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设计和抽样调查

合集下载

旅游研究的问卷设计和抽样调查

旅游研究的问卷设计和抽样调查
l多项选择式 例:您的婚姻状况(请在合适的答案号码上划圈): (1)未婚(2)已婚(3)离婚(4)丧偶(5)其他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研究的问卷设计和抽样调查
1.问题的形式
¨ (2)封闭式问题:
l 矩阵式
例:您觉得下列环境问题在您居住的城市里是否严重?
(在每一行的适当方框中打√) 很严重 比较严重 不太严重 不严重 不知道
¨ 5. 抽样(sampling):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 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即抽取 总体的一个子集)的过程,或者说.抽样是从总体中按一 定方式选择成抽取样本的过程。
¨ 6. 抽样单位(sampling) :就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 基本单位。
¨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研究的问卷设计和抽样调查
l (2)框图法
Ø 根据研究假设和所需资料的内容,在纸上画出整个问卷的各个 部分及前后顺序的框图
Ø 具体写出每一部分的问题及答案,并安排好顺序 Ø 从回答者角度调整和补充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研究的问卷设计和抽样调查
(四)问卷设计的步骤
¨ 3.试用修改
l (1)客观检验法:在正式调查的总体中抽取一小样本 ,用这些问卷初稿对他们进行调查,再检查分析调查 结果,从中发现问题并修改。检查内容包括: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研究的问卷设计和抽样调查
(一)抽样的基本概念
¨1.普查(census) 是普遍调查或全面调查的简称,是指对研究对
象的全体进行无一例外的逐个调查。它是最全面、 最准确的调查类型,其目的是把握某一时期的一定 范围的社会现象的总体情况。
¨2. 抽样调查(sampling) 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出

抽样调查的特点是什么

抽样调查的特点是什么

抽样调查的特点是什么抽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代表性抽样调查的第一个特点是代表性。

由于人口众多,时间有限,研究者无法对整个人口群体进行研究。

因此,通过抽取一部分样本来代表整个人口群体,从而推断整体情况。

抽样调查的结果如果能够正确代表整个人口群体,就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二、随机性抽样调查的第二个特点是随机性。

随机选取样本是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的重要方法。

随机抽样的意思是每个人或每个单位有平等的机会被选为样本,从而减少抽样偏差。

通过随机抽样,从整体上更好地代表人口群体,使得样本的结果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三、经济性和高效性抽样调查的第三个特点是经济性和高效性。

相对于全面调查,抽样调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降低研究成本。

同时,抽样调查也减少了调查对象的负担,提高了参与度。

抽样调查的经济性和高效性使得它成为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

四、可推广性抽样调查的第四个特点是可推广性。

通过合理设计和严格控制抽样过程,抽样调查能够在较小样本中发现并推断整体人群的特征和规律。

抽样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广到更大的范围。

通过适当的统计技术和方法,研究者可以推断样本结果的泛化能力,得到更广泛的结论。

五、数据分析和解释抽样调查的第五个特点是数据分析和解释。

抽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需要通过专业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解释。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计算和统计分析,可以找出其中存在的关联性、差异性和规律性,为研究问题提供有力的依据。

同时,对数据的解释也是抽样调查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数据背后的意义和影响进行解释,扩展调查结果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总的来说,抽样调查是一种代表性高、随机性强、经济高效、可推广性好、数据分析与解释能力强的研究方法。

通过合理设计和严密把控抽样过程,抽样调查可以在较小的样本中揭示整体人群的特征和规律,从而为研究和决策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六、抽样误差与抽样方法抽样调查的第六个特点是抽样误差与抽样方法。

调查抽样与问卷设计

调查抽样与问卷设计

▼ 你学习遇到过困难吗? (选C者不用做第五题到第十题)
A、经常遇到;B、有时遇到;C、基本没有遇到。[ ]
▼ 你遇到学习困难时,运用以下方式解决的次数多少的顺序
是(次数多的排列在前)
[]
A、独立解决;B、求助老师;人对某种现象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 为了研究人的态度,因而要对态度进行测量,但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倾向,无法进行直接测量,只 能从人的语言、行为以及其他方面加以间接的推 断。通常较多采用里克特态度量表作为工具进行 态度测量,设计态度测量量表。必须注意两个态 度指标:
的人群,应该在题目的选择上有的放矢,必须充 分考虑受调人群的文化水平、年龄层次和协调合 作可能性,除了在题目的难度和题目性质的选择 上应该考虑上述因素,在语言措辞上同样需要注 意这点。
► 3. 应该考虑数据统计和分析是否易于操作 ► 题目的设计必须是容易录入的,并且可以进
行具体的数据分析的,即使是主观性的题目在进 行文本规范的时候也要具有很强的总结性,这样 才能使整个环节更好地衔接起来。
并且
3﹒个人特征资料
► 在“对北京市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中的
► 个人特征资料为:
► ▼ 你是男生还是女生? [
]

A、男生;B、女生。
► ▼ 你是哪类中学的学生? [
]
A、市级重点;B、区级重点;C、区级次 重点;D、非重点。
► ▼ 你是哪个地区的学生? [
]

A、四环内;B、四环到六环;C、六环外。
K、学习过于枯燥;
L、老师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合自己的需要;
M、班主任管理不当;N、其它原因。
[
]
▼ 你认为你没有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的家庭原因是

调查问卷抽样程序

调查问卷抽样程序

调查问卷抽样程序一、简介调查问卷抽样程序是一种用于实施问卷调查的工具,通过抽样的方式获取样本数据,从而进行统计分析和得出调查结论。

在社会科学研究、市场调研等领域,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而抽样程序则可以帮助研究者有效地选择调查对象,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二、数据抽样方法1. 随机抽样随机抽样是一种基于概率的抽样方法,通过随机抽取调查对象,确保每个个体有相同的机会被选取,从而避免了主观偏见和样本选择偏差。

2.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特征分成若干层,然后随机抽取每一层的样本,以保证各个层次的代表性。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不同层次间的变异性,提高样本的精确度。

3. 整群抽样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划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群体,然后随机抽取其中的若干个群体作为样本,这种方法适用于群体性研究,可以降低调查成本。

三、调查问卷设计在进行抽样之前,调查问卷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合理、清晰的问卷可以提高被调查者的回复率和数据的准确性。

在设计问卷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的目的和研究问题,从而确定需要收集的数据内容。

2.问题设计: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和清晰度,避免主观性和歧义性,在问题表达上要简单明了。

3.顺序布局:问卷问题的顺序应当合理,符合被调查者的逻辑思维习惯。

4.适当调查尺度:选择合适的调查尺度,比如单选题、多选题、量表题等。

5.多样化表达:在设计问卷时,应当运用多样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吸引被调查者的注意力。

四、抽样程序实现调查问卷抽样程序的实现是通过计算机编程来实现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输入:通过电子表格或特定软件导入调查问卷数据,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和答题情况。

2.样本选择:根据事先设定的抽样方法和抽样比例,选取符合要求的样本数据。

3.数据处理:对选取的样本数据进行清洗和分析,排除异常值和重复数据。

4.统计分析:通过统计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调查结论和统计结论。

第四章 抽样调查

第四章   抽样调查

抽样分布原理
(一)基本符号 1.总体 A = {a1 , a2 ,, aN }, A = N . 1.总体 2.从总体中抽取n个对象构成样本,共有k个样 2.从总体中抽取n个对象构成样本,共有k 本,设样本的符号为:
A1 , A2 ,, Ak , k = C , Ai = n, i = 1, 2,, k
本章复习思考题
1,什么叫抽样?从总体中抽样样本需满足哪些 条件? 2,简单随机抽样?机械抽样?抽样调查法的性 质?随机抽样的原则? 3,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抽样 误差与调查误差,系统误差的区别? 4,抽样分布?平均误差?抽样分布原理? 5,教材第三章课后习题P84的第二题,P85的第 ,教材第三章课后习题P84的第二题,P85的第 四题,P86的第六题. 四题,P86的第六题.
(三)问卷设计的原则 (三)问卷设计的原则 题意清楚,明确,易懂;口语化;避免一题两问;避免 诱导;公正客观;逻辑一致性;完整性(问题和备选 答案);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 问题. (四)问卷的结构 1,四结构说:标题(简明扼要,概括专项调查的主 题);指导语(包括调查的目的和意义;问题及备选 答案的必要解释,调查须知及其他事项说明等;如涉 及需为被调查者保密的内容,需申明予以保密);主 体内容(内容不宜过多,过繁,应根据需要而确定); 结束语(提出几个开放性的问题或让被试提出对本研 究的建设性的意见;表示对被试合作的感谢). 2,六结构说:在四结构说的基础上,加上被调查者的 基本信息;作业证明的记载.
无限总体时, 有限总体时,
σ σx = n
σ N n σx = × N 1 n
对于有限总体,样本容量与总体容量的 比n/N称为抽样比例. n/N称为抽样比例. 一般认为,n/N<0.05时,就可以省略修 一般认为,n/N<0.05时,就可以省略修 正系数.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习题答案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习题答案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习题答案——风笑天第一章节一、什么是抽样调查?为什么实际生活中抽样调查的应用远比普通调查广泛?答:抽样调查就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得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与普通调查相比,抽样调查具有更多的突出优点:1 抽样调查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2 抽样调查可以十分迅速地获得资料数据;3 抽样调查可以比较详细的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4 抽样调查的应用十分广泛;5 准确性高。

二、1979 年以来,社会调查方法受到哪两种来源的影响?这二者之间的差别?答:纵观 30 年来调查方法受到两种不同来源的影响,一种是以毛泽东农村社会调查和国内老一辈社会学所作社会调查为代表的‘传统的’社会调查方法;另一种来源则是以现代西方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为代表的‘现代的’社会调查方法。

二者之间的差别:1 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式上看,前者往往选取少数几个个案或典型作为调查对象,并且这种选取所依据的也主要是研究者的主观分析和判断;而后者则往往采取从总体中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相当数量的个案构成总体的一个子集作为调查对象,并且这种抽取所依据的也是某种客观的规则或程序;2 从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上看,前者往往采取取结构的自由访问、座谈会等方式,而后者则主要采取以封闭式问题为主的自填式问卷或者结构式访问的方式;3 从调查资料的分析方法上看,前者主要依靠定性的分析方法,而后者则主要依靠定量分析的方法;4 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前者所适应的是以封闭性较强、同质性较高、流动性小、变动速度较慢为特征的传统社会,而后者测是以开放性较强、异质性较高等等为特征的现代社会;5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这两个有着不同来源的调查的调查方法类型,则反映着社会学中人文主义与实证主义的两种不同的传统、不同背景、不同的基础之间的区别。

三、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并用图示法画出这一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问卷设计基本常识

问卷设计基本常识

问卷设计问卷设计(Questionnaire Design)什么是问卷设计问卷调查是目前调查业中所广泛采用的调查方式——即由调查机构根据调查目的设计各类调查问卷,然后采取抽样的方式(随机抽样或整群抽样)确定调查样本,通过调查员对样本的访问,完成事先设计的调查项目,最后,由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果的一种方式。

它严格遵循的是概率与统计原理,因而,调查方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同时也便于操作。

这一方式对调查结果的影响,除了样本选择、调查员素质、统计手段等因素外,问卷设计水平是其中的一个前提性条件。

问卷,也叫调查表,它是一种以书面形式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反应和看法,并以此获得资料和信息的载体。

问卷设计是依据调研与预测的目的,开列所需了解的项目,并以一定的格式,将其有序地排列,组合成调查表的活动过程。

问卷设计的目标1、根本目标设计出符合调研与预测需要及获取足够、适用和准确的信息资料的调查问卷。

2、具体目标1)便于为管理者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

任何不能提供管理或决策重要信息的问卷都应放弃或加以修改。

2)便于应答者回答。

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3)便于编辑和数据处理。

编辑是指检查问卷以确保按跳问形式进行;如有可能,开放式问题应预先编码。

3、调查问卷的功能∙把研究目标转化为特定问题;∙使问题和回答标准化;∙通过措辞、问题流程与卷面设计来促进合作;∙记载记录原始数据;∙加快数据分析过程;∙进行有效性测试。

问卷设计六原则问卷设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又与设计制度(原则)有关,其主要的设计原则有下面六点:1、合理性合理性指的是问卷必须紧密与调查主题相关。

违背了这样一点,再漂亮或精美的问卷都是无益的。

而所渭问卷体现调查主题其实质是在问卷设计之初要找出与“调查主题相关的要素”。

如:“调查某化妆品的用户消费感受”——这里并没有一个现成的选择要素的法则。

但从问题出发,特别是结合一定的行业经验与商业知识,要素是能够被寻找出来的:一是使用者(可认定为购买者)。

课程思政改革下的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改革下的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改革下的抽样调查教学设计引言: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思维能力。

抽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有限样本中的数据,得出对整体群体特征的推断和结论。

将抽样调查与思政课程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课程思政改革的抽样调查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和调查研究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

通过参与抽样调查,学生将接触和了解社会实践,通过调查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政意识。

2. 提高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

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抽样调查的方法和技巧,如问卷设计、抽样方法、调查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抽样调查,需要合理分工,协作完成调查任务。

二、教学内容:1. 抽样调查的介绍。

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向学生介绍抽样调查的定义、目的和意义,以及一些常用的抽样方法。

2. 抽样调查的设计。

学生将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调查设计。

包括问卷设计(问题的选择和编制)、样本选择和调查计划的制定。

3. 抽样调查的实施与数据处理。

学生根据调查计划,实施抽样调查,并收集调查数据。

然后,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和推断。

4. 调查结果的展示与评价。

每个小组将向全体同学介绍他们的调查结果和相应的推论,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师也将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法。

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基本的抽样调查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

教师将提供一些抽样调查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

4. 辅助工具法。

学生将利用统计软件等辅助工具进行调查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介绍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抽样调查的重要性和意义。

4. 小组分工: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调查设计和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例子:退耕还林能持续吗?
问题:
– 经济上的可持续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假说:作为理性人,农民在补贴期结束后 必然会复垦,除非他们能从这些土地转出
– 补贴? – 林业收入能补偿农业收入? – 有没有其他新的收入来源?
研究目的与内容
研究目的
– 评估退耕换林对农民经济活动的影响,并评价 工程在农 定 样 本 大 小
抽 取 样 本
评 估 样 本 正 误
抽样方法
非概率抽样
偶遇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
概率抽样
– 纯随机抽样: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 等距(系统)抽样 – 整群抽样 – 分层抽样 – 多阶段抽样 – PPS抽样
退耕还林抽样
• 样本地区的确定
– 1999年最早试点的三地区:甘肃、陕西、四川
• 多阶段抽样
– 省->县->乡镇->村:分层抽样结合纯随机抽样 – 村->农户:等距抽样
问卷设计
• 面对面访谈问卷,个人发放问卷,邮寄问 卷,电子问卷 • 问卷构成 • 问卷的总体要求
问卷构成
• 前言
– 问卷标题、调查说明及填表要求
• 主体内容
– 问题及相应的选择项目组成
• 结束语
– 感谢,调查人员姓名、调查时间、地点等
xy
– Correl() – 工具 ->数据分析 ->相关系数
cov(x, y ) S x .S y
分组比较与差异检验
– 工具 ->数据分析 ->t-检验
均值差异检验的应用
退耕还林是自愿选择的,还是“强迫的”? – 退耕户和非退耕户的家庭特征,比如家庭人口, 人均耕地等,有没有系统差异?
经济调查研究的若干问题
—以评估退耕还林工程为例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二00六年十二月三日
报告内容
研究步骤的简单介绍
抽样调查和问卷设计
调查组织和数据收集 数据处理和简单分析
研究步骤
– 问题提出
– 研究假说、目标和内容 – 研究方案和方法 – 抽样调查与问卷设计 – 调查组织和数据收集 – 数据处理和分析 – 报告和论文撰写
– 对研究的了解 – 调查口径一致 – 引导性问题
调查安排
– 经费、人员、时间 – 前站
问卷检查
– 及时检查和电话回访
数据处理与简单分析
数据录入与清理
描述性分析 简单的假设检验
– 双总体均值差异检验 – 相关分析
数据录入与清理
注意事项
– 问卷编码 – 数据格式与调查表的对应 – 空格与零
检验设计: H0:退耕户特征与非退耕户没有系统性差异, 样本是随机的,或参与退耕不存在自选择问题; H1:退耕户与非退耕户有系统性差异,样本不 是随机的,或参与退耕是自选择的结果
检验:用样本均值制定t统计量
1999 年非退耕户 1999 年非退耕 非退耕户 退耕户 与退耕户基本特 与退耕户基本 征同方差 F 检验 特征差异 t 检验 1999 (1) 家庭人口 劳动力比例 (%) 户主年龄 户主受教育年限 (年) 户主是村干部虚拟变量 (1=是;0=否) 家庭人均土地拥有量 2 (公顷) 地块数量 坡度大于 25 度的土地比例 (%) 人均退耕补贴 3(元) 样本数 4.49 (1.43) 75.66 (21.41) 44.98 (12.25) 4.73 (3.73) 0.05 (0.21) 0.171 (0.18) 5.24 36.76 0 (0) 84 2002 (2) 4.44 (1.29) 74.25 (21.37) 47.98 (12.25) 4.73 (3.73) 0.05 (0.21) 0.167 (0.16) 5.24 36.76 0 (0) 1999 (3) 4.9 (1.64) 75.4 (20.75) 44.24 (11.13) 4.68 (3.35) 0.06 (0.25) 0.198 (0.13) 5.94 43.27 0 (0) 264 2002 (4) 4.88 (1.73) 74.34 (20.56) 47.24 (11.13) 4.68 (3.35) 0.06 (0.25) 0.204 (0.14) 5.94 43.27 68.68 (98.76) H0:同方差 (5) 1.33 1.06 1.21 1.24 1.32 2.02*** 1.24 1.21 H0:无差异 (6) -0.41 (-2.07)** 0.26 (0.10) 0.74 (0.51) 0.05 (0.12) -0.01 (-0.56) -0.027 (-1.27) -0.70 (-2.45)** -6.51 (-1.45)
研究内容
– 退耕还林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退耕还林对农民收入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影响
研究方案与方法
研究方案
– 随机调查西部最早开展退耕还林的三个省份六 个样本县的300多农户(退耕和非退耕)的经 济活动和收入状况及变化
研究方法
– 要比较有和无(with vs without),不能比较前 和后(before vs after) – DID: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 – 同趋势假设
数 据
调查对象
– 退耕户和非退耕户
主要变量
– 参与退耕还林状况 – 收入和结构 – 农户特征
抽样调查
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应用
抽样调查的优点与不足
• 通过总体中一小部分的调查研究,经济、迅 速、准确、深入、广泛地认识总体的特性。
– 优点:
• • • • 时间短、收效快 质量高、可信程度好 费用省,容易采用 应用范围广,所得资料内容丰富
问卷要求
紧紧围绕研究问题和关心的主要变量
问卷问题安排:由绕家常式的到专业性的, 由容易的到难的,由一般的到特殊的,由 不敏感的到敏感的 文字要表达准确、具体,不应有歧义,不 应使填卷人有模糊认识 便于对数据录入、处理和分析
预调查
发现新问题
完善问卷 应用判断抽样
调查组织与数据收集
调查培训
数据筛选清理
– 观测值的统计 – 异常值的清理
描述性分析
描述统计
– average(), stdev(), sum(), max(), min(), count(), countif() – 工具->数据分析->描述统计
数据透视分析
– 数据->数据透视表与图表报告
简单假设检验
相关分析
– 不足:
• 代表性问题:是否能够反映总体的结构、特征和关系 盖洛普美国民意测验1948年的失败
几个基本概念
• • • • • • 总体、研究总体和分析单位 样本 抽样、抽样单位和抽样框 变量 总体参数和统计值 抽样误差:样本代表性大小的标准
抽样调查的基本程序
界 定 调 查 总 体
选 择 抽 样 框
(2.10) (2.10)
(2.34) (2.34)
(38.40) (38.40) (34.88) (34.88)
工程对收入的影响
对种植业收入的影响
对畜牧业收入的影响
对非农业收入的影响
对总收入的影响
简单结论
报告撰写
• 研究背景与问题
• 研究目的、方法和数据 • 分析结果 • 结论
报告结束,谢谢大家的耐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