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之喵的老师教学节奏

合集下载

2023年《我的老师》教案4篇

2023年《我的老师》教案4篇

2023年《我的老师》教案4篇《我的老师》教案1学习目标一、学习__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我的老师》教学设计......二、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三、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一、__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

二、这篇__字面并不难懂,但作者流露于笔端的感情不易把握。

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你们未上学以前,你们幼小的心灵中会认为天下最可亲的是爸爸妈妈,或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当你们进入学校在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循循善诱的教育下成长,这时你们就会认为老师也是最可亲的人。

有的老师在你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许多年后你们还会清楚记得他们的音容笑貌,从心底激起对他们的敬爱与感激。

可是要让你表达这样的感情,许多同学觉得很困难,那么,让我们读读魏巍同志写的饱含深情忆恩师的美文《我的老师》,我想大家一定会得到启发和感悟的。

二、初步研读1、自读课本2、自主学习学生速读课文,按提出的问题,自主学习,在书上做好圈点批注;各小组合作解决这些问题。

如小组不能解决的,再全班交流解决。

投影思考的问题:①__的主要人物是谁?②__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书上。

(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蔡老师课外教我们跳舞;③蔡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④蔡老师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蔡老师写字;⑥蔡老师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我睡梦中去找老师。

)③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作简要说明。

(总的来讲,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爱学生的好老师。

像这样的老师赢得孩子们的热爱、敬仰、羡慕,是理所当然的。

)二、进一步研读课文,1、作者写蔡芸芝老师,选了七件小事,是不是太多了?请谈一下你的看法。

(这七件小事都是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读来使人感到十分熟悉和亲切,因为这些材料不是随便拾取,而是作了精心选择。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猫(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猫(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猫(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猫》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文章阅读:学习郑振爱和对弱小生命的关爱。
2.词语学习: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如:忧郁、懒惰、机警、跋涉等,并理解其在句子中的含义。
3.句子分析:分析课文中的精彩句子,如:“猫的性格很古怪,它有时候很高傲,有时候又很温柔。”学习作者如何通过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猫的性格特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具体句子和比较不同描述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猫的性格或行为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手法来描绘一个熟悉的事物。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散文的手法描绘生活中的事物”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写作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写作手法:认识并理解作者运用的生动描绘、细腻情感等写作手法,体会散文的艺术魅力。
-情感体验:感悟作者对猫的关爱之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爱心。
举例:课文中的句子“猫的性格很古怪,它有时候很高傲,有时候又很温柔。”是重点之一,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修辞手法,理解猫性格的双重性。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猫》微课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猫》微课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猫》微课《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猫》微课》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导入新课空有兽王之脉,却行逮鼠之差。

(打一动物)谜底:猫。

(投影仪播放猫的图片或短视频)通过刚才的几幅图片(小视频),我们能够了解到猫是一种乖巧、可爱的小动物。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家里就养过三次猫。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聆听他们家养猫的故事。

二、教学新课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2.朗读课文,完成下表。

一、导入新课空有兽王之脉,却行逮鼠之差。

(打一动物)谜底:猫。

(投影仪播放猫的图片或短视频)通过刚才的几幅图片(小视频),我们能够了解到猫是一种乖巧、可爱的小动物。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家里就养过三次猫。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聆听他们家养猫的故事。

二、教学新课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2.朗读课文,完成下表。

来历外形性情家人对它的态度结局小猫对“我”家的影响第一只猫从隔壁要来的花白很活泼喜欢死亡难过、酸辛第二只猫从舅舅家要来的黄色更活泼,更有趣喜欢丢失愤恨、诅骂,怅然第三只猫流浪猫花白,不好看,很瘦,毛被烧脱忧郁、懒惰不喜欢它,若有若无,不注意死亡难过,良心受伤3.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为什么?明确:第三只猫。

这只猫最终被冤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它让“我”明白自己冤屈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小动物,它的死亡让“我”耿耿于怀。

1.家里的人喜欢第一只猫,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明确:如“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2.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明确: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来表现。

“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表现了它的性情;“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等表现了它的本领。

《猫》第二教时说课稿 - 海宁教师博客——为教师的专业

《猫》第二教时说课稿 - 海宁教师博客——为教师的专业

《猫》第二教时说课稿
谈桥中心小学陈培海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十课《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倾听猫的叫声,把猫的性格及小猫的可爱形象描述得栩栩如声,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

我上的是第二教时,研究的主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目标:1、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2、能用“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写一段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一、谈话激趣,导入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一段。

上课文第一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把猫的性格写具体的?通过圈圈划划,找出猫的古怪表现在哪里?这些矛盾的词语作者为什么能把它们用在一起,两者之间用什么词连接起来?让学生找出来,体会老舍爷爷用词的准确性。

上课文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思考,猫高兴时给人的感觉是什么?不高兴时感觉是什么?通过比较句子体会每组两个句子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再通过朗读揣摩,从老舍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上第三自然段时继续通过猫的胆小和勇猛反映了猫古怪的性格。

三、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让学生用“说它……可是……”的句式写一段话。

通过句式训练,拓展延伸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就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发现美,欣赏美,而且创造美。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猫》名师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猫》名师教学课件


的区别。
虑 组词:忧虑 思虑 谚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3 猫
tān

上半部分是“今”。
组词:贪玩 贪心 造句:弟弟一味贪玩,连作业都不做了。
13 猫
小猫跳跳跳
识字游戏
尽职 稿件
贪玩 忧虑
腔调
遭受 屏息凝神
解闷
13 猫
词语解释
任凭:不论,无论。
无忧无虑:没有忧愁和担 心。在本课中是丝毫不 会忧虑的意思。
男女生齐读,读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13 猫
一起来听听猫丰富多腔的叫唤吧!
粗声的猫叫
细声的猫叫
柔和的猫叫
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13 猫
词语积累(和变化有关的词语)
变化多端 千变万化 变幻莫测 变化无常 风云变幻 瞬息万变
13 猫
作者非常喜欢猫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 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孩子的童年总是无忧 无虑,任凭日子过得多 艰难,他们都觉得快乐。
13 猫
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 精会神地看。本课猫注意 力集中地等到老鼠。
太阳升起的瞬间,那绚丽的底色转为金黄,我屏息 凝视,为之惊叹。
13 猫
生气勃勃:形容富有朝 气,充满活力。本课指 小猫精力旺盛,活泼可 爱的意思。
生气勃勃的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大猫和小猫的特点, 你喜欢大猫和小猫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 看作者是如何描写猫的,也来体会一下作者对 猫的感情。
13 猫
互动课堂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猫的可 爱讲了哪几层意思。(课后第1题)
13 猫
中心句
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 觉得可爱。

老舍猫名师教学实录

老舍猫名师教学实录

老舍猫名师教学实录老舍猫名师教学实录老舍猫名师教学实录如下:师: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妙笔生花,创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大屏幕出示《白鹅》课文插图)师:这就是丰子恺笔下那只架子十足的鹅老爷。

(大屏幕出示《白公鹅》课文插图)师:同样是鹅,在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笔下却似海军上将般生齐:派头十足。

师:今天起,我们要读一读同一位作家所写的两篇文章。

(大屏幕出示《猫》《母鸡》课文插图及课题)师:这位作家是中国现代着名文学家、小说家、戏剧家;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一生着作极多。

他就是生:老舍。

(随着师生的介绍,大屏幕出现老舍相关文字及图片介绍)师:就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他笔下的小动物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十五课《猫》,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并齐读课题)师:我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来交流一下我们的预习成果吧。

(大屏幕出示词语:性格古怪老实贪玩尽职任凭)师:这六个词语,谁能准确读出。

生1:性格古怪老实贪玩尽职任凭生2:性格古怪老实贪玩尽职任凭师:这两个同学读音都很准确,尤其注意了词语中的轻声。

请同学们看看这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大屏幕出示词语任凭)生:“凭”就是“任”加“几”。

师:再看看“凭”这个字,你想提醒大家写字时注意什么?生:“凭”右上第一笔是撇,不要写成横。

生:“凭”右边那个字不是“王”,是“壬”,要注意。

生:那个“壬”字,中间一横长,最后一横短。

生:“凭”的下面是“几个”的“几”字。

师:对,这个“几”表示又矮又小的桌子。

(指左上单人旁)一个人(指右上壬)跪坐着,靠在桌子旁边,有“凭借”“依靠”的意思。

写字时要注意这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边说边写),单人旁写在田字格的左上格,右边壬的第一笔是撇,中间一横长,最后一横短,下面的几要注意把横折弯钩的弯写出来。

请同学们在生字本上写两遍。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猫》郑振铎 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

《猫》郑振铎 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

《猫》郑振铎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教学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欣赏猫的图片(配解说)。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家,也曾经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2、检查生字预习: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忧郁污涩怅然蜷伏惩戒凝望诅骂怂恿叮嘱二、速读,知猫故事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这几只猫的外形、性情各有什么特征?“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对它们的亡失或屈死,“我”的心情有些什么变化?2、(游戏)猫的自述:请你运用第一人称来介绍这三只猫(给发言介绍的同学戴上头饰)学生点评。

三、品读,赏猫性情1、文章主要写了哪只猫?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有什么不同?你能分别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这三只猫吗?(1活泼;2更有趣且有用;3抑郁)2、作者是怎样写第一只猫的可爱的?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滚来滚去”换成“跑来跑去”可以吗?)3、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第二只猫更活泼,特别的可爱?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哪些动词写出了小猫的活泼情态?)4、第三只猫也可爱吗?从那些地方看出不可爱?明明存在为什么说是若有若无?(丑陋、懒惰、忧郁)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

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三只猫的故事,个性虽然截然不同,但结局都是一样的,用文中的词语是什么?(亡失)四、精读,悟人真情;过渡语:三只小猫虽然个性截然不同,但他们的结局都是什么?用文中的词语来说(亡失)他们的亡失使作者的心灵受到不同程度的触动。

老舍《猫》教学设计8篇

老舍《猫》教学设计8篇

老舍《猫》教学设计8篇《猫》这篇精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而在文章细节描写上老舍先生用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舍《猫》教学设计吧。

更多“教学设计”相关文章内容推荐(↓↓↓)《礼记》二则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5篇幼儿园教师公开课教学设计5篇《海底世界》优质课教学设计5篇《燕子》教学设计和意图5篇老舍《猫》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认识18个生字,学会其中13个;正确读写“任凭、无忧无虑、闭息凝视、温柔可亲、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生气勃勃”等词语。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掌握课文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课题:猫(齐读) 板书:猫导语:谁养过猫?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猫的整体感觉吗?(学生发言)同学们,老舍先生也很爱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猫》,就体现了他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新知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一类生字要求会写),理解字义。

(1)学生自己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课堂反馈自学情况。

①指名读生字:媒体演示13个生字。

②正音:辟 p@③辨析多音字:和运用媒体解决:A.出示“和”字,让学生读出它的字音,同时点击画面出示相应的拼音;B.让学生用“和”字的不同读音组词。

④分析字形结构,记忆生字。

⑤理解词语:(可用法、知字义解词义的方法)任凭:不论,无论。

无忧无虑:没有忧愁和担心。

闭息凝视:有意识地暂时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生气勃勃: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初步感知课文。

思考: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读完课文,先标序号,再用一句话说一说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留给你的印象。

(只要与课文内容有关均可。

)板书:古怪淘气可爱(2)再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奏就是这样的东西。

它不是能够独立出来的。

它是人物/行为/背景/气氛的结合体带来的效果。

所以,从读者的注意力的角度去定义它,反而更简单。

接下来我们做一个长一点的节奏练习。

先写一段话,大概一百四十字左右。

一个普通的场景/事件或者人物的描写。

用易于分解的材料制成的棺椁已经被放上了导轨,老头子生前的友人上前扶棺告别,而我和艾达只是按照礼仪默默伫立着,把一切的情感掩藏于心。

然后,牧师示意我,到了最后一项了。

我和艾达点点头,从棺椁两侧走向操纵盘。

操纵盘上早已亮起了一个十字形区块,一旦我们两人按下,导轨就会启动,把棺椁投入太空之中。

接下来,是我们家族葬礼额外的一项。

我最后看了一眼老头子的遗体,深吸一口气,在按下区块的同时与艾达一起一字一句地说出家族的祖训:
“勇敢。

睿智。

永不哀恸。


好啦。

你们大部分的练习,节奏都处于“平常”的状态,或者是“平常——突发”这样的节奏。

接下来我提供三种加速节奏的办法,你们可以自选或都用上,来加快叙述的节奏。

或者也可以尝试着自己找一些方法来刻意地加快故事的节奏。

方法一:使用突然映入眼帘的事物或者突然响起的声音或者一个特定的事件简述。

作为开头的单独一段。

比如“啪!”或者【我看到血】或者【葬礼未能准时开始】或者——参考若力怕练习的第一段。

重点是在开头,使用短句子和突发/特别事件的简述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老段和辅导员快要打起来了。

当我们发现这一点时,空气中已经能够嗅出点剑拔弩张的味道了,两个人互相瞪着,好像楼下打架的猫——也许是我的错觉,我觉得老段确实有点弓起了背。

在辅导员看来,作为一位军训小班长,带着全班划水是一件违背军训纪律的事情,而老段则爱理不理,斥之为媚俗。

太阳底下站了两个钟头,换谁脾气都不会好。

方法二:砍掉所有的背景赘述和过多的气氛刻画。

只留下必须的部分。

用无心的那段做例子:
老段和辅导员快要打起来了。

两个人互相瞪着,好像楼下打架的猫——也许是我的错觉,我觉得老段确实有点弓起了背。

辅导员不喜欢带着全班划水的老段,而老段觉得辅导员是在小题大作。

——太阳底下站了两个钟头,换谁脾气都不会好。

(葬礼怎么加也快不起来。

)是的。

淡定,有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如何加速一场葬礼。

洛伊斯比约德曾经干过,她让凶杀案发生在葬礼上。

我必须指出,这只是个练习,大部分时候,我们不会强行加速一个平淡的场景。

大部分加速是微妙而缓慢的。

减速也是如此。

气氛当然会有变化。

因为气氛本身就是节奏的一部分。

所以大部分时候,要把背景解说切碎放在叙述里,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上,背景解说既不能加快,也不能拖慢作品节奏。

它太多了会让读者直接出戏也就是“他妈的没节奏了”
好啦。

接下来我们来尝试一下“放慢节奏”。

放慢节奏有两种,一种是“让读者的脑子轻松下来的慢节奏。

”一种是“让读者的脑子紧张起来的慢节奏。


第一种,大部分通过口水对话,场景描述等等来达成。

事实上你们最初写的内容,都差不多是这种。

你写的轻松,读者读的也轻松。

这种的技巧比较难以阐述……一定要说的话,就是“逐层下压”。

慢慢地叙述一个事情,一个动作,让它缓慢到反常的程度。

然后暗示其中的异象或者——啊——把你方才的段落想象成一个灾难片或者鬼片的开端。

然后再写一次。

用文字来创造bgm的效果。

如果强行加速或者减速觉得很难受的话,是正常的。

每个人的写作都有自己的固定节奏。

但事实上不可能做根本的扭转
举一些“文字bgm”的例子吧。

这个,就是“拉家常的轻松bgm瞬间转入duangduangduang”的类型。

总之,我们刚才说的这些,都是小节奏……
大节奏则是指的故事整体的节奏。

如果你们看过古龙。

就能记得他那种拼命分段带来的独特节奏感。

(虽然他事实上是为了骗稿费)
段落的节奏感很难通过简单的训练来达成。

这个需要你们大量的阅读、练习、思考。

整体节奏也是如此……没法用碎片练习来操作。

但基本的原理是一样的。

轻松的节奏——放松读者注意力。

快速的节奏——刺激读者的兴奋点。

低缓的节奏——令读者紧张起来。

突然横插的大片背景文字墙——读者丢书。

当然。

重点在于,要调节读者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有限的。

你一直绷着它绷着它绷着它,读者最后就累了,你有多少悬念都让你滚犊子了。

参考盗墓笔记
像橡皮筋一样。

拉紧,放松,放松,拉紧。

这样来调节节奏。

星球大战那个开头可不是“大片的背景文字墙”
那个开头所有的细节都贯彻了“注意力原则”
你看。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

就在于普遍规则对它们很可能不适用。

但是,如果你不遵循普遍规则……大家对你可不会像对经典之作那么宽容……

人类的注意力啊——反常的东西,紧张的气氛,突发的事件,恐惧的情景,引起愤怒的事物……
现在明白为什么微博上那些抓眼球的东西都一堆负能量了么。

人类的注意力也会落在美好的东西上,但是这方面还是图片比较容易些。

所以在你的故事里安排有性吸引力的角色是很重要的。

(但是,要怎么让读者放松,而也不觉得文章太拖沓呢)
答案是:搞笑。

放松。

紧张。

压抑与爆发。

这就是一整段的节奏运作。

喵大,长篇的设定详细度如何把握
不管我设定得多详细,终究会跑偏的
之前说每个人都有“固定节奏”。

这可能是技巧上的缺陷吗?像我常常觉得自己文章的节奏过快。

而我把这归结于基本功不够扎实,无法进行十分细致的描写,也难以用环境、对白烘托气氛。

于是,那些东西在下意识间被我舍弃,我文章的节奏就变得飞快……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定义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事实上都是可以做到的。

固有节奏不是指“目前我的文章表现出来的节奏”,而是指“当我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自己内心的节奏”。

这个每一个人也是不同的。

喵大,节奏的布置需要前后文对比强烈一些吗
完全没必要如此刻意。

更合适的做法是前面描写风尘路人,下面打成一团乱麻。

或者前面描写大自然美好风光,后面一脚踩空掉进沟里。

事实上,前后文有所关联的情况下,节奏的变化会显得更真实。

要保证写短篇有一定的手速(比如一周能出一篇短篇,或者说稳定1小时1000字输出),进行何种练习比较合适?
我至今未听说过有什么练习能够有此奇效。

写作是一件Do or not的事情。

让自己一个小时写1k字的唯一办法,就是一个小时去写1k字。

或者一周写完一个短篇。

但是呢……
我的意见是:没必要追求快速。

写作是跟自己对话。

你用鞭子抽打驴,驴会使劲儿跑。

但是你用鞭子抽打自己。

自己是没法跑得更快的。

写不了细节描述,怎么办呢
先练习细节观察。

“只有在需要的时候使用细节”当然如果你要写长篇,那么填充细节就是一件舒缓而愉快的事情了。

怎么改变文笔啰嗦的毛病?
选择罗嗦也没有关系的题材来写。

下周二的课程是“开了头之后如何他妈的写完”。

本周练习1:观察某个特定事物的细节,将其全部描写出来,观察这样做的节奏。

然后选择一个单独的细节,再次描写,观察这样做的文字节奏。

本周练习2:分析自己已经完成的作品里的文字节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