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基本功
武术的基本功

武术的基本功概述武术基本功是练习武术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基本功训练时,会有一系列针对性的练习人体各部位功能的方法,这些方法突出了武术运动的专项要求,具有修身养性的运动特点。
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主要内容。
腿功表现的是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功夫;腰功表现的是腰部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
肩功表现的是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桩功表现的是腿部力量和呼吸内息的功夫。
武术基本功是初学者的入门功夫,更是武术教学的基础和关键。
通过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可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并能较快地发展武术运动的专项身体素质,为学习拳术和器械套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因为中国武术内容丰富,拳种流派众多,各门各派基本功的练习方法也不尽相同。
任何以为习武者都应从开始练起,只有真正的熟练掌握了基本功,才可能有机会进入武术的上乘境界。
但众多习武者却痴迷于功夫的花巧,盲目追求与摹仿,最终不堪一击。
因为他们忽视了功夫训练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基本功训练。
功夫高手无一不是从苦练苦修基本功开始,而且是终生不离此道。
这犹如中国的汉字,七千多个汉字却能够组成无数个句子,其道理就在于对文字运用的熟练。
同样,一个简单的基本功动作也会演绎出精湛的技艺。
每一位功成名就的功夫大师都会经常练习基本功,因为高超的技艺也会随着体能的下降而减退,而基本功训练是保持体能的最好途径。
如果每位功夫爱好者明白并坚持了这一习武原则,就会在功夫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基本功的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习武者坚定不移的信心,如能坚持下去,就可以在磨炼中明白武术的真谛,而在这一过程中会树立起大无畏的精神,思想更加的坚定,慢慢的即可成为武术强者。
以下仅例举几项日常基本功训练方法及要求与标准1.跑步练习方法①速跑,全力以赴跑步5分钟。
快速跑属无氧运动,可提高肺活量,锻炼脚的快速移动。
13.2.1 武术的基本功[共4页]
![13.2.1 武术的基本功[共4页]](https://img.taocdn.com/s3/m/1d46630fce2f0066f433221e.png)
185第13章 武术法。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介绍拳技时则使用了打、踢、跌、拿4种技法的概念。
清初黄宗宪又提出了内家拳、外家拳的分类概念。
此外,民间还流传着“南拳”“北腿”的说法。
1.按运动形式分类武术运动除可按散手运动、套路运动分类外,还可按运动形式分为以下几类。
(1)功法运动功法运动是以单个武术动作作为主体进行练习,以达到增强专项体能或健体目的的运动。
其包括内功(内养功)、外功(外壮功)、轻功(弹跳)、硬功(击打和抗击打)等,既是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的基础,又是极好的锻炼方法。
例如,习浑元桩可以调心、调身、调息,站马步桩可以增强腿力等。
(2)套路运动套路运动是指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按其练习形式可分为单练、对练、集体表演3种类型。
单练是指单人练习的套路运动,包括徒手拳术与器械。
徒手拳术种类众多,有长拳、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背拳、劈挂拳等。
器械又可分为短器械、长器械、双器械和软器械4种。
短器械主要有刀、剑等;长器械主要有棍、枪等;双器械主要有双刀、双剑、双钩、双枪、双鞭等;软器械主要有三节棍、九节鞭、流星锤等。
对练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练习套路,其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等。
集体演练指6人或6人以上徒手或持器械同时进行练习的演练形式,有一定的集体造型和队形变化,可有音乐伴奏。
(3)搏斗运动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相应的攻防技法,斗智、斗勇、较技、较力的对抗性练习形式,如散打、推手、短兵等。
2.按依附地域分类传统的武术流派往往是依托不同的山川名胜而自然形成的,并传承至今,如少林派(嵩山)、武当派、峨眉派、青城派、华山派、崆峒派、天山派等。
3.按二分法来分类按技术、技击风格的不同,兴盛地域的差异等,民间多以二分法,通过比较对武术进行分类,如南拳与北腿、长拳与短打、内家拳与外家拳等。
武术基本功包括哪些

武术基本功包括哪些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生存技能,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止戈为武。
练好武术基本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今天店铺整理了武术基本功,希望能帮助到你。
武术基本功包括哪些?既然是要联系武术,首先就要设计到一个基本功的问题,如果没有基本功,怎么可能学好武术呢?因此,首先我们要知道武术基本功包括哪些,才能把基本功学好,也才能够学好第二步、第三步的内容,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武术的基本功。
1、压腿下腰:正压腿、侧压腿、仆步压腿、劈叉、后下腰等。
2、步型:弓步、马步、虚步、偷步、歇步、仆步等。
3、直摆性腿法:正踢、里合、外摆、侧踢、后撩等。
4、曲伸性腿法:弹、蹬、踹等。
5、扫转性腿法:前扫、后扫、盘扫等。
6、跳跃:腾空飞脚(二起脚)、旋风脚、腾空摆莲(外摆莲)、旋子、侧手翻等。
7、技巧性动作:前滚翻、后滚翻、抢背、鲤鱼打挺、扑虎跳等。
如何训练武术基本功?武术基本功训练诀窍有哪些?刚开始接触武术的话,少儿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以压腿为主,提高腿部、腰部的韧性度。
6-10岁以基本功练习为主:即基本步型步法,可以通过五步拳来练习,深入巩固练习,可以训练“功力拳”、“潭腿”,可以强化训练,使弓、马、仆、虚、歇五种基本步型扎实,稳健。
以后无论从事竞技武术还是传统武术方面都会有极大的帮助,动作耐看。
在步型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要进行腿法的训练,进行直摆性腿法、曲伸性腿法、扫转性腿法、穿蹦跳跃和技巧性动作的训练。
基本功的训练是很辛苦的,万事开头难,压腿这一项,就会使许多人吓跑,因为压腿开始新鲜但腿很痛,枯燥的压腿使得韧带疼痛,有人吃苦不得只得逃离。
只有经得起压腿这一关,才能继续训练下去,这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压腿很关键,只有压好腿,才能使得韧带松弛,才能使得各种腿法运用自如。
压腿是一项长期的训练项目,不仅初学者要压,就是获得武术桂冠的人也得天天练。
武术基本功

武术基本功一、腿法1.正踢腿。
身体立起,一腿直立支撑;另一腿挺直,勾脚向上踢起。
脚尖向前额正中部(或贴头顶、或向鼻尖)踢者,称为“正踢腿”。
2.斜踢腿。
脚尖向异侧耳部(如左脚尖向右耳部)踢者,称为“斜踢腿”。
3.侧踢腿。
身体直立,一腿伸直支撑,脚尖外摆;另一腿挺直沿体侧向脑后勾脚上踢,称为“侧踢腿”。
要诀是:正身转头,外旋开胯,三直一勾,过胸加速。
4.里和腿。
身体直立;一腿伸直支撑,脚尖向前;另一腿挺直侧起踢至头侧,经面前向对侧斜前上方划弧摆落的动作,称为“里合腿”。
5.外摆腿。
身体直立;一腿伸直支撑,脚尖外摆,另一腿挺直勾脚斜踢,再经面前(或贴头顶)向体侧划弧摆动落下,称为“外摆腿”。
要诀是:斜起侧落,弧高齐头,三直一勾,横向加速。
要诀是:侧起斜落,弧高齐头,三直一勾,横向加速。
6.弹踢腿。
弹踢腿是一腿支撑,另一腿先屈膝提起、脚面绷平,然后向前挺膝弹出、力达脚尖的屈伸性腿法。
弹腿分平弹和低弹两种。
平弹腿支撑腿伸直,腿弹至与髋同高,脚尖不过腰脐(见图。
)低弹腿支撑腿弯屈,腿弹至脚高不超过膝盖。
要诀是:提要屈,膝要定,伸要脆,力点明。
7.正蹬腿同弹踢,只是在弹出的同时勾脚尖、凸脚跟,以脚跟为着力点,向前蹬出。
8.侧踹、侧蹬、侧铲腿的异同及要诀侧踹腿、侧蹬腿、侧铲腿都是向体侧出击的屈伸性腿法。
它们在做法上的相同点是:都是一腿支撑,一腿先屈膝提起,脚尖勾回,上体向支撑腿侧侧屈;然后挺伸膝关节出腿,脚高过腰;眼看出腿方向。
它们的不同点,仅仅是出腿时脚掌位置及着力点不同;侧踹腿是脚尖朝向前(脚位横平),以脚跟发力(图1/2);侧蹬腿脚尖朝上(脚位竖直),以脚跟发力;侧铲腿是脚尖朝体前(脚位横平并内翻),以脚外侧发力。
做好这三种腿法的共同要领基本与弹腿相同,即“提要屈,膝要定,伸要脆,力点明”。
只是这三腿的支撑腿脚尖必须外摆;腿屈提定膝时,小腿呈水平(弹腿呈垂直);向体侧侧击时,两腿和躯干在一纵面内。
9.前扫蹚腿。
武术基本功

武术基本功
•相关推荐
武术基本功
武术基本动作:
手型:
拳:握紧、直腕、拳面平
掌:四指并拢并伸直
勾:屈腕、五指捏紧
手法:
预备姿势:左右脚开立,拳抱腰间,拳心向上。
要领:沉肩、挺胸、收腹、立腰
左右冲拳:拳从腰际冲出,拳面平,前臂内旋,力达拳面。
要领:拧腰、顺肩、急旋前臂、出拳快速有力。
左右推掌:掌根为力点。
拧腰、顺肩、沉腕、立掌
左右架掌:右拳经下、左、上,从前向右上方划弧架起,拳眼向上目视左方。
要领:松肩,肘微屈,前臂内旋,力达前臂外侧。
左右亮掌:右拳变掌经体侧经右向上划弧至头上方抖腕亮掌,亮掌时眼随手动,头向左摆,目视左方。
要领:抖腕、亮掌和摆头动作同时进行。
步型:
弓步:前脚微内扣,全脚掌着地,屈膝半蹲,大腿呈水平,膝部与脚面垂直。
要领:挺胸、立腰、前腿弓、后腿绷。
马步:两脚左右开立,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大腿呈水平,眼看前方,双手抱拳于腰间。
要领:头正、挺胸、立腰、扣足。
虚步:后腿屈膝半蹲,脚尖斜向前,全脚掌着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尖虚着地。
要领:挺胸、立腰、前虚后实。
仆步:一腿全蹲,全脚掌着地,脚尖稍外展,另一腿平铺,全脚掌着地,脚尖内扣。
要领:挺胸、立腰、开髋,全脚掌着地。
武术基本功
歇步:两腿交叉,屈膝全蹲,前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跟离地,臀部外侧紧贴后小腿。
要领:挺胸、立腰、两腿贴紧。
并步抱拳
跑步、压腿、高跆腿、付握撑、仰握起做、收腹跳。
基本功

基本功肩臂功、腰功、腿功、侧控腿、手型、步型、手法、步法、腿法、跳跃、平衡、跌扑滚翻、组合练习武术基本功,是学练武术各种功夫的基础,是武术爱好者所必备的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也是练好各种功夫的基本条件,特别对初学武术者更为重要。
武术基本功有一系列综合性训练人体内外各部位功能的方法和手段。
这些训练方法和手段,突出了武术运动的专项要求,注重在发展身体各部位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等素质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人体内脏功能及心态和心理活动的提高,具有明显的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
武术基本功按人体的身体部位划分为:眼功、肩臂功、腰功、腿功和桩功。
传统武术爱好者把基本功称为功底,如果一名习武者没有把武术基本功的训练掌握好,那他就很难在武术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由此可见,武术基本功对习武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说“功底是百拳百械之母”。
它是练习拳术和器械必备的身体条件。
肩臂功肩部功夫,是指肩臂功法,主要是锻炼和增强肩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加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发展臂部力量,提高上肢运动的灵敏、松长、转环等能力。
为学习和掌握各种拳、掌等手法打下必要的专项素质基础。
通过练习,增强及发展肩臂部的力量,逐渐达到提高上肢运动的敏捷,松长,换转等功能。
主要练习压肩、吊肩、转肩、绕环、抡拍和俯卧撑等。
1.压肩动作要领:面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两腿开步站立,两手抓握肋木,上体前俯下振压肩。
要求练习者的两臂两腿要伸直,下振幅度应逐渐扩大,压点集中于肩部,压力要由小到大。
压肩时两臂,两腿必须伸直,力点集中于肩部(图1)。
图1练习步骤:1)肩部下振压的振幅逐渐加大,力量逐渐加强。
2)肩压至极限时,耗肩片刻。
3)压肩与耗肩交替进行。
要求:压肩时尽量沉肩,直臂。
2.吊肩动作要领:两脚开步站立,背对横杠或肋木,两手反握横杠或肋木。
然后屈膝下蹲,两臂拉直或悬空独立。
两手抓紧横杠,两臂拉直,肩部放松(图2)。
图2练习步骤:1)双手反握横杠或肋木,头部和上体前倾拉肩,并上下浮动。
经典少林寺武术基本功图解

经典少林寺武术基本功图解一、腿功(一)正压腿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左脚跟放在物体上,脚尖勾起,两腿伸直,两手扶按在左膝上,或用两手抓握左脚,然后上体立腰向前下方振压,用头顶尽量触及脚尖。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前压。
(二)侧压腿右腿支撑站立,左脚从体侧放置到一定高度的物体上,脚尖勾起,右臂上举,左掌立于胸前,两腿伸直,腰部挺立,上体向左侧下振压,振压幅度要逐渐加大,直到上体能侧倒在左腿上。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开髋立腰挺胸,上体完全侧倒。
(三)后压腿背对一定高度的物体,两手叉腰,右腿支撑站立,左腿后伸,脚背放到物体上,两腿伸直,上体向后下振压,并逐渐增大振压幅度。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头随上体后仰。
(四)仆步压腿右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左腿向左侧伸直,脚尖内扣;两手分别抓住两脚脚背,成左仆步;腰部挺直,左转前压(图5-14)。
左右仆步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直腰抬头,一腿全蹲,另一腿伸直,两脚压紧地面。
(五)正搬腿右腿伸直支撑,左腿屈膝提起,左手扶膝,右手抓住左脚,然后将左脚向前方伸出,直至膝关节挺直,左脚外侧朝前。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被搬腿的脚尖勾紧。
(六)侧搬腿左腿伸直支撑,右腿从体侧抬起,右手经右小腿内侧绕脚后抱住右脚跟,将右腿伸直,脚尖勾紧。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身体直立平稳。
(七)竖叉两腿伸直前后叉开成直线。
左腿后侧着地,脚尖上翘;右腿前侧着地,脚背扣在地上,两臂立掌侧平举。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立腰挺胸,沉髋挺膝。
(八)劈横叉两腿伸直向左右两侧又开下坐成直线,两腿内侧着地。
两臂立掌侧平举。
学练要点:髋关节完全打开,立腰挺胸。
二、腰功(一)前俯腰并步站立,两手十指交叉,直臂上举,手心向上;上体前俯,挺胸,塌腰,两手尽力触地。
再两手松开,用两手绕过双腿,抱住两脚跟部,尽量使自己的上体、脸部贴紧双腿。
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

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关于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是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一)手型手法练习手型手法练习是运用拳、掌、勾三种手型,结合上肢冲、架、推、亮等运动方法,练习手型手法的基本规律。
手型: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扣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
要求拳握紧,拳面平,手腕直。
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第一指节弯屈并紧扣于虎口处。
勾:五指尖捏拢,屈腕。
手法:冲拳:分平拳和立拳两种。
平拳拳心向下,立拳拳眼向上。
①预备: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拳抱于腰间,拳心向上,肘尖向后,挺胸收腹,立腰,目视前方。
②动作:右拳从腰间向前快速冲出,拧腰顺肩,在肘关节过腰时,右前臂内旋。
力达拳面,臂伸直,与肩平。
同时左肘向后牵拉。
左右交替练习。
③要领:出拳快而有力,出拳和收拳时,肘要贴肋运行。
架拳:①预备:与冲拳同。
②动作:右拳向下、向左、向上经头前向右上方划弧,同时前臂内旋架起,拳眼向左斜下方,目视左方。
左右交替练习。
③要领:松肩、塌腕、肘微屈。
推掌:①预备:与冲拳同。
②动作:右拳变掌,以掌根为力点向前快速推出,同时前臂内旋使掌指向上(图6),臂伸直与肩平。
推出时要拧腰顺肩,同时左肘向后牵拉。
左右交替练习。
③要领:出掌快而有力,出掌和收掌时,肘要贴肋运行。
(二)步型练习弓步:左脚向前一大步(约为本人脚长的4—5倍),脚尖微内扣,左腿屈膝半蹲,大腿略高于水平,膝不过脚尖;右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斜前方。
双脚全脚着地,上体正对前方,两手腰间抱拳,目视前方。
弓左腿为左弓步;弓右腿为右弓步。
要领: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塌腰,沉髋合髋,两脚分别在一条纵线的两侧,两脚内侧横向相距约10厘米。
马步:两脚左右开立(脚内侧相距约为本人脚长的三倍),脚尖向前,屈膝屈髋半蹲,膝不过两脚尖,大腿略高于膝,全脚着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肩:练习者面对肋木(或室内压腿杠),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距离肋木约身高一半距离,两手抓握肋木,两手间距与肩同宽(或稍窄或稍宽等),上体前俯(挺胸、塌腰、收腹)并做一上一下肩部振压动作,或动作缓慢进行使肩关节着力点向下沉压,静止保持一定时间,再使肩部上起,继续缓慢向下压。
反压肩:练习者背肋木,距离肋木一步站立,两臂外旋后伸,掌心向下抓握肋木,然后屈膝向下,拉伸肩部。
前后绕肩:由准备姿势(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头微上顶,两臂上举屈肘按于左右胸前,掌心朝内,掌背朝外,两肘下坠)开始,两肩同时经后展、上提、前扣、下沉绕圈转动。
向前交叉绕肩:两肩一个向斜前绕肩,一个向斜后绕肩,但方向是向前绕圈。
向后交叉绕肩:两肩一个向斜后绕肩,一个向斜前绕肩,但方向是向后绕圈。
腰功:
前俯腰:并步站立两手手指交叉,直臂上举,掌心向上,上体前俯,两手在脚尖处尽力贴地,两腿要挺膝伸直;还可以两手掌向左、向右尽力贴地。
然后松开双手,向后抱住两小腿后方,使面部紧贴胫骨前面,保持数秒钟后松开。
起身站立,两手再交叉上举,做第二次。
甩腰:开步站立,两臂上举。
然后以腰、髋关节为轴,上体做前后屈和甩动动作,两臂也跟着甩动,两腿挺膝伸直。
涮腰:由预备姿势(两脚开步站立,略宽于肩,两臂自然下垂)开始,上体前俯,两臂随之向前下方伸出,然后向前、向左、向右、向后、向左翻转绕环,以髋关节为轴。
二、学习基本功:
1、基本手型
1、掌
要点: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屈紧扣于虎口处。
立掌:泛指掌心向外、手掌竖立者。
2、拳
要点: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
立拳:拳眼朝上,拳背竖立。
平拳:拳眼向左或向右,拳背横平。
包括俯拳和仰拳。
3、勾
要点: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在一起,屈腕。
基本步型
1、弓步
错位站立,一腿向前方迈出一大步,两脚相距约本人脚长的四至五倍,前腿屈膝至大腿接近水平,膝盖的垂直投影线与脚尖垂对,脚尖微微内扣,不超过5°;后腿伸膝挺直,脚掌内扣45°,不小于30°,两脚均全脚掌着地,身体重心略偏于前脚。
上体正对前方。
左腿在前为左弓步,右腿在前为右弓步。
要求:前腿弓,后腿蹬;臀下沉,胯下压,头上领,颌微收,两脚绝不站一线,左右相距约一脚。
2、马步
两脚开立,相距约本人脚长的3-3.5倍,两脚掌平行,脚尖向前;屈膝下蹲至大腿接近水平,膝盖的垂直投影线不超过脚尖,身体重心在两脚中间。
要点:两脚开立后,头顶百会穴上领,有被绳向上悬提之感,臀部如欲坐凳子;十趾抓地,着意以下肢前侧肌群远端收缩为主,控制臀部于膝略高的位置。
3、虚步
两脚错步站立,前后相距约本人脚长的两倍,重心后移至后脚,屈膝下蹲至大腿接近水平,后脚掌外摆45°;前脚脚尖点地,也可全脚掌虚着地面,脚尖正对前方,两膝靠近,相距约10厘米。
左脚在前为“左虚步”,反之为“右虚步”。
要点:头顶上领,躯干正直,臀不低于膝高。
4、仆步
两脚开步站立,一腿屈膝全蹲,大腿贴近小腿,膝微外展,脚尖外摆45°;另一腿伸直平扑接近地面,脚掌扣紧至与小腿成90°夹角;两脚均需全脚掌着地。
左腿平扑为“左扑步”,反之为“右扑步”。
要点:髋关节尽量松开下沉,平铺腿要有外蹬劲。
5、歇步
两腿左右交叉、靠拢全蹲;前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脚前掌着地,脚尖外展;臀部落坐于后腿小腿上。
右腿在前称“右歇步”,反之称“左歇步”。
要点:前腿脚跟向外蹬,脚尖尽力外展,后腿抵紧前腿。
正踢腿:
身体立起,上肢保持侧平举立掌姿势,沉肩翘指,一腿伸直支撑;另一腿挺直,勾脚向前上踢起,脚尖向前额正中部踢者,称为正踢腿。
斜踢腿:
脚尖向异侧耳部踢者,称为斜踢腿。
做好正踢腿和斜踢腿的要诀是:头顶眼平,全脚着地,三支一勾,过胸加速
头顶眼平:头顶,指踢腿时头有上顶之意,如悬提全身。
眼平,指两眼要左右水平,保持头正,而且要向前平视,保证颈部垂直。
眼不能向上看出现仰头,也不能向下看出现低头。
全脚着地:指支撑腿要脚跟粘地,五指抓地,加大支撑面,不能出现掀跟、翘指,或仅以脚内侧或外侧着地的情况。
三直一勾:这是踢腿姿势的基本要求。
三直,指头顶正直,躯干挺直,两膝伸直;一勾,指踢起腿脚尖购回。
过胸加速:指腿上踢至超过胸高时,爆发性地加力上踢,使腿以加速度到达上踢极限,表现出寸劲。
侧踢腿:
身体直立,一腿伸直支撑,脚尖外摆;另一腿挺直沿体测向脑后勾脚上踢,称为“侧踢腿”。
做好侧踢腿的要诀是:正身转头,外旋开胯,三直一勾,过胸加速。
正身转头:指腿踢起时,头转向踢腿一侧,但身体须保持正直,不得随转头而拧转,否则会影响腿侧踢的幅度。
外旋开胯:指支撑腿脚尖外摆,使膝跨外旋,踢起腿脚尖外旋至正正地朝上勾起。
脚尖外旋可以开胯,以保证侧踢腿达到必须的幅度。
练习方法:1、扶踢练习2、定步踢腿练习3、三步一踢4、一步一踢
外摆腿:
身体直立,一腿伸直支撑,脚尖微外摆,另一腿伸直勾脚斜踢,再经面前(或贴头顶)向体侧划弧摆动落下,称为“外摆腿”
做好外摆腿的要诀是:斜起侧落,弧高齐头,三直一勾,横向加速。
斜起侧落:“斜起”,即要求支撑腿向同侧斜前方出步(如左腿支撑,左脚向
左前方出步);踢摆腿随之向异侧斜前上方踢起。
“侧落”,即踢摆腿沿同侧体侧落下。
“斜起侧落”是展开两胯,使腿外摆幅度达到规格标准的保证。
弧高齐头:指腿“斜起侧落”划弧摆动的最高点应与头同高,并靠近头的同侧斜前上方。
例如,右腿外摆,最高点应在头的右前斜上方。
三直一勾:同正踢腿。
横向加速:指腿斜踢至转外摆动作时,爆发性地加速摆动,以加速度表现出腿外摆的寸劲。
练习外摆腿时,一般上肢保持侧平举立掌姿势,要领同正踢腿。
里合腿:
身体直立,一腿伸直支撑,脚尖向前,另一腿挺直侧起踢至头侧,经面前向对侧斜前方划弧摆落的动作,称为“里合腿”。
里合腿的摆动路线与外摆腿完全同迹,唯其摆动方向却和外摆腿正好相反。
逆向运动外摆腿的要领,就能做好里合腿。
其要诀是:侧起斜落,弧高齐头,三直一勾,横向加速。
练习方法:1、屈膝开合练习2、摆越障碍物练习3、三步一踢4、一步一踢
弹腿:
弹腿是一腿支撑,另一腿先屈膝提起、脚面绷平,然后向前挺膝弹出,力达脚尖的屈伸性腿法;也称为“弹踢腿”。
弹腿分平弹和低弹两种。
平弹腿支撑腿伸直,腿弹至与髋同高,脚尖不过腰脐。
低弹腿支撑腿弯屈,腿弹至脚高不超过膝盖。
做好弹腿的要诀是:提要屈,膝要定,伸要脆,力点明。
提要屈:即起腿必先屈膝,没有屈度,就没有伸腿的弹力。
膝要定:指屈膝后要相对稳定膝关节在空间的位置,不能上起下落或左右歪斜。
这样才便于伸膝弹腿时的发力。
伸要脆:指小腿弹出要脆快发力,显出寸劲。
力点明:指脚尖要绷直,使弹力贯注脚尖。
侧踹腿、侧蹬腿:
都是一腿支撑,一腿先屈膝提起,脚尖勾回,上体向支撑腿侧侧屈,然后挺伸膝关节出腿,脚高过于腰,眼看出腿方向。
侧踹腿是脚尖超体前(脚位横平),以脚跟发力,侧蹬腿脚尖朝上(脚位竖直),以脚跟发力。
冲拳:
冲拳分为平拳和立拳两种。
平拳拳心向下,立拳拳眼向上。
由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拳心向上,两拳抱于腰间)开始,右拳
从腰间向前旋臂(右拳内旋)猛力冲出,转腰、顺肩,力达拳面;同时,左肘向后牵拉,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
动作要点:(1)挺胸、收腹、立腰。
(2)出拳快速有力(要有寸劲),拧腰、顺肩、右拳内旋一气呵成。
(3)冲拳臂要伸直,高与肩平。
推掌:
由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拳心向上,两拳抱于腰间)开始,右拳
变掌从腰间旋臂向前立掌猛力推出,力达掌跟,练习时,左右攀交替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