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前期词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宋词发展简介ppt课件

词的体制与题材,与《花间集》相近,清丽闲雅。在词 中主要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 伤感时序的愁情。
2、柳永时期:开创宋慢词时代,雅俗共赏。柳永发
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 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 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 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声誉。柳永善于化旧 曲为新声,创制大量的篇幅较长、句子错综不齐的慢词, 使词的体式趋向完备了。
词的种类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一定的。每句的 平仄也是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小令 (58 字以内 ) 、中调 (59 一 90 字 ) 和长调( 91 字以上,最长的词达 240 字)。 有的主张 62 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 “ 慢词 ” , 都未成定论。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 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 叠或四叠。段在词学中称为 “ 片 ” 或 “ 阕 ” 。 “ 片 ” 即 “ 遍 ” ,指乐曲奏过一 遍; “ 阕 ” 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 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唐代:词的开端及发展时期
1、民间词(敦煌曲子词):词的开端阶段 2、文人词的开端:相传盛唐李白的《菩萨蛮》及
《忆秦娥》
3、文人词的发展:中唐张志和( 《渔歌子》:西塞
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
须归)、刘禹锡、白居易(《江南好》)等人的词
4、文人词的成熟:晚唐温庭筠等人的词
风格豪迈,无所拘束,慷慨激昂,乐观进取, 具有阳刚之美的审美特征。豪放词作从苏轼就 开始了。他把词从娱宾助兴的天地里解脱出来, 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 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 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2、柳永时期:开创宋慢词时代,雅俗共赏。柳永发
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 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 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 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声誉。柳永善于化旧 曲为新声,创制大量的篇幅较长、句子错综不齐的慢词, 使词的体式趋向完备了。
词的种类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一定的。每句的 平仄也是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小令 (58 字以内 ) 、中调 (59 一 90 字 ) 和长调( 91 字以上,最长的词达 240 字)。 有的主张 62 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 “ 慢词 ” , 都未成定论。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 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 叠或四叠。段在词学中称为 “ 片 ” 或 “ 阕 ” 。 “ 片 ” 即 “ 遍 ” ,指乐曲奏过一 遍; “ 阕 ” 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 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唐代:词的开端及发展时期
1、民间词(敦煌曲子词):词的开端阶段 2、文人词的开端:相传盛唐李白的《菩萨蛮》及
《忆秦娥》
3、文人词的发展:中唐张志和( 《渔歌子》:西塞
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
须归)、刘禹锡、白居易(《江南好》)等人的词
4、文人词的成熟:晚唐温庭筠等人的词
风格豪迈,无所拘束,慷慨激昂,乐观进取, 具有阳刚之美的审美特征。豪放词作从苏轼就 开始了。他把词从娱宾助兴的天地里解脱出来, 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 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 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宋词 课件(全)

• 晏殊词艺术特点——含蓄、典雅、温润秀洁
• 脱于鄙俗而写出‚气象‛,‚气象‛指以淡 雅之笔写出富贵之态,以清新之笔写出男女之情。 显得神清而气远,蕴藉而雅健。 • 善于捕捉对自然景物敏锐而纤细的感受,并 善于抒发由此而产生的深蕴凄婉的心情。善于从 景物描写中暗示出对人生所持的人生态度,尤其 善于抒发对人生所持有的旷达之情,因而显得意境 格外高远。
•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无论诗、文、词都 有杰出的成就。 • 王安石词虽仅存29首,却颇具开创性。他 的词已脱离了晚唐五代以来柔情软调的固定轨道, 而主要是抒发自我的性情怀抱,并进一步由表现 个体人生的感受开始转向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反 思,使词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 《蝶恋花》:
•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 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 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 王国维《人间词话》:
•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 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 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五、王安石词
• (一)生平简介 •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
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 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 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 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 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 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 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 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 山,谥文。
南宋前期词

李清照后期词作充满了怀旧、悼亡
的意绪,表现了国破家亡的不幸和痛苦,
风格凄婉深沉。
四、“易安体”的风格特色
1、抒情细腻深婉、形象鲜明 2、语言清新雅丽、率真自然 3、音律严谨谐婉。富于音乐美
山东济南李清照博物馆
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李调元 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
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
也 。 ——沈曾植《菌阁琐谈》
李清照的《词论》 李清照前期生活和创作 李清照后期生平与创作 “易安体”的风格特色
李清照的《词论》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 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 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 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 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 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 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 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 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 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 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 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 良玉有瑕,价自减矣。”
许多愁。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
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
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
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 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的意绪,表现了国破家亡的不幸和痛苦,
风格凄婉深沉。
四、“易安体”的风格特色
1、抒情细腻深婉、形象鲜明 2、语言清新雅丽、率真自然 3、音律严谨谐婉。富于音乐美
山东济南李清照博物馆
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李调元 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
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
也 。 ——沈曾植《菌阁琐谈》
李清照的《词论》 李清照前期生活和创作 李清照后期生平与创作 “易安体”的风格特色
李清照的《词论》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 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 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 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 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 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 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 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 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 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 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 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 良玉有瑕,价自减矣。”
许多愁。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
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
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
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 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南宋词 完整版课件PPT

➢ 后期生活:颠沛流离、凄凉悲惨。(夫死家亡 流 亡逃难 文物丢失 不幸婚姻 孤独寂寞)
(1)夫死家亡
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四十七 岁。 “葬毕,余无所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
(2)流亡逃难
青州—建康—池阳—建康—台州—剡县—越州( 浙江绍兴)—明州(浙江宁波)—奉化(浙江奉 化)、台州(浙江台州)—入海—温州—越州— —杭州。
夫妇志同道合
靖康耻阻幸福 南渡夫逝孀居
(中经丧乱)
半世飘零悲死(晚景凄)
赵明诚幼时,其父将为择妇。明诚 昼寝,梦诵一书,觉来惟忆三句云:“ 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以 告其父。
其父为解曰:“汝待得能文词 妇也。‘言与司合’是‘词’,‘ 安上已脱’是‘女’,‘芝芙草拔 ’是‘之夫’二字,非谓汝为词女 之夫乎?”后李翁以女女之,即易 安也,果有文章。
⒊词风雄放悲壮的辛派词人
辛弃疾 陈亮 刘过
一、李清照简介
1、家世
父:李格非
文学家,经学家,苏门后四学 士(廖正一、李禧、董荣)之一。
母:王 氏
一说为状元王拱辰之孙女; 另一说为宰相歧国公王珪之孙 女。
一、李清照简介
2、生平
李清照(1084--1155?)
生于官宦之家
长成书香才女 (少历繁华) 婚姻门当户对
(5)孤独寂寞:性别与时代强加 于作者的超越时空之孤独寂寞
➢ 普通女性的悲哀:夫死无子
➢ 知识女性的悲哀:具有独立之 人格而没有独立地位,具有超 群才华而无施展舞台,性别地 位与才华境界的巨大反差注定 其悲剧命运。
➢ 宋代四大才女:李清照、朱淑 真、张玉娘、吴淑姬。
3、李清照词之成就
➢理论上: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 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 家”之说。
第一章宋代诗歌PPT课件

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人。主要模仿白居 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 内容多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2
▪ 二、晚唐体 ▪ 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
宋人常把贾、姚看成晚唐诗人,所以名之 “晚唐体”。代表人物是惠崇等“九僧”、 潘阆、魏野、林逋、寇准等,多吟咏山水隐 逸之情,风格清新。
12
▪ 《明妃曲二首》其一 ▪ 王安石
▪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著尽汉宫衣。 ▪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15
▪ 苏轼诗有指陈时政得失、咏叹民生苦乐的作 品,如《吴中田妇叹》;大量诗作通过描绘 日常生活经历和自然景物来抒发人生情怀, 如《和子由渑池怀旧》、《题西林壁》、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诗尽变唐风,别 开生面,豪放豁达,深蕴哲理,想象奇妙, 妙喻连珠,使宋诗艺术表现力得到了空前的 提高。
16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14
▪ 苏轼诗歌的题材广阔,几乎无所不包;各体 兼备,尤擅七言古体和律、绝;风格也富于 变化。宋诗散文化、好谈论或包蕴道理,好 显示才学等特点,在苏轼诗中也有突出的表 现,并且也造成某些缺陷,但他毕竟才华横 溢,人生感受极其丰富,能够更多地发挥其 有利的一面,因而在保持宋诗特色的同时取 得了很大的成就。
3
▪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p266) ▪ 林逋
▪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2
▪ 二、晚唐体 ▪ 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
宋人常把贾、姚看成晚唐诗人,所以名之 “晚唐体”。代表人物是惠崇等“九僧”、 潘阆、魏野、林逋、寇准等,多吟咏山水隐 逸之情,风格清新。
12
▪ 《明妃曲二首》其一 ▪ 王安石
▪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著尽汉宫衣。 ▪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15
▪ 苏轼诗有指陈时政得失、咏叹民生苦乐的作 品,如《吴中田妇叹》;大量诗作通过描绘 日常生活经历和自然景物来抒发人生情怀, 如《和子由渑池怀旧》、《题西林壁》、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诗尽变唐风,别 开生面,豪放豁达,深蕴哲理,想象奇妙, 妙喻连珠,使宋诗艺术表现力得到了空前的 提高。
16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14
▪ 苏轼诗歌的题材广阔,几乎无所不包;各体 兼备,尤擅七言古体和律、绝;风格也富于 变化。宋诗散文化、好谈论或包蕴道理,好 显示才学等特点,在苏轼诗中也有突出的表 现,并且也造成某些缺陷,但他毕竟才华横 溢,人生感受极其丰富,能够更多地发挥其 有利的一面,因而在保持宋诗特色的同时取 得了很大的成就。
3
▪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p266) ▪ 林逋
▪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01宋初的词(上).ppt

——寇准《踏莎行》
九品官以上用青色; 七品官以上用绿色; 五品官以上用朱色; 三品官以上用紫色。 到宋元丰年间用色稍 有更改,四品以上用
3.内容贫乏,形式短小,个性极不鲜明
紫色;六品以上用绯 色;九品以上用绿色。
第二节 范仲淹
一、生平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人。宋真宗 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 后得罪宰相吕夷简,贬饶州。庆历三年(1043),吕夷简 罢相,范仲淹参知政事。整顿吏治,引起腐朽官僚势力 不满,被迫使离朝,“庆历新政” 结束。后于赴颖州途 中病死,谥文正。
第五章 宋初的词(上)
第一节 宋初词的基本特点 ——承南唐之遗风
1.多是达官贵人。
如寇准、韩琦、晏殊、宋祁、范仲淹、欧阳修等。
2.言情缠绵而不轻薄,措词华美而不艳丽。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春梅 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 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 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 黯淡连芳草。
宋型文化的产生:平民化、儒释道结合 儒家传统观念开始倾斜
社会责任感和个性自由的整合
“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王著责授兵部员外郎。著嗜酒,不拘细行。 尝乘醉夜宿娼家,为巡吏所执。既知而释之。密以事闻,上置不问。”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乾德元年一月甲申条
(3)与宋词的文化定位相关。
“词为艳科。”——温庭筠
一、范仲淹词的内容与风格
(一)写离情:缠绵细密,情景交融,感情深挚而不流于颓废。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蔡邕《饮马长城窟行》 “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 —— 李煜《清平乐》
(二)写边塞生活:情景相合,沉郁悲壮,开拓了宋词的表现领域。
风格慷慨雄放,情感复杂矛盾。
九品官以上用青色; 七品官以上用绿色; 五品官以上用朱色; 三品官以上用紫色。 到宋元丰年间用色稍 有更改,四品以上用
3.内容贫乏,形式短小,个性极不鲜明
紫色;六品以上用绯 色;九品以上用绿色。
第二节 范仲淹
一、生平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人。宋真宗 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 后得罪宰相吕夷简,贬饶州。庆历三年(1043),吕夷简 罢相,范仲淹参知政事。整顿吏治,引起腐朽官僚势力 不满,被迫使离朝,“庆历新政” 结束。后于赴颖州途 中病死,谥文正。
第五章 宋初的词(上)
第一节 宋初词的基本特点 ——承南唐之遗风
1.多是达官贵人。
如寇准、韩琦、晏殊、宋祁、范仲淹、欧阳修等。
2.言情缠绵而不轻薄,措词华美而不艳丽。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春梅 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 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 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 黯淡连芳草。
宋型文化的产生:平民化、儒释道结合 儒家传统观念开始倾斜
社会责任感和个性自由的整合
“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王著责授兵部员外郎。著嗜酒,不拘细行。 尝乘醉夜宿娼家,为巡吏所执。既知而释之。密以事闻,上置不问。”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乾德元年一月甲申条
(3)与宋词的文化定位相关。
“词为艳科。”——温庭筠
一、范仲淹词的内容与风格
(一)写离情:缠绵细密,情景交融,感情深挚而不流于颓废。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蔡邕《饮马长城窟行》 “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 —— 李煜《清平乐》
(二)写边塞生活:情景相合,沉郁悲壮,开拓了宋词的表现领域。
风格慷慨雄放,情感复杂矛盾。
南宋词PPT课件

3
一、李清照
(一)地位、评价 ❖ “易安体” 、“婉约词宗” ❖ 王灼 :“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
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 一。” ❖ 朱彧 :“本朝女妇之有文者,李易安为 首称。……词尤婉丽,往往出人意表,近 未见其比。” ❖ 李调元:“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 不在秦七、黄九之下”;“不徒俯视巾帼, 直欲压倒须眉。”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 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 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 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 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32
(三)姜夔词的艺术成就
❖ 清空淡雅的词境 ❖ 虚处传神的手法 ❖ 因词制曲的自度曲 ❖ 韵味隽永的小序
2、以《兰陵王·柳》为例,说明周邦彦词的 特点。
37
研讨题目(5月18日)
❖ 1、以《声声慢》为例说明李清照词的艺术特 色。
❖ 2、赏析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8
29
踏莎行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 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 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 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 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 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30
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 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 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4
一、李清照
(二)生平 ❖ 人生幸福:
出身名门,大家闺秀 佳偶天成,婚姻美满 ❖ 人生不幸: 国破家亡,漂泊流离 再嫁离异,晚年孤苦
一、李清照
(一)地位、评价 ❖ “易安体” 、“婉约词宗” ❖ 王灼 :“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
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 一。” ❖ 朱彧 :“本朝女妇之有文者,李易安为 首称。……词尤婉丽,往往出人意表,近 未见其比。” ❖ 李调元:“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 不在秦七、黄九之下”;“不徒俯视巾帼, 直欲压倒须眉。”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 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 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 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 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32
(三)姜夔词的艺术成就
❖ 清空淡雅的词境 ❖ 虚处传神的手法 ❖ 因词制曲的自度曲 ❖ 韵味隽永的小序
2、以《兰陵王·柳》为例,说明周邦彦词的 特点。
37
研讨题目(5月18日)
❖ 1、以《声声慢》为例说明李清照词的艺术特 色。
❖ 2、赏析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8
29
踏莎行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 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 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 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 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 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30
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 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 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4
一、李清照
(二)生平 ❖ 人生幸福:
出身名门,大家闺秀 佳偶天成,婚姻美满 ❖ 人生不幸: 国破家亡,漂泊流离 再嫁离异,晚年孤苦
李清照及南宋前期词 PPT课件 通用

从李清照的生年即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至李 清照载书十五车南下即宋钦宗靖康二年(1126),只 有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闰正月。从宋徽宗大观二年 (1108)后,李与赵“屏居乡里十年”(1116年)李清 照 不在汴京而在青州,自然不会在汴京遇到闰正月。可见 是zhòng 三五,而非chóng 三五。
楼尽醉。”
(二)名家评说
写出一种临别心神,而新瘦新愁,真如秦女楼头, 声声有和鸣之奏。([明]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卷二)
宛转见离情别意,思致巧成。([明]李廷机《草堂诗
余平林》卷三)
词虽小道,第一要辨雅俗。结构天成,而中有艳 语、 隽语、奇语、豪语、苦语、痴语、没要紧语, 如巧匠运斤,毫无痕迹,方为妙手。古词中如……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痴语也。
唐李德裕《重忆山居》六首之二《泰山石》: “沧海似熔金。” 唐杜牧《金陵》:“日落水浮金。” 宋廖世美[好事近·夕景](落日水熔金): “落日水熔金,天淡暮烟凝碧。”
《庄子·列御寇》:“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玑珠。” 《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刑昺疏曰: “肉,边也;好,孔也;边大倍于孔者,名璧。”“合璧” 或“连璧”即两个半圆形的“璧”合在一起,常用以比喻 美好或完美的人或事物凑集在一起。 《晋书·夏侯湛传》:“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 构新词,而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都 谓之‘连璧’。”夏侯湛与潘岳皆才貌出众,故谓之“连 璧”。 “暮云璧合”——天暮时分各种形态、各种颜色的云 彩之合犹如璧之合也。
人在何处?
讨论:“人”指谁?
或以为承上文,谓美景依旧,“人”是词人自指; 或以为“人”是指词人的亡夫赵明诚,意谓与
其有泉路之隔。 沈祖棻《宋词赏析》:“……‘何处’则指
楼尽醉。”
(二)名家评说
写出一种临别心神,而新瘦新愁,真如秦女楼头, 声声有和鸣之奏。([明]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卷二)
宛转见离情别意,思致巧成。([明]李廷机《草堂诗
余平林》卷三)
词虽小道,第一要辨雅俗。结构天成,而中有艳 语、 隽语、奇语、豪语、苦语、痴语、没要紧语, 如巧匠运斤,毫无痕迹,方为妙手。古词中如……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痴语也。
唐李德裕《重忆山居》六首之二《泰山石》: “沧海似熔金。” 唐杜牧《金陵》:“日落水浮金。” 宋廖世美[好事近·夕景](落日水熔金): “落日水熔金,天淡暮烟凝碧。”
《庄子·列御寇》:“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玑珠。” 《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刑昺疏曰: “肉,边也;好,孔也;边大倍于孔者,名璧。”“合璧” 或“连璧”即两个半圆形的“璧”合在一起,常用以比喻 美好或完美的人或事物凑集在一起。 《晋书·夏侯湛传》:“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 构新词,而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都 谓之‘连璧’。”夏侯湛与潘岳皆才貌出众,故谓之“连 璧”。 “暮云璧合”——天暮时分各种形态、各种颜色的云 彩之合犹如璧之合也。
人在何处?
讨论:“人”指谁?
或以为承上文,谓美景依旧,“人”是词人自指; 或以为“人”是指词人的亡夫赵明诚,意谓与
其有泉路之隔。 沈祖棻《宋词赏析》:“……‘何处’则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礴,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艺术感染 力很强。其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恰当的比喻,二是奇特的想象,三是 豪放的风格。
• 岳飞《满江红》 •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
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 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 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 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 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全词正气凛然,豪气冲天,表现了七十六岁 的爱国词人忧愤深广、磊落不平的壮烈情怀。 • 上片感时,对中原故国横遭掳掠、南宋朝廷 的昏庸腐败无能,忧心忡忡,抒发了对金国统治 者猖狂侵略、南宋统治者卖国投降的一腔悲愤。 下片赠别,抒写离情,追忆往事,表现了朋友间 的真挚友谊和共同的爱国情怀。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芦川词提要》:‚其词 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
• 一、张元干、张孝祥 • 张元干和张孝祥都是南宋前期著名词人,他
们的词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表达爱国情感 方面,二人更表现出相当的一致性。例如张元干 《贺新郎》与张孝祥《六州歌头》,两首词都将爱 国之情与个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交织在一起,感慨 豪壮,掷地有声。
• 张元干《贺新郎》
•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 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 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 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 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无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 儿曹恩怨相而汝?举大白,听金缕。
•
受生活境遇的影响,李清照的词明显地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 早期的词主要表现她作为少女和少妇的 生活与情怀(闺中之闲吟)。 • 后期的作品则主要表现国破家亡后的身 世之苦、故国之思以及孤寂无聊的心情, 情调低沉,凄苦悲凉(破国亡家之低泣)。
2、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 无论哪一时期的作品,李清照都能写得独具 韵味、真切动人,因此,人们将李清照这种独具 韵味的风格称之为易安体。易安体的特征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其一,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 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 • 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声声 慢》);‚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永遇乐》)等动作细节,典型地 表现年老寡居所独有的生活情态和寂寞心境。
上片侧重写惨遭敌人蹂躏的中原故土凄 凉景象和敌人的骄横跋扈。 • 下片抒怀,者关心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 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
•
宋代佚名作者《朝野遗记》记载,张 孝祥在建康设宴招待张浚等爱国将领,即 席命笔,作了这首词,张浚读后连酒也喝 不下去了,竟至‚罢席而入‛ 。
•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 ‚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 舞。‛
二、李清照
• 1、生平简介 • 李清照(1084~约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 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与济南历城人辛弃 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齐鲁著名学 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 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 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 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 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 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文学家,作品 有词、诗、文等,但成就最高的是词,有《漱玉 词》。
• 其二,善于将个性化的抒情和完美的意境相结合。 • 她既善于直接写闺阁生活和闺阁愁情,又善 于结合写景咏物,抒发美质难久和物是人非的惆 怅之情,极具个性化的意境和特征。如《如梦 令》、《一剪梅》等
• 张孝祥《六州歌头》 •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 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 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 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 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 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 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鹜, 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 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
绍兴四年(1134)秋,岳飞第一次北伐 大获全胜。八月下旬,宋廷擢升岳飞为清 远军节度使。当旌节发到鄂州(今武昌)时, 全军将士欢欣鼓舞。一天,雨歇云散,江 山明丽,岳飞凭栏远眺,感慨万千,吟咏 了这首词。 •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 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 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 神。
• 《念奴娇过洞庭》
•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 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 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 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
这首《念奴娇》是广泛传诵的张孝祥 的代表作。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张 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 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 • 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抒情之作。它以 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中秋节前夕洞庭湖雄 伟壮阔、空明澄澈的绚丽画面,抒写了作 者光明磊落、冰肝雪胆般纯洁高尚的情操, 反映了作者对投降派的蔑视。
南宋前期词
•
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占领了北宋都城汴 京,并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史称‚靖康之 难‛。以此为界,前为北宋,后为南宋。 • 空前的社会动荡和民族的奇耻大辱,极大地 震动了当时的政坛、文坛。文学上,就内容而言, 北宋末年那些宣扬享乐、粉饰太平的作品在亡国 的情况下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条件,代之而起的是 对亡国的激愤、痛心、反思和对复仇的决心、对 恢复的渴望。 • 南宋初期文学以词的变化最大。靖康后的词 作不再像北宋末年那样一味讲究含蓄浑厚、圆柔 婉约,而是成为抒情言志以至干预国事的有力武 器。
• 岳飞《满江红》 •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
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 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 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 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 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全词正气凛然,豪气冲天,表现了七十六岁 的爱国词人忧愤深广、磊落不平的壮烈情怀。 • 上片感时,对中原故国横遭掳掠、南宋朝廷 的昏庸腐败无能,忧心忡忡,抒发了对金国统治 者猖狂侵略、南宋统治者卖国投降的一腔悲愤。 下片赠别,抒写离情,追忆往事,表现了朋友间 的真挚友谊和共同的爱国情怀。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芦川词提要》:‚其词 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
• 一、张元干、张孝祥 • 张元干和张孝祥都是南宋前期著名词人,他
们的词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表达爱国情感 方面,二人更表现出相当的一致性。例如张元干 《贺新郎》与张孝祥《六州歌头》,两首词都将爱 国之情与个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交织在一起,感慨 豪壮,掷地有声。
• 张元干《贺新郎》
•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 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 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 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 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无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 儿曹恩怨相而汝?举大白,听金缕。
•
受生活境遇的影响,李清照的词明显地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 早期的词主要表现她作为少女和少妇的 生活与情怀(闺中之闲吟)。 • 后期的作品则主要表现国破家亡后的身 世之苦、故国之思以及孤寂无聊的心情, 情调低沉,凄苦悲凉(破国亡家之低泣)。
2、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 无论哪一时期的作品,李清照都能写得独具 韵味、真切动人,因此,人们将李清照这种独具 韵味的风格称之为易安体。易安体的特征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其一,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 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 • 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声声 慢》);‚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永遇乐》)等动作细节,典型地 表现年老寡居所独有的生活情态和寂寞心境。
上片侧重写惨遭敌人蹂躏的中原故土凄 凉景象和敌人的骄横跋扈。 • 下片抒怀,者关心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 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
•
宋代佚名作者《朝野遗记》记载,张 孝祥在建康设宴招待张浚等爱国将领,即 席命笔,作了这首词,张浚读后连酒也喝 不下去了,竟至‚罢席而入‛ 。
•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 ‚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 舞。‛
二、李清照
• 1、生平简介 • 李清照(1084~约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 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与济南历城人辛弃 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齐鲁著名学 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 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 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 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 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 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文学家,作品 有词、诗、文等,但成就最高的是词,有《漱玉 词》。
• 其二,善于将个性化的抒情和完美的意境相结合。 • 她既善于直接写闺阁生活和闺阁愁情,又善 于结合写景咏物,抒发美质难久和物是人非的惆 怅之情,极具个性化的意境和特征。如《如梦 令》、《一剪梅》等
• 张孝祥《六州歌头》 •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 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 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 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 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 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 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鹜, 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 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
绍兴四年(1134)秋,岳飞第一次北伐 大获全胜。八月下旬,宋廷擢升岳飞为清 远军节度使。当旌节发到鄂州(今武昌)时, 全军将士欢欣鼓舞。一天,雨歇云散,江 山明丽,岳飞凭栏远眺,感慨万千,吟咏 了这首词。 •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 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 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 神。
• 《念奴娇过洞庭》
•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 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 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 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
这首《念奴娇》是广泛传诵的张孝祥 的代表作。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张 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 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 • 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抒情之作。它以 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中秋节前夕洞庭湖雄 伟壮阔、空明澄澈的绚丽画面,抒写了作 者光明磊落、冰肝雪胆般纯洁高尚的情操, 反映了作者对投降派的蔑视。
南宋前期词
•
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占领了北宋都城汴 京,并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史称‚靖康之 难‛。以此为界,前为北宋,后为南宋。 • 空前的社会动荡和民族的奇耻大辱,极大地 震动了当时的政坛、文坛。文学上,就内容而言, 北宋末年那些宣扬享乐、粉饰太平的作品在亡国 的情况下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条件,代之而起的是 对亡国的激愤、痛心、反思和对复仇的决心、对 恢复的渴望。 • 南宋初期文学以词的变化最大。靖康后的词 作不再像北宋末年那样一味讲究含蓄浑厚、圆柔 婉约,而是成为抒情言志以至干预国事的有力武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