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总复习(校选课用2013.12) 4

合集下载

日语高考日本文化常识题背诵题

日语高考日本文化常识题背诵题

日本国基本概况以及民族风俗一、基本概况1、国名全称为日本国。

2、地理位置是本是一个地貌特征奇特的群岛国家。

它多山地、多地震、多温泉、多火山、多森林、多河流、多湖泊,但平原狭小,资源贫乏。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北濒颚霍茨克海,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黄海、东海与俄罗斯、朝鲜、韩国、中国相望。

日本国土面积为37.8万平方千米。

日本列岛由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 900多个小岛组成,四个大岛的合计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96%。

日本地域狭长,四面临海,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约达3.4万千米。

3、山川河流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部面积的75%,其中一般山地和丘陵占65%,火山地和火山麓占10%。

并湾山系和南湾山系纵横贯穿四个大岛,相汇于本州中部。

主要山脉有奥羽山脉、木曾山脉、赤石山脉、越后山脉、飞弹山脉、日高山脉、四国山地、九州山地等。

富士山为全国第一高峰,世界著名火山,被日本人誉为"圣岳"。

是日本民族的象征,该山海拔3776米。

日本列岛河流密布,共有河流上百条,主要有利根川、信浓川、石狩川、北上川、天盐川、木曾川六大水系。

其中信深川最长,为367千米,而利根川流域面积最广,达16840平方千米,为日本第一大河。

湖泊较多,共有600多个,最大的是琵琶湖,面积为672平方千米;最深的是田泽湖,最深处达423.4米。

4、气候日本列岛的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多雨、多雪、多台风。

终年比较温和湿润,夏季东海岸多雨,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雪,夏秋之交多台风,年均降水量在1700-1800毫米左右。

日本的平均气温多在10摄氏度以上,最冷的月份一般为1月和2月,最热的月份一般为7月和8月,梅雨和台风也是日本气候的特点。

5、人口、民族日本人口为1.2594亿,人口总数居世界第八位。

日本人主要是大和族,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占人口的99.3%以上,是日本民族的主体,约有1.24亿人。

少数民族只有阿伊努族,旧称"虾夷"族。

日本文化漫谈期末总结

日本文化漫谈期末总结

日本文化漫谈期末总结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一名对日本文化充满了浓厚兴趣的学生。

在这个学期的日本文化漫谈课程中,我有幸深入了解了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并通过研究和发表漫谈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在今天的演讲中,我将对我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谈谈对日本文化的一些个人感悟。

首先,我想分享我在调查日本风俗习惯方面的发现。

日本作为一个独特的岛国,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化传统。

其中,日本的饮食文化尤为有名。

通过我的研究,我发现日本人的饮食习惯非常注重平衡和健康。

他们通常以米饭为主食,并且会搭配新鲜蔬菜、鱼类和豆腐等天然食材。

此外,日本人还注重用心地制作美食,并将其视作一种艺术形式。

例如,寿司就是一种融合了创意、美学和品尝享受的典型代表。

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礼貌和尊重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日本人有一种传统的礼仪叫做“礼仪之国”。

他们注重礼节,尤其是在社交场合中,会对对方表示尊重和谦虚。

这一点体现在他们的一些行为细节上,例如鞠躬、礼貌用语和对他人的关心。

当我研究日本的娱乐文化时,我对日本动漫和电子游戏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日本动漫在全球范围内非常受欢迎,它们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的剧情和吸引人的角色吸引了全球的观众。

动漫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同样,日本的电子游戏产业也非常发达,世界上许多知名的游戏公司,如任天堂和索尼都来自日本。

在我对日本文化的深入了解中,我发现虽然日本文化有其独特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与我们中国文化相似的地方。

例如,日本的茶道文化与中国的茶文化有着共同的起源。

茶道是一种追求和谐、平和和自省的日本传统艺术形式,与中国的茶文化有着相似的价值观。

我认为这种共同点反映了中日两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此外,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日本文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例如,日本的“加班文化”被广泛认为是一种不健康的工作习惯。

很多日本人通常在工作后加班到深夜,这导致了很多人出现了各种健康问题,如过劳死。

标准日本语复习课日常归纳.doc

标准日本语复习课日常归纳.doc

1.1.常用中国姓氏读法中文 日文文 日文赵® 黄 黄张弓畏王 王-Vr. 早早曾 曾 ■f 蒋蒋 宋 宋 ■f 5 肖肖 曹 曹 ■f 5李李孙 孑系玖黎黎 枇'罗林林 韩 I 力'A? 朱朱吴 —*周周 Lf^ 5梁 梁 ■J"齐音江 江杨H q刘 i b J tp 5 许言午柳 柳 b J tp 5 徐徐 LScfc S 5 秦秦 LA?陈 K)包包 (玷 胡 胡 cz 方方 (玷毛 毛 淀 钱1±A/韦 Iz'冯潘*1.2.常用日本姓氏读法中文 日文 中文日文山田 山田丰田 曲□□ 豆田田中 田中 tz 泌'本田 本田 齐藤 滕 打'2山本 山本 佐藤 佐藤 森 森 机木村 木村林 林木下 木下匏摸二小林 小林 ZI^L 川边 JIIS力'护藤原 藤原zSslS佐佐木 佐々木 混芝 佐野 佐野铃木金令木 rrt熊野 熊野 < ^0 村上村上t? 力'冬* 竹下竹下fcltL1. 3.语法术语名称日文中文主言吾主语述言吾谓语客言吾宾语能补语速体修自扃吾HA/cl' 9 L J; <连体修饰语(体修)用修筑^吾HAck 9 9 LJ; <-连用修饰语(用修)提示言吾外位语(提小语)同格言吾/ 力'< 土同位语(同格语)自晌L自动词(不及物动词)他晌L他动词(及物动词)单词文句子文筋z5^i±o(文节)文筋A?右;Ay 世*3词组(连文节)单文t二f\j 汶f\j单句褪文右、<汶/\J复句重文并列句平叙文叙述句疑冏文t K)汶kj疑问句命令文趴祈使句(命令句)感th文MEM感叹句按照日语词汇的意义、形态或者功能来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如下12个类别(12品词)单词独立词有词尾变化可以作谓语用言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没有词尾变化可以作主语体言名词数词代名词不可以作主语作修饰语修饰体言一连体词修饰用言——副词不可以作修饰语起接续作用一接续词没有接续作用一感叹词附属词有词尾变化助动词没有词尾变化助词1.4.地名的读法以下是表小地名的日语词汇。

日本文化艺术复习资料

日本文化艺术复习资料

日本文化艺术日本历史简介绳纹时代(约BC10000——BC300)岛国的封闭的狩猎采集弥生时代(约BC300——AD300)传入大陆文明农耕稻作小国争斗古坟时代(约300——500)传入中国六朝文化大和国家形成飞鸟白风时代(约500——710)隋·初唐文化传入佛教大兴国家集权强化奈良时代(710——794)盛唐文化传入国家行政完备佛教事业大成平安时代(794——1192)与北宋几乎平等交往民族文化成长贵族文化艺术昌盛镰仓时代(1192——1333)与南宋·元交流密切禅宗传入武士掌权武士文化昌盛室町时代(1336——1573)与明交流密切贸易发达民族艺术开花禅艺术鼎盛(一休)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信长秀吉霸主气势豪华灿烂江户时代(1603——1868)锁国士农工商艺道文化形成西方文化传入明治维新(1868)开国近代国家成立板书)日本文化艺术的源流(一)日本的自然环境与宗教思想(P1~P5)岛国 3900个岛屿 37,77万平方公里表日本里日本 200座火山年降水量1700毫米 3492种海洋生物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日本地图(p1) 日本原始时代的四季生活(P3)人依存于自然人与自然共生对大自然感激与恐惧日本原始信仰——‘万物有灵’图:日本原始时代陶俑(p4)日本里层文化与表层文化的区别及原因(二)日本的原初文化环境与民族的起源(P5~P7)日本原初的文化环境(P5)来自西伯利亚的文化----日本文化根基弓箭石器服饰自然崇拜精灵崇拜萨满教来自中国的文化----巨大推动力物质制度宗教民俗来自印度的文化----佛教(来自中国东南(村落)、东南亚地区的文化(渔业))多个种族混血而成-(大和民族)---古蒙古利亚人新蒙古利亚人(印度支那族印度尼西亚族韩族汉族马来族)日本民族的形成(P7)(三)日本文化艺术的流变与中国绳纹时代(约BC10000——BC300)岛国的封闭的狩猎采集----绳纹陶器(原始巫术的出现)盘蛇禽兽造型的绳纹陶塑P8弥生时代-约(BC300——AD300)传入大陆文明农耕稻作小国争斗---铜铎(祭祀文化的形成)铜铎上的图案(P9)古坟时代(约300——500)传入中国六朝文化大和国家形成--- -古坟红陶明器(权力社会的成长)陶塑人物P9飞鸟白风时代-(约500——710)隋·初唐文化传入佛教大兴国家集权强化---法隆寺佛像药师寺佛像高松冢墓壁画(对中国隋、初唐文化的成功模仿)法隆寺铜佛像P10 木佛塔药师寺P10奈良时代-(710——794)盛唐文化传入国家行政完备佛教事业大成---正仓院(唐风文化盛行)奈良干漆佛像P11平安时代-(794——1192)与北宋几乎平等交往民族文化成长贵族文化艺术昌盛---藤原氏平等院凤凰堂阿弥陀佛像(图P11)和歌的形成(《古今和歌集》大和绘源氏绘(国风文化形成)雅乐定型镰仓时代(1192——1333)与南宋·元交流密切禅宗传入武士掌权武士文化昌盛- ---水墨画(宋元文化盛行)(雪舟《天桥立》P12)室町时代(1336——1573)武士掌权与明交流密切贸易发达民族艺术开花禅艺术鼎盛(一休)----能乐(民族审美意识确立)桃山时代(1573——1603)信长丰臣秀吉霸主气势豪华灿烂----城堡(姬路城P13)障壁画茶道(民族艺术开花)江户时代(1603——1868)锁国士农工商艺道文化形成西方文化传入----浮世绘歌舞伎(民族艺术烂熟)俳句花道香道(香道具P14)(板书)日本的雕塑艺术(一)日本民族的原始雕塑(P16~P20)(浓厚的主观性和观念性)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绳纹陶塑(缺少稳定性缺少均衡性有粗糙的大块装饰凭空想象)与中国仰韶陶塑对比绳纹陶塑制作过程主要器型变迁绳纹女性陶偶(人体轮廓模糊只求与大自然共生而对自然物体漠不关心视而不见)(二)中国雕塑对日本雕塑艺术的影响(P20~P27)弥生陶塑(有稳定性重实用性造型简练以线条美取胜)P20个例分析弥生陶罐古坟陶塑古坟陶俑(中空制作不施釉料单纯明快缺乏个性)P21《弹琴女》P22《戏鹰武士》飞鸟金铜佛像(法隆寺释迦三尊像P23只供正面瞻仰面部呈长方衣纹图案化)该佛像的源流奈良泥塑佛像(戒台寺四尊泥塑四天王佛像法华寺金刚像P26 表现细腻略有不当)奈良干漆佛像(鉴真像阿修罗像亲近自然易于保存)P27(三)日本独特雕塑艺术的形成(P27~P31)平安拼装木佛像(平等院阿弥陀佛像(里程碑)佛像作者——定朝曲线优美圆满女性美)P29镰仓木雕佛像(愿成就院阿弥陀佛像运庆接近写实武士风采男性美)P30室町能面木雕(象征性抽象性“中间表情”)桃山装饰木雕(浓彩厚重多用金箔例:西本愿寺)(四)与西方艺术的比较----以人体雕塑为例(为什么日本没能诞生写实的雕塑)(1)西方:富裕的生活使其把精力物力贡献给文学、艺术、哲学,他们较自满,把神看作与人平等的关系,祭祀是为了给自己带来好处。

日本社会文化总复习

日本社会文化总复习

第一讲日本文化的形成与特征(一)一、日本文化的形成与特征1、日本民族的来源日本的古代文明主要分为绳纹文化和弥生文化时代。

2、徐福东渡的意义据说2000多年前,徐福的船队到了日本,带来了秦朝先进的稻作、冶铁、农耕、纺织、造船、医药等先进的中国文化,使停滞了数千年的绳纹文化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日本突然进入了掌握稻作技术、青铜器和铁器的弥生文化。

总之,徐福东渡为日本带去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这是日本第一次大规模地接受到中国的文化,在日本由野蛮社会进入到文明社会的进程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日本文化的特征1、开放性所谓开放性是指日本总是不失时机地接受人类最先进的文化,从而加速了日本文明化的进程。

2、自主性所谓自主性是指日本在接受他国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不是像朝鲜、越南这些与大陆接壤的国家一样,没有消化吸收的余地而是全盘接受,以至于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

3、独特性上述两个特点都是在吸收外来文化时表现出来的,而第三个特点则是从日本保存与创新而形成自己独特文化的角度来说的。

如,被神化了的天皇制,与中国的皇帝制度相比,日本的天皇制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与作为人间最高统治者的中国皇帝不同,天皇是被神化了的一种象征,只掌握精神权力;二是日本的天皇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并不掌握日本国家的实质性的政治权力。

其次是以“道”字为中心的情感文化,如茶道、武士道、花道等。

但是,所谓具有独特性的日本文化并不是完全由日本自己创造的,而是在充分理解、消化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将其逐渐升华、提炼为颇具日本特色的文化。

1、大陆文化的传播日本究竟从中国学到了什么?又放弃了什么?这种选择对日本社会的发展及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日本吸收中国文化,它主要从中国引进了四大项内容,①汉字日本从中国引进了汉字,但迄今为止人们对汉字传播对日本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仅仅停留在文化的层面上,从经济意义上来说,有了文字,才能形成文书,就可以订立与土地有关的契约文书,以此建立规范的土地管理制度。

日本文化练习题答案

日本文化练习题答案

日本文化练习题答案日本文化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而多元的特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今天我们来解答一些关于日本文化的练习题,以更深入地了解它的魅力所在。

1. 日本的国花是什么?答案:樱花。

樱花是日本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之一,每年春季樱花盛开的时候,人们会进行赏花活动,以庆祝短暂而美丽的花季。

樱花还寓意着生命的短暂和美丽。

2. 请解释一下“和食”是什么。

答案:和食是日本传统的饮食方式,强调食物的平衡和谐。

它包括了米饭、鱼类、蔬菜等丰富的食材,以及各种精致的烹饪技巧。

和食强调色彩、口感和季节性,充分利用了自然食材的鲜味和营养。

3. 日本的传统服饰是什么?答案:传统的日本服饰是和服。

和服是一种由长袍和腰带组成的装束,通常用于特殊场合或者传统节日。

和服以其鲜艳的色彩和精致的纹理而闻名,穿着和服也被视为一种表达文化传统和个人品味的方式。

4. 什么是“茶道”?答案:茶道是一种以制作和品尝抹茶为重点的日本传统艺术形式。

茶道强调的是宁静、平和和自我反省,通过仪式化的过程,人们可以体验到一种追求内在美和与自然亲近的感觉。

5. “武士道”是什么?答案:武士道是指日本武士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武士道强调勇气、忠诚、纪律和荣誉等价值观,被认为是维持和平和保护家族的基石。

武士道在日本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被广泛赞扬和传承。

6. 请介绍一下“浮世绘”。

答案:浮世绘是指日本江户时代(17世纪至19世纪)流行的一种木刻版画。

它以明亮而生动的色彩、鲜明的线条和丰富的主题而著名。

浮世绘以其描绘城市生活、历史场景和戏剧艺术等内容而闻名,也是日本美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练习题的解答,我们对日本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日本的文化传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价值观,它们也在当今社会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樱花盛开的春天,还是和食的美味,日本的文化都是充满魅力和独特性的。

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这个国家的魅力吧!。

日本文化知识试题和答案

日本文化知识试题和答案

日本文化知识A. 1. 日本的现任首相是谁?(2010年12月A.菅直人B.小泉纯一郎C. 安倍晋三D. 麻生太郎C. 2. 日本议会泛称国会,由()组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立法机关。

A.众议院B.参议院C. 众、参两院D. 内阁B. 3. 日本众议院定员480名,任期()年。

A.3B.4C. 5D. 6C. 4. 日本参议院定员()名,任期6年,每3年改选半数,不得中途解散。

A.240B.241C. 242D. 243B. 5. 日本实行以立法、( )、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

A.司法B.宪法C. 众、参两院D. 内阁D. 6. 在日本()为最高行政机关。

A.众议院B.参议院C.众、参两院D.内阁A. 7. 现行《日本国宪法》于()年5月3日实施。

A.1947B.1948C. 1949D. 1950B. 8. ()为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总体的象征,无权参与国政。

A.首相B.天皇C. 总理大臣D. 内阁大臣c9. 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

A.独立权B.外交权C. 交战权D. 自卫权D. 10. 日本首相正式名称为( ),是日本最高行政首脑。

A.总理大臣B.天皇C. 内阁大臣D. 内阁总理大臣A. 11. 日本首相不是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 )提名、国会众参两院议员投票选举产生。

A.政党B.参议院C. 众议院D. 内阁C. 12. 一般而言,国会中多数()担任首相一职。

A.党代表B.党书记C. 党领袖D. 党委员A. 13. 在日本的首相选举和预算等重要议案表决上,众议院()参议院。

A.优与B.劣与C. 等于D. 支配于C. 14. 日本政府实施行政改革后政府机构为1府()省厅。

A.10B.11C. 12D. 13D. 15. 日本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下属各级法院。

采用“()”。

A.三级四审制B.三级三审制C. 四级四审制D. 四级三审制B. 16. ()是由全民在各党派推举的候选人以及无党派候选人中投票选举产生。

日本文化史

日本文化史

三、律令社会の文化 律令社会の
遣隋使(小野妹子) 留学生・学問僧 唐及び新羅との交流 遣唐使 3.実現
大化改新:645年、天智天皇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に、中臣鎌足ら革新的な朝廷豪 族が蘇我大臣家を滅ぼして始めた古代政治史上の大改革。孝徳天 皇を立て都を難波に移し、翌春、私有地・私有民の廃止、国・郡・里 制による地方行政権の朝廷集中、戸籍の作成や耕地の調査による 班田収授法の実施、調・庸など税制の統一、の4綱目からなる改新 詔を公布、古代東アジア的な中央集権国家成立の出発点となった。 壬申の乱:天智天皇死後、長子の大友皇子(弘文天皇)を擁する近江 朝廷に対し、吉野にこもっていた皇弟の大海人(おおあま)皇子(天
高松塚古墳彩色壁画 5.天平時代の代表的な寺院: 建築:東大寺(金堂 法華堂) 唐招提寺 新薬師寺 興福 寺 仏像:大仏 十二神将像 八部衆像 十大弟子像(之一) 6.飛鳥・白鳳・天平時代の仏教美術の質的な高さの根源 宗教的な熱情
三、律令社会の文化 律令社会の
伝統的芸術の新しい発展 1.伝統的文化が外来文化に圧倒されてしまわない 宮廷建築 内裏は純日本風 儒学の勉強 形式に留まっている 漢詩は和歌に及ばない 家族道徳 法令上の空文 2.日本人の芸術的才能が、文芸と造形美術、伝統文化 と外来文化という領域の相違を超えて成熟しつつある。 原動力:
個人の福徳・除災、旅行の安全と恋愛の成就などの個人 的祈願も含められる。 実はそうでない: 原始的な祭は固定した建築施設を必要としなかった。 樹木とか、鏡・剣あるいは土器などの「よりまし」に臨時に 神霊の降誕を求めて祭を行う。 人間的な形態を持つ人格神ではなかった。 個人的な欲求を祈願する余地がなく、農耕耕作の順調な 進行は目的であ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言:认识日本——中日关系40年回顾一、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7月7日,田中角荣就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同年9月25日田中访华。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签署“中日共同声明”。

中日邦交正常化。

迅速恢复邦交正常化的原因,1、美国对华政策的改变,2、日本追求新市场与能源地。

3、中国急于打破孤立状态二、建交后的中日关系1、中日关系蜜月期(1972~1982年)这一时期,日本决定在技术与资金上给予中国援助,并先后三次决定向中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资金(ODA)。

2、摩擦与合作时期(1982年~1992年)因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提供的成套设备较为陈旧、日本的政治大国言行等在中日之间产生外交摩擦。

3、对立与合作时期(1992~2002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日本经济低迷,但中国进入市场体制下的经济高速增长,从而造成两国关系出现了不和谐之声。

4、对抗与合作时期(2002年~2011年)小泉纯一郎执政时期“政冷经热”、历史教科书、日本争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使中日关系愈发紧张。

三、中日两国的相互关系合作的伙伴、竞争的对手,学习的对象。

第一讲日本文化的形成与特征(一)一、日本文化的形成与特征1、日本民族的来源日本的古代文明主要分为绳纹文化和弥生文化时代。

2、徐福东渡的意义据说2000多年前,徐福的船队到了日本,带来了秦朝文化,使停滞了数千年的绳纹文化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徐福东渡为日本带去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这是日本第一次大规模接受中国文化,在日本由野蛮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进程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日本文化的特征1、开放性所谓开放性是指日本总是不失时机地接受人类最先进的文化,从而加速了日本文明化的进程。

2、自主性所谓自主性是指日本在接受他国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不是像朝鲜、越南这些与大陆接壤的国家一样,没有消化吸收的余地而是全盘接受,以至于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

3、独特性首先,被神化了的天皇制,与中国的皇帝制度相比,日本的天皇制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与作为人间最高统治者的中国皇帝不同,天皇是被神化了的一种象征,只掌握精神权力;二是日本的天皇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并不掌握日本国家的实质性的政治权力。

其次是以“道”字为中心的情感文化,如茶道、武士道、花道等。

三、大陆文化的传播1、日本从中国学到了什么日本究竟从中国学到了什么?又放弃了什么?这种选择对日本社会的发展及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日本吸收中国文化,它主要从中国引进了四大项内容,①汉字日本从中国引进了汉字,正是汉字的传入才使日本文明程度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②律令制度所谓律是指国家的法律体系与官僚体制,令则指管理国民的租税和土地制度,日本通过学习中国的律令制度,才得以建立起自己的国家管理机构,这种管理机构成为日本国家统治的基础。

③儒教日本从中国吸收了儒家思想,并使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成为日本人的精神文化,同时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政治理念和家族道德观,成为日本伦理思想的基础。

④中国佛教日本从中国学到了中国化的佛教中国佛教成为日本哲学和精神思想的又一大支柱。

3、日本选择性地放弃了什么①科举制度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科举制度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从积极与消极的意义上来讲都具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从中国官僚体制的角度来讲,科举考试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选官方式,在改善用人制度等方面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到了明清时期刻板僵化的八股取士,却严重地桎梏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最终成为一大弊端。

日本一直根据身份制和世袭制来选拔官吏,所以,日本直到现在都保持了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也是产生现代日本社会严格的上下尊卑关系的历史根源。

第二,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人的读书意识。

在日本人眼中知识的唯一好处就是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是日本人教育理念的核心。

这种教育理念也让同处于中华文化圈的日本与中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②宦官制度宦官制度是中国强大的皇权制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一个怪胎。

宦官制成为对中国社会百害而无一利的制度。

所以,日本不是高度皇权的国家,没有选择宦官制度的土壤。

第二讲日本文化的形成与特征(二)一、西洋文化的影响1、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在哪些方面实施了改革,并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1)近代天皇制的确立通过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同时,在日本近代法制体系的创建过程中,宪法占有重要的地位。

1889年,日本仿照德国宪法,制定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并建立了日本式的君主立宪体制——近代天皇制。

(2)移植西方的教育制度明治政府成立后,将教育列为改革的重点之一。

主张教育平等,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制。

使得全民教育急速发展,到20世纪初完成了国民教育的普及任务,成为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达到了日本“富国强兵”的目的。

(3)移植近代产业和经济制度明治政府在移植近代产业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对外侵略的目的,重视发展军事工业,在造船、炮兵工厂等方面投入甚多,此外,也促进了铁路、轮船、电信等近代交通、通信设施的发展。

同时还引进了股份有限公司、银行、近代货币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加快了日本近代化发展的步伐。

(4)创立了近代科学为了尽快吸收近代文明,明治政府通过聘请外国专家、兴办学校、派遣留学生等方式,大规模吸收和利用西方的近代科学。

在明治维新30年后,日本已摆脱外国专家的指导,走上了独立发展自然科学的道路。

(5)文明开化二、明治维新成功的要因1、日本不是高度集权的国家2、善于学习的传统三、美国文化的吸收1945年7月,美国、英国和中国联合发布了《波茨坦公告》公告声明1945年9月2日,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举行了日本战败投降的签字仪式,日本成为美国独家的战利品。

美国通过加速民主化进程、教育改革、农地改革、解散财阀等四项对日本进行了改造,也为日本实现现代化并获得高度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和美国占领时期,日本又进入了大量吸收美国文化的时期,也成为日本的第二次开国。

通过铲除军国主义势力、实现政治民主化等改革,日本又一次抓住机遇实现了第三次腾飞。

第三讲日本语言文化一、日语的文字1、文字的种类日语的文字是由平假名、片假名和汉字三种组成。

2、万叶假名万叶假名是借助汉字的字形和读音,按照日语的语言习惯表现的一种文字形式。

759年前后,日本人大伴家持等人编写了《万叶集》,才第一次把汉字作为一种文字来使用。

日本人认为,万叶假名是由日本人创立的供日本人使用的最早的文字。

二、假名的创立1、片假名到了八、九世纪,即日本的奈良时期到平安时期,日本进入了佛教的鼎盛时期,日本的僧侣们为了研读用汉文写成的佛经,在行间用简单的汉字标注而成,所以发明了一种“片假名”,将其注在佛经的旁边。

“片”在日文中意为不完全,或“一部分”的意思,也就是,把汉字的一部分偏旁拿下来编造的表示音符的意思。

2、平假名日本皇室贵族得妇女们为了便于创作和歌(日本诗歌)和彼此通信,便在汉字草书得基础上,将其进一步简化,创造出了“平假名”。

“平”在日文中与中文一样,有“平常”之意,意即平常使用的与汉字形体相异的表音符号之意。

三、日语的特点1、助词是关键,2、重点后置,3、尊卑分明,4、男女有别,5、态度暧昧、语气婉转第四讲日本的社会形态一、独特的日本社会形态中根千枝是日本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她提出“纵式社会”是日本社会的主要特征,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资格”与“场合”所谓“资格”是指一个人所拥有的姓氏与身份,以及后来所获得的学历、地位和职业等。

“资格”就是一个人的身分以及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

而与“资格”相对,“场合”是指人们的生活空间,即一个人所待的场所即单位。

2、“纵式”关系和“横式”关系人在社会中处于各种关系中,这种关系可分为“纵式”和“横式”两种关系。

所谓“纵式”关系就是指上下关系,如亲子关系、师徒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等。

所谓“横式”关系就是指平行的关系,如兄弟姐妹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

如果将其放到现代企业中来说,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就是“纵式”关系,而各子公司之间就是“横式”关系3、“序列”关系以先辈和后辈划分的序列关系,在日本的社会集团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

二、中日社会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是个网络社会而言,而日本是一个链条式的排列关系。

第二,中国既重视纵式关系,如忠孝观念,就是一种纵式关系的表现,但我们也强调横式关系,这是因为网络社会决定的。

第三,中国和日本都是重视长幼有序的社会,但是,在中国长幼有序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规范,但是,在有才华、有能力的个人和功臣的面前,序列规范随时都准备让位。

而日本却处处都怕打破长者的权威,在谈论自己的观点时也不忘严守序列关系,不敢率直地犯上。

三、日本企业的特色基于日本独特的纵式社会的社会形态,在日本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企业文化和特色。

1、终身雇佣制所谓的终身雇佣制,就是指在无特殊情况下,企业与被雇佣者之间的雇佣关系是属于终身的,这个终身是指到退休的年龄为止。

终身雇佣制的优点是,雇用关系和薪金的安定性能够让被雇佣者与雇佣者之间形成连带关系,提高被雇佣者对企业的忠诚度,激发他们技术革新的热情,但是,雇佣的安定性致使被雇佣者安于现状,没有了开发个人能力的热情。

2、年功序列制年功序列就是根据工龄、贡献决定职位和薪金高低的论资排辈的一种制度。

也就是说,工龄越长、薪金待遇越高、地位也越高,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日本人一旦归属了某一个集团或公司,很少考虑中途跳槽的原因。

3、公司内部的工会是指按照行业区分在企业内部组成工会,日本工会的目的,就是解决劳资对立,促使企业繁荣。

没有劳资激烈的对立和冲突,这是日本的劳资特点。

第五讲日本人的人际关系与习俗一、“娇宠”心理1、何谓娇宠心理简单地说就是恋母情结,是婴幼儿对父母依赖、撒娇,希望得到父母宠爱的一种心理。

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娇宠心理是一种爱,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一种感情或情绪,比如,亲子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无需用言语表达的一种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第二,娇宠心理是以“地位的差异”和权威为前提,是下位者对上位者的强烈依赖,含有“服从权威”的意思。

从第二层含义中,却能看出日本人独特的心理与思维意识。

2、娇宠心理形成的原因形成这种娇宠心理的原因就是日本男女性别分工所带来的,家务与育儿完全由母亲承担的育儿方式。

由于家庭等级观念的影响,日本家庭更强调女性的角色,男子更关注外面的世界。

日本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经历反差较大的两个环境、并在教育上存在非连贯性的特点是日本人娇宠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3、娇宠心理在人际关系中的反映日本人的“娇宠”心理表现在人际交往中主要具有两方面的特征:第一、“娇宠”关系以相互依赖为前提,因而日本人人际关系的模式是相互依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