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之食物中毒
预防医学之第三章食品安全与食物中毒

一、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 二、食品污染与食品污染物 三、各类食品的污染及其防治 四、主要食品添加剂及安全使用
第五章 第一节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
,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源性疾病(food borne disease):凡是通过摄食而
进入人体的致病因子(病原体)所造成的人体患感染性或 中毒性的疾病。
第五章 第一节
生物性 污染
食品污
染
化学性
物理性
污染
污染
第五章 第一节
食品失去食用价值 急性感染或中毒 慢性危害 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
第五章 第一节
生物性污染物 食品细菌
黄曲霉毒素
肝癌发病率升高
镰刀菌毒素 化学性污染物 农药
N-亚硝基化合物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烟熏鱼、腌制 鱼、腊肉、火 腿、腌酸菜、 啤酒、不新鲜 的蔬菜含量高
预防措施:防止被沙门菌感染或污染的畜禽肉流入市场,
低温贮藏食品,生熟食品分开保存。烹调时要使肉块内部 温度达到80℃持续12分钟。
第五章 第二节
病原:副溶血性弧菌是嗜盐菌,不耐热,90℃1分钟或
第五章 第一节
食品添加剂的概念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 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营养强化剂属于食品添加剂
第五章 第一节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按来源分类: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类 按功能用途分类: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
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 、增味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稳定和凝固剂、防 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加工助剂等。
第16讲食物中毒_预防医学

卵巢、肝脏、肝、脾、肾、皮肤、血液、 眼球均含毒,其中卵巢最毒、肝脏次之 春季(2-5月)为其产卵期,
含毒素最多
⑵中毒机制:
河豚毒素可阻断神经肌肉间的传导,引起麻痹及感 觉障碍; 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及动脉压急剧降低;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障碍。
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 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 亚急性疾病。
讨论
水俣病、克山病是食物中毒?
* 2、食物中毒的特点:
⑴发病与食物有关:病人都食用了同样的 中毒食品,未食者不中毒,停止食用发病 很快停止,发病曲线呈骤升骤降,无传染 病的余波。 ⑵潜伏期短,呈爆发性。 ⑶所有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主要是胃 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⑷人与人之间不传染。 (5)有明显的季节性。
⑶临床表现:潜伏期:短,10m-3h
*早期有手指、舌、唇刺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 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 四肢无力、发冷、口唇和肢端知觉麻痹。重症患者 瞳孔与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肉麻痹,以致发展到 全身麻痹、瘫痪。呼吸表浅而不规则,严重者呼吸 困难、血压下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衰竭。
⑷治疗与预防:
3.食物中毒的分类:按病原物质分
(1)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发病率高,季节 性强,病死率低。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副溶血性 弧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等。 (2)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A、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地区季节性强。霉变甘蔗中毒、赤霉病麦、黄曲霉 素 。 B、动物性食物中毒:死亡率高。河豚鱼中毒、组 胺中毒 C、有毒植物中毒:毒蕈中毒、四季豆中毒、发芽 马铃薯中毒 D、化学性食物中毒:地区性、季节性均不强,病 死率高。有机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甲醇中毒
预防医学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预防医学食物中毒案例讨论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食用了受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而引起的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的食物中毒案例。
食物中毒不仅会给个人的健康带来危害,还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预防食物中毒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一些具体的食物中毒案例为例,探讨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案例一:餐厅食物中毒在一家餐厅用餐后,多名顾客出现了食物中毒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等。
经调查发现,是因为餐厅的食材保存和加工不当导致的食物中毒。
为了预防此类情况发生,餐厅应该加强食材的采购和储存管理,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卫生。
另外,餐厅在加工食物时,应该严格遵守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确保食物的熟透和卫生。
案例二:家庭食物中毒在一户家庭中,几名家庭成员因为食用了变质的食物而引发了食物中毒。
这是因为家庭主妇没有及时清理冰箱中的过期食物,导致食物变质。
为了预防此类情况发生,家庭主妇应该定期清理冰箱,及时清理过期食物,确保食物的新鲜和卫生。
另外,家庭成员在食用食物时,也应该留意食物的保存时间,避免食用过期食物。
案例三:集体食堂食物中毒在一所学校的食堂,多名学生因为食用了受污染的食物而引发了食物中毒。
经调查发现,是因为食堂的卫生条件较差导致的食物中毒。
为了预防此类情况发生,学校食堂应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清洁消毒,确保食堂的卫生条件达标。
另外,学生在用餐时也应该注意食品的卫生情况,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
总结起来,预防食物中毒需要从源头抓起,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的新鲜和卫生。
另外,公众也应该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有效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引起大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共同努力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
那么你对预防食物中毒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预防食物中毒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一、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主要具有病人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食物,未食用者不发病,一般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无传染性等特点。
常见以下几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容易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如烧、卤肉类;凉菜;剩余饭菜等。
2、化学性食物中毒:误食有毒化学物质,或食入被被农药等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所致。
3、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常见有:河豚鱼、毒蘑菇、腐烂变质的青皮红肉的鱼类、腐烂蔬菜、发芽土豆、苦瓠子等。
二、预防食物中毒措施(一)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1、避免熟食品受到污染如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成品、半成品、原料应分开加工、存放;员工要经常性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应消毒手部,发现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及化脓性皮肤病者, 应即暂停其接触直接人口食品工作;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使用禽蛋前应先清洗、消毒外壳。
未经许可严禁餐饮单位及个人提供凉菜、烧卤食品、生食海鲜水产品、糕点、裱花等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
2、控制温度一定要烧熟煮透所有食品,尤其是肉、奶、蛋及其制品以及海产品,如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外购熟食和隔餐冷藏食品食用前均须彻底加热(中心温度应高于70℃),加热前应确认食品未变质。
冷藏(冻)设施,生熟食品必须严格分类分柜存放,半成品、成品应用保鲜膜等密封措施分隔保存,并注明贮存日期和具体时间。
3、控制时间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会。
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
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60℃以上),或者及时冷藏(10℃以下),如在10℃-60℃的常温下保存,应于出品后2小时内食用。
解读食物中毒的发病机制与预防措施

解读食物中毒的发病机制与预防措施一、食物中毒的发病机制食物中毒是指通过摄入被污染或变质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其发病机制可以分为感染型和中毒型两种。
1. 感染型食物中毒感染型食物中毒主要是由细菌、寄生虫或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
当被污染的食物进入人体后,这些微生物会在人体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人体出现相应的感染反应。
常见的感染型食物中毒有沙门氏菌、嗜肺军团菌、葡萄球菌等。
2. 中毒型食物中毒中毒型食物中毒是由于被污染或变质的食品中存在有害化学物质而引起的。
在存放或加工过程中,若没有严格遵守卫生标准和处理规范,可能会导致有害化学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进入到食品中。
这些有害物质摄入到人体后,会干扰人体内各种生理代谢过程,导致中毒反应。
常见的中毒型食物中毒有重金属中毒、农药中毒等。
二、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为了有效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预防措施。
1.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管理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食品产业的监管和管理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的卫生安全。
同时,要加强对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的监测和抽检,并建立严格的追溯机制,以提高消费者购买食品的信心。
2. 严格执行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在食品生产、运输、储存和销售等环节中,企业应严格遵守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
例如,在餐饮行业中,要确保原材料新鲜、熟食与生食分开处理、设立专门除菌区域等。
此外,在个人日常饮食中也要注意清洗蔬果、煮熟食物、避免生食等。
3. 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消费者要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警惕性和认知,购买时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商家。
此外,要注重实用期限,不购买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在烹饪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避免将不洁净的器具或手部接触到食物上。
4.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也是一种有效预防措施。
包括发展快速检测方法、新型保鲜技术以及安全处理方法等,可以有效降低食物中毒的发生概率。
总结起来,针对食物中毒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从源头控制污染和变质问题,并通过严格执行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来确保食品从生产到销售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食物中毒

预防:加强宣传教育,不采摘不食用不认识的蘑菇!
一、 常见食物中毒:
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2、河豚鱼中毒:河豚鱼味鲜至“拼死吃河豚”。毒素存 于全身,以卵巢、肝脏最高,但肉无毒素。起病急,出现 消化道症状后迅速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河豚毒素可引起中 枢神经麻痹,阻断神经肌肉间传导,使随意肌出现进行性 麻痹;直接阻断骨骼纤维;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及动脉压急 剧降低。潜伏期10分钟~3小时。早期有手指、舌、唇刺 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四 肢无力、发冷、口唇和肢端知觉麻痹。重症患者瞳孔与角 膜反射消失,四肢肌肉麻痹,以致发展到全身麻痹、瘫痪 。呼吸表浅而不规则,严重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 ,最后死于呼吸衰竭。抢救不及时极易出现死亡。。
预防:不吃腐败变质的鱼;科学储存和加工鱼类食品。
一、 常见食物中毒:
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4、亚硝酸盐中毒:极似食盐。香肠、腊肉、咸酸菜、不新鲜 疏菜、苦井水中含量高。 机制:使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组织缺氧。 表现:全身青紫发绀是其特有表现 ,伴有头晕、头痛、心率 加快、烦躁或嗜睡、急性胃肠炎。重者昏迷、抽搐、尿失禁 ,易呼吸循环衰竭而死。 处理:催吐、洗胃、导泻;应用美蓝和维生素C解毒剂;对症 治疗。 预防:对因预防:禁食不新鲜烂变蔬菜;腌菜放盐充足时长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严用;苦进水弃用等。
对症处理为主;一般预后良好,病死率低。
一、 常见食物中毒:
四)、细菌性食物中毒: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病原为:副溶血性弧菌,嗜盐 ,不耐热。中毒食物主要为海产品和腌菜。中毒机制主要 为感染型+肠毒素。表现为:恶心、腹痛、腹泻(洗肉水样 便)、呕吐。予氯霉素、对症处理为主;一般预后良好,病 死率低。
预防医学之第三章食品安全与食物中毒课件

土壤
蔬菜
不新鮮、醃制
(1) 氮在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轉化為硝酸鹽
(2) 光合作用不充分時,植物體內積蓄硝酸鹽
(3) 蔬菜中硝酸鹽含量差異較大
(4) 蔬菜中亞硝酸鹽含量遠低於硝酸鹽含量
(5) 蔬菜的保存處理過程影響亞硝酸鹽含量
b.動物性食物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
魚和某些蔬菜 中含量較高
用硝酸鹽、亞硝酸鹽醃制魚、肉等食物,防腐、 護色 肉製品中亞硝酸鹽殘留量不得超過30mg/kg
合成的途徑 ➢ 食物蛋白質或某些氨基酸成分在溫度非常高 的情況下,可以合成HCAs。 ➢ 氨基酸(糖有時也可以)與肌酸、肌酐在高 溫下反應生成HCAs。肌酸、肌酐是肌肉中的 成分,快速供能物質。這條途徑生成的HCAs 是膳食中的主要來源。
近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 地溝油 • 瘦肉精 • 染色饅頭 • 毒豆芽 • 化學火鍋 • “牛肉膏”豬肉 • 假冒有機食品、有毒腐竹、三聚氰胺 • ……
食品安全管理
•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品質安全法》 • 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
例》 •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 • 國務院《農藥管理條例》 • 國務院《獸藥管理條例》 • ……
f.制定標準並加強監測(使用量和殘留量)
(三)農藥殘留
1. 殘留原因
❖ 噴灑農藥直接污染 ❖ 環境污染 ❖ 生物濃集作用:食物鏈
2. 危害 殘留農藥直接中毒; 食物鏈濃集中毒; 人體脂肪組織蓄積中毒 母乳嬰兒中毒
3. 預防 農藥管理、安全使用、普及預防知識
(四)獸藥殘留
(residues of veterinary drugs)
• B(a)P的毒性和致癌性較強、對環境和食品 的污染較重
食物中毒预防知识

食物中毒预防知识引言概述: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威胁。
因此,了解和掌握食物中毒的预防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食物中毒的定义和原因入手,分析食物中毒的危害,并提供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和措施。
正文内容:1. 食物中毒的定义和原因:1.1 食物中毒的定义: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通过食用被污染或变质的食物而导致的健康问题。
1.2 食物中毒的原因:1.2.1 细菌和病毒:细菌和病毒是主要的食物中毒原因之一,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诺如病毒等。
1.2.2 毒素:某些食物中存在毒素,如霉菌毒素和鱼类产生的季胺酸等。
1.2.3 化学物质:食物中可能存在一些化学物质,如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
2. 食物中毒的危害:2.1 健康问题:食物中毒会导致胃肠道疾病,如腹泻、呕吐、腹痛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2.2 经济损失:食物中毒事件会对食品行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损害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2.3 社会影响:食物中毒事件会引起公众的恐慌和不安,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3. 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和措施:3.1 食品安全教育: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重视。
3.2 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合理储存食物等。
3.3 食品加工和储存:严格控制食品加工和储存的环境,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3.4 严格监管和检测:加强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和检测,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3.5 食品安全法规: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总结:预防食物中毒是每个人的责任,通过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保持个人卫生习惯、严格控制食品加工和储存环境、加强监管和检测以及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可以有效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重视食品安全,才能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长久而复杂的问题,应 该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建立更加完善的国 家执法和监督体系,加强对企业的道德信用 体系的监管,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真正在全社会建立产品源头可追溯、去向可 追踪、信息可存储、产品可召回、查有线索、 找有依据的良性运行机制。提高人们对企业 的信任度,也希望企业能够负责的承担起自 己的社会责任,更让百姓放心。
发生环节
当地全陪导游回忆:“当时有一大锅汤面、包子、花卷,还有泡菜, 我做了6年"地接",常吃这样的早餐,到现在都想不起来有什么不 对劲。” 吃饭的时候,司机李师傅和导游聊起来,“这面条味 道好像有点不对劲。” 但导游当时没有在意。
随后,游客也陆续来到餐厅,开始用餐。
饭后15分钟左右,有游客反 映头有些昏,开初大家还以 为是前两天去了海螺沟有些 高原反应,也没有太在意。
事件调查处理方案
当接到食物中毒报告时,要询问报告人有关食物中 毒的情况,如中毒单位、地址、中毒人数、可疑食 品,有无人员死亡,初步处理情况;
告诉报告人保护好现场; 根据询问的具体情况,严重的事件要及时向主管卫 生行政部门报告,以便组织抢救;
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准备调查用品,如急救箱,现 场检测设备,采取用品以及记录表册等; 使全过程的调查处理工作做到心中有效。
10· 8四川海螺沟
食物中毒 事件
事件发生
事件概况
该旅行团为稻城亚丁、海螺沟、成都双飞七天团。该团一行13人 在磨西镇明珠花园酒店食用酒店提供的中式自助早餐后,出现头晕呕 吐等不适症状。包括酒店员工以及全国各地其他游客在内总共一百余 人需送院治疗,其中游客谭女士经抢救无效证实死亡。
附:
资料来源于新华网成都2010年10月9日电
5
6
7 8
严密观察用药后皮肤、黏膜、口唇、指(趾)甲颜色变化
鼓励患者多饮水,有利于毒物排出。
① ②
蔬菜应妥善保 存,防止腐烂,不吃腐烂的蔬 菜; 食剩的熟菜不可在高温下存放 长时间后再食用; 勿食大量刚腌的菜,腌菜时盐应多放,至少腌 至15 天以上再食用;但现泡的菜,最好马上就吃,不能存 放过久, 腌菜时选用新鲜菜; 不要在短时间内吃大量叶菜类蔬菜,或先用 开水焊5 分钟,弃汤后再烹调; 肉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用量要 严格按国家卫生 标准规定,不可多加;苦井水勿用于煮粥,尤其勿 存放过夜;
1、
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 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 等。 全身皮肤及粘膜呈现不同程度青紫色。
2、
3、
严重者出现烦燥不安、精神萎靡、 反应迟钝、意识丧失、惊厥、昏迷、 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一旦发现有 人亚硝酸盐 中毒时,应 立即进行现 场急救。
严重者 可给予 吸氧。
可用手指或筷子之 类刺激病人的咽喉 部引起呕吐,然后 饮服温开水,反复 催吐,直至呕吐物 为清水。
3.促进毒物排泄, 减少毒物的吸收
催吐、洗胃。
经上处理后,在医疗监护的情况下快速将病人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4
氧疗 及时应用特效解毒药物 轻者可用高渗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缓慢静滴,经上述处 理后,发绀仍明显者,可输新鲜血液300~500ml或用换 血疗法。 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防止并发症,尤其注意血压的变化。若有血压下降倾向时 取平卧位,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
20分钟后情况开始恶化,4到5名游客开始胸闷、呕吐,导游意 识到可能是食物中毒,他立即到停车场找司机,从总台到停车 场约1分钟,当他找到司机的时候,发现他全身湿透了,趴在方 向盘上,神志不清,“我叫了两声,他都没有反应。” 导游立即拨打了110,同时快步跑到总台,要求酒店派车将游客 全部送往离景区最近的磨西镇医院,这时,其他大部分乘客还 没有明显的中毒反应。 到达医院后,其他游客也开始出现中毒迹象,有些手指、嘴唇 发黑,甚至有人开始抽搐,医院条件比较简陋,游客一边输液, 一边用氧气包供氧。
发生原因
羊毛出在羊身上,饭店是不会 做亏本生意的,于是千方百计 在用料上“省钱”,用差一点
的食材,在购买食盐时,误买
到亚硝酸钠,在食物烹饪过程 中,将亚硝酸钠当做食盐使用, 最终导致中毒。
盐 公 斤 条 惊 具 海 四 。 斤 烫 含 心 的 螺 川 。 检 沟 省 泡 饭 检 验 游 疾 菜 含 克 测 结 客 病 含 亚 显 果 集 预 克 硝 示 报 体 防 亚 酸 , 告 中 控 克 硝 盐 令 毒 制 亚 酸 , 公 人 事 中 硝 盐 斤 触 件 心 酸 , 公 面 目 出 对 1 8.41 10.8 1 11.3 1
出现抽搐时 可刺激病人 的人中、十 宣、合谷和 足三里等穴 位。
特效药物
title
二者均具有使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成血红蛋白的 作用,使其恢复递氧功能。因此,可立即静脉注射1% 美蓝溶液,同时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液60~100ml,内 加Vc和细胞色素c。
1.监测生命体征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 道。争取抢救时间,提 高抢救成功率。 2.保持呼吸道通 畅,预防窒息 置患者平卧位,头 偏向一侧,有利于分泌 物及时排出,并及时清 除口、鼻腔内分泌物, 预防呕吐物、呼吸道分 泌物过多导致吸入性窒 息。源自预 防③④
⑤
⑥
防止错把亚硝酸盐当食盐或碱面用。
实习体会
一方面是商家只顾追 求利益,不负责任的 黑心行为;另一方面, 食品安全监管缺失也 是这次中毒事件发生 的主要原因。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 为先 从事件中吸取教训, 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 安全应急体系,对食 物从源头上进行监管 控制,保障人身安全 景区食品安全也该 重视,游客在出行前 应进一步了解食品安 全知识,在发生食品 中毒的症状后能第一 时间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