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通用版)习题课件:第三、四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3讲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906年-1911年先后进行 (1)萍浏醴起义: (2)浙皖起义: (3)广西起义: (4)黄花岗起义:
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孙中山与黄兴发动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主要力量
武
高昌 潮 起 概况
义
影响
湖北新军 孙中山未参加
新军工程营起义→夺取军械库→占 领武昌城→夺取武汉三镇→湖北军 政府成立,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 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 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 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思想: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经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推动了近代民族 工业的发展
社会生活:提倡平等观念,革除陋习旧俗,推动了社会观念的转变和 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
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以君主专 制、独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政治制度,以辛亥革命中清帝退位为 结束标志。封建制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政治概念,包括封建政治制 度、封建经济制度、封建思想文化等。中国封建制度以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完成为结束标志。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 。到11月下旬,全国一半以上的 省份宣布独立
清政府仍然存在,直到1912 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时间
1912年1月1日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 公元纪年-1911=民国纪年
重要 成果
人教版八上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2024成都中考复习课件)

3.建立中国同盟会: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成立: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成员在
日本东京成立
满清贵族统治
(2)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机关报:《民报》
(4)地位: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影响: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推 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 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历史意义: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②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③民主共和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 利条件。 遗憾: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 帝反封建这一根本任务尚未完成。
1月1日 2月
3月
4月
1916年 1918年
莱特兄弟发 明的飞机试
飞成功
三国协约 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03年 20世纪初
1914年
1917年 1918年
俄国十月 革命
【概念解释】 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体形式,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 人员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 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 命指自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 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导学课件上册历史课件

第三单元(dānyuán)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 立
第一页,共四页。
1.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中华民国的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的颁布。
5.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1.三民主义与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关系。 2.理解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 难 败的。 点 3.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袁世凯复辟帝制很快失败的原因。 5.北洋军阀混战的原因和危害。
Image
12/9/2021
第四页,共四页。
谢谢 观赏! (xiè xie)
第三页,共四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4.中华民国的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
No 约。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政府政权很快土崩瓦解,新的政权随之建立,但革命果
实(guǒshí)被袁世凯窃取。2.理解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这幅漫画创作于中华民国初 期,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表明民主共和被。谢谢观赏
第二页,共四页。
武昌起义胜利后,形成 了全国性的革命浪潮 。1912年2月12日,宣 统帝下诏退位,清政府 政权很快土崩瓦解,新 的政权随之建立,但革 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
这幅漫画创作于中华 民国初期,表示政府虽 有“共和”之名,实际 是猿(袁)家天下,表明 民主共和被 破坏,反映了中华 民国建国原则名存 实亡。
第一页,共四页。
1.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中华民国的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的颁布。
5.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1.三民主义与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关系。 2.理解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 难 败的。 点 3.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袁世凯复辟帝制很快失败的原因。 5.北洋军阀混战的原因和危害。
Image
12/9/2021
第四页,共四页。
谢谢 观赏! (xiè xie)
第三页,共四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4.中华民国的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
No 约。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政府政权很快土崩瓦解,新的政权随之建立,但革命果
实(guǒshí)被袁世凯窃取。2.理解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这幅漫画创作于中华民国初 期,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表明民主共和被。谢谢观赏
第二页,共四页。
武昌起义胜利后,形成 了全国性的革命浪潮 。1912年2月12日,宣 统帝下诏退位,清政府 政权很快土崩瓦解,新 的政权随之建立,但革 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
这幅漫画创作于中华 民国初期,表示政府虽 有“共和”之名,实际 是猿(袁)家天下,表明 民主共和被 破坏,反映了中华 民国建国原则名存 实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点及训练课件(共22张PPT)

(2019·黑龙江大庆)17.他领导的辛亥革命以疾风暴雨之势推翻了长达260年的清王
朝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他”是( )C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胡适
(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10.《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
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坚决地出击……到凌
华兴会
、光复会。
(3)组建目的:
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149)05政年党8成月立,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选举 孙中山 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5)政治纲领及机关刊物: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 民报 》。
(6)政党性质: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
2.主要力量: 倾向革命的
湖北新军。
3.经过:
1911 年10月,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 武昌城 →汉口和汉阳新军起
义响应,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4.结果: 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 为都督。
5.影响: 1(19)1辛1年亥是革农命历推辛翻亥了年清,王历朝史的上反称动这统次治革,命宣为告“了辛中亥国革两命千”多。年君主专制 制度的终结。 (2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 想解放,打开
宣统帝 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2)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 为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
职务,临时政府迁往 北 京 。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 1912年3月11日,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共18张PPT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各种革 命团体的成立 1905年
时间
2、 同 盟 会
机关报
《民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 民国、平均地权
政治纲领
性质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 阶级革命政党
3、三民主义
内容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核定全国地 价,逐步实 现土地国有
驱除鞑虏、 创立民国 政治纲领 恢复中华
辛亥革 命的意 义
三、中华民国的创建
1、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间
标志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 时政府成立 ①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②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成果
措施
意义
材料研读
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 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 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 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 发表《讨元檄文》;梁启超、蔡锷前往南方筹 划讨袁事宜。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 南宣告独立,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 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背景
经过
结果4、军阀割据源自派 系 代表人物控制区域
依附国家 英、美
(1)孙中山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 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2)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朝 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过 程
(3)2月13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 任临时大总统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复习课件

练一练:
7.“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 A )
A.宋教仁被刺
B.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C.袁世凯称帝
D.张勋拥溥仪复辟
练一练:
8.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 B ) A.封建军阀垮台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资产阶级共和制度适合中国
D.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
经过: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 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 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成果 :10 月 11 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 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宜 布独立,支持革命。 影响 :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 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 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安庆起义:1907年夏,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与清军激战四小时 后失败,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秋瑾被捕遇难。 广西起义:1907年,孙中山、黄兴筹划领导,起义军奋战七昼夜, 最终失败. 黄花岗起义:1911年,黄兴提前发动广州起义,终因众寡悬殊,起 义失败。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 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练一练:
4.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中体现“民族主义”的是( A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建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民主共和
练一练:
Hale Waihona Puke 5.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团体是(C )
A.华兴会 B.光复会 C.兴中会 D.同盟会
练一练:
6 .李大爷 2008 年时 92 岁了,请问他出生于 民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复习课件(共37张PPT)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2)表现: ①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 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 政府”。 ②联络陆皓东等人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后失败。 时间:1895年10月 目的:建立革命据点 结果: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孙中山 ③流亡海外,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做准备。
第9课 辛亥革命
5、名称的来历: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 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6、结果:10月11日,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 为都督;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 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7、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 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 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 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 门。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3、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发展: (1)背景:①《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 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 ②章炳麟、陈天华、邹容等思想家宣传资 产阶级革命思想。 (2)表现: ①除兴中会外,还出现了华兴 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背景:武昌起义的胜利 2、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3、纪年方法: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4、举措: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5、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