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4~6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2)

合集下载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 第二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 第二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设置悬念,暗示下文解释;或运用特殊语言,以照应
样安排有何用意?
题干中有“在文 结尾。
(2016年浙江卷)

局部段
中”“这样安排” 3.奠定基调
(3)简析第②段在文中
落类
“第X段”“片段” 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抒发强烈情感,那么即为全文
的作用。(2015年山东
等字样。
奠定了感情基调。
卷)
4.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
②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③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 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 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④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 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 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 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 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 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的经历,在文中有什
(二)中间句段作用“2思考”“1模式”
么作用?(2016年天津
1.承上启下(过渡)作用;前后呼应作用;
卷)
或照应开头的作用;或呼应结尾的作
(2)母亲和行人的对话
用;或转换作用,是全文内容、思路
在文中出现了三次,
的转折点;或引领或引起下文的作用。
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2.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
⑨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 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 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 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 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 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 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4~6题(2)文学类文本阅读 课件(83张)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4~6题(2)文学类文本阅读 课件(83张)
• 答:示例: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 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 “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 [解析] 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3分。
二、(2017 年高考课标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本题共 3 小 9 分) 导学号 00774044
• 2.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 答:示例: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 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 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 [解析] 5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答出两个要点给5分。
• 3.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 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第一大题 现代文阅读
(二)第4回放
2
考点大筛查
高考大回放
一、(2017 年高考课标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本题共 3 小 14 分) 导学号 00774043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 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 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 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 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 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 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 (有删
•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3分)
()
•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 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新课标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小说阅读(课件试题)(6套)全面版

新课标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小说阅读(课件试题)(6套)全面版
李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 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问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 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7-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 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 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 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 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 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 晌不落。
与时俱进。
解析 答案
-11-
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②“锄” 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 生活方式;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 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做题时,要综合考虑“锄”与人物、环境、情节、主题等的 关系。在文中,“锄”既是劳作的工具,也是联系六安爷与土地的媒 介;而六安爷“锄地”的行为,又寄托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眷恋与热 爱。
-6-
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 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 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 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 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 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 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 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 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 要开进来了。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2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语文)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2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语文)

-3一 二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 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最为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 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 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 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 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 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 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 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 定的。
十四节气的名称,不是“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 C
解析
关闭
答案
-9一 二
3.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关闭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项,根据原文第二 漏壶等 ,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段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 ,人们制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立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 造指时杆等是为了测量、记录时间,但不能因此说制造指时杆等是“作为 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B项,“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 据太阳历 ,有的依据太阴历”不符合文意。据原文第四段可知,我国的传 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统节日都是依据阴阳合历确立的。 C项,“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 ,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 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 ……而制定的”不符合文意。根据原 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大题现代文阅读ppt (2)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大题现代文阅读ppt (2)

三、(2017 年高考新课标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9 分) 导学号 00774002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
化建设的要求, 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
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
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
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
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
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
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
•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 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 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 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 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 时尚。 •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 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 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 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 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 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 化乡村记忆。
•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 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 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 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 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 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 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 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 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新课标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小说阅读4文本探究课件

新课标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小说阅读4文本探究课件

-5-
如果是在早先,我不只能给你野兔汤,我该给你更好的吃食。他 的语气不是歉意,是平淡。 好点的吃食是什么呢? 我本想问,又忍住了。但山野寂静,我又从 来没像现在这样清闲、无所事事过,就努力在我和这个寡言的猎人 之间找话。我说,这锅盔我猜是你老婆烙的。猎人再次笑:老婆子 在山下开饭馆,这个饼在店里卖得火。 猎人老婆开的小饭馆是政府用于资助搬迁户的创业扶持项目。 要不我死活不下山的。猎人说,老婆子倒是喜欢山下,说人多,不用 整天哑巴似的不说几句话。你呢,一个人跑来这山上? 猎人再次露 出难为情的样子:我待在山下会身子疼、脑壳疼、骨头疼。帮不了 老太婆的忙,还让她替我操心,惹她烦,她就放我回山里住几天。
-6-
环顾简陋至极的木屋,我沉吟说,如果能找一份适合你的工,你做 不? 猎人吃惊地看着我,张大嘴巴,你是说我能在山下打猎? 山下除 了人,鸡都见不到几只,还能打猎? 看来这哥们儿一心只在打猎上。 我想起山下围栏开狩猎场的朋友,招徕城里人玩狩猎游戏,如果让 这个真正的猎人在那里教习游客狩猎,打打那些家养的兔子、山鸡, 不是让那些城里人玩的把戏更有真实感,顺便还把猎人给安置了? 于是我肯定地回答猎人,我能帮他找到打猎的营生。猎人笑,眼里 完全是听笑话的表情。
-9-
随后我们吃掉火炭上全部的菌子。我们踢起潮润的土,掩埋了灰 烬。站起来。太阳从桦树后面升腾起来,五彩斑斓,美不能言。 (选自《北京文学》2014年第9期)
-10-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猎人用草药医治“我”崴伤的脚踝,并保证说第二天就可以上山 打猎,起初“我”对他的医术表示怀疑,但第二天早上“我”的脚 踝果然不疼了。 B.在“我”毫不留情地指出禁猎的事实后,猎人终于能够直面自己 已经失去了狩猎权利这一现实,不再自欺欺人地沉浸在天真和得意 之中。 关闭 C. 小说写第二天清晨“我”耳畔“碎银般明亮的鸟鸣声璀璨” ,化 A 项 ,“‘我’对他的医术表示怀疑”在文中没有体现。B项,对小说内容的理 听觉为视觉 ,生动地表现了鸟雀鸣声的清亮细碎和自己一夜安眠后 解不正确 ,猎人本来就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狩猎的权利 ,并没有自欺欺人。 的愉悦舒畅。 D项,对小说主题的理解错误,除了对猎人的“同情”外,更多的是对他的 D.小说以平静的语调,白描式的语言,表达了对猎人无法狩猎的深 敬佩;而且对当今狩猎这一职业的衰微没有忧思。 关闭 切同情 ,也流露出对狩猎这一传统职业在当今日渐衰微的忧思。 C

2017_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 第一大题现代文阅读2实用类文本阅读 ppt课件

2017_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 第一大题现代文阅读2实用类文本阅读 ppt课件

祖德先生第一次发现得了重病,就是在赛场上。1980年, 在四川乐山全国比赛中,祖德先生连连便血,依旧想着要去赢 下比赛,还用美国著名作家杰克 · 伦敦笔下的老拳手汤姆· 金的形 象鼓励自己。全国比赛完了,他获得第三名,就没有离开四 川,等待下一场在成都的新体育杯比赛。不料开赛不久,他便 大口大口吐血,被人扶进医院,不得不告别赛场。他怅然长 叹:“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运动生命结束了。” 这年 9月,祖德先生被查出身患胃癌。他在病床上完成了自 传《超越自我》,这本感人至深的作品打动了无数棋迷和读 者,并在 1994年获得“人民文学奖”。
高考
第 一 大 题
现代文阅读 (35分,第1~9题)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第4~6题,12分)
《考试说明》对本部分的要求是: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 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 手法。虽然《考试说明》对选文设定了四种体裁,但通过对全 国卷自实行新课标命题以来的试题研究,发现全国卷在实用类 文本阅读的文体选择上比较固定,一直考传记,其他文体从未 涉及。为增加高考的针对性,本部分只编写传记。
的围棋领军人物;而中国围棋崛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风云 际会之时,他功不可没。 陈祖德是中国棋院院长、中国围棋协会主席,但他似乎并 不在乎官员的身份,除了官方活动,他一般都以棋手以及围棋 研究者的身份出现。
陈祖德在回忆自己和围棋难解难分的一生时说:从我自己 来说,对棋的感触非常深,这是我一辈子最大的精神寄托,没 有东西可以替代的寄托 „„我现在下棋的机会太少,而我又特 别喜欢下,到外地出差,到任何地方,都会找人下棋,即使是 爱好者也好。这是一种最大的乐趣,最大的满足。即使我再 累,下棋也有一种幸福感。
第二步:挖隐性形象,“二评价”“三注意” “二评价”就是作者的评价和文中他人的评价,也就是从 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中概括传主性格或形象,从文章中引 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中概括分析传主形象。 “三注意”就是注意细节、关系和链接。

2018版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第六章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219张PPT)

2018版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第六章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219张PPT)
自 2017 年高考语文卷在 2016 年试卷的基础上加以 调整后,实用类文本阅读成为了必做题,考查题型由过去 一个选择题和三个简答题的形式,改变为一个单选题、 一个多选题和一个简答题,分值分别为 3 分、5 分和 4 分。 增加选择题对于学生快速准确把握文章的信息、 快 速地筛选归纳等逻辑推理的能力的考查具有较好的参 考价值,答题方法与试卷的第一部分论述类文章的答题 方法接近。而最后一道 4 分的简答题,与原来的三个简 答题的形式没有多大的区别 , 可以参照以前的答题方 法。选文则更为广泛,由以前单篇文章进化为节选几篇 文章材料的比较阅读,无论是从容量还是考题的难度来
第一节
新闻、科普文阅读
一、新闻类材料阅读答题指导 1.新闻考查的切入角度 (1)筛选并整合新闻信息,理解文意,概括中心意思。 (2)分析新闻的文体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3)分析新闻的语言特色。 (4)探究新闻人物内在的精神风貌,探究新闻的社会 价值和影响等。 2.解题指导 总原则:观点是作者的 (探究题除外 ),答案在原文 中。
4~5 个选项,尤其是 2017 年高考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 读的选文 , 要求根据几篇节选的文章比较作答 , 信息量 更大,而且第二道选择题是多选题,分值为 5 分,更需要 我们一一到原文中定位,从而找出正确的选项。 第四步:比——对比分析确定选项信息 该环节是在第三步快速定位的基础上,对问题作最 终定夺的关键,需要的不是速度,而是细心、耐力、理解 力。将前三步节省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这个环节,对 选项句和原文句进行逐字逐句的对比,从中发现两者间 存在的细微的差别,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在对比时,要 特别注意那些被命题者故意增加的、 减少的, 以及那些 暗中改变的词语或语句,这是命题者在设置迷惑项时常 用的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答:示例: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 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我”,蕴含着作者 的自嘲与反思。
[解析] 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3分。
二、(2017 年高考课标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导学号 00774044 我们的裁缝店 李 娟
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
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来许多。
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屋,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 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们往镜子跟前
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这是游 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 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
意,后半截睡觉、做饭。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很多个那 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 “ 啪啪啪
精准高考
语 文
大二轮复习
第一大题
现代文阅读
( 二) 第4~6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Ⅱ.散文阅读
1
高 考 大 回 放
2
考 点 大 筛 查
高考大回放
一、 (2017 年高考课标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3 题。 (本题共 3 小题, 14 分) 导学号 00774043 窗 子 以 外 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望”,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 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 解析]
“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
深刻的认识”理解不当,应为,“那么,只有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 迹和风土人情,才能获得深刻的认识。”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 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 陌生的地方 瞭望 ,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
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
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 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 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 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 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 (有删改)
1 .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B )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 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 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 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杈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
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
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 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 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 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 ,满脸的笑容, “ 好呀,好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
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 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 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 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
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
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 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 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 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
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
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的酥掉了。 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 鱼,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的最不可思议的尤物 ——清洁的水和清洁 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晃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晕染在水中,张
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
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 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 —— 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 的!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
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 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 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2.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答:示例: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 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 膜。 [解析] 5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答出两个要点给5分。
3 . 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