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原理复习题第四章
最新整理、冶金原理(赵俊学主编)教案:第四章冶金熔体(加工制造类)钢铁冶炼)

最新整理、冶⾦原理(赵俊学主编)教案:第四章冶⾦熔体(加⼯制造类)钢铁冶炼)第四章冶⾦熔体4.1 概介许多⾼温冶⾦过程都是在熔融的反应介质中进⾏的——如炼钢、铝电解、粗铜的⽕法精炼等在很多冶炼过程中,产物或中间产品为熔融状态物质——如⾼炉炼铁、硫化铜精矿的造锍熔炼、铅烧结块的⿎风炉熔炼等冶⾦熔体——在⾼温冶⾦过程中处于熔融状态的反应介质或反应产物冶⾦熔体的分类——根据组成熔体的主要成分的不同→⾦属熔体→熔渣→熔盐⾮⾦属熔体→熔锍4.2⾦属熔体⾦属熔体——液态的⾦属和合⾦如铁⽔、钢⽔、粗铜、铝液等⾦属熔体不仅是⽕法冶⾦过程的主要产品,⽽且也是冶炼过程中多相反应的直接参加者。
例如,炼钢中的许多物理过程和化学反应都是在钢液与熔渣之间进⾏的。
⾦属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冶炼过程的热⼒学和动⼒学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4.2.1 ⾦属熔体的结构基本事实⾦属的熔化潜热仅为汽化潜热的 3%~ 8%对于纯铁,熔化潜热为 15.2 kJ·mol-1,汽化潜热是 340.2 kJ·mol-1 →液态⾦属与固态⾦属的原⼦间结合⼒差别很⼩⾦属熔化时,熵值的变化也不⼤,约为 5~ 10 J·mol-1·K-1→熔化时⾦属中原⼦分布的⽆序度改变很⼩。
熔化时⼤多数⾦属的体积仅增加 2.5%~ 5%,相当于原⼦间距增加0.8%~ 1.6%→在液态和固态下原⼦分布⼤体相同,原⼦间结合⼒相近。
⾦属液、固态的⽐热容差别⼀般在 10%以下,⽽液、⽓态⽐热容相差为 20%~ 50%。
→⾦属液、固态中的原⼦运动状态相近。
⼤多数⾦属熔化后电阻增加,且具有正电阻温度系数。
→液态⾦属仍具有⾦属键结合结论 I在熔点附近液态⾦属和固态⾦属具有相同的结合键和近似的原⼦间结合⼒;原⼦的热运动特性⼤致相同,原⼦在⼤部分时间仍是在其平衡位(结点)附近振动,只有少数原⼦从⼀平衡位向另⼀平衡位以跳跃⽅式移动。
基本事实 II液态⾦属中原⼦之间的平均间距⽐固态中原⼦间距略⼤,⽽配位数略⼩,通常在 8~ l0 范围内→熔化时形成空隙使⾃由体积略有增加,固体中的远距有序排列在熔融状态下会消失⽽成为近距有序排列。
冶金传输原理-动量传输-第4章 试题库

第4章 流动状态及能量损失【4-1】某送风平直管道,内径d=300mm,流量m in,/2.743m Q =风温25=t ℃,试判断管中流动状态。
解 管中平均风速为s m A Q v /5.173.0414.3602.742=⨯==查相关表得25℃时空气的运动粘度为,/1053.1526s m -⨯=ν管内气流的雷诺数为230010375.31053.153.05.17Re 56>⨯=⨯⨯===-νμρdu du 故空气在管道中做湍流流动。
【4-2】 设矩形截面(1.0m ×1.5m )的砖砌烟道,排除温度t=600℃的烟气量Q=35000m 3/h,烟道长L=10m,表面粗糙度mm 5=∆,烟气的运动粘度,/109.024s m -⨯=ν烟气600℃时的密度,/403.030m kg =ρ求摩擦阻力。
解 烟气的平均流速s m u /48.636005.10.135000=⨯⨯= 烟道的当量直径m S A d e 2.1)5.10.1(2)5.10.1(44=+⨯==Re 为湍流)(86400109.02.148.6Re 4=⨯⨯==-νeud 烟道的相对粗糙度00417.012005==∆d 查图4.9得03.0=λ,代入达西公式——式(4.26),得222/115.2248.6403.02.11003.02m N u d l p =⨯⨯⨯==∆ρλ【4-3】 管道直径d=100mm,输送水的流量,/01.03s m q v =水的运动粘度,/10126s m -⨯=ν求水在管中的流动状态。
若输送s m /1014.124-⨯=ν的石油,保持前一种情况下的流速不变,流动又是什么状态?解 (1)雷诺数νvd=Re)/(27.11.014.301.04422s m d q v v =⨯⨯==π 23001027.11011.027.1Re 56>⨯=⨯⨯=∴- 故水在管道中是湍流状态。
冶金原理 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冶金热力学基础1.基本概念:状态函数,标准态,标准生成自由能及生成焓,活度、活度系数和活度相互作用系数,分解压和分解温度,表面活性物质和表面非活性物质,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超电势和超电压。
2.△H 、△S 和△G 之间有何关系,它们的求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3.化合物生成反应的ΔG °-T 关系有何用途?试根据PbO 、NiO 、SiO2、CO 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分析这些氧化物还原的难易。
4.化学反应等温式方程联系了化学反应的哪些状态?如何应用等温方程的热力学原理来分析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及各种 因素对平衡的影响?5.试谈谈你对活度标准态的认识。
活度标准态选择的不同,会影响到哪些热力学函数的取值?哪些不会受到影响?6.如何判断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析出趋势的大小?7.试根据Kelvin 公式推导不同尺寸金属液滴(半径分别为r1、r2)的蒸汽压之间的关系。
8.已知AlF 3和NaF 的标准生成焓变为ΔH °298K,AlF3(S)=-1489.50kJ ·mol -1, ΔH °298K,NaF(S)=-573.60kJ ·mol -1,又知反应AlF 3(S)+3NaF (S)=Na 3AlF 6(S)的标准焓变为ΔH °298K=-95.06kJ ·mol -1,求Na 3AlF 6(S)的标准生成焓为多少?(-3305.36 kJ ·mol -1)9.已知炼钢温度下:(1)Ti (S)+O 2=TiO 2(S) ΔH 1=-943.5kJ ·mol -1(2)[Ti]+O 2=TiO 2(S) ΔH 2=-922.1kJ ·mol -1 (3)Ti (S)=Ti(l) ΔH 3=-18.8kJ ·mol -1求炼钢温度下,液态钛溶于铁液反应Ti(l)=[Ti]的溶解焓。
冶金传输原理课后答案

1、什么是连续介质,在流体力学中为什么要建立连续介质这一理论模型?答:(1)连续介质是指质点毫无空隙的聚集在一起,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介质。
(2)引入连续介质模型的必要性:把流体视为连续介质后,流体运动中的物理量均可以看为空间和时间的连续函数,就可以利用数学中的连续函数分析方法来研究流体运动,实践表明采用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解决一般工程中的流体力学问题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1-9 一只某液体的密度为800kg/,求它的重度及比重。
解: 重度:γ=ρg=800*9.8=7840kg/(˙)比重:ρ/=800/1000=0.8注:比重即相对密度。
液体的相对密度指该液体的密度与一个大气压下4℃水的密度(1000 kg/)之比课本p4。
1-11 设烟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3kg/m3,试计算当压力不变温度分别为1000℃和1200℃时的密度和重度解:已知:t=0℃时,0=1.3kg/m3,且=则根据公式当t=1000℃时,烟气的密度为kg/m3=0.28kg/m3烟气的重度为kg/m3=2.274kg/m3当t=1200℃时,烟气的密度为kg/m3=0.24kg/m3烟气的重度为kg/m3=2.36kg/m31—6答:绝对压强:以绝对真空为起点计算的压力,是流体的实际,真实压力,不随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表压力: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力时,用压力表进行测量。
压力表上的读数(指示值)反映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力高出的数值,称为表压力。
既:表压力=绝对压力-大气压力真空度: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时,采用真空表测量。
真空表上的读数反映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的差值,称为真空度。
既:真空度=︱绝对压力-大气压力︱=大气压力-绝对压力1-81 物理大气压(atm)= 760 mmHg = 10332 mm H2O1 物理大气压(atm) = 1.033 kgf/cm2 = 101325 Pa1mmH20 = 9.81 Pa1-21 已知某气体管道内的绝对压力为117kPa,若表压为70kPa,那么该处的绝对压力是多少(已经当地大气压为98kPa),若绝对压力为68.5kPa 时其真空度又为多少?解:P 绝=P 表+P 大气=70kPa+98kPa=168kPaP 真=-(P 绝-P 大气)=-(68.5kPa-98kPa)=29.5kPa1、气体在什么条件下可作为不可压缩流体?答:对于气体,在压力变化不太大(压力变化小于10千帕)或流速不太高(V<70米/秒)条件下(如流速较低的通风道),气体压缩程度很小,可忽略气体密度变化而作为不可压缩流体来处理。
钢铁冶金原理第四章 钢铁冶金原理-碳的氧化

P CO P g , , m 0 , s s g 值较小,故:
%C%O mPCO mPg m 0.0025
⑶悬浮的金属液滴:当金属液滴进入熔渣或炉气中时, 液滴表面的碳氧化形成CO气泡。 铁滴位于气泡内部,
2 2 P P 0 (r<0), CO g r r
%CO P K 1 5 X C X C 饱 X C 100 100 %CO 1 5 X C 饱 当铁液中渗碳量较低时(〔%C〕<1)时: 55.85 X C %C 0.0465 %C 100 12 将(6)代入(5)中:
d %C 12 d %O d 16 d
,即可求出 vC 。
讨论:
O 的扩散哪个为限制性环节?(P506 :1)2)自学) FeO、
3、[%C]<[%C]临时的脱C速率:([C]的扩散为限制性环节)
钢液中[%C]的扩散为限制性环节:
vC C PCO A %C Vm K %O
第四章 碳的氧化反应 (p449\497)
钢和铁都是铁 - 碳合金,钢铁冶炼工艺是和碳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 对于炼铁,碳是还原剂和发热剂; 对炼钢,脱碳反应涉及到熔池的各种化学反应。 碳可增加钢的强度、硬度、改变钢的组织,影响钢材 性能。 不论炼钢、炼铁发生的均是碳的氧化反应。
一、含碳量对碳钢室温平衡组织的影响
O (3)渣钢界面的 O 向钢水中的扩散:
O
;
根据双膜理论,高温下界面化学反应速率很快,过程由(1)(3) 混合限制:
vO k m L0 FeO d %O %O % FeO d 1 k m / k S L0 FeO L0 FeO
冶金原理试题集

第一篇冶金熔体第一章概述1.什么是冶金熔体?它分为几种类型?2.何为熔渣?简述冶炼渣和精炼渣的主要作用。
3.什么是富集渣?它与冶炼渣的根本区别在哪里?4.试说明熔盐在冶金中的主要应用。
5.熔锍的主要成分是什么?6.为什么熔盐电解是铝、镁、钠、锂等金属的惟一的或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法?第二章冶金熔体的相平衡1.在三元系的浓度三角形中画出下列熔体的组成点,并说明其变化规律。
X:A 10%,B 70%,C 20%;Y:A 10%,B 20%,C 70%;Z:A 70%,B 20%,C 10%;若将3kg X 熔体与2kg Y 熔体和5kg Z 熔体混合,试依据杠杆规则用作图法和计算法求出混合后熔体的组成点。
2.试找出图2 44 所示的三元系相图中的错误,说明原因并更正。
3.图2 45 是生成了一个二元不一致熔融化合物的三元系相图(1)写出各界线上的平衡反应;(2)写出P、E 两个无变点的平衡反应;(3)分析熔体1、2、3、4、5、6 的冷却结晶路线。
4.某三元系相图如图2 46 中所示,AmBn为二元不一致熔融化合物。
试分析熔体1、2、3的冷却结晶过程。
5.图2 47 为生成一个三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1)判断三元化合物N 的性质;(2)标出边界线的温度降低方向;(3)指出无变点K、L、M 的性质,写出它们的平衡反应;(4)分析熔体1、2 的冷却过程。
6.试分析图2 23 熔体3、4、5、6 的冷却过程。
7.试根据CaO SiO2A12O3系相图说明组成为(wB/ %)CaO 40.53,SiO232.94,A12O317.23,MgO 2.55 的熔渣冷却过程中液相及固相成分的变化。
8.试根据图2-30 绘制CaO A12O3SiO2三元系1500 C 时的等温截面图。
9.给出CaO SiO2FeO 系相图中1500 C 的等温截面图,标出各相区内的相平衡关系。
组成为(wB/ %)CaO 45、SiO225、FeO 20 的熔渣在此温度下析出什么晶相?怎样才能使此熔渣中的固相减少或消除?10.假定炉渣碱度为= 2。
冶金原理复习题(stu)

第一篇冶金熔体第一章冶金熔体概述1. 什么是冶金熔体?它分为几种类型?2. 何为熔渣?简述熔渣成分的主要来源及冶炼渣和精炼渣的主要作用。
3. 熔锍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第二章冶金熔体的相平衡图1. 在三元系的浓度三角形中画出下列熔体的组成点,并说明其变化规律。
X :A 10% ,B 70% ,C 20% ;Y :A 10% ,B 20% ,C 70% ;Z :A 70% ,B 20% ,C 10% ;若将3kg X 熔体与2kg Y 熔体和5kg Z 熔体混合,试求出混合后熔体的组成点。
2. 试分析下图中熔体1 、2 、3 、4 、5 、6 的冷却结晶路线。
第三章冶金熔体的结构1. 熔体远程结构无序的实质是什么?2. 试比较液态金属与固态金属以及液态金属与熔盐结构的异同点。
3. 简述熔渣结构的聚合物理论。
其核心内容是什么?第四章冶金熔体的物理性质1. 试用离子理论观点说明熔渣的温度及碱度对熔渣的粘度、表面张力、氧化能力及组元活度的影响。
2. 什么是熔化温度?什么是熔渣的熔化性温度?3. 实验发现,某炼铅厂的鼓风炉炉渣中存在大量细颗粒铅珠,造成铅的损失。
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应采取何种措施降低铅的损失?第五章冶金熔体的化学性质与热力学性质1. 某工厂炉渣的组成为:44.5% SiO 2 ,13.8%CaO ,36.8%FeO ,4.9%MgO 。
试计算该炉渣的碱度和酸度。
原子量:Mg 24 Si 28 Ca 40 Fe 56 Mn 55 P 31 Zn 652. 什么是熔渣的碱度和酸度?3. 熔渣的氧化性主要取决于渣中碱性氧化物的含量,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4. 已知某炉渣的组成为(W B / % ):CaO 20.78 、SiO2 20.50 、FeO 38.86 、Fe2O3 4.98 、MgO10.51 、MnO 2.51 、P2O5 1.67 ,试求该炉渣的碱度。
原子量:Mg 24 Si 28 Ca 40 Fe 56 Mn 55 P 31 Zn 65 5. 某铅鼓风炉熔炼的炉渣成分为(W B / % ):CaO 10 、SiO2 36 、FeO 40 、ZnO 8 ,试求该炉渣的酸度。
冶金原理复习试题(分章)

第一章 热力学基础一、名词解释:(溶液的)活度,溶液的标准态,j i e (活度的相互作用系数),(元素的)标准溶解吉布斯自由能,理想溶液,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二、其它1、在热力学计算中常涉及到实际溶液中某组分的蒸汽压问题。
当以纯物质为标准态时,组分的蒸汽压可表示为______;当以质量1%溶液为标准态时,组分的蒸汽压可表示为______;前两种标准态组分的活度之比为____。
2、反应MnO(s)+C(s)=Mn(s)+CO(g),G θ∆=268650-158.4T 1J mol -⋅,在标准状态下能进行的最低温度为______K 。
该反应为(填“吸或放”)______热反应。
当T=991K ,总压为101325Pa 时,该反应______(填“能或否”)向正方向进行;在991K 时,若要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状态,其气相总压应为______Pa ;若气相的CO 分压为Pa 5102⨯,则开始还原温度为______。
反应MnO(s)+C(s)=Mn(s)+CO(g),14.158268650-⋅-=∆mol TJ G θ,在标准状态下能进行的最低温度为______。
3、理想溶液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的溶液;理想溶液形成时,体积变化为____,焓变化为__________。
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可用______________参数来衡量。
4.判断冶金生产中的化学反应能否向预想的方向进行,在等温、等压下用____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若该反应在绝热过程中进行,则应该用____函数的变化值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5.冶金生产中计算合金熔体中杂质元素的活度常选的标准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高炉铁液中[C],当选纯物质为标准态时,其活度为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6.物质溶解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纯物质为标准态时,标准溶解吉布斯自由能为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动力学
一、名词解释
1) 基元反应
2) 化学反应的级数
3) 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
4) 过程的限制性环节
5) 局部平衡
二、填空
1) 冶金热力学研究冶金过程进行的______和______;冶金动力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其关系式中______参数由反应的机理来决定。
2)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用_______________公式来衡量。
3) 某一气相(可逆)反应A(g) ⇔1
2k k B(g)+C(g) ,若用A c 、B c 、C c 表示A(g) 、
B(g)、C(g)在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则dt dc B 等于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该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关系为________。
4) 已知某复合反应的反应历程为A 12k k ⇔B ,B+D J k 2→,反应过程中A 、B 、D 、J 物
质的浓度分别用A C 、B C 、D C 、J C 表示,则A 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A dC dt -)等于______________。
5) 均相多组分体系中物质的传质分为扩散传质和对流传质,它们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
还原气体CO 在铁矿石中的迁移是_____传质,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熔渣中的硫在渣相内的迁移是_____传质。
6) 一个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为二级时,其动力学特征为▁▁▁▁▁▁▁▁▁▁▁▁▁▁▁▁▁▁▁▁▁▁▁。
7) 双膜理论适用于▁▁▁▁▁▁▁▁▁▁▁▁▁▁▁▁▁,钢液中的元素氧化反应过程可表示为:[M]+[O]=(MO),若分析该反应的动力学机理,适用▁▁▁▁▁▁▁模型。
8) 反应2)()(CO s Fe CO s FeO +=+为可逆反应,其T G 26.2422880+-=∆θ 1-⋅mol J ,则1173K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等于________。
若在该温
度下,反应正向的速率常数为12100.3--⨯s ,逆反应的速率常数等于___
__。
9) 依据表面更新理论,传质系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依据边
界层理论传质系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
10) 若反应A →B 的速率式为011C kt C A +=,其中C 0为A 的初始浓度,A C 为反应t 时刻A 的浓度,则该反应的级数为______级。
11) 致密铁矿石被CO 气体还原,其动力学机理服从________反应模型,
整个过程为________个环节;通常认为在冶金高温过程中,化学反应环节不会成为整个过程的限制性环节,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问答
1) 举例说明扩散传质与对流传质的区别。
2) 研究通过渣-铁反应去Mn 反应[Mn]+(FeO)=(MnO)+[Fe]。
(1) 写出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用哪一种动力学模型处理该过程较为合理?
(3) 描述过程的组成环节。
3) 阿累尼乌斯公式为RT E a e
k k -=0,依据此关系式讨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
响。
四、综合题
1、针对用CO 还原铁矿石(近似认为铁矿石是致密固体)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用哪种动力学模型处理较为合理,并描述过程的组成环节;
(2)若过程的速率式为:
0031320
)(])1(1[)1()1(32363r t C C R K k K R R D r R e ⋅-=--++⎥⎦⎤⎢⎣⎡---++ρβ平 式中:R 为还原度;β为气体在气相中的传质系数;r 0为矿球的原始半径;De 为
内扩散系数;K 为平衡常数;k +为正反应的速率常数;C 0为还原气体的初始浓度;
C 平为反应平衡浓度;ρ为矿球的密度(假定反应前后矿球的密度不变)。
问:a )若内扩散为限制性环节,过程速率式的形式如何?
b )在此情况下,矿石完全反应的时间与矿粒半径的关系为何?
c )影响反应过程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2、(气体物质的化学反应AB(g)=A(g)+B(g),为一级反应。
已知在温度T=593K 时该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15102.2--⨯=s k 。
试求该化学反应进行2小时时反应物AB(g)的分解率(分解率R=初始浓度
浓度已分解的AB AB )。
3、试导出铁矿石(近似为球形)为CO 气体还原时,固相层内CO 扩散单独成为限制环节的速率方程。
并标明方程中各种符号的意义。
碳酸钙为致密的固体物,在冶炼过程中加热分解反应为
3CaCO (S) CaO(S)+2CO (g)
(1)分析过程的组成环节。
(2)当界面反应的速率为1υ=4)/1(22K P k r CO -+π,
CO 2在产物层内的传质速率2υ=
)(400022CO CO e P P r r r r RT D -⨯-π 式中r 、0r — 反应的某一时刻矿球的半径、矿球的原始半径,K 、+k —界面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正反应速率常数, 2CO P 、
02CO P —反应界面CO2 的分压、矿球表面CO2 的分压, De —内扩散系数;T —反应的温度,K ;R 为气体常数。
求达到稳态时的速率方程的微分式。
4、对于2H 还原FeO 的过程,采用一界面未反应核描述时,其速率的积分式为:
()()()⎭⎬⎫⎩⎨⎧⎥⎦⎤⎢⎣⎡--⋅++⎥⎦⎤⎢⎣⎡---+-=3132000
0111132363R K k K R R D r R c c r e βρτ平式中:0r 为矿球的原始半径;0ρ矿球的密度(假设反应过程不变);0c 还原气体的初始浓度;平c 还原气体的平衡浓度;R 为还原度(的质量
原始质量已还原的FeO FeO R =);β为还原气体在气相中的传质系数;e D 为还原气体在固体产物层内的扩散系数;K 为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为反应的速率常数。
(1) 当过程处于化学反应的限制环节时,写出相应的速率积分式,计算完全反应所需的时间(表达式)。
(2) 当内扩散是限制环节时,写出相应的速率积分式,计算完全反应所需的时间(表达式)。
5、已知未反应核模型综合控制的速率方程为:
])1(1[])1(323[631
322R r De R R K r KDeCo o o --+---=τρ
假定碳酸盐的离解反应可用未反应核模型来描述。
今进行碳酸盐离解动力学实验,用不同半径碳酸盐球团试验时,其离解率为1时所对应的反应时间与碳酸盐球团原始半径成正比。
试问碳酸盐离解的限制性环节是什么?为什么?
6、某氧化物被还原的动力学速率式为: )(平))1(1()
1())1(2)1(31(633/13/2000
0R K k K R R De r R C C r t --++-+--+-=βρ 式中r 、r 0和0ρ—矿球的半径、矿球的原始半径和密度,K 、k —界面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反应速率常数, C 、C 0—反应界面还原气体的浓度、气相中还原气体的浓度,De —内扩散系数,β—气相的传质系数,R —矿球的还原度(初始矿量
已还原矿量=R )。
(1)β远大于k 和De 时的速率方程;
(2)分析(1)的情况下,影响过程的主要因素。
(3)若限制性环节是氧化物的内扩散,则氧化物完全反应的时间与原始氧化物粒度的关系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