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45220U】磁共振式无线充电系统【专利】
中频磁共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设计与效率优化

中频磁共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设计与效率优化一、本文概述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无线充电技术作为电动汽车充电方式的一种革新,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其中,中频磁共振式无线充电系统凭借其高效率、长距离、无电磁辐射等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频磁共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要点与效率优化策略,以期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频磁共振式无线充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势,分析了其在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的应用前景。
随后,详细阐述了中频磁共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系统架构、关键部件选择、参数优化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提高无线充电系统效率的关键技术,如提高磁共振耦合效率、降低系统损耗、优化充电控制策略等。
本文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对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和效率优化策略进行了验证和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中频磁共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具有较高的充电效率和稳定性,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总结了中频磁共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中频磁共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设计中频磁共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是一种基于磁共振原理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它可以在不接触的情况下,将电能从供电设备传输到电动汽车的电池中。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充电的便捷性,还减少了因插拔操作产生的磨损,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中频磁共振式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磁共振发生器的设计。
发生器主要由高频电源、谐振电路和线圈构成。
高频电源负责产生稳定的交流电,谐振电路则负责将交流电的频率调整到与接收端线圈的固有频率相匹配,从而实现磁共振。
线圈是磁共振发生器的核心部件,其形状、匝数、线径等因素都会对磁共振的效果产生影响。
【CN209593035U】一种磁共振无线充电装置【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376911.2(22)申请日 2019.03.25(73)专利权人 深圳佳红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518132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同观路十九号路10号九洲工业园一栋七楼(72)发明人 白佳宜 (51)Int.Cl.H02J 7/00(2006.01)H02J 50/12(201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磁共振无线充电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共振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装置本体、充电板凹槽、圆环防滑垫、弧形底栏、充电指示灯、电量指示灯、电源开关、充电接口、绕线柱凹槽、电源线凹槽、绕线柱,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本体顶部下方开设有充电板凹槽,所述充电板凹槽顶部均匀粘接有五个圆环防滑垫,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本体下方顶部一体成型有弧形底栏,所述弧形底栏上安装有充电指示灯,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本体顶部上方右侧安装有电源开关,且电源开关左侧安装有电量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通过支撑杆调节充电装置倾斜角度,并配合底栏和防滑垫防止充电设备滑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CN 209593035 U 2019.11.05C N 209593035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593035 U1.一种磁共振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装置本体(1)、充电板凹槽(2)、圆环防滑垫(3)、弧形底栏(4)、充电指示灯(5)、电量指示灯(6)、电源开关(7)、充电接口(8)、绕线柱凹槽(9)、电源线凹槽(10)、绕线柱(1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本体(1)顶部下方开设有充电板凹槽(2),所述充电板凹槽(2)顶部均匀粘接有五个圆环防滑垫(3),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本体(1)下方顶部一体成型有弧形底栏(4),所述弧形底栏(4)上安装有充电指示灯(5),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本体(1)顶部上方右侧安装有电源开关(7),且电源开关(7)左侧安装有电量指示灯(6),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本体(1)底部中央开设有充电接口(8),且底部上端开设有绕线柱凹槽(9),所述绕线柱凹槽(9)中心安装有绕线柱(11),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本体(1)底部开设有电源线凹槽(10),且充电接口(8)和绕线柱凹槽(9)通过电源线凹槽(10)连通。
基于效率自校准的磁共振式无线充电系统设计

基于效率自校准的磁共振式无线充电系统设计作者:吴英恺王旭东王继科赵阳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第13期摘要无线充电技术是近年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
根据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原理和零电压开关电路原理,设计了一种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对传输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最大效率点进行效率自校准控制。
最后制作了一台功率为50W,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的可效率自校准的无线充电实验装置。
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运行效果理想。
【关键词】效率自校准无线充电磁共振零电压开关随着当今科技的高速发展,对于电能的需求呈现出几何级数形式的爆炸性增长。
当下每个人的工作与日常生活都与电能使用紧密相关,但各种移动电子设备对于充电装置的不同要求,以及各个国家的电网电压具有不同量化标准的矛盾,令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极大地制约了移动设备充电在便携性和方便性上的发展,使之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不受地点约束,快捷高效地为移动设备充电的要求。
因此无线充电技术的运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有三种类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技术、磁共振式电能传输技术以及远场辐射技术。
其中感应耦合技术原理实现简单,但是传输距离过短,同时线圈的横向位移以及频率变化对于传输效率的影响过大。
远场辐射技术借助激光束传输电能,目前该技术的研究仍处于理论探究阶段,难以实现。
而磁共振式无线充电技术是中等距离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固定坐标下能量损耗小,并且传输稳定、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极小,但是线圈在与之垂直的圆面上发生角位移时,也会对传输效率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磁共振式无线充电系统中采取针对线圈姿态的调整来校准效率的环节变得尤为重要。
1 磁共振式无线充电理论模型的分析谐振是一种自然界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并且具有众多形式。
而在电路理论中,以LC并联谐振电路和LC串联谐振电路为例,其本质上都属于在电场中发生的强烈共振现象。
而在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中,导线绕制的线圈等效为电感,与电容相连构成谐振体,该谐振体所具有的能量可以在电场与磁场之间以其自谐振频率自由振荡,同时产生了以线圈为中心、空气为媒介的时变磁场;另一方面,与该谐振体相隔一定距离的具有相同谐振频率的另一谐振体则会感应磁场,所感应的磁场能同样在电场与磁场之间以其自谐振频率自由振荡,使得两个谐振体之间不断地有磁场能交换,进而产生以两个线圈为中心、以空气为媒介的时变磁场。
一种用于磁共振射频线圈的无线充电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用于磁共振射频线圈的无线充电系统[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e67066afb307e87100f69639.png)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磁共振射频线圈的无线充电系统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郑海荣,李烨,陈巧燕,罗超,李柔,李楠,杜凤,贺强,欧航,刘新
申请号:CN201821176350.3
申请日:20180724
公开号:CN208571659U
公开日:
201903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磁共振射频线圈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端、无线充电接收端以及充电系统;无线充电接收端的接收线圈中不设置铁氧材料的屏蔽片,无线充电发射端、无线充电接收端的降压电路中的电感为非磁性材料;充电系统包括:两串联连接的锂电池;无线充电发射端将电能通过传输到无线接收端的接收线圈,然后再将电能传输到充电系统的锂电池,对所述锂电池充电,通过锂电池为磁共振射频线圈供电。
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MRI设备成像的同时,还保证较好的电能传输效率;采用无线充电的供电方式,使得MRI射频接收线圈在使用中不受到距离的束缚,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申请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地址: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学苑大道106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无线充电系统[发明专利]
![无线充电系统[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974233de10661ed9ac51f350.png)
专利名称:无线充电系统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徐琴
申请号:CN201711054410.4申请日:20171101
公开号:CN107579580A
公开日:
2018011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发送端线圈和接收端线圈,所述发送端线圈和所述接收端线圈均设为圆角矩形,且所述发送端线圈和所述接收端线圈具有实现耦合系数最佳的感值等参数。
采用了该发明中的无线充电系统,增大了线圈对之间的耦合系数,从而提高了无线充电效率解决发热安全隐患问题,同时支持更远垂直距离及更大水平偏移的无线充电,满足扫地机器人高效率及回充时线圈无法完全对准或贴紧时的充电需求,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申请人: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太湖国际科技园菱湖大道180号-22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洁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利用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作为中继的磁感应无线充电系统[发明专利]
![利用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作为中继的磁感应无线充电系统[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c20751f2ff00bed5b8f31dc1.png)
专利名称:利用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作为中继的磁感应无线充电系统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喻易强,胡鹏飞
申请号:CN201910250834.0
申请日:20190329
公开号:CN109873477A
公开日:
201906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作为中继的磁感应无线充电系统,采用了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直接对磁感应设备供电或通过对锂电池充电进而对磁感应设备供电两种方式。
利用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直接给磁感应发射模组供电进而为设备充电时,系统通过磁共振发射天线发射电磁能量,并通过磁共振接收天线传递能量到达磁感应发射线圈,最后传递到磁感应接收线圈,供负载设备使用;利用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作为中继储能给磁感应发射模组供电进而为设备充电时,系统通过磁共振发射天线发射能量,并通过磁共振接收天线接收给锂电池储存能量,负载设备用电时,锂电池放电给磁感应发射线圈传送能量并将能量发送到磁感应接收线圈。
申请人:成都斯普奥汀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益州大道中段1800号G1栋1601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磁共振无线充电式无人飞行器[实用新型专利]
![磁共振无线充电式无人飞行器[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6e381b2c9ec3d5bbfc0a742d.png)
专利名称:磁共振无线充电式无人飞行器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吴汶芪,陈宁
申请号:CN201521128124.4
申请日:20151230
公开号:CN205509532U
公开日:
201608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磁共振无线充电式无人飞行器,包括无线充电基座和无人飞行器本体,在无线充电基座上设置有发射模块电路板和发射线圈,发射模块电路板与电源输入端相连、发射线圈与发射模块电路板相连;在无人飞行器本体上设置有电池组、接收模块电路和接收线圈,接收线圈接收所述发射线圈的电磁波后通过接收模块电路传输给充电电池组;无人飞行器本体上设置有与充电电池组相连的过充保护模块和低电压报警模块。
本实用新型延长无人机续航时间和最大航程,加强了无人飞行器对长距离作业的适应性,为无人机顺利完成任务提供保障;更有助于在粉尘、雨天等恶劣环境下进行飞行作业;减少插线步骤,方便生活;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申请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2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汤东凤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CN209562244U】电磁感应式智能无线充电器【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382270.1(22)申请日 2019.03.25(73)专利权人 东莞市昆程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古寮二路2B号(72)发明人 赵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代理人 吴成开 徐勋夫(51)Int.Cl.H02J 50/10(2016.01)H02J 7/00(2006.01)H03K 17/94(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电磁感应式智能无线充电器(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磁感应式智能无线充电器,包括有外壳、主控板以及红外线感应探头;该外壳包括底壳、面盖以及导光板;该主控板和红外线感应探头均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主控板上具有主控芯片、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继电器、电源模块和多个呼吸灯,通过配合设置主控芯片、继电器、电源模块和红外线感应探头,当红外线感应探头检测到距其200毫米范围内有人体时,即检测到人们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充电器自动断开充电,降低电子设备电池升温速度,消除安全隐患,以及通过设置呼吸灯,并配合利用导光板,从而使得充电器的表面可通体发光,亮度大,非常美观,可作为小夜灯使用,本产品功能多样,方便使用,满足要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209562244 U 2019.10.29C N 209562244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562244 U1.一种电磁感应式智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主控板以及红外线感应探头;该外壳包括底壳、面盖以及导光板,该面盖设置于底壳上并与底壳围构形成容置空间,该面盖的表面开设有一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该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均连通容置空间,该多个第二通孔沿面盖的周缘间隔排布,该导光板完全覆盖住面盖的表面;该主控板和红外线感应探头均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主控板上具有主控芯片、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继电器、电源模块和多个呼吸灯,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继电器、电源模块和多个呼吸灯均与主控芯片连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正对面盖的下表面,该多个呼吸灯分布在主控板的表面周缘并分别与对应的第二通孔正对;该红外线感应探头设置于主控板上并与主控芯片连接,红外线感应探头正对第一通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530506.1
(22)申请日 2019.04.18
(73)专利权人 王朔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二十三
号街坊4栋3门102号
(72)发明人 王朔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知一智业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1172
代理人 刘彩霞
(51)Int.Cl.
H02J 7/02(2016.01)
H02J 50/12(2016.01)
(54)实用新型名称磁共振式无线充电系统(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共振式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磁共振式能量发射座和多个电感电容式谐振感应灯珠,磁共振式能量发射座包括一水平部分和垂直于水平部分设置的竖直部分,水平部分中设有电源系统、中控及状态显示系统和磁共振式能量发射系统,磁共振式能量发射系统包括磁共振式无线供电发射电路和两个电容电感式谐振线圈,磁共振式无线供电发射电路与中控系统进行通信实现磁共振式能量发射系统的控制及状态显示,其中一线圈设置在所述水平部分中、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竖直部分中;电感电容式谐振感应灯珠由计算值谐振于发射频率的电容和非屏蔽式电感并联LED发光源构成。
相比于现有技术,极大的简化了模型、玩具及工艺品等展品加灯亮
化的操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6页CN 209545220 U 2019.10.25
C N 209545220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545220 U
1.磁共振式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共振式能量发射座和多个电感电容式谐振感应灯珠,磁共振式能量发射座包括一水平部分和垂直于水平部分设置的竖直部分,磁共振式能量发射座中设有电源系统、中控及状态显示系统和磁共振式能量发射系统,电源系统分为AC\DC交流240V转直流24V稳压源、按键软启动控制系统和DC\DC直流24V转直流5V稳压源,按键软启动部分与中控系统进行通信实现电源开关控制及状态显示,中控及状态显示系统包括MCU及指示灯组成;
磁共振式能量发射系统包括磁共振式无线供电发射电路和两个电容电感式谐振线圈,磁共振式无线供电发射电路与中控系统进行通信实现磁共振式能量发射系统的控制及状态显示,其中一电容电感式谐振线圈设置在所述水平部分中、另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竖直部分中;电感电容式谐振感应灯珠包括PCB基板和安装在PCB基板上的非屏蔽式电感、LED发光源和计算值谐振于发射频率的电容,非屏蔽式电感并联LED发光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式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磁共振式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Qi标准无线充电系统发射模组构架,Qi标准无线充电系统发射模组包括Qi标准无线充电发射电路和Qi标准无线充电发射线圈,Qi标准无线充电发射电路与中控系统进行通信实现所述Qi标准无线充电发射模组的控制及状态显示,Qi标准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设置在所述水平部分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式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Qi标准无线充电系统发射模组的充电频率和磁共振式能量发射系统的充电频率不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