业部,所以现在佣金都降低到万3万5很正常(国家规定上限是千分之3)。

《市场天道:资本市场的操盘密码》记录

《市场天道:资本市场的操盘密码》记录

《市场天道:资本市场的操盘密码》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描述 (2)二、第一章 (3)1. 资本市场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4)2.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及作用 (5)3. 国内外资本市场比较分析 (6)三、第二章 (7)1. 技术分析的基本理念 (9)2. 基本面分析的重要性 (10)3. 操盘策略与技巧的探索 (11)四、第三章 (12)1. 市场天道的哲学思想 (13)2. 市场走势的预测与判断 (14)3. 实战中的应对策略 (16)五、第四章 (17)1. 风险管理的定义与原则 (19)2. 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技巧 (20)3. 风险控制在操盘实践中的运用 (21)六、第五章 (22)1. 数字化时代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24)2. 资本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5)3. 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预测 (26)七、结语 (28)一、内容描述《市场天道:资本市场的操盘密码》是一本深入剖析资本市场运作规律的著作,对于投资者来说,它不仅是一本投资指南,更是一部关于成功与失败、智慧与策略的教科书。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将复杂的金融市场简化为一个个易于理解的概念和策略,帮助读者洞察市场动态,把握投资机会。

本书首先对资本市场进行了全面的概述,包括其发展历程、基本原理以及主要参与者。

作者详细阐述了市场运作的核心原则和方法,如价值投资、技术分析、风险管理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本书还深入探讨了市场心理、行为金融学等前沿领域,揭示了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可能犯的错误及如何避免这些错误。

书中还强调了市场天道的重要性,即投资者应该顺应市场趋势,遵循自然法则,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资本市场中,成功的投资者往往具备一种“市场直觉”,能够敏锐地捕捉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将跟随作者的思路,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投资体系。

本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包含了许多实用的操作技巧和建议,有助于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取得更好的业绩。

(PEVC孙培源)谢佩德(二):上市市场与投资人选择

(PEVC孙培源)谢佩德(二):上市市场与投资人选择

昨天说道靠谱不靠谱的机构分类,意在对创业者初次选择投资人时提供我个人的建议,方便创业者不用浪费时间在不合适的投资人身上。

今天本该开始讲初步筛掉不合适机构后如何与潜在投资人沟通的话题。

但我发现关于前一话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没有说到——上市市场的选择。

不同的上市市场具有不同的特性,而不同的企业处在不同的阶段适合不同的上市市场,而不同的上市市场对不同的投资人有不同的偏好。

因此,考察投资人的地理位置、办事效率、上市经验、气场秉性之前,要先考虑清楚到哪里上市合适。

市场的特点,限于篇幅与我的精力,只做简单介绍。

由于对境外市场不熟悉,如有错误望从事境外上市的朋友不啬斧正。

一目前主营业务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上市,最主要的市场包括:1、A股市场:又分主板与创业板,号称要搞新三板;2、香港市场:分主板与创业板;3、美国市场,主要有纽交所、NASDAQ和OTCBB;4、亚洲市场:包括新加坡交易所、韩国交易所、东京交易所5、其他市场:伦敦交易所、多伦多交易所,或者把越南交易所说上也行。

而国内企业上得成为常规通道的市场,主要包括:A股主板、A股创业板、港股主板、纽交所、NASDAQ、OTCBB。

二A股和美股的特点A股市场的特点:行业窄、审批难、估值高、监管松。

行业窄,指A股对拟上市企业有极苛刻的门槛,如盈利数年且达到一定金额(初创企业不能上,刚盈利企业不能上,如优酷、当当),如资产负债比不得过重(轻资产的互联网企业难上,但创业板有所松动),如大股东不得变更(买来的企业不能上)。

审批难,指境内上市必须经主管机构证监会发审委做实质审核,发审委如果觉得企业不合适,枪毙你没理由——就算你符合全部发行要求。

而发审委的口味,是随时在更新的,这就要求企业或投资人中的一方必须具有极好的政策嗅觉。

这也是为什么我强调看投资人一定要看他主投并送上市的项目数的原因这里插播一下小常识,如何判断投资人告诉创业者他主投了多少项目是真话还是吹牛——基本上每个内资PE都会告诉你他们会里有关系,有门路,其实8成是在吹。

我个人偏好投资ST重组股时,常兼顾15方面综合考虑

我个人偏好投资ST重组股时,常兼顾15方面综合考虑

我个人偏好投资ST重组股时,常兼顾15方面综合考虑(2008-09-27 18:33:41)(十进宫原创)外延式的资产重组,较之企业内生性的增长,效果会更加明显,往往带来脱胎换骨式的变化。

也就是大家常讲的俗话:“乌鸦变凤凰”,在垃圾中寻找黄金。

总结多年来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我个人偏好在投资st资产重组股时,为确保一定成功,常兼顾十五方面来综合考虑(十进宫原创):1.原大股东是国有资产者,且转让意愿十分坚决,这一点非常重要。

2.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偏大,越大越好,且尽量选择没有B股或H股者。

境外投资者的理念倘若与境内不协调,可能有碍于资产重组的顺利推进。

3.没有股权纠纷或股权纠纷已经解决者,不宜选择股权比较分散的公司。

复杂的股权结构导致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可能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4.股本适中者,过大或太小皆不理想。

5.尽量选择债务偏小的公司,若过大者则需要有比较明确的解决方案。

如果已经有申请重整的动态,还须高度警惕大比例割让,掠夺流通股东们的可能性。

6.利空频发者,甚至到后来某些利空让人感觉得好笑,明显是为了配合打压吸筹而出笼。

7.在利空频发的后期阶段,出现底部明显放量,且持续放量,底部渐渐抬高者。

8.现价位偏低者方有利于重组,有利于低价增发。

如果价位较高必然会遭到砸盘打压。

不必急于进入,耐心等待20日均线下来以后再考虑行动。

9.适当参考公积金多少,判断以后股本扩长的可能性,越多越好,但这是次要的因素。

10.进行网上搜索或实地调查,可查到当地政府持明确支持重组的态度和决心,以及实际重组进展过程中的蛛丝马迹。

地方政府是否有保牌需要是一个较为有用的指标,上市公司如果退市和破产对地方政治和经济带来的影响比较严重。

在这样的压力下,地方政府往往直接或间接参与重组过程,实现保牌。

政府意志和公共资源,对重组是一种非常有利的支持。

11.前来参加重组的公司,其主导产业是朝阳成长行业,且重组方本身的实力或者上级的背景强大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行研,转一篇文章(大部分内容还是很客观)。

如今一个行业到了全民都在挤着进的时候,说明新进入者空间离顶点不远了,就如当年IBD一样来源:larry的日志很多人问research,大家讨论得也很多,发现很多人对equity research的认识有点点片面。

自己碰巧对这个行业知道稍微多点,所以说说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这个行业历史和现状有些不同,国外和国内的情况也不一样,需要区别和全面看待。

当然,一些东西是我自己的看法,不见得都非常正确。

我也不是完全雷锋精神或者为了攒rp就写那么长的东西。

我把Research从产品上先分为debt,derivatives和equity的三大类。

但似乎常常,前面2类放在一个大的部门里一起做,这一类往往要求好的数学功底,好的modeling能力,其实觉得一些类别的quant也可以归类到这里。

固定收益类研究的analyst的确一直地位不高,bonus比例比较固定且不高,我的理解是analyst们提供的是差异化很小的差别,基于数学和model的东西你很难做出比别人差很多的结果出来。

Portfolio manager和trader似乎也不大重视他们的分析。

自己对这一类了解不多,也没有太多兴趣,所以不多说,上面要是说错了什么大家见谅,重点还是说equity research。

equity research这个行业可以说由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正式奠定基础,通过对公司的fundamental的分析判断公司的价值,从而给出买卖建议。

做equity research的部门一般是研究部,做equity research的人一般称为analyst,中文可以叫分析师或研究员。

研究部内部分工研究部一般有3类分析师,宏观分析师(他们一般被叫做某投行或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策略分析师,和行业分析师。

宏观分析师顾名思义,做有关地区国家经济趋势,货币政策等的研究,一个例子是现在很热的brics金砖四国这个概念,就是由gs宏观组提出。

策略组主要从产业角度判断一个地区或者国家市场的行业或板块冷热,比如他们会建议超配零售行业,平配电器行业或者建议关注整体上市概念。

宏观和策略组不会直接关注某个公司,人不多,一个地区大概合起来5,6个,研究部的大部分由行业分析师构成,他们一般按行业分工,直接cover公司,对单支股票给出评级和买卖建议。

在行业内,宏观和策略分析师往往要求很强的背景,他们往往是top school的phd,有一流大学或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经历,国内的要求一般没有那么高,但也不低,无论国内外,宏观策略的首席的分析师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整个research部分的head往往也从他们中产生。

在global bank,宏观和策略分析师能做到MD,但行业分析师一般只能做到ED。

相对来看,行业分析师就是相对年轻的一个群体,国内硬性要求行业分析师有master以上学位,global bank 一般不要求,但是没有的话,是个劣势。

买卖方区别Research分buy side和sell side两类。

Sell side主要包括投行的研究所和第三方独立机构的研究所。

Buy side包括mutual fund,hedge fund,insurance company,pension fund还有其它的一些机构。

功能上的区别直观来说就是sell side是忽悠别人买卖股票的而buyside是自己买卖股票的。

Sell side对盈亏结果并不负责,它们服务于buy side,所以他们要能写,会讲故事,总的来说就是要能忽悠。

Buy side主要是二级市场买卖股票,也参与一级市场,直接对自己的资金负责,所以他们的压力更大,强调独立判断,不盲从市场的素质。

但两边都很强调好的逻辑和network,尤其是network,这是你能够区别于其它analyst一个很重要因素,也是买方非常看重的卖方analyst的一个因素,因为public information和基于其的分析能带来的价值不大,只有少数人才能获知的information才是有价值的。

sell side也有些为自己的principle负责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的人,一般是trader,相对于以fundamental investment为投资策略的buy side相比,IB的trader一般作market makeing,speculating,relative arbitrage,总体上holding period要短得多。

Sell side研究所人数比较多,一个行业往往几个analyst一起看,大的研究所一个大的地区能有6,70个analyst,每个analyst 还有几个小弟小妹support。

所以对行业的研究一般来说比较深入,他们可以称为行业专家。

Buy side 人少些,往往一个人看2,3个行业,他们更重于对投资机会的把握而不是对行业的深入理解。

当然,对行业的深入理解也是一个把握投资机会的一种途径和非常重要的途径,但是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具体来说,buy side研究队伍的大小取决于公司规模,文化和市场环境,大的公司往往分析师人也多,但一个区域市场的研究团队,超过20个的很少。

行业的历史和现状(美国和中国的情况)在美国,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正式奠定行业基础开始,证券分析成为资本市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70年开始,由于卖方经纪业务的激烈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卖方开始建设自己的研究部门以提供差别化产品。

研究部成为销售交易部门的重要支持,成为赚取佣金的重要力量。

直到互联网泡沫以前,分析师一度相当有地位和市场影响力。

其实,地位也是来自市场影响力和利润创造能力。

卖方分析师对于一个投行的意义大约有以下几点:1最简单直接的:赚佣金。

在美国曾经一度是,没有好的研究部的支持,经纪业务很难展。

中国现在的情况是:机构的佣金部分,虽然受股权关系的很大影响,但是研究力量是相当重要一个决定因素。

2对投行业务的支持:市场对分析师的一大诟病就是分析师与其服务的投行利益牵连,从这里也能看出分析师对投行的意义,分析师会给公司投行部门客户的股票好的评级基本是行业常识。

分析师的市场影响力对投行业务的支持,使得分析师能够从投行项目中分到不菲的bonus。

美国现在已经不再是这样的情况,但中国的情况仍然是这样。

3对投行principle投资或者asset management部分的支持:明星分析师对市场的确能有相当的市场影响力,至少短期上影响股价20%的变动是很平常的。

所以随着明星分析师的投资建议进行买卖操作,潜在的利润相当可观。

总之,在互联网泡沫之前。

明星股票分析师绝对是华尔街的明星,超然的地位,高收入,广泛和人脉关系。

互联网泡沫破裂,随后的安然,世通等丑闻。

使得人们开始反观和责问卖方分析师们在这些过程中的表现,当得出他们是主要的为虎作伥者之一的结论时,分析师的形象,影响力,收入都大幅度下降。

分析师和投行分bonus似乎成了美好的历史。

同时,出于对卖方的不信任,一些买方开始重视建设自己的研究团队。

在中国,证券分析还是个年轻的行业,大约在2002年之前,市场都是坐庄炒作为主流,基于基本面的分析并不主流。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新财富分析师排名,也是从2004年才开始。

所以,卖方证券分析这个行业不仅没有经过丑闻的洗礼,而且是才起步不久,影响力日增,05年之前是熊市,分析师身价尚不高。

06年大牛市开始,分析师能给机构带来的价值大增,各大机构都给明星分析师大幅提高收入水平以争夺人才。

除了工资和bonus的收入,国内市场有个传统,就是分析师们几乎没有自己不炒股票的,而明星分析自己的portfolio的performance,当然相当不俗。

还有别的,不合适多说。

至于研究部是front office 还是back office,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定位,有些归作back office,有些公司算作front office。

分析师的发展路径前提是如果你已经做到分析师了,自己独立cover公司,独立署名发报告了。

在research部门做support不算。

卖方分析师可以一直做到老,做权威的明星分析师。

这里插进去一个对卖方分析师评级的介绍。

分析师的performance很难量化的考量。

一般对他们的评价根据一些有影响力的杂志的排名。

国际上最有权威的是Institution investor简称II,亚洲有Asia Money,国内是新财富。

杂志向机构投资者发放选票,有机构投资者对分析师打分,最后根据投资者资产规模加权平均其打分,分行业对分析师排名。

这些排名对卖方分析师相当重要,上榜几乎意味着一切--加薪,升职,跳槽到更好的地方,最关键的还是市场影响力。

一般来说,行业排名总靠前的分析师,都可以叫明星分析师了。

由于投票权掌握在买方手里,买方也是客户,所以买方是否是要更有"地位"一点,是卖方分析师和sales献殷勤讨好的对象。

尤其是即将排名的季节,卖方分析师到处marketing,展开拉票的浩荡攻势。

另外一个比较多的路是去买方,做buy side analyst。

可以去mutual fund,hedge fund,PE等等。

卖方分析师还可以改行,改做sales,I banker比较常见。

分析师对行业的深入理解和在多年的研究工作中建立起来的和上市公司以及和投资者的广泛的network,对做sales和ibd都是很好的优势。

还有一个出路就是去实业界,做CFO或其它高管。

凭借的是对行业和对资本市场两个方面的深入理解。

买方分析师出路就窄多了。

一般来说,选择做买方分析师的时候,都是为了能将来做投资。

Hedge fund manager,mutual fund manager,或者其它机构的portfolio manager。

(注:分析师不是成长为fund manager的唯一途径,另外一个很大的来源是trader。

这个主要看fund采取的investing strategy)在没有做到可以直接投资分配资金的人的时候。

买方分析师一般都只在买方的圈子里跳来跳去。

也有买方分析师又去卖方的,但是很少。

这个一个方面是因为买方分析师平均来说比卖方的更有资历些。

还有就是当你做惯了被人服务和拍马屁的对象的时候,是不大习惯再去服务人家,拍别人马屁。

所以,卖方分析师是个更安全的起点,未来更多选择。

但是买方分析师门槛往往更高,如果你的理想是做投资,那么直接去买方当然是更快捷的路径。

机构比较卖方国际上总的来说UBS,ML,GS的研究比较强,buy side的研究不为外界所知,所以其水平难以衡量(performance和研究力量有很大关系,但不全由研究水平决定)。

但是,从中国的学校要人去非大中国区作equity,基本不大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