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海水中的元素-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版)第3章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4节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制作人:临朐第二中学连海萍【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生2.学科:化学3.课时:2【教学课题】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镁单质的还原性和重要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顺序及溴单质和溴的化合物的重要用途。
3、了解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和应用及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潜在价值,认识到综合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的活动探究,学会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学会关注和珍惜自然资源。
【教材分析】(一)知识脉络本节教材内容以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线索展开,简单介绍了海水中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存在形式,重点介绍了金属镁的提取原理、重要的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溴和氯、碘的氧化性强弱关系,以此为启示,介绍溴单质的提取原理和主要用途。
(二)知识框架(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本节内容既承载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又使学生认识到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既关注了知识的获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又关注了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向。
体现了新课程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教学方法】本节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但在教学生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手来,这样才能跟好的理解和掌握,故本节课主要采取实验、探究、启发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对海水中元素的的性质能认识得更深入、更透彻,同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采用的是实验探究的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最后通过当堂检测和课后巩固本节课知识。
【教学重难点】知识上重点、难点重点:金属镁的还原性;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
高中化学二轮配套课件(鲁科版必修一)第三章 第4节 海水中的元素 第1课时 海水中的元素及海水提镁

知 清
识 单
(3)用途。
用于制造镁合金,镁合金的强度高、机械性能好,可以用
目 链 接
来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等,被称为“国防金属”。在冶金工业, 栏 金属镁可以用作还原剂和脱氧剂。
自 检
学 测 1.下列金属有“国防金属”美誉的是( A.铁 B.金 C.铝 D.镁
栏 目 链 接
2+
自 检
学 测 4 .医生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这是由于 海带中含有较丰富的( A.碘元素 ) C.钾元素 D.锌元素
栏 目 链 接
B.铁元素
解析:人体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而海洋植物中含 碘丰富。 答案:A
栏 目 链 接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4节 第1课时
海水中的元素
海水中的元素及海水提镁
栏 目 链 接
1.了解海水中的存在的元素及其应用。 2.认识综合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栏 目 链 接
3.了解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4.了解海水提镁的原理和一般工艺流程。
知 清
识 单
2.海水元素对人体的重要性。
血液循环 新陈代谢 食盐:人体的必需物质,并对人体的 ________ 和 ______ 都有着重要作用;锂:可作为热核反应 ________的重要材料;铀:可作 核燃料 ;碘:可用于制药,如碘酒,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 为________ KIO3 。 肿大,加碘食盐中添加的是________
自 检
学 测 3 .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 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 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人教版必修1 化学:4.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课件(共53张PPT)

Ca(ClO)2. 提示:正确.
()
6.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2 溶液和稀 HNO3,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Ag+.
()
提示:错误,若原溶液中有 SO42-或 SO23-也会产生类似的现象.
一、氯水和液氯 1.新制氯水的性质
在不同的反应中,氯水起作用的成分不同,现列表如下:
所加试剂 AgNO3溶液
(1)发生装置:固体(液体)+液体 气体. (2)除杂装置(洗气)——除去Cl2中少量的HCl、水蒸气,可先
通入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通过浓H2SO4(或P2O5或 CaCl2)除去水.
(3)收集装置:用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①观察法(黄绿色);②湿润KI试纸,其原理是Cl2 +2KI===2KCl+I2,置换出的I2遇淀粉变蓝色;湿润的 石蕊试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水中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解析] 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Cl2、HClO、H2O,四种离子: Cl-、ClO-、H+、OH-,其中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 布条褪色;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溶液呈黄绿色;向溶液
中加入NaOH溶液,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而使氯 水的黄绿色消失,不能证明HClO分子的存在;加入盐酸酸 化,会向溶液中引入Cl-,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不能说明氯水中有Cl-存在. [答案] B
(4)吸收装置:盛有NaOH溶液(不能用水代替)的烧杯.
(1)在反应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中,盐酸作用是起还原剂和成盐而显酸性.
(2)稀盐酸不与二氧化锰反应.
(3)若没有MnO2时,可用KMnO4、K2Cr2O7等氧化剂代 替,如,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 +8H2O.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1单元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规律3 强弱律——以强制弱。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特点:比什么性,找什么剂,产物之性弱于剂。
规律4 先后规律——强者优先。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
(1)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加入氧化剂,将按照还原性由强
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因
(1)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
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元素处于高价时
的物质、过氧化物等。如:
氧化剂 —— Cl2 KMnO4
↓
↓
↓
还原产物——Cl- Mn2+
(2)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
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元素处于低价态时的物质等。如:
被还原。( √ )
2.下列反应中:HCl作还原剂的是
是
,HCl为还原产物的是
①KOH+HCl
KCl+H2O
2KCl+2MnCl2+5Cl2↑+8H2O
②2KMnO4+16HCl(浓)
③Cl2+H2O
HCl+HClO
④2NaCl+H2SO4(浓)
⑤Fe+2HCl
答案:② ⑤
,HCl作氧化剂的
。
Na2SO4+2HCl↑
FeCl2+H2↑
③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探究任务1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分析
问题引领
1.实验室用反应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制备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1单元第2课时 氯气的性质与应用

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 第2课时 氯气的性质与应用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课堂小结
课标定位素养阐释
1.能够掌握氯元素的存在,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应 用。 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从微观视角理解氯水的成分、主要性 质及应用,培养科学精神。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一、氯气的性质 1.氯气的物理性质。
┃ 应用范围→几乎所有的有色物质遇HClO都会褪色
典型例题
【例题】 在新制氯水的各种微粒中(填写化学式或离子符号):
(1)使氯水呈黄绿色的是
。
(2)能使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是
。 。
(4)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
(5)能使无水CuSO4变蓝的是
。
(6)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是
【效果自测】
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两种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 )。
A.FeCl3 B.CuCl2 C.HCl D.FeCl2 答案:D 解析:Cl2与金属反应生成高价态的氯化物,所以FeCl2不能由 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制取。
2.漂白粉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失效的原因是( )。
A.吸收了氧气和水蒸气 B.吸收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C.漂白粉风化
D.漂白粉不稳定,见光分解
答案:B
解析:次氯酸酸性弱于碳酸,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
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光照易分解,导致漂白粉失效,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2HClO+CaCO3、 2HClO 2HCl+O2↑,B项符合题意。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探究任务 氯水的成分与性质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第4节 海水中的元素 精品课件 鲁科版必修1

- 生成白色沉淀,则有 Cl - 生成淡黄色沉淀,则有Br 生成黄色沉淀,则有I-
• 2.鉴别NaCl、NaBr、NaI可以选用的试剂 是 • ①碘水、淀粉溶液 ②氯水、CCl4 ③溴水、 苯 ④硝酸、AgNO3溶液 ⑤氯水、苯 ⑥氯水、己烯 • A.①②④ B.②③ ⑥ • C.②④⑤ D.④⑤⑥
高温 ①制碱:CaCO3===== CaO+CO2↑
CaO+H2O===Ca(OH)2
②沉淀:Mg2 +Ca(OH)2===Ca2 +Mg(OH)2
+ +
③酸化:Mg(OH)2+2HCl===MgCl2+2H2O ④蒸发、结晶、脱水: MgCl2· 6H2O MgCl2+6H2O
通电 ⑤电解熔融 MgCl2:MgCl2===== Mg+Cl2↑
△ Fe O +4H 加热或点燃:3Fe+4H2O(g)===== 3 4 2 点燃 2MgO+C。 或高温:2Mg+CO2=====
(2)金属置换出金属 溶液中:Fe+CuSO4===FeSO4+Cu
高温 Al O +2Fe 加热(或高温):2Al+Fe2O3===== 2 3
(3)非金属置换出金属
• (2)Mg(OH)2沉淀中混有的Ca(OH)2应怎样除 去?写出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 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 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 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 溶解时:__________________; • 过滤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蒸发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 2NaF+ 盐(NaX)的熔融液中,则发生置换反应,F2+2NaCl=====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完整ppt课件
4.加热盛固体的试管,管口应向下倾斜并与桌面成20°, 这样有利于水滴流出,可避免水滴回流到管内而使其炸裂。
5.用启普发生器制气体时,加入固体的量不宜过多,以
不超过容器中间球体积的
1 3
为宜,否则,固体反应剧烈,酸液
很容易从导管冲出。
2021/7/2
.
15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3)绝对禁止用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4)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切不可用嘴去吹。
2021/7/2
.
8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4.物质加热
第三章
第四章
(1)给固体加热可用试管、蒸发皿,给液体加 热可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有些仪器如 烧杯、烧瓶等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垂直,不可伸入试管内,尖嘴部分应位于试管口上方1~2 cm
处,故C不正确。只有D的操作正确。
答案 D
2021/7/2
.
18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跟踪练习2 下列有关药品取用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时,最好借助于纸槽 B.将锌粒放入试管时,应先将试管横放,把锌粒放入 试管口后缓缓竖起试管 C.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应朝外 D.取用块状药品时,可使用药匙或镊子 答案 C 例3.某些装有化学物质的试剂瓶上常贴有“危险警告” 标签。装有浓H2SO4的瓶上应贴( )
解析 因为浓硫酸被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且浓
H2SO4的密度比水大,所以稀释浓硫酸时为防止液体飞溅, 应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加入水中,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6
学习目标: 1、了解卤族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在
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和性质递变。 2、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
重点: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
难点: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水的性质。
小资料
1915年4月22日下午5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两军对峙的比利时伊珀尔战场。趁着顺风,德军一声 令下开启了大约6000只预先埋伏的压缩氯气钢瓶。霎 时间,在长约六公里的战线上,黄绿色的云团飘向法 军阵地。毫无准备的英法士兵猝不及防,眼看着黄绿 色的气体涌来,先是咳嗽,继而喘息,有的拼命挣扎 ,有的口吐黄液慢慢躺倒。一位战地记者进行了如此 描述:“他们已经死亡,两手伸展着好像要挥去上方 的死神。尸体遍野,他们极度痛苦的肺在喘息,满嘴 都是黄色液体。”这就是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化学战, 从此,化学战作为最邪恶的战争被写入了人类战争的 史册。
2HCl
点燃
2P+3Cl2
2PCl3
点燃
2P+5Cl2
2PCl5
Cl2+H2O=HCl + HClO
新制氯水的微粒 Cl2、H2O 、 HClO、 H+ 、 Cl- 、 ClO-
次氯酸性质:弱酸性、强氧化性,用于消毒、 杀菌、漂白。
2HClO光=照=O2↑+2HCl
谢谢
液氯与氯水的区别?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区别?
液氯
氯水
分
纯净物
类
新制
混合物
久置
成 分
只有Cl2
分子:Cl2 HClO,H2O 分子:H2O 离,子OH:- H+,Cl-,ClO-离子:H+,Cl-,OH-
性 质
有氧化性,无 有酸性,强氧化性, 有酸性,能与硝
高中化学必修一海水的重要元素 讲义
高中化学必修一海水的重要元素讲义标题:探索海水的重要元素序号一:引言在高中化学必修一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海水这一重要自然资源。
海水是地球表面最广泛分布、最量丰、最容易利用的自然水。
它含有大量元素和化合物,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索海水中的重要元素,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海水的特点和意义。
序号二:海水中的主要元素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元素,其中重要元素主要包括氯、钠、镁、硫、钙等。
这些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和分布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将逐一深入探讨这些元素在海水中的存在形式、地球化学循环和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序号三:氯和钠氯和钠是海水中最丰富的元素,它们以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
氯和钠的含量对海水的咸度和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
氯和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也影响着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
他们是维持海水稳定的重要元素,也是地球上不可或缺的资源。
序号四:镁和硫镁和硫是海水中含量较高的元素,它们在海水中的存在形式和地球化学循环对地球的岩石圈和大气圈有着重要的影响。
镁和硫的化学性质和地球循环机制是我们了解海洋地质和大气化学的重要窗口,也为人类利用海水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
序号五:钙钙是海水中含量较高的元素,它主要以碳酸钙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
钙在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也是我们了解海水中生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
钙离子的存在,对海洋生物的硬质组织形成和海洋生物的代谢和繁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序号六:总结和展望通过对海水中的重要元素进行全面的探索,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海水这一重要自然资源。
海水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存在形式和地球化学循环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海水中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和环境效应,加强海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及更好地维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个人观点:海水中的重要元素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和地球化学循环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氯及其化合物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课件(第2课时氯离子的检验)
有效成分: NaClO
常温下,将Cl2 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制得以次氯 酸钠为有效成分的漂白液。
思考: 日常生活中用次氯酸盐而不用氯水作漂白剂是什么原因?
实验室中使用的氯水只能现配现用,并盛放在棕色试 剂瓶中。
试2写C出l2 该+ 2反C应a的(O化H学)2方=程=式C:a(ClO)2 + CaCl2 + 2H2O 。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氯离子的检验
一、氯气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很强的氧 化性,表现为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1.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2Na+Cl2==△===2NaCl
Cu+Cl
△
2=====CuCl
2
2Fe+3Cl2==△===2FeCl3
练习5.常温下,A是双原子分子气态单质,有毒性,B、C、D都 是含A元素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1)分别写出A、B、C、D的化学式:
A: Cl2
B: HClO
;
C: NaCl
D: HCl 。
(2)写出A→B D→A的离子方程式
A→B Cl2 + H2O H+ + Cl-+ HClO 。
D→AMnO2 + 4H+ + 2Cl-
气体不易溶于水,
③_气__体__与__水_或__空__气__中__的_成__分__是__否__发_生__反__应__。 且不与水反应。
(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制取原理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是选用氧化剂(如MnO2、KMnO4、
KClO3等氧化性物质)将盐酸中的部分氯离子氧化而得到氯气。 ① 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 2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过滤
D.升华
【解析】 蒸发液体,需使用蒸发皿、酒精灯、火柴、玻璃棒、铁架台、铁 圈或三脚架,所给仪器充分。萃取需使用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铁圈,所 给仪器充分。升华需使用酒精灯、火柴、烧杯、圆底烧瓶、铁架台、铁圈,所 给仪器充分。过滤则因缺少滤纸而无法实现,故C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下列元素①Cl ②Na
一、卤素单质性质比较
1.溴单质和碘单质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水中
溴单质
深红棕色 液体 可溶;黄→橙色
碘单质
紫黑色 固体 难溶;深黄→褐
溶解
性和 溶液 颜色
色
酒精中
易溶;黄→橙红 易溶;棕→深棕 色 色
2.氯、溴、碘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实验
实验操作
项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少量氯水加
氯置 换溴 入盛有NaBr溶 液的试管中,
白色
无色 白色
【名师解析】 各处发生的反应及现象分别为: ①KClO3+6HCl(浓)===KCl+3Cl2↑+3H2O;产生黄绿色气体。 ②2NaBr+Cl2===2NaCl+Br2;Br2溶于水显橙色。 ③2KI+Cl2===2KCl+I2;I2遇淀粉变蓝色。 ④Cl2+2NaOH===NaCl+NaClO+H2O;两种盐的水溶液都无颜色,故 棉球显白色。 【答案】 A
(2)AgX均难溶于水(X=Cl、Br、I)。
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 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分别装有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 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① A 黄绿色
② 橙色
③ 蓝色
④ 白色
B
C D
无色
黄绿色 黄绿色
橙色
橙色 无色
紫色
蓝色 紫色
③Br
④I
⑤Mg
⑥U属于海水中的
微量元素的是(
A.①②⑤ C.①②③④ 【答案】 B
)
B.④⑥ D.③④⑤⑥
2.在焰火、闪光粉、鞭炮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工业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
在某气体中冷却,下列可作为冷却镁蒸气的气体是(
①空气 ②CO2 A.①② C.③④ ③Ar ④H2 ⑤N2
)
B.②③ D.④⑤
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名师解析】 萃取、分液操作的主要步骤有:检查是否漏液→加入液体 →倒置振荡→静置分层→分液(获得下层液体)→上口倒出上层液体。萃取剂 选择的依据为:与原溶剂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 的溶解度大;萃取剂不与原溶液反应。 【答案】 (1)(C) (B) (D) (G)
【答案】 AD
二、萃取和分液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1.原理 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另一种 溶剂里提取出来。 2.操作步骤
3.注意事项 (1)萃取剂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①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相溶; ②萃取剂和溶质互不发生反应;
③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Cl-、SO32-,向该溶液中加入 一定量溴水,充分振荡后溶液呈无色,由此可知原溶液(多选)( A.肯定不含I- C.肯定含有Cl- B.肯定不含Cl- D.肯定含有SO32- )
【解析】 若存在I-,则被Br2氧化为I2,溶液会变为褐色,故I-一定不存
在;而一定存在能被Br2氧化为SO42-的SO32-;在此情况下Cl-是否存在难以 确定。
溶液由无 色变 为橙色 溶液由无
氯可以置换出溴 Cl2+2NaBr===2NaCl
振荡
将少量氯水加 氯置 换碘 入盛有KI溶液 的试管中,振 荡
+Br2
色变
为褐色
氯可以置换出碘 Cl2+2KI===2KCl+I2
将少量溴水加
(1)溴和碘与Cl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①跟金属单质反应:2Fe+3X2===2FeX3(X=Cl、Br),而Fe+I2 ②与H2化合:H2+X2 2HX(X=Cl、Br、I)。 ③与H2O反应:H2O+X2===HXO+HX(X=Cl、Br、I)。 ④与碱溶液反应:2NaOH+X2===NaX+NaXO+H2O(X=Cl、Br、I)。 FeI2。
三、溴和海水提溴
1.卤族元素 (1)卤素:F、Cl、Br、I等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有一定的 族元素。 (2)氯、溴、碘单质氧化性的强弱顺序 性,统称为卤 相似
氧化性:
Cl2>Br2>I2 ,利用碘的这个特性可进行碘的 升华 和 分离 。 提纯
(3)碘的特性及应用 ①碘易
②碘遇淀粉溶液变
,利用这个特性可进行碘的 蓝
。 鉴别
2.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步骤
=Br2+2Cl--
3.溴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1)在工业上,溴大量地用来制造燃料的抗爆剂 ,见光容易分解的 AgBr 常 被用作感光材料; (2)在农业生产中,常常使用含溴的杀虫剂; (3)在医药方面, NaBr 和 KBr 常被用作镇静剂。
元素举例
Na、Cl、Mg、S、N
存在形式 盐
等
小于1mg· L- 1 锂、碘、铀
微量元素
2.几种元素的主要用途
(1)食盐:常用 调味品 ,对人体的 血液循环 和新陈代谢 有重要作用, 也是 氯碱工业 的原料。 (2)锂: 热核反应 的重要材料之一,也是制造锂电池 和 特种合金 的 原料。 (3)碘:可用于制药,如碘酒,人缺碘容易形成 甲状腺肿瘤 ,所以我国 规定食盐中必须加入 KIO3 ,以确保人体的摄碘量。 (4)铀:可作为 核燃料 。
(2)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
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进行(E)操作时漏斗里的液体能够流出
(3)CCl4与水不互溶;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很多
2.某实验室仅有如下仪器或用具:烧杯、铁架台、铁圈、 三脚架、漏斗、分液漏斗、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 瓶、火柴。从缺乏仪器的角度看,不能进行的实验项目是( A.蒸发 B.萃取 )
(2)萃取常在分液漏斗中进行,分液是萃取操作中的一个步骤。 (3)操作注意问题 ①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 ②倒转分液漏斗时,应关闭玻璃塞和活塞,防止液体流出,并且要不时旋开活 塞放气,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 ③分液时要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 上的小孔,保证漏斗内与外界大气相通,同时漏斗下端管口要紧贴烧杯内壁,从 而使液体顺利流下。 ④下层液体要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从漏斗上口倒出。
口倒出上层溶液;(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
漏斗口上的小孔;(H)静置,分层。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 写)______→______→______→(A)→(H)→______→(E)→(F)。
(2)上述(E)步骤在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aCl (2)晒盐(或蒸发水分)
化工生产
(3)
(4)MgCl2Mg+Cl2↑ (5)不合适,因为提取镁的母液中,含有过量Ca(OH)2,通入的Cl2将与 Ca(OH)2反应而被吸收,增大了Cl2的用量,从而增加了经济投入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了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已知溴水为橙色,单质 碘可使淀粉变蓝色,单质的氧化性:Cl2>Br2>I2。结合题目信息,甲溶液 为橙色,说明甲溶液内含Br-;丙溶液不变色,说明丙溶液里无I-或Br-, 则只能有Cl-,则乙溶液里一定含I-。 【答案】 B
5.海洋资源的综合运用,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对 海水进行研究。同学们提出了下列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海水有咸味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它的最大用途是_____。 (2)从海水中提取NaCl,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提取NaCl后剩余的海水(苦卤)可用来提取Mg和Br2。请你设计提取Mg和 Br2的工业流程。
的原理是溴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但密度大于水,水在其上层形成一层液面而防 止了溴的挥发。 【答案】 B
4.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一种X-(X-为Cl-、Br-、I-)离子,向甲
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A.Br-、Cl-、I- C.I-、Br-、Cl- ) B.Br-、I-、Cl- D.Cl-、I-、Br-
第4 节
海水中的元素
1.了解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和应用。 2.了解海水提镁的工业流程和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3.认识镁单质的还原性和主要用途。 4.认识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掌握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5.了解溴单质及溴的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一、海水——元素宝库
1.分类
分类 常量元素
含量
大于1mg· L- 1
2.实验室怎样保存溴、碘单质?如何检验I-? 【提示】 (1)实验室中保存Br2的做法是:①盛在细口、配有磨砂玻璃塞
的棕色磨砂玻璃瓶中;②向盛Br2的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③将盛Br2
的试剂瓶在低温避光处存放。(2)碘单质在常温下呈固态,晶体I2易升华。故 通常在保存固体碘时:①盛在广口玻璃瓶中,用磨砂玻璃塞;②在低温、 避光处存放;(3)利用I2遇淀粉变蓝,可先通入Cl2,再加淀粉,如果溶液变 蓝,则说明原溶液中有I-。
(1)固液分离一般用过滤的方法。 (2)液液分离一般用萃取或蒸馏的方法。 (3)溶液和胶体的分离一般用渗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