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文学
南宋著名诗人一览表

南宋著名诗人一览表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其中以诗人最为突出。
以下是南宋著名诗人一览表。
一、苏轼(1037年-1101年)苏轼字子瞻,号东篱,是南宋的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
他的诗歌以豪放为主,而擅长于散文、辞赋、乐府等方面的创作。
代表作有《江城子·密州出猎》、《赤壁赋》等,被后人称为“苏东坡”。
二、杨万里(1127年-1206年)杨万里字夷石,号方泉,是南宋时期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
他的诗歌表现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被誉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创建者。
代表作有《北乡子·田园杂兴》、《钱塘湖春行》等。
三、辛弃疾(1140年-1207年)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将领和政治家。
他的诗歌以豪迈慷慨、亲切自然为主,对民族抗争表达了深厚的情感。
代表作有《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满江红·写怀》等,被誉为“辛词派”的创始人。
四、陆游(1125年-1210年)陆游字务求,号牧斋,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的诗以婉约清新、淡泊高远为主,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批判。
代表作有《钗头凤·世情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五、李清照(1084年-1155年)李清照字太虚,号易安居士,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女词人。
她的词作风清新脱俗、豪放自由,表达出了对爱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代表作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等。
以上就是南宋著名诗人的一览表。
他们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体现了当时社会和人民的生活、风貌。
他们的名字,早已载入了中国文学史册,成为后人学习和传承的楷模。
南宋文学

南宋文学诗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中国文学史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康熙十万首)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中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人)、范成大(田园诗人)、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散文代表作《入蜀记》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自勉对联∙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之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钗头凤·红酥手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沈园二首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林升题临安邸讽喻诗中的杰作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南宋文学汇总

南宋文学汇总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古】南宋文学汇总一、南宋概况南宋(1127-1279):赵构,偏安一隅,被蒙古攻破,幼帝跳崖民族矛盾尖锐,爱国主义二、南宋代表作家及作品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代表作《如梦令》如梦令(一)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二)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岳飞,字鹏举,南宋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代表作《满江红》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代表作《破阵子》《青玉案》《破阵子》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代表作《示儿》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文学家、音乐家。
浙西派词人把他奉为宋词中的第一作家,比为词中老杜。
代表作:《扬州慢》扬州慢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後,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宋代佳作:文学瑰宝

宋代佳作:文学瑰宝在中国文学史上,宋代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诗词、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内容和深远的思想,成为了文坛的瑰宝。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篇宋代佳作,展示宋代文学的辉煌魅力。
一、《木兰辞》《木兰辞》是一篇写木兰从军代父从军的民谣,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而脍炙人口。
文中描绘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情节,以及木兰在军队中的日常生活和面对战争的坚定决心。
作品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女子忠孝的精神,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二、《滕王阁序》《滕王阁序》是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
苏轼以滕王阁为背景,通过对滕王阁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壮丽山水和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在文章中,苏轼纵览九州山水,自乐中泄壮志,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壮丽自然景观的赞美。
三、《南宋厅试文章》《南宋厅试文章》是宋徽宗在皇帝位上的一篇文章,通过对科举考试的反思,探讨了文化和人才的重要性。
文章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议题,强调了以文化自强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对科举制度的批评,揭示了官僚体制的弊端,给人们以深思。
四、《贾仲明殉节词》《贾仲明殉节词》是苏洵为其兄贾仲明所写的一篇词。
贾仲明是北宋年间在抵抗金兵入侵时壮烈牺牲的抗金英雄。
苏洵在词中抒发了对贾仲明的赞颂之情,表达了对抗金反侵略的坚定决心。
文中用扣人心弦的旋律和激情澎湃的词句,让读者感受到了英雄的壮烈和民族的坚韧。
五、《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这部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兴衰和人性的复杂。
小说以其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社会思考,成为中国文学经典之作。
综上所述,宋代的文学作品以其瑰丽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
这些佳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无论是《木兰辞》中的木兰之志,还是《滕王阁序》中的壮丽景色,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这些作品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宋代,而是透过时间传递,继续在当今社会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宋代文学常识

旷世奇才全面而辉煌的艺术成就
• 诗歌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方 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 并称为“苏辛”;
•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 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 蔡襄并称“宋四家”;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 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 霜满地,人不寐,将军 白发征夫泪。
柳永
词史上第一个专业 词人
柳永事迹
原名三变,字景 庄,建州崇安人。 父柳宜官至都官 员外郎,与兄三 复、三接号“柳 氏三绝”。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 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 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宋代文学常识
宋朝:960—1279年。
北宋:960—1127年,定都汴梁(今河 南开封) 南宋:1127—1279年,定都临安(今浙 江杭州)
唐宋八大家
唐 韩愈,字退之 柳宗元,字子厚
宋 欧阳修,字永叔 王安石,字介甫 苏洵,字明允 苏轼,字子瞻 苏辙,字子由 曾巩,字子固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 晚号六一居士
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处如天堂,他 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苏轼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 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世间万千丑态 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不是好人”。他 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载歌载舞,深 得其乐”,可见苏轼是潇洒超俗的,乐 观开朗的,旷达的。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代文学名词解释

白体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群体。
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人。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也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
王禹偁则更注重白居易的讽喻诗,学习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创作精神,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
他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
晚唐体指宋初模仿晚唐贾岛、姚和诗风的一个诗人群体。
其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以惠崇为代表的“九僧”。
九僧作诗,继承了贾岛、姚和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
但内容贫乏,全篇的意境往往不够完整。
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林逋等隐逸之士。
他们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而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为充实。
寇准是晚唐体的盟主,喜写山林之思,含思凄婉。
西昆体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代表诗人杨亿、刘筠、钱惟演。
西昆体诗的题材范围狭窄,主要有怀古咏史、咏物、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三类,思想内容贫乏,缺乏生活气息。
西昆体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艺术特色。
他们推崇李商隐,兼重唐彦谦,作诗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
但往往徒得李诗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
且专事模仿而缺乏创新精神,没有自成一家的气概。
西昆体也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成就高于白体、晚唐体,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永嘉四灵指永嘉地区的4位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
这四人都出于叶适之门且字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合称“四灵”,曾有《四灵诗选》。
四灵都是命运落拓的贫寒之士,生活面狭小,诗歌内容也比较单薄,不外于题咏景物,唱酬赠答,只有少数写到民生疾苦或时事。
四灵作诗以贾岛、姚和为宗,以五律为主要诗体,艺术上精雕细琢,玲珑雅洁,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刻意求工,忌用典,尚白描,但过分注重炼字琢句,虽有较精警的句子而全篇意境却不够完整。
宋代文学名词解释

1、※山谷体(黄庭坚体):指北宋后期诗人黄庭坚的诗风,因其自号山谷道人,故名山谷体。
黄庭坚推崇杜甫,强调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功用,提倡“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主张“无一字无来处”,但要以故为新,化腐朽为神奇,追求“生新”,主张“不俗”,故以其鲜明的风格自成一体。
在艺术特征上,强调诗境的生新美,诗语的峭拔美,诗韵的兀拗美。
以唐诗为参照,山谷体生新程度最高,最典型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
2、※江西诗派:北宋后期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
因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
尊黄庭坚为诗派之祖,下列25人。
他们在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比较接近,都主张以杜甫为宗,但过分强调技巧,讲究章法句法,喜用拗句拗律,形成一种奇峭艰涩、瘦硬生新的诗风。
到了宋末,因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又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即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
3、半山体(王荆公体):指北宋诗人王安石后期诗歌中写景抒情的绝句。
王安石晚年曾隐居在南京城紫金山,又称半山。
这期间他写景抒情的绝句诗描写细致、修辞巧妙、韵味深永,体现出唐诗的复归。
4、※婉约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
在题材选择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思;在表达方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曲折表达;风格委婉、绮丽。
从晚唐五代以温庭筠为鼻祖的“花间派”开始,后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
5、※豪放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
由北宋词人苏轼所开创,南宋辛弃疾将其创作推向高峰。
豪放词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恢弘、沉郁,艺术成就颇高,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
6、)7、※理趣:理趣一词最早在宋代用于诗歌评论。
指体现哲理的诗歌要符合读者的审美情趣,做到哲理与情味相交融。
由于宋代理学和禅学盛行,大量理语与禅语入诗,“以议论为诗”变得令人生厌,受到宋代学者的批评,他们认为“以议论为诗”必须讲究议论与叙事、抒情的结合,讲究短小精悍,发人深省。
南宋文学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倾向

南宋文学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倾向引言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南宋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倾向脱颖而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南宋文学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倾向,并分析其特点和价值。
一、南宋文学的艺术风格1. 学院派风格在南宋时期,与北宋相比,南方文人更加注重对诗词形式的考究和修辞技巧的运用。
他们重视规范和典雅,并致力于理性和情感的表达。
其中,陆游是南宋学院派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2. 寓意隐喻南宋文学常以寓意、隐喻等方式进行表达。
通过使用象征手法和暗示等修辞手段,在凝练简练中蕴含深邃内涵。
这种艺术手法使读者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来理解作品的真正含义。
3. 唯美主义南宋文学强调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绘,营造出唯美、细腻、优雅的氛围。
这种风格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美的热爱,以及对世界万物的敏感和感悟。
4. 躁动与纷争南宋时期社会动荡频繁,战乱不断。
这种动荡与纷争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反映。
许多作品表达出作者内心的焦虑、挣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展现了一种矛盾而复杂的情感状态。
二、南宋文学的思想倾向1. 儒家思想南宋文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孝道、忠诚、礼仪等传统价值观念。
许多作品通过描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来弘扬道德伦理观念,并探讨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在社会中应扮演的角色。
2. 佛教禅宗思想佛教在南宋时期得到广泛传播,禅宗思想在文人中流行。
南宋文学作品常以禅宗理念为基础,通过对内心体验和人生意义的探讨,表达对生命、苦难与解脱的思考。
3. 自然观念南宋文学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关系。
作品描绘自然美景,并注重观察自然现象。
诗人尝试从自然中寻求灵感,反映了作者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由与纯真的情感。
结论南宋时期的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倾向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
南宋文学注重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统一,通过精雕细琢和隐喻手法来展示丰富多样的意境;同时,它也承载了丰富而复杂的人类心灵哲理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现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关切与思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词的内容
以靖康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前期词
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 凛凛有生气焉。 —陈廷焯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
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 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 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其词抒写力图恢复 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 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 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 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
3.创新并丰富了词的语言,体现出高度的语言 技巧。 4.艺术手法多种多样,增强了词的表现力。 直抒胸臆的赋笔,以情感人;比兴寄托手 法,以香草美人为喻来寄托情志。 5.形式上,诗词散文的合流。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比较
都以豪放著称,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
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突破了词为“艳 科”的传统格局,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和词 境。由他开创的豪放一派,被辛弃疾继承并 发展。虽然他们都是豪放派词人,但是在词 风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缪钺yuè 说:“苏 东坡词出《庄》,而辛稼轩词则出于 《骚》。”
了她国破家亡的无限愁苦,抒发了她百无聊 赖、无所寄托的浓重悲哀,也曲折地反映出 忧时伤乱的爱国情绪,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 意义。 此十四字之妙:妙在叠字,一也;妙在有层 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 —徐釚《词苑丛谈》
3、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易安体 (1)情感真实动人。
以女性的身份塑造抒情主人公多愁善感、缠 绵凄婉的自我形象,真实地展现了词人的情 感历程和内心世界。 (2)情感表现形象具体而又富有美感。 (3)语言浅显自然而又韵味无穷。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
带彤霞晓露痕 。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 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后期词 主要表现身世之苦、故国之思以及晚年 的凄凉身世之感和寂寞愁苦之情。
张元干和张孝祥 其词直面现实的苦难,以呼吁抗战、谴责权 奸、感怀时事为创作主题,充满了强烈的战 斗性和批判性。词风慷慨激昂、刚见悲壮, 成为上承苏轼豪放词风,下开辛派词人先河 的作家。 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制赴新州)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五、岳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 胆量、意见、文章,悉无古今。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
南宋文学
第一节
南宋前期词
一、南宋前期词坛概况 1、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 2、创作风格也发生了巨变,内容多写亡 国之痛、 乡关之思以及恢复中原、抗敌 御辱之情。
二、李清照
若本朝妇人,(李清照)当推文采第一。
—王灼《碧鸡漫志》
李清照《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说,
强调了词与诗的区别,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 的独立地位。
二、描绘农村生活与田园风光,表现闲适心
境和隐逸情趣的作品。 【清平乐】(茅檐低小)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三、闺情词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三)辛词的艺术成就—稼轩体
1、艺术境界雄奇开阔,形象鲜明飞动。
主要表现在豪放的情感、阔大的空间、 久远的时间,富有力量和阳刚之气的意 象等方面。
表现她作为少女和少妇的生活与情 怀,内容多写自然美景与闺阁生活,也 抒写了夫妇之间的离别相思。
《点绛唇》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 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 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 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艺术风格多种多样。
以豪放为基调,悲慨雄放、沉郁苍凉是其主 导风格。婉约之作妩媚缠绵。刚柔相济亦刚 亦柔。
亦庄亦谐 学幼安者率祖其粗犷、滑稽,以其粗犷、滑 稽处可学,佳处不可学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卜算子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 舌在牙先堕。 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 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辛弃疾
辛词的思想内容 一、抒写爱国主义精神,展示英雄自我形象 1.追忆当年的战斗生活,抒发自己抗金北伐、 收复中原的热情。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2.表达壮志难酬的悲愤、抒写英雄失路的焦虑。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不满南宋朝廷的偏安政策,批判现实社会的 黑暗腐朽。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 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 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 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 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 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 词还要广泛得多。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 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 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通过抒写词人在深秋黄昏的真切感受,倾诉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 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 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 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 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 底下,听人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