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电子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全册)

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组课文,要会写19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品味优美的语言,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的。
4.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四、课时安排1 山中访友 2课时2* 山雨 1课时3 草虫的村落 2课时4*索溪峪的野 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一 3课时回顾拓展一 2课时1.山中访友2.山雨3.草虫的村落4*索溪峪的“野”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国;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是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国。
三、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5.《詹天佑》 2课时6.《怀念母亲》 2课时7*《彩色的翅膀》 1课时8*《中华少年》 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 3课时“回顾·拓展” 3课时5.詹天佑6.怀念母亲7*彩色的翅膀学期总第课时8*中华少年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六年级上册全册数学电子教案

六年级上册全册数学电子教案第一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3. 能够运用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分数乘法的概念,解释分数乘法的意义。
2. 演示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进行练习。
3. 引入分数除法的概念,解释分数除法的意义。
4. 演示分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进行练习。
5. 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进行解决。
教学评价:1. 通过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分数乘法和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能力。
第二章:比例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比例的概念,解释比例的意义。
2. 演示比例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进行练习。
3. 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进行解决。
教学评价:1. 通过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比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能力。
第三章:圆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概念,掌握圆的性质。
2. 能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圆的概念和性质。
2.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圆的概念,解释圆的性质。
2. 演示圆的性质,让学生进行练习。
3. 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进行解决。
教学评价:1. 通过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圆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能力。
第四章:角的度量教学目标:1. 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2. 能够运用角的度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
2.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角的概念,解释角的度量方法。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电子教案(表格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电子教案(表格版)第一节:音乐欣赏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 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教学内容教学步骤1. 谈论音乐欣赏的重要性和益处,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分别播放每首音乐作品,让学生仔细聆听,观察他们的反应。
3.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中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帮助他们理解音乐的意义。
4. 与学生一起填写上面的表格,并让他们总结各个音乐作品的特点。
5. 结束课堂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喜好。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欣赏音乐时的表情和注意力是否集中- 学生能否正确辨别不同音乐类型- 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讨论,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情感第二节:音乐创作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教学内容- 自由创作音乐乐曲片段(建议用儿童歌曲作为素材)教学步骤1. 回顾儿童歌曲的常见形式和结构,如ABCD等。
2. 引导学生自由创作一个小乐曲片段,可使用简单的乐器、声音效果或口哨来演奏。
3.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尝试不同的音乐元素和节奏。
4. 学生完成创作后,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学评估- 学生能否独立创作一个小乐曲片段- 学生的创作是否富有想象力和个性- 学生能否理解并运用简单的音乐元素和结构第三节:乐器体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的认识和兴趣- 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和欣赏水平- 激发学生对乐器演奏的热情教学内容- 介绍不同乐器的名称、外形和音色特点- 演示不同乐器的演奏技巧教学步骤1. 介绍一个常见的乐器,并向学生展示其外形和演奏方式。
2. 播放该乐器演奏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聆听并观察演奏技巧。
3. 引导学生回答关于乐器的问题,如名称、音色、演奏方式等。
4. 重复以上步骤,介绍其他不同的乐器。
5. 结束课堂时,让学生选择一个乐器,模仿其中的演奏技巧并进行简单的练。
六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教案(精品6篇)

六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教案(精品6篇)六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教案篇1第一单元负数第一课时负数教学内容:教材2-4页例题及“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温度计、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
(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
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片头)例1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看教材: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
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
)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电子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电子教案第一课:《读书》-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到读书的重要性,学会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
- 教学重点:学会阅读方法的运用。
- 教学难点: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
第二课:《童话故事》-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了解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 教学重点:掌握经典童话故事的基本情节。
- 教学难点:理解并描述童话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第三课:《古诗词欣赏》-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诗词文化,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 教学重点:研究古诗词的韵律和意境。
- 教学难点:理解并欣赏古诗词中深层含义。
第四课:《写人》-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学会运用适当的语言描述人物形象,提高写作能力。
- 教学重点:研究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 教学难点: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特征。
第五课:《写景》-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自然景物,提高写作水平。
- 教学重点:研究描写景物的方法。
- 教学难点:通过文字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景物的美。
第六课:《古文观止》-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 教学重点:研究古文的翻译和理解。
- 教学难点:理解并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
第七课:《写文言文章》-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学会写文言文,提高写作能力。
- 教学重点:研究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表达方式。
- 教学难点:运用文言文写作。
第八课:《小说欣赏》-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文学素养。
- 教学重点:研究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的隐含意义。
第九课:《作文》-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作文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 教学重点:研究作文的基本写作结构。
-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技巧写作。
第十课:《修辞法与表达技巧》-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了解修辞法和表达技巧的运用,提高写作水平。
六年级语文上册电子备课教案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电子备课教案5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电子备课教案5篇教案是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期进行划分。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六年级语文上册电子备课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六年级语文上册电子备课教案1《山雨》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读者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眷恋,体现出作者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
课文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
先写山雨悄然而至,描绘了由远而近的歌谣般动听的雨声,接着突出描写雨中山林那令人难以忘怀的绿色,最后通过对鸟儿啼啭、雨珠滴落的声响描绘,突出了雨后山林的幽静,余韵无穷。
文章首尾呼应,主要着笔于山雨带来的音韵美和色彩美,主次分明,摹声状物细致入微。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作者善于通过视觉和听觉所及,发挥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出山雨的特点。
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为第一单元的略读课文,本单元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
教学本篇课文要让学生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并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优美语言,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的方法。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2.感受有声有色的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及大自然的喜爱,同时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资源:配乐朱自清《春》片段设计思想: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地感悟上。
贴近生活实用性强:六年级科学下电子教案(二)

贴近生活实用性强:六年级科学下电子教案(二)。
一、教案内容1、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包括:(1)认识简单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原理;(2)掌握构造简单电路的方法;(3)了解电路中电动势、电阻、电容的概念及其作用;(4)学习最简单电路——灯泡电路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2、教学重点本教案的教学重点包括:(1)熟练掌握简单电路的组成和原理;(2)理解电路中各种元件的作用与特点;(3)学习电路的组合与拓展。
3、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大部分:(1)简单电路:引入电路概念;了解电路中主要元件的作用,包括电动势、电阻、电容、电源等;认识各种元件的符号规格;学习简单电路的组合方式。
(2)灯泡电路:了解灯泡电路的构成和运行原理;通过实验和模型制作小灯泡电路。
(3)拓展:介绍其他简单电路的组成和原理(如扬声器电路、电风扇电路等)。
二、教案优点1、贴近生活教案中所涉及到的内容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息息相关,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通过对实际生活场景的模拟和实验现象的呈现,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并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
2、实用性强本教案采用了许多实验教学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相关内容。
通过小灯泡电路的制作和使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方式等重要知识。
此外,教案中还给出了给电池充电的实验操作方式,丰富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可操作性强教案中所设计的实验主题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操作简单易懂,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案中还提供了一些小游戏和思考题,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的思维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知识点全面本教案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电路中各种元器件的作用、构成和运行原理等方面。
同时,教案还引入了电路的拓展知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知识和应用。
5、教学方式多元化本教案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包括基础知识讲解、实验操作、互动问答、趣味游戏等多种形式。
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学电子制作》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学电子制作》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
1. 让学生了解电子制作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电子制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
1. 电子制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常用的电子元件和工具介绍;
3. 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游戏。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一些简单的电子制作产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电子制作的好奇心。
步骤二:讲解
1. 讲解电子制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例如电流、电压、电路等;
2. 介绍常用的电子元件和工具,例如电池、开关、导线、LED 等;
3. 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元件和工具进行简单的电子制作。
步骤三:实践
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些电子元件和工具;
2. 指导学生按照设计要求,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游戏;
3.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步骤四:展示和分享
每个小组完成电子游戏后,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借鉴
和研究。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 评价学生对电子制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3. 分享学生的制作成果,鼓励积极参与和互相研究。
五、教学资源
1. 电子制作教具和材料;
2. 电子制作相关书籍或资料;
3.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以上是《学电子制作》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
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 Three Last Weekend第一课时: Part A Let's learn Let's find out第二课时:Part A Let's try Let's talk第三课时:Part A let's read Let's play第四课时:Part B Let's learn Let's play第五课时:Part B Let's try Let's talk第六课时:Part B let's read C Pronunciation第一课时Main points:(1)能听、说、读写动词词组及其过去式:watch(watched) TV, wash (washed) the clothes, clean(cleaned) the room, play(played) football, visit(visited) grandparents(2)能灵活运用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Difficult points:一般过去式的构成及运用。
Teaching Steps:一、Warm-up/Revision(目标引导,学法指导)(1)能听、说、读写动词词组及其过去式:watch(watched) TV, wash (washed) the clothes, clean(cleaned) the room, play(played) football, visit(visited) grandparents(2)能灵活运用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二、Presentation(学生自学,自我感知)1、自学A Let's learn部分的词组,观察发现词组的变化(V-ed);2、听录音,掌握词组中动词过去式的发音;3、学习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 引导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什么时候需要在动词后面加-ed变过去式?4、互帮互学:听录音,跟读词组和句型,并理解其意思。
三、Practice(师生评析,共同感知)1、小组活动:四人一组操练Let’s talk部分的动词词组:2、全班互动:尝试灵活运用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I ...3、比一比:灵活运用新的句型编演类似的对话。
4、书面练习:全优课堂作业四、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学生练习,反馈检测)1、我会读:大声朗读A Let's learn部分的词组及句型,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2、我会演:灵活运用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3、我会做:完成课堂作业上本课时相关的练习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自己回顾并汇报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六、拓展延伸:灵活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同学,老师进行交谈。
第二课时Main points:能听、说、读、写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 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Difficult points:能灵活运用一般过去时,并用正确书写动词过去式形式。
Teaching Steps:一、Warm-up/Revision(目标引导,学法指导)(1)能听、说、读、写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 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能听懂,并独立完成Let’s try部分。
(3)能灵活运用句型完成Let's find out部分的小调查二、Presentation(学生自学,自我感知)1、听录音,独立完成Let’s try部分。
2、互帮互学:尝试朗读Let’s talk对话。
并小组讨论,明白对话的意思。
3、班级活动:Let's find out自由组合,完成小调查: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三、Practice(师生评析,共同感知)1、小组活动:四人一组复习A Let’s learn部分的词组和句型。
1、全班活动:Let’s talk, 操练句型.2、小组活动:完成小调查: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四、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学生练习,反馈检测)1、灵活运用句型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进行口语交际。
2、书面练习:全优课堂作业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小组活动,回顾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并汇报。
六、拓展延伸:1、在学习,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完成Task time.第三课时Main points:①能听、说、读Let's read部分的短文。
②能正确书写、运用动词的过去式。
Difficult points:能以My Last Weekend为主题写英语小作文。
Teaching Steps:一、Warm-up/Revision(目标引导,学法指导)(1)能听、说、读Let's read部分的短文。
(2)能正确书写、运用动词的过去式。
(3)能以My Last Weekend为主题写英语小作文。
二、Presentation(学生自学,自我感知)1、预习Let’s read部分.大声的朗读短文,圈出不认识的单词及不理解的句子。
2、听音、跟读,并汇报预习中遇到问题,然后集体讨论并解决问题。
3、小组操练Let’s read部分三、Practice(师生评析,共同感知)1、小组活动:讨论交流预习过程中的收获,并通过互帮互助解决遇到的问题。
2、听录音,朗读短文。
3、小组活动:小组操练Let’s read部分的短文。
4、活动:你读我演一个同学朗读短文,另一个短文根据短文的内容做出相关的动作。
四、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学生练习,反馈检测)1、我会读:大声的朗读Let’s read部分,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2、书面练习:完成全优课堂作业上本课时的练习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回顾并汇报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六、拓展延伸:尝试用动词过去式表达上个周末你做过什么事,并以My Last Weekend为题写一篇英语小作文。
课题:Unit Three last Weekend第四课时学习内容:Part B Let’s learn Let’s play一、学习目标:(1)能听说、说、读、写短语:went to a park, went swimming, read a book, went fishing, went hiking.(2)能听、说、认读句子: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 went hiking.(3) 能做Let’s play中的游戏并通过这个游戏进一步巩固所学短语和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
二、重难点:重点:四会短语的听、说、读、写(went to a park, went swimming, read a book, went fishing, went hiking.)难点:掌握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形式。
三、自学导航:1、Let’s learn通过听录音,知识归纳,小组交流等方法自学Let’s learn 部分的动词词组的过去式形式2、Let’s play两人一组按课文的提示进行本活动。
并尝试将六个活动进行整体表述,形成一篇小短文。
3、Good to know观察图标,并讲讲各标志的含义。
四、合作探究:1、小组活动:以小老师领读的方式进行口语练习,在活动中,组内成员互帮互助,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2、全班互动:师生进行动词原形与动词过去式快速转换的抢答赛。
3、比一比:学生两人一组按课文的提示进行该活动,看谁记得准备,答得正确。
五、目标测评:书面练习:完成本课时的全优课堂作业上的练习六、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自己回顾并汇报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七、拓展延伸:1、学唱歌曲“At the Zoo”2、思考并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尝试设计一些标志图。
八、教学反思:课题:Unit Three last Weekend第五课时学习内容:Part B Let’s talk Let’s try Let's find outPart C Pronunciation一、学习目标:1、能听、说、读、写句型:Did you read books? Yes, I did./ No, I didn't.2、能完成Let's find out部分的活动。
3、能完成Let’s try 部分的听力练习。
4、能听、说、读Pronunciation部分的音标,完成单词的音、形、义的连线活动。
5、能理解并会吟唱本单元Let's chant部分的歌谣。
二、重难点:重点:能听说读写句型:Did you read books? Yes, I did./ No, I didn't.难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动词的原形和过去式形式。
三、自学导航:1、Let's chant(1)打开课本听录音,熟悉歌谣内容;(2)跟录音一起说唱歌谣。
2、Let’s try听录音,独立完成练习3、Let’s talk听录音,并朗读对话,小组探究,解决问题。
4、Pronunciation四、合作探究:1、全班活动:.跟录音一起说唱Let's chant部分的歌谣。
2、小组活动:分角色朗读对话,并尝试小组表演自己编写的类似的对话。
3、调查活动:学生两人一组练习新句型,并完成Let's find out 部分的任务。
五、目标测评:1、运用Let’s talk部分学习的新句型编写类似的对话。
2、完成全优课堂作业上本课时的练习。
六、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小组活动,回顾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并汇报。
七、拓展延伸:在学习,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八、教学反思:课题:Unit Three last Weekend第六课时学习内容:Part B Let’s readPart C Task time Let’s check一、学习目标:(1)能听、说、认读Let’s read部分的短文并完成短文后的练习。
(2)能完成Task time部分的任务。
(3)能完成Let’s check部分的练习。
二、重难点:重点:能理解并会朗读Let’s read部分的短文。
难点:认读一些新语言We read funny tongue twisters together.Suddenly my kite flew into the lake. I was very grateful to him.三、自学导航:1、Let’s read小组活动:预习Let’s read部分的短文.尝试大声的朗读,并圈出新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