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全国卷)
2012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详解

2012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部分详解今年的化学试题,学生反馈不一,有的说难,有的说还可以。
看来这份题目初步实现了良好的区分度。
当然一些基本不变的考点还是有的,如化学平衡解释一些结论,化学平衡计算等等。
但几乎每一个学生的反馈一个字:“怪”。
究竟怪在哪里呢?经过我学生们的口述,可以总结一下“怪”,其实就一句话模拟考是一回事,高考(微博)是另外一回事。
具体来说:1、平时不考的,这回考到了。
热化学方程式曾经都是加加减减的就搞定了,这次引入了键能,还有比例计算。
平时没练过画装置图,这次考到了制氨气简易装置。
(这个还好,我们训练过)化学平衡引入了投料比参数。
(2010四川出现过类似考点,只不过是选择题的形式,这次改成了大题。
) ……2、大量陌生方程式。
3、探究性问题比例增加。
HSO3- 和 SO32- 混合溶液酸碱性变化的解释银氨体系黑色沉淀的出现……解读:大家可以对比一下近三年来的北京高考题和模拟题,其基本结论是,模考题不是当年高考的预测性试题;而相反,当年的高考题是对明年模考题的预测。
每年的模考题的侧重点基本都是参照去年或往年的全国各地高考真题改编的。
举个例子,今年西城二模27题氨气催化氧化那道题目,很多老师,很多同学都说出的不错,很有创意。
其实你看看2010年重庆27题就不觉得这题有什么了,口诀一句话:“防止冒白烟,除水又除氨”,最后的填空写过氧化钠,其实也就是原题中略做修改。
2011年顺义二模的题目也是一样,大家自行去寻找。
有些同学一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模考题对高考起不到预测的作用,练了半天都是无用功,那我该怎么办?初步建议:要想在复习中,全面而深入的覆盖北京题目的考点,就请不要局限于训练北京历年高考题,有很多全国卷的真题也是可以列入训练范围的。
但一定要进行去粗取精的练习,有些侧重点和北京考题不一样的就不必练了。
举个例子,江苏广东某些工业流程过于复杂,考点高于北京大纲范围,可以舍弃其中的某几问;但某几问比如沉淀洗涤,重结晶,防水解,防分解还是可以重点总结一下。
2009—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009—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2012年高考1. [2012·江苏化学卷7]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①②③④⑤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A 解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
三氧化铝的两性、偏铝酸酸性弱于碳酸、候氏制碱原理、Fe3+水解FeCl3溶液蒸干得不到无水FeCl3、氢氧化镁不稳定性等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和必修二等课本内容及课本上的基本反应,看来高三复习不能“舍本逐末”。
2. [2012·江苏化学卷16](12分)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3)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1)一定条件下,NO与NO2存在下列反应:NO(g)+NO2(g)N2O3(g),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部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部喷淋),其目的是;滤渣可循环利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3)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
若n(NO) :n(NO)>1:1,则会导致;若n(NO) :n(NO)<1:1,则会导致。
(4)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3)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1)k=c(N2O3)/c(NO)·c(NO2)(2)使尾气中NO、NO2被充分吸收 Ca(OH)2(3)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产品Ca(NO2)2中Ca(NO3)2含量升高(4)3NO2-+2H+=NO3-+2NO↑+H2O【解析】本题让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生产工艺、化学平衡原理结合起来,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本题考查学生在“工艺流程阅读分析,化学反应原理在工艺流程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分析,相关付反应的书写”等方面对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其转化关系的理解和应用程度,考查学生对新信息的处理能力。
专题01 化学常识 化学与生活-十年(2012-2021)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1 化学常识化学与生活1.(2021·河北真题)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芦苇可用于制造黏胶纤维,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 .聚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可用于制作不粘锅的耐热涂层C .淀粉是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十万的天然高分子物质D .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可降解材料2.(2021.1·浙江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4种二肽B.乙酸、苯甲酸、乙二酸(草酸)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纤维素与乙酸酐作用生成的醋酸纤维可用于生产电影胶片片基D .工业上通常用植物油与氢气反应生产人造奶油3.(2021·广东真题)劳动成就梦想。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社区服务:用84消毒液对图书馆桌椅消毒含氯消毒剂具有氧化性B学农活动:用厨余垃圾制肥料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C家务劳动:用白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制备D自主探究:以油脂为原料制肥皂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4.【2019新课标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5.【2019北京】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 .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 B .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 C .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 D .“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6.【2018新课标2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 射线造影检查7.【2018新课标3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 .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 .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8.【2016年高考北京卷】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 .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 .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 .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 .侯德榜联合制碱法9.【2016年高考四川卷】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四川卷)解析

2012年四川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黄冈学校 李 良 Emil:liliang840603@总评:送考的当天,听学生反应数学与理综(化学)比较难,第一时间也未找到理综试题,今天才得到word 版,认真做了一遍,觉得和成都几次模拟考试难度差不多,难度系数估计也在0.50左右,基本上符合命题要求,省份自主命题试题的质量可能比全国卷高。
28题实验题考前信息卷上做过一遍(暂时还未找原试题),29题最后一问6种同分异构体,给学生们讲过原题还总结过很多种,今年新课标卷最后一问也是同分异构体,考前都给学生总结过,估计很多学生5秒钟就得出了答案。
有些学生反应26、27题没推出来,看来还是基础知识没掌握牢,26题生成Fe(OH)3,不敢朝双水解上想,27题应该难度不大,但原创性很强,如果命题者将:“x 与W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酯N,N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8.”这个题给信息删掉,这道题区分度更大,更能考察学生能力,当然这是我的一些认识。
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6、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对健康造成危害B.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C.“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D.光化学烟雾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意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常识的认识与应用。
铬属重金属元素,会危害身体健康,A 项正确;油脂还能溶解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因此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B 项正确;血液透析是将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C 项正确;光化学烟雾包括NOx ,易引发呼吸道疾病,D 项错误。
7.设A 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态下,33.6L 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A NB.常温常压下,7.0g 乙烯与丙稀的混合物红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A NC.50mL18.4L mol 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2SO 分支的数目为0.46A N 。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全国卷)Word版 含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1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Fe 56 Cu64 Br 80 Ag 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点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发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3.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5、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碳源B 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C 细菌大量培养过程中,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调整期D 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 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 粒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7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3Al ++3OH=Al(OH)3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 2 +23CO -=CaCO 3 ↓ + 2OH -C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 2 + 2OH -=Cl O - + Cl -+ H 2OD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 + 6 H += 23Fe + + 3H 2 ↑ 8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映值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 (g )+ H 2O(g) −−−→←−−−催化剂CO 2(g) + H 2(g) △H <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 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 增加压强B 降低温度C 增大CO 的浓度D 更换催化剂9 、反应 A+B →C (△H <0)分两步进行 ① A+B →X (△H >0) ② X →C (△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10 、 元素X 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 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级硫的离子半径,X 元素为A AlB PC ArD K11、 ①②③④ 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 ;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有气泡逸出 ;③ ④ 相连时,③ 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①③②④B ①③④②C ③ ④ ②①D ③ ① ②④12.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 g2 ,F E (OH)3 ,NH 4HCO 3 ,N a HCO 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是V 1\V 2\V 3\V 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V 3>V 2>V 4>V 1B. V 3>V 4>V 2>V 1C.V 3>V 2>V 1>V 4D.V 2>V 3>V 1>V 413.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A . 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C.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氧化(标准状况D.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g溴二,选择题:本题共8题。
2012年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全)

2012年高考试题全国卷化学解析版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7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3Al++3OH=Al(OH)3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2 +23CO-=CaCO3 ↓ + 2OH-C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2 + 2OH-=Cl O- + Cl-+ H2OD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 + 6H+= 23Fe+ + 3H2 ↑8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映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 H2O(g) −−−→←−−−催化剂CO2(g) + H2(g) △H <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 增加压强B 降低温度C 增大CO的浓度D 更换催化剂9 、反应 A+B →C(△H <0)分两步进行① A+B→X (△H >0),② X→C(△H <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10 、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半径,X元素为A.AlB.PC.ArD.K11、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①③②④B ①③④②C ③④②①D ③①②④12.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 g2O,F e(OH)3 ,NH4HCO3 ,N a 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是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V3>V2>V4>V1B. V3>V4>V2>V1C.V3>V2>V1>V4D.V2>V3>V1>V413.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C.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L氧气(标准状况)D.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g溴27.(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的A2B 型氢化物均为V形分子,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
2010~2012年广东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B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 .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D .新型复合材料使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实用和新潮 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Fe 2+、Al 3+、ClO —、Cl —B .K +、Cu 2+、OH 、NOC .NH 4+、Na +、Br —、SO 42—D .Mg 2+、H +、SiO 32—、SO 42— 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已烷B .用BaCl 2溶液鉴别SO 42—与SO 32—C .用浓HNO 3与Cu 反应制备NO 2D .将混有HCl 的Cl 2通入饱和NaHCO 3溶液中除去HCl 10.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 2O 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 2O 3制备Al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 .实验室用NH 4Cl 和Ca(OH) 2制备NH 3 1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4g CH 4含n A 个C —H 共价键B .1 mol Fe 与足量稀HNO 3反应,转移个2n A 个电子C .1L 0.1 mol/L NaHCO 3溶液中含有0.1n A HCOD 常压下,22.4L 的NO 2和CO 2混合气体含有2n A 个O 原子 12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013-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反应热计算(盖斯定律)

2013-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反应热计算(盖斯定律)1.【2022年1月浙江卷】相关有机物分别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环己烷()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A.2ΔH1≈ΔH2,说明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成正比B.ΔH2<ΔH3,说明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物质稳定C.3ΔH1<ΔH4,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D.ΔH3-ΔH1<0,ΔH4-ΔH3>0,说明苯分子具有特殊稳定性【答案】A【解析】A.虽然2ΔH1≈ΔH2,但ΔH2≠ΔH3,说明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双键的位置有关,不能简单的说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成正比,A错误;B.ΔH2<ΔH3,即单双键交替的物质能量低,更稳定,说明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物质稳定,B正确;C.由图示可知,反应I为:(l)+H2(g)→(l)ΔH1,反应IV为:+3H2(g)→(l)ΔH4,故反应I是1mol碳碳双键加成,如果苯环上有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三键,则3ΔH1=ΔH4,现3ΔH1<ΔH4,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C正确;D.由图示可知,反应I为:(l)+H2(g)→(l)ΔH1,反应III 为:(l)+2H2(g) →(l)ΔH3,反应IV为:+3H2(g)→(l) ΔH 4,ΔH 3-ΔH 1<0即(l)+H 2(g) →(l) ΔH <0,ΔH 4-ΔH 3>0即+H 2(g)→(l) ΔH >0,则说明具有的总能量小于,能量越低越稳定,则说明苯分子具有特殊稳定性,D 正确;故答案为:A 。
2.(2021.6·浙江真题)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关于反应的ΔH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12ΔH >0,ΔH >0B .312ΔH =ΔH +ΔHC .3212>ΔH ,ΔH ΔH >ΔHD .423=ΔH H +ΔΔH【答案】C 【解析】一般的烯烃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为放热反应,但是,由于苯环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苯环结构的稳定性,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3-环己二烯时,破坏了苯环结构的稳定性,因此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1至4页,第II 卷5至11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 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 ,正确的一项是
A 粒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7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3Al ++3OH=Al(OH)3 ↓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 2 +23
C O -=CaCO 3 ↓ + 2OH -
C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 2 + 2OH -=Cl O - + Cl -+ H 2O
D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 + 6 H += 23Fe + + 3H 2 ↑
8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映值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 (g )+ H 2O(g) −−−→←−−−催化剂
CO 2(g) + H 2(g) △H <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 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 增加压强
B 降低温度
C 增大CO 的浓度
D 更换催化剂
9 、反应 A+B →C (△H <0)分两步进行 ① A+B →X (△H >0) ② X →C (△H <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10 、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级硫的离子半径,X元素为
A Al
B P
C Ar
D K
11、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④②① D ③
①②④
12.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 g2 ,F E(OH)3 ,NH4HCO3,N a 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是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V3>V2>V4>V1
B. V3>V4>V2>V1
C.V3>V2>V1>V4
D.V2>V3>V1>V4
13.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
C.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氧化(标准状况
D.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g溴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得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第Ⅱ卷共7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第Ⅱ卷共13题,共174分。
27.(15分)(注意:在试题卷
....上作答无效
.....)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的A2B型氢化物均为V形分子,c的+1价离子比e 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为________;c为_______
(2)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为__________________。
(3)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中,分子的空间结构属于直线形的是_______,非直线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2种)(4)这些元素的单质或由他们形成的AB型化合物中,其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离子晶体的是_______,金属晶体的是_______,
分子晶体的是_______;(每空填一种)
(5)元素a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c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常用于防毒面具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现拟用下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
(1)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试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时;
尾气的主要成分是;
(3)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字母)
a.关闭漏斗开关
b.熄灭酒精1
c.熄灭酒精灯2
(4)若试验中称取铜粉样品5.0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g,则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
(5)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
质量分数的方案;
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②写出有关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29.(15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
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在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
回答下列问题:
(1)起始滤液的pH_____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I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Ⅱ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试剂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某同学称取提纯的产品0.7759g,溶解后定定容在100mL容量瓶中,每次取25.00mL 溶液,用0.1000mol·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62mL,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并计算结果)
30.(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化合物A(C11H8O4)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反应后再酸化可得到化合物B和C。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分子式为C2H4O2,分子中只有一个官能团。
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B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反应生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写出两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是芳香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其碳的质量分数为60.0%,氢的质量分数为4.4%,其余为氧,则C的分子式是________。
(3)已知C的芳环上有三个取代基,其中一个取代基无支链,且还有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的官能团及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官能团,则该取代基上的官能团名称是。
另外两个取代基相同,分别位于该取代基的邻位和对位,则C的结构简式是。
(4)A的结构简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