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法规类别】义务与基础教育
【发文字号】甘政发[2012]120号
【发布部门】甘肃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2.10.24
【实施日期】2012.10.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甘政发〔2012〕120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和《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精神,大力推进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2011年,我省“两基”工作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实现了义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为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建设西部教育强省的目标相比,我省义务教育仍然存
在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欠账多、水平低,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学校校舍不达标、教学仪器设备不足等问题,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在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还存在较大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民众素质、实现人才强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各级政府要站在义务教育发展的新起点,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面落实“两基”国检后各项整改措施,明确职责,加大投入,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二、坚持科学指导,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科学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加强市州政府的统筹协调,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
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抓手,以合理配置资源为重点,以缩小县域间、城乡间、校际间差距为目标,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提高全省义务教育办学水平,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鼓励经济发展较快、教育基础较好的地区率先发展,加快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切实提高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目标任务。
义务教育学校基本符合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
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配置更加合理。
学校班额符合规定标准,县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
到2015年底,累计30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全省所有
县市区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左右。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要进一步深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改革,采取有效措施,扩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提高现有优质资源的利用水平。
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提倡对口帮扶,实施学区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推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
积极探索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老校+新校”、“强校+弱校”、“城市学校对口农村学校”等模式,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大力提高中小学信息化水平。
要加大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力度,把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
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扩容、升级工作,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水平。
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全面实施区域远程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全面实施区域远程教育共建共享工程;在经济欠发达的边远、民族地区,实施区域远程教育攻坚工程,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网络远程培训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利用优质资源开展教学,提升区域内整体教学水平。
开发丰富优质的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重点开发师资短缺课程资源、民族双语教学资源,努力做好数字教育资源的全覆盖工作。
(五)提高社会教育资源利用水平。
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场所实践育人的作用,积极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公益性教育活动。
要努力创造条件,将适合开展中小学生实践教育的资源开发为社会实践基地。
义务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专项教育,将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及校外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有机会、有时间投入到这些场所、基地的活动中去,为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打下良好基础。
(六)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以遵循教育规律为核心,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实施好“促进区域内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学科教学质量基本标准和评价办法”等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着力破除制约义务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突出矛盾,充分发挥试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四、合理配置资源,努力缩小办学差距
(七)全面优化县域义务教育布局结构。
各市州、县市区要根据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人口变动状况,按照高中向城市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的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