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园文化意象的表达与传播

合集下载

校园文化育人功用例谈——以陇西县渭州学校砂岩雕文化墙教育内涵为例

校园文化育人功用例谈——以陇西县渭州学校砂岩雕文化墙教育内涵为例

DEVELOPING 校园文化育人功用例谈以陇西县渭州学校砂岩雕文化墙教育内涵为例■王志刚校园的物质文化是育人的基础,既有配合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稳定教育教学的约束作用,又有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的融合作用,调动学生上进和学习热情的激励作用以及塑造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高尚思想品德的熏陶作用。

为此,必须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办学计划,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I余秋雨说,文化能映射出集体人格。

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文化就是一所学校的名片,彰显学校的育人价值追求和师生的精神风貌。

陇西县渭州学校校园文化是在“多姿多彩、自由生长”校训为引领的育人价值体系下积淀的,它折射出师生“特别敢担当、特别讲协作、特别有办法、特别能吃苦”的渭州精神和“自由、自主、自信、自尊”的校风。

如渭州学校砂岩雕文化墙就很全面地展示了学校的特色育人之道,有着丰富的教育内涵。

一、砂岩雕文化墙设计体现学校办学思想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思想的外化。

行走于校园,就会受到一种隐形力量的感染。

渭州学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体现“多姿多彩、自由生长”的办学思想。

这一思想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个性和发展规律;崇尚自然,有利于学生施展个性;让孩子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通过多渠道搭建育人平台,给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天赋自然生长。

砂岩雕文化墙的设计就突出体现了这一办学思想。

整面文化墙由十三块浮雕构成,首幅为序言篇,第二至四幅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集中展示了渭州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思路,第五幅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主题,第六幅“渭州梦”,第七幅渭州精神,第八至十二幅画面分别确定“励志”“求真”“臻善”“尚美”“笃行”主题诠释学校的教育价值观。

如第二至四幅集中展示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思路的砂岩雕,每一幅的右上方均置篆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首章一枚,下方分别挂着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内容的隶书体卷轴一幅。

左下方分别呼应着“国家”行书体、“社会”篆书体和“公民”篆书体的落款章一枚。

校园文化解读

校园文化解读

校园文化解读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学校文化概念的再理解

学校文化概念的再理解

学校文化概念的再理解
学校文化是一个生态系统,具有生态性和动态性的特征。

学校中的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学校文化的符号或载体。

这里的学校环境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

校园的物质要素不等于环境文化,只有人对物质的态度和方式才是文化,物质只是学校文化的符号与载体。

学校的制度也不等于特质文化,只有制度中蕴涵的观念和规划被人们普遍认识并产生影响,才会形成制度文化。

学校墙上的精神口号不等于文化,只有当精神追求为全体成员所自觉、所践行,才会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

所以,学校文化是学校这一特定组织的成员在现实环境中普遍自觉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系统。

它表现为这所学校成员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

学校肯定有文化,至于文化的优劣则是有区分的。

优秀的学校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拥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是真正的学校。

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发展学校的基础性工程。

校园意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张力

校园意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张力
先将 意 象这 一观 念 运 用在 心理 学 上 ; 了 1 5 到 9 6年 时 , 丁 再 引用 其概 念 , 加 以推 广 、 展 , 意 象 、 记忆 和 直接感 觉 的心灵 图像 。通过 他们 的研 究 , 意象 的概 念深 入 心理学 与 社会 心理 学 的领 域。 了 2 到 0世纪 5 O年 代 , 位都 市计划 学者将 意 象的理 念用来 解释 都市 计划 中的 一些现 象 。 D w s曾 几 如 on
第 l卷 第 2 2 期 2 0 12 年 6月
南 通纺织 职业技 术 学院学 报 ( 合版 ) 综
J u n lo no xieVo ain l c n lg l g o r a fNa tngTe t c to a h oo yCol e l Te e
Vo. 2. . 11 No2
在 16 9 7年 提 出“ 意象 是人 与环境彼 此 问所订 定 的契约 ” 这一 观念使 意 象又涉 及行 为学 的领域 。因此 意象 ,
不仅 代表 人 的感觉 . 代表 人们 活动 安排 的愿 景 。所 以可 以将 大学 校 园意象 界定 为校 园师 生 对大 学 静态 更 与动 态环 境的 意愿 与嗜好 。大 学校 园意象不 但是 大学 中主体 人 的意愿 , 也是 一所 大学精 神 的体现 。 大学 的理想 和精 神几个 世纪 来 已发 生许 多变化 。第一 本给 大学 系统性 地刻 画一 个明 确的 图像 的重要 专著也 许 是 l 世 纪 的牛津 学者纽 曼 的《 9 大学 的理 念》 。纽 曼认 为大学 是一个 提供 博雅教 育 、 培育 绅士 的地 方 , 学是 教 学 的机 构 , 培 育人 才 的机 构 。这个 理 念也 许是 古 典 大学 遗 留给 今 日大学 教育 最 重 要 的遗 大 是

校园文化展示

校园文化展示

校园文化展示在现代社会中,校园文化展示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展示活动,学校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校园文化展示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展示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校园文化展示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展示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音乐会、舞蹈表演、戏剧演出等艺术活动,让学生接触和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其次,校园文化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创意设计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造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最后,校园文化展示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具有积极影响。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文化交流活动、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让学生与外界进行有效的互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交能力。

同时,这些活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展示校园文化的实施方法要实施有效的校园文化展示,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体性。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和参与文化展示活动,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激发了他们的潜力,培养了他们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其次,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校园文化展示可以涉及各个学科的内容,例如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

学校可以组织跨年级、跨专业的合作,让不同领域的学生共同参与,丰富了文化展示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了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

再次,注重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学校可以与各种社团、企业、艺术团体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文化展示活动。

通过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让他们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校园视觉图像文化的规范与自由——校园视觉图像文化的力场

校园视觉图像文化的规范与自由——校园视觉图像文化的力场

定 总 能 保 持 其 强 度 ,如 果 超 过 某 个 限度 ,力 度 反 而 锐 减 。
当 视 觉 图 像 大 到 成 为 背景 的 时 候 , 其 视 觉 力 的 强 度 就 会 锐
校园建筑、雕塑、体育设施、亭桥风景小 品、绿化 等相对变 化不频繁的视觉 图像文化 ; 而校园动态视觉图像文化是指师 生服饰文化、各类运动和演艺活动、校园促销展位、校 园招 贴海报等变化较为频繁 的视觉 图像符号文化 。 那么 , 静态视 觉 图像文化是根据塑造校园文化理念的重要表达 内容 ,通 过对静态视觉 图像文化的塑造与表达 , 潜移默化地对生活在
样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说 ,这 里 所 说 的 “ ”实 际 是指 视 觉 图像 力 文化所形成的 “ 觉心理的力” 视 ,通 常 简 称 为 “ 视觉 力 ” 。就 像 你 要 休 息你 会 想 到 宿 舍 , 下班 了你会 想到 回家 一 样 。由 你 于 视 觉 心理 的力 是 视觉 图 像 强 度 表现 , 就是 目标 图像 与周 也
我们把校园视觉 图像文化 分为静态 视觉Fra bibliotek图像文化和动
态 视觉 图像 文 化 。 园静 态 视 觉 图 像文 化是 指 : 志 、 训 、 校 标 校
骄 傲 、或 自豪 、或仅 仅 就 是 对 学 业 的记 忆 ? 每每 看 见 毕 业 的 学 子 们 网上 疯 传 各 个 高校 毕业 生们 的 毕 业 创意 留影 时 , 我搜
化 ,从 而解读 校 园视 觉图 像 文化 的规 范 与 自由 。 关 键 词 :校 园视 觉图 像 文化 ;静 态视 觉 图像 文化 ; 动态 视 觉 图像 丈化 ; 视 觉 场 中图 分 类号 :J 2 55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7 - 2 9 (0 )1- 14 0 63 2 1 2 1 1 0 0 0- 2

舞龙文化在我国校园文化中的发展与传播

舞龙文化在我国校园文化中的发展与传播

舞龙文化在我国校园文化中的发展与传播【摘要】舞龙文化在我国校园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与现代校园文化相融合。

在校园中,舞龙表演形式多样,舞龙团队不断发展壮大,表演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不同途径和策略传播舞龙活动,校园文化得到拓展。

未来,舞龙文化在校园中的发展趋势将更加繁荣,舞龙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也日益凸显。

舞龙文化的发展需要更多学校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呈现出多元化、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舞龙文化、校园文化、传统与现代、表现形式、团队组建、影响、文化建设、传播途径、发展趋势、未来发展方向、意义、价值。

1. 引言1.1 舞龙文化在我国校园文化中的重要性舞龙文化在我国校园文化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舞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是我国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校园中推广和传承舞龙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舞龙文化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舞龙表演需要团队合作和默契,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舞龙文化还蕴含着民俗传统和民间信仰,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信仰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舞龙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和发展不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也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1.2 舞龙文化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意义舞龙文化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意义在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也能够使传统文化得到更新和活力。

传统舞龙表演经过现代的改良和创新,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使传统文化更富有活力和吸引力。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也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打破时空的界限,让传统文化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得以传播和发展。

舞龙文化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意义还在于激发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参与,让他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培养他们对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从而推动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和传承。

幼儿园校园风采:文化传承与传播文案

幼儿园校园风采:文化传承与传播文案

幼儿园是孩子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也是他们接触社会和文化的最初阶段。

在这个关键的成长期,幼儿园的校园风采对孩子们的文化传承和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校园风采在文化传承与传播方面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校园文化的特点1. 欢乐活泼的氛围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天地,校园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欢乐活泼的氛围。

孩子们在校园中通过游戏和各种活动来学习,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这种氛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团队精神。

2. 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幼儿园教育强调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来传达知识和文化。

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为文化传承和传播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二、校园文化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1. 塑造身心健康的个体校园文化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于塑造身心健康的个体。

在欢乐活泼的校园氛围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他们健康成长的基础。

2. 培养文化自信和自觉校园文化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还在于培养文化自信和自觉。

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下,孩子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化元素,通过参与传统节日、学习神话故事等活动,潜移默化中树立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三、校园文化对文化传播的影响1.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对文化传播的影响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

幼儿园通过举办各种节日庆祝活动、文化艺术表演等形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感受文化,传播文化,增强文化交流。

2. 积极引导家庭参与校园文化对文化传播的影响还在于积极引导家庭参与。

幼儿园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方式,让家庭更加了解校园文化,增强家庭对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视,形成家校合力,共同推动文化的传播。

在我看来,幼儿园校园风采的文化传承和传播是十分重要的。

它不仅影响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更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校园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才能让我们的文化在新一代人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校园文化意象的表达与传播
浅析校园文化意象的表达与传播
【内容摘要】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文化环境。

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化需要借助于一些具体的审美意象。

河套学院依据独特的地理优势浸透着河套文化,文章以河套学院“阴山岩画”“盆骨雕塑”“九曲黄河”等文化意象的表达与传播,诠释了校园文化的精神魅力。

【关键词】文化自觉审美意象校园文化文化传播
《周易?系辞上》言:“立象以尽意”。

《论衡》则曰:“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

”①这便是最初的“意象”。

“意象”作为审美术语,是艺术家感情外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它引导着艺术家的创作倾向,负载着鲜明的主体思想情感。

一些意象往往因灌注了久远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了深厚的传统理念,而具有新的审美内涵。

大学校园里的许多意象,无论是制度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

本文仅就河套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营造的传统文化意象加以阐述。

一、以“阴山岩画”为标志的校园布局彰显河套文明的地域风貌
阴山岩画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河套学院因其地理优势,成为研究阴山岩画的前沿基地。

基于此,河套学院在校园设计与布局上突出了“阴山岩画”这一文化意象。

校园内山石景点的装扮,鲜花、芳草、绿树的栽培,图画、文字的镶嵌,都是以缩小化的阴山岩画为特征,在精神层面突出了生命性与艺术性。

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说:“一种文化就像是一个人,是思想和行为的一个或多或少贯一的模式。

每一种文化中都会形成一种并不必然是其他社会形态都有的独特的意图。

”②河套学院所选取的岩画图像既具有代表性,又内容丰富,有人物、动物图像;日、月等天体图像;狩猎、祭祀、战争等人类生产、生活图像。

这些图像中奔跑的山羊、飞驰的野马、威风的猛虎、肥硕的群鹿、矫健的雄鹰、骑马的猎人、虔诚的巫师、舞蹈的人群、坚定的指挥者,仿佛一个个跳动着的鲜活生命,既代表了北方游牧民族“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又表现出人们对生殖的好奇和对神灵的虔诚,是先民复杂的意识、心理和情感的外露。

这些图像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的感情,既有喜爱、依赖和崇拜,又有敬畏、恐惧和诅咒,反映了北方民族长期以来的生存方式、智慧思考与艺术审美。

如在乌拉特后旗巴日沟一块巨石上发现的雕刻于青铜时代的“群虎图”,有6只猛虎及作为点缀的羊、鹿、
驼和人等,图画内容对比鲜明、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刻画有力,超越了魏晋南北朝时山水画的“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的不协调的艺术审美观。

“群虎图”被完整地摹刻在河套学院图书馆门前,每每令观者驻足流连。

二、以“傲骨凌风”为主题的校园雕塑表现对原始生命的敬畏
校园雕塑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明或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一定的艺术造型,代表或突出某一精神特质。

当今国内外各大学都特别注重校园雕塑的研究与设计,力图展现本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校园雕塑取材对象亦是千姿百态,或为人物纪念、历史发展,或为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但都注重突出其寓意性和人文精神。

河套学院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虽没有百年名校的积淀,缺少硝烟战火的洗礼,却拥有取之不尽的地缘文明,即北方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点。

因此,河套学院校园雕塑的设计者张永胜教授独出心裁,设计出以“傲骨凌风”命名的校园雕塑。

它以人类的盆骨为主要造型,黑色、粗犷、厚重、神圣、质朴,令人顿生敬畏之感。

张永胜教授介绍说:“它的寓意指人类自身的坚强与骄傲,表现河套地区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融,代表这一地区特有的审美素质,更表明人类在耸立的自然状态下对自身的尊敬。

”但笔者以为其精神意蕴还有更深更广的人文内涵。

一方面以“傲骨凌风”命名的校园雕塑,是远古生殖崇拜的再现。

法国哲学家享利?柏格森在《创造进化论》中说:“知性围绕着生命运动,同时尽量为生命设立许多外在规定,不是深入到生命内部,而是引向自身。

只有直觉才把我们引入生命深处。

”③就是说撇开所谓理性的束缚,去直面人类的内心深处,探寻生殖的原生态。

生殖崇拜是先人原始生命意识的具象化,更是人类自我意识和对生命现象认知的理解投射,它是超现实的,又是鲜活的。

“傲骨凌风”使人对生命现象更加敬畏,它从主体与客体相互依存的关系出发,来感知人的生命与自然界生命的统一,如同动植物的生息繁衍与人类的生息繁衍皆源于同一源泉。

另一方面,“傲骨凌风”是北方民族乃至中华民族的不屈灵魂与有容乃大美德的缩影。

“傲”者,骄傲、倔强。

傲骨是高傲不屈的风骨,“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从远古洪荒时代的自然灾害到近代倭寇入侵,中华民族历经沧桑,饱经风霜,仍然坚定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靠的就是不屈的灵魂和有容乃大的美德。

三、以“九曲黄河”为图案的校徽诠释人类文明的进程
校徽是借助象征性的艺术图像,将一定的色彩、
文字有机组合,形成富有特定文化意蕴的图形,以诠释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

古今中外的知名大学无不以独具特色的校徽彰显其办学风格和人文气息,如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

我国最著名的大学校徽当属1000多年前宋真宗给“岳麓书院”亲笔题名的匾额,而现代化大学校徽比较著名的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河套学院在建校之初,依托地方特色设计出了自己的校徽。

河套学院的校徽以白色和绿色相间,中间白色的图形酷似太极图,“河套学院”四个字分别用蒙、汉、英三种文字表达。

整个图形画面和谐,颜色对比分明,特别是中间的太极图呈现出一种流动感。

河套学院校徽对于教育特色的诠释,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升华,展示出代表人类文明进程和文化发展的百折不挠的黄河文化。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形成于距今115万年以前的更新世,从诞生起,黄河就作为母亲河滋养着中华大地上无数的生命,孕育着黄土地的文明。

距今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炎黄子孙。

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黄河将中华民族带入了文明的历史进程,历经夏、商、周等朝代,上古时期的高度文明一直繁衍在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的生命体具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形态、生命周期和生命力。

黄河从源头卡日曲一路蜿蜒,聆听着黄土高原的
歌声,承载着黄河纤夫的脚印,越高山,穿沙漠,入草原,带来了伏羲八卦和成熟的太极图。

黄河用奔腾不息的生命活力催生了黄河文化,发展了中华文化,给予华夏儿女无穷无尽的审美情怀。

黄河九曲十八弯,在阴山南麓放慢了脚步,因为这里有“八百里河套”。

河套地区是北方游牧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的交汇融合点,更是“草原丝绸之路”北段的中转站,在驼铃声中沟通中西,王昭君更是从这里出塞,留下千古和亲的美名。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④学习与研究历史可以使人总结历史经验,反思历史教训,发现历史的发展规律。

河套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进一步证明了这里原本就是八方辐辏之处,而绝非四塞之地。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黄河是河套地区的生命之源、智慧之源和文化之源。

河套学院则是河套地区的文化之眼、智慧之眼,更是探索之眼。

它求知论英雄,引领八方学子;放眼看世界,追寻四海文明。

结语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谓:“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

”⑤大学校园里美丽的山水景观与充满人文气息的审美意象相结合,正是独特大学精神的深刻体现。

每一所独具特色的大学,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复旦大学都在历史的积淀中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

河套学院以特有的校园环境、独特的校园雕塑和灵动的学校校徽在前进、发展中展示着学院的精神,谱写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瑰丽篇章。

(注:本文为河套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文化自觉视野下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编号:HTXYSQ13002)
注释:
①王充,论衡?乱龙篇[M].中国书店,1991:9.
②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三联出版社,1988:48.
③享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138.
④刘?d.旧唐书?卷七十一[M].中华书局,1975:96.
⑤王中.艺概笺注[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264.
作者单位:河套学院
(责任编辑:王文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