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调查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运行机制研究——以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项目为例

点 的 阐 述 , 构 建科 学有 效 的 区域 性 高校 图书馆 资 源共 享 运行 机 制 提 出 了-4 实施 建 议 。 为 I # ̄ - 关 键词 : 高校 图 书馆
中图分类号 : 2 8 G 5. 6
文献标识码 : A
d i1.99 jsn10 -0 52 1. . 7 o:03 6 /.s. 5 8 9 . 1 60 i 0 0 0 2
我 国高 校 图书 馆 资 源共 享 虽 然 取 得 了 很 大 成
绩, 但是从实际情况看 , 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 足 ,许 多文献 资 源共 建共 享项 目特别 是各 地 的大学 城 文献 资 源 共建 共 享项 目运行 的效 果并 不 理 想 。 存 在着 诸 多的制约 因素 , 总结起 来主 要有 以下几 点 [: 1 】
收 稿 E期 :0 0 0 - 7 l 2 1 - 9 0  ̄
标准化的系统软件和标准化的文献信息是实现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和前提。目 。 前 我国 众 多 的图 书馆所采 用 的应用 软件 形式 各异 :标 准不
本 文 系浙 江师 大 学校 级科 研 项 目“ 范 区域 性 高 校 图 书馆 资 源共 享模 式研 究” 项 目编号 : 2 0 2 ) 果之 一 。 ( G] O 8 9 成
11 共建 共 享的意识 薄弱 . 随 着社会 的发展和 技术 的进 步 .图书 馆虽 然对
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中, 特别是高校图书馆, 资源和服 务仅 对校 内师 生开 发开 放 , 守主 义严 重 , 乏全 局 保 缺 观和开放共享的胸怀。许 多图书馆尤其是大型馆在 资 源共 享方 面往 往是 口号 喊的多 ,具 体实 践却 是敷 衍 了事 。 而有 的高校 即使是 C AUS 员 , 其特 色库 成 但 存 本地 系统 不对 校外 开放 ,从而 导致 投资 近百 万元 的特色 库项 目只能 孤芳 自赏 [。这些 都严 重 阻碍 了 2 】 文献 资源 共享工 作 的开展 。 1 缺乏 有效 的协调 管理机 制 . 2 受 传统思 想 的影 响 ,许 多高校 图书馆 在文 献资 源 的管 理建设 上 还沿袭 传 统模式 ,条条分 割 ,块块 “ 封 锁 ” 象严 重 。 国内图书 馆 系统缺 乏统一 管 理 、 现 规 划 。系 统 内部之 间和 系统 与系统 之 间缺少 协 作和协 调 :再 加上 各个 图书 馆 的 自动化 系统 的建 设 或引进 缺乏协调 , 文献布局缺乏整体观念, 各个单位追求大 而全 、小 而全 的想法 比较 突 出 。结 果造成 重 复遗漏 多 , 费大 。 多 区域性高 校 图书馆联 盟基本 上是 由 浪 许 当地高校图工委代管的 , 而省、 市高校图工委仍然是 个 专家 咨询 机构 ,不具 备行 政管 辖权 ,缺 乏权 威 性, 无法实际发挥协调作用。 在具体的项 目 运行过程 中 ,没 有 充分考 虑各 参与 馆 的具体 实力 和平衡 各 方 的利 益关 系 , 只是采 取强 制性 的单一 运行 机制 , 味 一 强调奉 献 精神 , 没有 激励 和补偿 机制 , 成 资源共 享 造 的产 权不 清 、 权利 与义务 的不 统一 。 一些 图书馆 对共 享 的投入 得不 到应 有 的 回报 和补偿 :而另一 些 图书 馆 “ 便 车” 搭 的现象 又 比较严重 。因而挫 伤 了成员 馆 的参 与热 情 ,也极 大地 限制 了我 国文 献信 息资 源共 享建 设与 发展 的空 间。
数字图书馆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

数字图书馆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摘要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结合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工作的研究,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突出作用。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素养;创新能力EffectsofDigital LibraryonUniversityStudents’InformationLiteracyNI Yu(Modern Education Information Center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36)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present status of university students’information literacy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igital library work,the outstanding role of digital libraries in university students’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was explored.Key wordsdigital library;information literacy;innovative abitity良好的信息素养能促进大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信息需求,产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校数字图书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信息素养的培养与训练是提高大学生学习与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高校数字图书馆正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与导读的摇篮。
1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由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
佚名
【期刊名称】《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两年来,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着力开展专业化管理、打造特色化活动、提供精细化服务,充分发挥了图书馆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文献信息保障及服务职能作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总页数】3页(P57-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0.72
【相关文献】
1.高校图书馆助推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J],
王云娣;胡益芳
2.经典阅读推广与校园精神文化提升--以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J], 杨云芳
3.立足传统,创新思维,全方位打造“互联网+”环境下的阅读推广平台——浙江师
范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概览 [J],
4.浙江省高校图书馆2015-2016先进集体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J],
5.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品牌提升策略研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相约六点半"服务品牌为例 [J], 赵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数字化教育

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数字化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图书馆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纸质书库,而是成为了数字资源的大宝库。
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海量的知识和学习资源,还为数字化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数字资源在数字化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
1. 数字资源的丰富性现如今,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已经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和信息。
无论是文学、历史、理工科还是艺术等领域,读者都能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中找到相应的学习和研究材料。
数字资源的丰富性为数字化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和资源基础,方便了教师和学生进行学习和教学活动。
2. 数据化研究和学习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数字化特点,使得学生和教师可以方便地利用各种工具和技术进行数据化研究和学习。
通过对数字资源的分析和挖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据表现进行针对性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3. 智能化学习和教学数字资源的数字化还为智能化学习和教学提供了基础。
通过对数字资源的整合和智能化处理,可以为学生提供智能化的学习辅助工具和教学平台。
例如,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偏好为其推荐相应的学习资源,提供智能化的学习指导和反馈。
4. 全球化学习和合作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特点使得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全球化学习和合作。
通过数字资源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访问和共享各地的学习资源和信息。
同时,学生和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跨校、跨地区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和交流渠道。
5. 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教育依赖于数字资源的支持和保障,同时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发展也需要教育的需求和支持。
图书馆作为数字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和管理者,负有重要责任和角色。
通过不断增加和完善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可以为数字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总之,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在数字化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
浅析数字图书馆发展与阅读方式

浅析数字图书馆发展与阅读方式【摘要】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提供图书和资料服务的载体。
它的发展意义在于扩大了阅读资源的范围,方便了读者获取信息。
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包括便捷高效、信息丰富和互动性强。
它对阅读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供了多样化的阅读途径和交流平台,改变了传统的线下阅读模式。
数字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更具时代性和便捷性,吸引了更广泛的读者群体,尤其是年轻人和网络用户。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前景看好,将深远影响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提升信息获取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发展意义,特点,阅读方式,影响,未来趋势,比较,读者群体,发展前景,重要性1. 引言1.1 数字图书馆的定义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利用数字技术将传统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并且提供在线访问的虚拟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不同于传统图书馆,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
数字图书馆收藏了各种形式的电子文献、数字化的书籍、期刊、论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阅读和学习方式。
数字图书馆的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学习资源。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传统纸质图书馆的服务得到了拓展和提升,为人们的阅读和学习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便利。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数字化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会对未来的阅读方式和知识传播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1.2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意义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意义在于推动阅读方式的变革,使得用户可以更加便捷、高效地获取到所需信息。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图书馆的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而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缺。
数字图书馆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形式存储和展示图书、期刊、论文等各种文献资源,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阅读方式。
2018年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doc

2018年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获奖名单2018年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面向全国公开征集信息素养教育案例、微课视频、论文以及教材,以期发掘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中的创新做法与优秀案例,对高校图书馆从事信息素养教育有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次征集得到了广大高校图书馆同仁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共收到案例66个,微课视频95个,论文88篇,教材24部。
组委会邀请多位业界知名专家学者组成评审组,对所提交作品进行认真细致的综合评定,最终评选出各类作品奖项。
获奖证书将在会议现场发放,未来参会的获奖人,会务组将以到付方式邮寄获奖证书,如需邮寄证书请于6月30日前将邮寄地址发送到邮箱。
会议现场还将进行案例类一、二、三等奖获奖案例海报展示,请获奖案例申报人于6月21日前将海报设计图(JPG格示)提交到邮箱,海报要具有一定视觉冲击力,幅面按照宽55cm*高80cm,分辨率300dpi以上,JPG格式。
内嵌案例说明二维码。
具体获奖名单如下(各奖项名单排名不分先后):论文类一等奖(5项)1.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研究,覃丽金,海南大学2.大学生科学数据素养教育实证研究--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吕思凡,华东理工大学3.大学生持续学习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以《信息检索》课程为例,王锰,江苏大学4.高校研究生元素养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罗国锋,江苏科技大学5.研究生信息素养嵌入式教学,张必兰,重庆工商大学二等奖(9项)1.突破常规性阅读推广,践行“四读、二讲、三步、六阶梯”,高小序,鞍山师范学院2.“信息素养教育”到“创新素养教育”发展探析,关鑫,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3.借鉴美国ACRL和SCANS标准刍议大学生信息素养与职业技能相关性研究,金泽龙,,广东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4.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述评,李泽红,国防科技大学5.基于激励理论的高校信息素养创新实践研究,刘璇,杭州师范大学6.基于创客空间的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焦海霞,江苏理工学院7.面向新生的微视频+代入式体验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洪跃,沈阳师范大学8.基于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的中美信息素养教学实践对比与启示,龚芙蓉,武汉大学9.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讲座模式构建,励燕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三等奖(14项)1.《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程宏,东南大学2.探讨对分课堂在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学中的应用,何海钊,广西科技大学3.海南大学信息素养教学课程体系的拓展与变革,邓玲,海南大学4.融入通识课程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实证研究,王晨晨,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5.图书馆阅读导引信息素养教育探索,赵春艳,佳木斯大学6.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信息素养教育理论及实践探析,周小萍,辽宁大学7.双一流大学图书馆资源信息素养专题培训调查与分析,高海燕,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8.高校合作多层次立体化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吴慧华,上饶师范学院9.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英晓燕,上饶师范学院10.高校信息检索课的多学科知识融合特征探讨,崔文浩,沈阳化工大学11.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之讲座培训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基于“985工程”院校图书馆的调研,徐春,中国药科大学12.近五年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热点与发展动态述评,屠晓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3.财经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专题讲座比较研究,鲜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4.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发展中的信息团队素养模型研究,杨小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秀奖(18项)1.移动学习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刘丽,北京语言大学2.霍尔三维视野下的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学,张容,成都医学院3.基于在线平台的图书馆微课堂教学研究,吴海媛,大连大学4.基于学习社区的自主学习信息素养模式研究,李志超,德州学院5.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途径之拓展,董薇,东北大学6.面向数字土著的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张艳婷,东北师范大学7.“互联网”时代下师范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付鹏,汉江师范学院8.应用技术大学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以黑龙江东方学院为例,郭春阳,黑龙江东方学院9.游戏教育法在医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焦雪,吉林医药学院10.涉医文学作品与“文检课”“情景&案例”教学融合路径研究,吉丽君,锦州医科大学11.军队院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思考,赵欣,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12.文化自塑与文化自信:后阅读时代文化创新意识培养研究,李雨珂,上海印刷出版专科学校13.文献检索教材基础理论的回顾与展望,袁斌、周晓政等,南京图书馆、南京医科大学14.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探索与实践研究,夏晓慧,山东理工大学15.信息素养与大学生早期创新能力的培养,吴慧华,上饶师范学院16.从”信息素养教育“到”创新素养教育“:基于“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的理性思考,曹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17.创新素养教育背景下应用技术型高校文献检索课程资源建设刍议,宋艳欣,营口理工学院18.民办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实践与思考,刘晓华,长春财经学院案例类一等奖(5项)1.信息素养教育双语教学助力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上海交通大学,黄琴玲2.科研与信息素养精英养成计划,沈阳师范大学,王贵海3.湖北省高校“学术搜索挑战赛”,武汉大学,陆敏等4.高校图书馆研究生信息素养夏令营,合肥工业大学,潘宇光5.从SPOC到网络精品在线课程建设探讨——以海南省高校共享联盟课程《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为例,海南大学,袁惠蓉二等奖(8项)1.基于艺术学科服务的信息素质教育实践策略-以音乐学科为例,东北师范大学2.以创新为导向的电子科技大学“1+4”精英人才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电子科技大学,张毓晗3.融智慧创未来----信息素养教育团队建设,沈阳师范大学,丁学淑4.助力“双创”,促进知识产权素养养成——专利月系列活动,浙江大学,何晓薇5.演绎检索大赛论道信息之美-全国财经高校信息素养大赛天财篇,天津财经大学,贾莉莉6.嵌入大学生创新竞赛类课题的创新素养深度教育方案,山东大学,马建春7.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体验式教学实践,清华大学,韦庆媛8.基于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案例,南开大学,张蒂三等奖(13项)1.江苏大学图书馆嵌入式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江苏大学,柳翔2.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案例,中国药科大学,徐春3.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探索,吉林大学,刘冲娇4.基于混合模式的高校图书馆员教学能力提升,东北师大、华东理工、天津财大,谢亚南等5.打造信息素养教育五维空间,东北大学,温暖6.数字故事与元素养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东北财经大学,张莉7.高校图书馆学术论文写作辅导服务,沈阳师范大学,洪跃8.“小视频的大用途”,琼台师范学院,谢硕研9.百花齐放香满园——基于读者自主培养模式的信息素养教育案例,辽宁师范大学,李海瑞10.针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案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夏翠军11.“4+Plus”动态科研创新素养培养体系建设,电子科技大学,杨颖12.捕捉用户敏感期,提升教学转化率,北京师范大学,刘迎春13.《科技文献检索》第一课,北京联合大学,王彤优秀奖(15项)1.阅读推广下大学生信检课学习兴趣的激发之路,浙江师范大学,李龙2.基于MOOC翻转课堂的文献检索教学实践,华东理工大学,曾媛3.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辽宁科技大学,王玉香4.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赵俊颜5.一站式共享——全媒体时代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成都医学院,张容6.site语法应用,四川师范大学,沙玉萍7.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拓展与创新实践,内蒙古大学,云洁8.基于人才培养的硕博研究生专业信息素养能力提升实践与探索,江苏大学,谢萍9.新生入馆培训微课案例,黑龙江大学,刘澍10.基于模块化设计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聊城大学图书馆,孙小梅11.我的学习,我做主-广州医科大学信息素养教育课改实践,广州医科大学,张亚莉12.“问津课堂”信息素养教育专题讲座,南京中医药大学,高雨13.基于实践育人的“信息素养核”智慧读者群信息素养社会普及行动,辽宁师范大学,李海瑞14.懒人包”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运用,北京联合大学,陈几香15.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启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杜香莉视频微课类一等奖(5项)1.口袋里的检索课:以图找图,北京工业大学,杨冬艳2.全文获取与文献阅读,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蒲攀3.如何查找英文综述,东北师范大学,谢亚南4.索书号,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汤妙吉5.site语法应用,四川师范大学,沙玉萍二等奖(10项)1.专业检索步骤的实例教学,江苏大学,杨志刚2.古籍文献的阅读-注释本,南京中医药大学,张稚鲲3.什么是信息?,电子科技大学,杨颖4.信息检索?会做一道题就够了!,沈阳师范大学,王贵海5.艺术文献检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房宝金6.专业文档搜索filetype最有效,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陈萍秀7.医学主题词表,西南医科大学,曾果果8.pubmed检索精髓十式,成都医学院,冉黎9.布尔逻辑检索,辽宁师范大学,李海瑞10.如何借阅纸质图书,上海师范大学,雷顺利三等奖(15项)1.如何做有价值的文献调研,佳木斯大学,庄善洁2.高质量文献的获取和利用,沈阳工业大学,伊雪峰3.伴飞科研:检索的初心,海南医学院,林川4.5Q&As about MeSH,海南医学院,余泱川5.利用Endnote如何管理参考文献,齐齐哈尔大学,高霏霏6.小信同学说检索之检索词的选择(上),武汉大学7.关注“睡美人”文献,吉林大学,谭智敏8.基于图书馆利用的信息素养:有VS无,沈阳建筑大学,王丽娜9.如何在word中插入参考文献,北京科技大学,李立从10.CABI数据库的主题词库,沈阳农业大学,白建华11.我的“搜”主意比你多——如何查找所需文献,吉林医药学院,孙睿阳12.选题阶段的信息检索,齐齐哈尔大学,邵阳13.如何快速准确查找目标中文期刊的投稿方式,浙江中医药大学,邓佳14.众里寻她千百度AND NOT OR来帮助,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韩靖15.如何将谷歌学术、百度学术检索到的文献导入到NoteExpress,山东大学,王勋鸿优秀奖(20项)1.检索策略调整之扩检-以中国知网为例,海南医学院,邓浪2.学位论文信息检索的步骤与技巧,齐齐哈尔大学,常倩倩3.中国知网导出参考文献和文献格式转换,齐齐哈尔大学,李晶4.wiki百科全书用它可知天下事,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于蓓莉5.利用读秀的文献传递获取图书,辽宁何氏医学院,王景辉6.行走在指尖上的阅读天地,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张妮妮7.中图法简介,琼台师范学院,谢硕研8.检索工具的选择,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张文静9.网络文献信息检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蔡雨琪10.玩转kindle,河北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伟11.如何快速生成参考文献,吉林医药学院,焦雪12.网络检索技巧,德州学院,李志超13.参考文献生成,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徐红14.Estudy文献管理软件的应用技巧,吉林大学,李慧KI高级检索实例,江苏大学,李明娟16.文献信息计算机检索过程,齐齐哈尔大学,黄晓乐17.检索用词的规范性选择,齐齐哈尔大学,王颖18.文献检索原理,上海健康医学院,刘晶19.艺术信息检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倪菁20.权威的词条检索工具:EB Online,吉林大学,王绍玲教材类一等奖(3项)1.《信息检索与利用教材》,西南交通大学,邓发云2.《信息收集与处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凌征强3.《青年学者学术信息素养》,杭州师范大学,何立芳二等奖(4项)1.《创新思维与文献驱动》,盐城工学院,李明2.《医药信息检索与利用》,南京医科大学,周晓政3.《实用信息检索(第二版)》,沈阳师范大学,刘允斌4.《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江苏大学,刘桂锋三等奖(5项)1.《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上饶师范学院,吴慧华2.《现代信息查询与利用》,西南科技大学,赵静3.《国际执业医师考试资源检索与利用》,佳木斯大学,庄善洁4.《网络信息检索实用教程》,三江学院,陆思霖5.《信息元素养与信息检索》,沈阳理工大学,杨云川优秀奖(6项)1.《信息检索实践教程》,山东科技大学,于喜展2.《信息检索与利用》,沈阳工业大学,刘琳琳3.《实用科技文献检索》,沈阳建筑大学,王丽雅4.《科技写作与文献检索第2版》,沈阳工业大学,伊雪峰5.《文献检索及其实践应用研究》,大连大学,吴海媛6.《信息检索教程》,泰山医学院,孙思琴。
图书馆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图书馆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作者:张献来源:《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8年第3期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进而获得结论的学习方式,图书馆是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场所,丰富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和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对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图书馆随着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无论是教师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生的学习由过去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向主动的研究性学习。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特点研究性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又称为探究式学习。
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与过去那种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比有着显著的特点。
(一)开放式学习首先,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内容、学习空间和学习方法是开放的。
学生的学习是在开放的时空中进行的,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现场观察、问题讨论等已成为学习的常用方法。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到社会上去寻找学习内容。
其次,收集信息的渠道和思维方式是开放的。
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实验室和计算机网络查阅资料,处理信息,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研究性学习中,从课题的选择、确定,到资料的收集、分析,再到报告的撰写、答辩,成果的整理、展示等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完成。
再次,师生关系是开放的。
教师从执教者变为引导者、咨询者和资料的提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合作式学习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选择较多的是小组学习形式,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在与他人共同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共享学习经验的个性品质。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是指利用各种数字技术手段和工具,将传统图书馆资源数字化,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阅读和查询服务的学术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数字图书馆在各大学的建设和应用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通过数字化的形式,高校数字图书馆将传统的纸质书籍、期刊等资源转换为电子文档,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互联网查询。
这不仅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也为师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学习和研究工具。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涉及到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数字资源管理、数字图书馆服务等方面,是当前高校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支持和服务。
通过对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为高校数字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2. 正文2.1 数字图书馆在高校的发展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数字图书馆在高校的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已建立了数字图书馆,提供各种数字化资源和服务,使学生和教师可以更方便地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研究。
数字图书馆的收藏资源日益丰富。
高校数字图书馆不仅收藏了大量的电子书、期刊和学位论文等传统文献资源,还提供了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数字图书馆的技术应用不断创新。
高校数字图书馆通过引入信息检索技术、知识图谱技术等先进技术,提升了检索精度和用户体验,使用户可以更快捷地找到所需信息。
数字图书馆还在服务模式上不断完善。
高校数字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如文献检索、参考咨询、学术写作指导等服务,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数字资源开展学习和研究工作。
数字图书馆在高校的发展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全方位的发展趋势,为高校师生的学习和科研提供了有力支持。
2.2 数字图书馆的应用优势数字图书馆作为现代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许多显著的应用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