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九单元贝克特与《等待戈多》PPT课件人教版

第九单元贝克特与《等待戈多》PPT课件人教版

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等待中纯洁而直接 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当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 我们可能忘记时光的流逝,于是我们超出了时间; 而当我们纯洁被动地等待时,我们将面对时间流 逝本身。”这其实是人类所共同具有的一种体验。
三、如何理解“等待”的含义?
一般的西方评论认为,《等待戈多》的主题 是“等待”。贝克特在剧中所揭示的世界是荒谬 的、残酷的、不可思议的。而在这个荒谬的、残 酷的、不可思议的世界中,人的处境是为难的, 人的寻求和期待是无望的。戈多应是人们正在等 待的某种希望,但这种希望老是不来,或者说, 老是答应要到明天才来……于是希望也慢慢变成 了无望。
第三,支离破碎的戏剧语言。剧中人物的语 言颠三倒四,不断重复,既无来龙去脉,又文不 对题。即使是一些偶然出现的颇有深意的哲理, 由于夹杂在人物的胡言乱语中,也显得突兀和支 离破碎。这样的语言当然不是由于作者的笔力不 支所导致,相反,它恰恰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结果。 贝克特想用这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语言,来表明 一种认识,即在非理性化、非人化的社会里,人 既然失去了作为人的特质,也就失去了理性的思 考,没有了完整的语言。
波卓和荣幸儿则象征 着人类的病态——荣幸儿 是痛苦的化身,他备受折 磨,任人奴役。波卓是压 迫的体现,他蛮横凶狠, 傲气十足。
戈多虽未出场,但“等待戈多”却是贯穿全 剧的中心线索。历来评论家们对这个人物有过多 种解释:
其一,戈多(Godot)这一名字是从英语“God” 演变而来。即神,天帝,上帝,造物主之意,故 这一人物暗指上帝;
三、荒谬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主要有以 下三点:
1.传统戏剧有完整的戏剧情节,有饱满突出 的人物形象,有人物之间的性情或其他方面的冲 突,“冲突即戏剧”;而荒谬派戏剧则几乎没有 完整复杂的戏剧情节,没有完整的戏剧程式。

等待戈多精选教学PPT

等待戈多精选教学PPT
爱斯特拉冈从一出场就是使劲地脱靴子,往靴内瞧, 倒靴子,摸靴子;弗拉季米尔是脱帽子,抖帽子,窥帽内, 戴上又摘下帽子。
这与我们之前学过的戏剧有何不同?
情节
传统戏剧 引人入胜
《等待戈多》 支离破碎
冲突
扣人心弦
若有若无
语言
规范完整
莫名其妙
人物形象 个性鲜明
不可识别
贝克特认为:
只有那些没有情节、没大动作的艺术才算得 上纯正的艺术。
3. 可以贵一点,就别活得太便宜 曾看过一个说法:“你过得不好,真的 不是因 为穷。 ” 深以为然,除了亏待自己的身心,人们 还最容 易在生 活上太 节俭太 随意亏 待自己 : 为了省房租,住在离公司很远的地方, 结果把 自己弄 得心力 交瘁; 为了少花钱,总买便宜一点的衣服,结 果没穿 几次就 不愿意 再穿; 为了省时间,三餐对付生活将就,结果 生活过 得拧巴 无趣… … 总想着,等以后,再慢慢改变生活,等 条件好 一点再 享受生 活,可 是爱自 己这件 事也是 有保质 期的, 有些事 情是等 不了的 。 18岁喜欢的连衣裙你舍不得买,28岁再 也穿不 出18岁 时青春 的味道 ; 单身的时候想要奋不顾身地去追梦,却 没有勇 气做自 己,成 家以后 更是无 暇分身 去做自 己想做 的事情 ; 年轻时想要攀一座山,结果一直逼自己 赶报告 ,老了 的时候 再也没 有跨越 山河的 力气… … 人生有期,就如花开花落,每一件事情 都有它 的时间 ,有些 事错过 了就是 终身遗 憾。 林清玄曾说:“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 到自我 ,清楚 衡量自 己的能 力与条 件,在 这有限 的条件 下追求 最好的 事物与 生活。 ” 活得贵一点,去过有品质的日子,不是 去肆意 挥霍, 而是要 “舍得 ”在有 限的条 件下追 求更好 的一切 。 可以过得贵一点,就不要活得太便宜, 可以过 得精致 且认真 ,就不 要在得 过且过 中一边 消磨生 活,一 边委屈 自己。

等待戈多 PPT课件 15 人教版

等待戈多 PPT课件 15 人教版


70、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1、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72、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3、如果一个人爱你、特别在乎你,有一个表现是他还是有点怕你。

74、先知三日,富贵十年。付诸行动,你就会得到力量。

75、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是西方人在20世纪思想情感的代表符号。他们 那疯疯颠颠的支离破碎的语言,都源于人物绝 望、恐怖的内心。在这种荒诞的外形下隐藏于 内心的痛苦与绝望就更深沉、更强烈,它是现 代文明社会中不少人心理特征的真实写照。西 方不少观众觉得剧中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可信, 甚至觉得就是他们自己。两个流浪汉的苦苦等 待,使他们联想到自己在失望中等待,在等待 中绝望的心态。
简言之:在贝克特的戏剧中,“形式就是内 容”,毫无意义、支离破碎的语言、形象,就 是他们戏剧的语言。这就是包括意识流小说在 内的现代派作家们的一个努力方向:舍弃虚构, 还原生活的真实,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这 也就是他们的成功之处。所以“荒诞就是真实, 无理就是现实”。他们的作品之所以难理解, 是因为我们的艺术观念不行。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76、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等待戈多》课件

《等待戈多》课件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作品 的出现进一步巩固了荒诞派戏剧在文学史上的地 位。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作品中所体现的存在主义思想和荒诞性对后世的 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了许多作家创作 的灵感来源。
作品的评价
作品以其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 的戏剧作品之一。
重复和无聊
剧中的情节和对话往往重复出现,而且无聊乏味,这种重复和无聊不仅令观众感到沉闷, 也进一步表现了人类存在的无意义和荒诞。
语言与文字游戏
01
语言的无意义
剧中的语言往往没有明确的意义,人 物之间的对话也常常语无伦次、颠三 倒四,这种语言的无意义反映了人类 语言的局限和无效性。
02
文字游戏和语言玩笑
剧中人物常常玩弄文字游戏和语言玩 笑,这种游戏和玩笑不仅令人发笑, 也进一步表现了语言的荒谬和无意义 。
03
语言与行动的背离
剧中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常常背离,说 的和做的不一样,这种背离进一步强 调了语言的虚假和无效性,同时也反 映了人类行为的复杂和不可预测性。
04
作品的意义与启示
对现代社会的批判
异化与孤独
《等待戈多》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作品概述 • 剧情解读 • 文学技巧分析 • 作品的意义与启示
01
作品概述
作者简介
塞缪尔·贝克特
塞缪尔·贝克特是20世纪著名的法国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 得主。他的作品多以人类存在的困境和荒诞性为主题,深受 荒诞派戏剧的影响。
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
贝克特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通常呈现 出荒诞、非逻辑、非理性的特点,旨在呈现人类存在的无意 义和荒诞。

waitingforgodot等待戈多 ppt课件

waitingforgodot等待戈多 ppt课件
the Théâtre de Babylone, Paris. The production was directed
by Roger Blin, who also played the role of Pozzo.
Back
text analysis of
Waiting for Godot
Act I
at the hospital.
Back
Waiting for Godot
• Waiting for Godot is an absurdist play by Samuel Beckett,
in which two characters, Vladimir and Estragon, wait endlessly and in vain for the arrival of someone named Godot.
Beckett excelled at cricket
as a left-handed batsman
and a left-arm medium-pace bowler.
Samuel Beckett was born
on Good Friday, 13 April 1906 .
Biography
Later, he was to play for Dublin University and played two first-class games against Northamptonshire.
As a result, he became the only Nobel laureate to have an entry
in Wisden Cricketers' Almanack,

《等待戈多》PPT课件

《等待戈多》PPT课件

希望与失望 ——读《等待戈多》有感 高二一班 刘世雄
不要总说上帝不公平 可能他想给予你更多 不要总说戈多失约 或许他在另一个地方等你 打开心扉 你是否看得清暗礁 如果是 那么撑起帆 起风了,你看那是岸!
《等待戈多》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 的代表作之一。荒诞派戏剧是20世 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现代派文学, 源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 他国家,在20世纪世界文学领域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试收集相关资料 对荒诞派戏剧作研究性学习。
参考书目:
1、《百部世界文学名著赏析》,北京燕山出版社 2、《欧美文学史》李尚信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 3、《外国文学教程》汪介之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 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20世纪50 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演了贝克 特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作家打破 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 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 这些作品呈现在舞台上的形象是光 怪陆离、荒诞不经的。英国著名戏 剧理论家马丁· 埃斯林给这一流派 定名为荒诞派戏剧。
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时,语 无伦次地谈到《圣经》中两 个贼的故事,这段对白表现 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写作背景
本剧写于1952年。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 “二战”中骇人听闻的法西斯暴行,原子弹在广 岛的爆炸,600万犹太人的被屠杀,使人们对传 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产生根本的怀疑。战后两 大阵营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和核威胁仍使世界局势 动荡不安。新兴的现代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巨大 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大了贫富差距,把一大批 人甩入“无产者”的行列。整个西方经济萧条, 社会混乱,道德沦丧,人们思想苦闷,精神空虚, 对未来失去信心。
塞缪尔· 贝克特(1906—1989),贝克特于1906年生于爱

《等待戈多group》PPT课件

《等待戈多group》PPT课件
protection --has a poor memory, as Vladimir has to remind
him in the second act of the events that happened the previous night.
Concerns about Western anxiety and selfdoubt in the 20th century.
h
3
His Novels
His trilogy : Molloy (1951); Malone Dies (1958)
The Unnamable, (1960).
绝少涉及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具体的社会问题,而是 致力于揭示人类生存的困惑、焦虑、孤独以及现代社会 中人们丧失自主意识后的悲哀。
Three important plays: Waiting for Godot; Happy Days;
Endgame
His plays have a cyclical structure: like a diminishing spiral---- the world and the people in it are slowly but inexorably running down.
5. Departure of Boy Messenger:
Vladimir and Estagon alone
Vladmir and Estragon
alone
h
7
the critic Vivian Mercier wrote that Beckett "has achieved a theoretical impossibility—a play in which nothing happens, that yet keeps audiences glued to their seats. What's more, since the second act is a subtly different reprise of the first, he has written a play in which nothing happens, twice.

等待戈多.ppt

等待戈多.ppt

剧中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的一段对话
爱:咱们马上就上吊吧。 弗:在树枝上?我信不过它。 爱:咱们试试总是可以的。 弗:那就试吧。 爱:你先来。 弗:不,不,你先来。 爱:干嘛要我先来? 弗:你比我轻。 爱:正因为如此! 弗:我不明白。 爱:用你的脑子,成不成? 弗:我想不出来。 爱:是这么回事。树枝……树枝……用你的头脑,成不成? 弗:你是我的唯一希望了。 爱:戈戈轻——树枝不断——戈戈死了。狄狄重——对比树枝断了——狄狄孤单单的 一个人。
2
故事梗概 等待戈多
故事 梗概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写的一个“反传统”剧本, 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之一。 这是一个两幕剧,出场人物共有5个:两个老流浪 汉──爱斯特拉冈(又称戈戈)和弗拉季米尔(又称狄 狄),奴隶主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音译为 吕克),还有一个报信的小男孩。 第一幕,两个身份不明的流浪汉戈戈和狄狄(弗 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在黄昏小路旁的枯树 下,等待戈多的到来。他们为消磨时间,语无伦 次,东拉西扯地试着讲故事、找话题,做着各种 无聊的动作。他们错把前来的主仆二人波卓和幸 运儿当作了戈多。直到天快黑时,来了一个小孩, 告诉他们戈多今天不来,明天准来。
戈多在路上
小组分享
荒谬之为荒谬
寻找戈多
等待与救赎 的循环
谢谢
647班第六组
等待戈多
塞缪尔·贝克特
647班第六组


1 2 3 4 5
作者介绍
故事梗概
主题核心 荒诞性
小组分享
1
作者介绍 塞缪尔· 贝克特
塞缪尔· 贝克特
1960年出生于爱尔兰一个犹太人家庭。贝克特读中学时 酷爱戏剧,他于1927年毕业于柏林三一学院,因其学业 优异,次年至1930年间应聘到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 大学任教,此间,他结识了侨居巴黎的英国颓废派作家 詹姆斯· 乔伊斯,并深受其影响。二战间,巴黎沦陷,他 曾参加过地下抵抗组织。战争结束后,他专门从事文学 创作。 战争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给他的心灵也带来了深深 的创伤。贝克特从青少年时代即开始写作,到战争结束 时,他已有不少诗歌和小说作品问世,1948年到 1949年 的小说作品有长篇小说三部曲《莫洛伊》、《马洛纳正 在死去》、《无名的人》,这些小说都意在说明,人生 是周而复始的艰辛而又虚无的浪游,是内心的狭小的, 而又毫无意思的浪游。这些小说已经暴露出了他悲观厌 世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反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这在他 稍后的戏剧创作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他于1948年创作的 《等待戈多》,是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有代表 性的荒诞派戏剧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克特在创作上深受乔伊斯、普鲁斯特和卡
夫卡的影响,主要作品有诗作《占星术》 (1930);评论集《普鲁斯特》(1931);短篇 小说集《贝拉夸的一生》(1934)和《第一次爱 情》(1974);中篇四部曲《初恋》、《被逐 者》、《结局》、《镇静剂》(1946);长篇小 说《莫菲》(1938)、《瓦特》(1942)、(三 部曲《马洛伊》、《马洛伊之死》、《无名的人》
荒诞派戏剧如何表现荒诞
等 待 戈 多
《女仆》是法国 人让·日奈最著 名的荒诞剧之一。 它描写了两个
女仆在女主人不 在家时,穿起女 主人的衣物扮演 这个让她们既羡 慕又嫉妒的人。 它告诉人们,高 贵者不爱低贱者, 低贱者也不爱低 贱者的残酷现实。
比较《雷雨》与《等待戈多》,体会 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差别。
的,因此被称为 “反戏剧”。其中成名作《等待
戈多》1953年在巴黎演出时引起轰动,连演了三 百多场,成为战后法国舞台上最叫座的一出戏。
贝克特为此名噪一时,成为法国文坛上的风云人
物。由于“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 使现代
“等待戈多” 的寓意
由于“戈多”的含义是不明 确的而且无法实现,“等待”这 种行为就显得荒诞不经,而这种 无目的无休止的等待恰恰揭示了 人生与社会的畸形与非理性,揭 示等待的内心痛苦与绝望。这正 是采用了象征手法。
作业:
课下充分阅读132页“西方现 代主义小说、戏剧简介”,理 解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幸运儿扛着沉重的行李,拱肩缩头,脖子被 勒得正在流脓,惨不忍睹。波卓气势汹汹, 虽原谅了恐惧的狄狄和戈戈,但随意虐待幸 运儿,称之为“猪”,挥来斥去,幸运儿也 惟命是从。波卓吃饱喝足,对黄昏作了一通 “抒情”的解释,逼幸运儿为他们跳了一通 舞。最后波卓才牵着幸运儿和流浪汉告别。 总算磨掉了一个黄昏,天将黑时,一孩子来 到,他传达戈多的旨意:今天不来了,明天 一定来。
剧情简介
剧作在荒诞的背后,深刻地表现了现代 文明中的人生处境:生活在盲目的希望 之中。人们遥遥无期地等待着一个模糊 的希望,到头来只是一场梦幻,只有失 望、再等待、再失望,在期待中耗尽生 命,在失望中饱尝痛苦。舞台上演出的 是人类社会的抽象化缩影。两个流浪汉 是人类的象征,他们生活在世上只有一 件事:等待戈多。
剧情简介
次日的黄昏,还是同样的乡间小路,同样的 两个流浪汉,同样的目的——等待戈多。等 待得无聊至极,一个流浪汉唱了一支无聊的 “狗’’歌,他们追忆过去的往事,彼此争 吵谩骂,但仍不见戈多来。他们反复着下面 的对话:
剧情简介
爱斯特拉冈 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 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 为什么不能? 弗拉手米尔 咱们在等待 戈多。
提示: 1、主题 2、情节 3、矛盾冲突
4、人物形象 5、人物语言
6、创作思想
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主要 有以下三点:
1.传统戏剧有完整的戏剧情节, 有丰满突出的人物形象,有人物 之间的性格或其他方面的冲突, “冲突即戏剧”;而荒诞派戏剧 则几乎没有完整复杂的戏剧情节, 没有完整的戏剧程式。
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主要 有以下三点:
2.戏剧场面、舞台形象的不同。 荒诞派戏剧不关心是否具有现实 生活的真实,强调象征意义。
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主 要有以下三点:
3,戏剧语言与人物表演不同。荒 诞派戏剧采用了一种支离破碎的 戏剧语言,表明对传统戏剧语言 的反叛。
“戈多”的寓意
“戈多”到底是什么?从剧 中人物对话看,等待的地点、时 间以及为什么等待,需要等到什 么时候,这些都是模糊不清的, 读者只能从他们的对话中体会出 他们等待的迫切性。“戈多”实 际上只是一个不甚明确的,也永 远不能实现的愿望的代名词。
两个瘪三式的流浪汉在黄昏的乡
间小道上等待从来没有见过的戈多, 他们无聊地闲谈,做些机械的动作, 讲些不知所云的故事。但戈多迟迟不 来,以至于烦闷得想到自杀,但又不 甘心,想等戈多来弄清自己的处境再 死。等来等去,终于等到了来人,却 不是戈多而是波卓。他手持鞭子,一 手牵着被拴着脖子的“幸运儿”。
剧情简介
剧情简介
总算等到了人,却仍是波卓和幸运儿。 这时的波卓眼睛瞎了,幸运儿成了哑巴。 昨日气势汹汹的波卓,跌倒在地爬不起 来。两个流浪汉好不容易才把他扶起来 走了。接着还是孩子来,宣布戈多今天 不来了,明天一定来。两个无望的流浪 汉又想起了上吊,解下裤带子,但一拉 就断了。死又死不成,只好明天再等, 再等……
剧情简介
对戈多的含义无法也无须去作琐细的考 证,但剧中戈多确是爱斯特拉冈和弗拉 季米尔的救星和希望。然而象征人类的 流浪汉,等来的却不是救星,却是痛苦 和压迫——幸运儿和波卓。幸运儿是痛 苦的化身,他备受折磨,任人奴役。波 卓是压迫的体现,他蛮横凶狠,傲气十 足。第二幕中波卓瞎了眼,求救于流浪 汉,表明了作者的另一观点:命运变化 无常。
1951—1953)及《如此情况》(1961)、《恶语 来自偏见)(1982)等。这些小说以惊人的诙谐 和幽默表现了人生的荒诞、无意义和难以捉摸,
其中的《马洛伊》三部曲最受评论界重视,被称 为2O世纪的杰作。
贝克特戏剧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主要剧本有 《等待戈多》、《剧终》(1957)、《哑剧I》 (1957)、《最后一局》(1957)、 《最后一盘 磁带》(1958)、《尸骸》(1959)、《哑剧II》 (1959)、 《呵,美好的日子》(1961)、《歌 词和乐谱》(1962)、《卡斯康多》(1963)、 《喜剧》(1964)、电视剧《迪斯·乔》(1968) 等, 这些剧作无论就内容或形式来说都是反传统
等待 戈多
萨缪尔 ·贝克特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贝克特及荒诞派 戏剧的知识。
2、运用比较阅读法体会荒诞 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差别。
3、分析剧中的“戈多”及 “等待戈多”的寓意。
萨缪尔 ·贝克 特(1906— —1989), 生于爱尔兰, 1937年定居 巴黎,是荒诞 派戏剧的代表 作家。1969 年获诺贝尔文 学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