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思维导图熟语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知识优秀思维导图(共65张PPT)

高中语文知识优秀思维导图(共65张PPT)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 下文解 释指定 词语, 会写6个生字 。 2、1.了解连锁调儿歌的句式特点,体 会其节 奏美和 韵律美 。 2.理解儿歌内容,大胆表达对画面的 观察和 儿歌的 理解并 尝试用 多种形 式表演 。 3.知道对陌生人要提高警惕,防止上 当受骗 。 4.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 “勹”、“ 亻”、“ ⺮”三个 部首。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 词语和 课文的 意思。 6.认识常见的文具用品,会自己的小 书包, 并养成 良好的 习惯。 7.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这节 课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 。画画 写字它 全会, 就是不 会把歌 唱。(铅 笔) 9.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 错字, 它可不 怕脏。(橡皮)

高中语文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语文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语文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目录成语中的多音字,是通假和古今异读或一字多义、古今异读造成的异读字识记有些字难以从字形和声旁找到读音的依据,会觉得这些字很陌生但又似曾相识,误读的可能性很大。

这需要平常多积累难读字识记汉字中有很多字的形状相似,差别细微但意义不同,这类相近字误读的情况很常见。

有些相近字误读的情况很常见。

有些相近字具有相同的声旁,但很多时候因形旁所属类不同会出现读音不一样的情况相近字辨音考查题型考查对字音的识记,多源于课本客观选择题检测对字音的拼读能力_________________ 音形互写多用于具体语境下的字音、字形、字义的综合辨析语言实践能力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b,p,m,f与O亲,-般不与e相拼;汉语拼音规则口决i,u后面有元音,i, u改写成丫,W刃|拼音的大写、连写与分写i,u后面无元音,i前加Y, u加W;)\ ~j,q,x是三兄弟,和。

相拼把点去丿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速易错字归类难读字强记死记硬背,不辨字义知识归纳学习误区注重积累总结升华勤查字典动口用心学法总结比较辨析强记难字强记成语中的通假字、古今异读字针对性地用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来矫正所在方言区的读音缺陷汉语拼音方案考查要点多音字,指那些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读音的字。

多音字有多音多义和同音多义两种情况。

多音多义字是高考字音考查的热点。

多音多义字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①因词性不同而多音产生的多音②因语体不同而产生的多音③因沿字识i己袭古音而产生的多音④因简化合并而产生的多、音⑤因意义不同而产生的多音。

多音同义字在「不同的词里,字义并没有显著的不同,但读音不同。

包括如下几种情况:①某个字单用时和这个字组成双音词或多音词时读音不一样;②在个别词语中的读音与一般读音不一样;③在口[语和书面语中读音不一样知识梳理形声字辨音因体辨音熟记成语学法指导因性辨音矫正方言因形辨音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形声字的读音和她的声旁读音并不同,如“砧板”中的“砧"字读"ZhS”而不读“Zhan” O像这样的形声字常是命题的重点,要特别关注\ ______ ______ r _________________ /7形声字占汉字80%以上,形声字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叫做形旁(也叫义符);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叫声旁(也叫音符)。

高中语文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语文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孔子、孟子、庄子、荀子、孙子、墨子左传、国语、战国策屈原《离骚》诗、词、歌、赋论说文说、论、序等应用文祭文、书信杂记文笔记、山水、景物、人事记等史传文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等记叙文 说明文 议论文 应用文文章体文学体小说 诗歌 戏剧 散文《上林赋》《子虚赋》《孔雀东南飞》《木兰诗》曹操、曹丕、曹植田园诗《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王、杨、卢、骆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刘长卿欧阳修《伶官传序》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苏东坡《前赤壁赋》 王安石《岳阳楼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洵《六国论》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柳永《雨霖铃》 李清照《声声慢》曾朴《孽海花》刘鹗《老残游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清代四大谴责小说四大名著曹雪芹《红楼梦》 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 罗贯中《三国演义》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 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 马致远《汉宫秋》《牡丹亭》汤显祖孔尚任《桃花扇》 洪昇《长生殿》雨果歌德司汤达莎士比亚《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四大悲剧《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复活》《浮士德》《死魂灵》《致恰达耶夫》《老人与海》《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红与黑》《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巴尔扎克“以”字常作介词用,把、用、拿、靠、凭全通,若作连词来使用,作用跟“因为”同“于”字只能作介词,但其用法多的是,在、对、到、给、向、同、自,诸君译时应三思“也”是语气词,表示判断、疑问、感叹,用在句中表停顿,强化语气多“也”字“亦”字常用语助词,了、吧、啊、啦相近似;亦然、必然句末表感叹、命令加祈使(欤、耶)语气助词在句尾,相当吗、啊、吧和呢;若作介词在句中,与“于”用法不相异音节助词、句首助词、句中语气、句末助词。

如:的、地、得、所陈述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思维导图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思维导图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思维导图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剔除格式错误,并对每段话进行小幅度改写。

同音通假例:蚤-早,从-纵,振-震等。

这些同音通假的例子在古代汉语中非常常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词汇量,丰富表达方式。

字通假字加部首通假也是汉语中常见的现象。

换部首通假则是将一个字的部首换成另一个字的部首,如“鱼”换成“鸟”。

这些方法都能够帮助汉语使用者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

实词一词多义和虚词一词多义也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

例如,“兵”可以指兵器、士兵、军队、战争等,而“而”则可以表示并列、顺承、递进、修饰、因果、假设等多种意义。

词义扩大也是汉语中常见的现象,比如“河”从特指黄河扩大到泛指河流,而“亲戚”则从内亲外戚扩大到只指外戚,这些都是词义扩大的例子。

动作名、活用作名词、形作名等都是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

例如,“小学而大遗”中的“遗”就是动作名,而“左右欲刃相如”中的“刃”则是形作动。

古今异义是指同一个词在古代和现代的意义不同,这也是汉语中常见的现象。

例如,“识”在古代中指“知识”,而在现代中则指“认识”。

词义缩小和词义转移也是汉语中常见的现象。

例如,“走”从跑、逃跑的意思缩小到只指慢行,而“知识”则从广义的知识转移为狭义的学问。

文言知识中还有名作动、形作动、活用作动词、使动、意动等语言现象。

例如,“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就是名作动,而“以愚黔首”中的“愚”则是形作动。

句子中的省略句、被动句、词类活用等也是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

例如,“大王见臣列观”中的“于”可以省略,而“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乎”则是表时间、方位、方式、态度、比喻等的标志。

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疑问句等固定句式也是文言中常见的语言现象。

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中的“者”是动词性词组的标志,而“鸡豚狗彘之畜”中的“之”则是以“之”为标志的特殊句式。

高考语文最新汇总思维导图22张,高中三年都适用!

高考语文最新汇总思维导图22张,高中三年都适用!

高考语文最新汇总思维导图22张,高中三年都适用!
高考语文对于语文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与写作的考察内容,包括多音字、成语、古诗词阅读等为高考语文常考考点。

为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掌握高考语文考点,这里总结归纳语文知识最全思维导图22张,可以帮助记忆,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1.字音知识梳理
2.字形知识梳理
3.实词知识梳理
4.虚词知识梳理
5.熟语知识梳理
6.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7.标点符号的运用
8.语言运用
9.文学常识知识梳理
10.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
11.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12.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1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4.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
15.文言文整体阅读
16.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17.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8.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
19.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
20.文学作品阅读
21.材料作文的写作与命题作文的写作
22.半命题作文的写作与话题作文的写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