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说课稿全册
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说课稿: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首先,分发史料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分析史料,加深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就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势和不足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接着,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秦始皇、臣子等角色,模拟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下的政治决策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三)互动方式
在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时,我计划采取以下方式:首先,通过提问、回答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出问题和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其次,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此外,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通过这些互动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试成绩等多方面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对比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些反思和改进措施,我将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绩。
1.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等。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及其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内容,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人民版全套))

高中历史教案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通史概要: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
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
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
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
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
初中新课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其深远影响,西周的礼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说课稿全套(附高中历史说课稿模板)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说课稿全套高中历史说课标准模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首先,我说下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是人教版必修第单元第课。
本课的知识、理论、方法是学好以后内容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开篇点题(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主要史实,如……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以及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老师启发为先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通过大量史实、图片等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在小组讨论、合作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讲授……,培养或激发学生……三、说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是本课的核心知识点,只有理解和掌握……,才能形成关于本课完整的知识体系。
……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上谈谈。
基于本课的特点,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图表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我将从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下是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源头,也是秦汉以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基础。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对中国社会各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课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与血缘关系维护的宗法制。
它们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重点难点课标对本课内容作了如下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我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考能力但是知识的储备和认识水平毕竟有限,再加上这一时期时代久远,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所以教师仍需深入浅出采取生动的方法。
根据以上学情和课标要求,我将本课重点确定为:分封制,宗法制的作用;把难点确定为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以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及本课重难点,我从三个维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并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的相关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分为二的评价分封制的影响,逐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学习,认识到古人的政治智慧,进一步明确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的理念。
四、教法与学法1、说教法根据上述重点和教学目标,将采用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结合,创设情境,设疑引思2、说学法为了使所学知识能够更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将采用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方法,注重学习过程的生成性。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我将通过让同学讲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出夏朝的建立,从而导入新课。
2、课程教学对于第一个子目,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首先介绍禹建立夏朝的史实,再让学生阅读教材弄清楚,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的基础和实质分别是什么,结合卜辞插图理解它的神秘性,并对王位世袭制做出评价。
高一历史必修一说课稿

高一历史必修一说课稿篇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本课在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秦朝开创的君主*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并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对此后我国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皇帝制度中的世袭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源于西周的宗法制度。
2、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点。
2)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3)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与弊。
4)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在师生问题探究过程中,学习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学习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
学习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秦朝建立的君主*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当时是进步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认识秦朝统一的重大作用,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特点;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与弊难点:正确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二、说学情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秦始皇及君主*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已经有了初步的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能力。
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增强,但是在辩证地历史地分析问题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三、说学法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
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四、说教法本单元的重点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课的重点难点就要围绕中央集权制度来设置,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性思考。
评价秦始皇和秦朝巩固统一措施在初中已经作为重点内容学习、所以本课不在列为重难点,避免与初中的知识点重复,提高学习效率。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说课材料).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 页共8 页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教材分析关于本课,《课程标准》的学习要点是“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但从历史溯源,应从夏商讲起,将重点放在西周的政治制度上。
本单元内容以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介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
从此立意出发,本课则应突出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前,存在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分封制向其过渡的转变。
课文包含三个小节,第一节“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第二节“等级森严的分封制”,第三节“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万事开头难。
本节课作为高中历史新课程第一模块的第一课,内容枯燥,时间跨度大,能否讲好这节课,影响到其后课程能否顺利进行。
二、学生分析高一新生刚刚结束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对历史的认识仍处于感性层面,知识结构不完整。
在高中阶段第一堂历史课的教学中,应注意联系这个实际,做好初中与高中历史课学习的顺利过渡,引导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 页共8 页了解夏商时期确立的王位世袭制、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
培养搜集、阅读历史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归纳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及影响,初步掌握解读历史信息的方法。
通过简要梳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演变,培养和提高历史意识,掌握历史性地分析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夏、商、周三代创造了中国早期的特色政治文明,是对世界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贡献。
四、重点、难点1.重点: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效维护了西周的统治和社会稳定,且上承夏商王位世袭制,下启秦汉的中央集权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五、教法、学法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史料分析,以及带领学生的互动,使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特点以及影响等浅显易懂,便于学生识记。
主要的方法有:讲解法、设疑引思法、历史插图学习法、资料的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人教版高一历史说课稿(5篇)

人教版高一历史说课稿(5篇)人教版高一历史说课稿(精选5篇)在撰写说课稿时应重点讲清楚每个环节安排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论依据,还要做到前后呼应,使前三个方面内容落实到实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高一历史说课稿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人教版高一历史说课稿(篇1)各位老师:你们好!我来自,我今天说课的课例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专题《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中的第一课《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说课内容将围绕六个方面展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讲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教材是专题六的第一课,专题六是新高考增加的考试内容,主要讲述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的精华-民主与法制,是古典世界留给后人的一笔珍贵的政治文化遗产。
第一课的内容是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赖以萌芽、发展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认识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很大,从中对我们有所借鉴。
因此本课无论是在本专题还是在政治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通过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希腊公民的素质的阐述,来认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和社会基础。
2、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的了解,培养学生全方位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本课三个知识点进行课前预习,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形,体会古代西方世界的公共政治活动氛围。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的认识,使学生明白一种制度的产生总是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一方水土、一种社会制度造就一方人民。
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得益于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和享有充分政治权利的公民。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说课稿全册教案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板书一、说教材《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的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夏商周三朝的兴起、强盛和衰落有着重要影响。
本节课分三个部分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产生、内容特点和影响进行了阐述。
此外,教材还通过“学思之窗”“历史纵横”等栏目,对学生理解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提供了一些详细史料。
二、教学目标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知道它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
(2)掌握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理解它对西周强盛和衰落的影响。
(3)理解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探究它对中国社会深远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高中历史说课稿(1)通过历史资料和图表,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辩论赛和历史短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模拟历史情景,体味历史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古人高超的政治智慧,进一步确立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的理念。
4、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是: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说学情高一学生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但是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要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说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先向评委介绍我的教法。
教学时主要采用3个方法。
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
创设情境,设疑引思。
通过图表和资料,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
“教是为了不教”。
新《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