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消费拉动加速新疆富民进程

合集下载

高度重视消费拉动 加速新疆富民进程

高度重视消费拉动 加速新疆富民进程

的 6.% , 高 了 1. 34 提 19个 百 分 点 。而 同 期 全 国 平 均 的
资本 形 成 率 由3 . % 增 加 到 4 . % , 49 2 5 只提 高 了 7 6个 百 . 允 , 疆 资 本 形 成 率 的增 幅 比 全 国平 均 值 高 出 4 3 新 . 个百 允 ,0 6年新 疆 的 资 本 形 成 率 比 全 国平 均 值 高 20
新疆 最终 消 费的态势 分析
与此 相 反 , 疆 的 最 终 消 费 率 则 由 19 年 的 新 90 6 .% 下 滑 到 20 87 0 6年 的 5 . % , 降 了 1 . 19 下 6 8个 百 分 点 。 同期 内 , 国平 均 的 最 终 消 费 率 由 6 . % 下 降 到 全 25 4 . % , 降 了 1 . 百 分点 , 疆 最 终 消 费 率 的降 幅 99 下 2 6个 新
收 入 水 平 , 速 新 疆 富 民进 程 。 加 关键 词 新 疆 资 本 形 成 率 最 终 消 费 率 政 府 消 费 比 重 居 民 消 费 比 重
2 0世 纪 9 o年 代 以来 , 疆 在 经 济 陕速 增 长 的形 势 新 下 ,,_ q 资水 平 、 镇 居 民人 均 可 支 配 收 人 水 平 和农 K_ - q2 q 城
维普资讯
●新 疆改革与发展
高 重 消 拉 Ⅱ新 富 进 度视费动力 疆 民程 速
朱亚夫 黄训 芳 彭应金
摘 要 经 济 学理 论 和 国 内外 发 展 的历 史 经 验 都 充 分 证 明, 保 消费 增 长 才 是 经 济 发 展 的根 本 动 力 。 新 疆 要 确 实 现 又 好 又 快 发 展 , 须在 资 源 开发 和 发 展 农 业 、 业 的进 程 中 , 度 重 视 消 费 拉 动 的 作 用 , 断提 高 城 乡居 民 的 必 工 高 不

富民兴疆体会

富民兴疆体会

富民兴疆体会富民兴疆,是指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实现对民众的富裕和全面发展,进而推动新疆地区的繁荣和稳定。

这是一个既具有挑战性,又充满希望的任务。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新疆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发展重点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产业链水平,新疆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农业、能源、制造业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同时,政府还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资源的流动,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民生改善是富民兴疆的重要方面。

政府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投入,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

教育方面,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改善了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的分配,提高了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

医疗方面,政府不断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就业方面,政府推动了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政策,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民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

政府还注重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通过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支持,政府极大地提高了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政府还加大了对宗教和文化事务的管理和服务力度,保护了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增强了民族团结的力量。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社会管理和治安维稳工作,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富民兴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通过政府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富民兴疆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只有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和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新疆地区的繁荣和稳定,让每个人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富民兴疆贡献自己的力量!。

富民新疆的理解

富民新疆的理解

富民新疆的理解富民新疆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让新疆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人民富裕、和谐、幸福的愿望。

富民新疆的目标是让每一个新疆的居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首先,富民新疆需要大力发展经济。

新疆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边疆省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土地。

通过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同时,加快新疆特色农业的发展,通过农业科技的应用,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此外,加大对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产业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加人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其次,富民新疆需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是提高人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人民技能的基础。

要重视新疆的教育事业,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提高师资力量。

同时,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开设各种类型的职业培训班,提高人民的就业能力,为人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此外,注重少数民族教育,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人民的素质和技能,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第三,富民新疆需要保障人民的社会保障权益。

社会保障是人民的基本权益,也是保证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基础。

要完善新疆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的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医疗水平,降低医疗费用,保障人民的健康。

同时,加大对低收入群众的扶贫力度,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第四,富民新疆需要加强民族团结和谐。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团结和谐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

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的原则,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加强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和交往,促进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加强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和帮助,提高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增强各民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共同发展。

新疆农民消费升级的特征与市场开拓策略

新疆农民消费升级的特征与市场开拓策略

新疆农民消费升级的特征与市场开拓策略[摘要]消费升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的永不衰竭的动力。

本文通过分析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消费观念三方面得出新疆农民消费升级的基本特征,运用市场营销的经典理论的分析工具,从产品、价格、分销渠道和促销四大方面提出了开拓新疆农村市场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消费升级;新疆农村;市场开拓1新疆农民消费升级的特征1.1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恩格尔系数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经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高低。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1980年,新疆农民恩格尔系数为60.8%,1990年下降到53.7%,2000年下降到50%,2010年下降到41.3%。

恩格尔系数的下降,说明新疆农民在家庭全部支出中,用于食品支出总额在下降,而用于穿、用、行、住以及非商品方面的支出在上升,生活水平在持续提高。

1.2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1990年以前,新疆农民的消费基本上属于生存型消费,主要满足吃饱穿暖等基本消费,以解决从无到有的数量型消费为主,消费的商品主要是食品、纺织、服装、日用消费品等。

1990年,新疆农民家庭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为:自行车111辆、黑白电视机29台,洗衣机12台,彩色电视机5台,电冰箱0.4台。

1990年之后,新疆农民的消费逐渐向享受型消费升级,享受型消费主要在基本解决数量需求的同时更重视需求质量的提升,进而追求生活品质的享受,除消费日用品外,以家电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

2010年新疆农民家庭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为:电视机81台、摩托车54辆、电话机96部(其中移动电话57部)、抽油烟机80台、洗衣机43台、电冰箱34台。

近几年有些农民开始进入发展型消费阶段,其特征是消费在满足物质需求后开始向追求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并重的更高层次转变,如健康需求、娱乐需求、学习需求等发展型消费。

2024年新疆省零售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新疆省零售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新疆省零售市场发展现状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新疆省零售市场的现状,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零售业作为消费领域的核心,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新疆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边疆省份,具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和特殊的地理环境。

因此,了解新疆省零售市场的现状对于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疆省零售市场的发展趋势快速增长近年来,新疆省零售市场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随着新疆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增长,零售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据统计,过去五年间,新疆省零售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约10%,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长率。

多元化发展新疆省零售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由于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新疆省的零售市场在产品结构和销售渠道上多样性较高。

除了传统的大型商场和超市外,传统农贸市场、特色小吃摊点和民间市集等也在零售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国际品牌和电子商务对新疆省零售市场的影响也在逐渐增强。

品牌化经营新疆省零售市场逐渐呈现出品牌化经营的特点。

在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品牌推广。

通过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他们成功吸引了大批忠实的消费者群体,并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电子商务的崛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子商务在新疆省零售市场中崛起。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物,而不是传统的实体店。

电子商务的便利性和丰富的商品种类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

新疆省的零售商们纷纷开设网上商城,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提升竞争力。

新疆省零售市场面临的挑战虽然新疆省零售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地理因素新疆省地理位置独特,地域辽阔,人口分布不均。

一些偏远地区的消费市场相对薄弱,供应链和物流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这给零售商在开拓新市场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消费者需求多样化新疆省多民族、多文化的特点决定了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

富民兴疆方面整改措施

富民兴疆方面整改措施

富民兴疆方面整改措施一、加大投资力度为了促进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对该地区的投资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拨款,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新疆地区,加大对新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等方面的投资力度,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优化产业结构新疆地区资源丰富,特别是在农牧业、矿产资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为了实现富民兴疆,需要调整和优化新疆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新疆地区发展农牧业、能源资源开发、旅游业等产业,提升新疆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三、加强教育培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为了促进新疆地区的发展,需要加强对当地居民的教育培训工作。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学校设施条件,提高教师待遇,为新疆地区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提升当地居民的整体素质和人力资源水平。

四、加强就业扶持就业是民生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富民兴疆的重要途径。

为了促进新疆地区的就业,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新疆地区发展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可以加大对新疆地区的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的支持力度,提高当地居民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就业稳定增长。

五、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民生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富民兴疆的重要举措。

为了提升新疆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政府可以加大对新疆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更好的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服务,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六、加强民族团结和宗教文化交流新疆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加强民族团结和宗教文化交流是实现富民兴疆的重要基础。

为了促进新疆地区的发展,政府可以加强对新疆地区民族团结和宗教文化交流的引导和支持,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和文化节庆,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交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富民兴疆的重要保障。

富民兴疆交流发言稿

富民兴疆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富民兴疆交流座谈会,共同探讨如何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在此,我谨代表全体与会人员,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新疆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新疆,是我国西北边陲的美丽疆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家庭。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民族团结不断加强。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疆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实现富民兴疆任务艰巨。

一、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为新疆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们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努力实现富民兴疆。

1. 深化改革开放。

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推进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助力产业发展。

3. 优化产业结构。

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聚焦民生,增进福祉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 提高就业质量。

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力度,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技能,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2. 改善教育条件。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3. 保障基本医疗。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维护稳定,促进团结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为实现富民兴疆创造良好环境。

1. 加强社会治理。

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2. 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富民兴疆实施方案

富民兴疆实施方案

富民兴疆实施方案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新疆地区的发展,提出了“富民兴疆”战略,旨在通过
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加强民族团结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施“富民兴疆”战略,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加大对新疆地区的投资力度。

为了促进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将加大对新疆地区的投资力度,重点支持
新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等领域。

同时,鼓励各地企业加大对新疆地区的投资,推动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新疆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我们将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新疆地区的产
业升级,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科技创新支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三、加强对民生的保障。

“富民兴疆”战略的核心是改善民生,我们将加大对新疆地区民生工作的投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确保广大民众的基本生活水平。

四、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

新疆地区涉及多民族,加强民族团结对于推动新疆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
将加强对新疆地区民族团结工作的引导和支持,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作为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新疆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我们将加大对新疆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确保新疆地区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在“富民兴疆”战略的指引下,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上述实施方案,努力推动新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疆地区的积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改革与发展高度重视消费拉动 加速新疆富民进程朱亚夫 黄训芳 彭应金摘 要 经济学理论和国内外发展的历史经验都充分证明,确保消费增长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新疆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资源开发和发展农业、工业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消费拉动的作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加速新疆富民进程。

关键词 新疆 资本形成率 最终消费率 政府消费比重 居民消费比重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形势下,职工工资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反而在国内各省区市的排序位次逐年下降,这是一个各族干部群众十分关注的、不容回避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实现中央提出的“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这是摆在新疆人面前的头等大事。

党的十七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

”高度重视消费拉动,加速新疆富民进程,这无疑是现阶段实现新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要着眼点。

一、新疆最终消费的态势分析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同时又是经济运行的前提;如果没有消费,生产也就失去了意义。

因而,消费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拉动作用也最为持久。

分析1990年以来新疆最终消费的态势和水平,对于我们发现新疆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之症结是十分必要的。

(一)新疆的经济不断增长,但资本形成率(投资率)持续走高,最终消费率不断下滑。

新疆是国内经济增长较快的一个省区。

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1990~2006年间新疆年均递增16.6%,略高于全国同期内年均递增16.36%的水平。

在此期间,新疆的资本形成率由1990年的51.5%增加到2006年的63.4%,提高了11.9个百分点。

而同期全国平均的资本形成率由34.9%增加到42.5%,只提高了7.6个百分点,新疆资本形成率的增幅比全国平均值高出4.3个百分点,2006年新疆的资本形成率比全国平均值高出20.9个百分点(详见表1)。

与此相反,新疆的最终消费率则由1990年的68.7%下滑到2006年的51.9%,下降了16.8个百分点。

同期内,全国平均的最终消费率由62.5%下降到49.9%,下降了12.6个百分点,新疆最终消费率的降幅比全国平均值多4.2个百分点。

2006年,新疆的最终消费率虽然比全国平均值高出2个百分点,但2003年、2004年和2005年新疆最终消费率分别比全国平均值低2.3、3.4和3.2个百分点(详见表1)。

 表1新疆与全国支出法生产总值构成比较①年份资本形成率(投资率)最终消费率(消费率)新疆(%)全国(%)比较(百分点)新疆(%)全国(%)比较(百分点)1990年51.534.916.668.762.56.2 1991年50.434.815.665.862.43.4 1992年62.036.625.461.862.4-0.6 1993年71.942.629.354.559.3-4.8 1994年73.640.533.150.958.2-7.3 1995年58.140.317.854.658.1-3.5 1996年50.738.811.961.559.22.3 1997年54.336.717.658.859.0-0.2 1998年62.036.225.858.059.6-1.6 续表 表1新疆与全国支出法生产总值构成比较①年份资本形成率(投资率)最终消费率(消费率)新疆(%)全国(%)比较(百分点)新疆(%)全国(%)比较(百分点)1999年50.036.213.859.461.1-2.1 2000年45.335.310.055.862.3-6.5 2001年51.736.515.257.661.4-3.8 2002年53.637.915.759.859.60.2 2003年59.341.018.354.556.8-2.3 2004年61.143.217.950.954.3-3.4 2005年61.742.719.048.651.8-3.2 2006年63.442.520.951.949.92.0 (二)新疆最终消费支出中,居民消费比重不断下降,政府消费比重持续升高。

在新疆的最终消费支出中,居民消费比重由1990年的75.7%下降到2006年的53.8%,下滑了21.9个百分点;而政府消费比重则由24.3%上升到46.2%,上升了21.9个百分点。

同期内全国平均最终消费支出中,居民消费比重由1990年的78.2%下降到2006年的72.6%,下降了5.6个百分点;而政府消费比重则由1990年的21.8%上升到2006年的27.4%,上升了5.6个百分点。

与全国平均最终消费支出相比,新疆居民消费比重比全国平均值下降幅度高出16.3个百分点,而新疆政府消费比重则比全国平均值上升幅度高出16.3个百分点(详见表2)。

(三)新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

 表2新疆与全国平均最终消费支出构成比较②年份居民消费比重政府消费比重新疆(%)全国(%)比较(百分点)新疆(%)全国(%)比较(百分点)1990年75.778.2-2.524.321.82.5 1991年76.976.10.823.123.9-0.8 1992年74.975.6-0.725.124.40.7 1993年76.074.91.124.025.1-1.1 1994年74.974.70.225.125.3-0.2 1995年71.677.2-5.628.422.85.6 1996年71.477.3-5.928.622.75.9 1997年71.076.7-5.729.023.35.7 1998年70.976.0-5.129.124.05.1 1999年67.575.3-7.832.524.77.8 2000年64.774.5-9.835.325.59.8 2001年63.573.6-10.136.526.410.1 2002年63.973.3-9.436.126.79.4 2003年60.773.4-12.739.326.612.7 2004年59.773.3-13.640.326.713.6 2005年60.372.8-12.539.727.212.5 2006年53.872.6-18.846.227.418.8 1990年,新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比重分别为62.3%和37.7%;2006年,新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比重则分别为70.3%和29.7%。

如果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1990年,新疆城镇居民与农民收入的实际差距为630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92倍;到2006年,新疆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扩大为613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4倍。

由于新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已是全国31个省区市的最低值,新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之低就可想而知了。

(四)新疆的资本形成率(投资率)长期处于高位态势。

本文前面已经指出,新疆的资本形成率在1990年已达到51.5%,比全国平均资本形成率(34.9%)高出16.6个百分点(事实上,早在1978年,新疆的资本形成率就比全国平均值高出了10个百分点),到2006年时新疆的资本形成率(63.4%)已比全国平均值(42.5%)高出了20.9个百分点,新疆的资本形成率长期处于高积累的状态。

2006年,新疆资本形成率达63.4%,比东部地区平均值(46.0%)高17.4个百分点,比中部地区平均值(48.3%)高15.1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平均值(57.2%)高6.2个百分点,比东北地区平均值(50.1%)高13.3个百分点。

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新疆的资本形成率高居第5位,比经济增长迅速的广东省(36.7%)高出26.7个百分点。

(五)新疆的最终消费率长期处于滑坡状态。

1978年,全国平均最终消费率为62.1%,2006年为49.9%,28年间下降了12.2个百分点。

新疆1978年的最终消费率为82.3%,2006年为51.9%, 28年间下降了30.4个百分点,相当于全国降幅的2.5倍。

2006年,新疆的最终消费率(51.9%)虽然高于东部地区(46%)和东北地区(45.2%)的平均值,但低于中部地区(53.5%)和西部地区(55.8%)的平均值。

新疆最终消费率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居第14位,在西部地区的12个省市区中居第9位。

(六)在最终消费支出中,新疆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的比重严重失调。

1980年,全国平均最终消费支出中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77.5%,政府消费比重为22.5%,2006年,全国平均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比重为72.6%,政府消费比重为27.4%,26年间全国平均最终消费支出的变幅为4.9个百分点。

1980年,新疆最终消费支出中居民消费比重为84.2%,政府消费比重为15.8%,2006年,新疆最终消费支出中居民消费比重为53.8%,政府消费比重为46.2%,26年间新疆最终消费支出的变幅为30.4个百分点,相当于全国平均最终消费支出变幅的6.2倍。

2006年,东部地区平均最终消费支出中居民消费比重占71.5%,政府消费比重占28.5%,中部地区的同一指标分别为74.1%和25.9%,西部地区的同一指标分别为71.4%和28.6%,东北地区的同一指标分别为70.0%和30.0%。

相比之下,新疆的居民消费比重较低,政府消费比重较高,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新疆是居民消费比重最低的一个省区,与安徽的居民消费比重(80.2%)相比,新疆的居民消费比重(53.8%)低26.4个百分点。

同时,新疆也是政府消费比重最高的一个省区,与安徽的政府消费比重(19.8%)相比,新疆的政府消费比重(46.2%)高出26.4个百分点(详见表4)。

从新疆G DP的初次分配看,政府、企业、居民三者的分配比例,1990年分别为8.6%、35.1%和56.2%,2005年则分别为11.6%、39.8%和48.6%,政府收入比重上升了3个百分点,企业收入比重上升了4.7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比重则下降了7.6个百分点(详见表3)。

 表3 新疆G DP初次分配结构③ (单位:%)年份政府企业居民1980年10.829.360.01985年10.827.861.31990年8.635.156.21995年10.034.155.92000年11.937.850.32005年11.639.848.6 (七)在最终消费率滑坡和居民消费比重不断下降的双重制约下,新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严重下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