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血 液

合集下载

动物生理学 第四章血液循环

动物生理学  第四章血液循环

2.自律性(autorhythmicity) (1)自律细胞的电位特点 (2)影响自律性的因素舒张期自动去 极化的速度(图) 最大舒张期电位水平(图) 阈电位水平(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上一页
下一页
3.传导性(conductivity)(图)
(1)传导性的特点
(2)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 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 邻近部位膜的兴奋性
上一页
下一页
4.收缩性(contractility)
心肌收缩性的特点:
(1)对细胞外液的Ca2+浓度有明显的依赖 (2)不发生强直收缩 期前收缩或额外收缩(extrasystole) 代偿间歇(compensatory pause)
上一页 下一页
期前收缩:心室肌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一次
额外的(人工或病理)刺激,可产生一次额外的兴 奋和收缩,由于它发生在下一次窦房结兴奋所产生 的正常收缩之前,所以称为期前收缩。
二、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一)心肌细胞的类型及特点 (1)普通心肌细胞 心房肌细胞和心室肌细胞。 特点:富含肌原纤维,具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 性,不具有的自主节律性,是心脏泵血活动的动力, 又称为收缩细胞或工作细胞。 (2)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 包括P细胞和浦肯野氏细胞。 特点:缺乏收缩能力,具有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的能 力,称为自律细胞。构成心传导系统,完成兴奋的传 导功能。
快钠通道,可被河豚毒(TTX)特异性阻断。
Ⅱ. 1期:又称快速复极早期 膜电位由+30 mV迅速降至约0 mV,形成复极1期, 此时快钠通道已关闭,但有短暂的K+外流。复极l 期与0期合称峰电位,历时约10 ms。
Ⅲ. 2期:又称平台期或缓慢复极期 膜电位下降缓慢,膜电位稳定于0 mV水平附近达 100~150 ms之久。主要由慢钙通道开放,Ca2+(伴 有少量Na+)内流和K+外流所形成的离子电流动态 平衡。初期是Ca2+内向离子电流占优势,随着时 间推移K+外向离子电流逐渐增强,导致膜电位缓 慢地变负。

第九版生理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第3节)

第九版生理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第3节)

层流与湍流的对比
泊肃叶定律适用于层流状态。在湍流情况下,泊肃叶定律不再适用
生理学(第9版)
2. 血流阻力
∆P Q = ——— R
8η L R = ——— πr4
阻力来自外摩擦(L,r)和内摩擦(η ),总外周阻力主要来自微动脉
一个器官血流量的多少主要受平均动脉压和血管半径的影响。小动脉和微动脉口径的变化是调节器官 血流量和器官之间血液重新分配的最主要因素
(4) 高血压(hypertension)
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分为原发性高血 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占所有高血压的90%左右。引起原发性高血压
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
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当查出病因并有效去除或
功能特点:运送血液到全身各个器官
生理学(第9版)
3.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precapillary resistance vessel)
结构特点:包括小动脉和微动脉,管径较细,对血流的阻力较大;管壁血管
平滑肌含量丰富 功能特点:机体调节器官血流量和器官之间血液重新分配的主要部位,其血
管的口径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
生理学(第9版)
高血压严重影响人们(老人、肥胖者、家族
高血压等人群)的生活,患有高血压的人更易引
起继发性病变
生理学(第9版)
低血压
低血压:目前对低血压的定义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12/8 kPa (90/60mmHg)即为低血压 低血压的临床表现分类: 急性低血压:患者血压由正常或较高的水平突然而明显下降,严重时甚至出现晕厥休克

第4章血 液.

第4章血 液.

第4章血液一、选择题(单选题)1.患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病时,血液中何种白细胞增高? B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2. 机体受细菌严重感染时,何种白细胞显著增高?A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3.有吞噬能力的细胞是DA淋巴细胞 B嗜酸性细胞 C肥大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单核细胞4. RBC的平均寿命一般为EA数周B数天C半年左右 D一年左右 E 120天左右5. 关于成熟红细胞形态结构的叙述哪项错误?BA双凹圆盘状 B线粒体少 C 无细胞核 D胞质内充满大量的血红蛋白 E具有红细胞膜骨架6. 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内含有CA碱性磷酸酶和组胺 B 碱性磷酸酶、组胺和肝素C组胺、肝素、白三烯D过氧化物酶 E组胺酶7.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细胞有AA红细胞 B血小板 C间充质细胞 D脂肪细胞 E网织红细胞8. 由B淋巴细胞分化而来,产生免疫球蛋白的细胞是 CA.成纤维细胞B巨噬细胞C浆细胞D肥大细胞E间充质细胞9.用煌焦油兰染色呈细网状的血细胞DA红细胞B淋巴细胞C单核细胞D网织红细胞E中性粒细胞10.对寄生虫有杀灭作用,胞质颗粒内有长方形结晶体的细胞是 C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11.胞质内颗粒中含有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细胞是AA嗜碱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淋巴细胞 E中性粒细胞12.胞质含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的细胞是E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 E中性粒细胞二、填空题1. 嗜碱性细胞的颗粒中含有(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成份,故能参与(过敏)反应和抗(凝血)的作用。

2. 红骨髓主要由(造血组织)和(血窦)组成。

3. 造血干细胞起源于人胚第三周初的(卵黄囊血岛),出生主要存在于(红骨髓),其次是(脾)和(淋巴结)等器官。

生理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 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 习题及答案

低于血浆胶体渗透压,而使肺部
组织液的压力为
压的缘故。
136.脑血管接受
纤维和
纤维的支配。在正常情况下,影响脑血流量
的主要因素是

137.当平均动脉压在
mmHg 的范围内变动时,脑血管可通过
的机制使
脑血流量保持恒定。
三、选择题 A 型题
138.以下关于心动周期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A.心房开始收缩,作为一个心动周期的开始 B.通常心动周期是指心室的活动周期而言 C.心房和心室的收缩期都短于其舒张期 D.房室有共同收缩的时期 E.心动周期持续的时间与心率有关
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续到机械反应的
期开始之后。
72.心肌细胞中,属于快反应细胞的是
细胞、
细胞和
细胞,
属于慢反应细胞的是
细胞。
73.心肌的自动节律性,以
细胞的自律性最高,而
的自律性最低。
74.窦房结细胞的最大复极电位为
mV,阈电位为
mV。
75.If通道的开放时期为
,最大激活电位为
mV左右。
76.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 4 期不稳定,逐渐增强的内向电流为
100.平均动脉压=


101.
的高低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大小;
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
的大小。
102 . 当 搏 出 量 增 加 而 外 周 阻 力 和 心 率 变 化 不 大 时 , 动 脉 血 压 的 升 高 主 要 表 现 为
压的升高,
压升高不多,脉压

10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

之间能保持平衡。
59. 心率除受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外,体温每升高 1℃,心率每分钟可增加

第四章 血液成分的制备

第四章 血液成分的制备
生命的严重出血倾向者。

心肺旁路手术行体外循环和骨髓移植患者于移
植前血小板降至50 ×109/L以下者。

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在分娩、手术、创伤
或有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时。

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功能异常症,在有自发
性出血倾向或在分娩、创伤、手术时。

大量输注贮存血液或药物所致血小板减少性出 血。
(三)输注的剂量和效果判断


肾病综合征、骨髓移植。
七、冷沉淀
适应证

出血性疾病、血友病A、VWD、凝血因子XIII
缺乏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纤维连接蛋白缺乏症。
八、纤维蛋白原浓缩剂 适应证
• • • •
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肝脏疾病导致Fg合成减少; DIC消耗纤维蛋白原增加;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血液制品的不良反应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因子VIII抑制物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 习惯性流产
四、凝血因子VIII浓缩剂
适应证

血友病A(hemophilia A)
凝血因子VIII浓缩剂是防治血友病A出血 和手术的首选治疗措施。
• •
获得性血友病A(acquired hemophilia A)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表1 血液有形成份 红细胞
人血液成份及其制品 血浆制品 备 注
--------------------------------------------------------------------------------------------------------------------------------------------------------------------------------------------1、“少浆血” 常用

外科学笔记第四章-输血档

外科学笔记第四章-输血档

第四章输血输血为一替代性治疗,可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机体免疫力和凝血功能。

第一节输血的适应症、输血技术和注意事项㈠适应症⒈大量失血失血<10%可自体代偿,10-20%可根据症状的严重度和血红蛋白及HCT的变化选择方案。

<30%以下不输全血,> 30%输全血与CRBC各半。

再配合晶体和胶体液及血浆以补充血容量,> 50%输大量库血要注意白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补给。

⒉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及白蛋白合成不足。

术前输CRBC 纠正贫血、补充血浆或白蛋白治疗低蛋血症。

⒊重症感染适用于全身严重感染。

输浓缩粒细胞。

⒋凝血异常根据凝血异常的原因补充相关的血液成分。

卫生部输血指南:Hb>100g/L不输血,Hb<70g/L输浓缩红细胞,Hb为70~100g/L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输血输血的注意事项:1.输血前核对病人及供血者姓名、血型及交叉配合单。

2.血袋是否渗漏、血液有无异常及保存时间。

3.除生理盐水外,不向血液中加入任何其他药物和溶液,以免发生溶血或凝血4.输血时严密观察病人。

输血完毕后仍需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延迟性输血反应5.输血袋应保留1天,以备化验检查。

第二节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㈠发热反应发生率2%-10%,输血开始后15min-2h内。

原因1免疫反应体内有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2致热原(蛋白质、死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污染;3细菌污染和溶血。

治疗:症状轻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停止输血及对症处理及过敏治疗。

预防:严格消毒,控制致热原。

多次输血或经产妇输注不含白细胞及血小板的血(如洗涤红细胞)。

㈡过敏反应多发生输血后数分钟。

皮肤局部性或全身性瘙痒或荨麻疹。

严重为咳嗽、喘鸣、呼吸困难及腹痛、腹泻甚至过敏性休克。

原因:1、过敏病人对血中蛋白类过敏,或供血者血中某种抗体,此反应抗体为IgE 。

2、病人因多次输血浆,体内产生抗免疫球蛋白抗体,以抗IgA抗体为主。

第四章 气血精津液

第四章 气血精津液

精生髓,髓可化血,“人之初生,必从精始……血即精之属也,但精藏于肾,所蕴不多,而血富于冲,所至皆是”(《景岳全书·血证》)。精足则血充,故有精血同源之说。临床上用血肉有情之品,补益精髓可以治疗血虚证。
(四)濡润脏腑
人以水谷为本,受水谷之气以生:饮食经脾胃消化吸收,转化为精:水谷精微不断地输市到五脏六腑等全身各组织器官之中,起着滋养作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其剩余部分则归藏于肾,储以备用:肾中所藏之精,既贮藏又输泄,如此生生不息。“肾者,主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泄,是精藏于肾而非王于肾也。五脏六腑之精,肾实藏而司其输泄,输泄以时,则五脏六腑之精相续不绝”(《怡堂散记》):中医有“久病必穷肾”之说,故疾病末期常补益肾之阴精以治。
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海。故肾精充盛,则脑髓充足而肢体行动灵活,耳目聪敏。精盈髓充则脑自健,脑健则能生智慧,强意志,利耳目,轻身延年。故防治老年性痴呆多从补肾益髓人手。“肾生骨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髓居骨中,骨赖髓以养。肾精充足,则骨髓充满,骨骼因得髓之滋养而坚固有力,运动轻捷。齿为骨之余,牙齿亦赖肾精生髓而充养,肾精充足则牙齿坚固而有光泽。
在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精、气、血、津液等虽然是生命的基本物质,属于生命科学的具体物质概念:但是.我们理解其内涵时。必须按中国传统的有体有用,体用如——的思维模式来认识,把精、气、血、津液理解为实体及其作用、功能、属性的辩证统一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贡:精,乏指人体内一切有用的精微物贡;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戎部分,又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血,是红色的液态物质;津液。是人体内的正常水液的总称::精、气、血、津液,既是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又是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第四章气血津液

第四章气血津液
18
(三)血的功能 营养滋润全身 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四)血的运行
心主血脉 肺朝百脉 脾主统血 肝主藏血
是在
相互协调下进行的。 相互协调下进行的。
19
五脏生成篇》 《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说:“肝 素问 五脏生成篇 所说: 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 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 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血又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人的精神、神志、感觉、 。人的精神、神志、感觉、活动 均有赖于血液的营养和滋润。 均有赖于血液的营养和滋润。
16
4.卫 气 卫
生成:来源于水谷精微中活力最强的部分。 生成:来源于水谷精微中活力最强的部分。 分布:行于脉外,分布于皮毛、肌肉、 分布:行于脉外,分布于皮毛、肌肉、胸腹 等。 功能:①护卫肌表,抵御外邪; 功能: 护卫肌表,抵御外邪; ②温煦脏腑、肌肉、皮毛等; 温煦脏腑、肌肉、皮毛等; ③调节肌腠开合,维持正常体温。 调节肌腠开合,维持正常体温。
血和津液同为液体,均以营养、 血和津液同为液体,均以营养、滋润 为主要功能,故二者同属于阴。 为主要功能,故二者同属于阴。
32
病理上,血液和津液相互影响 病理上,血液和津液相互影响: 失血过多, 失血过多,津液便渗入脉中补充血液 之不足--------津液的不足,出现口渴、 津液的不足, 之不足 津液的不足 出现口渴、 尿少、皮肤干燥等症状。 尿少、皮肤干燥等症状。 津液大量损耗-------导致血脉空虚, 导致血脉空虚, 津液大量损耗 导致血脉空虚 或血液枯稠。 或血液枯稠。 在临床治疗时, 在临床治疗时,对失血者不宜用汗法 对大汗伤津者则不宜用破血、 ,对大汗伤津者则不宜用破血、逐血 就是考虑到津血同源的关系。 药,就是考虑到津血同源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血液
一、选择题(单选题)
1.患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病时,血液中何种白细胞增高? B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2. 机体受细菌严重感染时,何种白细胞显著增高?A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3.有吞噬能力的细胞是D
A淋巴细胞 B嗜酸性细胞 C肥大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单核细胞
4. RBC的平均寿命一般为E
A数周 B数天 C半年左右 D一年左右 E 120天左右
5. 关于成熟红细胞形态结构的叙述哪项错误?B
A双凹圆盘状 B线粒体少 C 无细胞核 D胞质内充满大量的血红蛋白 E具有红细胞膜骨架6. 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内含有C
A碱性磷酸酶和组胺 B 碱性磷酸酶、组胺和肝素
C组胺、肝素、白三烯 D过氧化物酶 E组胺酶
7.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细胞有A
A红细胞 B血小板 C间充质细胞 D脂肪细胞 E网织红细胞
8. 由B淋巴细胞分化而来,产生免疫球蛋白的细胞是 C
A.成纤维细胞 B巨噬细胞 C浆细胞 D肥大细胞 E间充质细胞
9.用煌焦油兰染色呈细网状的血细胞D
A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网织红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0.对寄生虫有杀灭作用,胞质颗粒内有长方形结晶体的细胞是 C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1.胞质内颗粒中含有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细胞是A
A嗜碱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淋巴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2.胞质含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的细胞是E
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 E中性粒细胞
二、填空题
1. 嗜碱性细胞的颗粒中含有(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成份,故能参与(过敏)反应和抗(凝血)的作用。

2. 红骨髓主要由(造血组织)和(血窦)组成。

3. 造血干细胞起源于人胚第三周初的(卵黄囊血岛),出生主要存在于(红骨髓),其次是(脾)和(淋巴结)等器官。

4. 造血组织主要由(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组成。

5. 成熟的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呈双凹盘形。

三、名词解释
1.网织红细胞
2.造血祖细胞
四、简答题
1、造血干细胞的定义和特性。

2、试述血液中红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并讨论其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