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DNA的复制

合集下载

2016-2017年高中生物第3章第3节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016-2017年高中生物第3章第3节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1.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NA复制时,亲代DNA中只有一条链是模板B.精原细胞略微增大进行DNA复制C.DNA复制在核糖体上进行D.DNA复制时,以其周围的游离的脱氧核糖核酸为原料答案:B2.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分裂期和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复制B.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C.复制后每个新DNA分子含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D.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和核糖体答案:C3.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则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以及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依次是()A.1/2,7/8,1/4 B.1/4,1,1/8C.1/4,7/8,1/8 D.1/8,1,1/8答案:B4.下列对基因本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基因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一个DNA分子就是一个基因C.基因是DNA分子上的特定片段D.基因的化学结构不会发生改变答案:C5.用15N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四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有15N和14N,c只含14N。

下图中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答案:B6.请根据所学DNA的结构和复制的相关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________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

DNA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________________之中。

(2)图示说明DNA的复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021版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第六单元 第18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第六单元 第18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 Word版含答案

第18讲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考点一DNA分子的结构1.DNA分子的结构层次[助学巧记]利用数字“五、四、三、二、一”巧记DNA分子的结构2.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必修2 P58 “科学·技术·社会”、P60“思维拓展”改编)DNA指纹图谱法的基本操作:从生物样品中提出DNA(DNA一般都有部分的降解),可运用________扩增出DNA片段或者完整的基因组DNA,然后将扩增出的DNA用合适的________切割成DNA片段,利用电泳技术将这些片段按大小分开后,转移至尼龙滤膜上,然后将已标记的DNA探针与膜上具有________序列的DNA片段杂交,用放射自显影便可获得DNA指纹图谱。

答案:PCR技术限制酶互补碱基【真题例证·体验】(2017·高考海南卷)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解析:选D。

由于双链DNA分子中碱基A的数目等于T的数目,G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故(A+C)/(G+T)为恒值1,A错误;碱基对A和T含2个氢键,C和G含3个氢键,(G+C)数目越多,氢键数越多,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B错误;(A+T)/(G+C)与(A +C)/(G+T)两个比值相等,这个DNA分子可能是双链,也可能是单链,C错误;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是双链DNA,故(A+C)/(G+T)=1,D正确。

【考法纵览·诊断】(1)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2017·海南卷,23C](×)(2)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2014·全国卷Ⅱ,T5C](×)(3)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2013·全国卷Ⅱ,T1A](×)【长句特训·规范】根据DNA的分子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基本单位:________________。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考试试卷(2124)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考试试卷(2124)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40分,每题5分)1. 磷脂是中性脂。

()答案:错误解析:磷脂不是中性脂,中性脂通常是指三酰甘油,因其分子中的酸性基结合掉了,所以是中性的,称为中性脂。

2. 自然界的蛋白质和多肽类物质均由L型氨基酸组成。

()答案:错误解析:自然界的蛋白质均由L型氨基酸组成,但多肽类物质就不一定,如多肽抗生素中的短杆菌肽S、酪杆菌肽等都含有D型氨基酸。

3. 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降解使血糖升高。

()答案:错误解析:因为肌肉中缺少葡萄糖磷酸化酶,所以肌糖原不能分解产生血糖。

4. 只有在pH很高或很低时,氨基酸才主要以非离子化形式存在。

()[山东大学2016研]答案:错误解析:在水溶液中氨基酸癿非离子化形式从来不会占优势。

5. 逆转录酶既具有DNA聚合酶活性,也具有RNA聚合酶活性。

()答案:错误解析:6. 黄嘌呤和次黄嘌呤都是黄嘌呤氧化酶的底物。

()答案:正确解析:黄嘌呤氧化酶能把次黄嘌呤氧化成黄嘌呤,也可催化黄嘌呤生成次黄嘌呤和尿酸。

7. 蛋白质降解在热力学上是有利的,因此细胞质发生的蛋白质水解不需要ATP。

()答案:错误解析:8. 合酶与合成酶都是催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合成一种物质,但前者不需要ATP后者必须有ATP。

()[南开大学2016研]答案:错误解析:合酶和合成酶是两种不同的酶,合酶属于裂合酶类,催化非水解方式的断裂作用,如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酰CoA,随后柠檬酰CoA不稳定水解为CoA和柠檬酸。

而合成酶属于连接酶类。

9. 有些动物可以在体内合成维生素C。

()答案:正确解析:大多数动物可以在体内合成维生素C,而人、猴等灵长类动物因肝脏内缺少古洛内酯氧化酶,所以不能合成抗坏血酸。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考试试卷(6124)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考试试卷(6124)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40分,每题5分)1. DNA的复制方式有多种,滚动式复制通常以双向方式进行。

()答案:错误解析:滚动式复制是一种单向复制。

2. 氨基酸的氧化脱氨、转氨及脱羧中都需要辅酶是维生素B6。

()答案:正确解析: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醛、吡哆胺、吡哆醇,体内的辅酶活性形式是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它们是氨基酸转氨酶的辅酶,磷酸吡哆醛还是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

3. NADH和NADPH都可以直接进入呼吸链。

()答案:错误解析:NADPH通常作为生物合成的还原剂,并不能直接进入呼吸链接受氧化。

只是在特殊的酶的作用下,NADPH上的H被转移到NAD +上,然后由NADH进入呼吸链。

4. 利福霉素和利链霉素都是原核细胞RNA聚合酶的特异性抑制剂,两者都抑制转录的起始。

()答案:错误解析:利福霉素抑制原核细胞转录的起始阶段,利链霉素则抑制延伸阶段。

5. 脱氨后的氨基酸碳架,进入各自的分解途径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

()答案:错误解析:6. 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受到能量状态的调节。

()答案:正确解析:细胞内能量状态可以影响产能反应和需能反应的速度。

7. 氨有毒,必须在肾脏中合成尿素后排出体外。

()[南开大学2016研]答案:错误解析:人体的氨主要通过肝脏合成尿素,随尿排出;一部分氨可以合成谷氨酰胺和门冬酰胺,也可合成其他非必需氨基酸;少量的氨可直接经尿排出体外。

8. 磷脂双分子层的相变温度取决于磷脂和膜蛋白的含量。

()[浙江大学2018研]答案:错误解析:磷脂双分子层的相变温度取决于磷脂的种类和含量。

9. ATP分子中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南开大学2016研]答案:错误解析:一分子ATP中有3个磷酸基团,但仅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2016级专科、高起本《医学遗传学》试题及答案

2016级专科、高起本《医学遗传学》试题及答案

2016级专科、高起本《医学遗传学》试题1、下列哪一核型是猫叫综合征的核型()A.46,XX,del(5)(p15)B.46,XY,del(1)(q21)C.47,XY,+21D.45,XE.47,XXY2、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婚配,代代保持不变的是()A.表现型频率B.基因型频率C.基因频率和表现型频率D.发病率和死亡率E.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3、一些先天性代谢病的患儿周身或汗尿中会散发出特殊的异味,周身散发出鼠臭(腐臭味)的患者可能是()A.胱氨酸尿症B.苯丙酮尿症C.半乳糖血症D.枫糖尿症E.尿黑酸尿症4、杂合子的表型介于纯合子显性和纯合子隐性表型之间,这种遗传方式称为()A.共显性遗传B.外显不全C.完全显性遗传D.不完全显性遗传E.拟显性遗传5、下列哪种情况不是产前诊断的指征()A.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的孕妇B.35岁以上高龄孕妇C.因社会习俗要求预测胎儿性别者D.羊水过多或过少的孕妇E.有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史或死胎史的孕妇6、羊水取样用于产前诊断的最适合的时间是妊娠的()A.16~20周B.9~11周C.10~12周D.10~20周E.20~24周7、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A.同时发生于后期ⅠB.同时发生于后期ⅡC.后期Ⅰ和后期Ⅱ都出现D.在中期ⅠE.在M期A.1/2B.1/3C.1/4D.2/3E.1/89、复等位基因是指()A.一对染色体上有两个以上的基因座位B.在一个群体中,一对基因座位上有3个或3个以上的成员C.在一个群体中,一对基因座位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D.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E.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10、"一定基因型所形成某种表型的百分比称为()A.遗传异质性B.表型模拟C.完全显性遗传D.表现度E.外显率11、"一个男性患血友病A,他亲属中不可能患血友病的是() A.姨表兄弟B.外祖父、外祖母C.叔、伯、姑D.同胞兄弟E.外甥或外孙12、"父为红绿色盲患者,母正常,但她的父亲是色盲,其后代( A.男孩为红绿色盲患者B.女孩为红绿色盲患者C.女孩为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D.男、女孩都有1/2可能为红绿色盲患者E.男、女孩全正常13、"减数分裂偶线期,两两配对的染色体是()A.姐妹染色体B.非姐妹染色体)C.非同源染色体D.二分体E.同源染色体14、"隐性性状的意义是()A.隐性性状的个体都是杂合体,不能稳定遗传B.隐性性状的个体都是纯合体,可以稳定遗传C.隐性性状可以隐藏在体内而不表现出来D.隐性性状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E.杂合体状态下不表现隐性性状15、"多X女性,如48,XX,一般表现为智力发育不全,也有常见染色体畸变综合征的头部表现特征,她的X小体有()A.1个B.2个C.3个D.4个E.多个16、"绒毛膜取样用于产前诊断的最适合的时间是妊娠的()A.16~20周B.9~11周C.10~12周D.10~20周E.20~24周17、"形成47,XXY的可能机制是()A.减数分裂Ⅰ染色体不分离B.减数分裂Ⅱ染色体不分离C.卵裂期染色体不分离D.卵裂时染色体丢失E.染色体内复制18、"目前,我国开展最普遍的染色体显带技术是()A.C带B.G带C.T带D.Q带E.R带19、"有关性染色体异常的一般特征,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生殖器畸形B.原发闭经C.生育障碍D.毛发,皮肤异常E.皮纹异常20、"服用磺胺类药物或水杨酸类的解热镇痛药可使有些人出现溶血性黄疸症状。

生物高考DNA计算问题汇总

生物高考DNA计算问题汇总

新教师教学课例研究高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在高三复习中总结、归纳、提炼是提高学科能力的重要方法。

DNA 计算问题是高中生物的难点和重点,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将DNA 计算问题总结汇编,与同学分享。

一、关于DNA 分子结构的特点的计算DNA 分子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构成的,两条长链按照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含氮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单链上相对的碱基以氢键连接,碱基的配对是有规律的,即A 一定与T 配对(形成两个氢键),G 一定与C 配对(形成三个氢键)。

例1:下图为某同学在学习DNA 结构后,画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DNA 片断(其中○表示磷酸)。

下列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甲说:该图没有什么物质和结构上的错误。

B 乙说:该图有一处错误,就是U 应改为T 。

C两说:三处错误,其中核糖应为脱氧核糖。

D 丁说:如图说画的是RNA 双链,则正确。

解析:选C 。

图中有三处错误一、组成DNA 的五碳糖应该是脱氧核糖,因此图中的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错误二:碱基为A 、T 、G 、C 四种,其中图中的U 应改为T ;错误三,单链中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应该在磷酸和磷酸之间,而是在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连接而成的。

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方面的计算例2:某双链DNA 分子中,A 与T 之和占整个DNA 碱基总数的54%,其中一条链上G 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求别一条链上G 占其所在链碱基总数的百分含量。

解析一:设DNA 分子碱基总数为100。

已知:A+T =54,则G+C =46 所以G1+C1=G2+C2=23。

已经:G1=1/2*100*22%=11 所以C1=G1=11。

则G2=23-11=12。

解析二:已知,则所以。

已知所以。

因为G2=C1所以。

归纳一:在DNA 分子的两条链中。

1.互补配对的碱基两两相等,A=T ,C=G ,那么A+G=C+T ,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dna复制的基本步骤

dna复制的基本步骤

dna复制的基本步骤
DNA复制的基本步骤包括三个主要过程:解旋、复制和连接。

解旋:DNA复制的第一步是解旋,即DNA双链的分离。

DNA的两条链被酶称为DNA解旋酶和螺旋酶解开一小段,形成一个复制起点。

解旋过程会在DNA链的前进方向上不断进行,逐渐揭示更多的单链DNA。

模板链合成:在解旋后,DNA复制的下一步是模板链合成。

在合成过程中,DNA 聚合酶沿着模板链进行反应,根据碱基配对规则在合成链上添加互补碱基。

这个过程是半保持复制,即新合成的链以模板链为模板,将模板链的信息拷贝到新链中。

连接:最后一步是连接,即将新合成的两条单链重新结合成双螺旋结构。

这个过程需要DNA连接酶的作用。

在完成以上步骤后,DNA复制就完成了。

这个过程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并且需要能量和酶的作用。

DNA复制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对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保持物种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西医考研西医综合考试大纲(2016年版)

西医考研西医综合考试大纲(2016年版)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西医综合考试大纲(2011年版)Ⅰ.考试性质西医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基础医学约50%其中生理学约20%生物化学约15%病理学约15%临床医学约50%其中内科学约30%外科学约20%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第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第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B型题第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X型题第15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Ⅳ.考查内容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DNA复制的有关计算
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若将亲代DNA分子复制n代,其 结果分析如下:
(1)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
①含有亲代链的DNA分子数为2个。
②不含亲代链的DNA分子数为(2n-2)个。
(2)子代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n+1条。 ①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条。
二、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B.鸟嘌呤与尿嘧啶
) C
C.鸟嘌呤与胞嘧啶
D.腺嘌呤与尿嘧啶
3、下列有关DNA分子复制的叙述中,错误的
是(

C
A、边解旋边复制 B、复制的主要场所细胞核
C、复制过程需要氨基酸和酶 D、复制遵循碱基互补派对原则
4 .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
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
答: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共有2n个 DNA,2n+1条脱氧核苷酸链,母链2条, 子链2n+1 ﹣2条
连续第n次复制
②一个DNA的碱基A(T、G、C)占碱基总数的a%,碱基总数为m, 连续复制n次后,共需要G(C、A、T)多少个? 解析:先求出亲代DNA中G=C=?每两条新链所必需的鸟嘌呤(G)数 等于亲代DNA胞嘧啶(C)数,再求出DNA复制n代后子链数;最后求 出DNA连续复制n代后需要鸟嘌呤数。 解: 因为A=ma%,A=T、G=C, A+T= 2ma%, 所以G=C=m(1/2﹣ a%),每形成两条新链所必需的鸟嘌呤数等 于亲代DNA胞嘧啶数= m (1/2﹣ a%) DNA复制n代后子链数=2n+1 ﹣2 DNA连续复制n代后需要 鸟嘌呤=[(2n+1 ﹣2 )/2] m (1/2﹣ a%) = m (2n ﹣1)(1/2﹣ a%) 答:DNA连续复制n代后需要鸟嘌呤数是m (2n ﹣1)(1/2﹣ a%)。
①复制的“精确性”:DNA分子之所以能自我复制,
取决于DNA的双螺旋结构,它为复制提供了模板;同
时,由于碱基具有互补配对的特性,因此能确保复制
的完成。
②复制“差错”:在复制过程中,脱氧核苷酸序列具
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也可能发生差错即发生碱基对的
增添、缺失或改变——基因突变。这种稳定性与可变
性的统一,是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原因。
GC AAC C
GTTGGAA A
G GA G C C T
GGA A
GAAA G G
UUUC C A
解旋酶脱下, DNA 复制完成 G G G G GAAA G G C AC C AAC C A CC G TG C GTTGGAAAC C TC GGAAC TTTC C A
GGAGC C UU AAAG G C GTTGGAAAC C TC GGAAC TTTC C A GC AAC C

B
C.DNA模板和能量 D.脱氧核苷酸
为什么复制能形成两条完全相同的DNA,并且它
们都和亲代DNA一样?
A G A A C G A G T C T T G C T C A G A A C G A G T C T T G C T C
A G A A C G A G T C T T G C T C
+
2、碱基互补配对能力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
下图表示DNA复制的过程,结合图示判断,下列有
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使 两条链解开 B.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生成的两条子链的方 向相反 C.从图示可知,DNA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缩短了复制 所需的时间
D.DNA分子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片段
G GA G C C
GAAA G G
UUUC C A
G GA G C C GAAA G G C AC GC AAC C G TG C GTTGGAAAC C TC GGAAC TTTC C A
C UU C GTTGGAAAC C TC GGAAC TTTC C A
GC AAC C
GTTGGAA A
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两次,则需要游 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A)
A.180个
C.80个
B.120个
D.60个
规律2:若亲代DNA分子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 为a,经 n 次复制后,所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 核苷酸数为:
R =a (2n-1) 变通:复制第n次所需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 R =a· 2n-1
GC AAC C
GTTGGAA A
G GA G C C T
GGA A
GAAA G G
UUUC C A
G GA G C C GAAA G G C A C G C A A CDNA C 连接酶填补小缺口 G TG C GTTGGAAAC C TC GGAAC TTTC C A
GGAGC C UU AAAG G C GTTGGAAAC C TC GGAAC TTTC C A GC AAC C
G GA G C C T
GGA A
GAAA G G
UUUC C A
G GA G C C GAAA G G C AC GC AAC C G TG C GTTGGAAAC C TC GGAAC TTTC C A
DNA聚合酶合成DNA片段
C UU AAAG G C GTTGGAAAC C TC GGAAC TTTC C A
1.概念: DNA的复制就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场所: 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 有丝分裂间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3.时期: 模板:DNA的两条母链 游离的脱氧核苷酸(A、G、C、T) 原料: 能量:ATP 4.条件 酶: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解旋→合成互补子链→形成子代DNA (1)边解旋边复制 (2)半保留复制 5.复制过程:
GAAA G G
引物酶合成引物(RNA),为复制准备
UUUC C A
G GA G C C GAAA G G C AC GC AAC C G TG C GTTGGAAAC C TC GGAAC TTTC C A
DNA解旋酶打开DNA双链
C GTTGGAAAC C TC GGAAC TTTC C A
GC AAC C
1、保证准确无误地进行DNA复制的关键步骤: B A.解旋酶促使DNA的两条互补链分离
B.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母链碱基进行互补配对
C.配对的脱氧核苷酸之间连接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D.模板母链与互补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的双链在复制时解旋,这时下述 哪一对碱基从氢键连接处分开(
A.鸟嘌呤与胸腺嘧啶
培养基中共有噬菌体后代 m 个,则此时培养 基中含被标记的噬菌体比为
2n/m

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
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 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原料 能量 酶
结构 基础 过程 结果
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 确保复制准确无误 包括解旋、合成子链、形成子代DNA三步 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
续性
意义
1、下列不是DNA复制条件的是(
A.解旋酶、聚合酶 B.逆转录酶和DNA连接酶
B. 0
C. 1/8
【思维拓展】
(1)生物体中DNA分子复制的场所,总结如下:
【思维拓展】
(2)外界条件对DNA复制的影响:
因为在DNA复制的过程中需要酶的催化作用和 ATP供能,所以凡是影响酶活性和影响细胞呼吸的因
素都会影响DNA的复制。
三、DNA复制有关计算规律总结 规律1:亲代DNA分子经 n 次复制后,所合成的 DNA分子中,DNA分子数,含亲代母链的DNA分 子数,不含亲代母链的DNA分子数依次为: 2n 2 2n-2
5、DNA的复制 (以真核细胞为例)
时间 场所 模板
需要
条件
原料 能量 酶
结构 基础 过程 结果
特点
意义
5、DNA的复制 (以真核细胞为例)
时间 场所 模板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解旋后的两条单链 四种脱氧核苷酸 ATP 解旋酶、DNA聚合酶
需要
条件
解旋酶催化(氢键断裂) 解旋: 模板
同时进行(边解旋边复制)
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配对
(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利用 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进行)
形成两个子代DNA: 组成 母链(旧链)
子链(新链)
半 保 留 复 制
边 解 旋 复 制
多 起 点 复 制
DNA的复制(动画)
GC AAC C
G GA G C C
变通:亲代母链与子代DNA链数之比为: 2/(2n×2-2) 即1/(2n-1) 含亲代母链的DNA分子数与子代DNA分子数之比为: 2/ 2n
6.一个DNA分子A=100个,经过三次复制,则 需要游离的A多少个? ( A )
A.700
B. 100
C. 800
D. 600
7、具有100个碱基对的1个DNA分子区段,内含
A.600个
C.1 200个
B.900个
D.1 800个
利用DNA和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计算 规律三: 复制后DNA存在的位置: 位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复制后分开的时间:
着丝点分裂时 (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Ⅱ后期)
10、用3H标记的噬菌体n个,侵染大肠杆菌,
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得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