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经典恩格斯著《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研读笔记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读书笔记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读书笔记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读书笔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读书笔记一、社会主义的起源与意义在当代社会,社会主义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往往来源于其历史渊源和当代意义。

而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起源与意义,我们不得不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这本书开始探讨。

1. 空想社会主义的兴起社会主义的概念最初是由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

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一书中,作者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兴起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一系列理想化的社会构想,试图通过道德和理想主义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平等。

然而,他们的理论缺乏科学性和实践性,因此在现实中难以实现。

2. 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转向随着的兴起,社会主义逐渐走向了科学化的道路。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情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

他们指出,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批判和超越。

这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成为了一个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社会理论。

二、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与发展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理论和实践运动,其现实意义和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中,作者对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和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和阐述。

1. 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探讨和寻求越发迫切。

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这与当代社会面临的贫富差距、社会不公和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形成了鲜明对比。

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在于为当代社会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和发展路径。

2. 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我国家和地区,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实践为全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可以预见,社会主义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人类社会向更加公平和和谐方向发展的重要力量。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

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

这些认识对于今天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对于我们在当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仍然有现实意义,十七大报告中就特别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本书第一章的开头就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的。

“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有着明显的缺陷。

三大社会主义学说从它们产生开始就注定了只是空想。

但是,正是这些空想社会主义,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根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

同时,恩格斯也强调,三大空想家的思想长期支配着19世纪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者,产生了种种“折衷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

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的,要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就必须“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科学分析基础上。

“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本书第一章结尾的这个重要论断,是上述分析的逻辑顺理成章得出的结论。

恩格斯的这个点睛之笔,一语道破了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到科学的关键。

我们必须弄清楚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和原则区别,切忌望文生义地妄加推演或解释。

本书第二章论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人类思想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姓名:层次:年级:学号:学科专业:撰写日期:二○一八年五月《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读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之后,更加体会到真理的力量,马克思主义既批判继承了前人的正确思想,又对未来作了科学的预测。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包容的思想,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的思想,不断指引着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目前在中国大地,马克思主义已经落地开花,正茁壮成长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指导下焕发出令世人瞩目光芒。

1 写作背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写的《反杜林论》中的主要内容,是恩格斯的主要著作。

恩格斯写《杜林论》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批判杜林的反动的小资产阶级主义,我专门在网上查阅了关于杜林的生平,该人是一个投机主义分子,打着革命的旗号,披着科学的外衣,攻击和反对科学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运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此,恩格斯对杜林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同时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之成为包括哲学、社会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主要部分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全书,马克思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

从杜林抨击马克思主义,再到恩格斯反击批判杜林可以看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恩格斯的这部著作帮助人们识别出了假的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阶级运动的发展,成为当时传播最广、影响很大的科学社会主义著作,而杜林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战,我认为这种形式是推动学术或者科学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搞科研来说,我们必须用批判性的眼光去读论文,需要有质疑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创新性的想法,然后不断地实验来证明想法,进而将其转化为学术成果。

当然,也必须允许别人对我们产生不同的意见,有了不同意见后,可以进行讨论或者辩论,将不同的想法进行对比,得到最优的方法。

2 主要内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完整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过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入了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各种矛盾,指出解决方法,指明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全面地论述了科学社会足以的基本原理。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共五则范文)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共五则范文)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共五则范文)第一篇:《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任何一种理论的创立,都有其衍生的脉络,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或思想都有其开放的体系,包括其对历史的批判继承和对未来的科学预见。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说明了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

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之一的必然出现。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共有三章。

分别阐释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及其思想理论贡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本书第一章的开头就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的。

“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恩格斯在这里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原理,这就是:任何时代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都是在继承前人已有的思想材料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恩格斯认为,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个人的学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性暴露不完全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他们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道德观念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他们开始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演化是一个不断进步、逐步前进的过程,并试图用经济基础来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因以及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他们提出了对未来新社会构想,这些构想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目标和实现的途径,更重要的是他们进行了实践。

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与实践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其中仍有理论缺陷。

他们仍和启蒙学者一样,没有能够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去发现历史必然性;他们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是实现破旧创新的社会力量;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

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

这些认识对于今天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对于我们在当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九世纪,当巴黎公社革命运动失败后, 国际无产阶级处于聚集和团结自己的力量, 准备迎接未来新的战斗的关键时刻,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应法国工人运动领袖拉法格的请求, 在巴黎首次发表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以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一书问世为标志,到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在欧洲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发展。

恩格斯说过:“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

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说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与哲学上的变革有着直接联系,没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就不可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所以,恩格斯通过对哲学思想发展历史的考察,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及其意义,论证了由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撕下了资产阶级的遮羞布,指出了社会发展的动因,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从而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第三章中,恩格斯介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过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预测了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根本任务。

这一章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通读全文恩格斯首先论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建构于现实的基础之上,由此引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此科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指导之下,揭示资本主义现实的矛盾的以及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趋势。

资本主义现实世界与启蒙运动所构建的理想蓝图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难免让人感到失落。

革命的成果为少数的资产阶级所享受,自由、民主、平等自资本主义建立直至现今依然没有完全的实现,这些价值是我们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是却成为资本主义制度隐藏阶级统治的糖衣。

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基础上,圣西门、傅里叶、欧文均提出构想的蓝图。

相对于现实的资本主义统治让人失望的图片,这无疑具有很强的诱惑力,但是,时间和空间构成物质存在的基本方式,人类社会发展有其历史局限性,意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科学和理论总是跟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资本主义刚起步的自由竞争阶段,虽然能够看出部分的弊端却难以预料其发展的前景。

因此空想社会主义者就只能够以思维和理性的构想世界从根本上改造资本主义的弊端。

正如恩格斯所言:“为了使社会主义变成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1因而必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现实世界观察认知作出指导、为理论的构建作哲学支撑。

近代哲学寄经历了英国的形而上学,对事物的研究抛开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从最为基础的部分开始作推理演绎,由此得出的结论也变得片面而静止。

黑格尔形成了辩证和发展的哲学体系,但却认为事物发展只是在对“绝对观念”的体现,可以说的本末倒置。

这两种哲学形式的缺陷被刨除,而唯物观和辩证、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则被保留和继承发展,成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唯物史观出发,得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对资本主义的研究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得出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性质和趋势。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这两大发现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报告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报告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报告马原读书报告任何理论的发展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越为伟大的理论体系就越需要不断的进步和完善,而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完整的向我们展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最开始的空想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两大学说的发现对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最后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对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展开了论述。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

在第一部分中,恩格斯辩证分析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学说。

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理性王国,恩格斯将之称为资产阶级世界,认为其是和封建社会一样要抛到垃圾桶里,“他们都不是作为当时已经历史性的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的代表出现的”,他们并没有代表当时已经产生的无产阶级,而是“想立即解放全人类”。

然而这种空想的、有很大缺陷的理想社会主义恩格斯盛赞之为突破幻想的外壳而处处显露的“天才的思想萌芽和天才思想”,而这些天才的思想成为了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来源。

既说明一个理论在开始时也许充满缺陷,但是其体现的变革的思想是充满创造力的,对之后的理论发展能够起到一个启蒙的作用。

空想社会主义虽然脱离现实,但是他们迈出了社会主义的第一步,为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运动后来在世界各地燃起燎原大火埋下了火种。

第一步的迈出往往是最难的,完善一个理论体系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就可以,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理论并形成体系则需要极高的创新性,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空想社会主义有很大的缺陷但是恩格斯仍然对其给予极高的评价的原因。

同时引起我关注的还有革命先驱们对于理论实践的付出。

没有他们的实践社会主义可能要经历更漫长的时间才能踏上历史舞台,而后人也无法清晰的了解到早期社会主义理论的缺陷不足并将之完善。

恩格斯在文中提到了欧文由于推进社会改革而遭到了官场社会的普遍排斥,他由一个原本富有的慈善家变为一平如洗的穷光蛋,但他没有放弃改革,而是将目光转向工人阶级,在公认阶级中又进行了30年的活动,这一切都值得我们这些社会主义的获利者的敬仰与崇拜。

关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读后感

关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读后感

关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读后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全书共三章,分别阐述了三种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等丰富的内容。

恩格斯在第一章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原理,这就是:任何时代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都是在继承前人己有的思想材料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这里所说的“已有的思想材料",包括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优秀成果,特别是近代欧洲的哲学、历史、经济学、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也包括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提出的各种理性原则。

在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空想社会主义在欧洲已经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发展,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学说,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顶峰。

恩格斯说过:“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疽。

所以说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有根有源,是扎根于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思想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哲学。

因为哲学是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恩格斯用很大篇幅阐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唯物辩证法产生的意义。

恩格斯在1870年曾经指出:“如果不是先有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那么德国科学社会主义,即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唯一科学的社会主义,就决不可能创立。

”黑格尔哲学的最大功绩就是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并且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性。

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克服了旧哲学中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分离、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矛盾的缺陷,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统一起来,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Ⅲ4誊:瀚戴怒爨;貔缀蛰漪鬻掰漱。

!爰?——恩格斯著《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研读笔记吴雄丞摘要:《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

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

这些认识对于今天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必然性文章编号:1002—4409(2006)04—0022—08《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

本书出版的意义及其在我国的传播这部著作是恩格斯应保尔・拉法格的请求.把他在1877—1878年写成的《反杜林论》一书中的三章抽取出来稍加改写而成的。

1880年由拉法格译成法文,首次在法国《社会主义评论》杂志上发表(分三期连载),同年叉以法文单行本出版.以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马克思在本书1880年法文版前言里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一语点明了这部著作的重要价值和伟大意义。

马克思写道:“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当代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1](”)“他为《前进报》撰写并讽刺地题为《欧根.杜秫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的最近的一组论文.是对欧根・杜林先生关于一般科学、特别是关于社国堑!堡塑塑堡!!!!:!会主义的所谓新理论的回答。

这些论文已经集印成书并且在德国社会主义者中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这本小册子中我们摘录了这本书的理论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一部分可以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

” (Ⅻ)列宁认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概述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书.它同《共产党宣言》一样,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经典著作,是每个有觉悟的工人必读的书籍.我们党非常重视恩格斯的这部著作.毛泽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把它列入“干部必读”的书目,就因为这确实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最集中、最完整的著作。

根据文献记载.毛泽东给全党开出阅读马列著作的书目有以下几次:1943年3月16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中央直属机关干部要进行理论、思想教育,读马、恩、列、斯的四十本书。

”[2J(PID这次讲话有中央档案馆藏的记录稿,已收入《毛泽东文 万方数据麓辫避蕊蕊繇辫精鬻耕瓣集》第3卷。

可惜没有附四十本书的书目。

1944年3月5日,在延安整风后期的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为了“学习世界革命的经验”.“现在中央指定读五本理论书”Ⅲ(m).这五本书是:《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1945年4、5月.毛泽东两次专门讲到读书问题。

一次是在4月24El的口头政治报告中.一次是在5月31日七大上作结论的讲话里.他不仅讲了要读中央推荐的上述五率马列主义的书.还讲到了读书的方法。

他说:这五本书.“既是理论的.又是历史的。

马、恩、列、斯的书多得很.如果先读了这五本书,就差不多了。

”[21(n50-351)“这里马、恩、列、斯的都有了。

如果有五千人到一万人读过了。

并且有大体的了解。

那就很好.很有益处。

”Ⅲ(w,)新中国建立前夕.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干部学习马列主义必读的十二本著作。

《毛泽东文集》第5卷刊印的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总结》一文,说明了为什么要向全党推荐阅读这十二本书.这篇文章的注释中列举了十二本书的书目,其中就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

【3】(Ⅸ1∞’1958年11月9日.毛泽东给中央、省市自治区、地、县四级党的委员会的同志们写信.建议读两本书:一本斯大林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共产主义社会》。

(同时还提到要读“苏联同志们编的那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毛泽东强调:“要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革命和经济建设去读这两本书.使自己获得一个清醒的头脑.以利指导我们伟大的经济工作。

现在很多人有一大堆混乱思想.读这两本书就有可能给以澄清。

”[4】(一’在第二本书里,摘编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的许多重要论述。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党中央叉发布了一个要求全党认真研读的三十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书目.包括马克思著作8本,恩格斯著作3本,列宁著作11本.斯大林著作5本.普列汉诺夫著作3本。

恩格斯的著作里就包括《反杜林论》(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毛泽东还要求中央宣传部把这三十本著作印成大字本.为年龄较大、视力较差的同志们的阅读提供方便。

从上述历史事实可以看出.我们党是多么重视研读马列主义的原著。

学习马列著作。

可以使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时获得一个清醒的头脑.澄清混乱思想.很有益处。

邓小平在1985年9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向全党新、老干部提出要求,努力针对新的实际,学习、掌握、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其目的和意义就在于:“加强我li']z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提高我们运用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既把我们的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推向前进.也防止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新上来的中青年同志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

㈣“”中央党校从1977年复校以来.新开设了“科学社会主义”课程.在高中级干部的培训进修的教材目录里,都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和《共产党宣言》并列,作为首选必读的书籍。

全国的高等院校、党校、社会科学院各系统培养的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里.也都列入了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

许多诸如马列原著《讲解》、《选介》、《内容提要和注释》、《导读》之类的书籍,以及许多诠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章.也都宣传和阐发了恩格斯这部重要著作中的科学原理.使之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建党已经80多年、执政已经50多年的今天.所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十部.都仍然应该认真研读恩格斯著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本书.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全书共三章.分别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2盟§:&壶!!堡塑丛圈 万方数据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等丰富的内容。

本书第一章的开头就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的。

“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1j(P719)恩格斯在这里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原理.这就是:任何时代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都是在继承前人已有的思想材料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对此.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把它们比喻为“源”和“流”。

[6](…’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与实践.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概括和反映:而就其理论形成来说.则是在已有的思想资料基础之上的进一步发展.离开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与社会实践.离开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就无法理懈现代社会主义的社会内容和事实依据。

但是,现代社会主义又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在已有的理论原则和理论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否则就会失去思想前提和依托。

这里所说的“已有的思想材料”.包括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优秀成果.特别是近代欧洲的哲学、历史、经济学、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也包括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提出的各种理性原则.按照恩格斯的观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乃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两个互相衔接的阶段.两者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和阶级斗争在理论形态上的反映.只是有着阶段的不同、不成熟与成熟之分.而前者还是后者的直接思想来源。

在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空想社会主义在欧洲已经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发展.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学说.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顶峰。

恩格斯说过:“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

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辫裳巍鼹激缀黪精糟麟骥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7(—一’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一章中.恩格斯论述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思想理论贡献。

他们三个人的学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已有所暴露而又很不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他们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弊病和不合理性.对人们深感失望的现实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企图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

他们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作出的重要贡献.一是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与罪恶.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和研究资本主义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二是在他们的社会历史观中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某些天才预测.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做好了准备。

具体说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道德观念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所有罪恶之源:揭露了资产阶级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虚伪与欺骗性:抨击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导致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沦丧:指明资本主义社会根本不是什么“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而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他们初步认识到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进程.并试图从经济方面说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因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性。

他们对未来新的社会提出了一些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目标和实现的途径.如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实行人人参加劳动.合理分配生活资料,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消灭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

他们还提出实行民主制度、选贤任能,用法律维护社会公益和公民权益.国家的职能将由对人的控制逐步转向对物的管理.直至最后消亡:实行普及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发展科学、文化艺术以推动生产,造福社会;实行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提出了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社会普遍 万方数据游宽邋懑文巍蒜觜辫獬馔解放的天然尺度的重要观点.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