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分类评估及食品接触产品
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介绍

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介绍1.定义食品接触材料是对所有可能与食品接触的材料的统称,在实际的供应链中,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存、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工具和设备,及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油墨、粘合剂、润滑油等都可以被认为是食品接触材料。
食品接触材料作为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安全问题,并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定相关质量安全标准和开发检测技术等措施,来保障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安全,进而确保食品安全。
2.中国的食品接触材料标准架构食品接触材料框架法规最顶层的是国家颁布的《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中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定义是: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
我国现有的食品接触材料标准在《食品安全法》的之下包含四个标准体系:2.1第一类食品接触材料通用法规2.1.1GB4806.1-2023《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基本使用要求,协调各标准间的关系,多材质产品的全管理,安全阈值的管理方式,DOC等产品信息要求。
2.1.2GB9685-2023《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2023版标准规定了958种食品接触材料,其中塑料731种、涂料492种、橡胶167种、油墨189种、粘合剂521种、纸和纸板597种、硅橡胶等其他材料12种。
涉及1294种添加剂品种,与上一版相比,增加添加剂新品种364种,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的添加剂198种,删除35种添加剂,同时,2023版扩大了允许用作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的范围。
2.2第二类产品标准2.2.1GB4806系列标准从GB4806.2-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奶嘴》到GB4806.11-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这一系列共计10个标准,对相关食品接触产品的卫生及产品指标做出了规定。
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茶类饮料生产)

符合企业内部温度、湿度要求
车间内部环境管控制度中明确监控频次,建议每日进行
清洁作业区消毒管理
清洁作业区环境、设备、人员以及进入该区域的原辅材料等未经有效消毒、造成清洁作业区微生物污染。
清洁作业区应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并定期开展微生物监测。
符合区域管理的标准作业程序要求
2.严格按照标准和配方投料,复核确认,做好投料记录;
3.合理设置物料混合时间和混合方式,确保混合均匀;
4.若多款产品存在共线生产,应做好品种更换前的清洁和清场工作,避免交叉污染;
5.调配使用的食品工业用浓缩液(汁、浆)、原汁、糖液、水及其他配料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前应确认其感官性状无异常。
符合《食品安全法》、GB 2760及相关规定
5.如采用吹瓶、灌装、封盖(封口)一体设备,且设备自带空瓶或瓶胚除尘和瓶盖消毒功能,可不再进行空瓶和瓶盖清洗消毒。
保证包材清洁
建议每个生产日进行
灌装
灌装环节卫生控制不足
灌装防护不足,通过环境、设备等因素引入微生物污染
1.制定灌装区域环境卫生控制要求,按标准和细则要求设定控制级别和监测指标,并定期监测;对灌装区域进行防护,避免进入异物。
1.地面、墙面、屋顶根据清洁度要求采用不同频次进行定期清洁。
2.门窗、墙壁、顶棚、地面及施工缝隙密闭,清洁作业区的窗户宜与内墙面齐平,避免平台积尘。
符合企业内部环境管理要求
车间内部环境管控制度中明确地面清洁频次,建议每日或每班次进行
车间地面、墙面、屋顶破损
破损处不易清洁,容易造成孳生微生物,破损易掉落造成异物污染。
设备清洗消毒不彻底,有导致产品微生物超标的风险。
建立并实施清洗标准操作流程(SOP),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并验证清洗和消毒效果。
SGS食品接触材料介绍

06
结论
食品接触材料的重要性和挑战
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
食品接触材料在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必须保证 安全性,防止有害物质迁移到食品中,对消费者健康造成 潜在威胁。
法规与标准
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对食品接触材料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和 标准,企业需遵循相关规定,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高,食品接触材料需要 不断创新和改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目标。
SGS食品接触材料介绍
• 食品接触材料概述 • SGS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服务 • 常见食品接触材料介绍 • SGS食品接触材料认证 • 食品接触材料的未来发展 • 结论
01
食品接触材料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食品接触材料是指在正常条件下可能 会与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材料,例 如包装材料、餐具、厨具等。
具有更好的透明度、化学稳定性和耐 热性,可用于制造高品质的食品容器。
新型金属材料
如钛、不锈钢等,具有更高的强度和 耐腐蚀性,可用于制造更高级的餐具 和厨具。
生产工艺的改进
01
02
03
自动化生产
通过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和 机器人技术,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减少人为 错误和污染。
新型成型工艺
如热压成型、注塑成型等, 能够制造出更复杂、个性 化的食品接触产品。
分类
食品接触材料根据用途、材质、生产 工艺等因素有多种分类方式,常见的 分类包括塑料、金属、玻璃、陶瓷、 纸制品等。
食接触材料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
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直 接关系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不 合格的食品接触材料可能对消费 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产品质量
CQC食品接触产品安全(欧盟要求)认证问答

客户之声CQC食品接触产品安全(欧盟要求)认证问答文/司立峰 李博文欧盟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积累,已经在食品接触材料领域制定了严格而广泛的法规和标准体系。
这些法规和标准在良好地保障了饮食安全的同时,也对我国增长中的食品接触材料出口贸易产生了巨大影响。
经统计,2017年全年,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 A S F F)在食品接触材料领域对全球的通报总数为118例,其中对我国(含香港)的通报数量达到了92例,占比78%。
2016年,共通报131例,我国占100例,占比76.3%。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 Q C)开发了“食品接触产品安全(欧盟要求)认证”。
该项目以欧盟委员会统一发布的法规/标准和相关决议为基础,考虑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成员国的特殊差异,全面评估产品的食品接触安全性。
为了使广大读者了解C Q C 食品接触产品安全(欧盟要求)认证,本文约请相关专业人士解答认证相关问题。
问:对于生产企业的产品,通过C Q C食品接触安全(欧盟要求)认证有什么现实意义?答:C Q C作为国内规模最大、最专业的认证机构,其认证客户数量居全国认证机构首位、国际认证机构前列。
生产企业的产品获得C Q C颁发的食品接触产品安全(欧盟要求)认证,主要好处有三:①欧盟法规和成员国要求体系复杂,且保持动态更新,通过食品接触安全(欧盟要求)认证,可及时跟踪最新法规要求、有效提升产品质量、规避不合格风险、降低贸易损失。
②由于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国家标准与欧盟法规/标准存在诸多相同之处,通过食品接触产品安全(欧盟要求)认证并补做相关差异试验后,可实现“一测双证”,减少重复测试费用,降低企业成本。
③通过认证后,可在产品上施加“食品接触安全”认证标志,表明产品符合食品接触安全认证要求,可为认证客户创造价值,为产品增加质量信誉。
由于C Q C的独立、公正以及专业性,通过C Q C食品接触安全认证并加贴认证标志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受到消费者、采购方的普遍信任。
食品接触材料中危害物质检测及风险评估

食品接触材料中危害物质检测及风险评估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食品营养和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食品安全与人类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而与食品直接接触的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直接影响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包装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工具。
但包装材料和食品的直接接触增加了食品中存在包装污染物的可能性。
这些包装污染物可能来自于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包装、制造系统的部件、运输装置或二次包装。
在污染物向食品迁移的过程中,来自印刷油墨的析出物、聚合物的迁移物和芳香族挥发性化合物可能会影响食物的安全和感官,给食品安全带来一定风险。
关键词:食品接触材料;危害物质检测;风险评估引言多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类型、营养、口感等的关注,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规范行业发展,促进食品行业的稳定发展。
但食品生产、加工中部分厂家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往往未过多关注食品安全,特别是未重视食品接触包装材料,所选择的食品接触包装材料安全性不达标,影响了食品安全。
经济发展带动了食品行业的进步,多年来我国食品行业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食品种类日渐增多,食品生产与加工技术日渐成熟,但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市场的进步。
食品接触包装材料作为影响食品安全的关键因素,有关部门越发关注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的安全性。
未来的食品行业发展中,相关部门需强化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检测与监管。
1食品接触材料中污染物的种类食品包装污染物一般有迁移物、印刷油墨的析出物、聚合物降解产物以及可能危害人类健康或食品感官的挥发性化合物。
其中,来自食品接触材料的迁移物影响最为严重,也是目前科学研究的重点。
食品接触材料产生的迁移物是指从食品接触材料向食品扩散,进而溶解存在于食品中的物质,包括塑料单体、低聚物、增塑剂、抗氧化剂、光引发剂、荧光增白剂等。
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污染物一般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因而这些污染物可以被鉴定、量化、最后确定毒性并评估安全风险。
食品接触产品标签标识和使用说明技术规范 日用陶瓷

食品接触产品标签标识和使用说明技术规范日用陶瓷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日用陶瓷产品的标签标识和使用说明的技术规范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陶瓷材质或以陶瓷材质为主体的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陶瓷烹调器、陶瓷包装容器等与食物相接触的日用陶瓷。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2893.1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记的设计原则GB/T3302日用陶瓷器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规则GB/T3532日用瓷器GB480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4806.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陶瓷制品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5001日用陶瓷分类GB/T5296.1消费品使用说明第1部分:总则GB/T7408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30643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签通则CCGF306.1日用陶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Ceramic product intended to be used in contact with food与食物接触的瓷器、炻器、陶器,有釉和无釉陶瓷制品,但不包括食品制造工业、包装、烹调用陶瓷器。
3.2陶瓷烹调器Ceramic cookware与食物接触的砂锅、汽锅、火锅、炒锅、热煲等各类陶瓷质烹调制品。
3.3陶瓷包装容器Ceramic packaging container包装食物的缸、坛、罐、瓶类等陶瓷容器。
3.4最小销售单元Minimum Sales Unit作为一个完整商品销售的、最小单位的食品接触制品,可以是1件,也可以是一套或一组。
如每一个陶瓷杯都可以作为一件完整的商品进行销售,都是最小的销售单元。
同样的陶瓷杯,两个一组以“套装”作为一个完整商品销售时,那么这时一组即为一个最小的销售单元。
食品接触产品标签标识现存问题调研

检测认证食品接触产品标签标识现存问题调研与分析■ 曾 豪 王苑询 邹 强 伍 丰 郑晴涛 宋 姮(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摘 要: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而标签作为产品的名片,其信息的完整和正确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认识其安全性。
近年来食品接触材料标签标识不合格的现象频繁出现,分析总结常见不合格问题对企业规范化标签标识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因此,本文调研了某大型商超中售卖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接触产品,对其标签标识进行评估,统计并分析其中存在的标签问题,并给出正确的标识方式。
以期通过本研究的调研、分析、总结和建议,为政府监管提供支撑,为企业规范标签标识提供质量管控参考。
关键词:食品接触材料,标签标识,日常生活,安全性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2.23.034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Food ContactProduct LabelingZENG Hao WANG Yuan-xun ZOU Qiang WU Feng ZHENG Qing-tao SONG Heng(China Testing & Certifi cation Group Co., Ltd.)Abstract: Food contact materials and produc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our daily life.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life, the safety of food contact materials and products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consumers. Label is the business card of a product, and the complete and correct information of a label can help consumers better understand its safety. In recent years, the unqualifi ed labeling of food contact materials has frequently appeared.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common unqualifi ed problems can provide signifi cant reference for the standardized labeling of enterprises. Therefor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mmon food contact products in daily life sold in large supermarkets, evaluates the labeling, analyzes the existing labeling problems, and gives the correct labeling method.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research can support government’s supervis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labeling in enterprises. Keywords: food contact materials, label identifi cation, everyday life, safety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是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各种已经或预期可能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接触、或其成分可能转移到食品中的材料和制品,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存、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工具和设备,及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油墨、粘合剂、润滑油等,不包括洗涤剂、消毒剂和公共输水设施[1]。
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管工作规范

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管工作规范(试行)1.总则1.1 目的为规范和加强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管工作,确保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的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2 适用范围1.2.1本规范适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内,且检验监管条件为“M、N、R、S”的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的检验和监督管理。
主要包括: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接触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材质及其复合材质的容器、用具和餐具。
1.2.2进出口食品包装及预期与食品接触机械、电器产品的检验监管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1.3 职责1.3.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的检验监督管理工作。
1.3.2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辖区内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的检验监督管理工作。
1.4 管理方式1.4.1进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督管理工作包括产品备案、产品检验及后续监管三项内容。
1.4.2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督管理工作包括企业分类、风险分级、产品检验、监督管理四项内容。
1.5检验依据1.5.1进口食品接触产品按照我国对食品相关产品的规定和标准实施检验(相关标准目录可参见附件1)。
尚未制定食品相关产品安全标准的,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1.5.2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按照进口国家(地区)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实施检验;进口国家(地区)没有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的,按照我国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实施检验,若贸易合同要求高于我国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的,按照贸易合同要求实施检验。
2. 进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督管理2.1 产品备案2.1.1国家质检总局对进口食品接触产品实施备案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U)No10/2011塑料法规要点
食品模拟物
模拟物A 模拟物A 模拟物B 模拟物B 模拟物C 模拟物C 模拟物D1 模拟物D1 模拟物D2 模拟物D2 模拟物E 模拟物E 10%乙醇 10%乙醇 3%乙酸 3%乙酸 20%乙醇 20% 50% 50%乙醇 植物油 聚(2,6-二苯 2,6对苯醚) 基-对苯醚) 模拟pH≥4.5的水性食品 模拟pH≥4.5的水性食品 pH≥4.5 模拟pH <4.5的水性食品 模拟pH <4.5的水性食品 模拟含醇≤20%或含一些亲脂 模拟含醇≤20% 性有机成分的水性食品 模拟含醇>20 >20% 模拟含醇>20%和水包油乳液 模拟表面含游离脂肪食品 模拟干食品
修订后内容为二十个条款,九个附录 两个指令包括对85/572/EEC的修订
2011年5月1日起最新的塑料制品指令 年 月 日起最新的塑料制品指令 日起最新的塑料制品指令(EU)No10/2011 实施
(EU)No10/2011塑料法规要点
指标要求 总迁移限量: 总迁移限量:10mg/dm2 或60mg/kg ; 总迁移量测定结果表示: 总迁移量测定结果表示: 一般材料和制品- 一般材料和制品-mg/dm2 婴幼儿制品- 婴幼儿制品-mg/kg 已知预期用途的密封件- 已知预期用途的密封件-mg/dm2(使用密封 件和密封容器总的接触面积) 件和密封容器总的接触面积) 未知预期用途的密封件-mg/件 未知预期用途的密封件-mg/件 特定迁移限量(芳香胺、有害原料单体、钡、钴、 特定迁移限量(芳香胺、有害原料单体、 铜等金属元素等) 铜等金属元素等) 特定迁移量测定结果表示: 特定迁移量测定结果表示:mg/kg
(EU)No10/2011塑料法规要点
对应具体食品的指定模拟物清单(附录Ⅲ 对应具体食品的指定模拟物清单(附录Ⅲ表2) OML符合性验证使用的模拟物 符合性验证使用的模拟物: OML符合性验证使用的模拟物: 接触所有食品- 水或A)+B+D2 接触所有食品-(水或A)+B+D2 接触酸性以外所有食品- 水或A)+D2 接触酸性以外所有食品-(水或A)+D2 接触所有水性、含醇食品和乳制品- 接触所有水性、含醇食品和乳制品-D1 接触所有水性、酸性、含醇食品和乳制品- 接触所有水性、酸性、含醇食品和乳制品-D1+B 接触所有水性和含醇≤20%的食品-C 接触所有水性和含醇≤20%的食品- 接触所有水性、酸性和含醇 20%的食品- 和含醇≤ 接触所有水性、酸性和含醇≤20%的食品-C+B 使用模拟物D2 D2的换算系数 使用模拟物D2的换算系数
(EU)No10/2011塑料法规要点
经营者需提供书面符合性声明 支持文件 迁移试验规则的过渡期: 迁移试验规则的过渡期: 2012年12月31日之前 按照82/711/EEC 日之前, 82/711/EEC指令 2012年12月31日之前,按照82/711/EEC指令 规定; 规定; 2016年 日起,按照本法规的规则; 2016年1月1日起,按照本法规的规则; 2013年 日至2015 12月31日 2015年 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两种规则 并存 本法规2011 2011年 本法规2011年5月1日起实施 2015年12月31日起 日起, 2015年12月31日起,密封胶和玻纤塑料中玻纤 胶用的添加剂适用本法规(密封胶中增塑剂除 胶用的添加剂适用本法规( 外)
食品接触塑料制品的检测项目确定
PP: 总迁移量 芳香胺迁移量(主要风险来源与着色剂) ABS:总迁移量 芳香胺迁移量(风险来源与着色剂) 丙烯腈迁移量(风险来源于树脂原料) 丁二烯迁移量(风险来源于树脂原料) 检测过程中,还需考虑可能接触的食品类型以 及使用过程中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和最长时 间等因素
BPA FREE
塑料制品指令2002/72/EC简介
迄今经过六次修订:
2004年1月6日2004/1/EC; 2004年3月1日 2004/19/EC 2005年11月18日 2005/79/EC 2007年4月2日 2007/19/EC 2008年3月6日2008/39/EC 2011年1月28日2011/8/EU法规-针对双酚A
食品接触产品
企业分类主要评审要点
3.2 企业要有检验控制程序。 3.3要有出厂检验原始记录和合格证明。 四:设计开发技术管理 五:企业人员素质 5.1要有专门的检验部门和专门人员; 5.2检验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食品接触产品
企业分类主要评审要点
六:原辅材采购 6.1建立采购程序:供方评估、选择、管 理等。 6.2应定期对供方考核,保存记录 6.3建立外协厂的管理办法。 6.4 原辅材必须用食品级材料并能提供 证明或报告。
企业分类评估及食品接触产品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进出口食品接 触产品检验监管工作规范(试行)
主要内容
1. 企业分类 2.风险管理 3.产品检验 4.监督管理 5.企业分类主要评定要点 企业分类主要评定要点
食品接触产品
企业分类
企业分类共分为三类: 综合评定结果为优秀的为一类管理企业 综合评定结果为较好的为二类管理企业 综合评定结果为一般的为三类管理企业
食品接触产品
欧盟食品的安全风险评估概念
风险:在暴露于某物质的特殊情况下,有机体、系统 或(亚)人群发生有害效应的可能性。 风险分析:包括相互关联的三个过程,风险评估,风 险管理,风险交流。 风险评估:将相关物质和目标有机体的特性考虑在内, 风险评估:将相关物质和目标有机体的特性考虑在内, 计算或评估风险的过程。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 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四个步骤; 欧盟食品安全局是一个独立的科学咨询和风险评估机 构,通过暴露途径和摄入量调查分析、毒理学试验和 化学检测等科学手段得出风险评估结果。
食品接触产品
风险管理
根据企业分类及风险评估的情况对企业 分别采用:严密监管、一般监管、验证 监管。
食品接触产品
产品检验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实施“安全卫生项目检 测+现场检验或审核放行”的检验监管模式。 安全卫生项目根据产品用途、进口国的要 求、合同要求、风险程度确定。 现场检验包括:外观、原辅材、产品工艺、 品名、规格、数量。
食品接触产品
企业分类主要评审要点
一:企业信用情况 企业严格遵守检验检疫法律、行政法规及 规章的规定。(受到检验检疫机构处罚 的) 二:企业生产条件(硬件) 2.1生产车间卫生安全,并有相关制度保 证。
食品接触产品
企业分类主要评审要点
2.2关键工序点的设置与产品特点、工艺要 求相适宜。 2.3贮存按批次等分类,运输防潮、防雨等 2.4不使用高能耗、淘汰设备。 三:企业检测能力 3.1要有相关检测设备,如有,要委托有资 质的检测机构。
食品接触产品
企业分类主要评审要点
7.3未受到因企业原因导致的风险预警通 报、通告等造成不良影响的案例。 八:企业产品的追溯能力 8.1企业应制定批次管理制度--建立包 括原辅材在内的产品追溯体系并实施。 产品的状态标识和流转记录应能满足要 求
食品接触产品
企业分类主要评审要点
九: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9.1企业应建立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 9.2企业最高管理者应规定与产品安全卫 生项目有关系的人员相关职责和权限。 并有产品安全管理机构图。 9.3不符合项的持续改善。
《食品安全法》安全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评估
•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 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 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 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 第十四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过食品安全风险 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 应当立即组织进行检验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食品接触产品
企业分类主要评审要点
6.5建立原辅材台帐--原辅材卫生指标 要符合相关卫生指标。 6.6首次使用的原辅材要进行试制并进行 安全项目的检验。 6.7半成品、成品不得与有害物质混放, 并明确标识,专人管理。
食品接触产品
企业分类主要评审要点
七:企业出口产品被预警、索赔、退货、 投诉情况 7.1企业应建立产品被预警、索赔、退货、 投诉情况的处理程序,并规定收集信息 的渠道及相关处理要求。 7.2未发生因企业责任的导致产品质量或 安全问题而被国外召回、退货的案例或 事件。
食品接触产品
风险管理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的风险评估结果从高 到低依次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 险。 产品风险信息包括: 1.产品特性信息; 2.产品涉及的国内外技术法规、标准和 合格评定程序等有关规定,包括所采用 的控制措施;
食品接触产品
风险管理
风险信息包括: 3.国内外贸商、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4. 产品受投诉举报、国外预警通报和招回 的信息;5.产品退货、索赔和其它质量 事故;6.检测、检验和监管中发现的不 合格信息;7.定期的产品质量检验情况 分析;8.媒体网络信息;9.其他信息。
食品接触产品
企业分类
企业分类主要评定要素: 1.企业信用情况;2.企业生产条件;3.企 业检测能力;4.设计开发和技术管理;5. 企业人员素质;6.原辅材的采购;7.企 业出口产品被预警、索赔、退货投诉的 情况;8.企业产品的追溯能力;9.企业 质量管理体系;10.其他影响质量保证能 力的情况;11.生产安全防护。
食品接触产品
产品检验
严密监管的企业:对其出口食品接触产品 实施批批检验; 一般监管的企业:对其出口食品接触产品 实施抽批检验; 验证监管的企业:对相关文件审查,必要 时实施抽批检验。 抽中批次产品须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具通关 单放行。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的检验有效期为一年。
食品接触产品
监督管理
日常监督检查分为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日常监督检查记录保存两年。 日常检查发现不符合项的要限期整改, 整改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一个月。 风险预警:执行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企 业食品出口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并核实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