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队列队形4

合集下载

体育五年级队列队形教案

体育五年级队列队形教案

教案标题:体育五年级队列队形教学目标:1.了解队列队形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学习五年级常见的队列队形,如单行队形、双列队形、梯形队形等。

3.发展学生的协作能力、团队精神和秩序意识。

教学重点:1.五年级常见的队列队形。

2.运用队形完成简单的动作。

教学难点:1.通过指令迅速改变队形。

2.学生在队列中保持形象,不走神。

教学准备:1.体育场地。

2.学生校服。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让学生回想上一节课学到的队列队形,以及队列队形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队列队形能带来什么好处,并请几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步骤二:讲解队列队形(10分钟)1.结合图片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常见的队列队形,如单行队形、双列队形、梯形队形等。

2.解释每种队形的特点和用途,并请几位学生上来示范。

3.引导学生观察示范的队形,注意队员的站位、站姿等细节。

步骤三:练习队列队形(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指令进行队形变换。

2.先从简单的队形开始,如单行队形和双列队形,逐渐增加难度。

3.引导学生在队列中保持形象、保持队形,提醒他们注意站姿和站位。

步骤四:复习与总结(10分钟)1.让学生随机选择一种队列队形,向全班展示。

2.结合所学的队形,总结队列队形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快速改变队形的方法。

3.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供具体的改进意见。

步骤五:拓展(10分钟)1.给学生分发队列队形拼图,让他们根据要求完成拼图。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队列队形完成更复杂的动作,例如换位、扭转等。

3.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设计自己喜欢的队形,并与同伴分享。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1.让学生回家整理自己的队列队形拼图,并写一篇感想。

2.鼓励学生将队形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排队时保持队形,或在体育课上组织同学们进行队形变换。

教学延伸:1.将队列队形概念应用到其他课程,如音乐、美术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在体育课上设置更复杂的队列队形挑战,增加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5队列队形(纵队),游戏(1)

5队列队形(纵队),游戏(1)
4×8
组织:四列横队
教法:
1.教师发令、师生齐做
2.小组讨论
要求:动作放松、舒展
场地
器材
一块空地
课后
小结
三、安排见习生,提出课的要求
四、准备活动:
1、小游戏;
“抓人”
2、做二到三节简单徒手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四列横队
×××××
×××××
×××××
×××××

教法:
1.教师发令,学生集体练习
2.教师示范,师生同做热身操
要8


一、队列队形:横队
排成四路横队的排法:当教师喊“成四路横队—集合”口令,并做出手势(左手握拳于胸前屈肘,拳心向内,右臂前平举,掌心向下)时,排头学生按口令指示的队形,距离教师2-3米处站好,其余学生依次向后重叠式排队站立,前后保持约一小臂的距离并自动对齐。
注:因学生反应能力较慢,因此需要结合“解散”“集合”来训练他们的反应能力,提高集合的速度。
重难点;正确、快速按要求排成四路横队。
二、游戏:母鸡爱小鸡
1、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八队。每队选一名学生做“老鹰”(红色),排头学生做“母鸡”(黑色),并张开双臂保护“小鸡(绿色)”,其余学生做“小鸡”,拉住前面一个人的衣服,;灵巧地躲闪,不让“老鹰”拍着。
一年级体育教案
教学内容
1,排成纵队2,母鸡爱小鸡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横队是怎么排的,以及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白大的同学要爱护小的同学,互相爱护。
情感目标:培养运动感情,勇敢果断,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


时间
教学内容
练习
数量

第3课 队列队形:向后转-科学版二年级教案

第3课 队列队形:向后转-科学版二年级教案

第3课队列队形:向后转-科学版二年级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队列和队形的概念。

2.学会针对具体问题设计队形。

3.学会调整队形,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

4.能够通过向后转的队形动作,进一步加深对队形的理解。

2. 教学重点:1.队列、队形的概念。

2.针对具体问题设计队形。

3.向后转的队形动作。

3. 教学内容:(1)队列和队形的概念队列是指在一定场合下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人或物的队列。

队形是指队列人或物排列的形态。

(2)针对具体问题设计队形在队列和队形的基础上,学生了解如何把队列和队形运用到具体问题中,如在操场上排列队伍等。

(3)向后转的队形动作学生通过向后转的队形动作,进一步加深对队形的理解。

同时,通过不同的队形变化,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4. 教学过程:(1)引入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科学课堂。

今天我们要学习队列队形中的向后转动作。

在操场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同学们排列着整齐的队形,今天我们也要学习如何设计和调整队形,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

(2)讲解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队列和队形的概念。

队列是指在一定场合下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人或物的队列。

队形是指队列人或物排列的形态。

接下来,我们要学会如何针对具体问题设计队形。

比如在操场上排列队伍,我们要考虑队形大小、人数等因素,使得队形整齐美观。

最后,我们来学习向后转的队形动作。

这个动作要求同学们配合默契,按照特定的步伐和动作完成。

我们先来尝试一下:(学生们依次站成一排,完成向后转的动作)(3)练习接下来,我们搭配音乐,分别尝试不同的队形。

同学们要互相配合,完成整齐划一的队形。

(4)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队列、队形和向后转的队形动作。

通过不同的队形变化和向后转动作,训练了同学们的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空间适应能力和注意力,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5.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是队列队形的概念和向后转的队形动作。

通过不同的步骤,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了队形的设计和调整方法,并锻炼了同学们的协调和团队精神。

队列队形教案(通用7篇)

队列队形教案(通用7篇)

队列队形教案(通用7篇)队列队形教案(通用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队列队形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队列队形教案篇1队列队形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队列队形是对身体姿态和空间体位感觉的基本训练,也是组织集体活动,培养组织纪律性和整齐一致的重要手段。

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身体的正确姿势,培养学生自信坚毅的个性,具有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品质,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气质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具有良好的锻炼效果。

然而,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新课标中“快乐体育”理念的冲击,队列队形练习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队列队形的练习太过枯燥乏味,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缺乏创新,学生不愿意练,自然就无“快乐”可言。

所以,教师必须认清队列队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队列队形练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我国古代著名的学者管仲说:“劳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

”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比较单调,不外乎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跑步走等。

反复的训练中,学生会感觉枯燥疲惫,从而失去了对队列队形练习的兴趣,把它看作是一件苦差事。

教师在教学中不妨采取情景创设的方法,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调节教学气氛。

1、场景模拟法教师把训练场地布置或用语言描绘成一个特定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利用小学生好奇、爱新鲜的心理特征,激起他们训练的热情。

例如在齐步走的训练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国庆xx周年大阅兵的场面,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教师也要置身其中,扮演好检阅者的角色,用语言激发他们的激情,用口令来指挥他们的行动。

又如在练习原地四面转法时,教师可以把训练场地布置成热闹的十字路口。

让一部分学生来扮演行人和车辆,另一部分学生就模仿交警指挥交通。

体育课队列队形.

体育课队列队形.

队列队形练习的方法一、队列练习(一)原地队列动作1、常用队列动作(1)立正口令:立正!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两腿挺直。

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稍向前倾。

两肩要平,稍向后张。

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中指贴于裤缝。

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稍息口令:稍息!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是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动作同前。

(3)看齐向右(左)看齐的口令:向右(左)看——齐!要领:排头(或排尾)不动,其他人员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人腮部,并通视全线。

后列人员向前对正、看齐。

向中看齐的口令:以某人为基准,向中看——齐!要领:当教师指定“以某人为准”时,基准学生左手握拳高举(体育课不持器械时,可举右手),听到“向中看——齐”的口令后,将手放下,其他学生按照向右(左)看齐的要领实施。

看齐时,左右间隔(指两肘间的间隙)为10厘米(约以拳),前后距离为75厘米(约一臂之长)。

看齐完毕则发“向前——看!”的口令,听到口令后,立即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4)报数口令:报数!要领: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宏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

数列横队时,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缺×名”。

数路纵队时,右路最后一名报“全到”或“缺×名”。

(5)踏步口令:踏步——走!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下落时,前脚掌先落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齐步或跑步行进。

听到“立定”口令,左、右脚各踏一步成立正姿势。

做原地跑步时,口令是:“原地跑步——走!”(6)集合(横队、纵队)口令:成某列横队——集合!或成某路纵队——集合!要领:集合时,教师应先发出预告或信号,如“全体(或某组)注意”,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某队——集合”的口令。

队列队形教案

队列队形教案

队列队形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队列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习不同的队形和队列队形变换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队列队形的基本概念和形式。

2. 学会进行队形变换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队形示意图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舞蹈动作和队形。

并提出队形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0分钟)向学生介绍队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队形的变换方法。

通过示意图或图片展示不同的队形形式,如直线队形、横向队形、梯形队形等。

3. 队形练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尝试不同的队形练习。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队形,如对称队形、非对称队形等。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段音乐作为伴奏。

4. 队形变换(15分钟)让学生尝试进行队形的变换。

可以通过指挥员或领队来指导队形的变换,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尝试不同的变换方式。

5.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和归纳,强调队形的重要性和团队合作的意义。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队列队形的技巧和变换的灵活性。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练习队形的变换,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练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队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以后的舞蹈训练中,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如地进行队形变换,提高整体的舞蹈效果。

《队列和队形》教案

《队列和队形》教案

第五章体操类运动《队列和队形》队列和队形练习,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形成集体意识与观念的主要组织形式和手段。

一、教学目标1. 能够说出所学队列的动作名称及术语,了解其基本锻炼价值和教育意义。

2. 基本掌握有一定难度的行进间队列变换动作,并能进行自主操练;初步掌握简单的队列口令。

3. 在各种队列练习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矫正不良姿势,促进身体各器官发育和身体全面发展。

4.能够认真地参与各种队列和队形练习,体验与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价值队列和队形对于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正确的运用队列和队形练习,能合理地组织学生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自制力及自我表现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合作意识,从而有利于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材内容的设计思路根据五、六年级学生身心发育特点,队列和队形的教材内容在一至四年级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新内容,提髙了一定难度。

如:“按个人所报的数,用不同步数疏散和密集队形”,是体操队形由以往的横向疏散变为纵向疏散的新形式,这种疏散方式新颖、有趣而难度较大,通过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动作的节奏感,提高注意力和思维的分化能力;“行进间用裂、并、分、合的方法变换队形”,是在三、四年级错肩走、交叉行进基础上进行的,其教学难点是行进的直线性和队形的对称性,能够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以及朝气蓬勃的精神。

小学五、六年级的队列和队形内容,主要是在以往学习过内容基础上的发展、变化和组合,教师应结合学生、教材和教学实际,随堂进行,不占用较多的体育课时,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时没有单独建议“课时比重”。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表5-1-1队列和队形教学内容安排建议项目教学内容队列和队形1.行进间用分、合、裂、并的方法变换队形◇2.向右(左)转走☆3.队形变换:按个人报数,用不同步数疏散和密集队形◎注:☆掌握◊◇基本掌握◎了解(一)行进间用分、合、裂、并的方法变换队形【动作方法】分队走:全队先“一、二”报数。

队列队形4

队列队形4
提升应用
教学过程
游戏:“队列练习〞
方法:同时做成立正的样子。。第三人应接着说:“向左转!〞同时做向右转。第四人接着说:“向右转〞同时做向左转。如此交替进行。如果某人发生错误,必须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然后从发生错误的人开始,继续游戏。
规那么:①讲话与动作必须同时进行。②前后两人之间不能本次课的情况。学生认真听讲,精神饱满。
三、下课。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在教排成四路纵队时,由于他们都很好动,队伍排了很久不见有效我觉得力不从心,好不容易排好,他们在下面又唧唧喳喳的说起来了,有时竟成了打小报告的课程。经过一番说教,终于有点见效。让他们玩集合的游戏,他们老半天不知排在哪里。
体育与健康电子备课教案
年级

课题
队列:排纵队,横队;
课时
2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纵队与横队的学习,80%的学生能说出纵队与横队的区别,并有一定的方向感,初步建立标准意识。
2、学生通过纵队与横队的学习,80%的学生可以站成纵队和横队,50%的学生能快速、准确的站成纵队和横队。
3、学生能在集体活动中积极合作,在学与练的过程中能够大胆展示,体验成功的乐趣,能逐渐养成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1、课堂教学常规:
1、整队、清查人数、检查服装;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学生活动:
学生站成四列横队,绕操场慢跑3圈。
2、热身操。
〔1〕上肢运动〔2〕踢腿运动
〔3〕体侧运动〔4〕体转运动
〔5〕俯背运动〔6〕跳跃运动
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自己的好朋友?〔有〕今天我们就来找更多的朋友好吗?〔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第5课
教材队列队形复习广播操
教学重点动作自然,协凋准确。

教学难点重心前后稳定,节奏一致。

教学目标1、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学生的组
织性、纪律性、集体动作的能力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2、通过广播操来培养学生的形体美。

教学过程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练习
次数
组织要求
准备部分1、教师提前到场,准
备场地器材。

2、接受体委报数,向
学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要
求。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
生。

1、体委整队,检查
人数,向教师报
告。

2、向教师问好。

3、要求学生认真听
讲。

4、见习生应随堂听
课。

(安全问题要进一
步强调,对此不能忽
视,要严格要求,严
格执行)
成四列横队:
﹡﹡﹡﹡﹡﹡﹡﹡
﹡﹡﹡﹡﹡﹡﹡﹡
﹡﹡﹡﹡﹡﹡﹡﹡
﹡﹡﹡﹡﹡﹡﹡﹡

要求:注意力集中。

教学过程教学内
容教师活动

间学生活动
练习
次数
组织要求
基础部分1、教师口令指挥,并
随着学生的进行而
移动。

(1)原地转法
(2)齐步走——立

(3)行进间转法
2、教师认真观察,针
对错误和不足进行
讲解和个别指导。

3、听音乐做广播操。

4、教师巡回观察,发
现错误。

5、教师针对每节的错
1、听教师的统一口
令。

2、学生注意力一定
要集中,认真听
讲,改正错误。

3、体委领操。

4、学生要根据教师
所讲
的易犯错误进行
要求:队伍整齐,步
伐一致,昂首
挺胸,朝气蓬
勃。

组织:成四列横队。

组织:成体操队形。

要求:精神集中。

结束部分
误进行集体纠正。

6、纠正动作之后,集
体练习。

(集体对本节课的做
操表现进行评价,要求
班干部进行自我评价)
1、放松。

2、教师进行讲评。

3、布置课下作业。

4、归还器材,下课。

改正。

5、体委带领学生进
行。

(加强对做操质
量差的同学的监
督)
1、前后互相放松。

2、学生认真听讲。

3、课下认真完成。

4、以组为单位。

队形:规定范围内
自由结组。

实施情况班级




练习
密度日期
平均
心率
记载
课后
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