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绪论

合集下载

0 绪论(人体解剖学)

0 绪论(人体解剖学)
•10
➢ 内侧——靠近身体正中面 ➢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面 ➢ 桡侧——前臂的外侧 ➢ 尺侧——前臂的内侧 ➢ 近端——四肢的近躯干端 ➢ 远端——四肢的远躯干端 ➢ 腓侧——小腿的外侧 ➢ 胫侧——小腿的内侧
•11
人体的基本轴
垂直轴为上、下方向垂直于水平 面,与人体长轴平行的轴。 矢状轴为前、后方向与水平面平 行,与人体长轴相垂直的轴。 冠状轴也称额状轴(frontal axis ),为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 与前两个轴相垂直的轴。
(一)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
形态结构与功能统一; 有机体局部与整体统一; 有机体变化及与外界环境相统一; 理论联系实际。
(二)学习的基本方法
1. 辩证唯物主义者观点(主张物质是
世界的本原 ,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 物质决定意识 , 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 物论的观点)
2. 熟记术语、概念和名词 3. 注意观察标本、模型、插图 4. 理论联系实际
二、人体组成和分部
细胞: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 组织:许多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细胞间质) 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 器官:几种不同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系统
系统——若干功能相关的器官组合在一起来共同完成某方
面的功能的器官群体。
人体十二大系统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心血管系统
五、人体解剖学的地位和作用
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 恩格斯
1、提供人体解剖学知识 2、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人体形态结构学基础
“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 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
——王清任(清代名医)
医学中1/3以上的名词均来源于解剖学

电力系统分析 0 绪论

电力系统分析  0 绪论
10
2. 3. 4.
变压器的电压等级

升压变压器(例如35/121,10.5/242)
• 一次侧(低压侧)接电源,相当于用电设备, 一次侧额定电压等于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 直接和发电机相联的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压 等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 二次侧(高压侧)接线路始端,向负荷供电, 相当于发电机,应比线路的额定电压高5%, 加上变压器内耗5%,所以二次侧额定电压 等于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110%。
X x1l
G g1l
B b1l
31
2)长线路的等值电路 长线路:长度超过300km的架空线和超过100km的电缆。 精确型 根据双端口网络理论可得:
1 2coshrl 1 Y' sinh rl Zc sinh rl 其中: Z c z1 / y1 r z1 y1
Y’/2
13
四.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1.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抗线圈)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2. 中性点经非线性电阻接地
过补偿(总电流为感性)
Eb
N
欠补偿(总电流为容性)
Ib
Ec
Ia '
Ia
Ea
Ic
14
第二章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一.电力系统中生产、变换、输送、消费电能的四大部
b 大气压力Biblioteka 283.Er Ecr
,得电晕起始电压或临界电压
Dm Dm U cr Ecr r ln 49.3m1m2r lg r r U cr 为相电压的有效值,以KV为单位
4. 每相电晕损耗功率
Pc k c (U U cr ) 2 ( k W / k m) U 线路实际运行电压( k V ) kc 241

熊诗波第0章习题答案

熊诗波第0章习题答案

第0章绪论(本习题解答尚未及验正,如发现错误请告诉老师)0-1叙述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内容。

答:法定计量单位是强制性的,各行业、各组织都必须遵照执行,以确保单位的一致。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并选用少数其他单位制的计量单位来组成的。

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量的单位分别是: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温度—开尔文(K)、电流—安培(A)、发光强度—坎德拉(cd)、物质的量—摩尔(Mol)。

(余略)0-2如何保证量值的准确和一致?答:为了确保量值的统一和准确,除了对计量单位做出严格的定义外,还必须有保存、复现和传递单位的一整套制度和设备。

主要是基准和标准。

基准是用来保存、复现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

它是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准确度的计量器具。

基准通常分为国家基准、副基准和工作基准三种等级。

计量标准是指用于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工作计量器具是指用于现场测量而不用于检定工作的计量器具。

通过对计量器具实施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经过各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量值传递”。

在此过程中,按检定规程对计量器具实施检定的工作对量值的准确和一致起着最重要的保证作用,是量值传递的关键步骤。

(余略)0-3何谓测量误差?通常测量误差是如何分类、表示的?答: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称为测量误差,即测量误差=测量结果-真值根据误差的统计特征,可以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常用的误差表示方法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0-4 请将下列诸测量结果中的绝对误差改写为相对误差:①1.01825447.8V V μ±②(25.048940.00003)g ± ③2(5.4820.026)g cm ±解: ① 测量结果1.0182544V ,测量误差67.87.810V V μ−=×,相对误差:67.8100.000766%1.0182544V V −×= ② 测量结果25.04894g ,测量误差0.00003g ,相对误差:0.000030.00012%25.04894g g= ③ 测量结果25.482g cm ,测量误差20.026g cm ,相对误差:0.0260.474%5.482= 0-5 何谓测量不确定度?国际计量局于1980年提出的建议《实验不确定度的规定建议书INC-1(1980)》的要点是什么?答: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是测量误差量值分散性的指标,表示对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

绪论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练习题及答案

0绪论练习题及答案(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世纪四十年代世纪五十年代世纪六十年代世纪七十年代2.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3.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广义的马克思主义B.狭义的马克思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起义D.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7.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实事求是C.阶级性D.科学性8.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唯心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新陈代谢B.科学性与革命性C.合逻辑性D.与时俱进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C.消灭国家D.消灭两极分化(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文艺复兴思想2.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3.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A.斯密B.李嘉图C.马歇尔D.萨缪尔森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D.费希特5.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历史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是(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9.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A.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B.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C.防止和反对实用主义D.防止和反对经验主义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世纪四十年代世纪五十年代世纪六十年代世纪七十年代2.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3.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广义的马克思主义B.狭义的马克思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起义D.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7.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实事求是C.阶级性D.科学性8.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唯心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新陈代谢B.科学性与革命性C.合逻辑性D.与时俱进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C.消灭国家D.消灭两极分化(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文艺复兴思想2.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3.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A.斯密B.李嘉图C.马歇尔D.萨缪尔森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D.费希特5.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历史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是(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9.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A.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B.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C.防止和反对实用主义D.防止和反对经验主义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三)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现在时代已经变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00 绪论

00 绪论
《人体生理学》
3
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和适应性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一切 生物体所共有的基本生理特征。
4
《人体生理学》
(一)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指机体在生活过程中不断地 摄取营养物质,用以建造自身的结构; 同时,又不断地更新自身各结构成分的 代谢过程。 新陈代谢是生命存在的必需条件,包括 两个基本过程:(1)机体与外界环境之 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2)机体内部的 物质和能量转变。新陈代谢一旦停止, 生命也就终止了。

5
《人体生理学》
(二)兴奋性
生物体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 化时,生物体内部的新陈代谢及外部的表现 都将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称为反应。 凡能引起生物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称为刺 激。 从广义的角度讲,兴奋性就是指生物体具有 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 兴奋性是生物体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是生 物体能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的前提,所以, 兴奋性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性。

13
《人体生理学》
3.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
外来的神经或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 身对刺激发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如 心肌收缩的异长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幅度较小,也不十分敏感, 但对于生理功能的调节仍有一定的意 义。
14
《人体生理学》
(三)调节机制中的反馈作用
在机体机能调节过程中,控制者与被控 制者、调节者与被调节者之间,存在着 环形的闭合联系,即存在着往返的双向 信息联系,受控制者的返回信息影响控 制者的活动,这种作用称为反馈作用或 反馈调节。 受控制者的效应是增强控制者的活动, 称为正反馈;反之则称为负反馈。

19
《人体生理学》

0绪论

0绪论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 建筑结构由水平构件、竖向构件和基础组成。 水平构件包括板、梁等,用以承受竖向荷载;竖 向构件包括柱、墙等,用以支承水平构件或承受 水平荷载;基础用以将建筑物承受的荷载传至地 基。 按照所用的材料不同,建筑结构可分为混凝土结 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类型。
6
0.1 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 (1)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 土结构和素混凝土结构的总称,其中钢筋混凝土 结构应用最为广泛。
26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精品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住建部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
建筑力学与结构 (第3版)
0 绪论
主 编:胡兴福 副主编:武鲜花 主 审:李 辉


1
目 录 0 绪论
0.1 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 0.2 建筑结构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0.3 本课程的任务、内容、学习目标及学习要求
22
0.3 本课程的任务、内容、 学习目标及学习要求
23
0.3 本课程的任务、内容、学习目标及学习要求
建筑结构或构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即承受 荷载后应不致破坏和失稳,变形、裂缝等也不超 过规定的限值,并能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在满 足可靠性的同时,还应具有经济性。可靠和经济 是一对矛盾。 建筑结构设计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在结 构的可靠与经济之间选择一种合理的平衡,使所 建造的结构既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
15
0.2 建筑结构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我国建筑结构领域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1998年建成的矗立在我国上海浦东陆家嘴的金茂 大厦高420.5m,地上88层,地下3层,其高度居 全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三;正在建设的上 海环球金融中心,高492m,共101层,其高度居 世界第一,如图0.1所示。 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土力学》 0 绪论

《土力学》     0  绪论

土力学1绪论《土力学》第1课绪论一、关于土的概念1、土的定义:土是地表岩石经长期风化、搬运和沉积作用,逐渐破碎成细小矿物颗粒和岩石碎屑,是各种矿物颗粒的松散集合体。

2、土的特点:(1)散体性(2)多孔性(3)多样性(4)易变性3、土在工程中的应用(1)作为建筑物地基(2)作为建筑材料(3)建筑物周围环境4、地基与基础的概念(1)、基础:1)定义:建筑物的下部结构,将建筑物的荷载传给地基,起着中间的连接作用。

2)分类:按埋深可分为:浅基础:埋深较小,可采用深基础:桩基础、地下连续墙(2)地基1)定义:基底以下的土体中因修建建筑物而引起的应力增加值(变形)所不可忽略的那部分土层。

持力层:直接与基础接触,并承受压力的土层下卧层:持力层下部的土层2)分类:天然地基:在天然土层上修建,土层要符合修建建筑物的要求(强度条件、变形条件)人工地基:经过人工处理或加固地基:二、与土有关的工程问题(一)变形问题1、意大利比萨斜塔意大利比萨斜塔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就是一个典型实例。

因地基土层强度差,塔基的基础深度不够,再加上用大理石砌筑,塔身非常重,1.42万吨。

500多年来以每年倾斜1cm的速度增加,比萨斜塔向南倾斜,塔顶离开垂直线的水平距离已达5.27m,比萨塔的倾斜归因于它的地基不均匀沉降。

比萨斜塔全景2、苏州市虎丘塔:虎丘塔位于苏州市西北虎丘公园山顶,原名云岩寺塔,落成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悠久历史。

1980年6月虎丘塔现场调查,当时由于全塔向东北方向严重倾斜,不仅塔顶离中心线已达2.31m,而且底层塔身发生不少裂缝,成为危险建筑而封闭、停止开放。

虎丘塔地基为人工地基,由大块石组成,块石最大粒径达1000mm。

人工块石填土层厚1-2m,西南薄,东北厚。

下为粉质粘土,呈可塑至软塑状态,也是西南薄,东北厚。

塔倾斜后,使东北部位应力集中,超过砖体抗压强度而压裂。

3、上海锦江饭店1954年兴建的上海工业展览馆中央大厅,因地基约有14m厚的淤泥质软粘土,尽管采用了7.27m的箱形基础,建成后当年就下沉600mm。

0绪论-文档资料

0绪论-文档资料

先后研制成功高效节能、小巧、性能好的晶闸管、晶体管和场效应管式弧焊
逆变器 它具有更新换代的意义,并正在逐步推广使用。 半导体控制的矩形波交流弧焊电源陆续出现,逐步代替传统式弧焊变压器 它 进一步提高了交流电弧的稳定性,扩大了交流弧焊电源的应用范围。


开发成功与机器人配套使用的弧焊系统。
控制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弧焊电源按照控制技术的分类
(1)机械式控制
(2)电磁式控制 (3)电子式控制 (4)数字式控制 又包括: ①单片机控制; ②PLC/PLD控制; ③ARM控制; ④DSP控制
0.2 各种弧焊电源的特点和应用

弧焊变压器 它把网路电压的交流电变成适宜于弧焊的低压交流电,由主 变压器及所需的调节部分和指示装置等组成。 矩形波交流弧焊电源 它采用半导体控制技术来获得矩形波交流电流,其 电弧稳定性好,可调参数多,功率因数高。

电弧焊接是焊接方法中最主要的一个大类。按其工艺特点的不同,电弧焊大致又 可分为焊条电弧焊、埋孤焊(或称熔剂层下埋弧焊)、氩弧焊、CO2/ MAG/ MIG气 体保护焊(或称气电焊)和等离子弧焊与切割等。 弧焊电源是电弧焊机中的主要部分(核心部分),是对焊接电弧提供电能的一种 装置,它必须具备电弧焊接所要求的主要电气特性。 本课程将对弧焊电源及其控制技术的核心内容给予系统讲述。至于与其配套的其 他设备和附件部分,将在有关课程中进行讲述。
(1) 单旋钮调节 即用一个旋钮就可以对弧焊电压、电流和短路电流上升 率等同时进行调节,并获得最佳配合。 (2) 通过电子控制电路获得多种形状的外特性 以适应各种弧焊工艺发展的需要, 如除常用的平特性、下降特性、恒流特性之外,还可获得多种形状的外特性。 (3) 可以提供多种电压、电流波形 以满足某些弧焊工艺的特殊需要。 (4) 低压小电流引弧 在钨极氩弧焊引弧时,空载电压只有6V或更低,引弧后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贝尔奖
1953年 Watson(美)与 Crick(英)提出DNA分子的双 螺旋结构模型,1962年共获诺贝尔奖。
弗朗西斯· 克里克(Francis H. Crick)
詹姆斯· 沃森(James D. Watson)
Rosalind Franklin (1920 - 1958)
我国生物化学的开拓0.0
葡萄糖脑苷酯酶 人白细胞介素2 α-干扰素 β-干扰素 γ-干扰素 人生长激素 人胰岛素
2.15 0.40 7.00 2.55 0.04 4.50 7.00
Like Software, Biotechnology Will Change the World
1.概念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 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 化规律的科学。
生 物 化 学
化 学
生 物 学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世界语
二.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生命大分子 蛋白质化学

糖类分解代谢 物质代谢 能量的产生和储 藏 大分子前体的 生物合成 遗传信息的存储 传递和表达 糖的生物合成
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世纪
千里之途,始于足下
先学好生物化学
蛋白质研究领域内国际上最具有权威性的综 述性丛书《Advances in Protein Chemistry》第47卷(1995年)发表了美国 哈佛大学教授、蛋白质研究的老前辈J. T. Eddsall的文章“吴宪与第一个蛋白质变性 理论(1931)Hsien Wu and the first Theory of Protein Denaturation(1931)”, 对吴宪教授的学术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该卷还重新刊登了吴宪教授六十四年前关于 蛋白质变性的论文。一篇在1931年发表的 论文居然在1995年仍然值得在第一流的丛
书上重新全文刊登,不能不说是国际科学界
的一件极为罕见的大事。
1976年第一家基因工程技术开发药物的公司建立;
1982年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胰岛素正式生产,推向市场
2002年全球生物技术公司总数已达4284家,美国占34%。
2004 年基因重组生物技术药物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 400 亿美元;。 2005 年市场上的生物技术药物达到 200 种左右,而在研的药物为
600种。
全世界已有2.5亿人使用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
改变花色的转基因矮牵牛花
转基因金大米
导入抗蛾的毒蛋白基因
2001 Venter(美)等报道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草图测序。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20世纪三大科学工程之一。 曼哈顿原子弹计划;
阿波罗登月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

中国科学家完成了1% 的工作,在生命科学高新领
比尔盖茨说: 下一个世界首富必出现于基因领域!
六 课程特点及学习方法
课程特点

内容复杂而抽象 理论性强、概念多且前后交错
学 习 方 法
记忆是学习基础,理解是听课的核心; 预习是听课的前提; 学习基本的专业英语词汇;
善于讲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注重复习和习题的练习; 注重实验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域占有一席之地,已经进入世界前沿科学第一梯队。
这标志着中国在自主创新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就。
2000年6月26日, 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 布莱尔通过卫星向全世界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 已经绘制完毕。 2003年六国科学家提前绘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五. 生物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世界语,是生命世界的ABC。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31元/ug


红细胞生成素
白细胞介素-2
1100元/ug
400元/ug
巨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2000元/ug DNA 聚合酶(taq) 200元/ug
世界主要生物药品年销售额(亿美元)
EPO 抗CD3MAb 凝血因子VIII G-CSF GM-CSF tPA B型肝炎疫苗
生理学
化学
生 物 化 学
生 物 学
细胞生物学
遗传学
生态
人口与粮食 健康与疾病
环境与生态 能源与资源
生物产业的特点
高技术 高投入 高利润 高风险
美Amgen公司,开发上市的EPO(促红细胞生长素)、 细胞集落因子(G-SCF)到1997年的销售额达20亿 美元
生物技术产品的高回报
脂类代谢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氨基酸生物合成 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核酸的生物合成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代谢调控
蛋白质化学 核酸化学
结 构 与 功 能 物 质 代 谢 能 量 代 谢 信 息 代 谢
静态生物化学
酶化学 脂类化学 糖类代谢 脂类代谢
动态生物化学
蛋白质与氨基酸代谢 核酸代谢 代谢调节
三.生物化学与生产实践的关系
衣 食 住 行

工业方面 农业方面 医药工业
四.生物化学的发展史
4000年前的夏禹时代
若作酒醴 尔维曲蘖
生化发展史: (1)静态生化:18世纪下半叶开始,主要工作: 组成、结构、生理功能 (2)动态生化:1930年后研究代谢过程 (3)50年代后:分子 生物学、蛋白质、核酸、 DNA—双螺旋模型—分子遗传学 生化在几十年中飞速发展,在较短年代里集中着大 量科学发现。其中很多都称的上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 里程碑,有划时代的意义。有相当数量的科学家因此 获得
生物化学

诺贝尔奖得主 亚瑟-肯伯格在 哈佛大学百年校庆时说:
所有的有生命体都有一个共同的语言,这 个语言就是化学。
生物化学---生命的化学。
绪 论


一.生物化学的定义 二.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三.生物化学与生产实践的关系 四.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五.生物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六.学习方法
一、生物化学的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