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学习主题测试题3(川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七学习主题测试题(川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七学习主题测试题第六、七学习主题测试题(满分50分)班别座号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6分)⒈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A.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开办。
B.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中国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纷纷投资于新式企业。
D.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⒉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是在:A.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辛亥革命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⒊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不包括: A.江南制造总局 B.继昌隆缫丝厂 C.发昌机器厂 D.同文书局⒋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是: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
③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开办。
④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⒌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 A.纺织业和面粉业 B.火柴 C.榨油 D.造纸和化工⒍中国著名的实业家不包括: A.张謇 B.周学熙 C.荣宗敬和荣德生 D.蔡元培⒎他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
经过努力,他考中状元。
但清政府的腐朽,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洋货的倾销,使他产生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他认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应大力发展民族近代工业。
于是他毅然弃官回乡,走上了实业救国的曲折道路。
这个实业家是谁? A.张謇 B.周学熙 C.荣宗敬 D.荣德生⒏张謇的主要业绩包括:①先后创办南通大生纱厂、建成面粉厂和通海垦牧公司、开办轮船公司、榨油厂、酒厂等18个企业②参加9个公司的投资和引进外资;③提出以实业养教育,以教育促进实业;④创办南通师范学校;⑤创办中国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馆。
八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测评(川教版)

八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测评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个小题,共60分)1、初二1班的同学要举行一个《林则徐生平史迹与禁毒展览》的活动,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维新变法运动C.洋务运动D.收复新疆2、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A.封建社会B.殖民地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4、国际著名的一家公司在一次拍卖会中以高价出卖圆明园的一批古物,引起极大争议,这些国宝沧为外国古董商人的拍卖品,与下列哪一次战争有关()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风云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共割占我国多少领土()A.100多万平方km B.150多万平方km C.60平方km D.40平方km6、马克思说:“俄国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次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谁的伟大业绩()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林则徐8、“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副挽联是光绪皇帝为谁所写()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9、最早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中法《北京条约》C.中日《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有一公司筹拍有关“义和团”的电影,下列哪一情节不符合历史事实()A.义和团杀教士,烧教堂B.设立拳厂、神坛,进行练拳习武活动C.盛行于广东一带,打出“扶清灭洋”口号D.在老龙头火车站激战,歼敌500多人11、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A.清政府安抚政策的结果B.义和团对中外反动派正确的认识C.当时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矛盾尖锐对立D.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12、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死于1902年,他这一生里中国发生了哪些事情()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林则徐虎门禁烟⑥义和团运动A.①③④⑥B.②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⑥13、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形式上独立,实际上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B.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14、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先后失败,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运动()A.都被中外反动势力镇压B.救国方案落后于时代C.救国方案不合情理D.都存在着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15、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A.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B.创办洋务企业官员贪污腐败C.帝国主义的阻挠和压制 D.不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16、李鸿章创办的民用企业是()A.福州船政局B.湖北织布局C.汉阳铁厂D.轮船招商局17、1895年,身居北京的居民可以看到的爱国壮举是()A.公车上书B.百日维新C.戊戌变法D.兴中会的成立18、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A.公车上书B.光绪帝颁布诏书C.强学会的成立 D.康有为几次上书光绪帝19、伴随经济的近代化,政治的民主化也在发展,戊戌变法在当时()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发展了民族资本主义C.挽救了民族危亡 D.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20、“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里的“贼”指的是() A.慈禧太后 B.帝国主义侵华势力C.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D.李鸿章21、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试卷【含答案】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三国鼎立”时期?A. 汉朝B. 唐朝C. 三国D. 晋朝2. “乐府双璧”指的是哪两部作品?A. 《红楼梦》和《西游记》B. 《史记》和《汉书》C. 《诗经》和《楚辞》D. 《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3. 唐朝的都城是?A. 长安B. 洛阳C. 南京D. 杭州4. 以下哪位是北宋著名的科学家?A. 张衡B. 祖冲之C. 沈括D. 郭守敬5. 明朝的“靖难之役”是由哪位皇帝发起的?A. 明太祖B. 明成祖C. 明宣宗D. 明英宗二、判断题1. “春秋五霸”中包括秦国。
()2. “文景之治”是唐朝的一个时期。
()3. 佛教是在唐朝传入中国的。
()4. 《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所著。
()5.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中期。
()三、填空题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______。
2. 儒家的创始人是______。
3. “开元盛世”是______的一个时期。
4. 明朝的都城是______。
5.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有曹操、刘备和______。
四、简答题1. 简述“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2. 介绍一下“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3. 什么是“科举制”?4. 简述“安史之乱”的影响。
5. 介绍一下“元曲”的特点。
五、应用题1. 请列举出中国古代的三大农书,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2. 请简述“唐朝盛世”的原因。
3. 请介绍一下“宋词”的发展历程。
4. 请简述“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和影响。
5. 请介绍一下“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六、分析题1. 分析“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的异同。
2. 分析“唐宋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1. 请你设计一个关于“唐朝盛世”的展览,包括展览的主题、内容、展品等。
2. 请你设计一个关于“明朝的科技发展”的课程,包括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
八、专业设计题1. 设计一个关于“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教学活动,包括活动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方式。
第六、七学习主题基础训练(川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基础训练(六)第六、七学习主题(19—22课)2、材料一: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温家宝总理来到了商务印书馆。
他强调,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千古传承、不断丰富发展而没有中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发达的出版业。
材料二: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一图二(1)图一的报纸创刊于哪一年?创办地点在哪里?它主要刊载什么内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与出版业有关?(2)图二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字是什么?在当时该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什么书籍?今天你用的哪一种工具书是图二这一出版机构出版的?(3)以上大众传媒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4)近代中国,许多书籍成为激发国人认识世界、救亡图存的重要工具。
请试举一例,结合该书内容说明其影响。
3、材料一: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
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它为什么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是5年前多魁的状元。
材料二:如右图。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闲炉停机,纱厂结帐大多无力……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1)中国民族工业的最初萌芽是在什么时期?(2)材料一中所述状元实业家是谁?《马关条约》签定后,面对中华民族危机,他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学过的张謇事迹,你如何看待他弃官回乡办厂这一举动?(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哪些作用?(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5)材料二和材料三对比说明了怎样的实情?4、材料一: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
欧风东渐,中国社会发生巨变。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材料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①詹天佑②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③④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礼节、称呼变化简表时间内容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后礼节变化叩头点头鞠躬、握手称呼变化大人、老爷先生、君、同志(1)据图①,说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主持修建这条铁路的总工程师是谁?分别谈谈这条铁路开工时间和竣工时间?詹天佑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图②中电话机首先在中国哪个城市使用?说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的名称?列举1872年创办的最为著名的报纸的名称?(3)随着清王朝被推翻,体现封建等级的服装一律废止。
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学习主题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复习巩固

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学习主题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复习巩固第1题【单选题】创办《新青年》并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皖籍名人是( )A、蔡元培B、李大钊C、陈独秀D、胡适【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26年,在世界化学界炸响了一声春雷: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一种由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荣获了金质奖章,从而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
这位凿穿了垄断集团的坚壁、为中华民族带来福音的化学家是( )A、詹天佑B、侯德榜C、徐悲鸿D、魏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当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聂耳创作了大量的振奋民族精神的抗日救亡歌曲,下图中至今经常奏响的旋律选自于他的哪首代表作( )A、《毕业歌》B、《卖报歌》C、《铁蹄下的歌女》D、《义勇军进行曲》【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新文化运动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开始产生民主共和的观念C、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上更彻底地提倡反封建D、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里的“长技”是指( )A、西方的军事技术B、西方的政治制度C、西方的思想文化D、西方的对外政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这段文字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
A、描绘了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B、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C、估计成书于五四运动以后D、作者借狂人之口,抨击了封建儒学的虚伪【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最早在中国举起“民主”“科学”大旗的人是( )A、孙中山B、李大钊C、林则徐D、陈独秀【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风暴的运动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1926年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闯入万国博览会并获金质奖章。
【川教版】八上:第6-7主题单元质量检测(含答案)

《第6-7主题》单元质量检测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影片是()A.《歌女红牡丹》B.《渔光曲》C.《定军山》D.《难夫难妻》2.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
他就是我国清末状元实业家A.李鸿章 B.詹天佑 C.张謇D.左宗棠()3.被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又被称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的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B.辛亥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十月革命4.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以重工业为主B. 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C. 比较落后D. 深受外国经济势力的影响5、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当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上,实施的结果是纺织业空前发展,而钢铁业没有得到发展,其重要原因是()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发展缺少资金 B清政府顽固派阻挠发展重工业C重工业因周期长,利润少,民族资本家不愿涉及D西方列强对中国矿产资源的大肆掠夺6.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A.京张铁路B.唐胥铁路C.京汉铁路D.京九铁路7.他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是剪掉辫子与清廷彻底决裂的第一人。
他是A.孙中山 B.魏源 C.林则徐 D.严复()8.在19世纪末的上海,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报纸和文化出版机构相继出现,体现了西方列强入侵后西方生活方式的浸染和挑战,上海走在大众传媒的前列。
当时上海的报纸是 A.《民报》 B.《中外纪闻》 C.《申报》 D.《时务报》()9.在近代中国,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不仅是社会变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反映,同时更因其时代背景而具有了象征性意义。
这里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指()A.洋务运动B.鸦片战争 C.辛亥革命 D.新中国成立10.20世纪初,世界上最畅销的纯碱是“红三角”牌纯碱。
为中国的制碱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张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邓稼先11.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整体落后,但仍然出现了跃居世界前列的科学技术,这一技术产生在()A. 农业科技B. 文化教育C. 电子工业D. 化学工业12.“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分类练习(含答案)《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六学习主题经济和社会生活第19课近代民族工业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一、选择题(1)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1.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
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BA.鸦片战争爆发 B.《马关条约》签订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辛丑条约》签订2.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 B.民族工业的实力 C.“实业救国”思潮D.第一次世界大战3.下列企业中,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是A.福州船政局B.汉阳铁厂C.大生纱厂D.湖北织布局4.)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1913 689家33亿元27万多1920 1795家50亿元55万多A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5.小李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概括了中国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
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形容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那么,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的历史时期是(B)A.洋务运动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人民解放战争期间6..比张骞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能理解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A.均衡发展 B.迅猛发展 C .曲折发展 D .持续发展7.下列史实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是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C.张謇兴办大生纱厂D.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8.清朝末年有一位状元与众不同,他中了状元却不做官,毅然回乡创办企业,致力于“实业救国”。
他是A.荣德生B.张謇C.张之洞D.侯德榜9.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位状元“舍本逐末”、“实业救国”,此人是A.詹天佑B.张謇C.严复D.曾国藩10.古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排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最受人们的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现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他是A.张謇B.荣宗敬C.荣德生D.孙中山(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学习主题 经济和社会生活第19课 近代民族工业习题精选第三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学习主题经济和社会生活第19课近代民族工业习题精选第三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他中过状元,……最后实业救国。
”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他”是( )A、詹天佑B、侯德榜C、张謇D、严复【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旧历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中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 )①把救亡图强作为时代的使命②视创办实业作为救国的主要途径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④认为经济建设是政治改革的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这三个人的共同目标是( )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实行君主立宪制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D、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生动的写照。
说它“畸形”,从行业看,是因为主要集中在( )A、轻工业B、重工业C、造船业D、冶铁业【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他被称为“状元实业家”,他兴办的实业是( )A、轮船招商局B、汉阳铁厂C、大生纱厂D、天津电报总局【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903-1908年全国注册的新工业公司有265家,平均每年约44家。
1912-1921年注册的公司有794家,平均每年约80家。
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商业公司,1914年有169家,1915年增至206家。
”该材料说明了辛亥革命(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结束了封建帝制C、带来了社会习俗的变化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43年,创办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是( )A、李维格B、黄文治C、程祖福D、王涛【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张謇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时,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六)第六、七学习主题(19—22课)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合面中学阮伦辉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A.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开办。
B.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中国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纷纷投资于新式企业。
D.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2、中国著名的实业家不包括:() A.张謇 B.周学熙 C.荣宗敬和荣德生 D.蔡元培⒒鸦片战争以后,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新式交通工具有:
A.轿子
B.马车
C.轮船和火车
D.铁甲船和钢甲船
3、新式交通工具具有方便与快捷的特点,它们带来的影响包括:①有力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②方便了全国各地人们的交往③满足了西方列强传递军事政治情报和市场信息的需要④逐步成为民间传递信息和相互联系的方式。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4、《申报》的特点有:()
①《申报》除了刊登新闻,还发表对时事政治的评论,改变了报纸不发表评论的传统。
②《申报》竭力宣传西方新闻自由的思想③它创立了副刊《自由谈》④发表了寓严肃主题于风趣诙谐之中的文章,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创作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的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是:()
A.鲁迅
B.徐悲鸿
C.聂耳
D.冼星海
6、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创办的时间是在()
A.1840年B.1861年C.1862年D.1898年
7、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垄断教育的局面的事件是()
A.洋务派兴办新式学堂B.维新变法运动中京师大学堂的设立
C.科举制度的废除D.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
8、在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看电影照相
B.坐火车、汽车出行
C.拍电影打电话
D.用电脑上网聊天
9、1919年春,胡老太爷从绍兴到上海探亲,此时,他不可能看到()
A.西式洋楼里,身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行驶在南京路上
C.报童在大街上叫喊:“卖报﹗卖报﹗《申报》头条新闻——巴黎和会召开了﹗”
D.大孙子正在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作准备
10、下列事件在1905年不可能发生的是()
A.在中国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B.詹天佑被任命为总工程师,负责修建京张铁路
C.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D.人们可以通过《申报》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11、“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
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变化应出现在()
A.戊戌变法后
B.洋务运动后
C.辛亥革命后
D.护国运动
二、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年代起,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了,到19世纪上半期,最著名的企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_________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当时发展最快的是_________ 。
3、状元企业家_______,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__________和中国第一座博物馆_____________ _____
4、1873年,________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是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
5、中国自行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于___________年代出现在_______到______之间。
6、________年,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____________。
7、1917年_________任校长,使北京大学成为__________的中心和___________的发源地。
8、徐悲鸿的国画《____________》和油画《__________》等是其代表作。
9、由_______作词、______作曲的《________________》,对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起了重要的作用。
10、周恩来赞誉_________“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三、材料题
1、材料一: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温家宝总理来到了商务印书馆。
他强调,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千古传承、不断丰富发展而没有中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发达的出版业。
材料二: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图一的报纸创刊于哪一年?创办地点在哪里?它主要刊载什么内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与出版业有关?
(2)图二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字是什么?在当时该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什么书籍?今天你用的哪一种工具书是图二这一出版机构出版的?
(3)以上大众传媒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4)近代中国,许多书籍成为激发国人认识世界、救亡图存的重要工具。
请试举一例,结合该书内容说明其影响。
2、材料一: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实质就是中国先进分子发展近代工业、学习西方民主政治、传播西方科技文化的过程。
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中国近代前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和企业家。
结合
人物贡献
张謇
詹天佑
侯德榜
魏源
严复
(2)近代前期各阶层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最终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经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3)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谁?其著作是什么?这一思想主张对中国的哪一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种思想对当代中国具有什么启示?
3、材料一: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 了。
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它为什么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纱厂的
创办人,是5年前多魁的状元。
材料二:如右图。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
于闲炉停机,纱厂结帐大多无力……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
(1)中国民族工业的最初萌芽是在什么时期?
(2)材料一中所述状元实业家是谁?《马关条约》签定后,面对中华民 族危机,他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学过的张謇事迹,你如何看待他弃官
回乡办厂这一举动?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哪些作用?
(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5)材料二和材料三对比说明了怎样的实情?
4、材料一: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
欧风东渐,中国社会发生巨变。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材料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①詹天佑 ②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 ③ ④
辛亥革命前
辛亥革命后 礼节变化 叩头
点头鞠躬、握手 称呼变化
大人、老爷 先生、君、同志 (1)据图①,说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主持修建这条铁路的总工程师是谁?分别谈谈
时 间 内 容
这条铁路开工时间和竣工时间?詹天佑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图②中电话机首先在中国哪个城市使用?说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的名称?列举1872年创办的最为著名的报纸的名称?
(3)随着清王朝被推翻,体现封建等级的服装一律废止。
式样活泼、色彩绚丽的新式服装逐渐流行起来。
服饰的变化,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图③、图④是两款新式服装,请分别写出其名称?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表格中,辛亥革命前后这些礼节、称呼的变化表明了什么? 上述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5)中国人自己还拍摄了电影,你知道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什么?当时人们把电影称什么?
5、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二与中国近代的哪一所著名的学府有关?它的成立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2)该学府在当时具有怎样的特殊地位?辛亥革命以后,它改名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