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工呼吸机对ARDS患者的治疗作用

合集下载

机械通气与非机械通气在ARDS患者中的氧合效果比较

机械通气与非机械通气在ARDS患者中的氧合效果比较

机械通气与非机械通气在ARDS患者中的氧合效果比较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常常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来提供充分的氧合。

然而,近年来非机械通气也逐渐被一些研究机构探索和使用。

那么,在ARDS患者中,机械通气和非机械通气的氧合效果具体如何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机械通气的氧合效果机械通气是一种通过使用呼吸机来辅助或代替患者正常呼吸的治疗方法。

在ARDS患者中,机械通气通常采用辅助通气模式,如控制通气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这些通气模式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并改善患者的氧合效果。

机械通气的关键是呼吸机的正确定位和参数设定。

呼吸机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调整吸气和呼气压力、吸气时间和呼气时间等参数。

同时,机械通气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以及呼吸机的报警和警戒值。

机械通气一般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压伤、肺泡塌陷等。

因此,在使用机械通气时,医生需要权衡风险和益处,确保合理的氧合效果。

二、非机械通气的氧合效果非机械通气是指在不使用呼吸机的情况下,通过其他方法来提供患者所需的氧合。

非机械通气常常包括高流量吸氧、无创通气和提升呼吸肌力等方法。

高流量吸氧是一种通过高流量输送气体(通常为纯氧)来提供患者充足氧气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效果,并减少对呼吸机的依赖程度。

无创通气是一种通过面罩或鼻罩等装置,将正压空气送入患者的肺部,以提供氧合和缓解呼吸困难的方法。

无创通气可以减少机械通气的风险,并改善患者的氧合效果。

提升呼吸肌力也是一种非机械通气的方法,通过呼吸训练和物理治疗来加强患者的呼吸肌力,从而提高氧合效果。

三、机械通气与非机械通气的对比机械通气和非机械通气在ARDS患者中的氧合效果是有差异的。

在一些研究中,机械通气可以更好地提供充足的氧气,并改善患者的氧合水平。

然而,非机械通气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呼吸机的应用

呼吸机的应用

呼吸机的应用第一节呼吸机的治疗、适应症、禁忌症一.呼吸机的治疗作用1.改善通气功能:这是呼吸机的最基本的治疗作用。

2.改善换气作用:PEEP和延长吸气时间等方法,使肺内通气不均、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分流增加等情况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动脉氧分压。

3.减少呼吸功,节约心脏储备功能:应用呼吸机可以减少呼吸肌的负担,耗氧减少,有利于缺氧的改善。

二.适应证1.严重通气不足:由肺内疾患引起,常见的有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哮喘持续状态等。

各种原因的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呼吸肌麻痹也可应用呼吸机,但其效果视原发病而不同。

2.严重换气障碍:同时合并通气障碍时可应用呼吸机,如严重肺部感染,ARDS等。

单纯换气障碍主要靠增加吸入氧浓度解决,如效果不佳可考虑应用。

3.胸部和心脏手术后和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应用呼吸机的标准:1·咳嗽、排痰能力不足或消失者,对保守治疗反应不佳者,呼吸衰竭对全身影响较大者(如已昏迷,循环情况不佳者),应尽早应用呼吸机,如全身情况已衰竭时再用,常已失去抢救时机。

2.动脉血气分析,尤其是paco2对决定是否应用呼吸机有重要价值。

急性呼衰时Paco2在60—70mmhg以上,慢性呼衰时Paco2在70—80mmhg以上,PH:〈7.20—7.25;吸入60%氧时Pao2〈50mmHg,可考虑应用呼吸机(不要求三项条件齐备)。

三.禁忌证1.对呼吸道施加正压可使病情加重的疾患,如肺大泡,高压气胸,大咯血等。

2.急性心肌梗塞。

3.肺结核如合并多发性大泡或气胸者。

第二节应用呼吸机后的生理改变正常人吸气时胸内压为负压,用呼吸机作IPPV时,吸气过程中胸内压可从-5增至+3厘米水柱,肺内压可比大气压高15—20厘米水柱或更多,这种压力的变化是IPPV对正常生理产生影响的基本原因。

一. 对呼吸的影响1. 对潮气量的影响潮气量的大小决定于肺顺应性、呼吸道阻力和呼吸机的通气压力。

2. 对呼吸死腔的影响压力和潮气量适当时可减少呼吸死腔,这是气体分布均匀和肺血流再分配的结果。

ICU病房设备清单

ICU病房设备清单

ICU病房设备清单引言概述: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是医院中专门用于治疗危重病患者的重要部门。

为了提供高效且安全的医疗服务,ICU病房必须配备一系列必要的设备。

本文将详细介绍ICU病房设备清单,以匡助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了解和准备所需的设备。

一、呼吸支持设备1.1 人工呼吸机:人工呼吸机是ICU病房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它可以通过控制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吸气压力,为患者提供机械通气支持。

人工呼吸机能够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适合于呼吸衰竭、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病情。

1.2 氧气供应系统:氧气供应系统用于为ICU病房中的患者提供氧气。

它包括氧气气瓶、气流调节器、氧气面罩或者导管等。

氧气供应系统能够确保患者的氧气供应充足,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或者低氧血症的患者至关重要。

1.3 吸痰机:吸痰机用于清除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和痰液。

它可以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将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吸出,以维持呼吸道通畅。

吸痰机对于需要长期机械通气或者有大量分泌物的患者非常重要。

二、监护设备2.1 多参数监护仪:多参数监护仪是ICU病房中必备的设备之一。

它能够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并实时显示和记录。

多参数监护仪可以提供及时的患者监测和警报,匡助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2.2 心电监护仪:心电监护仪用于监测患者的心电图,以评估心脏功能和监测心律。

它可以实时显示心电图波形,并记录心电图数据。

心电监护仪对于心脏病患者和需要心电监测的患者非常重要。

2.3 血气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用于测量患者的动脉血气参数,如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酸碱平衡等。

它可以提供患者的血气状态,匡助医护人员调整治疗方案。

血气分析仪对于危重患者的监测和治疗至关重要。

三、输液设备3.1 输液泵:输液泵用于精确控制患者静脉输液的速度和剂量。

它可以根据医嘱设定输液速度,并提供报警功能。

输液泵能够确保患者获得准确的药物和液体输注,对于治疗和护理患者非常重要。

呼吸机治疗老年胸外伤合并ARDS的护理体会

呼吸机治疗老年胸外伤合并ARDS的护理体会

A S的发 生 与肺挫 伤 后肺 部 感染或 受 伤前 有肺 部 感染 有关 , RD 因此 , 别要注 意呼 吸频 率 、 特 节律 及深 、 浅度 变化 。 励或 协 助病 人 鼓
及时排 出呼 吸 道分 泌物 。 痰前 、 应提 高吸 入氧 浓 度 , 吸 后 以免发 生 低 氧血症 。 每次 吸痰时 间应 <1s负 压应控 制 在<5mmHg 吸 痰前 滴 5, 0 。 入适 当湿 化液 体 , 以利 痰液 的 吸 出。 用呼 吸机 治疗 时 , 3 小 应 每 ~4
老 年 胸外 伤有 逐年 增加 的趋 势 。 重的 胸外 伤常 导致 急性 呼 吸 严 窘迫综 合征 ( D ) 生 。 AR s 发 有关 文献 报道 严 重胸 外伤 并发 AR S D 的 发 生率 为 3 %~1%, 死亡 率4 %~7 %】 呼 吸机 治疗 和精 心护 理 对 8 0 0_ l 。 预 后至 关 重要 。19 年 3 至 20 年 3 96 月 06 月我 院共 收治 老 年人 胸外 伤 合并 A S 4 , 将 我们应 用 机械 通 气及护 理体 会报 道 如下 。 RD 2 例 现 1 临床 资料 2 例 老年 胸外 伤患 者均 急性 起 病 ,呼 吸 频率 > 8 / n 4 2 次 mi,血 气分 析 : 低氧血 症 ,氧 合指 数 P O / i ≤ 2 0 a ,FO, 0 mmH g,正 位胸 片
时检查 气管导管位 置及胶布和 牙垫 的固定情 况 , 因导管移位 造成 避免 的单 肺通 气 , 将气 管导 管 的套囊 气体 放掉 3 ri, 并 ~5 n 以防 气管套 囊 a
对气管 黏膜长时 间压迫所致 的组织坏 死 。 22 根据 病情 ,调 整呼 吸机 参数 . 当患者 出现呼 吸凼难 、三 凹征 、 行性 血氧饱 和度 下降 , 吸入 进 在 氧浓 度6%条件下 ,a , 6mmH 或 P C ,4 m 0 PO< 0 g a O> 5 mH ,H .时 , g p <73 应尽 早给 予机械 通 气。 机械 通气 及应 用呼气 终末 正压通 气 (E P 为 PE) 治 疗 ARD 的主 要措 施 S 。至于 呼吸 模式 的选 择 , 我们 的 体会 是 : 早

ECMO在重症ARDS救治中的应用课件

ECMO在重症ARDS救治中的应用课件
应用呼吸机、吸入NO仍无法改善血液氧合及CO2排出。
ECMO在重症ARDS救治中的应用
26
ECMO的禁忌症
呼吸衰竭和机械支持>7天,通常提示肺损伤发生过于严 重而不建议ECMO治疗;
潜在的严重慢性肺脏疾病,如严重COPD、肺栓塞等;
终末期疾病,如继发性肿瘤发展期、肿瘤恶液质;
无法控制的代酸,提示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期,循环呼吸 支持后微循环恢复的可能性小。
9
BIPAP治疗ARDS病例
SIMV: Ppeak=40; PEEP=10 BIPAP: Phigh=30; Plow=10;
f =20;
f =10; I:E=1:1
吸纯氧 pH7.45, PaCO2 34.2
吸氧60%; pH7.40, PaCO2
mmHg;PO2 55 mmHg ECMO在重症ARDS救3治2.中1的m应用mHg;PO2 122 mmH10g
ECMO在重症ARDS救治中的应用
29
ECMO前患者疾病起因的评估
心肺功能有无恢复可能性?
呼吸衰竭的病因?
细菌性(肺炎球菌、葡萄球菌)、非典型(军团菌、支 原体)、病毒性肺炎(水痘、流感)
创伤、胰腺炎、脓毒败血症 哮喘、肺栓塞、Wegener肉芽肿 吸入性肺炎治疗效果一般较好 妊娠相关ARDS具有较低的生存率
出院前死亡率
40
30
死亡率 (Percent) 20
P=0.0054
10
0
6 ml/kg
12 ml/kg
Th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ESCyMnOd在ro重m症eANReDtSw救o治rk中. 的N应E用ngl J Med, 2000;342:13011-11308

机器辅助通气与传统呼吸机通气对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机器辅助通气与传统呼吸机通气对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通过调整通气模式和参数,如采用小潮气量通气、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等 策略,能够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的风险。
两者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
机器辅助通气还能够为患者提 供足够的呼吸支持,为原发病 的治疗和康复创造条件。
传统呼吸机通气在ARDS治疗 中的应用
传统呼吸机通气也是治疗 ARDS的常用方法之一,能够 提供稳定的呼吸支持。
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 和素质
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素质教 育,提高他们对机器辅助通气和传统呼吸机 通气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结论与总结
06
研究结论回顾
01
机器辅助通气在ARDS患者治疗中表现出更好的氧合和呼吸力学 改善。
02
相比传统呼吸机通气,机器辅助通气可降低ARDS患者的病死率
和机械通气时间。
实践意义
研究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在治疗ARDS 患者时选择合适的通气方式提供参考 ,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对机器辅助通气和传统呼吸机通气在ARDS患者中的
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但研究样本较小,结论尚不统一。
02 03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相关研究较多,部分研究认为机器辅助通气在改善患者氧合、降低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也有研究认为传统呼吸机通气 在某些情况下更为适用。
传统呼吸机通气组
使用传统呼吸机进行机械 通气,根据ARDS治疗指 南设置参数。
实验设计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患 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 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及方法
01
02
03
04
生理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呼吸频率、心率等生理指标的

ecmo南北综合症原理

ecmo南北综合症原理

ecmo南北综合症原理ECMO南北综合症原理ECMO(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将血液从体外引流到循环系统中,通过人工肺呼吸机和氧合器进行气体交换的治疗方法。

南北综合症(ARDS)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肺泡受损,导致肺部充满液体,使氧气难以进入血液中。

ECMO南北综合症治疗方法通过提供高浓度的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来帮助患者呼吸,并减轻心脏和肺部负担。

I. ECMO基本原理ECMO是一种体外循环系统,它通过静脉插管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出来,经过人工肺和氧合器进行气体交换后再输回患者体内。

人工肺通常采用硅胶或聚乙烯材料制成,可以模拟自然肺的功能。

而氧合器则能够将空气中的氧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交换,从而提供足够的氧供给身体。

II. ARDS基本原理ARDS是由于肺部受到严重损伤而导致的一种疾病。

当肺泡壁受损时,液体会渗出到肺泡中,使得氧气无法进入血液中。

同时,由于肺泡壁的破坏,二氧化碳也无法被有效排出,从而导致呼吸困难和缺氧。

III. ECMO治疗ARDS的原理ECMO南北综合症治疗方法通过提供高浓度的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来帮助患者呼吸,并减轻心脏和肺部负担。

ECMO系统可以将血液从患者体内引流出来,经过人工肺和氧合器进行气体交换后再输回患者体内。

在这个过程中,ECMO系统提供足够的氧供给身体,并排除二氧化碳。

IV. ECMO南北综合症治疗方法的步骤1. 插管:ECMO治疗需要插入两根管子——一根引流管和一根回输管——以将血液从身体中引出并注入人工肺。

2. 连接:插管后需要连接ECMO系统,包括人工肺和氧合器。

ECMO 系统会将血液引流到人工肺中进行气体交换,并将氧合后的血液输回患者体内。

3. 监测:ECMO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

4. 调节:ECMO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节,包括调整氧气浓度、血流量等参数。

V. ECMO南北综合症治疗方法的优势1. 高效:ECMO南北综合症治疗方法可以提供足够的氧供给身体,并排除二氧化碳,从而有效缓解呼吸困难和缺氧。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综合治疗体会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综合治疗体会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综合治疗体会3.1病因治疗:消除致病原因至关重要,如血气胸、肝脾胃肠破裂、各种中毒原因等等;同时根据痰细菌培养、血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来选择抗生素类型;长期使用长效、广谱抗菌素应补充维生素K,以防止肠道正常菌群抑制内源性维生素K造成障碍,导致出血;短期应用大量氢化可的松450mg/d~600mg/d,连用3天,以减轻肺水肿。

3.2呼吸机治疗:选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呼气末正压(PEEP)+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

潮气量8ml/kg-10ml/kg,呼吸频率12次/min~18次/min,PVS压力为8cm~10cm水柱,PEEP压力为4cm~8cm水柱,氧浓度(FiO2)在第1h内可调至80%-100%,以后逐渐降至40%维持,吸呼比(I:E)1:1.5~2。

选用度冷丁100mg,咪唑安定50mg作镇静镇痛剂。

全部病例除持续心电、脉搏、呼吸、氧饱和度(SPO2)等监测外,还随时行血气分析并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防止出现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

3.3营养与支持:营养支持除胃饲高营养物质外,主要以静脉补入为主,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组成,并适量补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

定期复查血液生化和血常规,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出入平衡,根据检查结果输入人体白蛋白、新鲜血浆。

4、结果: 28例中呼吸机通气时间平均3天-20天。

其中25例(占89%)治愈好转,死亡3例(占11%),多因合并严重多器官功能衰竭、重度感染以及经济等诸多原因而自动放弃治疗。

全部治愈病例根据血气分析、脉搏、氧饱度及临床表现而随时调节呼吸机参数,如潮气量、FiO2,呼吸频率、吸呼比、PEEP等逐步纠正低氧血症,保持生命体征稳定,逐步停机和撤离呼吸机。

讨论1、所选病例均符合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中的ARDS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2)氧合指数(PaO2/FiO2)≤200mmHg(不管PEEP水平);(3)X线胸片显示双肺均有斑片状阴影;(4)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18mmHg或无左心房压力增高的临床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人工呼吸机对ARDS患者的治疗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呼吸机在临床应用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调取省医院ICU自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并确诊ARDS的132例临床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查看其治疗措施,分析其效果。

结果治疗后血气值为PaO2(83±5)mm Hg高于治疗前血气值PaO2(56±6)mm Hg,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PaCO2为(46±4)mm Hg,治疗后PaCO2为(37±5)mm Hg,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pH(748±014),治疗后pH为(732±010),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DRS患者应及早应用人工呼吸机,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关键词】ARDS;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PEEP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是在省医院ICU自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并确诊ARDS患者132例,其中男82人,女50人,年龄在22~55岁,平均38岁。

132例均在原发病基础上出现ARDS临床症状如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困难、紫绀等,面罩吸氧不能缓解。

其中多发伤患者有36例存活16例,死亡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有28例,存活15例死亡13例;急性胆管炎患者29例,存活13例,死亡16例;颅脑手术30例,存活12例,死亡18例;中毒12例,存活10例,死亡2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都进行人工呼吸机治疗通常使用容量控制模式,采用间歇正压呼吸、呼气末正压通气、间歇指令通气等方式结合其他对症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小加重原发病因素。

改善微循环、及时应用抗生素消除炎症等[2]。

13 参考指数潮气量(VT)、压力(P)、流量、时间(含呼吸频率(HR)、吸呼比)。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
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人工呼吸机结合其他等综合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如下:
治疗后血气值为PaO2(83±5)mm Hg高于治疗前血气值PaO2(56±6)mm Hg,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PaCO2为(46±4)mm Hg,治疗后PaCO2为(37±5)mm Hg,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pH 748±014,治疗后pH为732±010,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呼吸机对于治疗ARDS有明显效果,患者氧合量明显提高。

3 讨论
人工呼吸机是一种当人体呼吸器官不能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即发生呼吸衰竭时,用以代替或辅助呼吸肌工作的一种仪器。

它的主要适应证为:①严重通气换气障碍。

②窒息、心肺复苏。

③神经肌肉麻痹。

④任何原因的呼吸停止或将要停止等。

它的常用通气方式为:间歇正压呼吸(IPPV)、吸气末正压呼吸(EIPPB)、呼气末正压通气(PEEV)、间歇指令通气(IMV)和气道持续正压通气(CPAP)等[3]。

抢救ARDS的重要部分是尽快纠正缺氧,提高氧合量,单纯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常不能纠正其缺氧状态,在PaO2明显降低时,应即使采用人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提高PaO2值。

人工呼吸机的主要作用是试患者被动呼吸,保持肺泡扩张状态,减轻肺水肿,打开塌陷的肺泡,增加肺的顺应性及肺功能残气量,改善气体分布和通气血流之比,维持心输出量[45]。

在本此研究中,采用PEEP/CPAP通气方式时,VT按10~15 ml/公斤调节,呼吸频率为(12~25)次/min,呼吸时比为1∶2。

在临床应用PEEP值过高会使心输出量明显降低。

可能引起氧输送降低,继而加重组织缺氧,一般最佳PEEP 是由减少分流量、增加肺的顺应性、改善PaO2、降低FiO2、及有效的稳定的循环监测组成。

PEEP值一般为5~15 cm H2O,结合镇定剂和肌松剂,减少人机对抗,联合治疗,直至PaO2>60 mm Hg为止。

人工呼吸机在临床上是不可缺少的治疗仪器,只要运用得当,确定适应证,避免并发证,必将提高ARDS患者的综合治愈率和生存率。

参考文献
[1]杭娟, 李秋荣, 蒋宝琦高血压并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人工呼吸机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4(3):308309.
[2]董诗圆, 蒋红心理护理在ICU 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1): 31 32.
[3]钟强,李树生,邓普珍ICU病人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病因分析及处理策略.中国急救医学,2005,25(5):372.
[4]李莉, 黄建凤, 谢晋湘, 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中华心血
管病杂志, 2001,9: 524 526.
[5]金丹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的心理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343034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