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铃盖复合模三维参数化设计
毕业设计---基于三维建模软件的自行车造型系统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基于三维建模软件的自行车造型系统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08 模具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填表时间:2010 年 12月20 日目录第1章绪论 (7)第2章自行车的造型 (8)2.1 内圈的造型 (8)2.2 外带的造型 (9)2.3 前叉的造型 (10)2.4 车把的造型 (11)2.5 车把柄的造型 (12)2.6 小轮盘的造型 (12)2.7 车架的造型 (13)2.8 大轮盘的造型 (14)2.9 链条的造型 (15)2.10 手刹的造型 (15)2.11 轮盘盖的造型 (16)2.12 车轮轴的造型 (17)2.13 心轴的造型 (17)2.14 瓦圈的造型 (18)2.15 螺母的造型 (18)2.16 车座的造型 (19)2.17 脚蹬的造型 (20)第3章自行车的装配 (21)3.1 组建模式概述 (21)3.2 约束放置 (21)3.3 车架的装配 (22)3.4 前叉的装配 (23)3.5 心轴的装配 (23)3.6 车轮轴的装配 (24)3.7 内圈的装配 (24)3.8 外带的装配 (25)3.9 自行车后轮的装配 (25)3.10 大轮盘的装配 (25)3.11 小轮盘的装配 (26)3.12 脚蹬的装配 (26)3.13 链条的装配 (27)3.14 轮盘盖的装配 (27)3.15 车把的装配 (28)3.16 车把柄的装配 (28)3.17 车座的装配 (29)3.18 瓦圈的装配 (29)第4章自行车的仿真 (30)4.1 机构仿真的作用 (30)4.2 机构仿真类型 (30)4.3 机构运动仿真步骤 (30)4.4 机构功能 (30)第5章小结 (31)致谢 (32)第1章绪论随着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迅速渗透,CAD/CAM/CAE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设计、生产、组织模式,对推动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变革、发展新兴技术、促进经济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也逐步认识到CAD/CAM/CAE技术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
新型水陆两用自行车设计(含全套CAD三维图纸)

毕业设计说明书下载本文的朋友请注意:本文附有其他文件(CAD图纸或者三维图等)如需请联系:QQ3107327773题目:水陆两用自行车设计姓名:学号:学院:专业:指导教师:年月日摘要本文主要对一种新型的娱乐器械进行了设计——水陆两用自行车。
通过调查,目前,明轮、喷水、螺旋桨等驱动被广泛使用,其中经过比较计算确定了螺旋桨的驱动是最佳的模式。
根据流动力学中的阻力速度关系分析出了最小阻力是在正常行驶时才发挥到最小。
选择最方便的传动机构来设计一种被世界多人关注且利用率高驾驶更加容易的水上休闲车。
水陆两用自行车在动力方面与古板自行车相似,都是靠人力驱动,通过链传动将动力传送给后轴。
后轴相连的两个可独力控纵,互不影响的明轮,实现两陆自行车在水上的航行和转向。
将浮板设计成三角形在与两陆自行车固定,可以给顾客在水上驾驶中对自己的安全感有些保障,使驾驶安全,轻便并且放心。
关键词:水陆两用自行车、明轮、喷水、驱动、螺旋桨。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designs a new type of entertainment equipment - amphibious bicycle. At present, open-wheel, water jet, propeller and other driving are widely used, among which the propeller driving mode is determined to be the best by comparing and calculating.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ag and velocity in hydrodynamic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inimum drag can be achieved only when driving normally. Choose the most convenien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o design a water recreation vehicle which is concerned by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and easy to drive with high utilization rate.The amphibious bicycle is similar to the old-fashioned bicycle in terms of power, which is driven by manpower and transmitted power to the rear axle through chain drive. The two open wheels connected by the rear axle can control the longitudinal force independently and have no influence on each other, thus achieving the movement and steering of the amphibious bicycle on water.Realize the navigation and steering of bicycles on the water. The floating board is designed to be triangular and fixed with bicycles on both sides of the land. It can give customers some protection of their sense of safety when driving on water, making driving safe, portable and reassuring.Key words: amphibious bicycle, open wheel, water spray, drive, propell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V)目录 (V)第1章绪论 (1)1.1水上踏板自行车的来源 (1)1.2研究内容及背景 (2)1.3水陆两用自行车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2)第2章水陆两用自行车的介绍 (4)2.1水陆两用自行车的构成 (4)2.2水陆两用自行车方案设计: (5)第3章传动系统 (7)3.1自行车传动效率计算 (7)3.2 传动比 (7)3.3链传动设计 (8)第4章明轮的设计 (10)4.1明轮简介 (10)4.2明轮的设计 (10)第5章轴的设计 (12)5.1链轮上的力计算 (12)5.2选取材料 (12)5.3轴的计算 (12)5.4轴的结构设计 (12)5.5 设计总结 (13)5.6专利介绍 (14)第6章浮力的计算 (17)第7章功率的计算 (19)总结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三维作品展示 (23)附录本次设计采购清单 (33)第1章绪论1.1水上踏板自行车的来源水上踏板自行车开始于加拿大。
轻便自行车三维造型与虚拟装配汇报File-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

UG零件图
UG零件图
UG零件图
UG零件图
UG零件图
UG零件图
UG零件图
UG零件图
UG零件图
UG零件图
UG零件图
UG零件图
UG零件图
UG零件图
UG零件图
UG零件图
UG零件图
UG零件图
UG零件图
装配图
装配图
项目体会
这学期我们做的学期项目是便捷自行车,我们要通过 UG完美的将一辆自行车以三维状态诠释出来。这对于我们 小组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我们第一次通过UG技术 来做这次的学期项目,以前都是手工制图和CAD来画的。我 们老师在项目初期就跟我们说我们是一个团体,大家要互 帮互助,多沟通,多交流。在项目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学 到了好多的心得UG技巧和对UG软件有了更加深层的了解, 这次学期项目对我们更加熟练的掌握UG软件提供了很好的 试炼机会,虽然有困难,但是我们小组的成员都充满了信 心。最终,这次的学期项目经过我们和老师的多次探讨和 交流,进行了多方面的考虑和改动,我们成功的将本次学 期项目完工了,虽然不能说很完美,但绝对使我们最尽力 的一次学期项目。在这次学期项目过程中,我们组的每个 成员都有很大的体会。
轻便自行车的组成
车体部分
包括车架、前叉、车把、鞍座和前叉合件等,是自行车的主体。
传动部分
包括脚蹬、曲柄、链轮、链条、中轴和飞轮等,由人力踩动脚 蹬,通过以上传动件带动车轮旋转,驱车前行。
行动部分
即前后车轮、包括前后轴部件、辐条、轮辋(车圈)、轮胎等。
安全装置
包括制动器(车闸)、车灯、车铃、反射装置等。 根据需要,还可增加一些附件,如支架、衣架、保险叉、挡泥板、 气筒等。另外,装有变速机构的运动车、竞赛车、山地车等还装有 变速控制器和前后拨链器等。
毕业设计---基于三维建模软件的自行车造型系统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基于三维建模软件的自行车造型系统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08 模具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填表时间:2010 年 12月20 日目录第1章绪论 (7)第2章自行车的造型 (8)2.1 内圈的造型 (8)2.2 外带的造型 (9)2.3 前叉的造型 (10)2.4 车把的造型 (11)2.5 车把柄的造型 (12)2.6 小轮盘的造型 (12)2.7 车架的造型 (13)2.8 大轮盘的造型 (14)2.9 链条的造型 (15)2.10 手刹的造型 (15)2.11 轮盘盖的造型 (16)2.12 车轮轴的造型 (17)2.13 心轴的造型 (17)2.14 瓦圈的造型 (18)2.15 螺母的造型 (18)2.16 车座的造型 (19)2.17 脚蹬的造型 (20)第3章自行车的装配 (21)3.1 组建模式概述 (21)3.2 约束放置 (21)3.3 车架的装配 (22)3.4 前叉的装配 (23)3.5 心轴的装配 (23)3.6 车轮轴的装配 (24)3.7 内圈的装配 (24)3.8 外带的装配 (25)3.9 自行车后轮的装配 (25)3.10 大轮盘的装配 (25)3.11 小轮盘的装配 (26)3.12 脚蹬的装配 (26)3.13 链条的装配 (27)3.14 轮盘盖的装配 (27)3.15 车把的装配 (28)3.16 车把柄的装配 (28)3.17 车座的装配 (29)3.18 瓦圈的装配 (29)第4章自行车的仿真 (30)4.1 机构仿真的作用 (30)4.2 机构仿真类型 (30)4.3 机构运动仿真步骤 (30)4.4 机构功能 (30)第5章小结 (31)致谢 (32)第1章绪论随着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迅速渗透,CAD/CAM/CAE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设计、生产、组织模式,对推动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变革、发展新兴技术、促进经济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也逐步认识到CAD/CAM/CAE技术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
自行车建模渲染全教程

12以YZ面作轮胎横截面草图,这里的尺寸都是凭想像得来的,首先把轮胎的外径定在70mm,宽度定5mm,其余的就好说了.在轮胎顶部创建的基准面上作草图,然后拉伸并圆角参数如左图,最终得到下面的结果.3456同样办法,在轮胎正面做草图78910111213继续拉141517 161819提取图16拉伸体的中轴线,拉长0.3mm,再连直线到钢丝脚,至于是哪个脚,要经过观察和角,再合并曲线.接下法,通过拉伸再拉伸扫掠202122232425262830292731R0.5mm R0.2mm 32333435R6mm沿Z轴移动36.5mm创建基准坐标系3637以绝对坐标的XZ面作草图3738 39404142创建直线,基于4344454648 47495152 5053545556创建基准csys,保证图57亮显的基准58,提以YZ 面作的草图(图60).5758596061以草图曲线作基准面62作草图复制一根草图曲线桥接创建扫掠体创建基准面修剪扫掠体,并桥接曲线63646566676870 69作直线,长70.2,和绝对坐标X 轴夹角47度.并在直线端点作基准面.71用变换命令重定位亮显的草图曲线,再通过移动\比例创建3个副本.通过曲线组7273桥接边缘线后网格74移动坐标至圆心,作基准CSYS7576的感觉).77圆角7879拉伸草图镜像合并后圆角8081感觉齿轮有点单薄,沿Z轴缩放一下8283848586链条草图.具体尺寸见!对的,就不标明尺寸才行我的链条结构是不了.看来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相信大家看这个教程会有这么个想法,什么地方是我就不会这样做,什么地方那样做效果会更好一些.如果您能这样想,我恭喜您!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从某一方面说,这样对您更有帮助.87通过拉伸圆角来创建链条,然后引用几何体来阵列链条8889并求和得出的结果,打一枪就跑的感觉愈来愈强烈了这里似乎不够长,给它偏移3mm.90在中点处作基准面并修剪体.91在中点处作圆拉伸.9293图91的修剪体似乎94以圆心作基准CSYS,并作草图.95以旋转体和拉伸体求差,并保留工具体.96979899100变换曲线101102103104105扫掠体顶面并圆角—镜像复制—移动原点106107108109110以图108拉伸111112113115 114拉伸继续作草图116拉伸求差117118修剪体求和后圆角119拉伸后圆角120移动原点至圆心作基准CSYS121122以上一创建的准CS YS 作图参如图122123124125以图123中亮显的基准面作草图;通过上一步创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6138135137通过边缘作相切直线直线和草图求交点.142143139140141(图139),作网格;拉伸草图和直线求发扬我军连续作战的精神,一口气144145146147148149创建样条创建扫掠体,替换面后的结果151150152154153155以图151片156157158 159抽壳160作圆拉伸161做孔162镜像先以绝对坐标的XY面做草图,再根先以绝对坐标的XY面做草图,再根据草图作样条,因为时间的关系详细步骤就略过了,有新学UG的想要163原文件就给我短消息或加Q.164165166通过曲线作网格;作草图拉伸;加厚网格;用拉伸的片体修剪加厚实体;最后圆角.这里尺寸都是自由定义经验是哪个设置高就选哪个材质设定。
自行车脚蹬内板复合模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自行车脚蹬内板复合模设计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机械制造工艺教育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05年12月25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题目自行车脚蹬内板复合模设计课题类型工程设计课题来源教师自拟成果形式设计说明书和图纸同组同学无开题报告内容(可另附页)指导教师意见(课题难度是否适中、工作量是否饱满、进度安排是否合理、工作条件是否具备等)指导教师签名:月日专家组及系里意见(选题是否适宜、各项内容是否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大纲要求、整改意见等)专家组成员签字:教学主任(签章):月日附页主要任务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其主要任务是,自行车脚蹬内板复合模具设计方案、编制工艺文件、设计说明书及图纸。
主要技术指标:设计结构应合理、简单、动作灵活可靠,零件加工工艺应合理,装配工艺应有可操作性,且工作时安全可靠。
试冲工件应满足IT9级精度,工件外形无明显毛刺。
模具设计的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知识,熟悉有关资料,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设计方法,并且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冲压技术的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新世纪来到之际,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回顾以往,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期待模具技术在“十五”期间有更快的发展。
一、模具工业的现状我国具工业从起步到飞跃发展,历经了半个多世纪,近几年来,我国模具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又上了新台阶。
大型复杂冲模以汽车覆盖件具为代表,我国主要汽车模具企业,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
体现高水平制造技术的多工位级进模、覆盖面大增,已从电机、电铁芯片模具,扩大到接插件、电子零件、汽车零件、空调器散热片等家电零件模具上。
模具质量、模具寿命明显提高,模具交货期较前缩短。
模具CAD/CAM/CAE技术相当广泛地得到应用,并开发出了自主版权的模具CAD/CAE软件。
电加工、数控加工在模具制造技术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复合材料自行车车架力学行为的有限元分析

复合材料自行车车架力学行为的有限元分析1 前言自行车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及高档的体育器材。
传统的自行车架主要采用钢及铝合金制造。
为了降低重量,改善行驶性能,先进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先进自行车车架设计与制造中。
复合材料车架具有高应力水平抗疲劳特性,高模量,高强度及重量轻等特点,其各向异性有助于车架的减重设计,优化其受力路径。
在复合材料自行车车架研制中,车架及其配件的力学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车架结构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预测及改进。
有限元是一种重要的数值分析技术,在结构应力应变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实现结构建模与网格划分、静力分析、非线性分析、动力学分析、优化设计等功能。
1986年有限元技术就被应用于钢和铝自行车车架的设计中,主要采用梁单元,可以模拟车架扭转、前叉受力、后座垂直受力的应力场及结构行为,得到了各种加载条件下车架的挠度,Mises 应力,应变能,强度等力学特性。
有限元技术也用于复合材料自行车架的结构设计与力学分析,主要采用壳单元,可以模拟车架复合材料层,分析铺层厚度及纤维方向对自行车力学性能的影响。
事实上,梁单元只能模拟厚度,直径及材料性能;壳单元可以模拟复合材料铺层影响。
2 复合材料自行车架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自行车车架设计中,主要是:Diamond Lug;Monocoque Diamond;Beam;Other Monocoque。
原材料主要采用Carbon,Aramid,Boron,Glass,Spectra fiber等纤维,以及Epoxy,Polyester,Vinylester thermosetting等树脂,其中目前主要采用碳纤维和热固性树脂。
制造工艺采用缠绕工艺以及编织技术的RTM 工艺。
3 设计准则1)满足车架强度与刚度设计需求的前提下,保证车架最轻(1500G)。
2)满足车架整体及局部刚度,强度设计需求。
3)传力路线最佳,满足骑行省力。
4)满足骑行舒适性。
4有限元分析目的1)进行复合材料自行车车架优化设计,确定强度,刚度(扭转,离面,面内),重量,最优传力路径,安全可靠性。
新型结构的自行车铃铛1

新型结构的自行车铃铛设计说明书姓名:陈诚班级:机设081学号:0802721003目录1.设计题目:············································2.设计方案选择·········································2.1设计方案一··································· 2.2设计方案二··································· 2.3设计方案三···································3.最终选定方案具体设计································3.1所选方案的机构运动简图·······················3.2数据处理分析·································4.总结·············································5.参考资料·············································1.设计题目:自行车铃铛的强化结构2.任务要求:(1)新型车铃铛的响铃较目前铃铛结构更加简单、坚固(不易损)、动作更简单;(2)车铃铛与自行车安装固定方式上,更加牢固不宜破损或取走(3)成本不大幅度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2008年第11期 总第35卷 计算机应用技术 ·43·————————————————收稿日期:2008-05-26自行车铃盖复合模三维参数化设计王明,历锐,李岩(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工程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摘要:传统的模具设计方法设计周期长、工作量大。
在整机装配环节,仅在理论上进行可行性的装配计算,各个零件之间的相对装配关系只能间接表达出来,可视性差,设计智能化低。
文中详细说明了自行车铃盖复合模的设计过程,从冲压工艺方案制定、排样设计、复合模结构设计及工艺计算、复合模三维参数化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利用UG 完成了模具的三维参数化造型设计并进行了虚拟装配。
可以直观地分析模具的结构并进行干涉检查,根据分析结果可进行模具的优化设计。
利用UG 的参数化、智能化设计和虚拟装配等功能,使设计人员摆脱了对物理样机的过度依赖,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关键词:自行车铃盖;复合模;UG ;三维参数化设计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316 (2008) 11-0043-03Three-dimensional parameterization design for bicycle bell cap compound dieWANG Ming ,LI Rui ,LI Yan(HLJ August First Land Reclamation University ,Daqing 163319,China)Abstract :The design cycle of conventional die design is long period and workload is huge. In the machine assembly process, feasibility assembled calculation is proceeded in the abstract and relative assembly relation of every parts are expressed indirectly. Visibility and intelligent design are not good. In this paper, design process of bicycle bell cap compound die is explicated. Decision of die process scheme, design of blank layout, structural design of compound die and calculation of technology, three-dimensional parameterization design of compound die are expounded. Applying UG, three-dimensional parameterization design of die and virtual assembly are completed. Die structure is analyzed directly and interference check can be underway, and optimal design of die can be carried on according to analysis results. Utilizing parameterization, intelligent design and virtual assembly of UG, designers are free from relying on physical prototyping, development cycle of product is shortened, cost is reduced and product quality is improved.Key words :bicycle bell cap ;compound die ;UG ;three-dimensional parameterization design随着CAD/CAM 、数控加工及快速成型等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模具行业中的普及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传统的二维设计及模拟量加工方式正逐步被基于产品三维数字化制造方式所取代。
在这场技术革命中,逐步掌握三维CAD/CAM 软件的使用,并用于模具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是其中的关键。
本文以UG 为平台,进行了自行车铃盖复合模的三维参数化设计,缩短了该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周期。
1 冲压工艺方案制定该制件形状为圆盖形,表面形状由平面与球面相切形成,如图1所示,材料为Q235,料厚1.5 mm ,尺寸精度为IT9级,年产量40万件。
该制件尺寸较小、形状复杂、生产批量较大、有一定的圆跳度与同轴度要求。
如采用级进模加工,将使制件多次定位,造成较大的定位误差,无法达到圆跳度和同轴度要求;如采用复合模加工,既适合于这种形状复杂且厚度较薄的制件,又能够满足其精度要求,故采用复合模。
该制件基本工序有:落料、冲孔、拉深、切边共四道工序,工序较多,使模具的总体结构十分复杂,制造困难,故本设计采用挤切修边法[1],将落料与切边两道工序合二为一,具体工序为拉深—冲孔—修边。
图1 零件图2 排样设计(1)排样方案确定由于制件为圆形,故采用有搭边直排排样方式,如图2所示。
图2 排样图(2)毛坯尺寸计算90.28mm D == (1)式中:D 为毛坯直径;d 1为顶部平面部分直径;r 为球面部分直径。
(3)条料宽度计算 0010.6(2)92.74mm B D a −∆−=++∆=(2)式中:B 为条料宽度;D 为毛坯直径;a 1为横向搭边值;∆为条料宽度公差。
(4)确定步距长度90.28 1.091.28mm S D a =+=+= (3)式中:S 为步距长度;D 为毛坯直径;a 为纵向搭边值。
(5)材料的利用率100%/74.65%A SB η=×≈ (4) 式中:η为材料利用率;A 为制件面积;S 为送料步距;B 为料宽。
3 复合模结构设计及工艺计算模具分为上模和下模,采用标准模架,由导柱、 导套作为导向机构。
该工件拉深工序部分采用一次拉深成形,为防止起皱,采用有压边圈装置的模具结构形式[2]。
3.1 工作零件设计主要工作零件包括:冲孔凸模、拉深凹模、切边凹模以及兼作冲孔凹模、拉深凸模和切边凸模的凸凹模。
(1)冲孔凸模设计冲孔凸模采用标准A 型圆凸模,总长度为:1230172168mm L h h h =++=++=(5)式中:L 为凸模总长度;h 1为凸模固定板厚度;h 2凸模进入拉深凹模部分高度;h 为凸模附加高度。
(2)拉深凹模设计拉深部分采用配作法制模,以凹模尺寸为基准,凸模尺寸按照凹模实际尺寸进行配作,保证模具间隙。
凹模尺寸为:/40.0200(0.75)69.94mm d D D ∆+=−∆= (6)式中:D d 为凹模尺寸;D 为制件外形尺寸;∆为制件公差。
(3)切边凹模设计切边凹模的型孔尺寸应与切边凸模间隙配合。
为使材料在挤切时容易断裂分离,将切边凹模的挤切部分设计成圆角,但圆弧段过渡到直壁段不是圆弧,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
(4)凸凹模设计凸凹模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
图3 切边凹模结构 图4 凸凹模3.2卸料与顶件装置设计由于制件为小型工件,故选取弹性卸料装置较为合适。
顶件装置为凸模上设置的三根顶件杆,由一个小型气缸驱动,当行程结束时,气缸驱动顶件杆向上运动,将铃盖顶出卸料板。
同时,上模板带动上模所有工作部件继续上行,从而完成取件工作。
20251.5.21.32.5R 3(下转第50页)便程序的编写、修改和维护。
圆棒锭锯切机控制程序从循环执行主程序——组织块OB1开始依次调用各个子程序和功能块,各子程序和功能块用于完成圆棒锭锯切机控制系统某一部分的逻辑控制(如上料架、上料小车或者定长、打字装置的动作)或实现系统某一特定的功能(如通过总线读写控制字、状态字)。
程序从OB1开始顺序调用主机程序FC16和辅助程序FC17。
接着,程序FC16再调用上料架和上料小车控制程序FC1、前辊道控制程序FC2、液压压紧控制程序FC3、锯切机主轴和进给控制程序FC4、翻转架控制程序FC5、定尺臂控制和打字控制程序FC6、后辊道控制程序FC7、下料架和下料小车控制程序FC8;辅助程序又调用了液压油温报警和事故报警程序FC9、吸屑机排屑控制程序FC12;其中部分程序调用了数据块DB20和DB100(用于存放定时器数据和各个计数器数据)。
在用户程序中除了编写主程序OB1外,还编写了OB35(循环中断)、OB81(电源故障)、OB100(完全重启)等组织块用以实现系统的重启等。
整个控制系统的主程序流程如图3所示。
2.2 触摸屏软件设计控制系统采用了西门子公司TP27式触摸屏,PLC和触摸屏之间用RS485接口进行通讯连接,触摸屏软件的开发是使用专用组态工具Protool,利用Protool软件做好人机界面,在铝锭参数设定画面上可以设置拟加工铝锭参数,如设定铝锭规格、料头长度、成品长度;在锯切机工艺流程画面可以配置指示器显示当前加工的锯切机的工艺流程和各个工位限位开关的工作状态等。
图3 锯切机主程序流程图3 结论目前,该圆棒铝锭锯切机已经在国内大型铝生产企业得到应用,实际的运行效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大大提高了圆棒铝锭锯切的生产自动化水平和产品的质量。
3.3定位装置设计坯料在冲模内进行冲压,其零件成形的相对位置、形状、尺寸正确与否依靠模具中的定位零件来控制的。
模具中的定位装置包括:两个定位销和一个挡料销。
两个定位销保证条料在送进方向上不向两侧偏移,挡料销保证条料在送进方向上的定位。
4 复合模三维参数化设计利用UG做出自行车铃盖复合模零部件的三维模型,并进行虚拟装配,同时对其进行干涉检查。
模具装配图及爆炸图如图5所示。
5 结论本文利用UG的三维参数化造型技术,在完成自行车铃盖复合模具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了复合模的三维模型,模具尺寸可根据需要进行改变,能够在虚拟装配过程中实时检查部件间的干涉情况。
通过此种方法设计模具,明显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
图5 模具装配图及爆炸图参考文献:[1]郑家贤.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中国机械设计大典[M].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上接第44页)出版社,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