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分值:100分一、课内基础(20分)1、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2分)①今之众人..也⑤用心..一..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④五十者可以衣帛..也③山东..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六艺经传..之利..皆通习之⑦小学..而大遗⑧蚓无爪牙A①②③④⑧ B①③④⑥⑦C①③⑤⑦⑧ D②④⑤⑥⑧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寡人之于.国也于.其身也C其闻道也先乎.吾其皆出于此乎.D 尊贤而.重士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3下列各组特殊句式相同一组的是(2分)A.不拘于时为天下笑者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C.非我也,岁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D 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申之以孝悌之义4、下面加点字全是词类活用相同的的一组是(2分)①树.之以桑②非能水.也③追亡.逐北④天下云.集响应⑤吾师.道也⑥是故圣.益圣⑦却.诸侯七百余里⑧以弱.天下之民A①②⑤/③/④/⑥/⑦⑧B①/③/②④⑤/⑧/⑥⑦C①⑤②/④/③⑧⑥/⑦D ①③②/⑦/④/⑤/⑥⑧5对下列各项中文化知识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B.庠序,指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C.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与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D.巫医,古代巫医是分开的,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为主,医是用药物为人治病。
6默写名句(11分)(1)《登高》中颈联写出了诗人的八种愁思,诗句是,。
(2)《秋兴八首》中写出时局动荡与诗人内心起伏的诗句是,。
(3)《琵琶行》中引发失意之人共鸣的句子是,。
(4)《锦瑟》中最具冷艳奇绝色彩的诗句是,。
(5)《蜀道难》中描写瀑流声响巨大的诗句是,。
(6)《马嵬》中以军中打梆声来描写出玄宗逃难狼狈的诗句是。
二、古诗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精编)福建省三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明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阶段性考试高一语文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姓名。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
但是婴儿在生后一段时间内,婴儿只能意识到他的内部要求,还意识不到自已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这一个阶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恋阶段,此时,母亲对夏儿来说就是温暖,就是食物。
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最终会克他的自我中心阶段,通过爱,他就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使中解脱出来,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另外他还能感受到爱唤起爱的力量,他慢慢开始学习爱并练习着爱的能力。
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有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
人生下来后的最初几个月和最初几年同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
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休戚相关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
为了理解这种变化,必须了解母爱和父爱性质上的根本区别。
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
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赢得母亲的爱,因为母亲是无条件的,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于。
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地的想象,而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无条件的母爱不仅是孩子,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
可见,通过努力换取的爱往往会使人生疑。
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福建三明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下册

福建三明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下册三明一中2016—下学期高一语文月考试卷一、基础知识(20分,共10题,每题2分)1.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粟(sù)米纨绔(kuà)嫡(dí)亲养生丧(sàng)死B.懵(méng)懂效颦(pín) 阜(fù)盛暮砧(zhēn) C.饿莩(piáo) 攥(zuàn)住驽(nú)马绾(wān)着D.逡(qūn)巡墨翟(zhaí)藩(fán)篱鸡豚狗彘(zhì)2、下列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只有在灵魂的境界里,我们才可以保持一个淡定的心态,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去洞察人性、梳理人生,过一种明明白白而不是混混沌沌的生活。
②在华语乐坛上占有特殊一席的女歌手齐豫即将在北京举办演唱会,然而在发布会上,齐豫却不能自已地泣不成声,因为她宣称这将是自己最后一次举办演唱会。
③李大爷对儿子说:“现在很多电影、电视剧,都是讲述我年轻时代的故事,这总能让人想起那个峥嵘岁月的时代。
”④新版的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了许多的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的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的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来的灵魂。
⑤为了能在学术会议前完成论文,他夙兴夜寐,辛辛苦苦忙活了一个月。
⑥他对任何人都是一幅信誓旦旦的样子,但实际上,他从来就没有真诚过一回。
A、①②⑤B、④⑤⑥C、③④⑥D、①③④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A.王好战,请以战喻(好:喜欢)蒙古业,因遗策(因:沿袭)B.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控制)C.王无罪岁(罪:罪过)声非加疾也(疾:迅速)D.王道之始也(始:开端)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4、下列组合中,全部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②金就砺则利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④赢粮而景从⑤君子生非异也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⑧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A.①②③④⑥⑦B.①③④⑤⑥⑦C.②③④⑤⑥⑧D.③④⑤⑥⑦⑧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择师而教之而耻学于师C.其皆出于此乎生乎吾前D.不拘于时学于余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①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②山东豪俊并起③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④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⑤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⑥吾从而师之⑦斧斤以时入山林⑧小学而大遗⑨古之学者必有师⑩东割膏腴之地A.②④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C.⑤⑥⑧⑨⑩D.④⑤⑦⑧⑨7.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①故木受绳则直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⑦斯天下之民至焉⑧移其粟于河内A.①③⑤B.③⑥⑧C.⑤⑦⑧D.②④⑤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囊括四海②外连衡而斗诸侯③却匈奴七百余里④非能水也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天下云集响应⑧然而不王者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9.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都相同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非我也,岁也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C.为天下笑者,何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非抗于九国之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0.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连衡,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也作“连横”。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一、古诗文阅读(45分)(一)默写常见名句名篇(7分)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7分)(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
(2) ,申之于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故木受绳则直, 。
(4)锲而不舍, 。
(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6)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7)师者, 。
【答案】(1)数罟不入洿池 (2)谨庠序之教 (3)金就砺则利 (4)金石可镂(5)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7)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析】试题分析: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
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
本题还要注意几个重点字的写法。
如,罟、洿、谨、庠序、砺、镂、报、劲、弩、受。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4分)2.下列各句加点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2分)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②然秦以区区之地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④自以为关中之固⑤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着 ⑥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⑦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⑧小学而大遗A①③④⑥⑧ B②③④⑥⑦C①③⑤⑦⑧ D②⑤⑥⑦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多数人。
学者:古,学习的人;今,指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学识水平、创造能力,能在相关领域表达思想、提出见解、引领社会文化潮流的人。
寄托:古,寄身,容身;今,指托付或把情感、希望、理想等放在某人某事物上。
山东:古,崤山以东;今,山东省。
小学: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教育。
以为:认为,与现代同。
区区:形容数量少或不重要,与现代同。
宰割:比喻被侵略、压迫、剥削。
与现代同。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下列特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无以成江海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天下笑者C非我也,岁也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申之以孝悌之义【答案】D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①今之众人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④五十者可以衣帛也⑤用心一也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⑦小学而大遗⑧蚓无爪牙之利A.①②③④⑧B.①③④⑥⑦C.①③⑤⑦⑧D.②④⑤⑥⑧【答案解析】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今异义词。
“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很多人。
“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用心”,古义:有勤奋用功的意思;今义:勤勉用功,集中注意力。
“小学”,古义:小的方面;今义: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爪牙”,古义:爪子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寡人之于国也于其身也C.其闻道也先乎吾其皆出于此乎D.尊贤而重士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答案解析】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
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A项,“之”,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项,“于”,介词,对于。
C 项,“乎”,介词,比;语气词,不译。
D项,“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3下列各组特殊句式相同一组的是A.不拘于时 为天下笑者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C.非我也,岁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D.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申之以孝悌之义【答案解析】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特殊句式。
A项,“于”“为”表示被动,被动句。
B项,“也”表示判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应为“是于刺人而杀之何异”,状语后置句。
C项,“也”表示判断;“于道路”,状语后置句。
D项,“也”表示判断;“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
4下面加点字全是词类活用相同的的一组是①树之以桑②非能水也③追亡逐北④天下云集响应⑤吾师道也⑥是故圣益圣⑦却诸侯七百余里⑧以弱天下之民A.①②⑤/③/④/⑥/⑦⑧B.①/③/②④⑤/⑧/⑥⑦C.①②⑤/④/③⑥⑧/⑦D.①②③/⑦/④/⑤/⑥⑧【答案解析】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类活用。
三明市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21学年)

福建省三明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福建省三明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福建省三明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福建省三明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基础知识(20分,共10题,每题2分)1.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粟.(sù)米纨绔.(kuà) 嫡.(dí)亲养生丧.(sàng)死B.懵.(méng)懂效颦.(pín)ﻩ阜.(fù)盛暮砧.(zhēn)C。
饿莩.(piáo)ﻩ攥.(zuàn)住ﻩ驽.(nú)马绾.(wān)着D.逡.(qūn)巡ﻩ墨翟.(zhaí)藩.(fán)篱鸡豚狗彘.(zhì)2、下列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只有在灵魂的境界里,我们才可以保持一个淡定的心态,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去洞察人性、梳理人生,过一种明明白白而不是混混沌沌的生活.②在华语乐坛上占有特殊一席的女歌手齐豫即将在北京举办演唱会,然而在发布会上,齐豫却不能自已地泣不成声,因为她宣称这将是自己最后一次举办演唱会。
③李大爷对儿子说:“现在很多电影、电视剧,都是讲述我年轻时代的故事,这总能让人想起那个峥嵘岁月的时代。
”④新版的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了许多的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的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的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来的灵魂。
福建省三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
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做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
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
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与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
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
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
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摘自蒙田《热爱生命》)1.下列关于“度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哲人以为“度日”就是将生命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
B.“我”的“度日”方式表现为把坏日子飞快地度过去,好日子却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C.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希望寄托于来世而虚度此生,这是糊涂人的度日方式。
D.“度日”代表了人们消极的人生态度,仿佛生命就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2.下列对“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并善于享受生活中快乐的人才不会感到死的苦恼。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建设标杆工程,打造城市建设典范”,横空出世....的靛水新城,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也带来了无尽的想象。
②春节庙会上,历史悠久,陈陈相因....的民俗活动, 如舞龙、扭秧歌、踩高跷、抖空竹等,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
③空谈屏蔽了真相,纵容了虚伪。
一些贪官污吏当政之时,都大言炎炎....,冠冕堂皇,私下却做了不少伤天害理之事。
④官修的正史显得过于沉重,但以正史为题材的小说却将历史的凤云演绎得跌宕起伏:无数的民族英雄、爱国人士、草莽英雄,通过中国文人的礼赞,在小说中尽显其沧海横流....的本色。
⑤在跨年雾霾中,防霾产品种类繁多,花样翻新,但是经科学研究证明,许多被宣传得天花乱坠的产品纯粹是无稽之谈....。
⑥西方诗歌很难翻译得形神兼备,理论上我一贯赞同直译,然而伴随直译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我意兴阑珊....。
A. ①③⑤B. ②④⑤C. ②③④D. ①⑤⑥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
不论是“悼亡说”“恋情说”还是其他说法,也不管论述得如何充分,和诗歌自身给我们的感受比起来,总是令人 的感觉。
②由于学生表达能力不强,解答诗歌鉴赏题时,经常出现的 情况,所以解答时不但要理解诗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明一中2017—2018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月考试卷一、基础知识1. 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跬.步(kuǐ)舆.马(yú)狡黠.(xié)两靥.(yàn)B. 丝绦.(tāo)效颦.(pín)阜.(fù)盛孝悌.(tì)C. 饿莩.(piáo) 攥.(zuàn)住镝.( dí)崤.涵(yáo)D. 绾着..(wān)藩.(fán)篱纨绔.(kù逡.巡(qūn)【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字音辨析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项,“狡黠(xié)”应读“xiá”,“两靥(yàn)”应读“yè”。
C项,“饿莩(piáo)”应读“piǎo”,“崤涵(yáo)”应读“xiáo”。
D项,“绾着(wān)”应读“wǎn”,“藩(fán)篱”应读“fān”。
故选B。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①如果日本政府对我方的严正申明仍然置若罔闻....,一意孤行,最后必将自食恶果。
②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车手,都在这段等待的时间内感到百无聊赖....,不能离开车检大厅的他们,想出了各种方法排遣无聊。
③今天,你吃光盘子里的食物了吗?以“光盘”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已经风起云涌....,晒出自己的“光盘”的倡议得到了很多人响应。
④在严打整治斗争中,公安干警周密部署,全警动员,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他们暴虎冯河....,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
⑤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今年我国东北地区也是五风十雨....,气候出现了异常,恶劣的天气给百姓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⑥从查处的典型案件来看,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涉案金额动辄成百上千万,个别甚至近亿元,已经到了毫无顾忌、为所欲为....的地步。
A. ②④⑤B. ②③④C. ①④⑥D. ①②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①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
指不予理睬。
此处用法正确。
②百无聊赖: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
使用正确。
③风起云涌:比喻许多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
使用对象不当。
④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贬义词。
褒贬失当。
⑤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不合语境。
⑥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
使用正确。
故选D。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在很多人的心中,传统菜市场之所以让人留恋,不仅是因为这里能够感受市井民情和生活百态,更主要的是因其能带来生活上的便利。
B.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宣布退出控制全球碳排放的《巴黎协议》,惹来国内外抨击,美国部分州政府更无视特朗普的决定,自组联盟履行协议内容。
C. 小学生需要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学习。
通过赏析经典剧目,学唱经典唱段,了解戏曲常识,使孩子们对戏曲欣赏有了兴趣,戏曲艺术也就有了希望。
D. 作为奥斯曼帝国的皇家宫殿,托普卡帕宫收藏有大量的中国瓷器,仅青花瓷就有5373件,数量堪称中国本土之外收藏中国瓷器最多的地方。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项,语序不当,“不仅……更……”前后内容轻重颠倒,互换位置;C项,成分赘余,“孩子们”前多了一个“使”,删去;D项,搭配不当,“数量”和“地方”搭配不当。
故选B。
4.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A. 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非及.向时之士(及:等到)B. 王道之始.也(始:开端)声非加疾.也(疾:宏大)C.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其曲中.规(中.:合乎)D. 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金就砺.则利(砺.:磨刀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词语含义理解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各句中加点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A项,“非及向时之士”意思“(陈涉)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所以“及”意思是“比得上”。
故选A。
5. 下列组合中,全部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百亩之田,勿夺其时②君子生非异也③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④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⑤或师焉,或不焉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⑦而习其句读⑧赢粮而景从A. ②③④⑥B. ③④⑤⑦C. ②⑤⑥⑧D. ③④⑥⑧【答案】C6.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填然鼓之.申之.以孝悌之义B. 弃甲曳兵而.走吾尝终日而.思矣C. 于其身,则.耻师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D. 其皆出于此乎.生乎.吾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A项,之:音节助词/之:代词,他们,指老百姓。
B 项,而:连词,表修饰关系/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C项,则:却/则:那么。
D项,乎:句末语气词/乎:相当于“于”,在。
故选B。
7.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①吾从而..不饥不寒..师之②黎民③不爱.珍器重宝④才能不及中人..⑤今之众人..金人十二..,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⑥铸以为⑦囊括..兴焉..四海之意⑧积土成山,风雨⑨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⑩假舟楫..者A. ②③④⑥⑦⑧B. ①③④⑤⑥⑨C. ③⑤⑥⑧⑨⑩D. ④⑤⑦⑧⑨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词语中古今异义词含义的理解把握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加点词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①从而:古义:两个词,“从”是指“跟从”之意,“而”是指“而且”之意。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
②黎民:古义今义都指老百姓。
③爱:古义:吝惜。
今义:喜好,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
④中人:古义:普通的人。
今义:在两方之间调解、做见证或介绍买卖的人。
⑤众人:古义:一般人。
今义:很多人。
⑥以为:古义:把……作为或制成。
今义:认为。
⑦囊括:古义今义都是全部包罗。
⑧风雨:古义和今义都是风和雨。
⑨黄泉:古义:泉水。
今义:在中国道家文化中是指人死后所往之地,也就是阴曹地府。
⑩舟楫:古义今义都是船和桨。
故选B。
8.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席.卷天下②不耻.相师③孔子师.郯子④会盟而谋弱.秦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⑦吾师.道也⑧故木受绳则直.⑨天下云集响.应⑩假舟楫者,能水.也A. ①② /④⑧/⑤⑥/③⑦/⑨⑩B. ①⑨/②⑧/③④/⑤⑥/⑦⑩C. ①⑨/②③/④⑥/⑤⑧/⑦⑩D. ①⑨ /②④/⑥⑧/③⑤/⑦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中词类活用词用法理解和把握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①席:名词作状语;②耻:形容词意动用法;③师:名词意动用法;④弱:形容词使动用法;⑤小:形容词作动词;⑥愚:形容词使动用法;⑦师:名词作动词;⑧直:形容词作动词;⑨响:名词作状语;⑩水:名词作动词。
故选C。
9. 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为天下笑者,何也? 然后不王者,未之有也B.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非我也,岁也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 得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拘于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理解和判断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句式都相同的一项”,A项,被动句/宾语前置句;B项,判断句/判断句;C项,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D项,介词结构后置句/被动句。
故选B。
10.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B. 万乘:兵车万辆。
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C. 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
又称作“六经”。
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D. 合从: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也作“合纵”。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
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本题D项,“合从: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也作‘合纵’”说法错误,“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应为“连横”。
“合从”是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
秦在西方,六国地处南北,故称合从。
故选D。
二、名篇名句默写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威振四海。
(4)《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数罟不入洿池 (2). 鱼鳖不可胜食也 (3). 闻道有先后 (4). 术业有专攻 (5). 履至尊而制六合 (6).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7). 吾尝跂而望矣(8).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9). 锲而不舍 (10). 金石可镂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子也。
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
善骑射,再从大将军。
大将军予壮士,为票姚校尉。
与轻勇骑八百,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
上曰:“票姚校尉去病再冠军,封冠军侯。
”去病侯三岁,为票骑将军。
其夏,去病与公孙敖俱出北地,异道。
张骞、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
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骞至匈奴引兵去骞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
而去病深入北地,捕首虏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