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时代下中国公益广告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公益广告的创意策略浅论

新媒体时代公益广告的创意策略浅论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然而人们对公益广告也越来越了解。
因此,对公益广告而言,进入新媒体时代,只有不断适应目前新媒体发展趋势,把公益广告的发展与新媒体相结合,不断在创新中求发展,才能改变当下公益传播的劣势并获得更大的实效,最终突出重围,获得发展。
因此本文在剖析新媒体时代特点的基础上,追寻公益广告的变化历程,分析公益广告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困境,并探究公益广告的发展创新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公益广告;创意策略引言新媒体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为公益广告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新媒体平台整合了互联网资源,凝聚了全民传播合力,使得公益与商业结合更为紧密,公益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1公益广告公益广告不以营利作为创作目的,而是以阐述社会热点问题,并对人们进行思想和行为引导为核心。
公益广告创作追求的不仅仅是广告效益,更多的是针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解读的广告信息宣导,因此,公益广告在传播过程中具有社会效益、主体现实以及群体号召等多种作用。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虽然公益广告并不能够给创作企业带来极高的经济效益,但这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群体社会效益,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也能够直观地体现出企业的广告制作水平,社会企业依旧是公益广告创作的主要生力军。
同时,公益广告的内容也与商业广告存在本质性区别,商业广告的内容主要是对企业的某个商业产品进行宣传,力图通过广告的方式来提升销量,而公益广告的内容创作是从人们的生活出发,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取材并进行艺术加工,使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思想。
商业广告与公益广告的受众群体同样也存在较大区别。
商业广告大多针对产品有需求的群体,而公益广告是面向所有社会公众的,如以戒烟、戒酒、戒毒等主题为核心的公益广告,既能够对未接触烟、酒、毒的受众起到劝诫作用,又能够为已经受到烟、酒、毒伤害的相关人群,明确展示后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良问题,从而让人们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不良习惯。
公益广告论文范文4篇

公益广告论文范文1
公益也疯狂
——浅谈公益广告的发展蓝图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相对于物
质生活而言,人们的精神文明却相当匮乏。公益广告作为宣传社会公共意识的重要工具,其发展是值得我们探究的。本文首先回顾了公益广告的概念和发展现状,重点是研究未来公益广告的发展前途,特别是新兴媒体给公益广告带来的战略机遇。通过公益广告运用新技术实例和现状的分析,本文对此环境下公益广告的发展优化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益广告 发展 趣味 互联网
[论点]公益广告发展前途一片大好
[论据]1.经济迅速发展为,物质极大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为公益广告的发展提供基础。
2.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为公益广告利用新兴媒体扩大影响范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3.后现代化社会关注形势忽视内容的特点为创造能抓住公众眼球的公益广告提供依据。
公益广告论文范文2
1、把月光的莹洁剪裁,融成平等的眼神;把阳光的灿烂收集,涂抹温暖的双手;把花朵的芬芳采摘,氤氲真诚的心灵。国际残疾人日,把我们平等的眼神,温暖的双手,真诚的心灵送给他们,温暖他们的生命,温暖他们的心灵。
2、收起同情的目光,请用平行的视角对待,残疾人一样可以演绎精彩;投放尊重和友爱,请用援助的手给予关怀,残疾人一样拥有幸福的未来。善对残疾人,学会从他们身上去汲取那份坚强,那份乐观,那份对生命的执着。国际残疾人日,用心去祝福我们的残疾朋友吧。
1.公益广告的稳定投入不够。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公益广告不以盈利为目的没有经济基础做后盾,发展的底气不足。在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中很少有人会拿出钱来做公益广告,只有公司做大做强之后,有了一定的实力,才会有企业会为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而在公益事业上大把的扔银子;所谓“仓廪足而知礼节”,对于政府而言,只有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之后,呼吁人们精神文明才会得到回应。
公益广告的发展历程

公益广告的发展历程
公益广告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早期的公益广告
主要是以海报、传单等形式出现,用于宣传社会公益事业,如防治疾病、提倡道德等。
这些广告在当时的报纸、杂志、电视和电台等媒体上发布,以唤起公众的关注与支持。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广告业的发展,公益广告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时的公益广告更加充分地利用电视媒体的特点和影响力,通过动人的画面、音乐和文字来传递感人的故事,唤起公众的共鸣和行动。
这些广告常常以呼吁环保、反对战争、支援灾区等为主题,通过塑造正能量的形象和故事,鼓励公众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公益
广告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公益广告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同时也提供了更多创新的传播形式和方式。
例如,公益组织和社交媒体平台可以联合推出网上公益广告活动,鼓励公众通过分享、转发等方式参与其中。
此外,移动应用程序的兴起也为公益广告提供了更多创新的传播途径,如通过手机游戏、APP等形式向公众传达公益理念和行动。
总的来说,公益广告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传统媒体到电视媒体再到互联网时代的演变。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公益广告的目标都是通过感人的故事和形象唤醒公众的关注和参与,呼吁人们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新媒体下公益广告艺术发展

探究新媒体下公益广告艺术的发展摘要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网络传输和无线通信为基础技术进行的新媒体网络建设日趋完善,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借助新媒体通信工具收看到各种信息。
新媒体的发展无疑为公益广告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如何使得公益广告制作更加艺术,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是当前公益广告艺术发展面临的问题。
为此,本文从公益广告的文化内涵建设、公益广告的人性内涵挖掘、公益广告的审美情感诉求三个方面探究了新媒体下公益广告的艺术发展。
本文的研究对推动中国公益广告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探索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公益广告文化审美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所谓公益广告是指区别于商业广告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由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和组织等通过媒体手段发布的用于传播有益社会观念的广告。
相对于商业味十足缺乏文化内涵和审美内涵的商业广告,公益广告往往短小精悍,劝人向善,能够激发公众的良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发挥着重要的宣传作用。
中国的公益广告起步较晚,无论是宣传形式还是广告内涵都有待提高,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无疑为中国公益广告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所谓新媒体技术是指在媒体传播领域新兴起的应用技术,具体来说是指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而构建的新型媒体结构,例如,我们现在经常听说的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
新媒体技术除了被应用到人们的日常住宅外还被广泛应用于写字楼、商场等公共场所以及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等交通工具上。
由此可见,新媒体无论在传播速度上和覆盖广度上都有着巨大的进步,可以为我们的公益广告提供最广阔的平台。
这就为公益广告自身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公益广告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但却是以收获公共效益为目的的,一个好的公益广告带来的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为了使公益广告能够在新媒体体系下发挥最大的公益作用和社会效益,本文从公益广告的文化内涵建设、人性内涵挖掘和审美情感诉求三个方面研究了新媒体下公益广告艺术的发展,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新媒体下公益广告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广告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广告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广告: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近年来,公益广告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的有力推动力。
本文将就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1. 公益广告的种类丰富多样公益广告的种类日益增多,包括环保、健康、交通安全、艾滋病预防等多个领域。
公益广告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户外媒体等渠道传播,触及到了大多数人群。
2. 公益广告的传播渠道广泛公益广告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等,而是逐渐拓展至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成为公益广告传播的新渠道,大大提高了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
3. 公益广告对社会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公益广告通过积极倡导社会正能量,推动社会公德意识的提升,使公众对社会问题更加关注和关心。
公益广告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道德观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我国公益广告发展面临的挑战1. 公益广告投放不平衡目前,我国公益广告投放普遍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投放相对较少。
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导致很多地区的公众对公益广告的了解度不高。
2. 公益广告内容雷同化一些公益广告内容经常出现雷同现象,缺乏新颖的创意和独特性。
这种雷同化现象使公众产生审美疲劳,降低了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
3. 公众对公益广告的接受度有限一些公益广告内容过于严肃,缺乏趣味性。
公众可能对这类广告产生厌倦情绪,难以真正接受公益广告所传递的信息。
三、应对策略1. 加强公益广告的区域平衡投放应切实加强对农村地区和中小城市的公益广告投放,扩大公众的覆盖范围,提高公众对公益广告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2. 创新公益广告内容,提升传播效果公益广告应注重创意和独特性,不断追求新颖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吸引公众的眼球,并提高传播效果。
同时,可以借鉴国外成功案例,引进新颖的公益广告理念和技术手段。
3. 提升公益广告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公益广告可以通过增加趣味元素、设计互动环节等方式,吸引公众的兴趣和注意力。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策略探析的开题报告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策略探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兴传媒手段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使得公益广告更加多样化、立体化。
公益广告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传播,更有效地传递信息,提高了公益事业的宣传效果。
但同时,由于信息过载和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新媒体平台上的公益广告也面临着传播效果不佳、传播渠道狭窄等问题。
因此,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策略,对于提高公益广告传播效果,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策略,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分析新媒体时代我国公益广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2.探究新媒体平台下公益广告策略的有效性;3.提出我国公益广告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发展策略,促进其传播效果。
本研究对于促进公益事业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完善新媒体下公益广告的传播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公益意识,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具体研究步骤包括:1.阅读相关文献,梳理新媒体时代下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2.编制问卷,对受访者进行调查,分析公益广告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消费者接受度;3.分析调查结果,探讨公益广告在新媒体平台下的传播策略,提出不同层面公益广告宣传的具体方法和指导意见;4.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结论,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四、预期结果通过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策略,本文预期可得到以下结果:1.全面了解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益广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2.分析新媒体平台下公益广告策略的有效性,提出不同层面公益广告宣传的具体方法和指导意见;3.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五、论文结构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步骤、预期结果等内容。
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的传播策略

2015年第8期一、公益广告促进社会文明建设公益广告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传播主流价值观,影响受众道德观念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遏制社会不良风气,需要大力倡导。
同时,公益广告助力企业塑造良好企业形象,提升品牌资产,具有无形的商业价值。
近年来,公益广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中央文明办、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政府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中华好风尚”、“自强创辉煌”、“树立新风尚、迈向新世纪”、“改革开放30周年”等公益广告活动。
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第17号令《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每套节目中每天播放公益广告的数量不得少于广告总播出量的3%。
公益广告在营造文明社会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新媒体下公益广告传播环境的变化得益于移动终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在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借助数字技术进行广告传播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开放性、及时性,可以扩大受众覆盖范围,加强公益广告表现力,针对目标受众进行有效传播,从而形成良好传播效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利用新媒体进行公益广告传播的效果并不理想。
如目标受众模糊、广告内容枯燥、广告表现平庸、耗费时间长等问题,降低了公益广告的有效性。
大多数公益广告只是将新媒体当做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加以利用,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直接照搬到新媒体,忽视其自身特性,这种“新瓶装旧酒”的做法,难以发挥新媒体优势,实现倍增的传播效果。
因此,利用新媒体进行公益广告传播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三、公益广告借助新媒体的传播策略公益广告通过新媒体传播,需要充分考虑传播环境的特点和规律以及目标受众需求。
将受众感兴趣的内容以生动化的形式传播,吸引受众注意力并引发共鸣,引导受众的观念和行为,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1、内容故事化和生活化公益广告的内容是引起共鸣的先决条件。
以往公益广告大多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烙印,以政府为主导传播价值观,强调宣传作用。
公益广告调研报告

公益广告调研报告《公益广告调研报告》引言公益广告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而制作和发布的广告。
其目的在于提高社会公众的意识和理解,推动社会变革和改善社会问题。
公益广告可以是针对环境保护、道德教育、健康促进、社会公益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宣传和倡导。
本报告主要是对公益广告进行调研分析,旨在探讨公益广告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公益广告的现状1.1 公益广告的定义和特点公益广告具有公益性和社会性,其主要特点是理性、感性、情感性和警示性。
它既具有普通广告的营销功能,又具有传播正能量和社会责任感的特性。
1.2 公益广告的形式和载体随着科技的发展,公益广告的形式和载体越来越多样化,以传统媒体、户外广告、网络平台和新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
1.3 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不仅仅是关注度和曝光率,更重要的是对受众的影响和行为改变。
因此,公益广告需要量化和评估其传播效果,以便不断优化和改进。
二、公益广告对社会的影响2.1 提高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公益广告通过传递社会正能量和价值观念,引导公众关注社会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2.2 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和改善公益广告可以通过引导公众行为的改变和社会动员,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和改善,如环境保护、健康教育等。
2.3 塑造品牌形象和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企业通过公益广告展现企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责任感,塑造品牌形象,增强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和认可。
三、公益广告的发展方向3.1 提高公益广告的创意和创新公益广告需要在内容上更加突破和创新,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和情感共鸣,提高其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3.2 加强公益广告评估和监测公益广告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估和监测体系,以量化和评估其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为公益广告提供更精准的改进方向。
3.3 推动公益广告与品牌、媒体的合作公益广告需要与品牌和媒体加强合作,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共赢,推动公益广告的更大发展。
结语公益广告作为社会的一种力量和正能量,对社会的影响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单位语言文学系存档编号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析新媒体时代下中国公益广告的发展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专业名称广告学指导教师2012 年 9 月 28 日浅析新媒体时代下中国公益广告的发展内容摘要:公益广告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观念性广告,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技术作为一股强劲的力量,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迅速攻城略地,壮大成为广告传播活动中一支必不可少的主力军。
而公益广告作为广告中独特的一类,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也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本文主要以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的特征及价值思考,研究在新媒体时代下我国公益广告的互动传播及发展,以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对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的发展做出详细的解释,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分析归纳和演绎的方法,结合个案解析,将理论与案例结合起来,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和方法,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得出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公益广告;新媒体;互动传播;发展An Analysis of Chinese PSAs in the New Media AgeAbstract:PSAs are a non-profit for the purpose of conceptual advertisi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new media technology as a strong force, with its own unique advantages quickly lose ground, grow and become an essential advertising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main force. PSAs as unique ad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will also be changing dramatically. This paper mainly thinking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new media in the era of new media, research in the new media era of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public service ads,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of the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service ads make detailed explanation paper will use literature study, analysis of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methods combined cases of parsing combine theory and case, which summed up some of the laws and methods, and final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mentioned research to draw new media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public service ads.Key W ords: The PSAs; New Media;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目录前言 (1)一、公益广告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一)公益广告概论 (1)(二)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现状 (3)(三)我国公益广告存在的问题 (4)二、新媒体及其公益价值研究 (5)(一)新媒体的定义及特征 (5)(二)新媒体的公益价值分析 (6)(三)新媒体发展的应用趋势 (7)三、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益广告的新发展 (8)(一)新媒体时代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机遇 (8)(二)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优势 (9)四、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策略 (10)(一)利用网络环境建立公益广告活动站 (10)(二)巧借移动3G技术绑定公益广告 (12)(三)吸引企业投资公益广告的发展 (12)(四)整合新媒体资源建立公益广告库 (14)结语 (15)参考文献 (16)后记 (17)前言公益广告作为中国广告界一朵迟开的花,以其独特的公益性在广告界吐纳芬芳,冉冉而香。
在商业广告日趋泛滥的今天,这份独特的香气,尤显得格外珍贵。
我国1986年《广而告之》栏目在中央卫视的开播,掀开了中国公益广告业发展的序幕,它虽然出现的较晚,但带给人们的感触、认知和力量,却是商业广告所无法比拟的。
公益广告天然所具备的与大众沟通的强大属性,使其拥有商业广告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它以对人的人本关怀作为沟通的主线,追求个体与受众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互动,创造能与人心沟通的纽带,牵引着人们自我公益意识的觉醒,指导人们能自觉的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公益广告发展至今,经历三十多年的成长变化,其所传递的内容已发展的十分丰富,包括了社会教化、公共服务、生态保护、慈善救助、政府政治等方面,它以短小轻便喜闻乐见的广告形式,服务于促进人们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时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日益便捷,为公益广告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公益广告作为宣传社会公共意识的重要工具,在新的时代环境里,其发展状况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据此,我做出一些调查研究,希望能对以后公益广告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一、公益广告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一)公益广告概论1、公益广告定义关于公益广告的定义,各国的理解是不同的。
在美国,公益广告的定义旨在增加一般公众对公益广告的了解,影响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改变他们的行为和做法,从而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矛盾的缓解等方面的广告宣传。
而国内关于公益广告的定义也是莫衷一是,本文倾向于潘泽宏教授在《公益广告导论》一书中的定义,指面向社会广大公众,针对现实时弊和不良风尚,通过短小轻便的广告形式以及特殊的表现手法,激起公众的欣赏兴趣,进行善意的规劝和引导,匡正过失,树立新风,影响舆论,疏导社会心理,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以维护社会道德和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健康、和谐、有序运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有序发展为目的的广告宣传。
2、公益广告的分类公益广告是一种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观念性广告,常见的分类方式分为以下三种:从公益题材来分:包括政治政策类,如改革开放30年、建国60周年、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扶贫助困等;节日类,如“教师节”“重阳节”“植树节”等;社会文明类,如保护环境、节约用水、尊老爱幼等;健康类,如反吸烟、全民健身等;社会焦点类,如下岗、反毒、希望工程等。
从广告载体分:包括电视公益广告、报纸公益广告、广播公益广告、户外公益广告、网络公益广告。
从广告发布者来分:包括媒体直接制作发布的公益广告,如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公益广告;社会专门机构发布的公益广告,如世界自然基金会制作发布的保护动物爱护森林方面的公益广告;企业制作发布的公益广告,如农夫山泉每人购买一瓶农夫山泉就为山区孩子捐助一分钱等公益广告等。
3、公益广告的作用公益广告立足于服务广大民众,以其独特的创意,深刻的内涵,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健康的理念等等,为全体社会公众点亮一盏温暖的明灯,公益广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第一,以人本关怀为意,沟通社会情感。
一部好的公益广告片除了需要积极向上的立意之外还需要以人为本,着重从人性出发的关怀,寓理于情,寓情于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更打动人心,如2005年央视“妈妈,洗脚”的广告,就是以亲人之间的关怀而让“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一主题深入人心,许多父母也通过这条广告学会了从自身的行为开始引导和教育孩子,由此可见,公益广告的人本沟通力量,是十分强大的。
第二,规范社会道德,传播公益思想。
公益广告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效方式,通过公益广告的宣传和倡导,能使人们的道德意识增强,从而引导人们的道德行为也得到提高。
公益广告并非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一种意识形态。
它不仅要对社会公众实施社会教育,而且还要起到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是影响社会道德风尚的一个阵地。
因此,它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包含着一定的社会意识,能影响到人们的深层意识,以致达到更新人们的观念,促进人民大众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
第三,彰显公民责任,寓情整个社会。
公益广告被称之为“社会的良心”,往往是用其丰富的表现手法为公众展示家庭责任及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从而使得社会对于责任这一点的认知度更高。
中国公益广告网站首页上的红色标语“让公益广告见证我们的社会责任”完美的诠释了公益广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重要关系,再如央视“爱的表达式”这一则公益广告,通过简单的英文字母“Family”的变化,讲述了家庭一词的含义,并冠之以“关爱父母从现在开始,有爱就有责任”的感人主题,而使千万观众落泪,这则广告就是很好的讲述了责任的力量,让人倍感温暖,从而达到了广而告之的目的。
第四,平衡广告信息,协调社会发展。
当下,商业广告铺天盖地而来,它集中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传播巨量的商业信息,而侵蚀了许多其他方面信息的传播空间。
商业广告“利”字当头,其目的的不纯粹性使得许多商业广告制作粗俗,内容浮夸,加之广告行业监管机制的不完善,造就了商业广告数量严重泛滥,虚假广告数不胜数,广告信息严重失真失衡,与商业广告相比较,公益广告的目的就显得纯粹许多,公益广告所宣扬的单纯情感使得信息更洁净,因而,公益广告可作为一杆秤,调节着这种信息方面的失衡,使各类广告信息所占比例达到一种比较和谐的状态,从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二)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现状在中国,公益广告的历史不长,有将近2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到繁荣的过程,许多公益广告都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央视的“广而告之”栏目在一代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虽然我国的公益广告发展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公益广告数目日渐增多,广告质量也日趋完善,公益广告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市场的繁荣,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公益广告日渐被商业广告大军侵蚀。
而我国公益广告的策划和制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部门的支持和行政手段的规定,政府与媒体的接洽程度较浅,对于新媒体异军突起也没有很好的利用,这就导致公益广告制作和发布显得十分随意,松散,灵活性差,缺乏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