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实务@第二篇第八章建筑防爆(二)
2017一级消防教材考点及例题:建筑防爆

2017一级消防教材考点及例题:建筑防爆第八章建筑防爆章节重点:1、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2、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及范围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3、爆炸危险性建筑的构造防爆泄压、抗爆4、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电气防爆原理与措施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划分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类、分级和分组防爆电气设备总结:本章主要讲述建筑防爆的相关知识。
重点在于厂房、库房的布置要求,电气防爆等相关内容。
难点在于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要求。
本章试题测试:爆炸性气体、易燃液体和闪点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爆炸性粉尘或易燃纤维等统称为爆炸性物质,其分为()类。
(单项选择题)A.2B.3C.4D.5【答案】B【解析】爆炸性物质可分为三类:I类(矿井甲烷);Ⅱ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含蒸气、薄雾);Ⅲ类(爆炸性粉尘,含纤维)。
某食用油加工厂,拟新建一单层大豆油浸出车间厂房,其耐火等级为一级,车间需设置与生产配套的浸出溶剂中间仓库、分控制室、办公室和专用10kV变电所。
对该厂房进行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时,正确的措施有()。
(多项选择题)A.车间专用10kV变电所贴邻厂房建造,并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与厂房分隔B.中间仓库在厂房内靠外墙布置,并用防火墙与其他部位分隔C.分控制室贴邻厂房外墙设置,并采用耐火极限为4.00h的防火墙与厂房分隔D.厂房平面采用矩形布置E.办公室设置在厂房内,并与其他区域之间设耐火极限为2.00h的隔墙分隔【答案】A、B、C、D【解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45、72~73、115~117页怕错过2017年注册消防工程师报名?那就点我吧!为了使您在百忙之中不会错过考试各个重要环节,中大网校特开通了编辑推荐:。
第八章建筑防爆电子教案

第八章建筑防爆第八章建筑防爆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熟悉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掌握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与范围,掌握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要求;了解爆炸危险性建筑的构造防爆知识;掌握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措施。
对于有爆炸危险性的厂房或仓库,以及在爆炸性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通过采取必要的防爆措施,可以防止和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
当发生爆炸事故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危害和造成的损失。
第一节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在不同生产经营条件下,有爆炸危险性的建筑有不同的防爆方法,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人们对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进行了总结归纳。
一、防爆原则根据物质燃烧爆炸原理,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则是: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浓度、温度、压力及混触条件,避免物料处于燃爆的危险状态;消除一切足以引起起火爆炸的点火源;采取各种阻隔手段,阻止火灾爆炸事故的扩大。
二、防爆措施建筑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分为预防性技术措施和减轻性技术措施。
(一)预防性技术措施1.排除能引起爆炸的各类可燃物质(1)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具有爆炸危险的各类可燃物质;(2)生产设备应尽可能保持密闭状态,防止“跑、冒、滴、漏”;(3)加强通风除尘;(4)预防燃气泄漏,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5)利用惰性介质进行保护。
2. 消除或控制能引起爆炸的各种火源(1)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2)防止高温表面成为点火源;(3)防止日光照射;(4)防止电气火灾;(5)消除静电火花;(6)防雷电火花;(7)防止明火。
(二)减轻性技术措施1.采取泄压措施在建筑围护构件设计中设置一些薄弱构件,即泄压构件(面积),当爆炸发生时,这些泄压构件首先破坏,使高温高压气体得以泄放,从而降低爆炸压力,使主体结构不发生破坏。
2.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体系强化建筑结构主体的强度和刚度,使其在爆炸中足以抵抗爆炸压力而不倒塌3.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在建筑设计时,根据建筑生产、储存的爆炸危险性,在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上合理设计,尽量减小爆炸的影响范围,减少爆炸产生的危害。
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

第八章建筑防爆学习要求:熟悉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掌握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与范围,掌握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要求;了解爆炸危险性建筑的构造防爆知识;掌握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措施。
第一节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一、防爆原则1、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浓度、温度、压力及混触条件,避免物料处于燃爆的危险状态;2、消除一切足以引起起火爆炸的点火源;3、采取各种阻隔手段,阻止火灾爆炸事故的扩大。
二、防爆措施第二节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一、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及范围(一)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二)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 1.爆炸性气体环境(2)根据通风条件调整区域二、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 (一)总平面布局(二)平面和空间布置有爆炸危险的部位:(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宜设置在单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或多层厂房顶层靠外墙的泄压设施附近。
(2)单层厂房中某一部分为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生产部位靠外墙设置。
(3)多层厂房中某一部分或某一层为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时,设置在最上一层靠外墙的部位。
(4)生产、使用或储存相同爆炸物品的房间,应尽量集中在一个区域。
性质不同的危险物品的生产,应分开设置,如乙炔与氧气必须分开。
其他平面和空间布置:(1)厂房内不宜设置地沟,必须设置时,盖板应严密,地沟应采取防止积聚的有效措施,且与相邻厂房连通处应采用防火材料密封。
(2)使用和生产甲、乙、丙类液体厂房的管、沟不应和相邻厂房的管、沟相通,该厂房的下水道应设置隔油设施。
(3)甲、乙、丙类液体仓库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
遇湿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仓库应设置防止水浸渍的措施。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八章 建筑防爆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第八章 建筑防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宜设在单层厂房靠外墙或多层厂房的( )靠外墙处。
( )A.底层B.顶层C.下一层D.上一层<br />2、建筑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有哪些?<br />( )3、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宜设置在( )。
( ) A.单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面 B.泄压面应避开人员集中的场所 C.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宜避开厂房的梁、柱等主要承重构件的位置 D.多层厂房的最下一层靠外墙的泄压面处 E.地下或半地下<br />4、电气设备的基本防爆措施有哪些?<br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5、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为()。
()A.0级区域B.1级区域C.2级区域D.3级区域<br />6、防爆电气设备选用原则是什么?<br /> <br />()7、爆炸危险陛的厂房、库房的总平面布局应()。
()A.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B.有爆炸危险的库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C.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库房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D.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平面布置最好采用矩形,与主导风向垂直或夹角不小于45°E.防爆厂房宜单独设置8、爆炸性气体、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环境,按其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分为()个区域等级。
建筑防爆安全距离(二篇)

建筑防爆安全距离民用爆破器材库的分类:永久性库:贮存使用超过3年的各类总库、分库;临时库:贮存使用不足3年的各类总库、分库、发放站;地面库、埋入库、硐室式库。
永久性民用爆破器材库与周围村庄、居民建筑物、工厂和设施(如公路、航道和铁路线、高压线等)的外部安全距离按《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xx)中表4.3.2确定。
临时性民用爆破器材仓库与周围村庄、居民建筑物、工厂和设施(如公路、航道和铁路线、高压线等)的外部安全距离,应先按表2一14选定各种保护对象的防护等级系数。
再以该系数分别乘以表2-15中规定的距离来确定。
在民用爆破器材仓库区内有多个库房同时存在时,为保证库房之间不发生殉爆而必须设置内部安全距离:A1级库房或药堆间的距离,不小于表2-16中的规定;A2级库房或药堆间的距离,不小于表2-17中的规定;A3级库房或药堆间的距离,不小于表2-18中的规定。
建筑防爆安全距离(二)是指在爆炸事故发生时,建筑物与爆炸源之间需要保持的最低安全距离。
这个安全距离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的人员、设备和财产免受爆炸事故的影响而设立的。
建筑防爆安全距离的确定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爆炸源的类型和威力、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抗爆能力以及周围环境的特点等。
首先,建筑防爆安全距离的确定需要考虑爆炸源的类型和威力。
不同类型的爆炸源,其威力和影响范围是不同的。
例如,化学品的爆炸威力可能比天然气爆炸的威力更大,因此对于化学厂房等危险品存储场所,其防爆安全距离可以相对较大。
同时,还需要考虑爆炸源的可能性和频率,以便确定建筑物是否需要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
其次,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抗爆能力是决定防爆安全距离的重要因素。
建筑物的结构强度主要包括承载力、稳定性和抗震能力等方面的考虑。
一般来说,结构强度越高的建筑物,其防爆安全距离可以相对较小。
对于一些脆弱的建筑物,可能需要采取加固措施或者增加安全距离来提高其防爆能力。
注册消防师考试笔记及历年真题(第八章建筑防爆)

1.建筑防爆(排除能引起爆炸的各类可燃物质、消除或控制(采取泄压措施、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体系、采爆炸性气体危险区域的划分:0级区域(简称0区)、1级区域(简称1区)、2级区域(简称2区)。
(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库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其承重结构宜采(2)有爆炸危险的厂房,与主导风向垂直或夹角不小于45°,利用穿堂风,将防火间距。
甲、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包括总控制室)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高层和重要公共建筑的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
甲类库房与高层和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5.平面布置: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甲、乙类中间仓库靠外墙,不宜超过一昼夜,采用防火墙和 1.5h楼板分隔,甲级防火门。
甲、乙类厂房内不应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必须贴邻时,二级耐火,3h防爆墙,并设独立安全出口。
办公室、休息室25m)。
10KV以下变配电站可贴邻,但要用无口防火墙分隔。
但对于乙类厂房,可在防火墙上设置不能开启的不燃材料门斗:2h隔墙+双甲级门且要错位。
6.减轻性措施::泄压设施可为轻质屋盖、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但宜优先采用轻质屋盖,不应采用普通玻璃。
泄压面应避开人员密集场所和交通道路。
7.电气防爆措施:接地、静电导除措施、使用防爆设备、紧急断电装置。
有爆炸粉尘的场所地面应光滑,易于清扫。
8.泄压面积:A=10CV2/3。
V容积、C泄压比(乙炔0.2,氢0.25,液体0.11)。
长径比大于3时要分段。
长径比:L*(W+H)*2/4*W*H。
注意:L、W、H是指喷漆工段的长宽高或整个危险厂房的面积。
注意:L是长边,如果长径比大于3,分段后L可能发生变化。
9.防爆框架结构一般有如下三种形式: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2区,ib适用1、2区,ic适用2区,id适用20、21、22。
13.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二篇 建筑防火-2

体混合物的场所。 (3)2级区域(简称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
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爆炸性气体 混合物的场所。
2.爆炸性粉尘环境 (1)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的场所。 (2)11区。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
钢框架结构 2.隔爆设施 防爆墙、防爆门、防爆窗
第四节 爆危险环境的电气防爆
一、电气防爆原理与措施 (二)电气防爆的基本措施 宜将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设备和线路
,布置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没有爆炸危险的环境内。 采用防爆的电气设备。 爆炸危险区域内仍应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 设置漏电火灾报警和紧急断电装置。 安全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即正确地划分爆炸危险环境类别,正
第八章 建筑防爆
第一节 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防爆措施 一、 防爆原则 燃爆条件(控制爆炸条件) ⑴ 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浓度、温度、压力及混触条件,避免
物料处于燃爆的危险状态; ⑵ 消除一切足以引起起火爆炸的点火源; (3)采取各种阻隔手段,阻止火灾爆炸事故的扩大。
二、防爆措施 (一)预防性技术措施 1.排除能引起爆炸的各类可燃物质 (1)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具有爆炸危险的各类可燃物
(4)在厂房中,危险性大的车间和危险性小的车间之间,应 用坚固的防火墙隔开。为了车间之间的联系,宜在外墙上开门 ,利用外廊或阳台联系;
(5)生产、使用或储存相同爆炸物品的房间,应尽量集中在 一个区域,性质不同的危险物品的生产,应分开设置。
7.其它平面和空间布置
使用和生产甲、乙、丙类液体的厂房的管、沟不应设置地 沟,必须设置时盖板应严密并用防火材料封堵。
最新第八章建筑防爆演示教学

第八章建筑防爆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熟悉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掌握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与范围,掌握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要求;了解爆炸危险性建筑的构造防爆知识;掌握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措施。
对于有爆炸危险性的厂房或仓库,以及在爆炸性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通过采取必要的防爆措施,可以防止和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
当发生爆炸事故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危害和造成的损失。
第一节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在不同生产经营条件下,有爆炸危险性的建筑有不同的防爆方法,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人们对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进行了总结归纳。
一、防爆原则根据物质燃烧爆炸原理,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则是: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浓度、温度、压力及混触条件,避免物料处于燃爆的危险状态;消除一切足以引起起火爆炸的点火源;采取各种阻隔手段,阻止火灾爆炸事故的扩大。
二、防爆措施建筑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分为预防性技术措施和减轻性技术措施。
(一)预防性技术措施1.排除能引起爆炸的各类可燃物质(1)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具有爆炸危险的各类可燃物质;(2)生产设备应尽可能保持密闭状态,防止“跑、冒、滴、漏”;(3)加强通风除尘;(4)预防燃气泄漏,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5)利用惰性介质进行保护。
2. 消除或控制能引起爆炸的各种火源(1)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2)防止高温表面成为点火源;(3)防止日光照射;(4)防止电气火灾;(5)消除静电火花;(6)防雷电火花;(7)防止明火。
(二)减轻性技术措施1.采取泄压措施在建筑围护构件设计中设置一些薄弱构件,即泄压构件(面积),当爆炸发生时,这些泄压构件首先破坏,使高温高压气体得以泄放,从而降低爆炸压力,使主体结构不发生破坏。
2.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体系强化建筑结构主体的强度和刚度,使其在爆炸中足以抵抗爆炸压力而不倒塌3.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在建筑设计时,根据建筑生产、储存的爆炸危险性,在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上合理设计,尽量减小爆炸的影响范围,减少爆炸产生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爆炸危险性建筑的构造防爆
一、泄压
(一) 泄压面积计算
长径比为建筑平面几何外形尺寸中的最长尺寸与其横截面周长的积和4.0倍的该建筑横截面积之
比。
例1:某生产乙类镁粉厂房,跨度12m,长度36m,平均高度6.5m,计算泄压面积?
(二)泄压设施
1.泄压设施的选择
泄压设施可为轻质屋盖、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但宜优先采用轻质屋盖,不应采用普
通玻璃。
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轻质墙体的单位质量不宜超过60kg/㎡。
散发较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库房)宜采用全部或局部轻质屋盖作为泄
压设施。
泄压面的设置应避开人员集中的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容易发生爆炸的部位。
二、抗爆
(一)防爆结构形式的选择
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耐爆框架结构
钢框架结构
第四节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
一、电气防爆原理与措施
(一)电气防爆基本原理
电气设备引燃爆炸混合物原因:一是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电弧,二是电气设备表面发热。
(二)电气防爆基本措施
1 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布置在爆炸危险性较小
或没有爆炸危险的环境内
2 采用防爆的电气设备
3 增安措施(接地)
4 设置漏电火灾报警和紧急断电装置
5 安全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6 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
二、防爆电气设备
(一)防爆电气设备选用原则
1 防爆型式应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适应
2 爆性能应与爆炸危险环境物质的危险性相适应
3 应与环境条件相适应
4 应符合整体防爆的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使用维修方
便
(二)电气设备的基本防爆型式
隔爆型(d) 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 充砂型(q) 充填砂粒,不能点燃爆炸
性气体环境
增安型(e) 正常运行不会产生电弧、火花的电气设备采取附加措施,提高其安全程度 无火花型(n) 不能点燃爆炸环境,不可
能发生引起点燃的故障
本质安全型(i) 标准规定条件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的本质安全电路 浇封型(m) 浇封在浇封剂中,不能点
燃爆炸环境
正压型(p) 压力高于周围环境,阻止外部混合物进入 特殊型(S) 国家标准未包括的防爆
型式
油浸型(O) 浸在油内,不能点燃油面以上或外壳外面的爆炸环境 粉尘防爆型 限制外壳最高表面温度
和限制粉尘进入
(三)防爆电气设备类别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I类和Ⅱ类两种类别。
I类:煤矿用电气设备。
Ⅱ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四)防爆标志
防爆标志内容包括:防爆形式+设备类别+温度。
1.某金属部件加工厂的滤芯抛光车间厂房内设有一地沟,该厂房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符合要求
的是()。
A.用盖板将车间内的地沟严密封闭
B.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
C.设置除尘设施
D.采用粗糙的防滑地板
【答案】:D
【解析】: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以及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
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
房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
2.下列建筑电气防爆基本措施中,错误的是( )。
A.选用与爆炸危险区域和范围相适应的防爆电气设备
B.在同时存在爆炸性气体和粉尘的区域,按照爆炸性气体的防爆要求选用电气设备
C.设置防爆型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报警系统和紧急断电装置
D.在正常运行时会产生火花,电弧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布置在爆炸危险性小或没有爆炸危险性的环
境内
【答案】:B
【解析】: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应与爆炸危险环境物质的危险性相适应;当区域存在两种以上爆炸
危险物质时,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应满足危险程度较高的物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