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新品种丰产林经济效益分析

合集下载

油茶种植优势及丰产栽培技术探讨

油茶种植优势及丰产栽培技术探讨

油茶种植优势及丰产栽培技术探讨一、油茶种植优势1. 适应性广油茶树的生命力极强,耐盐碱、耐干旱、耐贫瘠以及耐寒性都较强。

这些特点使得油茶树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生长,可以在南方地区、江淮平原、西北地区等多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适应性广。

2. 产量高油茶树生长快,开花结果早,一般3-4年就能开始结出果实,而且树龄越长,产量越高。

平均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且生长期比较长,其果实和籽仁的产量均较高,使其成为一种高产经济作物。

3. 市场需求大油茶树所生产的油茶籽具有丰富的油脂,其绿色、健康、天然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而且油茶籽还可以用于食品加工、饲料制造、化妆品生产等多种方面,市场需求大。

4. 生态效益好油茶树生长速度快,能够快速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同时在生长的过程中还能够起到固土保护水资源和防风固沙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土壤环境、保护水土资源。

5. 经济效益高油茶树所生产的油脂资源丰富,油脂成分含量高,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油茶的果壳和油茶籽均可作为饲料资源,增加了农产品的综合利用价值,经济效益高。

二、油茶丰产栽培技术探讨1. 地力管理油茶树的地力管理包括合理施肥、合理种植和间作等。

施肥时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油茶树的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学肥,在不同生长阶段施肥,如播前施肥、结实前追肥等。

合理种植密度和间作是指在油茶的种植过程中,根据土壤条件和光照条件,合理确定油茶的行距和株距。

油茶的间作也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提高土壤的肥力。

2. 生长管理油茶树的生长管理包括整枝、疏花、修剪和适时浇水等。

整枝是指根据油茶树的生长状况,适时进行整枝,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性。

疏花是指在油茶树的开花期,适时进行疏花,使得油茶树的留果率提高。

修剪是指对油茶树的枝条进行适时修剪,促进新梢的生长。

适时浇水是指在油茶树生长的不同阶段,根据气象条件和土壤湿度,适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和土壤养分。

3. 病虫害防治油茶树的病虫害防治是油茶栽培中的重点工作之一。

油茶的经济效益分析

油茶的经济效益分析

油茶的经济效益分析三、油茶的经济效益分析1、不与粮油作物争面积油茶适应性广,耐寒耐瘠,适于荒坡荒地栽培,也可用于改造低产林地。

与油菜、芝麻、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相比,油茶不与粮食和油料作物争面积。

每年可为我区节约油料用地约20万亩,增加产值1亿元以上。

2、高产、稳产性好油茶一经播种(移栽),第三年即可开花,第四年挂果。

挂果第一年单株茶果很少,一般3—5粒,从挂果的第二年开始,挂果量成倍递增,15年以后可进入一个相当长的高产、稳产时期。

油茶籽产量是油菜籽产量的2—8倍,每公顷每年可产油茶籽3330—12000公斤,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十分可观。

3、收益时间长油茶除了在幼林期前三年无经济效益外,从第四年挂果开始,以后逐年成几何级的产量递增,这一递增速度可以持续30—50年,因此,种植油茶是一代人栽种,几代人受益。

4、市场前景广阔目前食用茶油的市场价格一般在40元/公斤,是菜籽油的3—5倍,出口贸易价格不菲。

在日本,茶油是菜籽油的7.5倍,在美国市场达到12美元/ kg,价格高于橄榄油。

茶油经过精加工制成高级凉拌油、人造奶油、起酥油、蛋黄酱等多种用途的油脂食品,倍受商家和消费者的青睐。

5、节省投资油茶一般每公顷种植1665—3000株,种苗、肥料和人工总投入166.5-300元,平均单株成本仅1.5元,以后的抗旱和病、虫害防治及肥水管理等投入,成本也不高。

虽然在前期的3年内无收益,但是一旦进入丰产期,基本上就不用再投入,可谓“一劳永逸”。

而且幼林期还可套种其它农作物,以耕代抚,增加收入。

四、油茶的生态效益分析发展油茶除了能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解放农村生产力外,由于其高大的植株、厚厚的冠盖和深深的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分解和吸收能力强,在用地养地、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自然环境以及提高土肥供养能力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保土保肥能力增强油茶林地在成林后,一方面有大量的枯枝落叶覆盖,另一方面因减少了耕作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可以起到保水、保土和保肥作用。

油茶林木价值估算

油茶林木价值估算

油茶林木价值估算油茶林木资源价值评估说明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母本油料树种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尤其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各地丘陵、山区栽培甚广,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盛果期长、用途广、收益大等特点。

一、油茶林的生长阶段油茶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一般来说其经济寿命在60年左右,其生长发育阶段分为产前期、始产期、盛产期和衰产期四个阶段。

产前期:是指从栽植或嫁接开始,到开始开花结果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树木的营养生长阶段。

这一阶段油茶生长以营养生长为主。

从经营上,这一阶段是投资投工最多的时期,要进行劈山除杂、开带挖穴、定植、施肥、防虫病、修剪等大量的工作,但没有产品产出,对于产前期的油茶林,多采用重置成本法进行测算。

这一阶段一般是在1-3年。

始产期:始产期是指油茶树开始进入开花结果的时期。

这一时期一般从第4年开始,初时油茶树木的年龄较小,树冠也较小,产量极低。

在这之前树木处于营养生长阶段,到这一阶段后期,树冠基本形成,树木从营养生长逐渐过渡到生殖生长,其产品的产量逐渐增加。

盛产期:盛产期是油茶林大量生产产品的时期。

这一时期一般在第8-11年开始,这段时间油茶树的大量养分供给生殖生长,产量大而且相对比较稳定。

这一阶段维持时间较长。

衰退期:衰退期油茶树开始老化,产量下降,继续经营已经失去意义,必须考虑进行更新。

二、油茶的产量资料油茶产量是油茶林资源资产价格测算的主要依据。

根据收集梅州地区高产油茶产量资料,结合**县油茶种植品种实际情况,确定油茶盛产期产量为850kg/亩,其中在4-10年的产量负荷为10%、20%、40%、60%、70%、80%、90%,到第11年达到满负荷。

三、油茶林经营成本油茶林经营成本包括管护成本、地租、采摘成本、生产管理费用、工资及福利费等以及折旧摊销等。

按照生产负荷的不同,油茶林经营成本在400-570元/亩之间。

四、油茶林产品销售价格油茶林产品主要为油茶鲜果,2011年梅州地区油茶鲜果价格为1.2元/斤,由于近年来茶油受到消费者追捧,油茶鲜果也不断攀升,因此,评估价格定位2.0元/斤。

油茶工程造林经济效益分析

油茶工程造林经济效益分析

E o o cE ie c ay io a l efr rjc c n mi fc n yAn l s nC mei Oli aP oe t i s a e
油茶工程造林经济效益分析
油茶( a la li r b1 C me i oe ea e 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 , l f a )
油茶在 树木分类上 属于 山茶科茶属 , 种常绿小乔 是一
并称为世界 四大木本油料 树种。 油茶产业 如火如荼发展 在 的今天, 工程造林 的经济效益如何 , 其 已引起众 多油茶经 营者和 有志于发展油茶产业者的普 遍关注 , 本文根据 当前 本地及周边地 区油茶产业发展实际 , 对油 茶工程造林的经
档保健食用油 。茶油可加工成高级护肤 化妆 品。 工茶油 加 后的副产 品主要是茶肤 , 茶肤 经深加工可生产精油、 皂素 、 茶粕等系列产品, 可作为重要的有机肥料 、 生物农药和 机床 抛光粉。茶壳可提炼茶碱、烤胶 、制造洗发香波等 。随着 经济社会 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使 用茶油及其系列产品 已逐渐成为当今人们 日 常生活与保健 的新 潮流 ,而 由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油茶产业飞速地向前发展。
济效益作 出粗浅的分析 ,供有关经营者或 决策者 参考 。
油茶的果实精 炼出的油称茶油 , 是我国南方主要食用
油之一 。
木 或大灌木, 有些地方 山区农 民习惯称 为木梓树或 山茶 在 树。油茶喜温暖 、湿润的气候 ,适宜生 长在 P H值 45— . 6 的酸性红壤 、背风 向阳 、 度小于 2 。的山地丘陵 。 坡 5 油 茶树具有耐旱 、 耐瘠薄 、 适应性强 、 火烧 的特性 , 耐 是绿 化 山地 、 营造 水保林 、 物防火林带 的好树种 。 生 油茶 的寿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略述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略述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略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

由于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足,导致油茶产量低,质量差的情况比较普遍。

为了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必须加强油茶的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得到了更多研究和关注。

通过优化栽培技术和合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

对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进行概述,并总结其关键要点,分析其优缺点,为油茶的栽培和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也将对未来油茶产业的发展进行展望,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

1.2 研究意义油茶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可以利用资源,提高土地效益。

我国许多地方存在许多低效率的油茶林,通过科学合理的改造技术,可以使油茶林的产量大幅提升,增加土地的利用效率,有效解决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

2. 正文2.1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概述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油脂含量和多种保健功能,被广泛种植和利用。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是指在油茶种植中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方法,以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为目的的栽培技术。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科学选地。

选择适宜的生长环境是提高油茶产量的基础,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进行种植。

其次是合理施肥。

施肥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油茶生长阶段进行,要注意控制氮肥的使用量,避免过肥导致营养过剩。

再者是科学浇水。

油茶生长需要适量的水源供应,要注意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合理浇水,避免水分过多或不足。

油茶林木价值估算

油茶林木价值估算

油茶林木价值估算油茶林木资源价值评估说明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母本油料树种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尤其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各地丘陵、山区栽培甚广,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盛果期长、用途广、收益大等特点。

一、油茶林的生长阶段油茶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一般来说其经济寿命在60年左右,其生长发育阶段分为产前期、始产期、盛产期和衰产期四个阶段。

产前期:是指从栽植或嫁接开始,到开始开花结果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树木的营养生长阶段。

这一阶段油茶生长以营养生长为主。

从经营上,这一阶段是投资投工最多的时期,要进行劈山除杂、开带挖穴、定植、施肥、防虫病、修剪等大量的工作,但没有产品产出,对于产前期的油茶林,多采用重置成本法进行测算。

这一阶段一般是在1-3年。

始产期:始产期是指油茶树开始进入开花结果的时期。

这一时期一般从第4年开始,初时油茶树木的年龄较小,树冠也较小,产量极低。

在这之前树木处于营养生长阶段,到这一阶段后期,树冠基本形成,树木从营养生长逐渐过渡到生殖生长,其产品的产量逐渐增加。

盛产期:盛产期是油茶林大量生产产品的时期。

这一时期一般在第8-11年开始,这段时间油茶树的大量养分供给生殖生长,产量大而且相对比较稳定。

这一阶段维持时间较长。

衰退期:衰退期油茶树开始老化,产量下降,继续经营已经失去油茶的产量资料E n K nC i意义,必须考虑进行更新油茶产量是油茶林资源资产价格测算的主要依据。

根据收集梅州地区高产油茶产量资料,结合**县油茶种植品种实际情况,确定油茶盛产期产量为850kg/亩,其中在4-10年的产量负荷为10% 20% 40% 60% 70% 80% 90% 到第11年达到满负荷。

三、油茶林经营成本油茶林经营成本包括管护成本、地租、采摘成本、生产管理费用、工资及福利费等以及折旧摊销等。

按照生产负荷的不同,油茶林经营成本在400-570元/亩之间。

四、油茶林产品销售价格油茶林产品主要为油茶鲜果,2011年梅州地区油茶鲜果价格为1.2元/斤,由于近年来茶油受到消费者追捧,油茶鲜果也不断攀升,因此,评估价格定位2.0元/斤。

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油茶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以下是油茶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1. 种植面积扩大:油茶的种植面积从过去的较小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特别是在湖南、江西、福建、广西等地区,油茶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2. 产量增加: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油茶产量也有了显著的增长。

据统计,我国油茶产量近年来稳定增长,为全球油茶产量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3. 品种优化:油茶产业在品种培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成功培育出多个高产、抗逆性强的油茶新品种,提高了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4. 技术进步:中国的油茶产业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通过科学种植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并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5. 产品加工和推广:油茶产品的加工和开发方面也有了较大的突破。

油茶油、油茶茶叶、油茶果肉等不同形式的油茶产品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6. 油茶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油茶产业的发展不仅给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也通过油茶销售为农民增加了财源。

很多贫困地区的农民通过种植和销售油茶脱贫致富,有效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油茶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种植面积、产量、品种、技术水平和产品加工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同时也要注意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科学管理和环境保护,进一步提升油茶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油茶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维护国家粮油安全、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因为种植群众没有管护技术,投入跟不上,经营粗放,加上品种混杂,林相老化,产量低且不平衡等问题,虽然油茶栽培规模逐渐扩大,但结果率、出油率不高,茶油质量不好,产量低而且不稳定,没有给山区老百姓创造好的效益。

因此本文从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及改造后的效益这两个侧重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达到油茶产业提质增效的目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山区油茶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

油茶产量较低、品质相对不高,是我国近几年油茶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百色市油茶林来说,低产种类也很多,“未老先衰”油茶林,“衰退中老油茶林”逐年增加。

因此探讨如何才能够让油茶低产林经过科学的手段改造之后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也是很多科研人员和地方林业技术工作人员在不断探索和尝试的重点,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产业发展。

一、油茶低产林产生原因及现状1、百色市油茶低产林产生原因经过有关单位对油茶林木主要栽培地区开展调查、收集、统计、分析,认为导致油茶品质不高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①品种混杂,多为实生劣质林。

种植户对选种、育苗处理方法执行不佳,多直接采用点种法或采用实生苗种植,未能采取措施及时的对当地林木品种状况加以全面严密地筛查,导致到了移栽后期当地林木树种的快速成长容易发生病害问题,同时农户由于林木栽植育苗技术操作不好,使当地油茶林品质呈现良莠不齐,油茶产业整体发展质量受到较严重地影响;②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粗放,种植密度稀密不均。

由于没有足够资金投入,油茶林木长时间失管,杂草丛生,林相紊乱,稀密不均,水分、日照、营养不足,土壤板结,油茶长势衰退,陷入了荒废境地。

由于通风环境较差,病虫为害重,产量显著降低,且大小年份变化明显。

③树体衰弱,树龄衰退。

由于多年失管,树体的衰老问题突出,其个体发育也提前步入了老化时期,研究显示其生理功能渐弱,根系的吸收功能、枝叶的光合功能明显下降,缺乏足够的营养供应生长与发育的需求,新梢生长量明显下降,花芽分化很少,死落枝越来越多,冠幅明显变小,动脉干和主枝表面附着青苔、地衣和寄生等,植物病虫害明显增加,落花落果现象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1110 ~1210 610 711 1017 911 1210 715 1114 ~1217
-1
单位面积产油 量 ( kg・hm - 2 ) 1 021135 1 102150 674125 995140 1 044145 872185 768145 816100
21211 整地 先进行林地清理 , 全面砍除杂灌 、杂
-2
采取全样本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 , 逐年调查与关键年度抽样调查相结合 , 并对该标准地 资金投入和产出进行调查 。
3 结果及分析
311 投入情况分析
或雨后晴天栽植 , 造林时做到苗正 、根舒 、土实 。上
年度
1998 1998 1998 1998
试验林 1998 —2008 年的资金投入情况见表 2。从
In the 10 th year after afforestation, the aim of high yield was achieved and the net income
Key words: Cam ellia oleifera; cultivation; high 2yield forest; benefit analysis
1 2 1 1 2
7 500 kg・hm
-2
and the oil2 p roduction was 450 kg・hm
-2
-2
in the 8 th year after afforestation. Subsequently, the annual p ro2
duction was on the increase. reached 15 000 yuan ・hm .
果径
(mm ) 30 ~35 30 ~46 26 ~51 30 ~45 25 ~39 27 ~44 26 ~37 30 ~35
武 魁 , 等 : 油茶新品种丰产林经济效益分析
试油茶无性系有湘林 34、湘林 40、湘林 64、湘林 27、 湘林 67、湘林 70、湘林 97、湘林 32 等 8 个品种 。这 8 个油茶无性系新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及特征见表 1。 212 试验林管理方法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38・
1996 年春 , 选择 40 多个无性系分号定点育苗 。 1998 年 2 月调查 , 参试品系苗高 40 cm、地径 015 cm 以上 , 根 系发达 , 无病 虫害 。试 验 选 择 Ⅰ、 Ⅱ级 苗上 山 造 林 。 2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块试验样地面积为 01367 hm 。参
心室数 (个 ) 3 ~4
3 3 ~4 3 ~5 3 ~4 3 ~5 4 ~5 3 ~4
表 1 油茶新品种主要经济性状及特征
无性系编号 湘林 湘林 湘林 湘林 湘林 湘林 湘林 湘林
34 40 64 27 67 70 97 32
果形 桃或卵形 球形 球形 球或卵形 球形 球形 球或卵形 球形
果色 青红或青黄 青红 青黄或青红 青红 青黄或青红 青黄或青红 青红 青红或青黄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 1. Forestry Bureau of L iuyang City, Changsha 410300, China; 2. Hunan Forestry Academy, Changsha 410004, China )
Abstract: The econom ic benefit of high2yielding new variety of Cam ellia oleifera wa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st of afforestation and management investm ent was recovered in the 714 th year after afforestation. The strobilus yield was
Econom ic benef it ana lysis of h igh2y ield in g new var iety of Cam ellia oleifera
WU Kui , PENG Shaofeng , BO Chengquan , SU L iguo , CHEN Longsheng
果数
(个 /500 g) 25 ~45 25 ~40 15 ~40 15 ~28 20 ~40 18 ~40 21 ~40 25 ~40
鲜出籽率
(%) 47. 0 ~52. 0 40. 0 ~5311 4019 ~4311 5010 ~5610 4618 4410 ~5010 5019 4719
鲜果含油率
油茶 ( Cam ellia oleifera ) 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
种 , 所产茶油是南方主要食用植物油之一 。浏阳市油 2 茶栽培历史已有 1 800 余年 , 拥有油茶林 412 万 hm , 面积和年产油量占全省的 215%以上 , 是湖南省油茶重 点产区之一 , 先后获得 “ 中国油茶之乡 ” 、“ 全国油茶 生产先进单位 ”和 “ 经济林 (油茶 ) 产业示范县 ”称 号 。浏阳市淳口镇油茶新品种丰产示范林基地平均产 -2 -2 果 14 07513 kg・ hm , 平均产油 1 162105 kg・hm , -2 产值达 4 648 元 ・ hm ; 2007 年产油达 1 13215 kg ・ -2 hm , 已经进入高产稳产期 , 经济效益明显 , 高产新 品种的增产潜力日渐凸现 。因此 , 对该基地油茶新品 种丰产栽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 对帮助农民致富奔小 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
20 64 425 112 490 200 620 328 715 530 620 555 050 900 570 140 899
5415 17415 1 15911
1 1 1 13
30515 1 33614 54515 1 69019 89415 1 95010 1 44515 1 69019 1 51316 2 86316 2 45415 4 28118 3 10911 37 90613
湖南林业科技 2010 年第 37 卷第 1 期
研究报告
油茶新品种丰产林经济效益分析
武 魁 , 彭邵锋 , 柏承权 , 粟粒果 , 陈隆升
1 2 1 1 2 ( 11 浏阳市林业局 , 湖南 长沙 410300; 21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 湖南 长沙 410004)
摘 要 : 通过对油茶高产新品种丰产栽培的经济效益分析表明 : 造林后第 714 年可收回造林和经营的全部投资 ; 造林后第 8 年 , 可产球果 7 500 kg・hm - 2 , 产油 450 kg・hm - 2 , 开始进入丰产期 ; 随后年产量不断增长 , 造林后 的第 10 年即实现丰产目标 , 纯收入达到 115 万元 ・hm - 2 。 关键词 : 油茶 ; 栽培 ; 丰产林 ; 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 : S 794.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 — 5710 (2010) 01 — 0037 — 04
213 调查方法
的壕沟 , 将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壕沟两旁 。在壕沟底 内铺放 30 ~40 cm 厚的稻草 , 然后填上表土 , 再施入
15 ~20 kg 的猪 、牛粪等农家肥 , 再将壕沟用心土填 满 , 插好标记 , 待壕沟内的土壤下沉后栽植 。 21213 栽植 按 行 距 216 ~ 218 m , 株 距 218 m , 即 1 200 ~1 350 株 ・ hm 的密度 , 在 “ 雨水 ”节的阴天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 地 位 于 浏 阳 市 捞 刀 河 流 域 中 上 游 , 面 积
6112 hm 。地理坐 标为 东 经 113 ° 26 ′ 15 ″ 、北纬 28 ° 22 ′
2
30 ″ , 范围涉及淳口镇鸭头村城花片 3 个村民小组 。年 平均气温 1617 ℃左右 , 年降雨量 1 578 mm , 无霜期 235 ~293 d, 年均日照时数 1 496 ~1 850 h。该区属于 丘陵地貌类型 , 海拔为 86 ~102 m , 坡度 5 ~16 ° 。成土 母质为红沙岩发育的深层沙质红壤 , 土壤 pH 值为 418, 有机质含量 1156% , 全 N 含量为 01066% , 全 P 含量 为 01041% , 全 K 含量为 1150% , 土壤比较贫瘠 , 但 含 K量较高 。该林地造林前植被为马尾松疏残林和幼 林 , 间有木荷等乔木及赤楠 、白檵木等灌木 。
试验林投入 (元 )
2 500 1 040 410 610
表 2 油茶试验林投入情况
投入项目及定额 单位面积投入 (元 ・hm - 2 )
6 2 1 1 81812 83614 11812 66316
机械推土整梯 990 元 ; 人工撩壕沟 、 回填壕沟工资 1 510 元 施底肥 800 元 ; 施肥工资 240 元 苗木费 300 元 ; 栽植工资 110 元 间种黄豆 (作肥料 ) ,豆种 50 元 、 肥料 240 元 ; 用工 8 个 ,工资 320 元 1999 间种西瓜 ,以耕代抚 2000 间种西瓜 ,以耕代抚 2000 收果工资 : 015 个 × 40 元 2001 间种黄豆 ,以耕代抚 2001 收果工资 : 116 个 × 40 元 2002 施肥 : 复合肥 150 kg、 195 元 ; 用工 2 个 ,工资 80 元 ,抚育除草费 150 元 2002 收果工资 : 218 个 × 40 元 2003 施肥 : 复合肥 200 kg、 260 元 ; 用工 2 个 ,工资 80 元 ; 抚育除草费 150 元 2003 收果工资 : 5 个 × 40 元 2004 施肥 : 复合肥 300 kg、 390 元 ; 抚育除草费 230 元 2004 收果工资 : 812 个 × 40 元 2005 施肥 : 复合肥 350 kg、 455 元 ; 抚育除草费 260 元 2005 收果工资 : 1016 个 × 50 元 2006 施肥 : 复合肥 350 kg、 650 元 ; 抚育除草费 350 元 2006 收果工资 : 1111 个 × 50 元 2007 施肥 : 复合肥 350 kg、 700 元 ; 抚育除草费 350 元 2007 收果工资 : 15 个 × 60 元 2008 施肥 : 复合肥 350 kg、 1 220 元 ; 抚育除草费 350 元 2008 收果工资 : 19 个 × 60 元 合计 注 : 林地清理的工资 , 冲抵了林地植被的收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