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回用

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回用

2023-11-07•污水处理概述•污水处理技术•再生水回用概述•再生水回用技术•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回用的未来趋势目•案例分析录01污水处理概述污水的来源与分类污水的来源污水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雨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商业和公共场所的厕所、洗涤池和厨房等;工业废水来自制造业、化工、纺织等行业;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畜禽养殖等;雨污水则来自降雨径流和初期雨水。

污水的分类根据污水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将污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雨污水。

此外,根据污水的处理方式和用途,还可以将污水分为城市污水、工业污水和农村污水等。

污水处理的基本流程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漂浮物,如垃圾、树枝等。

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通过物理方法,如沉淀、过滤等,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漂浮物,使水质得到初步净化。

采用生物方法,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盐,使水质得到进一步净化。

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如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等,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以满足更高的水质标准。

污水处理的目的与意义污水处理的目的污水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使水质得到净化,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要求。

同时,污水处理还有助于防止水体污染,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污水处理的意义污水处理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污水处理可以减少污染物质进入水体,防止水体恶化,保护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其次,污水处理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污水处理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02污水处理技术吸附处理利用活性炭、树脂等物质吸附有机物和重金属。

离心分离利用离心力将悬浮物和液体分离。

筛网过滤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有机颗粒。

格栅处理去除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

沉砂处理去除无机颗粒,如泥沙、碎石等。

调节pH值,去除酸性或碱性物质。

中和处理利用化学消毒剂杀死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污水处理流程

污水处理流程

污水处理流程1. 污水收集与预处理污水处理的第一步是收集污水并进行预处理。

污水收集系统通常由下水道管道组成,将污水从不同来源如家庭、工厂和商业建筑中收集起来。

在污水进入处理厂之前,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以去除颗粒物、沉积物和油脂。

这通常通过物理方法如网格过滤和沉淀池来完成。

2.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这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实现的。

污水处理厂通常使用活性污泥系统来进行生化处理。

在活性污泥系统中,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微生物在氧气供应下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好氧化过程和污泥的浓度。

3. 深度处理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还可能含有一些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需要进一步深度处理。

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和紫外线消毒等。

生物滤池是通过固定在滤料上的微生物降解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质。

活性炭吸附则通过将污水通过活性炭床来吸附有机物质、氨氮和氯化物等物质。

紫外线消毒则是通过将污水通过紫外线辐照来杀灭细菌和。

4. 澄清与沉淀澄清与沉淀是将处理后的污水中的固体物质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这一步通常通过沉淀池来完成。

在沉淀池中,污水会缓慢沉淀,固体物质会沉到池底形成污泥,而清水则从池的上部流出。

5. 再生与回用经过澄清与沉淀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进一步进行再生与回用。

这需要使用深度处理方法如逆渗透、超滤和电离交换等来去除残留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

经过这些处理后,污水可以用于灌溉农田、冷却设备和景观浇灌等。

6. 尾水处理和排放尾水处理是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处理的过程。

这些副产物可以是沉淀池中的污泥或深度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浓缩液。

污泥通常经过稳定化处理后,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或填埋材料使用。

而浓缩液则经过特殊处理后进行排放,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排放的水质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标准。

以上就是污水处理的基本流程。

通过对污水进行收集、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澄清与沉淀、再生与回用以及尾水处理和排放等步骤,可以将污水处理成环境友好的水资源。

污水深度处理的概念

污水深度处理的概念

污水深度处理的概念污水深度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多级处理,以达到更高的处理效果和水质要求的过程。

它是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进一步改进和升级,能够更彻底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氮磷等污染物,提高出水水质,达到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一、污水深度处理的原理污水深度处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1. 初级处理:包括格栅、砂池等物理处理方法,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沉淀物。

2. 生化处理:采用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通过好氧菌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去除其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3. 深度处理:采用深度过滤、吸附、活性炭等方法,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微量有机物、重金属等难降解物质。

4. 消毒灭菌:使用紫外线、臭氧等方法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杀灭残留的细菌和病原体。

二、污水深度处理的优势污水深度处理相比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水质:深度处理能够更彻底地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使处理后的水质更清澈、透明,达到更高的水质要求。

2. 改善环境:深度处理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3. 节约资源:深度处理可以回收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减少对化肥等资源的需求,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4. 降低成本:虽然污水深度处理的投资成本较高,但长期运行下来,由于能够回收利用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可以降低运行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三、污水深度处理的应用领域污水深度处理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农村污水处理站等场所。

它不仅可用于处理生活污水,还可以处理工业废水、农田排水等不同类型的污水。

四、污水深度处理的案例1.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处理厂采用了深度处理工艺,通过多级过滤、生物脱氮除磷等步骤,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可以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和城市绿化。

2. 某工业废水处理厂:该工业废水处理厂采用了深度吸附和活性炭处理工艺,有效去除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使出水水质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达到了循环利用的要求。

污水处理工艺的流程

污水处理工艺的流程

污水处理工艺的流程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对污水进行处理和净化的一系列工作流程,以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工艺的流程。

1. 污水采集与初步处理污水处理的第一步是采集污水,并进行初步处理。

污水可以通过下水道系统或者污水采集系统采集起来。

初步处理主要包括格栅过滤、沉砂池和沉淀池等工艺,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沉淀物和悬浮物。

2. 污水调节与均化经过初步处理的污水会存在流量和水质的波动,需要进行调节和均化,以便使后续处理工艺能够稳定运行。

常见的调节与均化工艺包括调节池和均化池,通过控制进水流量和水质的变化,使污水的特性趋于稳定。

3. 污水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污水处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等。

在生物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氧化和厌氧化的条件,以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率。

4. 污泥处理与回用在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需要进行处理和回用。

常见的污泥处理工艺包括浓缩、脱水、消化和干化等。

通过这些处理工艺,可以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降解,减少体积,并可以将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或者加热等用途。

5. 污水深度处理经过生物处理和污泥处理后,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已经得到较好的去除。

但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质,需要进行深度处理。

常见的深度处理工艺包括沉淀、过滤、吸附和氧化等。

这些工艺可以去除残存的悬浮物、微生物和有机物质,使污水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6. 污水消毒污水处理的最后一步是进行消毒,以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防止疾病传播。

常见的消毒工艺包括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和氯消毒等。

消毒后的污水可以安全地排放或者回用。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工艺的流程包括污水采集与初步处理、污水调节与均化、污水生物处理、污泥处理与回用、污水深度处理和污水消毒。

每一个工艺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运行,可以有效地处理污水,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水的处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将废水进行处理后直接排放,这种处理方法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净化效果,但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也不可避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成为了当下的热点话题。

一、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传统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仅仅只是将污染物原封不动地排放到环境中,导致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因此,需要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将其中有害成分剔除,满足污水排放标准,同时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1.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一种生态友好型的废水处理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成无害物质的过程。

多种微生物是经过长期的筛选和培养后,形成一种特定的菌群,能够分解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将其净化。

2.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半透膜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出来,达到净化的目的。

不同尺寸的有害物质能够通过不同孔径的膜,从而实现了对废水中恶臭、颜色、悬浮物、重金属等不同成分的分离和去除。

3.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法是将氧化剂加入废水中,促进污染物分子链的氧化断裂,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稳定等特点,对各种难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都比较显著。

4.吸附分离技术吸附分离技术是利用吸附材料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在表面,去除有机物、金属离子和细小的颗粒物等,这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废水处理方法。

同时,吸附材料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可以节省成本。

二、工业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废水的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而工业废水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作为有效的资源,被回收和利用。

因此,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了当下的发展趋势。

1.重金属和废酸的回收工业生产中,废酸废碱和重金属的排放对环境构成了较大的危害。

但是,这些废液中同时也包含了大量有价值的金属,如果能够进行回收利用,将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

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与思考题习题与思考题第⼀章污⽔⽔质与污染指标1.列表归纳污染物的类别、危害及相应的污染指标。

2.⼀般情况下,⾼锰酸钾的氧化能⼒⼤于重铬酸钾(前者的标准氧还原电位为1.51V,后者为1.33V),为什么由前者测得的⾼锰酸盐指数值远⼩于由后者测得的COD值?3.通常COD>BOD20>BOD5>⾼锰酸盐指数,试分析原因。

4.含氮有机物的好氧分解分两个过程:氨化和硝化。

⽣活污⽔的BOD5与哪个阶段相配?氨化与硝化能否同时进⾏?第⼆章⽔体污染与⾃净1.怎样辨别河流的受污状况与⾃净能⼒?2.河流⽔体的主要⾃净机理是什么?氧垂曲线主要描述什么作⽤与过程?3.河流⾃净氧垂曲线⽅程式的⼯程意义是什么?应⽤时需注意什么问题?4.试验表明,T(℃)时的第⼀阶段⽣化需氧量L T与20℃时的第⼀阶段⽣化需氧量L20有如下关系:L T=(0.027+0.6)L20。

试问L为什么依温度的不同⽽异?5.某城镇废⽔量为500m3/h,服务的当量⼈⼝为19.2万,若每当量⼈⼝每天排出的BOD5为25g,试根据上题公式计算10℃(冬季)及24℃(夏季)时废⽔中BOD5的总量(kg/d),并略述其对处理负荷的影响。

6.在⽔体⾃净计算过程中,已确定出排污点处河⽔与污⽔完全混合后允许的有机物总量为11.20mg/L,已知混合后20℃时的耗氧速度常数为0.18,试求定排污点处允许的BOD5值。

7.⼀条⼤河的⾃净常数f=2.4,k1=0.23d-1,河⽔和废⽔混合在受污点的起始亏氧量为D a=3.2mg/L,起始L a=20.0mg/L。

试求:(1)距受污点1d流程处的亏氧量;(2)亏氧临界点的时间t c与亏氧量D c;(3)最⼤复氧速率点的时间t i与亏氧量D i。

第三章污⽔的物理处理1.城市污⽔常⽤的物理处理设备有哪些?各部分作⽤是什么?2.查阅资料和⼿册归纳总结格栅和筛⽹各⾃作⽤是什么?它们各适⽤于什么场合?3.试述格栅、沉砂池、初次沉淀池和⼆次沉淀池在污⽔处理中的功能。

污水深度处理的概念

污水深度处理的概念

污水深度处理的概念污水深度处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对污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使其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从而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一种技术手段。

这种处理方法主要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以及农村污水处理等领域。

一、污水深度处理的原理和过程污水深度处理的过程主要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等多个阶段。

1. 预处理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对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包括除砂、除油、除渣等工艺。

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伤害,同时也为后续处理提供更好的条件。

2. 初级处理阶段:该阶段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悬浮沉淀物和部份溶解性有机物。

常见的处理工艺包括格栅过滤、沉砂池、沉淀池、调节池等。

通过这些处理工艺,可以使污水中的固体物质得到有效去除,降低水质的浊度和有机物的含量。

3. 二级处理阶段:该阶段主要通过生物处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常见的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池法、人工湿地等。

在这些处理工艺中,微生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过其代谢活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进一步降解。

4. 三级处理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对二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微量有机物、微生物和营养物质。

常见的处理工艺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紫外线消毒等。

通过这些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病原体,提高出水水质的安全性。

二、污水深度处理的意义和作用1. 保护环境:污水深度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减少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保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促进健康:经过深度处理的污水可以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3. 资源回收:深度处理后的污水中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城市绿化等用途,实现资源的有效回收和利用。

排水工程各章重点(附答案)

排水工程各章重点(附答案)

第一、二章 重点内容一、按照处理原理分废水处理基本方法(填空或选择准备)物理处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呈悬浮态固体污染物。

方法有:筛滤、沉淀、上浮、气浮、过滤、吹脱、反渗透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反应分离回收污水中各种形态的污染物。

方法有:中和、混凝、电解、氧化还原、气提、萃取、吸附、离子交换、电渗析生物化学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

方法有:好氧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厌氧法二、按处理程度分填空或选择准备)一级处理:除去呈悬浮状态固体二级处理除去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磷和氮等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三、解释BOD 和COD(1)化学需氧量(COD):指用强化学氧化剂(我国法定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2CO 与O H 2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 表示,简写为COD 。

化学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污染越严重。

(2)生化需氧量(BOD):水温20℃条件下,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mg/L)。

思考题:为什么用5BOD 能代表总的生化需氧量?(9P )(要讲的内容)答:四、水体的自净作用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回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或水体净化。

水体所具备地这种能力称为水体自净能力或自净容量。

五、按照机理来分,水体自净过程有哪几种类型?答:水体自净过程非常复杂,按机理可分为3类:①物理净化作用: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稀释、混合、沉淀与挥发,使浓度降低,但总量不减;②化学净化作用: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净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合成、吸附凝聚(属物理 化学作用)等过程,使存在形态发生变化及浓度降低,但总量不减;③生物化学净化作用: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水生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其存在形态发生变化,有机物无机化,有害物无害化,浓度降低,总量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5)指标要求
1)DO:氧是电子受体,≮1mg/L 2)温度:20~30℃,15℃下降, 5℃停止 3)pH :8.0 ~8.4 4)污泥龄:最小世代的二倍以上 5)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抑制作用
12
2. 反硝化
(1)反硝化菌:
异 养 型 (heterotriphic) 兼 性 厌 氧 菌 (facultative anerobe): 有机物电子供体,NO3-N电子受体
三级反硝化反应器:厌氧-缺氧交替运行、
外加碳源
投甲醇量Cm=2.47NO3-N+1.53NO2-N+0.87DO
19
2.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 (A/O) (1)流程
分建式
20
合建式
21
优点:
前置反硝化系统,内循环,消化液回流,不需外 加碳源;
投碱量减少一半:
还原1mgNO3-N,反硝化生成3.75mg碱度 氧化1mg NH3-N ,硝化消耗7.14mg碱度 缺点: 沉淀池反硝化,污泥上浮
快滤池、微滤机、混凝沉淀
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臭氧 氧化 吹脱、折点氯化脱氨、生物脱 氮 金属盐混凝沉淀、石灰混凝沉 淀、生物除磷 反渗透、电渗析、离子交换
臭氧氧化、消毒(氯气、次氯 酸钠、紫外线)
3

7.2 悬浮物的去除

(混凝沉淀、过滤技术) (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

7.3 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
13
2. 反硝化




(2)环境因素 1)碳源:污水BOD/T-N>3~5,否则外加 C源 甲醇 2) pH 6.5 ~7.5, pH> 8.0 或 pH< 6.0不 利 3)DO<0.5mg/L,厌氧、好氧交替环境中 生活为宜 4)温度 20~40℃ ,温度变化系数1.06 ~ 1.15
14
2)厌氧-好氧除磷工艺
36



该工艺特点 1)反应器内停留时间3h~6h,比较短 2)曝气池内MLSS:2700 ~3000mg/L 3)污泥含磷率约为4% ,污泥肥效好 4)SVI<100,易沉淀,不膨胀 5)处理水P<1.0mg/L,去除率76%左右 6)P/BOD值高,污泥产量低,除P率难于进 一步提高 7)沉淀池易形成缺氧状态,产生释放磷现象, 应及时排泥和回流

16
Using methanol as the carbon source, the energy reaction is represented as follows:
17
四、生物脱氮工艺

1.活性污泥法脱氮传统工艺
18
特点: 一级曝气池:去除BOD COD,氨化 NH3 NH4
二级硝化曝气池:投碱
在厌氧条件下 水解,放出H3PO4和ADP.
,聚磷菌体内的ATP进行
31
32
Fate of soluble BOD and phosphorus in nutrient removal reactor
33
生物除磷工艺:
1)Phostrip除磷工艺
34
该工艺特点
1)生物除磷与化学除磷结合,处理水P<1mg/L

25
石灰混凝除磷影响因素
1 ) pH值:原污水 11,二级出水 9.5,处理 水P<1mg/L 2)聚磷酸盐的去除率低于正磷酸盐 聚磷酸盐中:焦磷酸盐、三聚磷酸盐、偏 磷酸盐 3 ) 当 pH 值 10.5 , Ca>40mg/L , 处 理 水 P<0.25mg/L
26
Phosphate Precipitation with Calcium
一、混凝沉淀除磷技术
1.金属盐混凝沉淀除磷
(1)铝盐除磷
特点:1)pH介于5~7; 2)混合液碱度降低, pH降低; 3)混凝沉淀污泥回流提高P的去除率。
24
(2)铁盐除磷 特点: 1)充足的氧; 2)生成物为FePO4和Fe(OH)3; 3)铁的酸洗废水可作为混凝剂用于除P。 (3)石灰混凝除磷


7.4 溶解性无机盐类的去除

(反渗透、电渗析、离子交换)
(液氯、臭氧、次氯酸钠、紫外线)

7.5 污水的消毒处理

4
7.6 脱氮技术
一、概述 氮:有机体(动物蛋白、植物蛋白) 氨态氮(NH3 NH4) 亚硝酸氮( NO2)硝酸氮(NO3 )气态氮(N2) 微生物细胞合成:

BOD:N:P=100:5:1,二级污水处理N去除率较低 危害:水体富营养化、作物贪青倒伏
37
38
7.8 同步脱氮除磷技术

一、巴颠甫(Bardenpho)脱氮除磷工艺
39
二、A-A-O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AnaerobicAnoxic-Oxic)
40
生物除磷脱氮过程中不同区域
区域 生物化学转化
聚磷菌吸收和储存挥发性 脂肪酸; 厌氧区 异养菌发酵容易降解的有 机物; 磷的释放
27
石灰混凝沉淀除磷处理流程
28

石灰再生系统
29
二、生物除磷原理
活性污泥组成
生物除磷:利用聚磷菌一类微生物,能 够过量地,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要, 从外部环境摄取磷,并将磷以聚合的形 态储藏在菌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排出 系统外。
30
生物除磷机理:
1)聚磷菌对P的过剩摄取
聚磷菌好氧呼吸摄取环境中的 H3PO4, 一部分用于合成 ATP,一部分生成聚磷酸盐。 2)聚磷菌对P的释放
2)石灰用量低,21~31.8mgCa(OH)2/m3污水
3)污泥含磷量2.1% ~7.1% 4)SVI<100 5)根据BOD/P比值调节回流污泥与混凝污泥量的 比例 6)本工艺流程复杂,运行管理比较麻烦,运行 费、建设费较高。
7)沉淀池Ⅰ的底部形成缺氧状态,产生释放磷 现象,应及时排泥和回流。
35

5
二、氨的吹脱去除
1. 原理
pH11时,NH3占90%以上
2. 氨气脱除塔
石灰预处理, pH11, 气水逆流,填料碰碎, 游离氨气逸出
6

3.氨气吹脱去除的优缺点 优点:
除氨效果稳定 操作简便,易控制


缺点:
逸出的游离氨造成二次污染:回 收 石灰易生成水垢:改用氢氧化钠 水温低影响脱除效果

功能、作用 用途

筛选聚磷菌

除磷
反硝化; 缺氧区 产生碱度。

将硝酸盐氮转化 成氮气; 筛选反硝化菌。


脱氮
生物硝化; 由聚磷菌代谢储存的基质 和外部基质; 好氧区 异养菌代谢外部基质; 磷的吸收; 消耗碱度。

氨氮转化成硝酸 盐氮; 吹脱除氮; 形成聚磷酸盐。

除磷 脱氮

反硝化进程慢,内循环比大,运行费用高
22

(2)影响因素
1)水力停留时间:反硝化2h,硝化6h 2)内循环比:200% 3)MLSS值:3000mg/L以上 4)污泥龄:30d以上 5)N/MLSS≯0.03gN/gMLSS· d 6)进水总氮浓度:30mg/L以下

23
7.7 除磷技术
10
(3)硝化菌
从 CO2 获取 C 源,从无机物氧化获能, 化能自养菌 (autotrophic) ,不生芽孢的短杆 状细菌。
(4)硝化反应条件
1)好氧条件,并保持一定碱度。 1g氨态氮对应7.1g碳酸钙碱度 2 )有机物含量不应过高, BOD 应在 15 ~ 20mg/L以下,否则异氧菌迅速增值,自养 菌无优势
第7章 污水的深度处理 与回用
1
7.1 概述

二级处理后水质

BOD 20~30mg/L,COD 60~100mg/L,SS 20~30mg/L, NH3-N 15~25mg/L, P 6~10mg/L,细菌,重金属,有 毒物质 残存SS,脱色、除臭 降低BOD、COD、TOC 脱氮、除磷 消毒杀菌
15
Using methanol as the carbon source, the energy reaction is represented as follows: Step 1: Nitrate to Nitrite 6NO3 + 2CH3OH → 6 NO2+ 2CO2 + 4H2O Step 2: Nitrite to Nitrogen Gas 6NO2 + 3CH3OH +3O2→ 3 N2+ 3CO2 + 3H2O + 6OH Overall energy reaction: 6NO3 + 5CH3OH + 3O2→ 3 N2+ 5CO2 + 7H2O + 6OH

Calcium is usually added in the form of lime Ca(OH)2. From the equations presented previously, it will be noted that when lime is added to water it reacts with the natural bicarbonate alkalinity to precipitate CaCO3. As the pH value of the wastewater increases beyond about 10, excess calcium ions will then react with the phosphate to precipitate hydroxylapatite Ca10(PO4)6(OH)2.
41

三、生物转盘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