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基本功教案--杨文富
武术基本功教案范文模板

####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武术基本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手型、步型、步法和基本动作。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规范地完成武术基本动作的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培养其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的精神。
#### 二、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三、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手型:拳、掌、勾。
2. 武术基本步型:弓步、马步、歇步、虚步、仆步。
3. 武术基本步法:前进、后退、左转、右转、跳步。
4. 武术基本动作:冲拳、劈拳、推掌、撩掌、扫腿等。
####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掌握基本手型、步型和步法。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 五、教学方法1. 讲解示范法2. 分组练习法3. 循环练习法4. 比赛激励法#### 六、教学过程一、课堂常规(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课的内容和目标。
2. 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二、基本手型教学(10分钟)1. 教师讲解拳、掌、勾的基本手型。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手型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分组进行手型练习,互相纠正。
三、基本步型教学(15分钟)1. 教师讲解弓步、马步、歇步、虚步、仆步的基本步型。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步型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分组进行步型练习,互相纠正。
四、基本步法教学(10分钟)1. 教师讲解前进、后退、左转、右转、跳步的基本步法。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步法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分组进行步法练习,互相纠正。
五、基本动作教学(15分钟)1. 教师讲解冲拳、劈拳、推掌、撩掌、扫腿等基本动作。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分组进行动作练习,互相纠正。
六、巩固与提高(10分钟)1. 学生进行武术基本功串联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
武术基本功教案范文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武术基本功的概念、作用和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手型、步型和拳法。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武术基本功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功:手型、步型、拳法、腿法、身法等。
2. 身体素质练习:力量、柔韧性、耐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本手型、步型、拳法、腿法和身法的正确掌握。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节奏感。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a. 热身运动:慢跑、徒手操等,时间为5分钟。
b.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2. 基本功教学a. 手型练习:讲解五指手型(拳、掌、勾、爪、指)的特点和运用,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
b. 步型练习:讲解马步、弓步、仆步、虚步等步型的要领,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
c. 拳法练习:讲解冲拳、勾拳、劈拳等拳法的动作要领,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
d. 腿法练习:讲解弹腿、蹬腿、踹腿等腿法的动作要领,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
e. 身法练习:讲解闪、转、腾、挪等身法的动作要领,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
3. 练习与巩固a. 学生分组进行基本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b.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身体素质练习a. 力量练习: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b. 柔韧性练习:压腿、拉筋等。
c. 耐力练习:慢跑、长跑等。
5. 总结与放松a.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武术基本功的重要性。
b. 学生进行放松运动,如慢跑、徒手操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武术基本功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纪律、合作等。
3.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情况。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学生的安全,防止运动损伤。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程》教案 第21课 武术基本功:强身健体,正身正念

牍题武术基本功:强身健体,正身正念课时 2 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 )掌握肩臂、腰部和腿部的姿势和动作要点(2 )掌握手型、手法和步形的动作要领思政育人目标:引导学生领会武术精神,感受武术魅力,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帮助学生具备运用武术基本功进行健身锄S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教学难点:能按照要求完成武术基本功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APP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 min )一互动导入(10 min )一传授新知(23 min )一课堂演示(10 min )第2节课:准备活动(5 min )一课堂练习(20 min )—实操演示(15 min ) ->•课堂小结(3 min )一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 min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互动导入(10 min )■ 【教师】多媒体展示"测一测”内容,然后随机让学生回答测试问题■ 【学生】进行自测,回答问题通过互动导入,了解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掌握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授新知(23 min )■【教师】通过大家的回答,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肩臂、腰部、腿部、手型、手法和步形的相关知识2肩臂练习3.压肩■【教师】多媒体展示“压肩”示意图,并讲解动作姿势和动作要领通过讲解和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了解肩臂、腰部和腿部的姿势和动作要点;掌握手型、手法和步形的动作要领预备姿势:面对肋木站立,与肋木保持一大步的距离,两脚左右开立至与肩同宽。
动作要领:双手抓握肋木,上体前俯并做下振压肩动作;做压肩动作时,也可以两人面对面站立,互相扶按肩部,做上体前屈的向下振压肩动作;还可由伙伴协助做振压肩部的练习。
2024年武术基本功教案

武术基本功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掌握武术的基本功,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爱好。
2.通过武术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勇敢、顽强、自信的意志品质。
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学内容1.武术的基本概念:武术的起源、发展、分类、特点等。
2.武术基本功:包括手法、眼法、身法、步法、跳跃、平衡等。
3.武术基本套路:选择一些简单、实用的套路进行教学。
4.武术礼仪:抱拳礼、鞠躬礼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动作要领等。
2.示范法: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检验学习成果。
5.游戏法:设计一些与武术相关的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步骤1.准备活动(5分钟)a.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跑步、跳绳等。
b.进行关节活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等。
2.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a.讲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分类、特点等。
b.引导学生了解武术的内涵和价值观。
3.基本功训练(15分钟)a.讲解并示范手法、眼法、身法、步法、跳跃、平衡等基本功。
b.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基本套路教学(15分钟)a.选择一些简单、实用的套路进行教学。
b.分解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c.学生跟随教师练习,逐步掌握套路。
5.武术礼仪教学(5分钟)a.讲解抱拳礼、鞠躬礼等武术礼仪。
b.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6.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a.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b.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武术基本概念的了解程度。
2.学生基本功的掌握情况。
3.学生基本套路的熟练程度。
4.学生武术礼仪的表现。
5.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纪律、合作、积极性等。
六、教学建议1.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小学体育水平二《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教案

时间
教学内容
练习
数量
组织教法与要求
开始部分
1
分
钟
一.课的常规(略)
二.宣布课的内容
三.激发兴趣.提出课的要求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虚心学习、积极练习
准备部分
7
分
钟
一、正、侧压腿练习
二、武术操
手型变换马步冲拳
弹踢冲拳弓步架打
击掌俯腰跳步推掌
组织:四列体操队形
教法:
1、提出要求、提示要点
2、教师领做、口令指挥
要求:动作正确、到位、有力
基本部分
28
分
钟
一、武术
1、复习武术基本动作
2、学习武术基本功
仆步压腿——动作要点:
挺胸、塌腰、沉髋、臀部贴近地面
后压腿——动作要点:
挺胸、挺膝、松髋、腰后屈
3、武术基本动作
摆掌:两肩放松、两臂划圆、身体微转、摆成立掌
撩掌:双手摆动协调、头与躯干一致
穿掌:劈、按、穿节奏分明,上体随势
教法:
1、在教师引导下复习基本动作
2、教师讲解组合动作并示范
3、分解逐动学习组合动作
4、完整逐动学习组合动作
5、连贯逐动学习组合动作
6、自由结合分组练习
7、师生共同评价练习
要求:
1、学习时要先弄清动作线路,然后再逐渐体会用力顺序
2、要发扬互帮互学精神,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结束部分
4
分
钟
一、放松身心活动
《自编放松舞》
二、小结本课
三、布置课外练习内容,收还器材
组织:自然围绕教师站立
教法:在教师引导下放松身心
要求:自然协调、轻松愉快
武术基本功教学教案

武术基本功教学教案教案标题:武术基本功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武术基本功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学习武术基本功的正确姿势和动作。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
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功的分类和特点:a. 站立姿势:马步、弓步、虚步等。
b. 手部动作:拳、掌、指、刀、剑等。
c. 腿部动作:踢、蹬、踩、跳等。
d. 身体动作:滚、翻、闪、避等。
2. 武术基本功的教学方法:a.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b. 分解法:将动作分解成简单的部分,逐步教学。
c. 练习法:反复练习,巩固基本功。
d. 考核法:通过考核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武术基本功的教学步骤:a. 引入:介绍武术基本功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b. 理论讲解:解释不同基本功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c. 示范演示:展示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引导学生模仿。
d.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互相练习和指导。
e. 整体练习:全班学生一起进行基本功的练习。
f. 巩固训练:反复练习,加强学生对基本功的掌握。
g. 总结回顾:回顾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学资源:1. 武术基本功的教学视频和图片。
2. 武术基本功的教材和教辅资料。
3. 比赛录像和优秀选手的表演视频。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姿势和动作是否正确。
2. 通过小组练习和整体练习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以小测验或考试形式检验学生对基本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武术比赛,提高技能水平。
2. 组织武术表演,展示学生的基本功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学习武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对武术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的安全,提醒他们在练习中注意防护措施。
2. 鼓励学生与教师和同学互动,相互学习和进步。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武术基本功教学教案,你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年龄、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武术基本功串联教案

武术基本功串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武术的基本功,如马步、虚步、仆步等。
2. 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3. 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二、教学内容1. 马步:锻炼学生的腿部力量和稳定性。
2. 虚步: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 仆步:增强学生的腰部和腿部力量。
4. 冲拳:培养学生的爆发力和手臂力量。
5. 闪避: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武术基本功的技巧和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所。
2. 教学器材:武术剑、盾牌、沙袋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慢跑: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适应课堂节奏。
b. 关节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全身关节的转动,避免运动损伤。
2. 基本功学习(10分钟):a. 马步:教师示范马步的动作要领,学生跟随练习,注意调整呼吸和姿势。
b. 虚步:教师示范虚步的动作要领,学生跟随练习,注意保持身体平衡。
c. 仆步:教师示范仆步的动作要领,学生跟随练习,注意腰部和腿部的力量。
3. 动作串联(10分钟):a. 学生将所学的基本功进行串联,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偏差,提出改进意见。
4. 冲拳和闪避(10分钟):a. 教师示范冲拳的动作要领,学生跟随练习,注意手臂的爆发力。
b. 教师示范闪避的动作要领,学生跟随练习,注意反应速度和灵活性。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
b.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强调重点和注意事项。
6. 课后作业:a. 学生回家后练习所学的基本功和动作串联。
b. 家长监督并签字,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其对武术基本功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动作串联,评估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的练习情况。
武术基本功串联教案

武术基本功串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武术的基本功,包括马步、仆步、虚步、弓步、歇步等。
2. 通过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3. 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马步:锻炼学生的腿部力量和稳定性,提高身体协调性。
2. 仆步:锻炼学生的腰部力量和灵活性,增强下肢稳定性。
3. 虚步:培养学生身体的平衡能力,提高柔韧性。
4. 弓步:锻炼学生的腿部力量和爆发力,增强身体协调性。
5. 歇步: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提高下肢力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武术基本功的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2. 教学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以及力量的发挥。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基本功的动作要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基本功的动作,让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比赛法:学生进行基本功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慢跑等,提高学生的身体活力。
2. 讲解与示范:讲解武术基本功的动作要领,并示范动作。
3. 学生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分组练习基本功。
4. 纠正动作: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学生动作中的错误。
5. 练习比赛:学生进行基本功比赛,激发学习兴趣。
6.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次教学,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动作准确性、协调性和力量表现,评估学生对基本功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之间的比赛,观察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收集学生和同组成员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空间。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武术教练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武术的历史和文化。
2. 组织学生参观武术比赛或表演,激发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
3. 开展武术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武术知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基本功!
基本部分一、武术简介:
武术定义:武术是以技击作为主
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
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
育项目。
抱拳礼: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
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
拳,左掌心按贴右拳面,左指尖
与下颚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
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
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
身直,目视受礼者.活动前后均
须先行抱拳礼.
二、学习基本功:
1、基本手型
1、掌
要点: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屈紧
扣于虎口处。
2、拳
要点: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
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
3、勾
要点: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在一
起,屈腕。
一、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教师介
绍,提高对武术的兴趣。
二、学习基本功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动作1-2遍。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1-2遍。
3、教师领做并讲解动作3-4遍。
4、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5、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6、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7、学生再集体进行练习4-5遍。
8、教师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
9、学生分组练习体会。
教授拳、掌、勾队形:
○○○○○○○○○
○○
○♀○
○○
○○○○○○○○○
1
分
钟
5
分
钟
3
—
4
次
基本部分2、基本步型
1)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腿绷,挺腰、
塌腰;前后腿成一条直线。
2)马步
要点:膝不超过脚尖,大腿接近
水平,挺胸,塌腰。
3)虚步
要点:两脚前后开立,屈膝半蹲,
左脚脚跟离地,脚面绷平,脚尖
稍内扣。
挺胸,塌腰,虚实分明。
教授弓步队形:
○○○○○○○○○
○○
○♀○
○○
○○○○○○○○○
弓步:前腿弓,后腿绷;脚尖内
扣挺胸,塌腰、沉髋;
教授马步队形:
○○○○○○○○○
○○
○♀○
○○
○○○○○○○○○
马步:挺腰塌腰;脚根外蹬
教授虚步队形:
○○○○○○○○○
○○
○♀○
○○
○○○○○○○○○
虚步:挺腰、塌腰,虚实分明。
8
分
钟
8
分
钟
中
4
—
5
次
1、仆步
要点:两脚左右开立,右腿屈膝全蹲,左腿挺直平仆,脚尖里扣,全脚着地。
眼向左方平视。
挺胸,塌腰,沉髋。
2、歇步
要点:两腿交叉靠拢全蹲,右膝部贴近左腿外侧,臀部坐于右腿接近脚跟处。
三、游戏:石头、剪刀、布
游戏一:手型猜拳。
游戏二:步型猜拳。
游戏三:手型和步型组合猜拳
掌→布、
勾→剪刀、
拳→石头
马步、仆步→布,
弓步、虚步→剪刀,
并步、歇步→石头。
教授仆步队形:
○○○○○○○○○
○○
○♀○
○○
○○○○○○○○○
仆步:挺腰、塌腰沉髋。
教授歇步队形:
○○○○○○○○○
○○
○♀○
○○
○○○○○○○○○
歇步:挺腰塌腰两腿靠紧并拢。
规则:采取五局三胜制输的一方要
进行“奖励”
男生两个俯卧撑
女生两个团身跳
要求:1、动作准确、到位,反应
灵敏。
2、遵守游戏规则。
中
7
分
钟
5
分
钟
4
—
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