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家概况结课论文

合集下载

日本概况总结

日本概况总结

《日本国家概况》第二版日本概况总结说到日本概况,之前在网上看到很多参加自考日本语的朋友多在找日本概况总结或往年考试例题,以图方便,但找到的多为浙江的考题,木办法.说实话,我之前也找过,和大家一样,懒的看书,内容多且不好记,中国历史和地理都没学好,更别谈有兴趣去学日本概况了,哈哈.因为我在网上也没找到合适的日本概况总结,所以就不得不自己动手了,算是把全书看了一遍,然后挑选重点(包括日本概况同步指导中的重点),每看一课总结一篇,算是整理了出来,是全中文的哦,(考试出题是全日文),也方便大虾们看,如果要日文的,还是直接去看书算了,所以要参加考试图方便的大虾们有空就看看吧,虽然是中文的,就算没看过日本国家概况这书的,能把以下总结给看上几遍把它记住,拿个80分绝对不是问题了,内容其实不多,60分大吉,一起努力吧,西西.日本地理第一章*日本海位于亚洲大陆和日本之间日本位于在亚洲东面, 太平洋在日本东面*冲绳位于日本九州的南面*日本国土面积大约为38万平方公里.*大面积的岛有四个最大的是本州61%, 北海道22%,九州(包括冲绳)12%,四国5% +4000小岛,称为日本列岛.*行政上分1都(东京都)1道(北海道)1府(大阪府)和43县.均设有都厅,道厅,府厅,县厅,下面是按市,町,村顺序排列*日本国土上划分为: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近几,中国,四国,九州,冲绳.第二章*日本总人口约1亿2692万人,世界第9位*日本百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有13个,有扎幌, 仙台,さいたま, 东京,横滨, 川崎,名古屋, 京都,大阪,神户,广岛,福冈,北九州,等*首都圈有八王子市,立川市,横滨市,川崎市,大宫市,さいたま市,千叶市,船桥市.*日本气候特色,气候温暖,地区不同气温差别较大,雨量多,四季变化明显,是日本气候主要特点.*太平洋和日本海的气候差别,太平洋面夏天雨多,冬天干燥寒冷晴天多,日本海面夏天多晴天,冬天雨雪阴天天气多,*日本气候区:太平洋沿岸气候区,日本海沿岸气候区,北海道沿岸气候区,西南诸岛气候区,濑户内气候区,中部高地气候区.*季节风和台风:夏天从太平洋东南面吹来的风,冬天从亚洲西北吹来的风,同一季节吹来叫季节风.台风为南面海产生的热带性低气压逐渐形成.*日本主要自然灾害:火山爆发,海啸,风灾水灾,地震.*日本儿童数量逐渐减少,老人逐渐增多,叫人口老龄化,*人口密度指:在1平方公里内居住的人数,,整个日本人口密度是340人,过高叫过密,过低叫过疏第三章*富士山由火山活动形成,高3776/M*最大平野:关东平野*最长的川:信浓川长367/KM*海岸线长:32000/KM*日本阿尔卑斯位于本州中央部*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日本山地占日本全国土的75% 平地为25%*日本有名的真珠养殖场:志摩半岛的英虞湾.*日本海水深200M以下*温泉根据火山活动形成第四章*循环资源和非循环资源区别:可循环提供的自然资源,太阳光,风力,水力,等,非循环,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在日本使用的能源有,石油,煤炭,水力,原子能等*日本都市紧急课题是:废气物问题*日本渔业分:远洋渔业,冲合渔业,沿岸渔业,栽培渔业.*都市公害有:大气污染和噪音,水质污染,日照低下,地基下沉*日本原子能发电所位于:茨城县和东海村*公害为两种:都市公害和产业公害*日本依赖资源进口,原油和铁矿石99%进口,能量消耗15~20%转为原子力发电,日本是世界一的水产国,大渔港集中在太平洋岸,水WU病发生时手脚麻痹疼痛而死,1967年对公害对策基本法,1992年对自然环境保全法公布,1997年环境审定法成立.*日本铁道在英国人技师下,1872年东京新桥和横滨最初开通,现全长2万300KM,1987年民营化为JR,1964年开通东海道新干线,时速220KM,东京大阪间只要3小时,1988年北海道和本州间的青函隧道开通,1997年完成世界最长的海底自动车(汽车)海底隧道和海上桥,结合神奈川县和千叶,房总半岛连起来全长15.1KM的跨越东京湾道路,从构想到完成用35年完成.日本航空和全日空为主要航空公司,成田国际空港和关西国际空港为日本国际窗口.第六章日本的一些第一*小麦产量关东平野*人口密度最高东京最低- 北海道*日本最高山脉奥羽山脉*苹果产量青森县梨产量鸟取县蜜柑产量爱媛县*茶静冈海苔福冈和佐贺陶瓷濑户市(陶都)*乐器滨松*乳牛头数和乳制品北海道*日本最高的地方日本アルブス*日本毛织物爱知县日本工业地带京滨工业地带*日本第一平野关东平野*日本农家规模最大的地域十胜平野*日本第一长铁路隧道新干线的新关门隧道18713M*贸易额最高的地区:1横滨2神户3名古屋*日本四大工业地带:京滨阪神中京北九州日本社会第一章*所谓与’国事’相关行为,是基于国会的提名,任命内阁总理大臣,或基于内阁的提名,任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及在内阁的协助,承认下,行使修改宪法,公布法律,政令及条约,召集国会,解散众议院,实施总选举的公告,赐予爵位与勋章,批准及认证外交证书,接受外国大使,公使的到任等有限的范围.*天皇在政治上不拥有权限,但在外交礼仪上,则视为国家元首.*现在天皇是第125代,名字是明仁*现行日本宪法1946年11月3日公布,翌年5月3日实施.*现行宪法三原则是:以国民主权,基本人权的保障,和平主义.*自卫队1954年成立.*中日共同声明在1972年发表.*明治宪法和现行宪法的区别:明治宪法为钦定宪法,国民没有主权;现行宪法为民定宪法,国民享有主权;*现行宪法特色:1,以现代宪法为原理的,以国民主权基本人权的保障,权利分力等原则制定的同时,2,作为20世纪的现代宪法在加上自由权的基础上保障了新的社会权,3.并以在其他国家无先例的彻底的和平主义为特色.*现在日本主要党派为:自由民主党,公明党,社会民主党,日本共产党.*日本和中国之间的恢复为:1972年9月.第二章*战后日本教育制度变化很大,现实施制度是: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同时义务也由6年延长为9年,男女同校也很一般了.*日本义务教育就学率是100%*在日本,以尖端领域,为人类的科学技术开发,为充实社会,生活的科学技术受到重视.*最有名的国立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北大学,九州大学,北海道大学,大阪大学,名古屋大学.最有名的私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早稻田大学.第三章*占领日本的同盟军为了日本经济民主化,引进三条基本政策,1,解散财阀,2,改革土地制度,3,确立劳动权.*日本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1,有教育水准高而又勤勉的人力资源.2,由于旧设备遭到战争的破坏,得以用世界最新的设备,技术装备了起来.3,在自由贸易体制下,原料,燃料,能够从全世界自由进口,另外,各国尤其是美国对日本商品采取了开放的进口政策,出口市场也很兴旺.4,企业和工会都有”迎头赶上欧美”的共同目标,在扩大经济的圆周率上互相合作,5,国民的储蓄意识强,另外银行也积极融资,给投资者充分提供了资金.6,由于选取了和平国家的道路,资金和人才能够集中于经济活动.如上所述,日本的高度成长因有国民一致的努力再加上外部条件才得以成功.*日本的出口商品大部分是重化学工业产品.*进口最多的东西主要是:石油,粮食,原材料.*农业,林业,水产业等叫做第一产业.矿产业,工业,建筑业,制造业叫做第二产业.商业,运输业,服务行业,等叫做第三产业. *日本农业用地面积占国土的14%.*专门从事农业的农户叫”专业农户”,从事农业以外还做农业以外的工作的农户叫”兼业农户”*产米最多的地方是:北海道*畜产业发达的地方:北海道*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日本工业的特征:1,日本的工业,以重化学工业为中心,2.战后,日本工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3.日本由于缺少作为原料的地下资源,因而原料大多从国外进口,而工业产品的大部分则向国外出口,所以日本的工业起到了一种原料加工工厂的作用,是加工工厂型的工业.4,日本的工业与欧美各国相比,中小工厂的比重很大.*电费,电车,公共汽车费,电话,香烟的价钱都是由本行业提出申请经由政府批准决定,像以上那样由国会,政府决定的价格,叫做公共费用.第四章*日本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个人企业和法人企业*日本社会保障制度:日本的社会保障采取了英国,北欧和欧洲大陆型的中间制度,日本的社会已迎来了老龄社会,与在制度上已经成熟了的西欧各国相比,日本按人均计算,其社会保障费则少于西欧,另外,国民的税款,社会保障负担的国民收入的比率,也处于低水平。

大国崛起-日本(论文)

大国崛起-日本(论文)

大国崛起-日本(论文)大国崛起—日本说说为什么要选日本。

看完全片感悟,重点说的是日本。

日本的发展过程。

觉得当今中国的现状和值得借鉴的东西。

还有自身的发展。

在《大国崛起》的电视记录片中,记录了9个大国在近500年间崛起的发展历程,它们分别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

不难看出,这个记录片是大致按它们崛起的先后顺序而录编的,我独选的是日本。

一直以来我就有种想去更多了解日本的想法。

我最早对日本的印象是来自于动画,小时候每天准时坐在电视机旁就是为了等那只有几十分钟的动画片。

而后再次对日本产生深刻印象的是初高中学习的历史课本,对于日本对我国的种种劣行,它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瞬间崩溃。

是的,我曾经也恨过这个国家,相信每一个学过初高中课本知识的人都曾有过想灭掉日本这个国家的冲动。

而现在,也许是长大了,再次看看教科书有的只是无奈和深思。

我曾不只一次的想过为什么日本那么一个丁点大的国家,资源不及我国多,人口,曾经的经济都远远不及我国的岛国为什么可以压迫我国那么多年,签订那么多不平等条约,甚至还想统治中国,这个曾经的老师!从现在来看,它与中国在同一时代被侵略,同样被西方各大国家掠夺人口,资源,成为他们的经济附庸,成为他们的下属市场,但是为什么在近代走过的历程就有如此大的不同。

一个侵略别人,一个被侵略;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国富民强,一个经济发展缓慢落后,国家内忧外患,民不聊生。

我不懂,但我思考过。

曾经看过一本书叫《洗劫东京》,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美国人利用日本金融还在初级发展的阶段,并发掘它的漏洞并赚取大把大把的钞票的故事,看完后我突然有种想法,这不有点像现在的日本和中国么?现在中国各种市场体制,金融市场都是近十几年才建立起来的,照年龄来说当真属于小一辈,也是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而日本能够在战败后20多年间实现年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直至现在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曾经第二大,这不得不引人深思和借鉴。

有关日本的毕业论文

有关日本的毕业论文

有关日本的毕业论文Japan’s Graduation ThesisGraduation thesi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cademic achievements for Japa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It represents their four-year learning journey, and encourages students to explore their own academic interests and capabilities. The graduation thesis in Japan is not only a requirement for obtaining a bachelor's degree, it also serves as a stepping stone for students who wish to pursue further studies or find a job.The graduation thesis in Japan is generally divided into two types: research thesis and graduation research project. The research thesis requires students to conduct independent research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professor, and present the findings in the form of a written thesis. On the other hand, the graduation research project requires students to collaborate with a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to solve a real-world problem.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a graduation thesis in Japan is rigorous and challenging. It usually begins in the student's junior year, where they start thinking about aresearch theme and selecting a supervising professor. In their senior year, they will conduct research, analyze data, and write the thesis. Throughout the process, students receive guidance and feedback from their professors, who evaluate and grade their work.The graduation thesis in Japan is significant because it requires students to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show originality in their research and contribute to the advancement of academic knowledge. In addition to academic skills, they also need to demonstrate teamwork, project management, and adaptability in the graduation research project.Employers in Japan value graduation thesis as an indicator of a student's academic excellence and potential. A well-written and influential thesis may lead to job offers, internships, or even entrance into prestigious graduate schools. Therefor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put their best efforts into their graduation thesis, and take it as an opportunity to showcase their skills and abilities.In conclusion, the graduation thesis in Japan serves as an important academic achievement that reflectsstudents' academic capabilities and potential. It requires hard work, dedication, and creativity, and provides valuable experiences and benefits for students. It is truly a significant aspect of Japanese university education.。

这学期我选修了日本国家概况这门课程1

这学期我选修了日本国家概况这门课程1

这学期我选修了日本国家概况这门课程,在何老师的推荐了,读了一些关于日本文化,科技和教育的书,其中就有《菊与刀》这本书,这本书。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日本的文化和公司制度。

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

这两者成为了日本的文化典型的代表。

每个人自身都是一把刀。

要靠生活的磨练来除去身上的“铁锈”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关于日本文化,他们的茶道是不得不说的一处。

茶道是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艺术之一。

几乎在有寺庙之处都有意见茶室。

他强调的是其思想及审美意识在“和敬清寂”四个字上。

它“是以饮茶为手段, 修炼性情, 交友会客的一种独特仪礼和艺术”。

所以茶会十分讲究搭配。

喝茶的地方必定是在一个幽静的地方。

在一个小小的茶室里。

一间小平房,在竹林的掩映下,门前有曲折的石子小路。

进门的时候收到高度的限制,人必须要弯腰。

让见你觉得谦卑。

与中国茶道一样,能从喝茶中个感悟人生,体会一种宁静。

得到境界的提升。

佩刀的武士的生命,任何时候都不能解开,唯独在茶室门口,会有刀架子,进去的话必须解除武器,意思是要放下杀气。

日本查到的起源是奈良时代。

那时候是日本历史上大规模地吸收汉文化的鼎盛期。

当时遣唐的学问僧在学法释经的同时, 也接触到唐代盛行的茶文化, 并将饮茶之风传入日本。

他们回国后常以品茗显示身份, 在上流阶层引起很大反响, 随之日本朝廷的王公贵族也对饮茶趋之若骛, 以茶为雅、品茗颂佛之风日盛。

据日本史料载, 天平元年圣武天皇在宫中诏僧侣百人颂读《般若经》, 曾赐茶以示慰劳。

一般认为, 这是饮茶风尚传入日本的最早记录。

但真正把茶种传入日本, 并对日本茶文化发展起巨大作用的人物是镰仓时代的日本禅宗之祖明庵荣西。

他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 一是传中国禅宗入日, 成为日本临济禅开山祖师, 并著《兴禅护国论》一书。

二是携茶种归日, 将种茶技艺传入日本, 并著《吃茶养生记》一书。

现在日本茶道所用制茶技法, 即是荣西在其书中所叙的“抹茶法”。

日本国家概况

日本国家概况

中日关系之我见在我记忆里,要论我第一个知道的中国邻国,那绝不用多说,一定是日本。

因为打小开始,无论是老一辈人常给我讲的老故事中,还是抗日电视剧和各种新闻媒体的宣传中,“日本鬼子”的形象总给我们那么深刻的印象,我相信这也是我们所有90后儿时记忆的共鸣之处。

于我而言,一直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对于日本十分好奇,对于中日关系也十分的关注,对于日本也有我自己的看法。

众所周知,自1972年中日建交以来,中日关系时好时坏,而且日本政府从未从国家政府层面就历史问题向中国人民作出过任何道歉,这也与二战后的德国形成了鲜明对比,日本历史上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种种罪恶与日本政府的右翼化倾向让中国人民十分反感,也为国家层面的中日关系增添了层层障碍。

特别是近几年以来,日本安倍政府上台,围绕钓鱼岛争端、东海南海问题、日本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并否认南京大屠杀等各种问题,致使中日关系急剧恶化,民族矛盾激烈,中国国内人民的反日情绪高涨。

而日本安倍晋三一再获得连任首相,也使得日本政府的右翼化越来越严重,中日两国最高领导人的长期未见面也反映出当下中日关系危机的严重性。

作为思政学子的我,关注时政是我们的专业要求也是我的个人爱好,对于当下中日关系,我有如下看法。

一、中国自身需理性:在2012年由于日本政府钓鱼岛国有化问题引发的中国人民大规模反日行动中,中国政府相对理性克制,而当时极端的反日情绪却使得大部分游行人员丧失了理性,打砸抢烧日货乃至公共设施,并在国际上对中国形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这也为中国人带来了教训,同时也间接的引导了我们中国人反思并学会了理性思考与对待中日关系。

自此至今,在面临日本右翼挑衅方面,中国人民也能够理性克制的对待当前中日关系,中国政府的处理方式也更加巧妙与理性,使得中国政府的形象更好,而日本政府的种种行为却让其在国际上越来越失去信任。

作为这些事件的见证者,我们当代大学生有浓厚的爱国热情值得赞扬,但理性的态度与客观的处理方式却是我们应该继承与弘扬的,毕竟我们即将成为中国的新一代建设者,我们要学会让有理更加有利,温和理性的态度不仅仅是我们在对待中日关系所必须的,也是我们今后人生生活所需要的。

日本国家概况(第一篇 日本地理)

日本国家概况(第一篇 日本地理)

第一章日本の位置と面積第一節位置と国土日本はアジア大陸の東側に南北3,000kmにわたって、弧状に位置している島国である。

日本の東と南西には太平洋があり、アジア大陸と日本の間には、オホ―ツク海と日本海と東中国海がある。

日本は日本海と東中国海を隔てて、中国、韓国、北朝鮮と向い合い、東は広い太平洋を隔てて、アメリカ大陸と相対している。

北にはオホ―ツク海を隔てて、ロシアのシベリアがあり、南には太平洋を隔てて、フィリピンやインドネシアなどの国々がある。

特に、朝鮮半島とは対馬海峡で、また樺太(サハリン)とは宗谷海峡で接しており、大陸や近隣の島々と極めて近い位置にある。

こうした地理的条件は、大陸からの人間や文化の移動を容易にし、日本という国家の形成に大きな役割を果たした。

日本と中国は「一衣帯水」の隣国であり、上海から九州の長崎まで約460海里、台湾省から日本の南西諸島の南端までは、約60海里しか離れていない。

日本は東経約123度(沖縄県の与那国島)から154度(東京都の南鳥島)、北緯約20度半(東京都の沖の鳥島)から45度半(北方領土の択捉島)の間にあり、首都東京は東経140度、北緯36度にある。

日本の国土は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の四つの大きな島ほか、散在する4,000弱の島からなっている。

これらは日本列島と総称されている。

国土の面積は約37万8,000km2である。

北海道は本州の北にあり、九州は本州の南西にあって、四国は本州の南にある。

その中で、本州の面積が一番大きく、全国面積の61%を占めている。

ついで、北海道は22%、九州(沖縄県を含む)は12%、四国は5%をそれぞれ占めている。

日本の国土は、北から北海道、東北、関東、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沖縄の九つの地方に分けられる。

これらの地方区分は地形などの自然的特性と地域の産業や歴史的変遷を基礎にして分けられたもので、行政上の地方区分ではない。

行政上では、日本は1都(東京都)、1道(北海道)、2府(大阪府、京都府)、43県に分けられている。

日本国家概况结课论文

日本国家概况结课论文

浅析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会计102 陈沁文100624222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自古就与我国交流甚密受我国影响深远。

日本文化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又存在很大差异。

怀着对日本文化的兴趣,我选修了“日本国家概况”这门课,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东瀛文化。

大一期间我选修过中日文化对比这门课,与日本国家概况的课程内容稍有重复。

但是坐下来静静地听老师讲日本文化,欣赏PPT,偶尔看动漫,下课听听日文歌,实在是一件享受的事。

如果忽略政治的因素,单单用心去了解和感受日本文化,是一件有趣又令人着迷的事。

说起日本,大家都不忘樱花,富士山,寿司,和服。

对于90后的年轻一代来说,日本的文化还包括宫崎骏的动漫,久石让的音乐,岩井俊二的电影,以及柏原崇,中孝介,山下智久等很多优秀的日星。

但是也会有人不忘提起日本火热的情色娱乐产业,恐怖电影等等。

有点又纯真又变态的意味。

日本文化起源于中国,但是,无论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上文化交流是多么频繁,相互影响是多么深远,从古至今,日本文化的发展还是有它的许多特点,有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又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规律。

有许多看起来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东亚文化,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

所以美国哲学家穆尔认为,日本文化是“所有伟大的传统中最神秘的,最离奇的”。

记得开学第一节课,老师的最后几张PPT提到了日本的武士道,还有一本标题为《Bushido,the soul of Japan》的书。

武士道尚武,但也与一些儒家的道德仁义相结合,这使得武士道的存在在道德上得到支持,同时又不妨碍武士们在认为需要的场合用暴力解决问题,更理直气壮地成为社会所崇尚的榜样之一。

追求平和与崇尚暴力既各自存在,则必有相关联的层面。

它们的结合导致了一种日本所特有的瞬间暴力的审美情趣。

我特意去图书馆搜索了这本书,没找见,但是借到了另一本对于日本文化研究很深刻,颇有名气的书,《菊花与刀》,是1944年,美国著名人类社会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应美国政府之邀所著。

京都和东京 日本国家概况小论文

京都和东京 日本国家概况小论文

日本国家概况课后作业京都和东京,从古典到现代京都和东京,从古典到现代——日本国家概况课后作业一说到日本的城市,我总会率先想到东京和京都,这大概是受到过去所看的日本动漫和影视作品的影响吧,总能在荧屏上看到这两个城市的一景。

虽然它们之间的距离不过370多公里,坐新干线也只需要2个多小时,但是它们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和风貌,一个古典,一个现代,来往于两个城市之间,就像进行了一次时光旅行,游走在过去和未来两个时空之中。

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也曾经介绍过日本的城市,东京和京都都在其中,但是老师要介绍的城市太多,也只是大致地讲解了一遍,看了些图片和文字资料。

为了满足我对它们的好奇,我特地查找了资料,比较这两所城市,同时完成我的作业。

关于东京。

东京(Tokyo)位于日本本州岛东部,是日本国的首都,东京仅次于纽约、伦敦,和巴黎并列,并称“世界四大城市”。

东京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下辖23个特别区、27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总面积2155平方公里,是亚洲乃至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是一座国际大都市,东京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财富500强公司总部的地区。

东京有全球最复杂、最密集且运输流量最高的铁道运输系统和通勤车站群,为世界经济富裕及商业活动发达的城市。

东京在明治维新后即成为日本首都所在地,同时也是日本文化、经济、教育、商业、时尚与交通等领域的枢纽中心。

东京不仅是当代亚洲流行文化的传播中心,为世界流行时尚与设计产业重镇。

关于京都。

京都(Kyoto)从794年成为日本的首都,名为“平安京”。

至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

京都府位于日本本州岛的中部,近畿地区中央以北,北濒日本海。

京都府是人口较多的自治体之一,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是日本文化的源点,是日本的文化象征之地。

古都京都是根据历来王朝文化中盛行的日本式唯美意识所构建的。

以神社、佛阁等历史建筑物、庭院、绘画、传统活动、京都料理为代表,被称为“千年古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会计102 陈沁文100624222
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自古就与我国交流甚密受我国影响深远。

日本文化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又存在很大差异。

怀着对日本文化的兴趣,我选修了“日本国家概况”这门课,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东瀛文化。

大一期间我选修过中日文化对比这门课,与日本国家概况的课程内容稍有重复。

但是坐下来静静地听老师讲日本文化,欣赏PPT,偶尔看动漫,下课听听日文歌,实在是一件享受的事。

如果忽略政治的因素,单单用心去了解和感受日本文化,是一件有趣又令人着迷的事。

说起日本,大家都不忘樱花,富士山,寿司,和服。

对于90后的年轻一代来说,日本的文化还包括宫崎骏的动漫,久石让的音乐,岩井俊二的电影,以及柏原崇,中孝介,山下智久等很多优秀的日星。

但是也会有人不忘提起日本火热的情色娱乐产业,恐怖电影等等。

有点又纯真又变态的意味。

日本文化起源于中国,但是,无论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上文化交流是多么频繁,相互影响是多么深远,从古至今,日本文化的发展还是有它的许多特点,有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又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规律。

有许多看起来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东亚文化,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

所以美国哲学家穆尔认为,日本文化是“所有伟大的传统中最神秘的,最离奇的”。

记得开学第一节课,老师的最后几张PPT提到了日本的武士道,还有一本标题为《Bushido,the soul of Japan》的书。

武士道尚武,但也与一些儒家的道德仁义相结合,这使得武士道的存在在道德上得到支持,同时又不妨碍武士们在认为需要的场合用暴力解决问题,更理直气壮地成为社会所崇尚的榜样之一。

追求平和与崇尚暴力既各自存在,则必有相关联的层面。

它们的结合导致了一种日本所特有的瞬间暴力的审美情趣。

我特意去图书馆搜索了这本书,没找见,但是借到了另一本对于日本文化研究很深刻,颇有名气的书,《菊花与刀》,是1944年,美国著名人类社会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应美国政府之邀所著。

这本书在日本和世界引起广泛关注,被视为研究日本最有见地的作品,被公认为了解日本的必读书。

菊花与刀,在书名上,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揭示了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

日本人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忠贞而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求新。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日本不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国家,它是一个隐藏在“暧昧”表象之下,无以伦比的单一民族集团性和不择手段的进取性的国家。

不管“菊花”也好,“刀”也好,都是维护大和民族共同体,进取扩张的手段——不同的手段而已。

在日本人的世界里,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构成了奇特的“互补”。

日本当代最著名的文化学者加藤周一认为日本文化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的“杂种性”。

历史上,日本深受中国的儒家道家文化洗礼,工业文明时代,却深深浸染了西方文明的精髓。

但它表现出来的文化模式却是既不同于东方也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性。

2000年末加藤周一接受环球时报的采访,他提到,日本人吸收外来文化,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是走过曲折的道路的。

我觉得出现过两种极端的文化模式,一是“冲突—拒斥”模式,一是“冲突—认同”模式,最后总结经验教训,完成了“冲突—并存—融合”,其中“并存”的过程,就是模仿的过程,能不能总结成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模式,就是“冲突—并存—融合”的文化模式,在并存的过程中加以模仿和消化,然后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质。

日本文化的两重性表现出的方面是极为多样的。

我用百度搜索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内容。

日本的秩序文明有双重性(由2011年的海啸和核危机展开说明),就连丰田汽车也有它的菊花与刀(由2010年的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展开)。

例如文字,建筑,服饰,饮食,包括性格……
以下举几点简要来说说。

从汉字传入日本到平假名、片假名体系的最终确立,从罗马字的出现到罗马字体系的最终确立,经过了长达一千多年的漫长的适应、消化、创造、选择到最
终确立的过程。

这段期间,汉字、平假名、片假名、罗马字作为文字书写体系的地位得以确立,日本民族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文字体系,而且在运用过程中进行了创新。

在性格上,日本人有着大相扑和小一休的独特双重性。

日本民族既崇尚虽小不弱的“扩大”,又追求精微细致的“缩小”,并形成了在“缩小”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扩大”的轨迹。

在世界各民族中,日本人可谓是比较独特,具有多种民族性格,其中矛盾的双重性格是其典型体现。

作为双重性格之一的扩大性格与缩小性格可谓其典型代表。

“扩大”与“缩小”这两种性格,在其性质、定义等方面各自不同,特点迥异,甚至是完全对立。

在观察分析日本民族特点时,人们更多地注意其微小或者缩小的性格特点,而忽视扩大性格的特色及作用,而且,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也缺少必要的关注。

对于日本民族来说,无论是扩大性格还是缩小性格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其对于自身民族的认识倾向(自卑自弱的劣等意识)和逆反心理。

首先日本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危机意识,而这种强烈的自卑感和危机意识是建立在对自身微小、弱势认识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

从历史上看,日本民族古代主要向中国学习,近现代主要向西方学习,缺少一个民族独立的主体意识和哲学体系。

从世界范围来讲,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与诸多大国相邻,西面邻近中国,北面为俄罗斯,东面隔洋是美国和加拿大等大国,日本孤悬东海,与其他民族交流困难,有天然的孤立感。

地理上的隔绝,造成日本民族不善与其他民族沟通。

我本想撇除政治因素单单从文化上来谈日本的双重性,但是发现,政治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还是不由得要说到政治。

而一说到政治,作为一个中国人,批判的成分必定要多余肯定。

每年八月,都是日本民众参拜靖国神社的日子,也是是国际社会认识日本的最佳时机。

通过观察参拜靖国神社,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日本对战争的真正态度及其“双重性”。

很多日本人在谈到参拜靖国神社时说这是“日本的一种文化”、“对先烈的缅怀心情”。

这种论调看起来堂而皇之、很难驳斥,但每年8月15日国会议员、右翼团体、黑社会组织成员全部都会来到靖国神社的现场——日本“文化”在这一天能够融合在这样复杂的结合体中,背后原因值得探寻。

日本在战争和战后阶段都着力突出“凝聚国家认同”和“激发民族情绪”这两点。

但这种行为是一把“双刃剑”——搞得好可以使日本走上和平发展道路、甚至能重回世界经济第二的位置,但弄不好也会使日本剑走偏锋、对外发动战争,在国际社会中重新陷入孤立。

民主本来是为了广开言路而设计的,政治本来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

目前的日本,民主沦为消耗战的手段,政治本身成为解决不了的问题——民主绑架了民生,政治拖累了经济。

日本的政治已不是国民性两重构造中积极因素的激发和引领力量,相反成为消极因素的大成和总汇,颇有讽刺意义。

就像《菊花与刀》中表现的那样,“双重性”根植于日本人的思想之中。

日本人一方面作为受害者诉求和平,另一方面没有责怪加害者、反而悼念他们,不去反省。

在这短时间,日本人的双重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无论如何,我更愿意以理性和欣赏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文化,世界原本就是丰盛而多样化的。

日本文化在这多样化的世界文化中显得尤其特别,所以更值得我们给予关注。

菊花与刀,柔顺与残暴,大相扑和小一休等等这些,多样而有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