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备课教案第2单元+第5课+第1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doc
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课件第5课《文化创新的途径》.ppt

2、不能脱离时代要求追求文化创新——必须与时代精神 相结合,发展的继承
百气 万 战传 里 《 死金 赴 木 ,柝 戎 兰 壮, 机 词 士寒 , 》 十光 关 年照 山 归铁 度 。衣 若 。飞 歌《木兰词》,是一部以生 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二 命与爱呼唤和平的正义史诗。花木兰为国尽忠、为父尽孝、珍爱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姐弟、热爱家园,是集中华民族美德于一身的传奇式女英雄。 2006年12月22日德国勃兰登堡交响乐团与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男高 音歌唱家米歇尔· 奥斯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国艺术家彭丽媛等 一道盛演中国歌剧《木兰诗篇》。创下外国著名指挥家第一次在 中国指挥中国歌剧全剧作品、世界一流交响乐团第一次在中国演 出中国歌剧作品以及外国歌唱家第一次在中国全部用中文演唱中 国歌剧的纪录。
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
二、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文化创新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做最基本、最重 要的德行之一。孔子认为,孝顺长辈、尊敬兄长是能 够爱别人的前提和根本。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女对 父母的孝,甚至变成“愚孝”,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 行为的枷锁。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是在人格 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 任,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 范。 探究:“孝”至今仍被我们视为稳定家庭、凝聚民族的重要因
知识整合: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①根本途径:社会实践,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 神文化需求。 ②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做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 新”。 ③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 族文化之间要交流、借鉴与融合。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⑤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⑥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必须坚定地走与 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第5课 第1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2015高中政治第2单元第5课第1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本框教材分析】一、三维目标1. 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文化发展的实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列举事例说明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能够举例说明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和民族文化繁荣的作用◆通过结合现实生活深刻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 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以情景导析,并要求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合作探究。
综合运用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1)关于本课逻辑结构的宏观把握: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这一问题,教材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证:一是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二是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三是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
教材运用辩证方法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展开论述。
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又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三个层次三个角度,着重于分析每一个层次,然后予以归纳总结,即采用了分析归纳法,层次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既便于传授知识,又便于学生学习时识记、理解和把握。
(2)把握本课主干知识,构建知识大树,以此系统地掌握全课内容,还要从中总结和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2)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感到自豪和骄傲(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更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二、教学重点1.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 文化创新的作用三、教学难点文化创新必须与人民劳动实践相结合四、教学建议文化的产生发展都来自于社会实践,必须从社会实践的发展中理解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一课的教学深入到学生日常生活,能够感知到的文化活动中。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082721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①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_新_情__况_(_qí,ng提kuà出ng_)新__问__题_(_w,èn需tí)要 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 _资__源_(_z,īyu准án备) 了更加充足的_条_件___。
第三页,共57页。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1.文化发展的实质与必然性 (1)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_文_化__(w_é_n_h_u_à)。创新 (2)必然性:文化创新是_社_会__(s_h_èh_u_ì_)实发践展的必然要求。
第四页,共57页。
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①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_实__践_(_s_h中íjià,n创) 造出自己特 有的文化。 ②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_无_源__之_水____、无本 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_文__化_(_w_é_n_h_u。à)创造
第二十四页,共57页。
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 养。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 文化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从事 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 础。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
第二十五页,共57页。
第三十八页,共57页。
中央民族乐团的艺术家们将《高山流水》《二泉映月》 《梅花三弄》等多首经典曲目重新演绎,令全场观众在现 代语境下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宏大意境和时代魅力。
结合材料谈谈文化创新有何意义。 答案:(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十九页,共57页。
第二十九页,共57页。
(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第5课时 第1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方式四:典型案例导入 (课前准备:确定采集民歌、童谣的活动主题。然后组 织学生分组制定采集方案,确定介绍新民歌的人员和各自 要完成的任务。)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 深刻了解采集新民歌活动对文化创作有哪些作用、采风活 动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教师由学生的讨论导入本课。
●教学地位分析 本框题在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从单元结构上 看,如果说文化传播、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外在原因,那么 文化创新则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本课内容上看,在 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则是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教材中 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 是巩固经济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 必考内容。
文化创新 。 就在于__________
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社会实践 ,文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__________
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可能作出有价值 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 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另一方 新情况 ,提出______ 断出现 _______ 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 _____, 条件 准备了更加充足的__________ 。
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公益广告创意设计大赛2013年6 月拉开帷幕,大赛吸引了全省63所普通高校参赛。 (1)创意来自创作者的灵感。(×) (2)文化创作者是发展创意产业的主体。(×) (3)举办大赛是文化创意的动力和基础。(×) (4)大学生作品获奖表明文化创意可以离开社会实践。 (×)
【提示一】
文化创新的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______ 目的 ,也是 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______ 标准 。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生命力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 ___________ 和富有
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创新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教案

第五课第一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导学案(备注:删掉知识梳理,斜体为新增内容) 一、学习目标1、文化发展的实质。
2、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3、理解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4、 文化创新的主体二、重点难点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四、知识脉络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主体要投身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源泉与作用社会实践源泉动力意义四、易错点1、文化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开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渊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4、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5、文化创新来源于作者的灵感。
6、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优秀的作家。
五、课堂达标练习 (一)、选择题1. 近年来创意产业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发动机。
有人说“创意来自创作者的灵感,因此文化创作者是发展创意产业的主体”。
这种观点否定了()①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随着新版《红楼梦》的热播红楼文化再一次流行开来。
多年的红学研究已经证实红楼梦所描写的场景基本就是作者曹雪芹生活年代及家庭状况的真实再现。
这告诉我们( )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D.我们应积极进行社会实践——“商”之门,最上一点是个元宝,代表效益,下面两个门框由人进出,代表商字中间的“人”、“口”二字,体现了“人本”思想。
这种建筑文化的“人本”思想主要体现了()A.建筑文化是凝固的艺术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C.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D.满足人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4.2010年 5月9日一部反映墨子和鲁班传奇一生的大型动画片《班墨传奇》在墨子故里某某省滕州市开始投入制作。
据介绍,《班墨传奇》全长104集,以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为载体,以动漫的形式再现“科圣”墨子和“工匠祖师”鲁班的传奇一生。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集体教案5第五课文化创新.doc

2、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列举事例说明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2)能够举例说明文化仓情识寸推动社会实践和民族文化繁荣的作用
(3)通过结合现实生活深刻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
(4)通过结合具体事例把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备注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课堂探究:(1)采风活动与文化创新有什么关系?
(2)采风活动对于文化创作可以起到哪些作用?
◇探究提示:
1.文化发展的实质
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
◇课堂探究:(1)你读过鲁迅和高尔基那些作品?读后有何感受?
(2)鲁迅和高尔基的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有何不同?
◇探究提示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课堂探究:(1)从上述文学艺术的发展的事例看,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探究提示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课堂探究:(1)“孝”,至今仍被我们视为稳定家庭、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 你能否根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从中看到道德继承中的文化创新?
◇探究提示
(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是一个呼唤文化创新的伟大时代
2、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3、当代中国文化创作者的使命
◇课堂探究:(1)有人说,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对此你怎么看?
(2)你能否运用上述观点,并结合实例,对文化创新的意义作出说明?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优秀教案1

《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一、导入: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最精彩片段---《哪吒之魔童降世》于20xx年7月26日在内地上映,10月10日以50.13亿的票房战绩位列中国影史票房第二,动画电影票房第一,获奖无数〔最正确动画长片奖金奖、最正确动画导演奖、编剧奖、配音奖、获得金竹奖年度大奖〕。
被称为“国产动画电影之光〞。
入围第92届奥斯卡“最正确国际影片〞奖。
《哪吒》作为国产动画的巅峰之作,堪称中国的“漫威宇宙〞起点。
学生思考:《哪吒》为什么能够让国漫重新崛起?学习目标:1、文化开展的实质?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重难点〕3、文化创新的作用?〔重点〕4、文化创新的主体?5、文化创造者的使命?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1、文化开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教师简介三四五课之间的联系,引入本框题知识学习。
文化开展的实质: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根底上开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开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必要性: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开展的必然要求,重要性:是文化自身开展的内在动力。
〔1〕易错点:标新立异就是文化创新提示:①文化创新是建立在传承的根底上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又参加新的思想,这就是创新。
②而标新立异是不管对错,离开了实践开展的需要,离开了人文目标,片面地讲究新鲜、奇特,一味地追求怪异、另类,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把“怪异〞等同于“开展和创新〞,混淆了概念,是错误的。
〔2〕文化开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表现在许多方面,文化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都是文化创新的表达;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根底上开展都包含文化创新的意义,表达着文化创新。
注意:文化创新必须是促进文化的开展进步,如果仅仅是形式的新颖,内容腐朽、落后,就不是文化创新,而是一种文化的倒退。
合作探究探究一:《哪吒》为什么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欢?探究二:《哪吒》和以前的国产动画片〔例如“喜洋洋与灰太狼〞〕相比有哪些不同?探究三:有人认为动画片只是给孩子看的,没有必要创新?探究一:《哪吒》为什么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欢?〔学生分析---教师评析〕人物形象:来自传统,更是颠覆传统,卡通可爱丑萌的哪吒更符合现代青少年的审美;太乙真人肥头大耳,喜爱喝酒,一口川普爆笑登场;敖丙,玉树临风、武功高强、心地善良、背负责任,优秀如“别人家的孩子〞;哪吒妈妈的“女强人和温柔〞人设。
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第5课 第1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

2015高中政治第2单元第5课第1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2 新人教版必修3【新课推进】预习思考1、什么是文化创新?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有怎样的关系?2、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3、文化创新的作用有哪两个表现?举一例加以说明。
4、为什么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是一个呼唤文化创新的伟大时代?思考探究师生共议教材P48的探究活动1、采风活动与文化创新有什么关系?2、采风活动对文化创新可以起到哪些作用?答案点拨:采风可以从民间得到新的艺术形式、新的创作素材、新的灵感。
采风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它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与源泉。
讲授新课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的创新的意义。
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补充说明品一品认识和实践的关系:(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性活动。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3、文化创新的作用、意义(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名人名言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探究文化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开社会实践。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阅读49页材料:感悟不同社会实践决定了不同文化课堂探究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点拨: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总结归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考考你1、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就士大夫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提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第2单元第5课第1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本框教材分析】
一、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
◆文化发展的实质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
(2)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列举事例说明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能够举例说明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和民族文化繁荣的作用
◆通过结合现实生活深刻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 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以情景导析,并要求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合作探究。
综合运用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1)关于本课逻辑结构的宏观把握: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这一问题,教材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证:一是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二是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三是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
教材运用辩证方法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展开论述。
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又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三个层次三个角度,着重于分析每一个层次,然后予以归纳总结,即采用了分析归纳法,层次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既便于传授知识,又便于学生学习时识记、理解和把握。
(2)把握本课主干知识,构建知识大树,以此系统地掌握全课内容,还要从中总结和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
(2)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更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
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二、教学重点
1.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 文化创新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文化创新必须与人民劳动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建议
文化的产生发展都来自于社会实践,必须从社会实践的发展中理解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一课的教学深入到学生日常生活,能够感知到的文化活动中。
让学生在回顾自身的文化活动中,体验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体验社会实践的巨大作用。
【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图片导入
2011年3月14日,是王洛宾先生逝世15周年纪念日,为怀念这位为传播新疆民歌做出不朽贡献的"西部歌王",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举办《乘着歌声的翅膀-达坂城文化事业暨洛宾文化发展论坛》。
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中无数次参加各地巡回演出,并经常深入民间采风,他所创作的大批歌曲,既优美、舒展、富有民族风味,又有许多创新内容,因而深受群众喜爱。
【问题】
王洛宾的艺术创作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因此我们要进行文化创新必须
立足于社会实践。
同时要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激发文化创新的灵感,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导入二:情景导入
原始人在劳动过程中,由于筋力的张弛和工具运用的配合,自然地发出劳动的呼声。
这种呼声具有一定的高低和间歇,在一定时间内,或者重复而有变化,或者变化而有规律,这样就产生了节奏。
这种简单的节奏就是音乐、舞蹈的节拍和诗歌韵律的起源。
从现实生活来看,水手摇橹和拉纤,建筑工人打夯,码头工人搬运,都可以听到集体的、个人的或彼此互相唱和的歌声,音调和谐而有节奏。
教师活动:结合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说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学生活动:来自生活,来自实践。
要发展文化必须做到文化的创新。
总结: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板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