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脱毒小薯扩繁技术研究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摘要:本文将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总结为:深耕整地,配方施肥,选用良种,播前催芽,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管理,适时收获,分级贮藏9个方面。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马铃薯是用块茎种植的无性繁殖作物,生长期间容易被侵染造成病毒性退化,并常受晚疫病、环腐病等多种病害侵袭。
特别是病毒性退化,成为各地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威胁。
为解决这一问题,科研工作者将退化了的马铃薯通过茎尖剥离、组织培养和病毒检测等手段,有效脱除病毒,获得试管苗,脱毒苗经无土栽培,隔离繁殖生产脱毒微型薯,微型薯在高海拔、冷凉隔离条件下,进一步繁殖生产种薯。
脱毒技术是马铃薯增产的有效途径。
脱毒种薯推广种植后,表现为生产势强、植株健壮、叶色浓绿、薯块大、商品性状好,产量较未脱毒种薯提高30 %~50 %。
现将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深耕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肥力中等偏上的川台旱地。
马铃薯忌连作,以豆类、禾谷类等茬口为好,并与3年以上没有种植茄科作物的轮作。
前茬作物收后及时深耕灭茬,耕深25~30 cm,耕后耙耱保墒,做到表层疏松、地面平整。
2配方施肥播前一次性施足底肥,以便马铃薯根系充分发育和不断提供植株所需养分。
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使用氮磷钾肥。
一般施优质腐熟农家肥60~75 t/hm2,过磷酸钙600~900 kg/hm2,尿素150~225 kg/hm2,硫酸钾225~300 kg/hm2。
3选用良种只有良种脱毒,才能使良种高产得到保证。
陇东地区一般选用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宁薯5号、宁薯8号、渭薯8号、克新1号、陇薯4号、陇薯3号等脱毒良种。
繁殖原种时,选用原原种作种。
繁殖一级种子时,选用原种作种。
4播前催芽春薯催大芽播种比不催芽可增产10 %以上。
催大芽要求播种的整薯芽长2~3 cm。
整薯播种可避免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害通过切刀传病。
整薯播种的薯块不宜太大,否则用种量大,不经济,一般用10~20 g小种薯即可。
山西马铃薯脱毒微型薯高效繁育技术

留苗宜密。对实行等行距或宽窄行 种植 的地块 , 一般 留单 株 , 缺 苗 穴 就 近 留双 株 ; 对 采 用 大 垄 双株 种 植 的 ,
一
5 . 6 适时晚收
冀北 山区春玉米适宜收获时问在 9 月
般 每穴 留双株 , 缺 苗 的就 近穴 留 3株 。 根 据 土 壤板 结 、 杂草 生 长 和苗
了山西马铃薯脱毒微型薯高效生产技术 , 希望对 广大
马铃 薯脱 毒种薯 繁 育单位 和农 户起 到帮 助作 用 。
1 生产 准备
1 . 1 生产 环境 及 设施 生产 设施 周 围在一 定 范 围内不
应种植易诱蚜 的作物和茄科作物。微型薯利用温室和
大 棚 进 行 生 产 。温 室 和 大棚 用 孔 径 0 . 2 4 7 mm ( 6 0目 ) 尼龙 筛 网( 即 防虫 网 ) 与外 界 严 格 隔离 , 同 时配 备 遮 阳 网及 塑 料 棚 膜 。在 网室 和 网棚 入 口处应 建 缓 冲 间 , 并 设 置 消毒池 或放 置消 毒垫 。
实 用 技 术
呻 阙 种业
山西 马铃 薯 脱 毒 微 型 薯 高 效 繁 育技 术
王拴 福
( 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 , 太原 0 3 0 0 0 6)
微 型 薯 是 马铃 薯 脱 毒 种 薯 繁 育 的最 基 础种 薯 , 微 型 薯繁 育 的数 量 多少 、 质量 高 低 , 关 系到 了下 一代 种 薯
期 以前 ( 大 多数 杂草 出齐 时 ) , 用4 8 %玉 草灵 、4 %玉农
中旬( 玉米 7 - 9 片叶时 ) , 每h m 用金得乐 4 5 0 m L , 兑水
马铃薯脱毒及脱毒种薯繁殖技术-精品文档

马铃薯脱毒及脱毒种薯繁殖技术一、脱毒马铃薯的增产效果及特点1、增产效果同样的品种,经过脱毒和隔离繁殖后,其结果明显不同。
脱毒后的品种植株生长健壮,产量显著增加,其增加幅度要比脱毒前至少增产30%~50%,甚至成倍增产。
退化越严重的品种,脱毒后增产效果越明显。
2、增产的原因脱毒后的马铃薯,摆脱了病毒对植株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干扰,恢复了该品种原有的生长发育特性,同时也恢复了其增产潜力,因而植株生长旺盛。
据测定,脱毒后的马铃薯,其植株叶绿素含量比退化植株增加33.4%,并且光合生产率提高14%-41.9%,植株高度增加50%以上。
3、脱毒马铃薯的特点脱毒马铃薯只是将已经侵染进植株体内的病毒脱除,但不能避免病毒的再侵染。
也就是说在繁殖和生产过程中脱毒马铃薯仍会遭到各种病毒的再侵染而重新退化。
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延缓病毒的再侵染。
脱毒马铃薯是有“有效期”的,过了有效期就应淘汰。
马铃薯繁殖、生产代数越高,再退化的就越严重。
二、脱毒技术1、茎尖剥离方法幼苗材料经过消毒处理后,将其置于解剖镜的承物台上,用左手拿镊子夹住植株,右手用解剖针剥离掉植株生长点的小叶片和叶原基,最后只保留一个生长点,这个生长点是带一个叶原基的,大小约为O.1~0.2mm。
然后用解剖针把生长点“切”下来放在培养基上,封严瓶口放于培养室内培养。
2、茎尖培养方法采用Ms基本培养基,每升添加6-BA 2mg NAA 0.5mg,盐酸吡哆素0.5mg,甘氨酸2mg,盐酸硫胺素0.4mg,烟酸0.5mg,生物素0.05mg,肌醇100mg。
温度和湿度是茎尖的主要培养条件,温度23~25℃,光照强度是3000~4000勒克斯,且光照时间为每天16小时左右。
经过30~40天的培养茎尖便有明显的增长。
大约3~4个月后就能长成小植株。
3、病毒检测病毒检测的目的,是鉴定所获得的试管苗是否将所有病毒完全脱除。
病毒检测方法有生物学和血清学两种。
目前,血清学方法应用比较普遍的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

1 d 浇足水分遥
2 移栽
2.1 移栽苗标准
苗龄 25 耀 30 d袁苗高 5 耀 7 cm袁茎粗 0.6 耀 0.8 mm袁叶
片数 4 耀 5 片遥
步
行
2.2 移栽管理
适
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移栽前袁将培养瓶渊不开口冤移至有遮阳网的温 能
室中炼苗 5 d遥 移栽时从培养瓶中取出脱毒苗袁于清
使 大
水中轻轻洗除根部的培养基袁 置于 100 mg/kg 奈乙
[1]李灿云袁谢学林.在北疆种植包蛋春麦是解决棉粮倒茬的一 条新途径[J].新疆农垦科技袁1996渊1冤院16-18.
20 1 4窑1 0
9
作物栽培 ZUOWUZAIPEI
压实基部蛭石袁浇透定根水遥 3 定植期管理 3.1 水肥管理
幼苗定植后喷水袁苗床加盖薄膜以保温尧保湿遥 以后每 3 ~ 4 d 揭开拱棚膜补水 1 次袁15 ~ 20 d 后揭去 薄膜袁去遮阳网袁并随水喷施尿素 1 kg/667 m2袁磷酸二 氢钾 1 kg/667 m2遥 3.2 温度管理
种薯贮藏期间应翻拣 1 耀 2 次烂薯袁 储藏期间 要保证种薯正常生理所需的条件袁确保种用品质遥 参考文献
[1] 李 晓 莉 . 马 铃 薯 脱 毒 种 薯 繁 育 技 术 [J]. 农 业 科 技 与 信 息 袁
2012渊9冤院7.
脑 更
酸中浸根 10 s袁按株距 7 cm袁行距 7 cm袁进行栽植袁
年 轻
定植深度以瓶苗露出床面 1 ~ 2 片叶为宜遥 栽植后 宗
月 19 日袁灌浆期 5 月 26 日袁完熟期 6 月 30 日袁全生 育期 213 d 左右袁 比常规小麦成熟期提前 7 d 左右袁 从而可有效保证复播玉米的播种期袁 为复播玉米高 产奠定基础遥 参考文献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技术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技术微型薯是利用脱毒苗或试管薯在防蚜温室或网棚中繁育的小型种薯(即原原种),微型薯是种薯繁育的核心种,生产多少、质量优劣都关系到合格种薯生产的数量和质量。
1脱毒种苗选择生产微型薯种苗要求叶片3叶以上,长度5cm,无污染,在自然光照下打开器具盖锻炼4~6d后移栽。
2生产方式及措施2.1生产方式2.2生产措施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目前主要采取无土栽培的有基质栽培。
基质:蛭石、泥岩土、珍珠岩、森林土、无菌细砂,通过多年的实践,大规模使用蛭石。
蛭石要求pH2。
保湿:将移栽于蛭石的脱毒苗用小拱棚覆盖,苗成活后去掉小拱棚(5~8d)。
保湿阶段不能使蛭石干涸,湿度应达到100%,温度25~28℃,若温度高于30℃则会产生烧苗现象。
浇水:保湿阶段结束后要及时浇水,整个生育期含水以50%~60%为宜(将蛭石用手捏,蛭石不能成块但不出水)。
浇营养液:无土栽培的有基质栽培生产微型薯,通常使用的每升营养液的成分为:KH2PO4 0.50g,NH4NO3 0.31g,MGSO4·2H2O 0.50g,Fe盐0.03g,6~7d浇1次,每次浇量以1.50~2L/m2为宜。
喷农药:微型薯整个生育期要及时防治病害,特别是真菌病害。
农药每周喷1次,多种农药交替使用。
对已生产过一次微型薯的地块和再次利用的蛭石必须注意细菌性病害的防治。
其防治措施是将1 280 ~1 300万单位的医用青霉素对水10~15kg,并与1%的高锰酸钾混合,喷洒于铺平的蛭石中,然后用水浇透,使一部分药剂进入土壤,并在苗子保湿期再用医用青霉素喷1次。
管理:待幼苗长到7~8叶时,培蛭石1次(厚5~6cm),注意防止病源的侵入,特别是病毒的侵入,严格控制带病植物带病虫进入温棚,棚内禁止吸烟。
收获及保存:待80%的薯块长至1.50g以上时及时收获。
微型薯收获后应及时晾晒,并喷洒真菌和细菌农药1次,待表皮无水分后入窖贮藏。
窖温以1~10℃为宜,湿度以50%~80%为佳。
脱毒马铃薯种薯扩繁实验示范栽培

马铃薯脱毒技术能够培育出不被病毒感染的马铃薯产品,而种薯扩繁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实现增产增益,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脱毒马铃薯介绍对于传统种植技术的马铃薯来说,其一般都是直接从泥土中挖出进行售卖与食用,这的种植方法会导致马铃薯体内出现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影响食品安全。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农业技术人员开发了脱毒马铃薯技术,即使用物理、生物化学等技术对马铃薯进行净化处理,最终脱去马铃薯体内的病毒与细菌,提高食品安全性。
经过脱毒技术处理之后的马铃薯就能够减少体内病毒,这样的马铃薯经过种植之后甚至能够达到零病毒。
二、脱毒马铃薯种薯扩繁存在的问题经过技术推广与实践之后能够发现,当地很多示范农户对于脱毒马铃薯的认知不足,并不能够很好的区分种薯和商品薯,在种植过程中往往采取相同的种植技术与方法,这样就导致脱毒种薯在切块种植的过程中因切口而感染病毒,难以保持脱毒效果。
其次,对于我国很多贫困偏远的山区,相关部门并未建立严格的检测体系,这样就会影响种薯引种试验的结果。
即使已经使用科学的手段彻底脱毒,但最终种植出来的马铃薯品质与产量都有所下降,严重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
三、脱毒马铃薯种薯扩繁技术实验示范1、种薯扩繁实验体系要想开展脱毒马铃薯种薯扩繁试验,首先应该明确扩繁试验体系的结构,该体系主要由“脱毒中心”和“制种示范户”构成。
经过实践探究能够知道,这样的实验中心体系能够有效降低中间环节的费用,进而节省种植成本,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示范种植体验。
通常情况下,“脱毒中心”是由当地农业科研单位以及农技推广中心成员构成的,主要的工作职责为马铃薯的引种、鉴选、脱毒、检测和快繁。
而“制种示范户”则是通过合理补贴农户的方法,使农户按照脱毒马铃薯种薯扩繁的要求进行马铃薯重视,培育出优良的种薯,同时使用“循环曲剪快繁技术”生产出大量的满足市场需求的商品薯用种。
2、实验示范内容①脱毒马铃薯获取在种植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首先需要根据网棚与地膜的规模建立防虫网棚床,同时使用药剂处理苗床,往其中填充经过灭菌处理的基质,之后再将其进行推平,最后进行浇水处理。
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高效快捷低成本繁育技术的研究

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高效快捷低成本繁育技术的研究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由于病毒感染的广泛存在,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高效快捷低成本的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的繁育技术非常重要。
目前,国内外已经发展出多种马铃薯脱毒技术,如离体培养、热疗法、化学药剂处理等。
但这些方法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等问题,难以在大规模生产中应用。
1.微型种薯繁育技术微型种薯是指带有较少或无病毒的小型马铃薯种薯。
其主要优点是能够大规模生产,占用土地少,易于运输和储存。
因此,研究微型种薯繁育技术非常重要。
现有的微型种薯繁育技术主要包括离体培养技术和组培技术。
离体培养技术是将马铃薯组织放置在培养基上,经过生长、分化和再生等过程产生微型种薯。
组培技术是将马铃薯组织放置在液体培养基中,不断对其进行筛选和培养产生无菌微型种薯。
2.马铃薯脱毒技术马铃薯脱毒技术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去除马铃薯中的病毒。
现有的马铃薯脱毒技术主要包括热疗法、化学药剂处理、短期培养等。
其中,热疗法是将马铃薯放置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处理,以达到消除病毒的目的。
化学药剂处理是利用化学药剂对马铃薯进行处理,消除病毒。
短期培养是将马铃薯繁殖出来的植株进行短期培养,使其脱离病毒源,再生产无菌种薯。
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繁育技术是将微型种薯和马铃薯脱毒技术相结合,繁育出无菌微型种薯。
其主要优点是成本低、效率高、繁殖规模大、易于储存和运输等。
具体繁育过程如下:首先通过组织培养产生微型种薯,再将微型种薯进行热疗、化学药剂处理或短期培养,去除其中的病毒。
然后将脱毒后的微型种薯进行扩繁,最终产生一批无菌微型种薯。
总之,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繁育技术的研究将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解决马铃薯病毒感染带来的问题做出贡献。
马铃薯脱毒快繁与微型种薯生产技术

克 新 1 大 田生产 薯块 。 号 22 茎尖组 织培 养基 的选 用 .
3 %食用 白糖+ 脂 粉 7r p 琼 L,H值 58~6 , C . . 一般 4周 0 转接一次 , 繁殖 系数 4~7 。经 试 验 , 培养 最适 温 度 为 2 3~2 c 4 o ,光 照强 度 10 5 0~2 0 ,每天 光 照 时间 0 0l x 1 。 了降低 马铃 薯试 管 苗快繁 成本 , 们用 卡拉 胶 6h 为 我
病毒 检测 方法 有多 种 , 如生 物学 测定 法 、 酶联 免疫 吸 附法 ( LS 、 E IA) 植株 直接 测定 法 。我们 采用 的是 酶联 免疫 吸 附 法 ( LS , 据检 测 结 果 , E IA) 根 将含 有 病 毒 的株
系淘 汰掉 , 留下 完全不 含 病毒 的株 系 , 样 即获得 了 保 这 脱 毒 马铃薯 基 础材料— — 马 铃薯脱 毒 试管 苗 。 马铃 薯茎尖 脱毒 成 功率 的高低 ,除受茎 尖 大小 影 响之外 , 还受 人员 操 作 因素 的影响 。一 般来讲 , 剥离 的 茎 尖越 小 , 带病 毒越 少 , 所 获得 无病 毒植 株 的机会 就越
2 马 铃薯 的脱 毒 方 法
高, 但培 养越 困难 ; 体茎 尖越 大 , 离 虽成 活率提 高 , 但脱 毒效 果 降低 。 想 的茎尖 大小是 01~02m 带有 一 理 . . m, 二个 叶 原基 。根 据资料 介 绍 , 正 常情况 下 , 在 离体 茎尖 脱 毒 成 功 率 一 般 在 4 一5 % %之 间 。我 们 的试 验 也 证 明, 随着 技术 人员 操作 的逐 渐熟 练 , 脱毒成 功 率也 将逐
代 替 了琼脂 粉 , 白糖代 替 了蔗糖 , 用 纯净水 代替 了蒸 饮 馏 水 ,结 果 单 株 成 本 降 低 3 .% , 总 成 本 降 低 约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