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控制子区划分策略研究
城市路网交通控制子区动态划分策略_别一鸣

第26卷 第6期2013年11月中 国 公 路 学 报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Vol.26 No.6Nov.2013文章编号:1001-7372(2013)06-0157-12收稿日期:2013-03-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30419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30159)作者简介:别一鸣(1986-),男,河南遂平人,讲师,工学博士,博士后,E-mail:yimingbie@126.com。
城市路网交通控制子区动态划分策略别一鸣1,王琳虹2,王殿海2,宋现敏2(1.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2.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吉林长春 130022)摘要:为提高交通控制系统自适应水平,阐述了交通控制子区划分的研究现状,从系统性、科学性、快速性3个方面对现有成果进行了剖析;从交通控制系统整体角度出发,研究了子区划分与信号配时方案优化的内在联系,明确了二者所面向的道路环境、交通流环境、信息检测环境;以饱和度为指标将交叉口状态划分为低饱和、中饱和、准饱和、过饱和4个等级,并确定了每个状态等级交叉口的控制目标;根据子区划分与信号配时优化目标一致性的原则,建立了子区划分目标集,确定了各个目标的优先级别;建立了交通控制子区划分原则,提出了关联度模型与划分算法的建立思路;最后从策略层、理论层、算法层3个层面形成了交通控制子区动态划分框架体系。
研究成果可以为关联度模型以及子区划分算法的建立提供指导。
关键词:交通工程;动态子区划分;综述;交通控制;划分目标;划分原则;关联度模型;划分算法中图分类号:U491.54 文献标志码:AStrategy of Dynamic Traffic Control Subarea Partition inUrban Road NetworkBIE Yi-ming1,WANG Lin-hong2,WANG Dian-hai 2,SONG Xian-min2(1.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90,Heilongjiang,China;2.School of Traffic,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Jilin,China)Abstract:To improve the adaptive level of traffic control system,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nsubarea partition was firstly introduced.Then it was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systematicness,scientificalness and rapidity.Based on the entire traffic signal control system,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subarea partition and signal timing algorithm was studied and thenthe environment of road network,traffic flow and information detection,which they both faced,were determined.The intersection state was divided into four levels according to the saturationdegree index:low saturation,middle saturation,quasi-saturation and supersaturation.Theoptimization objective of each level was determined.According to the consistency of theoptimization objective of subarea partition and signal timing,the objective set of subarea partitionwas brought forward and the priority sequence of the objectives was determined.Moreover,thepartition principles and the development ways of correlation degree model and partition algorithmwere presented.At last,the framework of dynamic subarea partition was established from threelevels,which were strategy,methodology and algorithm.The study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guida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orrelation degree model and subarea partition algorithm.Key words:traffic engineering;dynamic subarea partition;review;traffic control;partition ob-jective;partition principle;correlation degree model;partition algorithm0引 言在对一个包含数百甚至上千个交叉口的路网进行信号控制时,经常将路网划分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包含1个或者相邻的多个信号交叉口,这样的区域叫做“交通控制子区”。
道路分段管理方案

道路分段管理方案背景介绍道路分段管理是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对市区道路进行细分、分类管理的一种手段。
对于一些长、宽、交通状况复杂的市区道路,采取分段管理能够有效地提升路面使用效率、缩短交通拥堵时间,提高行车安全水平。
道路分段管理的意义城市道路的交通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城市的交通运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水平。
通过对城市道路进行分段管理,可以实现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道路分段管理可以更好地控制路面交通流量,避免交通堵塞。
2.分段管理可以对道路进行分类管理,精细化管理,针对性更强,使得管理更加高效。
3.道路分段管理可以根据交通需求进行改变,根据车辆量实时调整道路管理措施,以保障交通的畅通性。
4.通过道路分段管理可以监管路面使用情况,从而掌握全面的交通情况,为城市决策提供必要数据和统计分析。
道路分段管理方案道路分段管理方案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根据道路长度制定分段原则,分段长度要服从交通流量的控制,并提前设定渐进式的缓冲地带来便于车辆行驶。
2.对路面设置交通控制设施,根据不同级别道路的性质设置不同的交通控制手段,例如禁停区、限速路段、红绿灯等。
3.分段管理需要全面考虑交通出行特点,如道路早晚交通流量状况、道路连接片区的特点等等,对于各个路段进行差别化管理。
道路分段管理步骤1.道路调查:对道路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并确定道路分段长度、管辖范围等情况。
2.根据道路特点制订分段方案:根据道路特点和需要设置合理的分段方案。
3.实施道路分段管理方案:向市民公告相应的道路分段管理方案,同时通过交通控制设施进行相应的管控。
4.定期检查和修复:对于分段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和修复,对于出现问题的区域进行维修和治理。
结论道路分段管理方案的实施,对于城市交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通过将道路进行分段管理,可以控制路面交通流量,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出行服务,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行车安全水平。
城市交通分区方法探讨

老城交通压力;整治内部街巷,
改善交通环境,保持历史风貌; 改善慢行环境,实施快慢分行, 营造宁静的交通环境; 利用滨江水系开设水上巴士, 增添旅游特色。
提高路网密度,保持规整性、
系统性,促进中心区商贸繁荣;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从路权、 信号控制等方面提供公交优先; 充分利用交通枢纽对地区发展 的带动作用,完善枢纽地区的 交通组织;
这类地区适于设立依靠小汽车出行的公司,诸如搬运公司、快递公 司以及其他工业企业。这些建筑的设立地点应在连接国家公路处半径 1000m 范围内。C 类地区一般是都市圈的外沿区域。
政府部门针对伦敦大都市圈构 建的交通政策战略评价模型, 大伦敦分为中央伦敦、内伦敦 以及外伦敦三个层次。
区域 中央伦敦 内伦敦 外伦敦
•
准则六:梯次推进
在技术政策指引方面表现为梯次推进,上层分区指引下层分区或 为下层分区技术政策提出的基础,下层分区要相应上层分区技术政 策或技术政策的提出应主动与上层分区技术政策相协调。
三级交通分区体系
组团(A)
…
组团(B)
…
组团(C)
A分区子片区I
A分区子片区II
…
B分区子片区III
B分区子片区IV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道路网络结构性矛盾难以调整 各种交通问题集中,强调需求管理,倡导公交优先 停车供需矛盾最为突出,停车用地紧张难寻 居民拥有机动车需求难以有效抑制
城市建成区,旧城人口、就业疏散区 大量在建、待建项目,城市建设热点地区 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竞争激烈,协调难度最大 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未来交通状况不容乐观 机动车总量最大,车辆拥有水平持续攀升 外围城市建设重点地区,新的人口增长地区 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建设区向建成区逐步过渡 出行方式多样化,公交优先 多方式协调衔接,鼓励停车换乘 车辆拥有量增长加速 出行环境宽松,交通便利,方式多样化 人口、就业密度低 车辆拥有与发展相对缓慢 城市化水平偏低 非城市建设重点地区,成片建设项目较少
干线协调控制系统子区划分问题研究

干线协调控制系统子区划分问题研究干线协调控制系统子区划分问题研究摘要:干线协调控制系统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系统,能够实现对干线交通流的有效调度和控制,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在干线控制系统中,子区划分问题是一个关键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干线控制系统子区划分的目的和方法,并提出一种新的子区划分算法。
关键词:干线协调控制系统、子区划分问题、交通效率、安全性、算法一、引言干线协调控制系统是一种集合了现代交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对干线交通流的实时监测和调度,能够提高交通流的流动性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在干线控制系统中,子区划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子区划分的目的是将干线道路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可以独立进行调度和控制,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和优化。
本文将探讨子区划分问题的研究意义、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种新的子区划分算法。
二、子区划分问题的研究意义子区划分在干线协调控制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首先,子区划分可以实现对交通流的精细化控制。
通过将干线道路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可以对每个子区域的交通流进行精确的监测和调度,实现对交通流的精确控制。
其次,子区划分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
将干线道路划分为不同的子区域,可以根据每个子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度和控制,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提高交通效率。
再次,子区划分可以提高交通安全性。
通过将干线道路划分为不同的子区域,可以对每个子区域的交通流进行精确的调度和控制,以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子区划分问题的方法1. 按照地理区域划分。
可以根据干线道路所处的地理位置,将干线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会忽略交通流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2. 按照交通流量划分。
可以根据每个区域的交通流量大小,将干线划分为不同的子区域。
这种方法考虑了交通流量的分布情况,但会忽略交通流的速度和密度等因素。
3. 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划分。
路段划分的实施方案

路段划分的实施方案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路段划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合理的路段划分方案不仅可以提高道路交通效率,还可以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路段划分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对于路段划分的实施方案,我们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实际情况。
不同类型的道路,比如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其交通流量和车辆速度都有所不同。
因此,在制定路段划分方案时,需要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和划分,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道路的交通需求。
其次,路段划分的实施方案还需要充分考虑道路周边的环境因素。
比如,道路两侧是否有学校、医院、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场所,或者是否有工厂、仓库等货车频繁出入的地方。
这些环境因素都会对路段划分产生影响,需要在实施方案中进行合理的考虑和安排,以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另外,在制定路段划分的实施方案时,还需要考虑道路的交通流量和车辆速度。
一般来说,交通流量大、车速快的路段,应该设置更为严格的路段划分标志和标线,以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和有序。
而对于交通流量小、车速慢的路段,则可以适当放宽路段划分的标准,以减少不必要的限制和干扰。
此外,路段划分的实施方案还需要考虑道路的功能定位。
比如,城市主干道通常是连接城市各个重要区域的交通要道,需要设置严格的路段划分标志和标线,以确保交通畅通。
而支路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对宽松的路段划分标准,以方便车辆的进出和行驶。
最后,路段划分的实施方案还需要考虑交通管理的实际操作性。
制定的路段划分标准和标志应该简单明了,便于驾驶员理解和遵守。
同时,需要加强对路段划分标志和标线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清晰可见,以提高交通管理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路段划分实施方案,需要全面考虑道路的实际情况、周边环境因素、交通流量和车辆速度、道路的功能定位,以及交通管理的实际操作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道路交通的效率,确保交通安全,为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交通小区划分技术

交通小区划分技术嘿,咱今儿就来说说交通小区划分技术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交通小区划分,就好比是给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分块管理。
你想想看啊,一个城市的交通那可是错综复杂,就像一团乱麻。
要是没有个合理的划分,那得多混乱呀!交通小区划分技术呢,就是那把能把这团乱麻理顺的梳子。
它可不是随随便便划拉几下就行的。
得考虑好多因素呢!比如说人口密度,人多的地方和人少的地方,那能一样对待吗?肯定不行呀!人多的地儿交通需求大,就得好好规划规划。
再比如说土地利用性质。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这些地方的交通特点能一样吗?商业区那是白天热闹非凡,晚上可能就冷清些;住宅区呢,早晚高峰那叫一个拥堵;工业区可能货车来往得多。
这都得区别对待不是?还有啊,交通设施的分布也很重要。
公交站、地铁站多的地方,划分小区的时候就得考虑怎么让大家更方便地换乘呀。
这交通小区划分好了,那好处可多了去了。
就好比是给交通管理装上了一双慧眼,能更清楚地看到哪里需要重点关注,哪里可以稍微放松点。
这样一来,交通规划就能更合理,资源分配也能更得当。
比如说,知道了某个小区的交通流量大,那就可以多安排些交警疏导呀,或者增加公交线路、班次啥的。
要是小区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那是不是可以考虑修建一些更便捷的通道呢?咱就说,要是没有这交通小区划分技术,那城市交通不就成了一锅粥啦?那得多乱套呀!大家上班得堵成啥样,出门得多不方便呐!所以啊,可别小看这交通小区划分技术,它可是交通管理的重要基石呢!它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有序,让城市的交通变得更顺畅。
这不就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吗?它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让混乱的交通变得井井有条。
你说这技术牛不牛?我觉得那是相当牛啊!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让我们不再为交通拥堵而烦恼。
让我们一起为交通小区划分技术点赞吧!。
交通子区的状态判别方法研究

・9 ・ 9
交通 子 区的状 态 判 别 方 法 研 究
Re e c n he I ntfc i e ho fSu s ar h o t de i aton M t d o b-dit itTr f c St e i sr c a f at i
常 丽 君 C a gLj n hn i u
( 吉林 建筑 工程 学 院城 建学 院 , 春 1 0 1 ) 长 3 1 1
T e C t olg f i n Arh tcu a a d C vl n ie r g Isi t C a g h n 1 0 1 , hn ) h i C l e o l c i t rl n i gn e i t ue, h u c u 3 1 1 C ia y e Ji e iE n n t
中 图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4 1 (0 0)6 0 9 — 2 10 — 3 1 2 1 2 — 0 9 0
由于 子 区 是 路 网 的子 集 ,而 路 网 是 由多 条 路 段 和 多 个 交 叉 口组 成 对 交叉 口交 通 状 态 判 别有 多种 方法 可 以采 用 。 统 的 判 别 方 法 的 , 中 交 叉 口是 城 市 道 路 管 理 与 控 制 的关 键 , 是 影 响 子 区 内 交 传 其 也 主 要 有统 计 学 方法 及 语 言 学 方 法 。 虽 然 这 两 种 方 法 应 用 很 广 泛 , 通 流 状 态 的重 点 。 此 , 网 内路 段饱 和度 与 交 叉 口饱 和 度 相 比 , 但 因 路 可 它 们都 有一 定 的缺 点 及 局 限 性 l 本 文 将 子 区 交通 状 态 划 分 为三 种 : 忽 略 不计 。那 么 子 区饱 和 度 主 要 是 子 区 内 交 叉 口的饱 和 度 。首 先 将 】 1 。 畅 通 , 般 拥 挤 及严 重 拥 挤 交 通 状 态 。但 由于 三 种 状 态 之 间 没 有 明 子 区 内所 有 交 叉 口分 为 五 类 : 别 为 主 一 路 口、 一 路 口、 一 一 分 主 主 次 主 支 确 的界 限。因此 , 用 传 统 的判 别 方 法 不 能 很 好 的适 应 , 以 本 文 采 路 口 、 一 采 所 次 次路 口和 次 一 路 口。 算 每 类 路 口的平 均 饱 和 度 如 式 ( ) 支 计 1 用模 糊 综 合 判别 的方 法 来 判定 子 区 的交 通 状 态 。 所示 : 1 交 通 状 态判 别指 标 的 确 定 及 其 计 算 方 法 A 评 判指 标 是 进行 交通 状 态 判 别 的基 础 。在 对 交 通状 态 进 行 判 别 ∑s Sl j !_ — ! - A 『 () 1 时 , 多 个交 通 参 数 可供 选 择 : 有 交叉 口饱 和度 、 口各 进 口道 流 量 、 路 平 均 车速 、 口各 进 口道排 队长 度 、 口平均 延 误 、 口服 务 水 平 、 路 路 路 路 道 其 中 . 子 区 内第 i 为 类路 口 的饱 和 度 均 值 ; 为 5分钟 子 区 内 A 占有率 、 测 器 上 的 平均 车 头 时 距 等 等 。 在 本 论 文 中 , 择 子 区 饱 检 选 类 S 的第 j 路 口的 饱 个 和 度和 子 区平 均 车速 作 为 进 行 子 区 交通 状 态 综合 评 判 的特征 量 第 i 路 口的 总 数 为 5分钟 子 区 内 类 型 为 i 。
基于MFD的城市区域路网多子区协调控制策略

Co o r d i n a t e d Co nt r o l St r a t e g y f o r M u l t i ・ - s uba r e a Ba s e d o n M FD i n Ur ba n Zo na l Ro a d Ne t wo r ks
ZHAN G Xu n — x u n , XU Ho n g — k e , YAN Ma o — d e
( S c h o o l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a n d C o n t r o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C h a n g ’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X i ’ a n 7 1 0 0 6 4 , C h i n a )
vo 1 . 1 7 N O. 1 Fe br u a r y 2 01 7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6 7 4 4 ( 2 0 1 7 ) 0 1 — 0 0 9 8 - 0 8
D OI : 1 0 . 1 6 0 9 7  ̄ . c n k i . 1 0 0 9 — 6 7 4 4 . 2 0 1 7 . 0 1 . 0 1 5
o f t r a f i f c l f o w t o g e t h e r ,t h e mu l t i — s u b a r e a mo d e 1 f o r t h e e n t i r e r o a d n e wo t r k i S b u i l t b a s e d o n t h e MF D. Me a n wh i l e .t he b o u n d e d c o n s ra t i n t s o f t h e a c c u mu l a t i o n s o f t h e s u b a r e a s a r e g i v e n .T h e n, a b o u n d a r y f e e d b a c k c o n ro t l l e r , wh i c h i s r e a l i z e d b y r e g u l a t i n g t h e i n p u t s o f t h e s u b a r e a s ’b o u n d a r i e s ,i s d e s i g n e d t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在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对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交叉口的路网进行信号 控制时,经常将路网划分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包含 1 个或者相邻的多个交叉口,即交通控 制子区。当控制子区从出行活动性质、行政区域功能、地形地貌等方面考虑时,子区在长时间段内是无 变化的。在城市交通诱导与控制领域,由于交通流状态变化具有复杂性、随机性和动态性,所以将整个 路网分解成多个交通控制子区进行分别诱导与控制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SCOOT 和 SCATS 系统 作为非常典型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从控制子区的角度出发建立交通模型,进而对路网进行整体优化, 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971 年,美国学者 Walinchus 首次给出交通控制小区的定义[1]。Yagoda 等学者从数学建模的角度考 虑,对子区划分的控制指标、控制阈值和划分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最后并没有得出具体的子区划分 方法[2]。由于早期的子区划分方法一般使用静态方法划分,以路网的物理特征作为划分依据,所以不能 适应目前复杂的动态交通变化需求。为了找到与目前复杂交通系统中交通诱导与控制相匹配的子区划分 方法,于是开始着眼于动态角度研究。王学堂把区域复杂系统分解为几个简单系统,对各个子系统进行 研究[3]。高云峰、杨晓光等主要考虑物理关联和路径关联等原则,对交叉口群的划分方法进行了研究, 把交叉口间的关联性作为划分交叉口群的依据[4]。这些子区划分方法的是基于常态条件下的交通控制, 对非常态交通条件下的交通控制子区的划分方法并没有深入研究。除此以外,王薇还从诱导角度出发, 讨论了基于网络平衡的大范围交通流动态管理,她提到为解决计算效率瓶颈问题,应对路网进行有效划 分,提出了在路网诱导层面划分诱导子区的解决思路[5]。 上述交通控制子区的划分方法,有些只是给出了划分的原则,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算步骤,有些是静 态方法,虽然相对较为简单,计算量不大,但考虑到交通状态的瞬息万变,这些方法在复杂的城市交通 系统中不实用。有些方法虽然是动态计算的,但没有考虑到针对区域交通状态进行量化分析,没有建立 不同路口、路段的状态连通矩阵,因此交通控制小区的划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Open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交通技术, 2018, 7(5), 351-358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8 in Hans. /journal/ojtt https:///10.12677/ojtt.2018.75043
算法中集合的最大跨距,表示集合中的所有节点,在任意方向上的最远距离。集合中的节点,取通 行度最小的节点作为关键路口。
Figure 1. Graph of peak-trough 图 1. 峰值–低谷示意图
Figure 2. Control subarea division main algorithm flow 图 2. 控制子区划分主算法流程 DOI: 10.12677/ojtt.2018.75043 354 交通技术
Study on Sub-Area Division Strategy of Urban Road Traffic Control
Cuijiao Chen, Liangzhi Zhang*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th th th
Received: Sep. 6 , 2018; accepted: Sep. 20 , 2018; published: Sep. 27 , 2018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randomness and dynamics of the urban road system, it is obviously unrealistic to unify the traffic guidance and control of the whole road network. Therefore, in order to achieve effective traffic guidance and control, the whole traffic network system should be zone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ce and function. The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traffic control sub-area division by static and dynamic methods and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gives the principle of dividing the traffic control sub-area according to the node state, and designs traffic control cell partition algorithm in detail. Finally, the standard test network Sioux Falls network is used to verify the partitioning algorithm. Cas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algorithm can achieve effective traffic guidance and control, and alleviate traffic congestion.
3. 交通控制子区划分算法
根据上述原则,设计在某考察时刻交通控制子区划分算法,为表达方便,绘制算法流程分为两个部 分,主算法流程如图 2 所示,子算法流程如图 3 所示。具体算法过程如下: Step 1:初始化:建立集合 M,元素为所有路段交叉口节点;建立若干集合 Mi,设置为空集,算法 结束后 Mi 为第 i 个小区的节点集合;设 s = 0; Step 2:计算所有节点 = j ( j 1 m, j ∈ N ) 的可达值 Q ( i ) ,所有链路 lij 的路段交通状态系数 rij ; Step 4:从 T 中依序取出 Q ( i ) ,进行以下操作: Step 3:新建集合 T,将所有 Q ( i ) 按照从小到大排序,并依序置入集合 T;
2. 交通控制子区划分原则
交通控制的路口节点虽地域范围小,但却是交通瓶颈,直接影响道路状态,是控制策略实施的பைடு நூலகம்要 场所, 因此根据节点状态进行交通控制子区划分。 交通状态是时空连续变量, 控制子区也是动态划分的。
DOI: 10.12677/ojtt.2018.75043 352 交通技术
陈翠娇,张良智
DOI: 10.12677/ojtt.2018.75043 353 交通技术
s= s + 1, Ms = Mq − { j} ;完成后结束 Step 4; {i, j} , Mq =
陈翠娇,张良智
即s= s + 1, M s = M {i} ; {i} , M =− Step 7:算法结束。
Step 6: 对 M 中剩余的每个元素 i, 进行操作: 新建集合 M s , 将 i 置入 M s , 同时从 M 中删除节点 i,
关键词
交通控制子区划分,划分算法,交通诱导与控制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Keywords
Traffic Control Sub-Area Division, Partition Algorithm, Traffic Guidance and Control
城市道路交通控制子区划分策略研究
陈翠娇,张良智*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 济南
收稿日期:2018年9月6日;录用日期:2018年9月20日;发布日期:2018年9月27日
1) 判断是否满足 Cij ( λτ ) = 0 且 cij ( λτ ) = 0 ,若不满足,结束 Step 4,否则转(2);
2) 判断是否满足 i ∈ M , j ∈ M ,若不满足,转(3),否则:节点 i , j 置入新建集合 Ms 中,同时从集 合 M 中删除,即 s = s + 1, Ms = M {i, j} ;并结束 Step 4; {i, j} , M =− 3) 判断是否满足 i ∈ M , j ∈ Mq ,若满足,转(4),否则,转(6); 4) 判断若节点 i 加入到结合 Mq ,则 Mq 最大跨距是否大于 1000 米,若是,则转(5),否则结束 Step 4; 5) 判断是否满足 pi > pk , ∀k ∈ Mq ,若满足,则节点 i 加入到集合 Mq ,集合 M 中删除节点 i;否则, 6) 判断是否满足 i ∈ M a , j ∈ M b ,若是,转(7),否则,结束 Step 4; 7) 判断若 M a 与 M b 合并,合并后最大跨距是否小于 1000 米,若是则转(8),否则结束 Step 4; 8) 判断对任意 x ∈ M a , y ∈ M b ,是否有 px ≤ p y 成立,若是,则 M a = M a M b ,结束 Step 4;否则, 转(9); 9) 排序比较,确定 M a 中关键路口 ca , M b 中关键路口 cb ;判断 ca 与 cb 的距离是否小于 1000 米,若 是则转(10),否则结束 Step 4; 10) 判断是否满足 pa < pb ,若是,则 M b = M a M b ,否则 M a = M a M b 。 Step 5:判断集合 T 是否清空,若是,转 Step 6,否则转 Step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