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后期文学解析精选课件PPT

合集下载

课件-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南宋中后期词

课件-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南宋中后期词
张浚(主战派老将)北伐兵溃符离(今安徽宿 县符离集),孝宗抗金的决心动摇。
投降派趁机复出。秦桧余党汤思退为右丞相, 一面排挤张浚,一面撤毁两淮边备,准备与金 人“议和”。
和约“隆兴和议”正在酝酿中。
时张孝祥在建康(今南京)任留守。
张来巡视。 相传此词写于一次宴会。
张浚听后感动得为之“罢席而入”(《朝野遗 记》)。
地位:
南渡词人群与中兴词人群之间的过渡人物。
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前后~孝宗乾道四年 (1168):词坛上著名词人。
桥梁:东坡~稼轩。 作诗填词都以苏轼为典范。
学苏轼“豪”、“放”,兼融李白浪漫精神。
风格:骏发踔(chuo)厉。
《六州歌头》(选209):
作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十月左右。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 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高潮。状忘情与万物豪饮狂歌的词人的宏 伟形象,再写孤傲的人格。
西江:长江。喻酒。 挹:汲取。
北斗:喻酒器。《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 桂浆。”
万象:万物。 啸:啸咏或啸歌。
不知今夕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起舞徘 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分析此词物境与心境相融合的艺术特点。 (14)
上片:写月下洞庭的澄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纵目洞庭的总印象。
青草:双关。草,另一湖名。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归隐江湖,情怀高洁。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写水天相映,一片澄明,象征了自己澄明 的心志。
上片:登高北望。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 悄边声。黯销凝!
词人白天举目北望,只见南宋淮河前线边 备废弛的景象。(所见)

南宋中后期词教学课件

南宋中后期词教学课件


辛弃疾不是传统的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 文人,而是真正具有军事、政治才干,因 而他的词也就不是传统的文人词,而是英 雄之词。 • “东坡是衣冠伟人,稼轩是弓刀游侠” (谭献《谭词评辩》),比较准确地指出 了辛弃疾与苏轼的不同特点。 • “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 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 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辛弃疾既有词人的气质,又有军人的豪 情,他的人生理想本来是做军事将领,在 战场上搏取功名,但由于历史的错位, “雕弓挂壁无用”,转而在词坛上开疆拓 土,将本该用以建树“弓刀事业”的雄才 来建立词史上的丰碑。

由于辛弃疾在政治上和艺术上的声誉, 和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及稍后的 刘克庄、刘辰翁等,词风都和辛弃疾近似, 形成了南宋中叶后声势最大的爱国词派, 史称“辛派词人”。
南宋中后期词


一、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 稼轩,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因生 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 耻,收复失地。生擒张安国(率领50名骑 兵直奔有五万之众的金兵营地,生擒张) 这一壮举充分表现出辛非凡的胆略勇气。

平生以气节自召,以功业自许的辛弃疾,南 归后本来希望尽展其雄才将略,然而,自隆兴元 年(1163)符离之役失败后,南宋王朝甘心向金 朝俯首称臣,纳贡求和,使得英雄志士请缨无路, 报国无门。而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南宋时 将从金邦脱身回归南宋的士民称为“归正人”。) 更受到歧视而不被信任。 • 从29岁42岁,13年间调换14任官职,且都是 在地方任职,每任时间都不长,使他无法在职任 上有大的建树作为。42岁的壮年,被弹劾罴职, 闲居江西上饶带湖十年;50岁起用为福建提刑, 三年后又被人诬陷落职。再度赋闲八年。60岁再 度出山,参与北伐可并未得到重用,66岁的老英 雄又回到铅山故居,68岁含恨而逝。

宋代文学史培训演示课件.ppt

宋代文学史培训演示课件.ppt
适情调。
宋初 “三体” · 白体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人。 今存诗580余首。 三类诗值得重视: ⒈ 疾苦感喟诗 《感流亡》 《对雪》
对雪
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 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睡起毛骨寒,窗牖琼花坠。 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岂敢患贫居,聊将贺丰岁。 月俸虽无余,晨炊且相继。薪刍未阙供,酒肴亦能备。 数杯奉亲老,一酌均兄弟。妻子不饥寒,相聚歌时瑞。 因思河朔民,输税供边鄙。车重数十斛,路遥几百里。 羸蹄冻不行,死辙冰难曳。夜来何处宿,阒寂荒陂里。 又思边塞兵,荷戈御胡骑。城上卓旌旗,楼中望烽燧。 弓劲添气力,甲寒侵骨髓。今日何处行,牢落穷沙际。 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是。深为苍生蠹,仍尸谏官位。 謇谔无一言,岂得为直士。褒贬无一词,岂得为良史。 不耕一亩田,不持一只矢。多惭富人术,且乏安边议。 空作对雪吟,勤勤谢知己。
神宗朝 南渡后
西昆体
苏梅 荆公体
苏黄 苏门六君子 江西诗派 南宋四大家
江湖 四灵
宋 代 文 学
宋代文学理论
词论
李清照《词论》 张炎《词源》
诗论
司马光《读诗话》 叶梦得《石林诗话》
沈义文《乐府指迷》 张戒《岁寒堂诗话》 姜夔《白石道人诗话》
严羽的《沧浪诗话》
文论
古文家 文道合一
政治家 文以载道
道学家 作文言道
宋 代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统治者 内部矛盾
宋 代 文 学
农业
兴水利、垦荒、 新农具、稻米
手工业
纺织业、瓷器业、 印刷业
经济繁荣
税收白银1亿两、清3 千万、1900年8千万
科技进步
造纸、印刷、 火药、指南针来自金融业交子、钱引

南宋后期文学

南宋后期文学
他们的诗风与江湖派相近,所以在广义上也 被归为“江湖诗人”。
江湖诗人特征:多属于流宕江湖的所谓“雅 士高人”,比较重视诗歌的抒情性,反对江 西派诗风,推崇晚唐贾岛、姚合的诗歌,提 倡一种清丽尖新的诗歌风格。
以五律为写作的主要体裁,苦心雕琢推敲, 锤炼字句,以表现一种凄情落寞的心境和自 然淡泊的高逸情怀。
文天祥前期诗歌学江西诗派比较平庸, 后期投身于抗元斗争,历经沧桑,诗风 大变,内容充实丰富,情感深沉厚重, 语言沉着凝炼。接近杜诗苍劲悲凉、沉 郁顿挫的风格。
后期诗反复表露诗人威武不能屈、富贵 不能淫的凛然气节。
代表作:《正气歌》,以一系列历史人 物的事迹赞誉这种“正气”的浩然博大, 表明自己要以此“正气”抵御狱中种种 邪气的侵袭,保持人格的完整。
《过零丁洋》、《金陵驿》,更以结合 个人身世之悲与国家危亡之悲的抒情艺 术给人以至深的感动。诗中交织着悲怆、 哀婉、激奋、绝望等种种复杂的心情, 抒情真挚,表现了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九章 南宋后期文学
一、 四灵与江湖诗人
南宋宁宗、理宗年间,杭州书商陈起以 一个富商兼诗人的身份刻印《江湖集》, 以后又陆续印刻了《江湖前集》、《江 湖后集》、《江湖续集》、《中兴江湖 集》等,前人或通称为《江湖诗集》。 进而形成了一个组织松散、诗风接近的 诗歌流派,后人便称之为“江湖派”。
“四灵”,即永嘉四灵。指赵师秀(字灵秀)、 徐玑(字灵渊)、徐照(字灵晖)、翁卷 (字灵舒)。
叶绍翁,早期受“四灵”的影响,后来能从 那种狭小的圈子里稍稍挣脱出来,在内容、 形式、语言方面有些变化。

第六章南宋后期文学

第六章南宋后期文学

第六章南宋后期文学开禧北伐失败。

意气消沉的伤感。

享乐风气的流行。

中下层文人创作题材、情调转变,对抒情艺术给予更多的重视,批评以往宋诗重理智而轻感情。

商人与文学的联姻。

“江湖诗人”和书商陈起。

南宋末,文天祥、汪元量、谢翱等的作品激昂悲愤、气节凛然。

第一节南宋后期词人从姜夔开始,词又回到传统题材和婉丽风格,气势不够雄大、境界不够开阔,但在形式、语言技巧方面作出了新的总结,推动了词艺的发展。

一、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生卒年不详。

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1、慨叹国事情调衰凉低沉,多无奈的感慨、哀愁的叹息。

与辛弃疾唱和的《永遇乐》,也有类似辛词的内容和情调。

《扬州慢》有感于金兵南侵、满目疮痍而作的,深深的伤感与凄凉。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2、抒发个人情怀《庆宫春》(双桨莼波)《点绛唇》(燕雁无心)描摹山水,表现高洁襟抱。

《踏莎行》(燕燕轻盈)《鹧鸪天》(肥水东流)写男女之情。

《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暗香》、《疏影》咏物及以物写情。

3、艺术特色①自度曲音节谐婉而句式及平仄相对自由。

②层次结构承柳、周,长调尤善于一擒一纵,变化跌宕,往复回环的美感。

《暗香》不断在今昔之间往复摇曳,又不断拓开,结构非常精致。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③用字讲究极注重能渲染气氛、制造色彩效果的实词的锤炼。

又善于学习苏辛运用虚词,使词句相互勾连,产生曲折、疏散和流动的效果。

第九章 南宋后期文学

第九章 南宋后期文学

汪元量的《湖州歌》
共98首,以及时绝句写亡国之痛,时人称之 为宋亡之“诗史”。 其六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 原诗是南宋灭亡后,作者作为俘虏被押送 到燕山一带去的途中所作。北望燕云诗人 有无限感慨,此次北去,吉凶未卜,江水 悠悠东去,象征南宋国运已一去不复返了。
“武功体”
指姚合创作于任武功县主簿及富平、万年尉 等卑吏期间的以《武功县中作》为代表的 闲适类作品。武功体的产生与元和末长庆 初的政治局势、文学风貌以及诗人自身的 特殊经历均有直接的关系。“武功体”是 姚合诗歌艺术成熟的标志,它以独特的艺术 表现使姚合在中晚唐诗坛上自成一家,并对 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赏析《正气歌》
• 这首诗很长,又是五言之体,容易写得平板拖沓,但这首 诗却以其慷慨悲壮拨人心弦,使读者倍受感染。这主要是 诗人充塞胸中的浩然正气流溢其闻,使诗作元气淋漓,毫 无干涩之感,且词气滂沛,笔力道劲,格凋沉雄。全诗以 平和稳健的散文化语言,紧紧环绕对浩然正气的礼赞,于 夹叙夹议中层层深入推进展开。首言浩然之气之源与形, 简括干炼。中间一通史诗性的列举,虽繁富而不累赘,十 二位忠臣义士的烈举,一气呵成,俨然大河奔流,滔滔东 去,且诗人三易排比句组的语言,使诗富于变化。这种表 现形式上的雄浑与浩然正气意蕴上的雄威极为一致,充分 而美妙地体现出全诗的底蕴:“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同时,也使读者鲜明地感受 到作者那襟怀正气,柱天维地的高大形象。《正气歌》凡 六十句,隔句一韵,通篇四韵,平仄间押,以此将诗之情 韵导而逶迤,又寓激荡于从容。既浑灏苍古,又顿挫扬抑, 回肠荡气。
第九章 南宋后期文学
南宋后期文坛的主要代表
• 永嘉四灵 宋末

宋代文学第八章南宋后期文学

宋代文学第八章南宋后期文学

文人创作心态
04
CHAPTER
文学流派与思潮
江湖诗派是南宋时期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其成员多为布衣,游走江湖,以诗歌抒发胸臆,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
江湖诗派概述
江湖诗派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他们以白描手法表现生活,不事雕琢,直抒胸臆,表达了强烈的个性色彩。
江湖诗派特点
02
CHAPTER
诗词发展
词的题材扩大
南宋后期词人不仅继承了传统婉约词的柔美风格,还开拓了豪放、清丽等新的题材,使词的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词人数量增多
南宋后期涌现出大量优秀的词人,如蒋捷、周密、张炎等,他们的作品丰富了词的创作。
词的艺术手法创新
南宋后期词人在创作中注重意境的创造和语言的锤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如蒋捷的“梦窗派”和周密的“草窗派”。
词的发展
诗歌风格多样化
南宋后期诗歌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唐诗风格,也有清新自然、质朴明快的风格,如陆游、杨万里等人的作品。
诗歌主题丰富
南宋后期诗歌主题广泛,涉及山水、田园、边塞、送别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
诗歌数量增多
南宋后期诗歌创作数量显著增加,诗人群体也更加广泛,从士大夫到平民都有涉及。
婉约柔美
诗词风格
03
CHAPTER
文人生活与创作
南宋后期,文人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常常因为战乱而颠沛流离,生活困苦。
文人生活环境
尽管生活困苦,但南宋的文人仍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信仰。他们通过诗词歌赋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文人生活态度
文人生活
南宋的文人通过互相拜访、诗酒唱和等方式进行交游。他们常常在宴会上吟诗作赋,交流思想。

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

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

• 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 何许二字,包容的意义非常丰富。其意思有以下三层: 一是当何时讲,是在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寓有国家残 缺,山河破败的悲哀。二是当何处讲,词人并非不知 道自己身处何处,而是在抒发自己萍踪浪迹,无可归 依的悲哀。三是当为何、为什么讲,是在追问自己为 什么会落得如此的漂泊无依。这一反问,囊括了宇宙、 历史、时代和人生,将身世之悲与家国之痛融为一体, 语义极为丰富,引发的情感也格外沉痛。 • 而凭栏怀古,点明燕雁、数峰和“拟共天随住”,均 是此时此刻凭栏的所见所感。而现在浮现在眼前的只 有那长短不齐的柳条,被飒飒西风吹得乱舞而已。姜 夔在词的最后,没有直抒胸臆,而是用象征比托的手 法,虚处着笔,寄情于参差舞的残柳。 • 柳本柔弱,何况又残,迎风摇摆,是何等的凄苦萧索 凄苦萧索! 凄苦萧索 这也正是词人自己的情感。故陈廷焯评云:“无穷哀 感,都在虚处。”这虚处,也正是清空。
•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 第四桥,即甘泉桥。 • 天随,陆龟蒙号天随子。姜夔崇拜陆龟蒙,陆龟 蒙和姜夔都曾经举进士而不第,从此隐逸江湖, 而他们又都怀抱着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他们 之间存在着这诸多的相同点,难怪姜夔要在陆龟 蒙隐居的“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 姜夔在此处泯灭了古今的界限,而用吴松名胜第 四桥巧妙地将自己和天随子结合了起来。
• 他把这种心境投射到周围的自然山水中,常常在 词里借一种凄清的外在情景以表现落寞空寂的内 在情怀,如《玉京秋》: • 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tiáo凄切。碧砧度韵, 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 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客思吟商还怯。 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 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 咽,谁倚西楼淡月。 • 写得含蓄委婉,总是欲言又止,一波三折, 把心中的伤感、惆怅都埋藏在种种景物之中,并 充分利用了汉语的特点,把意脉打散,让人既感 到有深沉的内蕴,又一时不容易理清它的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2
8
音节谐婉是姜词的艺术特征。词人精通乐理,对审音协律非常
重视。他继承周邦彦传统,善创调,他说:“予颇喜自创曲,初率 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四库全书总目》说姜词“精深华妙, 尤善自度新腔,故音节文采并冠绝一时”。其审音创调的典型作品 是十七首带有旁谱的歌词(工尺谱),这是传承下来的唯一的宋代 词乐。
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
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再如[绮罗香]《咏春雨》: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
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
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
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
2021/3/2
5
再如[鹧鸪天] 《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 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托事咏物是姜词另一重要内容,其中咏梅28首,咏柳 25首。最为知名的是[暗香]、[疏影]。[暗香]写的是自己身 世飘零之恨和伤离念远之情,[疏影]披露了作者对国家衰 危的关切和感触。前者的慨叹属于个人,后者则扩展到整 个家国的旧恨新愁。
姜词语言清刚峭拔、瘦硬凝炼,不媚,不艳,不熟,不滥。用 典能做到“僻事实用,熟事虚用”。张炎《词源》曾概括姜词兼具 清空、骚雅之长。所谓清空,指意念的空灵含蓄,对事物避免直接 刻画,而是遗貌取神,虚处着笔,侧面烘托。《人间词话》说: “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至于骚雅,指姜词继 承《诗经》、《楚辞》传统,能寓意见志,有比兴,有寄托。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 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 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踏 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前三句写梦,借苏轼诗句以“燕燕”形容梦中人体 态轻盈,以“莺莺”形容她语音娇柔。“夜长”句设想伊 人相思之深,实为自抒情怀。“离魂”句暗用《离魂记》 故事。末二句王国维曰:“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 二语”。两句写伊人梦魂深夜独自归去,千山中唯见清寂 的冷月,显示出作者无限的爱怜与体贴,意境凄黯,感情 深厚。 )
2021/3/2
1
姜夔擅长诗、词,对诗论、书法和音乐也有研究。 绍熙二年(1191),他冒雪赶赴范成大石湖别墅,住一个 多月,创作了咏梅名篇[暗香]、[疏影]。辞别回湖州时, 范将家妓小红送他。他既不像陆游、辛弃疾那样匡时济世, 以改变现实为己任;又不愿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于是走 上一个有所不为的高人雅士之路。这使他的创作具有一种 真诚高洁的感情,但也局限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姜夔现存《白石道人诗集》、《诗说》和词集《白石 道人歌曲》。
姜词在讲究格律、炼字琢句和用典咏物等方面跟周邦 彦一脉相承。由于他主张独创求异,加上学过江西派和晚 唐派的诗,因而善于以清峭瘦劲语言表达缠绵婉转情思。
2021/3/2
2
姜 夔
2021/3/2
3
2021/3/2
4
姜词存84首,个人生活和身世之感占很大比重。孤苦 无依,备受飘零,游合肥时曾有一次情遇,但未能结合。 此后,那位女子妙丽的形象常常在他的笔端涌现:
南宋后期文学
第一节 姜夔 姜夔(1155一1221?),字尧章,饶州人。14 岁时父死,他寄寓大姊家。22岁出游扬州、合肥、 江淮,未得知遇。长沙时结识诗人萧德藻,萧嫁他 侄女,并带他往湖州,卜居白石洞下,乃取白石道 人为号。萧介绍他到杭州请教杨万里,杨介绍他到 苏州见范成大,互相唱和。后与张俊之孙张鉴、张 鎡等名流交往,张鉴以锡山田庄送他,还想为他买 取官爵,他都辞谢,只在生活上接受资助。42岁移 家西湖,依张氏居。张氏去世后,他失去依傍,晚 年贫困,死无以殓。
南宋词坛,稼轩词和白石词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流派和发展 趋向。《艺概》云:“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才子豪杰, 各以其类爱之,强论得失,皆偏辞也。”辛姜之别,主要在于阳刚 阴柔或壮美优美。
2021/3/2
9
第二节 姜派词人
姜派词人的共同点:一是渊源,都远祖周邦彦,近宗 姜夔;二是格律,都强调歌词音乐效果,精通音律,能自 制新曲,擅写长调慢词,又称格律派;三是艺术特点,都 欢喜而且擅长琢句炼字,使事用典,融化前人诗句入词; 四是地位,都是《宋史》无传的小人物,或流浪江湖,或 浮沉宦海,有些人还经历了国破家亡的苦难;五是情思, 每以比兴寄托之法,抒伤时感世之情。总之,音律和谐, 技巧精湛,风格清高,比兴深婉,是这些词人值得肯定的 地方。但他们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狭窄,因协律而限制内容, 因雕琢字句而损伤意趣,因追求雅正而脱离大众。
2021/3/2
6
2021/3/2
7
姜词没有使人振奋的号呼,只有使人伤感的叹息: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 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 须惊。纵豆寇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 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惭起, 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 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姜夔22岁写此词时,词序说是有感于兵后残破的扬州 而作。词人感慨今昔,既神往唐代杜牧在扬州的风流生活, 又为眼前名城一片萧条而感叹万分。他所表达的,只能是 触目伤怀的悲凉情调。
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
夜语。
2021/3/2
10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梅溪词》,存112首。
姜夔曾为其词集作序,认为他能“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
于两得”,具有“奇秀清逸”风格。如[双双燕]《咏燕》: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
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
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