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亚胺交联三维石墨烯制备与吸附性能
改性单宁的制备及吸附动力学

广东化工2019年第1期第46卷总第387期10-改性单宁的制备及吸附动力学潘荣迪,李建坤,黄崇洋,易轲,张继国*(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以单宁酸为原料,以甲醛和聚乙烯亚胺为交联剂.制备了改性单宁吸附材料。
采用了红外光谱(FT-IR)以及X-射线衍射(XRD),对改性后的材料进行了表征,最后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了该材料对CiP+的吸附性能。
实验结果证明,单宁酸在聚乙烯亚胺和甲醛的作用下成功交联。
吸附性能的分析表明,改性单宁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平衡时的吸附容量为171.527mg g-'o [关键词]聚乙烯亚胺;改性单宁;重金属离子[中图分类号JO63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865(2019)01-0010-02Preparation and Adsorption Kinetics of Modified TanninsPan Rongdi,Li Jiankun,Huang Chongyang,Yi Ke,Zhang Jiguo*(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150040,China) Abstract:Using tannic acid as raw material and formaldehyde and polyethylenimine as cross-linking agents,modified tannin adsorbent was prepared.The FT-IR and X-ray diffraction(XRD)technique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modified materials.Finally,the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Cu2+on the materials were determined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annic acid is successfully cross-linked by the action of polyethyleneimine and formaldehyde.The analysis of adsorption performance shows that the adsorption process of modified tannins accords with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s model. The adsorption process is controlled by chemical reaction an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t equilibrium is171.527mg-g'1.Keywords:polyethylenimine:modified tannins:heavy metal ions污水处理中,重金属离子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研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环境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环境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焦晶晶;何丽君;崔文航;刘建平;郑利梅【摘要】石墨烯(Graphene,G)是由类似苯环结构组成的蜂窝状二维晶形结构,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共轭体系,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但G化学稳定性极好,几乎不溶解;另外,层与层之间强大的π-π共轭作用,致使其易在水或有机溶剂中发生聚集,不利于其本身特性的展现.将G与其它材料复合,不仅可以改善G的分散性,而且可以赋予复合材料一些新的特性.该文综述了近年G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吸附剂在吸附环境污染物中的研究进展,对吸附机理进行了简述,并对G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Graphene(G) is an efficient adsorbent in many fields,which composes of a two-dimensional monolayer with a honeycomb-like aromatic structure.It possesses a great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a huge π-π conjugated system.However,the stable chemical property,indissolubility with s olvents and the strong π-π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ayers,lead to the irreversible agglomerates of G in aqueous solution and restrict its further application.G could be composited with some other materials such as polypyrrole,polymeric ionicliquids,Fe3O4@SiO2,etc.G composites could not only improve the dispersion of G in solution,but also give some novel characteristics to the composites.In this paper,the preparation of G composites by chemical or physical methods was summarized.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s of G composites as adsorbents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including pesticide residues,benzene derivatives,organic dyes and heavy metal ions wasreviewed.Besides,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f G composites as adsorbents were also discussed.【期刊名称】《分析测试学报》【年(卷),期】2017(036)009【总页数】8页(P1159-1165,1170)【关键词】石墨烯复合材料;吸附剂;制备;环境污染物;综述【作者】焦晶晶;何丽君;崔文航;刘建平;郑利梅【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7.32;TB332近年,环境污染事件屡见不鲜,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聚合物基新型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对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聚合物基新型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对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聚合物基新型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对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体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研究采用聚合物基新型复合吸附材料对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进行吸附,通过改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材料成分,研究其吸附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基新型复合吸附材料在水体中对重金属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其制备方法和材料成分对吸附性能有明显影响。
1. 引言水是生命之源,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水体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重金属污染对水体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研究高效的重金属吸附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2. 聚合物基新型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本研究使用溶液共混法制备聚合物基新型复合吸附材料。
首先将聚合物溶解于溶剂中,然后加入吸附剂并进行搅拌,最后将悬浮液过滤干燥得到复合吸附材料。
通过改变搅拌时间、吸附剂用量等参数,调节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吸附性能。
3. 聚合物基新型复合吸附材料的材料成分选择本研究选择了聚苯乙烯和聚乙烯醇作为聚合物基材料,选择了活性炭和氧化石墨烯作为吸附剂。
聚苯乙烯和聚乙烯醇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能够有效吸附重金属离子;活性炭和氧化石墨烯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能够提高吸附材料的吸附容量。
4. 聚合物基新型复合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仪器对复合吸附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基新型复合吸附材料具有较高的孔隙结构和表面积,有利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同时,实验还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吸附性能,如溶液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pH值等。
结果显示,在合适的 pH 值范围内,吸附剂用量和初始浓度适中的情况下,聚合物基新型复合吸附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最高。
5. 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聚合物基新型复合吸附材料,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
探析聚乙烯亚胺微球(PEI)制备的影响因素

探析聚乙烯亚胺微球(PEI)制备的影响因素聚乙烯亚胺微球(PEI)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其制备过程中存在多个影响因素,下面就对这些因素进行探析。
一、聚合反应条件聚合反应条件是影响PEI微球制备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聚合反应时间、温度、聚合物浓度、引发剂种类和浓度等都会对PEI微球的形貌和性质产生影响。
聚合反应时间一般在1~12小时之间,过长或过短都可能导致微球粗糙或不稳定。
温度对聚合反应速率、聚合物颗粒大小和干燥后微球孔隙度等都会产生影响。
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某些引发剂的活性,可以促进聚合速率,但温度过高容易导致微球结构变得不稳定。
聚合物浓度对微球尺寸和形貌有着直接的影响。
过于浓的聚合物溶液会导致微球粘稠度过大而难以控制微球形貌和尺寸。
引发剂种类和浓度则影响聚合反应过程,影响微球形貌和孔隙度等物理性能。
不同类型的引发剂有着不同的活性,高浓度的引发剂能够更快地产生自由基,加速聚合反应过程,但是过高的浓度又可能导致微球的毒性增加。
二、表面改性剂表面改性剂对PEI微球的性能和悬浮稳定性影响较大。
常见的表面活性剂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Tween-80)等。
表面改性剂可以优化微球表面性质,增加微球的亲水性和负电性,提高微球稳定性和悬浮性。
三、交联剂交联剂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微球的力学强度和化学稳定性,从而增强微球的抗污染性。
常见的交联剂有戊二醛、蛋白质和异亚硝酸盐等。
交联剂的加入可以调节微球孔隙度和孔径大小,从而优化微球的抗压强度和吸附能力。
未经交联的微球易被化学物质破坏、颗粒剥离或孔结构塌陷,从而影响吸附性能。
综上所述,PEI微球的制备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参数来优化微球性能和稳定性。
石墨烯在吸附中的应用及发展

石墨烯在吸附中的应用及发展纳米级的碳材料本身就可以担当一种有效的催化剂,在吸附方面有很好的应用潜力,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石墨烯在吸附中的应用发展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1、引言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去除问题至关重要。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有膜分离法[1]、微生物处理法[2]、光催化降解法[3]、吸附法[4]及其它方法。
这些方法在治理和保护水体环境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吸附法和光催化降解法,由于本身具有低能耗、高效率、方便大规模应用和应用对象广泛等特点[5-6],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吸附法在污水治理方面具有设备简单、效果显着、不易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经吸附法处理后,水体普遍好转且比较稳定[7].目前,在工业上最常用的活性炭吸附剂,具有非极性表面,为疏水和亲有机物的吸附剂,性能稳定、吸附容量大、解吸容易、抗腐蚀,经过多次循环使用仍可保持原有吸附性能,在污水处理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其成本较高、再生效率低,使该方法的广泛应用受到了限制;活性氧化铝[9],无定形的多孔结构物质,极性强,对水又很高的亲和作用,对含氟废气有很好的净化作用;沸石分子筛[10]一种离子型吸附剂,孔径整齐均一,对不饱和有机物、极性分子有选择吸附能力,但都存在各自的缺点,制约了其在现实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纳米级的碳材料本身就可以担当一种有效的催化剂,在吸附方面有很好的应用潜力[11].自2023年Manches-ter大学的Geim小组[12]首次采用机械剥离法获得单层或薄层的新型二维原子晶体-石墨烯以来,科学界便对石墨烯材料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讨论。
石墨烯具有理想的平面二维结构、良好的电子性质、热学性质、光学性质、机械性质等,使其在纳米电子器件、催化剂、电池、电容器、光电子器件、新型复合材料以及传感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3].石墨烯由碳原子以sp2杂化结构连成的单原子层结构,其理论厚度仅为0.35nm[14],石墨烯的单原子厚度和二维的平面结构赋予了它独特的性能,如巨大的理论比表面积(2630m2/g),使其可用来负载大量的各种分子,具有非常高的吸附容量,这使石墨烯在催化剂的负载方面及污水吸附净化处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石墨烯具有独特的面吸附特性及吸附特性,对含有芳香苯环的有机污染物具有很高的吸附速度和容量;石墨烯中各碳原子之间的连接非常柔韧,当施加外部机械力时,碳原子面出现弯曲变形,避免了碳原子的重新排列来适应外力,展现出优良的稳定性[15];这种稳定的晶格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石墨烯的高电子迁移率[16](104S/cm)与导热性[17](5000W/(mK))使其在电化学催化剂与光催化剂方面有重要应用及优越的机械性能、制备过程简单,价格便宜等特点,有助于在实际生活生产中推广及应用[18].基于石墨烯优异的特性,发展石墨烯复合物等衍生物,对污染物具有很好的吸附富集能力,在吸附净化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19].2、石墨烯在吸附中的应用及发展水污染是目前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污染物种类比较多(如有毒有害难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20].寻找新型绿色环保材料治理水体的问题,以实现水体的净化刻不容缓。
探析聚乙烯亚胺微球(PEI)制备的影响因素

探析聚乙烯亚胺微球(PEI)制备的影响因素【摘要】本文通过探析聚乙烯亚胺微球(PEI)制备的影响因素,包括制备方法、溶剂选择、反应温度和掺杂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我们发现,不同的制备方法和影响因素对PEI微球的形貌和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特别是溶剂选择和反应温度是影响PEI微球制备的关键因素,需要仔细控制以获得理想的PEI微球。
掺杂物的加入也对PEI微球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我们总结了制备PEI微球的关键因素,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PEI微球的制备提供参考,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关键词】聚乙烯亚胺微球(PEI)、制备方法、影响因素、溶剂选择、反应温度、掺杂物、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意义、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聚乙烯亚胺微球(PEI)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功能性材料,在生物医药、催化剂、吸附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PEI微球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且具有大量的氨基官能团,易于修饰和功能化。
PEI微球的制备研究备受关注。
PEI微球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溶剂扩散法、乳液聚合法等。
影响因素的选择对PEI微球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溶剂的选择、反应温度、掺杂物等因素都会影响PEI微球的形貌和性能。
本文将对PEI微球的制备方法进行探讨,并深入分析影响因素对其制备的影响。
特别关注溶剂的选择、反应温度以及掺杂物对PEI微球制备的影响,并进行总结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PEI微球的制备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意义通过深入研究影响PEI微球制备的因素,可以优化制备工艺,提高制备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分析不同因素对PEI微球制备的影响,有助于探讨材料性能与制备条件之间的关联,为进一步理解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提供参考。
研究PEI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拓展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例如作为载药或靶向递送系统,从而推动医学领域的发展。
聚乙烯亚胺用途

聚乙烯亚胺用途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是一种具有丰富官能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在化学、材料、生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从这些领域分别介绍聚乙烯亚胺的用途。
1. 化学领域在化学领域中,聚乙烯亚胺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和修饰。
其具有丰富的官能团,可以被化学修饰成不同结构和性质的聚合物。
聚乙烯亚胺也可以与其他聚合物进行共聚,形成共聚合物,从而改变聚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范围。
此外,聚乙烯亚胺还可以作为一种添加剂被加入到聚合物材料中,改变材料的表面性质和粘附性。
2. 材料领域聚乙烯亚胺在材料领域中有多种应用。
首先,由于其丰富的官能团,聚乙烯亚胺可以作为一种功能性的交联剂,用于固定和改善其他材料的性能。
例如,聚乙烯亚胺可以与石墨烯、二氧化硅等纳米材料进行交联,形成具有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
此外,聚乙烯亚胺还可以与纤维素、聚丙烯等天然材料进行交联,并改善其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3. 生物领域在生物领域中,聚乙烯亚胺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聚乙烯亚胺可以作为一种生物亲和性高分子,用于制备组织工程材料和药物传递系统。
对于组织工程,聚乙烯亚胺可以被修饰成类似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并与细胞相互作用,促进细胞的黏附和生长。
对于药物传递系统,聚乙烯亚胺可以将药物包封在内部,并通过控制释放速率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
此外,聚乙烯亚胺还可以用作基因传递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细胞内。
聚乙烯亚胺具有较高的阳离子性和广泛的氮原子,可以与DNA等负电荷的核酸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并通过细胞内内吞作用将其导入细胞核。
这种基因传递系统在基因治疗和基因工程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聚乙烯亚胺还可以用于制备各类功能性纳米颗粒。
通过控制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和官能团结构,可以制备具有不同表面性质和尺寸的纳米颗粒。
这些纳米颗粒可以在药物传递、生物成像等领域发挥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聚乙烯亚胺具有丰富的官能团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化学、材料、生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聚乙烯亚胺产品介绍

聚乙烯亚胺产品介绍聚乙烯亚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是一种无毒、无味、无刺激性的白色粉末,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聚乙烯亚胺的性质、应用以及制备方法。
一、聚乙烯亚胺的性质:1.外观:聚乙烯亚胺呈白色结晶或颗粒状固体,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聚乙烯亚胺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其重要的性质是其含有活性的氢原子,可以进行烷基化、酰化等反应。
3.物理性质:聚乙烯亚胺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增稠性,能与其他物质形成胶体溶液,具有优秀的增黏性和吸附性能。
二、聚乙烯亚胺的应用:1.水处理剂:聚乙烯亚胺具有良好的脱盐性能,可以作为水处理剂用于处理废水、饮用水等,去除水中的杂质、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
2.纸浆和纺织业:聚乙烯亚胺可以作为纸浆、纺织品增稠剂,提高纸浆的强度和纤维素的保持能力,使纸张更加光滑和柔软。
3.石油化工:聚乙烯亚胺在石油化工中被广泛应用,可用作原油脱盐剂、阻垢剂、水处理剂等,有效提高油田开采效果。
4.食品添加剂:聚乙烯亚胺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具有增稠、增黏、乳化等作用,提高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5.医药领域:聚乙烯亚胺可作为药物包衣剂和胶囊壳材料,在药物传递和控释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三、聚乙烯亚胺的制备方法:1.解聚法:将乙烯亚胺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加入过醋酸钠或氨水等碱性催化剂,加热反应,分离得到聚乙烯亚胺。
2.氧化聚合法:将乙烯亚胺与氧气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氧化聚合反应,得到聚乙烯亚胺。
总结:聚乙烯亚胺是一种无毒、无味的化学品,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增稠性,可以在水处理、纸浆和纺织业、石油化工、食品添加剂以及医药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解聚法和氧化聚合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 乙 烯 亚 胺 交 联 三 维 石 墨 烯 制 备 与 吸 附 性 能
刘 红宇 , 杜西刚 , 潘炳力 , 牛青 山 , 张 玉 清
( 河南科技大学 高分子科学与纳米技术 重点实验室 , 河南 洛阳 4 7 1 0 2 3 )
摘要: 以聚乙烯亚胺 ( P E I ) 为交联剂 , 制备 了 P E I 交 联 石 墨 烯 絮 状 分 散 液 。 采 用 冷 冻 干 燥 法 除 掉 絮 状 分 散 液 中 的溶 剂 水 后 , 得 到 三 维 石 墨烯 。通 过 X射 线 衍 射 、 扫 描 电子 显 微 镜 和 红 外 光 谱 表 征 了所 得 三 维 石 墨 烯 的 结
0 引 言
随着 工业 发展 , 环境 污染 尤其 是 有机 污染 物对 水体 的 污染 引起 了人们 的广 泛关 注 。 目前 , 国际上 常 用 的污水 处理 方法 有微 生物 处理 法 、 光催 化 降解 法 、 膜 分 离 法 和吸 附法 等 ¨ 。其 中 , 吸附 法 在污 水 治 理 方 面 具有 设备 简单 、 效 果显 著 以及不 易产 生二 次污 染等 优 点 。经 吸 附法处 理后 , 污染 的水体 水质 普遍 好 转且 比较 稳定 。 目前最 常用 的吸附剂 为 活性炭 , 但 其具 有 吸附速 率慢 、 再 生效 率低 等缺 点 。 自从 石墨烯 被发 现 以来 , 因其 具有 超大 比表 面积 , 成 为研究 吸附材料 的热点 I 4 。
第3 8卷 第 5期
2 0 1 7年 1 0月
河 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H e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c e )
三 维 石 墨烯 能够 快 速 吸 附 亚 甲基 蓝 , 当三维石墨烯添加量为 1 0 mg 、 吸附时间 为 2 0 a r i n时 , 亚 甲基 蓝去 除 率 为
8 5 %, 接近平衡去除率 。 关键词 : 三维石墨烯 ; 聚乙烯亚胺 ; 吸附 ; 亚 甲基 蓝
中 图分 类 号 : X 7 0 3 . 5 文献标志码 : A
V0 1 . 38 No . 5 Oc t . 2 O1 7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6 8 7 1 ( 2 0 1 7 ) 0 5—0 0 9 6— 0 5
DOI : 1 0 . 1 5 9 2 6 / j . c n k i . i s s n 1 6 7 2— 6 8 7 1 . 2 0 1 7 . 0 5 . 0 2 0
石墨 烯是 由 s p 杂 化碳原 子 连 接 而 成 的单 原 子 层 二 维 平 面 晶体 , 具 有 超 大 的 比表 面 积 , 优 异 的 导
电、 导热 和力 学性 能 , 因而在 吸 附污染 物 、 储氢 和光 电材料 等 领 域表 现 出卓 越 的 应用 价 值 。将 层 状 的
构及形貌特 征 , 并 测 试 了三 维 石 墨烯 对 亚 甲基 蓝 的 吸 附 性 能 。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聚 乙烯 亚 胺 分 子 链 的 胺 基 可 以 与 氧化 石 墨 烯 片 层 的 环 氧 基 和 羧 基 反 应 , 使P E I 接 枝到多个氧化石墨烯片层上 , 形成 P E I 交 联 的 三 维 石 墨烯 。
石 墨烯组 装 为三维 石 墨烯材 料 , 是 近年 来 石 墨 烯研 究 领 域 的热 点 。文献 [ 6 ] 将 一 定 浓度 的 氧化 石 墨 烯
( g r a p h e n e o x i d e , G O) 用水热 法还 原 , 生成 的还原 石墨 烯 之 间 具有 强 烈 的 竹 一 1 T相互 作 用 而 互 相 堆 叠 , 得 到具 有三 维结 构 的石 墨烯凝 胶 。文献 [ 7 ] 将G O分 散 到水 溶液 中 , 以二价 金属 离子 为交 联剂 进行 水热 处 理, 经冷 冻 干燥得 到 三维石 墨烯 材料 。整合 了石 墨烯 优异 性 能 的三 维 石 墨烯 材 料 , 具 有 良好 的柔 韧 性 、 多孔 性 和较 大 比表 面 积 , 因而 可发展 为 能源 、 环境 和传感 器 等诸 多领 域 的功 能器件 。 亚 甲基 蓝是一种广 泛应用 的印染工业 原料 , 在 印染 废液 中高 质量分数 的亚 甲基蓝对 环境 造成 了危 害。 文献 [ 8 ] 制备 了海藻酸钙 改性 的氧化石墨烯纤 维吸 附剂 , 对亚 甲基 蓝 的最大 吸 附容 量 为 1 8 1 . 8 1 mg・ g ~。 文献 [ 9 ] 制 备 了超 支化 聚胺 改性 氧化 石墨 烯 吸附剂 , 对 亚 甲基蓝 的最 大 吸 附容量 为 7 4 0 . 7 mg・ g ~。水 溶 性聚合 物 修饰 的氧 化石 墨烯/ 石 墨烯 吸 附剂可 以分 散在 废液 中 , 具有 吸附 速率 快 、 吸附容 量大 的优 点 , 但 是 吸附后 的产 物不 易 于从废 液 中分 离 。三维 交联 的石 墨 烯 吸 附剂 吸 附亚 甲基 蓝后 , 在 废 液 中 以不 溶 性 固体 出现 , 易 于分 离 。文 献 [ 1 0] 制备 了 F e O - 石墨烯三维材料 , 其 对 亚 甲基 蓝 的 最 大 吸 附 容 量 为 5 2 6 m g・ g ~, 吸 附产 物可 以通 过施 加磁 场分 离 。 本 文 以石 墨为原 料 , 首先 制备 G O, 以 聚 乙烯 亚胺 ( p o 1 y e t h y l e n e i m i n e , P E I ) 为交联剂 , 制 备 了聚 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