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课程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科学社会主义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简介科学社会主义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理解和研究的能力。
通过探究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学生提供科学社会主义的专业知识和方法。
课程目标•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历史发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分析并批判相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研究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课程设置第一学年1.科学社会主义导论–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分析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思潮的区别;–探讨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的实践。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介绍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变革的思考;–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意义。
第二学年1.科学社会主义争鸣–探讨科学社会主义内部的不同观点和派别;–分析不同观点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辨析能力。
2.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演变–介绍科学社会主义从产生到发展的历史变迁;–研究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分析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
第三学年1.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联系;–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对全球社会主义的意义。
2.科学社会主义与全球化–研究全球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论述科学社会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策略;–探讨科学社会主义与全球社会主义的合作和发展。
结语科学社会主义专业本科课程的设置旨在为学生提供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通过学习该专业课程,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并能应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
这将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研究中做出更有益于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贡献。
《科学社会主义》课程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内容。
通过系统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讲授和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1.1了解学科对象、性质及其地位。
课程目标2:2.1了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历史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课程目标3:3.1了解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加强社会主义信念。
课程目标44.1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强化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课程目标55.1拓展视野,了解科学社会主义之外的当代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课程目标66.1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前景(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三、教学内容导论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和性质1.教学目标:学习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研究方法。
2.教学重难点: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体重的地位。
3.教学内容:导论从总体上概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及其历史发展,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指明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方法。
4.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一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教学目标:学习并把握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的基本知识,理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基本理论观点。
2.教学重难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3.教学内容: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理论贡献和评价;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创立的过程和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发展。
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第二章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教学目标:学习并把握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的基本知识,理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基本理论观点。
2.教学重难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大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文)Scientific solialism in Theory and Practice课程编码:13111A02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必修课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开课学期:9课程学时:总学时 48 学时(其中理论课 48 学时,实验课 0 学时)课程学分:3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并修课程:无课程简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属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
这门课的主要内容是:在准确阐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和阐述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总结其成败得失,探讨其深层次原因和经验教训,研究和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丰富和发展,展望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并探析其主要特征。
本门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知识点多、覆盖面广、与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联系较为紧密的特点。
作为专业基础理论课,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课程教育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石;通过了解社会主义理论在全世界的传播与实践、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与发展,明确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时代、适合各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注意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理论热点问题,为今后走入社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打下良好的政治素质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章节章节名称学时安排导论 4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初步实践10第二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0第三章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10 第四章全球化浪潮下资本主义世界主要 8社会主义政党的新变化与新探索第五章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 6导论【教学内容】1.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2.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和理论前提;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和方法;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和联系3.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教学要求】1.掌握: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2.熟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及其精神实质;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飞跃3.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发展的线索【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学时】4学时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初步实践【教学内容】1.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论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2.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三个历史阶段及其特点;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和历史局限;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3.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教学要求】1.掌握: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和推动发展2.熟悉: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与局限,工业革命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重要意义3.了解:空想社会主义对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主义的诸多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学时】10学时第二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1.资本主义的垄断性发展与世界性危机;俄国“一国胜利”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初道路;分析苏联模式的成败得失;展示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胜利发展2.列宁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历史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特点;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如何认识和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如何认识和评价勃涅日涅夫的改革;如何认识和评价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教学要求】1.掌握:苏联和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如何评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2.熟悉:列宁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特点;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3.了解: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认识和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认识和评价勃涅日涅夫的改革;认识和评价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学时】10学时第三章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教学内容】1.战后科技的迅速发展,剖析苏东改革及教训;中国特色成功经验与深入发展态势;分析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的社会主义道路2.越南、老挝的社会主义革新与开放;朝鲜、古巴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重要贡献;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上的突破和发展【教学要求】1.掌握:越南、老挝的社会主义革新与开放;朝鲜、古巴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学分:2
课内学时:
教学对象:MPA cc会计硕士
教师简介:
陆江兵,男,博士,教授,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内蒙古阿拉善盟委党校兼职教授。
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组织与政府管理),开设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组织理论研究”等。
联系方式:
电话:************
主页:/App_pages/Content/TeacherDetail.aspx?id=156&teachertype=2
课程目标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
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之后,学生需要满足的要求包括:
1.准确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树立科学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目标1、3)
2.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
的接班人,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
(学习目标1、3)
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适当进行专题讨论。
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期末考试(课程
论文)与上课发言相结合,其中期末考试占80%,平时成绩占20%。
与学习目标相适应的评估方法
课程目标(LG=Learning Goals)
参考书目
童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科学社会主义大纲——厦大李莉老师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总论问题(一)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又称为科学共产主义。
广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构成。
狭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
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理论武器。
它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一样,是一门独立的科学,由自己特点的研究对象。
问题(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性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核心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论证无产阶级为什么能够获得解放的,而科学社会主义是论证无产阶级怎样获得解放的,因此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归宿和落脚点。
问题(三)学习科社的重要意义第一,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系统和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
第二,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第三,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发展的需要。
第一讲空想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起源于人类社会刚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16世纪。
它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空想社会主义,也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独立运动的理论表现,同时也是一种不现实的改造人类社会的思想体系。
它产生于16世纪初,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后,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它从产生到终结,经历了300多年,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空想社会主义在其3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 16和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阶段2.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阶段3.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阶段4. 19世纪30-40年代的空想共产主义阶段1.16和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16和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通常称为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社会主义相关政治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政治课。
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
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透视政治现象教学目标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社会现象,掌握有关的政治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有关空想社会主义知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及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情感观念: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历史兴衰、共产主义理想。
运用:正确辨析常见的社会现象,政治现象。
教学内容: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透视乌托邦,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
2.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1)列宁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奋斗历程。
(2)俄国经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在俄国的诞生。
(3)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
3.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1)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
(2)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4)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确立。
(5)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4.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社会主义的本质5.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课程代码:开课学期:学时:36学时学分:教学方式:专题讲授、集中讨论开课单位:经济与政法学院一、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历程,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主要成果,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对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旨在提高硕士研究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和理论思维能力,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本课程采取课堂讲授与集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
考核方式:卷面考试+学术小论文或讲课、讨论。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讲科学社会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本讲为该课程的一个绪论。
这部分从总体上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发展历程及其意义方法。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重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及其主题转换。
教学难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2学时)1、“科学社会主义”一词的由来2、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3、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主题转换(3学时)1、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及其主题转换和认识飞跃2、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及其主题转换和认识飞跃3、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及其主题转换和认识飞跃三、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1学时)1、意义2、方法第二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本讲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主要内容。
教学时数:6学时。
讲授5学时,讨论1学时。
教学重点: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教学难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主要内容:一、空想社会主义对理想社会的追求(2学时)1、16、17世纪空想社会主义2、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3学时)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2、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3、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三、思考讨论: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1学时)第三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本讲介绍了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苏东剧变及其教训。
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doc

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
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简介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在1990年以前分为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两个学位点,如今总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它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著的研究同当今实际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研究当今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专业课程科学社会主义专业课程主要有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国际政治学、社会主义思想史、政治学、行政管理学、中共党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业务实习等。
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外事部门、高等院校从事理论宣传、教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发展前景就业方向主要是进行党政机关、外事部门、高等院校从事理论宣传、教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社会主义课程大纲贵州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大纲(2014级使用)院(部):__历史与政治学院编制人:李红军审核人: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5年1月12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大纲课程编码:学分:2学分总学时:32学时课堂教学学时:32学时实践教学学时:4学时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先修课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是在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背景下,介绍当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一是讲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初步实践;二是讲解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三是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四是全球化浪潮下资本主义世界各类社会主义政党的新变化与新探索;五是讲述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及其客观依据;结合当代社会主义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实际,正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关系,充分认识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及其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从而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进程安排:课外学习时数原则上按课堂教学时数1:1安排。
注:纯理论教学,实验(上机)学时标注为0。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问题1.教学目标:从整体上把握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怎样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三种形态。
3.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一、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三、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种形态第二节学习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多方面意义二、学习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方法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5.课外阅读资料:《乌托邦》,莫尔,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了解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描绘。
6.作业: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下次课提问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初步实践1.教学目标:学习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初步实践,理解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六项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六项基本原则。
3.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初步实践第一节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二、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是非功过第二节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一、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二、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第三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一、理解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和依据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六项基本原则第四节科学社会主义在19世纪后半叶的实践和发展一、科学社会主义在19世纪后半叶的广泛传播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三、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4.教学过程与方法:案例教学法5.课外阅读资料:《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了解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
6.作业:思考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关系第二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教学目标:学习和掌握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与前进性。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列宁对俄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历史成就、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历史成就、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征与弊病、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3.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二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一节列宁主义关于帝国主义和俄国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社会主义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二、列宁对俄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第二节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定型和是非一、列宁去世后党内的激烈斗争二、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历史成就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征和弊病第三节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一、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十六国的发展二、东欧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新特点、新探索三、苏联强行推广自己的模式四、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也未能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第四节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其历史教训一、战后苏联三次错失改革机遇,使苏联模式陷入困境二、苏东剧变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5.课外阅读资料:《苏联东欧剧变与马克思主义》,吴仁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了解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影响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景。
6.作业:谈谈你对苏联模式衰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认识。
课后思考,下次课讨论。
第三章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本国社会主义的新探索1.教学目标:学习和掌握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理解和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科学发展观;越南为建设独立、民主、富强、公平、文明的社会主义而奋斗,古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际。
教学难点:越南为建设独立、民主、富强、公平、文明的社会主义而奋斗,古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际。
3.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三章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本国社会主义的新探索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二、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第二节越南、老挝的社会主义革新与开放一、越南为建设独立、民主、富强、公平、文明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二、老挝正在稳步走向社会主义第三节朝鲜、古巴的社会主义之路一、朝鲜主体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二、古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5.课外阅读资料:《曲折发展的岁月》,丛进,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了解从1956年9月至1966年5月,共和国十年曲折复杂的发展史。
6.作业: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字数3000字,两周后交。
第四章全球化浪潮下资本主义世界各类社会主义政党的新变化与新探索1.教学目标:学习和掌握全球化浪潮下资本主义世界各类社会主义政党的新变化与新探索,理解和把握与科学社会主义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区别与联系。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冷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共产党的新变化、原苏联东欧地区左翼政党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教学难点: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冷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共产党的新变化、原苏联东欧地区左翼政党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3.教学内容和要求:第四章全球化浪潮下资本主义世界各类社会主义政党的新变化与新探索第一节全球化浪潮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全球化及其基本特征二、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三、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一、冷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共产党的新变化二、托派第四国际的演变三、左派共产党的分化、僵化与进化四、冷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其他有较大影响的社会主义流派第三节原苏联东欧地区社会主义运动的新态势一、原苏联东欧地区左翼力量重组与迭起二、原苏联东欧地区左翼力量迭起的原因三、新建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四、原苏联东欧地区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前景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5.课外阅读资料:《纵览世界风云》,高放,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版。
了解世界科技、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
6.作业:如何认识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性?下次课提问第五章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1.教学目标:学习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发达资本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民主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新战略的要点及其依据。
教学难点:发达资本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民主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新战略的要点及其依据。
3.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五章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第一节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一、人类社会正面临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二、人类社会正面临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时代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面临的两大挑战一、发达资本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二、民主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第三节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新战略一、科学社会主义世界战略的历史回顾二、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新战略的要点及其依据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对比分析法5.课外阅读资料:《论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区别》,徐崇温,《红旗文稿》2010年8期。
认清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学习和借鉴民主社会主义中的积极成果对于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6.作业:如何认识北欧五国的福利制度?下次课提问终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进程与经验教训1.教学目标:学习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进程,正确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清楚认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应当看到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教学难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应当看到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3.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进程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贡献二、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性及其光明前景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教训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基本经验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主要教训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局面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5.课外阅读资料:《社会主义向何处去》,肖枫,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