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物理第6章力与运动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鲁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第6章 力与运动本章高效整合课件 鲁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6章 力与运动本章高效整合课件 鲁科版必修1
解析: 取足球为研究对象,它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 G= mg,方向竖直向下;墙壁的支持力 F1,方向水平向左;悬绳的拉力 F2, 方向沿绳的方向.这三个力一定是共点力,重力的作用点在球心 O 点, 支持力 F1 沿球的半径方向.G 和 F1 的作用线必交于球心 O 点,则 F2 的作用线必过 O 点.
解析: 对猫和杆受力分析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答案: M+ M mg,方向竖直向下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方法 1.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 要想了解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必须分析受力情况、产生的加速度及达到的 速度,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步步分析,才能得出结论,特别是有些稍难的题目, 不用此种方法很难求解.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决定了其加速度的方向,合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式为 F =ma,只要有合力,不管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都有加速度.只有合力为零时, 加速度才能为零,一般情况下,合力与速度无必然联系,只有加速度才与合力有 必然的联系.
(2)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描述了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明确了质量是物体惯性大 小的量度.
(3)公式 F=ma 这种形式只对应国际单位制,即 F、m、a 分别用 N、kg、m/s2 作单位时,k=1,才能写成简化式.
(4)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的两类问题:一是根据已知受力情况,研究物体的 运动情况;二是根据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未知力.无论哪种情况,都要先对 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利用力的正交分解 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物体所受的合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式,建立物体的加速 度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②分解加速度不分解力,此种方法以某个力方向为 x 轴正方向,把加速度分 解在 x 轴和 y 抽上.方程为 Fx 合=max,Fy 合=may.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6.1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51张)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6.1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51张)

物理
第6章
力与运动
学习目标 基础导学 疑难突破 典例精析 易错辨析 随堂演练 课时作业
必修1
4.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规律,也无法用实验验证,它是 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丰富的想象而推理 得出的一条理想条件下的规律.
物理
第6章
力与运动
学习目标 基础导学 疑难突破 典例精析 易错辨析 随堂演练 课时作业
物理
第6章
力与运动
学习目标 基础导学 疑难突破 典例精析 易错辨析 随堂演练 课时作业
必修1
第6章
力与运动
物理
第6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力与运动
学习目标 基础导学 疑难突破 典例精析 易错辨析 随堂演练 课时作业
必修1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物理
第6章
力与运动
学习目标 基础导学 疑难突破 典例精析 易错辨析 随堂演练 课时作业
物理
第6章
力与运动
学习目标 基础导学 疑难突破 典例精析 易错辨析 随堂演练 课时作业
必修1
3.正确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纠正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明确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所描述的物体不受 外力的状态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其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相同,因此.物体在某方向上不 受外力或在某方向上受平衡力作用时,该方向上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答案:
ABD
物理
第6章
力与运动
学习目标 基础导学 疑难突破 典例精析 易错辨析 随堂演练 课时作业

物理:6.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鲁科版必修1)

物理:6.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鲁科版必修1)


C.落在手中
小结: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的发展历程 年 代 代表人物 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
2000年前 亚里士多德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古希腊 17世纪 伽利略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意大利 1687年 英国 牛 顿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静止状态(惯性),直到有外力迫使 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力与运动关系的几种看法:
——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 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
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
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 方向 。
力与运动关系的几种看法:
4.牛顿的观点(1687年英国)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
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著名 的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⑴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⑵指出了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 ——正应为如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请根据实际经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书本放在讲台上处于静止状态,怎样才能让它运动?
2.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推车,怎样才能让它运动起来?
3.行驶中的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将作怎样的运动?
【经验结论】
1.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能运动。 2.运动的物体失去了力的作用运动就不能继续下去。 【问题】
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回答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不是维
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那么,如何定量地回答力和运动的关系呢?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
伽利略理想实验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⑴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一条实验定律,它是牛顿以伽俐略的理想实 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之丰富的想象而提出来的 ⑵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 或静止。 所以说: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品质课件PPT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品质课件PPT

对成本的节约。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过去的习惯,决定今天的你,所以,过去的懒惰,决定你今天的一败涂地。让我记起容易,但让我忘记我怕我是做不
到。不要跟一个人和他议论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不管你认为他有多可靠。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
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百学须先立志。天下大事,不立志,难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
人,心胸要宽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真正努力精进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
三、惯性与质量
一切物体都有保 持原来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的性质,我 们把这种性质叫 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又 叫做惯性定律。
说明:
(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 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 (3)惯性不是力。
(4)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惯性 大小代表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我爱你、又不是说我只爱你一个。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删掉了关于你的一切,唯独删不掉关于你的回忆。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别放弃,相
信自己,你可以做到的。、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标,去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
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做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其所有过的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人生最美的是过程,最难
的是相知,最苦的是等待,最幸福的是真爱,最后悔的是错过。两个人在一起能过就好好过!不能过就麻利点分开。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下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

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 6.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22张)

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 6.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22张)

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
态为止。
2 反映
⑴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 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⑵ 物体不受外力 (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在初中我们已经知 道牛顿第一定律又 叫惯性定律,观看 影片后回答:什么 叫惯性?惯性有什 么样的特点?
1 定义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 特点
⑴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⑵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 么状态,都具有惯性。
1 定义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 特点
⑴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⑵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 么状态,都具有惯性。
除非物体受到外力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 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3、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 止。 4、对比三个人的观点,他们都是叙述力和运 动关系的,谁的更全面?
既然牛顿第一定律是 最完善的,那么它从哪 几个方面阐述了力和运 动的关系?
在车辆前排乘坐的人 然减速,乘客由于惯性将
必须系好安全带。请
会撞在前面而造成危险, 系上了安会带就可以靠安
从物理学的角度加以 全带的拉力而随汽车一起
说明。
减速,避免危险。
2、如图,离开 喷泉口的水,为 什么还会继续向 上运动?
3、如图,撞击锤 子把柄,可以使锤 头紧套在把柄上。
4、有人设想,乘坐气 球飘在高空,由于地 球自转,一昼夜就能 环游世界,这个设想 可行吗?
牛顿第一定律可不可以用实 验来验证?什么时候可以看 作不受力并举例说明。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PT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十九页,共四十八页。
(1)是否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呢?不用力推木箱时, 木箱为什么会停下来呢? (2)如果没有摩擦阻力,也不受其他任何力的作用,运动起来的 木箱的运动状态会改变吗? [要点提示] (1)不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2)如果没有摩擦阻力,也不受其他任何力的作用,木箱将保持 这个速度沿直线永远运动下去.
第十一页,共四十八页。
[要点提示] (1)小于 h. (2)等于 h. (3)能,通过的距离变大. (4)不能.
第十二页,共四十八页。
【核心深化】 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推论:一切运动着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 的时候,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并且一直运动下去. 2.理想实验的意义 (1)伽利略理想实验是以可靠的实验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 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一种科学研 究方法.
第七页,共四十八页。
基础理解 高铁的列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 400 多千米,是世界上最快的火 车.有的同学认为:火车变快了,其惯性变大了,所以难刹车.他 的认识正确吗?
第八页,共四十八页。
提示:他的认识是错误的,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火车提速 后,其质量不变,惯性也不变.
第九页,共四十八页。
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 问题导引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由静止滚下,再滚 上另一斜面.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PT
科 目:物理 适用版本:鲁科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1节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第一页,共四十八页。
学习目标 1.知道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认识的 进程,知道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及 推理方法. 2.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的内容和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知道质量是 惯性大小的量度,体会生活中惯性 的应用与预防.

鲁科物理必修1课件第6章第1节.ppt

鲁科物理必修1课件第6章第1节.ppt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解析:选A.物体的速度大小、方向在任一方面 变化,即指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物体必受 外力的作用,故B、C、D错.A正确.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学案导引 1.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吗?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什么规律? 3.什么是运动状态的变化?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变式训练 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水平固定一密闭的 装有水的瓶子,瓶内有一气泡,如图所示.当 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气泡相对于瓶子怎样运 动?当小车由静止突然运动时,气泡相对于瓶 子怎样运动?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解析:由于水的密度比气泡的密度大很多, 当小车突然停止时,气泡后面的水由于惯性 继续运动,后面留出了气泡的空间,故气泡 向后运动.当小车由静止突然运动时,气泡 前面的水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故瓶子前面留出了气泡的空间,气泡向前运 动. 答案:向后运动 向前运动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精讲精析】 亚里士多德所持观点是“力 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也就是运动必定 受力,不运动则不受力.另外,受力大,运 动快也是其观点的内涵.本题中A、B、C说 法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维持匀速直 线运动,不需要外力,D符合伽利略的观点, 正好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反,所以本题选D. 【答案】 D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想一想 3.为什么机器采用大质量的底座,而歼击机 作战时要减小质量? 提示: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柴油机、电 动机等机器在使用时往往要避免它们发生移 动,所以要增加质量,以增大惯性,而歼击 机在执行战斗任务时,为了使自己便于调节, 灵活机动,就要抛掉副油箱以减小惯性.

新鲁科版必修1高中物理 6.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新鲁科版必修1高中物理 6.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D.不能确定
解析: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大小
与速度大小无关,故 B 的惯性比 A 大,选项 B 正确,选项 A、C、D 都错。
答案:B
)
首 页
探究一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有惯性;受
外力作用时,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而无惯性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
首 页
探究一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第6章
力与运动
-*-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
首 页
学习目标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理想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
容和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
关惯性的现象,知道质量是物体惯
性大小的量度。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思维脉络
HONGNAN TANJIU
(3)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
首 页
探究一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探究二
3.惯性与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判断】 1.任何物体只要运动状态不变,它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 )
2.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物体必受到了不为零的合外力.
( √
)
× )
3.牛顿第一定律是理论推导出来的.(
知识点三 物体的惯性 【情境导学】 如图,在水平轨道上行驶的火车车厢中的桌面上放有一个小球,它能静止
在桌面上,如果小球相对于面向火车前进方向的乘客发生下列运动,试说
第 1节
牛顿第一定律
教师备课参考
|核心素养养成目标|
物理观念 1.体会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不同观点和依据.
2.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及推理方法.
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 4.知道惯性,并会正确解释有关现象.
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
1.通过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分析总结出力与运动的关系,进一步理解牛顿第 一定律.
【思考判断】 1.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 ) )
2.伽利略认为,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它就不能运动.( ×
3.笛卡儿认为若没有力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 √
知识点二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情境导学】 如图所示,将一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最后小车停在了不同
1.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概念的理解.
探寻基本知识 感悟解题规律 测评学习效果
探寻基本知识·树立物理观念
知识点一 力与运动状态 【情境导学】 如图所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
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步骤如下: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2.惯性大小的量度: 质量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思考判断】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 2.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 ) ) )
3.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 √
感悟解题规律·培养科学思维
要点一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 止.不受外力作用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完全不受力作用的物体并不存在.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进行验证,故不是实验定律.在实际问题中 不受外力作用可理解为合外力为零. 2.牛顿第一定律的后半句话“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即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 匀速运动.
(1)请按步骤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的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
程得到的推论?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1)小球从对接的两个斜面的一个斜面上滚下,它将滚到另一个斜面 上,这可以在实验中做到,所以是事实,即为事实②;在实际实验中,永远摆 脱不了力的作用,特别是摩擦力,所以既不能达到同样高度,也不能在水平 面上永不停止地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①,③,④都是推论;在实验中,是将 第二个斜面的倾角逐渐减小直到水平,所以顺序为事实②→推论③→推论 ①→推论④. (2)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 6章
力与运动
2017年四省(市)高一新生教学指导意见 内容与要求 教学建议及说明 注重在机械运动情境下培养学生 (1)通过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等物理核 与物体受力、质量的关系. 心素养,教学中多联系日常生活 (2)理解牛顿运现象、解 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讨 决有关问题. 论,让学生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 (3)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必要性及方法等;通过探究加速 (4)了解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 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学 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会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知识梳理】
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即速度大小改变、速度方向改变和速度大小和方
向同时改变. 2.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外力作用才有 速度 ,要维持物体的运动速度就 需要 外力 . (2)伽利略的观点:维持物体的运动可以不需要外力. (3)笛卡儿的观点: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原来的速度 沿 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 停下来 ,也不会 偏离原来 的方向.
【知识梳理】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直到 有外力 迫 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说明的问题
(1)合外力为零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继续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将继 续以原来的速度做
匀速直线
运动.
(2)任何物体只要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它所受的合外力必然为 零 ;而如果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则物体必定受到 合外力 作用.
水平面上的不同距离处.
问题:(1)小车在斜面上时的合力方向向哪?此时小车做什么运动?小车在 水平面上时的合力方向向哪?此时小车做什么运动?表明力与物体的运动 存在什么关系? (2)三图中,由上到下小车沿水平面运动距离逐渐变远,原因是小车受到的 阻力逐渐减小,可以猜想,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将做什么运动? 答案:(1)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沿水平方向向左;减速运动;力是改变物 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匀速直线运动.
2.通过生活实例进一步体会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 动状态的原因. 3.通过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体会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
2.渗透伽利略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追求科学真理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
明火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小球向前运动时; (2)小球向后运动时;
(3)小球向右运动时;
(4)小球向左运动时. 答案:(1)火车做减速运动. (2)火车做加速运动. (3)火车向左转弯.
(4)火车向右转弯.
【知识梳理】 1.惯性: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 静止 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的性质,物 体的这种性质称为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