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4.1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同步练习:4.1两极格局的形成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同步练习:4.1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 1 课两极格局的形成1.下是雅塔会会,就是在会桌上,后的世界序次被基本确立下来。

第二次世界大后期形成的雅塔系统主要就哪些完成()① 束争① 置法西斯① 后辈界安排① 建事集A .①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答案B2.德黑会期的一天清早,在例会开始前,丘吉:“今天我做了个梦,梦我成世界的主宰!” 斯福:“我梦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我梦,我既没有赞同丘吉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赞同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段,我能够看出 ()A .力最B.斯福野心最大C.美矛盾是主要矛盾D.三国争霸意明答案D3.美国杜 (1945 年):“美国在世界上于地位⋯⋯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或其他任何一个大的袖所担的任,都不能够同美国今天所担的任对照。

” 明 ()①美国的世界霸政策昭然若揭①美国要西方国家抗①美结盟关系公开破裂①美国要同合作A .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A4.“我的一坐着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坐着的是一可怜的英国小毛。

”丘吉的番直接表示()A.第二次世界大使英国已下降到二流国家的水平B.欧洲失去了世界中心的国地位D.英、美、三国结盟关系破裂答案A5.欧社会主形成,其中各国都()A.建立了无政B.已建立比完的工系统C.面恢复和展的任D.已完成村中的社会主改造答案C6.第二次世界大后期结盟国召开的几次重要国会所完成的一系列()①是以德黑会中心确立的①主要体英美后辈界安排的意愿① 束了欧洲国家作世界中心的国格局①体出不同样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后和平的精神A .①① 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D7.二后期,主要大国了争取反法西斯争的最后利和后辈界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会。

以下各条款中,属于雅塔会内容的是()A .“三国之要旨⋯⋯在使日本所偷取于中国之土⋯⋯中国” B.“霸王役⋯⋯同法国南部的役相当合”C.“德国无收效及没心抵抗⋯⋯所得之果⋯⋯可日自己民之殷” D.“我的要旨是⋯⋯消德国的国主和粹主”答案 D8.丘吉曾:“我的一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坐着的是一可怜的英国小毛。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4.1《两极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4.1《两极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选修3作业:_第四单元第1课_两极格局的形成_作业2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选修3作业:_第四单元第1课_两极格局的形成_作业2

1.二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

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A.“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

”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C.“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D.“我们的宗旨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A项属于1943年11月开罗会议之内容;B项属于1944年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范畴,因为1944年诺曼底登陆代号为“霸王行动”;C项属于波茨坦会议之内容;只有D项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体现了雅尔塔会议精神。

2.二战后初期,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初具雏形。

该体系()①基本上按照美苏两国的意志建立②违背了世界人民实现和平的愿望③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以合作来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④打破传统的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C。

雅尔塔体系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因此,从总体上说,该体系符合世界人民实现和平的愿望,②的叙述不正确。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美领导人曾分别谈到:“英国雄狮一声吼而天下震撼一切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英国已经吓不倒任何国家。

它已失去一个帝国,但至今还不知该扮演什么角色。

”导致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的主观因素是()A.美国的强大B.经济实力的削弱C.苏联的强大D.联合国的成立解析:选B。

A、C两项均是客观因素,D项与题干无关。

4.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主要表明()A.冷战局面已经形成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确立C.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D.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建立解析:选C。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同步练习:4.1 两极格局的形成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同步练习:4.1 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1.下图是雅尔塔会议会场,就是在这张会议桌上,战后的世界秩序被基本确定下来。

其次次世界大战后期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主要就哪些问题达成协议()①结束斗争②处置法西斯③战后世界支配④组建军事集团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2.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起先前,丘吉尔说:“今日我做了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A.苏联实力最强B.罗斯福野心最大C.美苏冲突是主要冲突D.三国争霸意图明显答案D3.美国总统杜鲁门(1945年)说:“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宏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日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这说明()①美国的世界霸权政策昭然若揭②美国要领导西方国家对抗苏联③美苏同盟关系公开裂开④美国要同苏联接着合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A4.“我的一边坐着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的这番话干脆表明()A.其次次世界大战使英国已下降到二流国家的水平B.欧洲失去了世界中心的国际地位C.英国表面上仍维系着大国形象D.英、美、苏三国战时同盟关系裂开答案A5.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时,其中各国都()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B.已建立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C.面临复原和发展经济的任务D.已完成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答案C6.其次次世界大战后期同盟国召开的几次重要国际会议所达成的一系列协议()①是以德黑兰会议为中心确定的②主要体现英美对战后世界支配的意愿③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④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D7.二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斗争的最终成功和对战后世界进行支配,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

高中历史 4.1 两极格局的形成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 4.1 两极格局的形成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选修3

2013版高中历史 4.1 两极格局的形成每课一练新人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1.雅尔塔体系的内容不包括()A.处理战败国B.成立联合国C.确立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D.规定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A.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B.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C.美苏同盟关系的破裂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的抗衡3.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

关于这三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战争后建立起来B.重新确立了国际关系格局C.带有大国强权色彩D.没有积极作用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中心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澳大利亚5.下列说法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史实不相吻合的是()A.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呈上升趋势B.成为债务国C.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D.战争使英国元气大伤6.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法国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其表现不包括()A.经济损失十分严重B.法郎贬值C.外汇储备枯竭D.海外殖民体系土崩瓦解7.(2012·潍坊高二检测)下列关于“社会主义阵营”的说法不准确的是()A.包括中国等13个社会主义国家B.地跨欧、亚、非三大洲C.在当时起了巨大的作用D.它是美苏对峙冷战的产物8.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的关键因素是()A.东欧诸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B.苏联成为军事政治强国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D.西欧帝国主义列强受到严重削弱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情况呈现出一种迥然不同的格局。

……美国抛弃了孤立主义,全面地干预欧洲国家及国际事务,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政策基本上被纳入美国的外交战略中。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固有矛盾虽未消除,但也没有发展到军事对抗的程度。

因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没有战争。

——《当代国际关系史》材料二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什么新特点?(2)结合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主要集中于哪些地区?它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什么趋势?试从地理角度和历史角度分析东欧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两极格局的形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两极格局的形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两极格局的形成一、选择题1.雅尔塔协议规定:“ 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南满铁路应建立苏中合办的企业”这说明雅尔塔会议()A.牺牲别国利益,是绥靖政策的持续B.支持中国人民反对公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C.表现大国强权的政治色彩,严重伤害了中国的主权D.美苏抢夺中国,但保护中国对东北的主权分析:资料显示苏联对日作战是成立在严重伤害中国主权基础之上的,因此表现了大国强权的政治色彩。

A 说法错误,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早已失败;B、 D 均与资料内容不符。

答案: C2.二战后早期确定的雅尔塔系统的本质是()A.美苏两分天下B.美苏战时联盟C.美苏和平共处D.美苏抢夺霸权分析:此题考察学生的剖析、理解能力。

依照题干“二战后早期”的时间限制剖析各项:雅尔塔系统是战后早期开始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不是战时联盟、和平共处,且两国也还未开始抢夺霸权。

答案: 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这个往日的老牌殖民帝国快速衰败。

从根本上摇动英国殖民帝国基础的是()A.战争损坏了英国的经济B.美国实力的空前膨胀C.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等广大英国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汹涌澎拜,从根本上摇动了英国这一老牌殖民帝国的基础。

答案: C4.美国学者贝尼斯在《外外国交史》中曾说“雅尔塔本质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

以下史实切合的是()A.国联主张以“国际合作”的方式管理东北三省B.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域给德国C.对部分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D.赞同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克的利益,而雅尔塔会议上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是保持外蒙古( 蒙先人民共和国) 现状,这牺牲了中国的利益,应选D。

A 项在九一八事变后做出的; B 项不过说了慕尼黑阴谋的内容;C 项资料并未波及。

答案: D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民主力量不停壮大,其突出表现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成立。

出现这一场面的重点要素是()A.东欧诸国推行社会主义制度B.苏联成为军事政治强国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西欧帝国主义列强遇到严重削弱分析:在东欧、苏联、中国三股政治力量中,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倡议者、领导者,其原由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成为军事政治强国。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946年3月,斯大林指出:这一事件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

材料所指的事件是()A.美国提出遏制理论 B.丘吉尔的“铁幕”演说C.“希土危机”的爆发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比较, 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 B苏联的参加C反对法西斯, 关注民主政治 D、大国之间军事实力与经济实力的对比平衡3、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因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B.是在雅尔塔等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上建立的,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C.是美苏两分天下的战略体系,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D.建立在美苏均势基础之上,是美苏两国实力均衡的重要体现4、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①体现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②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③标志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④美国以此取得世界霸权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

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西方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西方国家帮助制定。

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苏共已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B.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急剧恶化C.美国放弃遏制苏联的政策 D.苏联实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变革7、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的标志是()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B.联合国的成立C.关贸总协定成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8、下图是雅尔塔会议会场,就是在这张会议桌上,战后的世界秩序被基本确定下来。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2:4.1 两极格局的形成练习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2:4.1 两极格局的形成练习

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基础巩固1.二战后初期,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初具雏形。

该体系()①基本上按照美苏两国的意志建立②违背了世界人民实现和平的愿望③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以合作来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④打破传统的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雅尔塔体系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因此,从总体上说,该体系符合世界人民实现和平的愿望,②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 C2.二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

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 A.“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C.“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D.“我们的宗旨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解析A项属于1943年开罗会议之内容;B项属于德黑兰会议之内容;C项属于波茨坦会议之内容;只有D项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体现了雅尔塔会议精神。

答案 D3.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这句话反映了()①英国国际地位的上升②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③美苏重新划分世界④美苏平起平坐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解析丘吉尔的言论说明二战后美国与苏联已重新划分世界,同时也说明英国的国际地位下降。

答案 C4.下列表述能够体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共同点的是() A.大国凭借实力建立国际关系格局B.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C.惩治了法西斯战犯D.确立了新的世界殖民体系解析B项与雅尔塔体系不符,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关系的特点,雅尔塔体系是以美苏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C项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符,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法西斯发动的;D项与雅尔塔体系不符,从雅尔塔体系建立开始,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1课
一、选择题
1.大国意志一直左右着国际关系的发展,下列史实中明显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是()
①巴黎和会②慕尼黑会议③雅尔塔会议④万隆会议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人民的反对,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慕尼黑会议是英法和德国操纵下的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满足法西斯野心的强权会议;雅尔塔会议,美国为换取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与苏联秘密签订了雅尔塔协定,两分天下。

这些会议都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故C项正确。

答案:C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确立的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A.美苏两分天下B.美苏战时同盟
C.美苏和平共处D.美苏争夺霸权
解析:依据题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时间限制和基本特征分析各项:雅尔塔体系是战后初期开始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不是战时同盟、和平共处,美苏两国也还未开始争夺霸权。

答案:A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
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独占鳌头B.苏联军事、政治的力量空前增强
C.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D.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为美苏两极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根据力量对比划分势力范围,形成了两极格局,这是当时国际形势的最大变化。

答案:D
4.杜鲁门说:“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发表上述言论主要是因为()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强大B.西欧的衰落
C.苏联军事力量的上升D.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解析:杜鲁门的言论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美国的野心是建立
在强大实力基础上的。

答案:A
5.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对法国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其表现不包括()
A.经济损失十分严重B.法郎贬值
C.外汇储备已经枯竭D.海外殖民体系已土崩瓦解
解析:A、B、C三项均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经济倒退的表现;法国的海外殖民地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但并未土崩瓦解,而且D项也不属于经济方面。

答案:D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这个昔日的老牌殖民帝国迅速衰落。

从根本上动摇英国殖民帝国基础的是()
A.战争破坏了英国的经济B.美国实力的空前膨胀
C.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解析:英国是老牌殖民帝国,殖民地经营的好坏决定着大英帝国的兴衰,故C项正确。

答案:C
7.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标志是()
A.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B.新中国的建立
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缔结
解析: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的标志并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或者是新中国的建立,而是苏联与它们之间建立了友好同盟关系,故D项正确。

答案:D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民主力量不断壮大,其突出表现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

出现这一局面的关键因素是()
A.东欧诸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苏联成为军事政治强国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D.西欧帝国主义列强受到严重削弱
解析:在东欧和苏联、中国三股政治力量中,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倡导者、领导者,其原因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成为军事政治强国。

A、C、D三项和为外部因素,可排除。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百分比协定: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密商巴尔干势力范围问题。

后约定苏在罗马尼亚可占90%的优势,而英美在希腊可占90%的优势;在南斯拉夫各占50%;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苏占80%,英美占20%。

材料三(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归还苏联;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雅尔塔协定中有关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材料四杜鲁门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

1945年12月29日,他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请回答:
(1)简要说明材料一所示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

(2)通过材料二、三的信息,你对雅尔塔体系作何评价?
(3)材料四体现了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战后初期的史实,分析美国的意图能否得以实现。

解析:第(1)问,主要依据所学知识来回答。

第(2)问,要求评价雅尔塔体系的消极作用,应主要以材料二、三所反映出的信息为依据进行论证。

第(3)问,应根据材料四的信息回答第一问,在此基础上,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国际格局分析第二问。

答案:(1)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雅尔塔体系把东欧和希腊分别划为苏联、英美的势力范围,并进行比例分配;美苏以牺牲中国的主权为妥协条件来加速日本的投降。

可见,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3)政策:称霸世界,掌握对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分析:其意图不能实现。

美国的霸权政策受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抵制,战后出现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

10.观察下列三幅图片:
请回答:
(1)三则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对世界格局的变化有何影响?
解析:分析图片时一定要注意有关提示说明。

三幅图片反映的变化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均是美国的变化趋势最明显。

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口猛增,工业发达,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西欧出口下降,工业较战前下降很多,科技发展缓慢。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本土并未受到战争的破坏,相反美国在战争中大发战争横财,许多西欧的科学家被美国挖走,而西欧遭受到了巨大的战争破坏。

(3)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跃居世界第一。

美国开始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并逐渐形
成了美苏争霸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