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宋史刘廷让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元史刘整传》原文及翻译

《元史·刘整传》原文及翻译元史原文:刘整字武仲,先世京兆樊川人,徙邓州穰城。
整沉毅有智谋,善骑射。
金乱,入宋,隶荆湖制置使孟珙麾下。
珙攻金信阳,整为前锋,夜纵骁勇十二人,渡堑登城,袭擒其守,还报。
珙大惊,以为唐李存孝率十八骑拔洛阳,今整所将更寡,而取信阳,乃书其旗曰赛存孝。
累迁潼川十五军州安抚使,知泸州军州事。
整以北方汉人,捍西边有功,南方诸将皆出其下,吕文德忌之,所画策辄摈沮,有功辄掩而不白,以俞兴与整有隙,使之制置四川以图整。
兴以军事召整,不行,遂诬构之,整遣使诉临安,又不得达。
及向士璧、曹世雄二将见杀,整益危不自保,乃谋款附。
中统二年夏,整籍泸州十五郡、户三十万入附。
世祖嘉其来,授夔府行省,兼安抚使,赐金虎符,仍赐金银符以给其将校之有功者。
俞兴攻泸州,整出宝器分士卒,激使战,战数十合,败之。
复遣使以宋所赐金字牙符及佩印入献,请益屯兵、厚储积为图宋计。
三年,入朝,授行中书省于成都、潼川两路,赐银万两,分给军士之失业者,仍兼都元帅,立寨诸山,以扼宋兵。
同列嫉整功,将谋陷之,整惧,请分帅潼川。
七月,改潼川都元帅,宣课茶盐以饷军。
四年五月,宋安抚高达、温和,进逼成都,整驰援之。
宋兵闻赛存孝至,遁去,将捣潼川,又与整遇于锦江而败。
至元三年六月,迁昭武大将军、南京路宣抚使。
四年十一月,入朝,进言:“宋主弱臣悖,立国一隅,今天启混一之机。
臣愿效犬马劳,先攻襄阳,撤其捍蔽。
”廷议沮之。
整又曰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为正统圣朝有天下十七八何置一隅不问而自弃正统邪!”世祖曰:“朕意决矣。
”其夕,愤惋而卒,年六十三。
赠龙虎卫上将军、中书右丞,谥武敏。
(节选自《元史•刘整传》)译文:刘整,字武仲,祖先是京兆樊川人,后来迁移到邓州穰城。
刘整深沉刚毅而有智谋,善于骑马射箭。
金末天下大乱,投奔宋朝,隶属于荆湖制置使孟珙旗下。
孟珙攻打金国所属信阳县,刘整任前锋,在一天夜里派出骁勇战士十二人,渡过城河登上城墙,发动突然袭击,活捉了守城的将领,派人向孟珙告捷。
《宋史·刘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宋史·刘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史·刘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宋史·刘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史·刘筠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刘筠,字子仪,大名人。
举进士,为馆陶县尉。
还,会诏知制语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摧筠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
真宗北巡命知大名府观察判官事自边鄙罢兵国家闲暇帝垂意篇籍始集诸儒考论文章为一代之典筠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推为精敏。
车驾西巡,又命药纂土训。
及《册府元龟》成,进直史馆、修起居注。
尝属疾,予告满,辄再予,积二百日,每诏续其奉。
迁左司谏、知制语,加史馆修撰,出知邓州。
还,纠察在京刑狱,知贡举,迁尚书兵部员外郎。
复请邓州,未行,进输林学士。
初,药尝草丁谓与李迪罢相制,既而谓复留,令别草制,筠不奉诏,乃更召晏殊。
筠自院出,遇殊枢密院南门,殊侧面而过,不敢揖,盖内有所愧也。
帝久疾,谓浸擅权,筠曰:“奸人用事,安可一日居此。
”请补外,以右谏议大夫知庐州。
仁宗即位,迁给事中,复召为输林学士。
逾月,拜御史中丞。
先是,三院御史言事,皆先白中丞。
筠榜台中,御史自言事,毋白丞杂。
知天圣二年贡举,数以疾告,进尚书礼部侍郎、枢密直学士、知颗州。
召还,复知贡举,进输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同修国史、判尚书都省。
筠素爱庐江,遂筑室城中,构阁藏前后所赐书,帝飞白书曰“真宗圣文秘奉之阁”。
再知庐州,营家墓,作棺,自为铭刻之。
既病,徙于书阁,卒。
筠,景德以来,居文输之选,其文辞善对偶,尤工为诗。
著《册府应言》《禁林》等凡七集。
初为杨亿所识拔,后遂与齐名,时号“杨刘”。
凡三入禁林,又三典贡部,以策论升降天下士,自筠始。
性不苟合,遇事明达,而其治尚简严。
然晚为阳翟同姓富人奏求思泽,清议少之,二于量卒,田庐没官。
包拯少时,颇为筠所知。
及拯显,奏其族子为后,又请还所没田庐云。
(节选自《宋史·刘筠传》)译文:刘筠字子仪,大名人。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宋史 刘综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刘综传》原文及翻译原文:刘综,字居正,河中虞乡人。
雍熙二年举进士第,解褐邛州军事推官,迁大理评事。
代还,对便殿①,因言:“蜀地富庶,安宁已久,益州长吏,望慎择其人。
”上嘉之,改太子中允。
未几,李顺果为乱,复召见,面赐绯鱼②。
寻为三门发运司水陆转运使。
连丁家难,起知獉獉建安军。
先是,天长军及扬州六合县民输赋非便,综奏请降天长军为县,隶扬州,以六合县隶建安军,自是民力均济。
时淮南转运使王嗣宗兼发运事,规画獉獉多迂滞。
综因上言请复置都大发运司,专干其职。
至道三年,迁太常丞,职事修举,多称荐之者。
夏人扰西边,环庆大屯士马。
诏徙综为陕西转运副使。
时梁鼎议禁解盐③,官自货鬻。
上乃命综置盐事。
综条上利害,力言非便,卒罢其事。
时灵州孤危,献言者或请弃之。
综上言曰:“国家财力雄富,士卒精锐,而未能剪除凶孽者,诚以赏罚未行,而所任非其材故也。
今或轻从群议,欲弃灵川,是中贼之奸计矣。
且灵州民淳土沃,为西陲巨屏,所宜固守。
”六年,迁起居舍人,再为河北转运使。
时两河用兵,边事烦急,转漕之任,尤所倚办。
综继领其职,号为详练。
至是眷瞩甚厚,警急之际,辄资其奏处。
契丹请和,乃遣近臣谕以擢用之意。
景德三年,召拜户部员外郎。
综言:“御史员数至少,每奉朝请,劾制狱,多以他官承之,甚紊彝制。
望诏两制以上各举材堪御史者充,三院共置十员。
若出使按狱獉獉,所经州郡,官吏能否,生民利病,刑狱枉滥,悉得察举。
”四年,西幸獉獉,道出河阳境上。
时节度王显被疾还京,以综权知孟州事。
未几召还,复出知并州。
以政绩闻,州民乞留,优诏嘉奖。
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治然尚气好胜,不为物论所许。
(选自《宋史·刘综传》,有删改)【注】①便殿:古时皇帝休息宴饮的宫殿。
②绯鱼:旧时朝官的服饰。
③解盐:山西解池出产的盐。
译文:刘综,字居正,河中虞乡人。
雍熙二年考中进士,初入仕任邛州军事推官,升任为大理评事。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宋史 刘廷让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刘廷让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刘廷让字光乂,其先涿州范阳人。
少有膂力,周祖镇邺,以隶帐下。
从世宗征淮南,以功领雷州刺史。
乾德二年春,诏领兵赴潞州,以备并寇。
冬,兴师伐蜀,为四川行营前军兵马副都部署,率禁兵步骑万人、诸州兵万人,由归州进讨。
入其境,连破松木、三会、巫山等砦,获蜀将南光海等五千余人,擒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宏等千二百人,夺战舰二百余艘。
又获水军三千人,因度南岸,斩三千余级。
初,夔州有锁江为浮梁,上设敌棚三重,夹江列炮具。
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
遂进克万、施、开、忠四州,峡中郡县悉下。
明年正月,次遂州,州将陈俞率吏民来降。
尽出府库金帛以给将士。
蜀平,王全斌等皆坐纵部下掠夺子女玉帛及纳贿赂左降,惟廷让秋毫无犯。
及全师雄等作乱,郡县相应,寇盗蜂起。
廷让又与曹彬破之,以功改领镇安军节度,从征太原。
雍熙三年,曹彬败于岐沟关,诸将失律,多坐黜免.既而契丹扰边,时议遣将,无惬上意者.时廷让与宋偓、张永德并罢节镇在环列,帝欲令击契丹自效,乃遣分守边郡,以廷让知雄州,又徙瀛州兵马都部署.是冬,契丹数万骑来侵,廷让与战君子馆。
时天大寒,兵士弓弩皆不能彀,契丹围廷让数重.廷让先分精兵属李继隆为后殿,缓急为援。
至是,继隆退保乐寿,廷让一军皆没,死者数万人,仅以数骑获免。
初,廷让诣阙待罪,太宗知为李继隆所误,不之责。
四年,复命代张永德知雄州兼兵马部署。
是秋以疾闻,帝遣内医诊视,因上言求归京师,不俟报,乃离屯所。
帝怒,下御史按问,狱具。
廷让既黜,怏怏不食,行至华州卒,年五十九.帝录其旧勋,赠太师。
(选自《宋史•列传第十八》,有删改)译文:刘廷让,字光义,祖先是涿州范阳人。
刘廷让年轻时有体力,周祖镇守邺城,把他隶属于部下.随从世宗伐淮南,因为功劳担任雷州刺史。
乾德二年春天,皇帝下令刘廷让率领军队奔赴潞州,以防备并州的敌寇。
冬天,发兵征伐后蜀,任西川行营前军兵马副都部署,率领禁军步兵骑兵一万人、各州兵一万人,从归州进军讨伐,进入对方境内,连续攻破松木、三会、巫山等营寨。
宋史刘随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刘随传文言文翻译1. 宋史刘随传译文远达,原名守旻是洺州鸡泽人氏。
身高八尺,力气很大,善于射箭。
在家里干农活,嫌太辛苦,把农具一丢,就大大咧咧的走了。
做事情任性而为,好打不平,有侠义之风,很喜欢喝酒。
有一次喝醉了,见路边有一棵槐树,拔出佩剑,一剑就把树砍倒了。
远达私下里高兴地说:“我听说汉朝时候的李广将军,射石虎可以将弓箭射入石头中一直到箭尾的羽毛,今天这么大一棵树被我砍断了,难道是有神仙在帮我么?”曾经想招揽一些青年壮士去上山做强盗,家乡的长辈父老们一直劝诫他,于是没有成行。
当时,各个州郡按照户口要求将成年人调派在一起服苦役,远达负责送这些人到官府去服苦役,走不到几十里,就全把这些人放走了,对他们说:“我看你们这些人,都是些青壮年人,怎么会愿意去做这些苦役呢?你们自己想办法逃命去吧,我也从此销声匿迹了。
”后来郡里派人来抓远达,远达就把弓箭拉满,准备射来抓他的人,抓他的人不敢靠近他,于是他就躲到了山里,家乡里的人都很怕他。
宋太宗还是晋王的时候,远达来求见他,他就把远达留下当手下人。
一次他陪太宗在后院里射箭。
太宗让他射,他一开始四次射都没有射中,后来每发必中,太宗很高兴,就改他的名字叫元达。
后来宋太宗当了皇帝,就让他当了禁卫军的队长。
雍熙年间,他升为妫州刺史,兼任本州团练使。
各州郡把那些抓到的亡命之徒都送到京城处理,皇帝的左右都进言要把这些亡命之徒杀了,但是元达却对皇帝说:"这些逃窜作强盗的人很多,杀是杀不完的,不如赦免了他们,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也可以显示皇上有好生之德。
"皇上很高兴,就按他说得办。
端拱二年,他以擢侍卫步军都虞候的身份,兼任幽州刺史。
后来又担任北面行营都部署,并由常山镇入为京城巡检。
淳化四年病逝,死时四十二岁,追赠昭化军节度的官职。
元达虽然是草莽出身,但是却担任了很多重要的官职,和士大夫都有结交,很讲求礼节,被当时的人称颂。
作者评论:宋朝初期的将领,许多都是从草莽,士兵出身的,即使是强盗和无赖,也经常和他们结交,这样和那些屠夫或做买卖的生意人有什么区别呢?当他们被皇帝所用的时候,往往能有建树,这其实是皇帝能够驾驭这些人的原因。
《宋史刘~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刘~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刘?~ (YUE ),字晦伯,建阳人。
与弟韬仲受学于朱熹、吕祖谦。
乾道八年举进士,调山阴主簿。
焓正版籍,吏不容奸。
调饶州录事,通判黄奕将以事污焓,而己自以赃抵罪去。
都大坑冶耿某闵遗骸暴露,议用浮屠法葬之水火,?~ 贻书曰:“使死者有知,祸亦惨矣。
”请择高阜为丛冢以葬。
调莲城令,大修学校,乞行经界。
改知闽县,治以清简,庭无滞讼,兴利去害,知无不为。
差通判潭州,未上,丁父忧。
伪学禁兴,?~从熹武夷山讲道读书,怡然自适。
筑云庄山房,为终老隐居之计。
调赣州坑冶司主管文字,,差知德庆府,入奏言:“前者北伐之役,执事者不度事势,贻陛下忧。
今虽从和议,愿益恐惧修省,必开言路以广忠益,必张公道以进人才,必饬边备以防敌患。
”迁尚左郎官,请节内外冗费以收楮币。
转对言:“愿于经筵讲读大臣奏对反复问难以求义理之当否与政事之得失则圣学进而治道隆矣。
”乞收拾人才及修明军政。
迁浙西提点刑狱,巡按不避寒暑,多所平反。
有杀人而匿权家者,吏弗敢捕,?~竟获之。
迁国子司业,言于丞相史弥远,请以熹所著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之说以备劝讲,正君定国,慰天下学士大夫之心。
奏言:“宋兴,《六经》微旨,孔、孟遗言,发明于千载之后,以事父则孝,以事君则忠,而世之所谓道学也。
庆元以来,权佞当国,恶人议己,指道为伪,屏其人,禁其书,学者无所依乡,义利不明,趋向污下,人欲横流,廉耻日丧。
乞罢伪学之诏,息邪说,、正人心,宗社之福。
”又请以熹《白鹿洞规颁示太学,取熹《四书集注》刊行之。
兼工部侍郎。
奏:“乞使沿边之民,各自什伍,教阅于乡,有急则相救援,无事则耕稼自若,军政隐然寓于田里之间,此非止一时之利也。
”请城沿边州郡、罢遣贺正使。
试刑部侍郎,兼职依旧,赐对衣、金带,辞,不允。
两请致仕,不允。
奏绝金人岁币,建制置司于历阳以援两淮。
乞罢瑞庆圣节,谢绝金使。
卒,赠光禄大夫,赐谥文简。
(《宋史刘?~传》有删改)译文:刘?~,字晦伯,建阳人。
《宋史·刘应龙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宋史·刘应龙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史·刘应龙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宋史·刘应龙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史·刘应龙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刘应龙,字汉臣,瑞州高安人。
嘉熙二年进士。
授零陵主簿,饶州录事参军。
有毛隆者,务剽掠杀人,州民被盗,遥呼盗曰:“汝毛隆也?”盗亦曰:“我毛隆也。
”既,讼于官,捕隆置狱,应龙曰:“盗诚毛隆,其肯自谓?”因言于州,州不可,乃委它官,隆诬伏抵死。
未几盗败,应龙由是著名。
改知崇仁县。
淮西失守,江西诸州有残破者,县佐贰闻变先遁,应龙固守不去。
先是,理宗久未有子,以弟福王之子为皇子,丞相吴潜有异论,帝已不乐。
大元兵渡江,朝野震动,逐丞相丁大全,复起潜为相,帝问潜策安出,潜对曰:“当迁幸。
”又问“卿如何”,潜曰:“臣当死守于此。
”帝泣下曰:“卿欲为张邦昌乎?”潜不敢复言。
未几北兵退,帝语群臣曰:“吴潜几误朕。
”遂罢潜相。
帝怒潜不已,应龙朝受命,帝夜出象简书疏稿授应龙,使劾潜,应龙谓:“潜本有贤誉,独论事失当,临变寡断。
祖宗以来,大臣有罪未尝轻肆诛戮,欲望姑从宽典,以全体貌。
”帝大怒。
贾似道素忌潜,会京师米贵应龙为《劝粜歌》宦者取以上闻帝问知应龙所作问似道米价高当亟处之似道访其由亦怒应龙。
迁司农少卿,寻以右谏议大夫孙附凤言,遂去国。
景定三年,湖南饥,起提举常平。
以救荒功,迁直宝章阁、广南东路转运判官。
南海寇作,朝廷患之,乃以显谟阁待制知广州、广东经略安抚使。
寇闻应龙至,遁去,应龙剿逐之,南海大治。
特旨屡召,拜户部侍郎仍兼侍读,七上奏辞免。
德祐元年,辞,隐九峰。
(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一百八十四》)译文:刘应龙字汉臣,瑞州高安人。
嘉煕二年进士。
被任命为零陵主簿,饶州録事参军。
有个叫毛隆的人,专事抢劫杀人,州中百姓遭劫掠,远远地对盗贼喊道:“你是毛隆吗?”盗贼也答:“我是毛隆。
《宋书·刘延孙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刘延孙,彭城吕人。
初为彭城王义康司徒行参军。
时索虏围县瓠,分军送所掠民口在汝阳,太祖诏世祖遣军袭之。
议者举延孙为元帅,固辞无将用,举刘泰之自代。
泰之既行,太祖大怒,免延孙官。
世祖即位,以为侍中,领前军将军。
下诏曰:“朕藉群能之力雪莫大之耻以眇眇之身托于王公之上思所以策勋树良永宁世烈,侍中延孙率怀忠敏,器局沈正,可封东昌县侯,食邑二千户。
”臧质反叛,上深以东土为忧,出为冠军将军。
事平,遣至江陵,分判枉直,行其诛赏。
仍徙为雍州刺史,以疾不行。
留为侍中。
素有劳患,其年增笃,诏遣黄门侍郎宣旨问疾。
先是,高祖遗诏,京口要地,去都邑密迩,自非宗室近戚,不得居之。
延孙与帝室虽同是彭城人,别属吕县。
刘氏居彭城县者,又分为三里,及吕县凡四刘。
虽同出楚元王,由来不序昭穆。
延孙于帝室本非同宗,不应有此授。
时竟陵王诞为徐州,上深相畏忌,迁之于广陵。
广陵与京口对岸,欲使腹心为徐州,故以南徐授延孙。
三年,竟陵王诞有罪,不受征,延孙驰遣中兵参军杜幼文率兵起讨。
诞遣使刘公泰赍书要之,延孙斩公泰,送首京邑。
五年,诏延孙曰:“旧京树亲,由来常准。
卿前出所有别议,今此防久弭,当以还授小儿。
”征延孙为侍中。
延孙疾病,不任拜起,上使于五城受封版。
明年,卒,时年五十二。
上甚惜之,下诏曰:“故尚书左仆射延孙,风局简正,体识沈明,几将二纪。
考终定典,宜尽哀敬。
”又诏曰:“故司徒文穆公延孙,居身寡约,家素贫虚。
葬送资调,固当阙乏,可赐钱三十万,米千斛。
”(节选自《宋书·刘延孙传》,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朕藉群能之力/雪莫大之耻/以眇眇之身/托于王公之上/思所以策勋树良/永宁世烈B.朕藉群能之力/雪莫大之耻/以眇眇之身/托于王公之上/思所以策勋树/良永宁世烈C.朕藉群能之力/雪莫大之耻/以眇眇之/身托于王公之上/思所以策勋树良/永宁世烈D.朕藉群能之力/雪莫大之耻/以眇眇之/身托于王公之上/思所以策勋树/良永宁世烈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侯,封建爵位之一,封建爵位有五等,从高到低依次为“公、侯、伯、子、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史·刘廷让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刘廷让字光乂,其先涿州范阳人。
少有膂力,周祖镇邺,以隶帐下。
从世宗征淮南,以功领雷州刺史。
乾德二年春,诏领兵赴潞州,以备并寇。
冬,兴师伐蜀,为四川行营前军兵马副都部署,率禁兵步骑万人、诸州兵万人,由归州进讨。
入其境,连破松木、三会、巫山等砦,获蜀将南光海等五千余人,擒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宏等千二百人,夺战舰二百余艘。
又获水军三千人,因度南岸,斩三千余级。
初,夔州有锁江为浮梁,上设敌棚三重,夹江列炮具。
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
遂进克万、施、开、忠四州,峡中郡县悉下。
明年正月,次遂州,州将陈俞率吏民来降。
尽出府库金帛以给将士。
蜀平,王全斌等皆坐纵部下掠夺子女玉帛及纳贿赂左降,惟廷让秋毫无犯。
及全师雄等作乱,郡县相应,寇盗蜂起。
廷让又与曹彬破之,以功改领镇安军节度,从征太原。
雍熙三年,曹彬败于岐沟关,诸将失律,多坐黜免。
既而契丹扰边,时议遣将,无惬上意者。
时廷让与宋偓、张永德并罢节镇在环列,帝欲令击契丹自效,乃遣分守边郡,以廷让知雄州,又徙瀛州兵马都部署。
是冬,契丹数万骑来侵,廷让与战君子馆。
时天大寒,兵士弓弩皆不能彀,契丹围廷让数重。
廷让先分精兵属李继隆为后殿,缓急为援。
至是,继隆退保乐寿,廷让一军皆没,死者数万人,仅以数骑获免。
初,廷让诣阙待罪,太宗知为李继隆所误,不之责。
四年,复命代张永德知雄州兼兵马部署。
是秋以疾闻,帝遣内医诊视,因上言求归京师,不俟报,乃离屯所。
帝怒,下御史按问,狱具。
廷让既黜,怏怏不食,行至华州卒,年五十九。
帝录其旧勋,赠太师。
(选自《宋史•列传第十八》,有删改)
译文:
刘廷让,字光义,祖先是涿州范阳人。
刘廷让年轻时有体力,周祖镇守邺城,把他隶属于部下。
随从世宗伐淮南,因为功劳担任雷州刺史。
乾德二年春天,皇帝下令刘廷让率领军队奔赴潞州,以防备并州的敌寇。
冬天,发兵征伐后蜀,任西川行营前军兵马副都部署,率领禁军步兵骑兵一万人、各州兵一万人,从归州进军讨伐,进入对方境内,连续攻破松木、三会、巫山等营寨。
擒获蜀将南光海等五千多人,俘虏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宏等一千二百人。
夺得战舰二百余艘,又俘获水军三千人,趁势渡过南岸,斩首三千余人。
当初,夔州有浮桥封锁长江,岸上设有三道栅栏,江两岸排列着炮具。
等到刘廷让的军队到达那里,距长江封锁三十里,下船从陆路前进,首先夺下这座桥,然后又牵船而上,攻占了夔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
于是攻克了万、施、开、忠四洲,峡中的郡县全部被攻下。
第二年的正月,达到遂州,遂州将领陈愈率领官吏百姓归降,拿出官库中全部的金帛来供应将士,后蜀评定后,,王全斌等人都因为放纵部下掠夺子女、财物以及收受贿赂而被定罪降职,只有刘廷让秋毫无犯。
等到全师雄等叛乱,各州县与之呼应,贼寇纷纷起事。
刘廷让又和曹彬打败了他们,因为功劳改任镇安军节度使,随从皇上征讨太原。
雍熙三年,曹彬在岐沟关战败,各位将领也都失利,多数被贬黜罢免。
接着契丹侵扰边境,当时商议派遣将领,没有能让皇上满意的。
那时,刘廷让与宋偓、张永德都被免去了节度使在禁军任职,皇帝想让他们攻打契丹来赎罪,就派他们分头守卫边境州县,任命刘廷让为雄州知州,又调任瀛洲兵马都部署。
当年冬天,契丹数万骑兵前来侵犯,刘廷让与他们在君子馆交战。
当时,天气严寒,士兵的弓弩都不能拉满,契丹军队把刘廷让层层包围,刘廷让先分出精兵隶属李继隆作为殿后,有紧急情况进行援救。
这时,李继隆退兵保守乐寿,刘廷让全军覆没,战死的有数万人,刘廷让仅仅率领几个骑兵得以幸免。
起初,刘廷让来到朝廷等待处罚,太宗知道是被李继隆所耽误,没有责罚他。
四年,又任命他接替张永德为雄州知州兼兵马部署。
当年秋天上报患病,皇帝派遣宫廷医官诊治,因而上言请求返回京城,没有得到答许,就离开了驻地。
皇帝发怒,交给御史审问,定案下狱。
刘廷让被贬黜后,心中不快不肯吃饭,走到华州去世,年五十九岁。
皇帝追念他往日的功劳,赠官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