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南京工程学院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论文

南京工程学院期末考查报告Array课题名称:控制系统仿真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朱建忠所在院系:电力工程学院专业名称:建筑电气与智能化2015年 1 月 3 日目录一、题目及要求 (1)二、基本题 (2)三、基于matlab的数控螺旋面钻头尖刃磨机仿真研究 (5)(一)物理模型 (5)(二)建立仿真方程 (6)(三)系统方程的组装 (9)(四)初始条件的设定 (10)(五)机构的仿真及其结果 (10)四、心得体会 (14)五、参考文献 (15)一、题目及要求 (一)基本题xx x x x y ++++=2345要求:1、求解上述多项式等于10的解,并将结果输出保存到硬盘中;2、将多项式以子程序的方式描述出来;3、求当 10,......100/3,100/2,100/,0πππ=x 时y 的取值;4、采用绘图工具将)(x y 的函数曲线描绘出来,并且在曲线图上标注;(二)找到一个具体的对象进行建模,需要阐述建模过程,对象可以是电力拖动或者多级水箱,也可以是CSTR ,建模时可以到图书馆找相关书籍或者到CNKI 中国知网找相关文章。
具体要求如下: 1、将建模后的模型写成子函数并进行封装2、搭建系统的闭环控制,采用simulink 搭建,通过simulink 调用系统模型的m 文件3、控制器采用PID ,PID 的搭建采用三种形式完成,分别是:a )系统自带的PID 模块b )simulink 模块并联形式搭建(采用simulink 内部的运算单元)c )采用m 语言编写,然后采用在simulink 中调用。
4、三种形式的控制器的运行结果进行比较,然后在控制器中进行比较,根据模型的要求,适当引入积分饱和处理以及微分先行的功能。
(三)到图书馆找书自学Matlab 的GUI 功能,通过菜单的方式完成上述的仿真过程。
(四)整个论文采用小四字体,行间距为20磅,字体为宋体,图表必须统一标注,标注字体大为小采用五号,公式采用必须采用公式编辑器,且需要对公式标注。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2010级)题目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学院自动化专业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王永忠/刘伟峰完成日期2013年7月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一)——锅炉汽包水位三冲量控制系统仿真1.1 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掌握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的一般方法,深入了解反馈控制、前馈-反馈控制、前馈-串级控制系统的性能及优缺点,实验分析控制系统参数与系统调节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过程控制系统参数整定的方法。
1.2 设计原理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的操作变量是给水流量,目的是使汽包水位维持在给定的范围内。
汽包液位过高会影响汽水分离效果,使蒸汽带水过多,若用此蒸汽推动汽轮机,会使汽轮机的喷嘴、叶片结垢,严重时可能使汽轮机发生水冲击而损坏叶片。
汽包液位过低,水循环就会被破坏,引起水冷壁管的破裂,严重时会造成干锅,甚至爆炸。
常见的锅炉汽水系统如图1-1所示,锅炉汽包水位受汽包中储水量及水位下汽包容积的影响,而水位下汽包容积与蒸汽负荷、蒸汽压力、炉膛热负荷等有关。
影响水位变化的因素主要是锅炉蒸发量(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锅炉汽包水位控制就是通过调节给水量,使得汽包水位在蒸汽负荷及给水流量变化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稳定状态。
图1-1 锅炉汽水系统图在给水流量及蒸汽负荷发生变化时,锅炉汽包水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分别对应的传递函数如下所示:(1)汽包水位在给水流量作用下的动态特性汽包和给水可以看做单容无自衡对象,当给水增加时,一方面会使得汽包水位升高,另一方面由于给水温度比汽包内饱和水的温度低,又会使得汽包中气泡减少,导致水位降低,两方面的因素结合,在加上给水系统中省煤器等设备带来延迟,使得汽包水位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
因此,汽包水位在给水流量作用下,近似于一个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相串联的无自衡系统,系统特性可以表示为()111()()(1)K H S G S W S s T s ==+ (1.1) (2)汽包水位在蒸汽流量扰动下的动态特性在给水流量及炉膛热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当蒸汽流量突然增加时,瞬间会导致汽包压力的降低,使得汽包内水的沸腾突然加剧,水中气泡迅速增加,将整个水位抬高;而当蒸汽流量突然减小时,汽包内压力会瞬间增加,使得水面下汽包的容积变小,出现水位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上述现象称为“虚假水位”。
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本次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的背景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入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备独立完成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并且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1. 控制系统基础知识:包括控制系统定义、分类、组成部分等方面;2. 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包括传递函数法、状态空间法等建模方法,以及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3. 控制器设计:包括PID控制器、根轨迹法等常用控制器的设计方法;4. 系统优化与鲁棒性分析:包括最优化问题求解方法、鲁棒性分析等方面。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PPT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讲解;2.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3. 课程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实验设计1. 实验一: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通过Simulink软件进行控制系统建模和仿真,让学生了解传递函数法和状态空间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2. 实验二:PID控制器设计通过实际电路进行PID控制器的设计和调节,让学生了解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3. 实验三:根轨迹法控制器设计通过实际电路进行根轨迹法控制器的设计和调节,让学生了解根轨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4. 实验四:最优化问题求解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最优化问题求解,让学生了解最优化问题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5. 实验五:鲁棒性分析通过实际电路进行鲁棒性分析,让学生了解鲁棒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六、课程评估1. 课堂表现(30%):包括听课专注度、积极参与度等方面;2. 课程作业(30%):包括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3. 课程设计(40%):包括课程设计方案、实验操作情况等方面。
七、教学成果通过本次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技术课程设计 (2)

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技术课程设计项目背景和目的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机控制技术是现代电气工程领域的两大关键技术,应用广泛、难度较高。
针对这一行业需求,我们设计了本课程项目,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电力电子电机的原理和控制技术,并能够通过仿真技术实现一个基于控制系统的电力电子电机系统设计。
本课程设计项目旨在使学生了解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项目内容本课程设计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电路原理:–半导体基础;–继电器、开关和保险丝等电气元件;–电子元器件的应用;–电路连通;–电源稳压和滤波。
2.电机原理:–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和步进电机等类型电机的工作原理;–电机性能参数的含义和计算;–转矩控制原理和方法。
3.电力电子控制系统:–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电力电子控制器的设计原理;–电力电子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
4.课程设计:–设计一个基于控制系统的电力电子电机系统;–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和电机控制仿真;–实现电机转速、转矩控制,满足不同负载要求;–实现测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项目要求本课程设计项目要求学生: - 了解电力电子和电机控制基础知识; - 掌握基本的电路设计、仿真和电机控制方法; - 熟悉测控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原理; - 具备团队意识和实践经验。
项目评估本课程设计项目的评估方式是分组评估,学生需要组成4-5人小组进行研究、开发和竞赛,具体评估标准包括: 1. 项目创新性和技术难度; 2. 模型仿真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 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4. 项目实施的完整性和演示效果。
总结本课程设计项目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电力电子和电机控制两大难点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matlab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matlab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并运用其进行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2. 学生能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方法。
3. 学生能运用MATLAB软件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响应和稳态性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MATLAB软件构建控制系统的模型,并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
2. 学生能通过MATLAB编程实现控制算法,如PID控制、状态反馈控制等。
3. 学生能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并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与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学生能认识到控制系统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控制理论基础知识,对MATLAB软件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控制系统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控制系统概述:介绍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框架。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控制系统概述2.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讲解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方法,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方程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3. MATLAB软件操作基础:介绍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类型、矩阵运算、函数编写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MATLAB软件操作基础4. 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响应和稳态性能。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5. 控制算法及其MATLAB实现:讲解常见控制算法,如PID控制、状态反馈控制等,并通过MATLAB编程实现。
课程设计专家PID控制系统simulink仿真

课程设计题目:专家PID控制系统仿真专家PID控制系统仿真摘要简单介绍了常规PID控制的优缺点和专家控制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专家PID控制的系统结构,针对传递函数数学模型设计控制器。
基于MATLAB的simulink仿真软件进行应用实现,仿真和应用实现结果均表明,专家PID控制具有比常规PID更好的控制效果,且具有实现简单和专家规则容易获取的优点。
论文主要研究专家PID控制器的设计及应用,完成了以下工作:(1)介绍了专家PID控制和一般PID控制的原理。
(2)针对任务书给出的受控对象传递函数G(s)=523500/(s3+87.35s2+10470s) ,并且运用MATLAB实现了对两种PID控制器的设计及simulink仿真,且对两种PID控制器进行了比较。
(3)结果分析,总结。
仿真结果表明,专家PID控制采用多分段控制,其控制精度更好,且具有优越的抗扰性能。
关键词:专家PID,专家系统,MATLAB,simulink仿真Expert PID control system simulationAbstract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nventional PID control an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expert control are briefly introduced, and the structure of expert PID control system is introduced. Simulink simulation software based on MATLAB is implemented. The simulation and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ert PID control has better control effect than the conventional PID,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easy to get.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xpert PID controller:(1) the principle of PID control and PID control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2) the controlled object transfer function G (s) =523500/ (s3+87.35s2+10470s), and the use of MATLAB to achieve the design and Simulink simulation of two kinds of PID controller, and the comparison of two kinds of PID controller.(3) result analysis, summary.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accuracy of the expert PID control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Key words:Expert PID , MA TLAB, expert system, Simulink, simul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I 第一章引言 . (2)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第二章PID控制器综述 (3)2.1常规PID控制器概述 (3)2.2专家PID控制器 (4)第三章专家PID控制在MATLAB上的实现 (5)3.1简介 (5)3.2设计专家PID 控制器的实现方法 (5)3.3.专家PID控制器的S函数的M文件实现 (7)3.4专家PID控制器的simulink设计 (8)3.5专家PID控制和传统PID比较 (13)第四章结论 (14)4.1专家PID控制系统的优缺点及解决方案 (14)4.2最终陈述 (14)第一章引言近十几年,国内外对智能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十分活跃,智能控制技术发展迅速,如专家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现已成为工业过程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课程设计

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课程设计前言计算机仿真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具,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并结合一个实际的案例阐述如何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内容和步骤设计内容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课程的设计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建模:选择合适的控制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
2.系统分析:分析系统的稳态和暂态响应,优化控制系统的性能。
3.控制器设计:设计合适的控制器结构和参数,实现闭环控制。
4.系统仿真: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系统仿真,并分析仿真结果。
5.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进一步优化控制系统的性能。
设计步骤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课程的设计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系统建模掌握控制系统建模方法,能够从实际物理系统中抽象出控制对象、控制器等模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
2.系统分析使用数学分析方法,分析系统的稳态和暂态响应,评估控制系统的性能。
包括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抗干扰性等。
3.控制器设计使用控制理论,设计合适的控制器结构和参数,实现闭环控制。
掌握 PID、根轨迹、频域等控制器设计方法,能够根据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器。
4.系统仿真使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系统仿真,验证控制系统的性能和预测实际系统行为。
掌握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仿真实验设计、仿真模型编写、仿真实验执行等。
5.实验验证在实验室、车间等实际环境中,利用实验设备和仪器对控制系统进行实验验证,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并通过实验优化控制器参数,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
实例分析在本节中,我们将结合一个实际的案例,介绍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课程设计。
案例背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车道管理系统由计算机控制,通过红绿灯控制车辆的通行。
系统从入口指示车辆能否进入高速公路,在出口将车辆计数和收费。
由于车辆的流量较大,系统的控制效果受到影响,需要进行优化。
DSP课程设计控制系统

DSP课程设计控制系统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DSP)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培养学生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DSP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理解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结构。
–熟悉DSP芯片的使用和编程。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DSP芯片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具备分析和解决控制系统问题的能力。
–能够进行DSP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增强学生对控制系统和DSP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态度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DSP基础、控制系统原理和DSP控制系统设计。
具体安排如下:1.DSP基础:–DSP概述和发展历程。
–DSP芯片的架构和工作原理。
–DSP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2.控制系统原理:–控制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控制算法和控制律的设计。
–系统稳定性和性能分析。
3.DSP控制系统设计:–DSP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DSP控制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DSP基础知识和控制系统原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DSP控制系统的应用和设计方法。
3.实验法:进行DSP控制系统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DSP和控制系统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和教学视频,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DSP开发板和相关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2010级)题目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学院自动化专业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王永忠/刘伟峰完成日期2013年7月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一)——锅炉汽包水位三冲量控制系统仿真1.1 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掌握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的一般方法,深入了解反馈控制、前馈-反馈控制、前馈-串级控制系统的性能及优缺点,实验分析控制系统参数与系统调节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过程控制系统参数整定的方法。
1.2 设计原理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的操作变量是给水流量,目的是使汽包水位维持在给定的范围内。
汽包液位过高会影响汽水分离效果,使蒸汽带水过多,若用此蒸汽推动汽轮机,会使汽轮机的喷嘴、叶片结垢,严重时可能使汽轮机发生水冲击而损坏叶片。
汽包液位过低,水循环就会被破坏,引起水冷壁管的破裂,严重时会造成干锅,甚至爆炸。
常见的锅炉汽水系统如图1-1所示,锅炉汽包水位受汽包中储水量及水位下汽包容积的影响,而水位下汽包容积与蒸汽负荷、蒸汽压力、炉膛热负荷等有关。
影响水位变化的因素主要是锅炉蒸发量(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锅炉汽包水位控制就是通过调节给水量,使得汽包水位在蒸汽负荷及给水流量变化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稳定状态。
图1-1 锅炉汽水系统图在给水流量及蒸汽负荷发生变化时,锅炉汽包水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分别对应的传递函数如下所示:(1)汽包水位在给水流量作用下的动态特性汽包和给水可以看做单容无自衡对象,当给水增加时,一方面会使得汽包水位升高,另一方面由于给水温度比汽包内饱和水的温度低,又会使得汽包中气泡减少,导致水位降低,两方面的因素结合,在加上给水系统中省煤器等设备带来延迟,使得汽包水位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
因此,汽包水位在给水流量作用下,近似于一个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相串联的无自衡系统,系统特性可以表示为()111()()(1)K H S G S W S s T s ==+ (1.1) (2)汽包水位在蒸汽流量扰动下的动态特性在给水流量及炉膛热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当蒸汽流量突然增加时,瞬间会导致汽包压力的降低,使得汽包内水的沸腾突然加剧,水中气泡迅速增加,将整个水位抬高;而当蒸汽流量突然减小时,汽包内压力会瞬间增加,使得水面下汽包的容积变小,出现水位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上述现象称为“虚假水位”。
虚假水位在大中型中高压锅炉中比较显著,会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
“虚假水位”现象属于反向特性,变化速度很快,变化幅值与蒸汽量扰动大小成正比,也与压力变化速度成正比,系统特性可以表示为 222()()()1f K K H s G s D s T s s ==-+ (1.2)常用的锅炉水位控制方法有:单冲量控制、双冲量控制及三冲量控制。
单冲量方法仅是根据汽包水位来控制进水量,显然无法克服“虚假水位”的影响。
而双冲量是将蒸汽流量作为前馈量用于汽包水位的调节,构成前馈-反馈符合控制系统,可以克服“虚假水位”影响。
但双冲量控制系统要求调节阀具有好的线性特性,并且不能迅速消除给水压力等扰动的影响。
为此,可将给水流量信号引入,构成三冲量调节系统,如图1-2所示。
图中LC 表示水位控制器(主回路),FC 表示给水流量控制器(副回路),二者构成一个串级调节系统,在实现锅炉水位控制的同时,可以快速消除给水系统扰动影响;而蒸汽流量作为前馈量用于消除“虚假水位”的影响。
图1-2 三冲量调节系统图锅炉水位的三冲量调节系统是一种前馈-串级符合调节系统,调节系统框图如图1-3所示,其中G3为给水系统传递函数,a1、a2、a3分别为汽包液位传感器、给水流量传感器及蒸汽流量传感器转换系数。
图1-3 三冲量调节系统框图在仿真实验中,以200t/H 蒸汽锅炉汽包水位控制为例,参数设置如下: 0173.0,033.0,20,037.0,15,6.3,30,037.032132211=========a a a G K T K T K f 初始时刻加入单位阶跃响应,t =550s 时加入给水流量25%内扰,在1200s 时加入水位25%干扰,1600s 加入蒸汽流量25%外扰1.3 设计内容1.掌握汽包水位的单冲量、双冲量及三冲量控制的原理及优缺点;单冲量:以液位为被控变量,对给水流量进行调整。
优点:结构简单,设计方便;缺点:易受虚假水位的影响。
双冲量:以液位为被控变量,对蒸汽量进行前馈控制,构成的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从而对给水流量进行调整。
优点:可以克服虚假水位的影响;缺点:对给水流量的影响不能进行调节。
三冲量:以液位为主被控变量,给水流量为副被控变量,对蒸汽量进行前馈控制,构成的前馈串级控制系统,从而对给水流量进行调整。
优点:可以克服虚假水位和给水流量波动的影响;缺点:结构较为复杂。
2.利用Matlab实现汽包水位的三冲量控制仿真;参数结果:主环:Kp=3.3175 ;KI=0.0036 ;Kd=0.0012副环:Kp=15;Ki=0;kd=03.完成对锅炉水位三冲量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要求超调小、调节时间短,对扰动的抑制效果好;在t=550s时加入给水流量25%内扰,在1200s时加入水位25%干扰(此处放大了4倍),1600s加入蒸汽流量25%外扰。
调节结果较好,在300秒左右就稳定了,上升时间较快,超调量较小。
4.分析:(1)蒸汽扰动下的汽包水位动态特性;显然,蒸汽对汽包液位的影响具有反向特性,即当蒸汽增加时,汽包水位先升后降。
(2)不同扰动下系统的调节性能:a.蒸汽流量发生扰动时的调节性能;如图,蒸汽的波动对也为影响也通过前馈调节器较为快速的克服了。
说明前馈可以快速克服扰动。
b.给水压力(流量)发生扰动时的调节性能。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给水量可以快速地通过副环进行调节。
速度相当快,若没有副环,调节结果如下图所示,过程相当慢,而且超调量和调节时间都增加了。
也由此可见,副环可以减小了响应时间,快速克服环内干扰。
1.4 设计问题回答1. 根据单冲量调节系统原理,说明单冲量调节系统不能克服“虚假水位”影响;答:当蒸汽流量突然增加时,汽包水位不降反升;而当蒸汽流量突然减小时,汽包水位不先反降,这即为虚假水位。
而单冲量以汽包液位作为被控量,当蒸汽量增加时,汽包水位先升高,这时结果引起进水量下降,而事实上应该增加水量,以防止干烧。
同理,当蒸汽量减小时,液位先下降,这是进水量就增加;而事实上应减小进水量,所以单冲量调节系统不能克服虚假水位。
2. 在锅炉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中,前馈、主回路、副回路分别起什么作用;答:前馈:测量蒸汽量干扰,并且快速的通过前馈控制器加以克服;副回路:对进水流量的波动进行快速消除;主回路:通过反馈调节,使汽包液位稳定在设定值上。
3.请说明主、副回路参数整定的方法;答:两步整定法:按照串级调节系统主、副回路的情况,先整定副调节器步骤:step1:在工况稳定下,主、副调节器都在纯比例作用运行的条件下,将主调节器的比例度固定在100%刻度上,逐渐减小副调节器的比例度,求取副回路在满足某种衰减比(如4:1)过渡过程下的副调节器比例度和操作周期,分别用s 2δ和s T 2表示。
step2:在副调节器比例度等于s 2δ的条件下,逐步减小主调节器的比例度,直至得到同样衰减比下的调节过程,记下此时主调节器的比例度s 1δ,和操作周期s T 1。
step3:根据上面得到的s 2δ、s T 2、s 1δ,s T 1,计算主、副调节器的比例度、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
step4:按“先副后主”、“先比例次积分后微分”的整定规律,将计算出的调节器参数加到调节器上。
step5:观察调节过程,适当调整,直到获得满意的过渡过程。
4.若锅炉工况发生变化,如锅炉的热负荷发生改变时,是否需要重新整定控制系统参数,并说明什么样的系统适合用PID 控制方法。
答:不需要当对象为高阶又有滞后特性时,控制要求高,则采用PID 控制,并运用多种控制级联手段。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二)——异步电机调速仿真设计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了解交流异步电机的原理,组成及各主要单元部件的原理。
设计交流异步电机动态结构系统;掌握交流异步电机调速系统的调试步骤,方法及参数的整定。
2.1 设计内容1.熟悉异步电机动态方程和调速方法。
异步电机调速方法有很多,按照调节手段可分为调压调速、调阻调速和调频调速;按照调节阶段可分为稳态调速和动态调速。
异步电机工作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仿真异步电机在空载启动和加载过程中的转速和电流变化过程。
仿真电动机参数如下:Ω=85.1s R ,Ω=658.2r R ,V U n s Nm J H L H L H L N p m r s 380,2,.1284.0,2838.0,2898.0,2941.02======,HZ f N 50=,此外,中间需要计算的参数如下:rs m L L L 21-=σ,r r r R L T =, 222rm r r s t L L R L R R +=,m N T L .10=。
βα,坐标系状态方程: αβααωψψψs rm r r r r i T L T dt d +--=1 βαββωψψψs rm r r r r i T L T dt d ++-=1 ααβααωψψσs s rm r r s r r m r r r m s s u i L L R L R L L T L L dt di L ++-+=222 ββαββωψψσs s r m r r s r r m r r r m s s u i L L R L R L L T L L dt di L ++--=222电磁转矩:()βααβψψs s s s r mp e i i L L n T -=2.熟悉异步电机动态结构图。
以[]T s s r r i i X βαβαψψω=为状态变量;[]T L s s T u u U βα=为输入变量而输出变量为[]Tr r Y 22βαψψω+=。
通过这些变量作出的结构图是进行仿真的基础和依据。
3.异步电机动态动态性能仿真。
步骤1:打开simulink 仿真程序。
绘制异步电机动态结构图。
步骤2:封装上图中的框图。
结果如图2-1所示。
图2-1 异步电机simulink结构图封装步骤3:绘制3/2转换环节。
在图2-1封装基础上,添加三相交流UA、UB、UC 输入,该输入经过3/2坐标变换,作为 坐标系的输入,如图2-2。
步骤4:添加2/3转换环节,如图2-2和图2-4。
图2-2 带3相输入的异步电机框图其中,3/2 transform子系统框图如下图2-3;2/3 transform见下图2-4:图2-3. 3/2图2-4. 2/3转换子系统注意:1)图5,6中标注的三角形增益为矩阵增益,假设输入为U,增益为矩阵C ,那么,增益(Gain)环节的设置如下:2)三项电流频率设为2*pi*fn ,相位分别设为0,-2*pi/3, 2*pi/3,大小设为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