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发展与文化教育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评《旅游融合发
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指数建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以江苏为例

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指数建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以江苏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指数建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文旅产业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江苏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和文化名省,其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提升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通过构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指数体系,对江苏省文旅融合发展的水平进行量化评估。
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环境、资源配置、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考量,揭示江苏省文旅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挑战。
接着,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江苏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这些策略旨在优化政策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江苏省文旅融合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总结了江苏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经验和教训,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其他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全国文旅产业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二、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和维度的复杂系统,其理论框架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文化、旅游、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中,我们主要参考了产业融合理论、创新驱动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以期全面而深入地解析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
产业融合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根据该理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作为两个具有高度关联性的产业,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市场融合等方式,可以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
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文化产业提供文化内容、创意设计和价值引导,旅游产业则提供市场渠道、服务平台和消费者基础,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教育教学jiao yu jiao xue123“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教育课程设置研究◎叶艳秋摘要:文旅融合已成为我国未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促进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内却面临着复合型高层人才严重匮乏的现象,致使文化与旅游协调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尤其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与行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
因此,本文以高职院校旅游教育课程的设置作为切入点,对文化旅游融合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文旅融合;高职旅游教育;课程设置研究201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宣布成立,该部门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旅游产业正式进入了文旅融合的新时代,这是建国以来国家从战略层面推动文旅融合的最有力的举措。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境内的旅游环境也有了大幅改善,旅游业渐渐占据了GDP 总量的10%以上的份额,是极为重要的经济产业部门。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19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2019年旅游总收入达到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05%。
”随着收入的增加,人才的素质却不尽如人意。
特别是在新常态下,大好的市场机遇下,旅游想要步入“文化旅游融合、诗歌与远方共存”的全新时代,精于开发和管理的旅游人才便成了当下行业的“刚需”。
当前的人才需求迫使得高职旅游教育要培养出更高要求、更高标准的旅游人才,高职旅游教育课程的设置显得十分重要。
高职旅游教育课程最核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旅游人才。
作为高职旅游专业,既要根据企业的需要完成必要的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又要与时俱进,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深入发展的必要条件。
本文结合文化旅游融合时代的高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教育课程的体系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从而提出了“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具体实施。
一、“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外出旅游可以极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是人们休闲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文旅融合水平测度研究——基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耦合协调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文旅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与迅速。
2018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设立,从宏观组织层面上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进程,标志着我国进入文旅深度融合新阶段。
202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十四五”是实现2035年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阶段。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一直是采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分开发展的策略,因而当前我国文旅深度融合事实上包含了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三者的融合。
那么当前我国公我国文旅融合水平测度研究——基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耦合协调的探讨○彭雷霆康宇萌(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我国文旅融合事实包含了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三者的融合发展,而这三者的良性耦合协调是促进我国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通过构建三者协调发展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2015-2019年间31个省份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量化测度。
结果表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旅游业系统具有高度耦合性,但三者间协调度较低;在空间分布上,各省域协调发展水平存在“东中西梯度差异”;从协调发展类型看,超过一半的省份为旅游业超前—文化产业滞后型,近三分之一的省份为公共文化服务超前—文化产业滞后型,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是阻碍三者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基于此,要推动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应完善顶层设计,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采取分类推进各省域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策略,并以个体文旅消费为链接纽带,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融合,从而加快我国文旅深度融合的实践进程。
[关键词]文旅融合;耦合协调;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旅游业[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129(2023)06-0047-13[收稿日期]2022-09-16[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高质量发展视野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研究”(编号:21BH166)的阶段成果。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旅游类专业教师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②刑北旅游BR业学朕字报第25巻第4期2M0年怡月JOURNAL OF HEBEI TOURISM VOCATIONAL COLLEGE VOI.25NO.4DEC,2020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旅游类专业教师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探究王占龙,王国维,袁丽伟,祁云鹤(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承德067000)摘要:新时代文旅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涌现的新业态、新产品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都提出了新要求。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无论是旅游职业人才培养,还是服务旅游行业发展,又或是自身职业成长都需要高职旅游类专业教师积极适应行业需求变化,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积极券与企业实践锻炼,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利用科研奖励、职称评聘、绩效分配等关键制度,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产学研等方面创新能力的发挥,优化创新型教师的外部发展环境。
关键词:产教融合;旅游职业教育;教师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1•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大量高水平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就要求教师必须提升创新能力。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再次提出,探索组收稿日期:2020-10-02作者简介:王占龙(1984-).男.汉族,河北滦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产业政策.旅游职业教育。
通讯作者:王国维(1966-),男.满族,河北滦平人,硕士,现工作于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承德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旅游类专业教师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编号:1901006).文章编号;1674-2079(2020)04-0068-04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我国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内涵、类型及发展状况

我国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内涵、类型及发展状况一、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特别是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深化产教融合,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其核心在于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共同培养出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层次人才。
这种培养模式强调学校与企业、行业的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开展实践教学等,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从内涵上看,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教育理念、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
它要求高校与企业、行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设计培养方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我国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在产教融合方面有着不同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
有的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有的高校则通过与行业组织合作,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开发课程等,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在发展状况方面,我国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与企业、行业的合作,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高校与企业、行业的合作,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合作机制不够健全、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等,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我国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任务,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贡献力量。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基于产教融合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基于产教融合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一、概述产教融合是指产业和教育界的融合,主要是指产业与教育部门之间在技术、设备、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合作。
产教融合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项目课程作为产教融合的一种重要形式,旨在通过结合校企资源,将实践教学和产业需求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结合产教融合的理念,探讨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二、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1. 产教融合的概念和内涵产教融合是指产业和教育界的融合,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教学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师资队伍与产业专业人才的互通、以及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产教融合具体包括课程建设、实习实训、科研合作等多个方面。
2. 产教融合的意义和价值产教融合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产教融合也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产教融合对于提高社会整体素质和经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三、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的原则和方法1. 项目课程开发的原则(1)需求导向原则项目课程开发应当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实际产业发展需求,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
(2)创新实践原则项目课程开发应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跨界融合原则项目课程开发应鼓励各学科间的跨界合作,形成多学科的综合实践能力。
2. 项目课程开发的方法(1)校企合作通过与企业合作,确定项目课程方向和实践内容,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2)案例教学项目课程开发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导师制指导通过导师制的指导,让学生在项目课程开发中得到专业指导和实际经验的积累。
四、项目课程的实际案例分析以某高校计算机专业为例,该校与某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发项目课程《移动应用开发与实践》。
该课程主要包括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用户体验设计、产品运营等内容,通过企业的实际案例和需求,帮助学生理解移动应用的开发需求,并进行实际的应用开发实践。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

商展经济DOI:10.19995/10-1617/F7.2024.07.076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郑军海1 郑泽川2 尹淼3(1.潍坊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2737;2.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英国;3.澳门科技大学 中国澳门 999078)摘 要:当前,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已成为推动新时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对提高改革 创新能力、拉动需求、促进民众消费有重要作用,民众对创新文旅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本文运用文献梳理、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背景、研究历史为基础,将山东省潍坊市作为案例,探讨了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给出了潍坊市如何利用好自然和人文资源将宏观顶层设计落地为微观实施发展的建议。
为促进文化和旅游行业的高品质增长,山东省潍坊市近两年精准发力,基于新时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协同发展的新方向。
本文结合潍坊市发展现状,从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新布局、拓展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搭建文旅融合发展新载体三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文旅融合;潍坊市;产业升级;数字赋能;产业竞争力;智慧文理平台本文索引:郑军海,郑泽川,尹淼.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J].商展经济,2024(07):076-079.中图分类号:F592.7;F713.83 文献标识码:A1 文旅融合发展背景近年来,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备受我国关注与支持。
从2009年起,我国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加大促进文化和旅游业态的融合与发展,实现更深层次的文化旅游结合。
《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面对文化和旅游行业合作范围有限、交流协作机制不通等挑战,我国应着重从文旅品牌建设、文旅产品开发、跨界融合人才培养在内的十个关键领域着手,以推动文化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2017年,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共同制定了《“十三五”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旨在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在经济增长中的推动作用,为此专门建立了文旅提升工程项目库,这份文件是中央专门针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具有里程碑意义。
单元二_融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25
RM功能之 评量
• 当资源教师接到普通班转介来的个案后, 首先要做的就是教育评量,收集学生的基 本资料,再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测量、访 谈、观察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困难 的原因,生理、心理特点,社会适应能力 ,学业成就等,认真分析其对特殊教育需 要的内容及需求程度,据此拟定个别化教 育计划,并付诸实施;
40
之二:安排时间表
• 安排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到资源教室接受辅 导的时间表,是一件破费脑力,需要仔细 斟酌的事情; • 利用自习、课外活动的时间做补救教学; • 占用原班级上课时间到资源教室做个别教 学; • 几种全校同类学生开展小组活动
41
• 采用何种方式,要视特殊学生的具体需要 ; • 同时要与教务处、班主任、科任老师密切 协商; • 一切要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潜能开 发为原则,尽量不要影响正常的教学次序 ;
model
• 平行教学模式parallel-teaching model
16
2、协同教学模式co-teaching
model
协同教学模式特殊教育教师与一位或 多位普通教师组成教学小组,共同负起教 室中所有学生的教育责任;
17
3、小组教学模式(team model):特殊教育教师 和普通教育教师一起在普通班级中教学; 4、协同教学咨询模式(co-teaching
10
• 由此,一体化教育逐渐发展为融合教育, 即变革整个学校教育,特别是普通教育, 使其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所有 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减少学生的被排斥; • 二元制、隔离的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逐渐 演变为单一制的融合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产业发展与文化教育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评 旅游融合发展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
曹小蓉
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由于旅游产业与生俱来的融合性产业属性!其发展必须在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过程中!才能释放出更大的潜能"文化产业相较于其他产业具有多元渗透性!牵涉到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并且具备重要的教育功能"为此!由杨福泉#邓永进等编著的$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一书'中国环境出版社! 年 月版(!以云南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旅游产业发展与文化教育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总览全书!具有三个方面特点"
一 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理论分析清晰明确
该书在阐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内涵#边界等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概念#特征和意义"作者认为!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的融合是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而形成新产业或新产业价值链的动态过程"一方面!两者融合后所产生的旅游新业态将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类型!有利于旅游产业由传统观光游览层向高层次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旅游者高层次#深内涵的文化消费需求!使得旅游业和文化业焕发新活力)另一方面文化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旅游可作为文化的载体!为文化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是文化教育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媒介之一!能够推动文化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该书进一步分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动因"一是文化消费需求的提升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成为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原动力)二是近年来国内出台的各项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指明了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方向!成为推动二者融合发展的重要政策动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要求和文化教育整体规模水平的不断增长!为二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现代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成为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催化剂和推动力"然而!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也面临着传统观念障碍#市场障碍和体制障碍"上述理论分析观点明确!条理清晰!既帮助读者提高了对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理论认识水平!又为二者融合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
二 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模式比较严谨科学
该书探析了国内外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典型模式"在国外融合发展模式中!作者重点探讨了美国主题公园对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的融合!法国文博服务业与旅游产业的共生共荣!以及西班牙节庆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其中!法国博物馆作为文化旅游的典型代表!秉承法国文化的独立性!通过举办大型的文化展览!将世界文化的精粹以多样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使旅客在接受文化教育#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之外!也获得欣赏的乐趣)此外还有闻名于世的巴黎圣母院#凡尔赛宫#巴黎歌剧院等文化高地和莫奈#毕加索#巴尔扎克等文化大师也给旅客带来的独有的文化感官震撼和教育体验"在国内融合发展模式中!作者分析了华侨城主题公园对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的融合!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以及云南体验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等多种发展模式"此外!作者还总结了不同区域的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东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推动的!以跨界经营#集聚发展的态势引领的资金#科技#旅游#文化等优势资源融合模式)中西部地区将民族演艺产业#民族民间手工艺品业#民族节庆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浑然一体的互动和融合!突出中西部地方特色艺术文化与民俗文化教育功能"这些模式总结分析为国内不同地区进行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三 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实践分析具体且操作性强
该书重点研究了云南省旅游产业与民族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总结了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其主要经验包括%政府从*办文化+到*管文化+转变!增进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培育和中介组织#文化经纪代理制度的发展)推动和加快民族民间工艺品#民族演艺#特色节庆等门类的发展!极大延长文化产业链)根植于独特的民族文化!开发出系列化的旅游和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文化旅游精品)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创建平台"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不足!旅游产品的文化灵魂和内涵缺失!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不力!资源流失与消亡仍在继续"基于此!作者提出了更新观念!充实*一心六区七廊+!打造共同品牌的融合发展战略!并从市场#产品#企业#技术四个方面探讨实现旅游产业与民族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从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政策保障#健全发展体制机制#构建产业布局四个方面提出了推动二者融合发展的对策"上述战略路径规划及推进对策全面具体!层次分明!可操作性强!对于指导和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具有很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该书兼顾理论性和实用性!既对中国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理论和现状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又针对实际对象提出了二者融合发展的战略路径及对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理论和实践指导著作"
曹小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